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农业技术经济学安徽.pptx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就是农业技术具体运用的经 济效果,是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具体讲: 就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某项技术方案 和技术措施所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生 产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
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
技术效果是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它表现为技术性 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及最终产生的某种生产成果
技术效果的大小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受自然条件 的制约
技术经济效果则是采用农业技术所得所费比较 技术经济效果以技术效果为基础,它的大小受节约规
律的制约 二者可能表现为同步性,也可能表现为矛盾性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表现形式及其界限论
1。绝对经济效果 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2。相对经济效果 相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一、技术要素整体论 二、技术要素平衡论 三、技术要素替代论
一、技术要素整体论
生产力是特定的技术要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下形成的有 机整体。
1.整体性 生产力是整体性很强的有机体,构成他的要素 缺一不可,而且内部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系统性 生产要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为了争取农业技术的最佳经济效果,人们必须根据生产
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经济效果原理,生产要素组合原理,报酬 变动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讲授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同学较深刻 地理解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经济 效果的因素;掌握农业技术要素整体论、平衡论、替 代论以及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规律的基本内容, 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基本原理的实践指导意义。
经济效果=劳动成果-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 (所得-所费),通常把这种方法表示的经济 效果称为经济效益
经济效果的实质和属性
讲求经济效果,在生产中就应实现:占用和耗 用较少的劳动,生产同样数量的和质量的产品, 或占用和耗用同样的劳动,生产较多数量和较 好质量的产品。
按这一说法,经济效果就是“节约”,因此,经 济效果的实质反映了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对劳 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节约程度。
二、农业技术要素平衡论
要素能力水平
生产力整体能
力是由最低要
素的能力水平 为基准来决定
…
要素
o1
234
二、技术要素平衡论
2.技术要素平衡的途径 : 生产要素的数量平衡 生产要素的质量平衡 生产要素的时间平衡 生产要素的空间平衡
三、技术要素替代论
农业技术要素替代的广泛性 农业生产要素替代的途径 农业生产要素替代的原则 :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全面性
正确处理单项技术经济效益和综合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微观经济效益与的宏观经济效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目前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经济效益的关系 直接的经济效益与间接的经济效益 整体经济效益论总的出发点是:合理组织农业技术要素,
作到几个兼顾,实现新增整体经济效益最大。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的概念
经济效果是对于人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程度的评价。具体 地讲,经济效果就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 在经济上所得的劳动成果与其劳动耗费 或劳动占用的比较关系。
经济效果的概念
经济效果
劳动成果 劳动耗费or劳动占用
或,经济效果
所得 所费
or
产出 投入
经济效果的表现形式
除用相对值来表示以外,还可以用绝对值来表 示。即:
力因素的整体组合变化规律的要求,从社会需要出发, 通过自觉地控制和调整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尽可 能减少系统的内部摩擦和能量消耗,以提高生产力系 统的整体性,而取得增产和节约。
二、技术要素平衡论
1.技术要素平衡的特点: 农业生产要素齐备性
每个生产要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生产要素短线平衡性
农业生产要素的能力往往表现不均衡,有高有 低。生产力整体能力水平如何决定?
1.替代必须要有新增的经济效益 2.被替代的生产要素不能闲置不用,其相对 经济效果不应低于原来水平 3.实现生产要素替代的经济效果,应以保持 农业生态平衡为前提条件
第三节 投入报酬变动规律
一、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二、边际理论
一、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杜尔阁、马尔萨斯及克拉克、马歇尔等人都对 资源投入的报酬变化规律作了大量的研究,归 结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如下几点: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绝对经济效果
劳动成果 劳动耗费or劳动占用
或,绝对经济效果
பைடு நூலகம்
所得 所费
or
产出 投入
1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也可表示为: 绝对经济效果=产出--投入
0
相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相对经济效果
新技术的经济效果 原技术的经济效果or当家技术的经济效果
1
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经济效果(E)=劳动成果(Y)/劳动消费(L),可 以推出以下五种提高经济效果的可能:
基本原理是本学科研究的一条主线。因此,本章是课 程的重点。
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经济效果原理 第二节 农业技术要素组合原理 第三节 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规律
第一节 经济效果原理
一、经济效果的概念、实质及属性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全面性 三、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四、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表现形式及其界限论 五、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经济效果的实质和属性
从这种意义上讲,经济效果并不是社会主义所 特有的范畴,经济效果具有两重性。
经济效果的自然属性 经济效果的社会属性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全面性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是多方面的,它包括 宏观经济效果与微观经济效果,目前的 经济效果与长远的经济效果,单项技术 的经济效果与综合技术的经济效果,直 接的经济效果与间接的经济效果等。
(1)E↑=Y→/L↓ 劳动成果一定/劳动消耗减少 (2)E↑=Y↑/L→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一定 (3)E↑=Y↑↑/L↑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劳动消耗少量增
加 (4)E↑=Y↓/L↓↓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劳动消耗大量减
少 (5)E↑=Y↑/L↓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减少
增产、节约
第二节 技术要素组合原理
1.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保持某些生产要 素投入量不变,则单位可变要素的产出量随着 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先是递增上升,达到 一定程度以后,则是递减上升,再投入到一定 程度后TPP反而下降。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就是农业技术具体运用的经 济效果,是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具体讲: 就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某项技术方案 和技术措施所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生 产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
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
技术效果是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它表现为技术性 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及最终产生的某种生产成果
技术效果的大小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受自然条件 的制约
技术经济效果则是采用农业技术所得所费比较 技术经济效果以技术效果为基础,它的大小受节约规
律的制约 二者可能表现为同步性,也可能表现为矛盾性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表现形式及其界限论
1。绝对经济效果 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2。相对经济效果 相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一、技术要素整体论 二、技术要素平衡论 三、技术要素替代论
一、技术要素整体论
生产力是特定的技术要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下形成的有 机整体。
1.整体性 生产力是整体性很强的有机体,构成他的要素 缺一不可,而且内部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系统性 生产要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为了争取农业技术的最佳经济效果,人们必须根据生产
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经济效果原理,生产要素组合原理,报酬 变动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讲授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同学较深刻 地理解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经济 效果的因素;掌握农业技术要素整体论、平衡论、替 代论以及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规律的基本内容, 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基本原理的实践指导意义。
经济效果=劳动成果-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 (所得-所费),通常把这种方法表示的经济 效果称为经济效益
经济效果的实质和属性
讲求经济效果,在生产中就应实现:占用和耗 用较少的劳动,生产同样数量的和质量的产品, 或占用和耗用同样的劳动,生产较多数量和较 好质量的产品。
按这一说法,经济效果就是“节约”,因此,经 济效果的实质反映了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对劳 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节约程度。
二、农业技术要素平衡论
要素能力水平
生产力整体能
力是由最低要
素的能力水平 为基准来决定
…
要素
o1
234
二、技术要素平衡论
2.技术要素平衡的途径 : 生产要素的数量平衡 生产要素的质量平衡 生产要素的时间平衡 生产要素的空间平衡
三、技术要素替代论
农业技术要素替代的广泛性 农业生产要素替代的途径 农业生产要素替代的原则 :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全面性
正确处理单项技术经济效益和综合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微观经济效益与的宏观经济效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目前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经济效益的关系 直接的经济效益与间接的经济效益 整体经济效益论总的出发点是:合理组织农业技术要素,
作到几个兼顾,实现新增整体经济效益最大。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的概念
经济效果是对于人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程度的评价。具体 地讲,经济效果就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 在经济上所得的劳动成果与其劳动耗费 或劳动占用的比较关系。
经济效果的概念
经济效果
劳动成果 劳动耗费or劳动占用
或,经济效果
所得 所费
or
产出 投入
经济效果的表现形式
除用相对值来表示以外,还可以用绝对值来表 示。即:
力因素的整体组合变化规律的要求,从社会需要出发, 通过自觉地控制和调整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尽可 能减少系统的内部摩擦和能量消耗,以提高生产力系 统的整体性,而取得增产和节约。
二、技术要素平衡论
1.技术要素平衡的特点: 农业生产要素齐备性
每个生产要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生产要素短线平衡性
农业生产要素的能力往往表现不均衡,有高有 低。生产力整体能力水平如何决定?
1.替代必须要有新增的经济效益 2.被替代的生产要素不能闲置不用,其相对 经济效果不应低于原来水平 3.实现生产要素替代的经济效果,应以保持 农业生态平衡为前提条件
第三节 投入报酬变动规律
一、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二、边际理论
一、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杜尔阁、马尔萨斯及克拉克、马歇尔等人都对 资源投入的报酬变化规律作了大量的研究,归 结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如下几点: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绝对经济效果
劳动成果 劳动耗费or劳动占用
或,绝对经济效果
பைடு நூலகம்
所得 所费
or
产出 投入
1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也可表示为: 绝对经济效果=产出--投入
0
相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相对经济效果
新技术的经济效果 原技术的经济效果or当家技术的经济效果
1
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经济效果(E)=劳动成果(Y)/劳动消费(L),可 以推出以下五种提高经济效果的可能:
基本原理是本学科研究的一条主线。因此,本章是课 程的重点。
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经济效果原理 第二节 农业技术要素组合原理 第三节 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规律
第一节 经济效果原理
一、经济效果的概念、实质及属性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全面性 三、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四、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表现形式及其界限论 五、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经济效果的实质和属性
从这种意义上讲,经济效果并不是社会主义所 特有的范畴,经济效果具有两重性。
经济效果的自然属性 经济效果的社会属性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全面性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是多方面的,它包括 宏观经济效果与微观经济效果,目前的 经济效果与长远的经济效果,单项技术 的经济效果与综合技术的经济效果,直 接的经济效果与间接的经济效果等。
(1)E↑=Y→/L↓ 劳动成果一定/劳动消耗减少 (2)E↑=Y↑/L→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一定 (3)E↑=Y↑↑/L↑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劳动消耗少量增
加 (4)E↑=Y↓/L↓↓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劳动消耗大量减
少 (5)E↑=Y↑/L↓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减少
增产、节约
第二节 技术要素组合原理
1.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保持某些生产要 素投入量不变,则单位可变要素的产出量随着 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先是递增上升,达到 一定程度以后,则是递减上升,再投入到一定 程度后TPP反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