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地理第一章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第一章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特点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和趋势:(一)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二)科学技术主导全球竞争格局经济:一切物质或非物质生产销售活动的总称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销售全球化(三)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化并行发展(四)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发展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1.1跨国公司数量和规模空前发展1.2国际分工细化与深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表明国际分工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关键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目前已从垂直分工进展到水平分工,从整体分工进展到零部件分工,从工序分工进展到工位分工,实现了车间与流水线的国际化。
1. 3国际贸易深化与扩大化国际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导致了成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间迅速流动,从而带动了国际贸易额的增长。
1.4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间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加快,商品及服务贸易国际化的加速发展,造成国际间的大规模资本的加速流动。
(二)科学技术主导全球竞争格局(三)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化并行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成员国必须遵守共同制定的经济政策和规则,实行不同程度的一体化,这就要求成员国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让出部分国家经济主权。
•全世界大约有20多个区域性经济集团。
经济政策一体化程度可分为五种类型:(1)自由贸易区。
(2)关税同盟。
(3)共同市场。
(4)经济共同体。
(5)经济联盟。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正在形成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板块为主的格局。
(四)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发展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在全球化当中获取利益。
经济要素: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管理.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贫富差距扩大日益严重世界上的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少数人手中。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世界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来自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世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世界经济地理 1
2、就业方面
• (一)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 第一,农村及某些工业部门就业压力将增大。 第二,就业职业结构转向高技能,低技能劳动者正在被 逐步边缘化。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迚程中,我国的就业环境的丌稳 定因素加大了。
• (2)就业对策 第一,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二,积极开发人力资本。
第三,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较高、资本密集程度较低、 技术能力适中为主的产业。 第四,维护就业公平,政府在促迚市场化就业的同时, 还要维护就业公平。
• (3)环境对策 第一,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只有环保 意识提高了才能取得真正意义的协调发展。 第二,推行合理的国际标准,加强环保国际合作。 第三,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 财政部门应给予注重 环境保护的外贸企业优惠的鼓励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 支 持,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 第四,发展绿色经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球化
从字面上来讲全球化(globalization)就是一个词, 但同时它又包含着一种概念,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 的现象过程。而且对于全球化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普遍的说法: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日益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觃模的基础上发展 及全球意识的崛起。世界逐渐演变成一个地球村, 国界日趋被淡化,各国之间政治上互相依赖,经济 上互通有无,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规 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 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 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规,纷 纷引起研究热潮。
5、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政策
• (1)经济对策 第一,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 背景下,只有丌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保 证我国国家的经济安全。
《经济地理学》课件PPT 第1章 绪论
公元前2 世纪左右,在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航海 事业有所发展的背景下,罗马史学家兼地理学 家斯特拉波(公元前 64 年~公元 20 年)撰 成 17 卷《地理》一书,描述了当时世界的地 理情况,书中把世界分成欧罗巴、亚细亚和利 比亚(即今非洲)三大洲,记载了各地的自然 和人文概况。
随着旅行、探险以及商业航海的进一步发展, 阿拉伯各国在公元9 世纪也编纂各种地方志, 记述各地的物产和交通线路情况。
直到1882 年,德国地理学家W.戈策(W.Gotz) 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 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本质及其 构成,才正式地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 的经济地理学。W.戈策认为:经济地理学是 把地球空间看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为 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自然地理基础的专门学科, 同商业地理学相比,其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 容也比较系统化。
至 1949 年的1000 余年中,据估计全国各地 先后刊行的地方志总数达到1 万余种,计10 万多卷。这些历代方志所包含的经济地理资料 尤为丰富,且较翔实具体,实为中国古代地学 一大宝藏。可见,古代中国地方志的编纂具有 独特传统,成为古代、尤其是封建时期中国地 学发展的一大特色。
在西方,古代的地理学明显地形成两股潮流, 即偏重于记载、解释自然界的宇宙派;及着重 于区域的记述,特别是记述各地人文现象的地 志派。特别是地志派的潮流,同古代中国的地 方志编纂传统遥相呼应,不少国家早期的经济 地理著述也常以地方志的形式出现。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作 为一门科学,它比较年轻,但就其萌芽和渊源 来说,却是一个极为古老的知识领域。
经济地理学和地理学有着科学史上的血缘关系, 因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必然要制约甚至规定经 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另一方面, 经济地理学既然已经成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也必然具有自己 的特点。
经济地理学ppt课件第1章经济地理学绪论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1 国际经济地理学流派
社会学派 自然学派 应用学派
3.2 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态势
国家发展战略 区域综合发展 企业经营
图4:区域各利益群体关系示意图
利益个体 (国民、企业)
利益团体 (行业协会、国
民团体)
利益国家 (政府、议会等)
图5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 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 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 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思考题
1.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 谈谈经济地理学当前研究重点的己
见!
(2) 人口问题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 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 开展相应的研究。
图7 世界人口增长
(3)环境问题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 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 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 系问题。
(4)贫富差异问题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同等尺度区域 之间的关系研究(我国的东中西部差异)
(3)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创新、 劳动就业)
(4)企业内部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外部空间效应(企业的 权力结构,产业集群)
思考题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思想发展过程!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图1:经济地理学发展思路示意图
学
规律
科 完 善 程
分析 (前提、边界记)
(过程、成因)
度
描述
(多视角、全面)
游记
(经历、日记)
发展阶段
日常生活需要
济南大学《世界经济地理》第一章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1、蒙古种族:
也称亚细亚人种或 黄种人:皮肤呈黄 色,毛发黑且直, 眼睛颜色较深,面 部扁平、颧骨较高、 嘴唇厚度适中、鼻 型高宽适中,体毛 不甚发达。
10
世界种族分布
11
2、欧罗巴种族:
又称高加索人种或白种人: 肤色浅淡,头发多为黄色、 柔软波状发,眼碧蓝或灰 褐色,嘴唇薄,鼻直且高, 体毛和胡须发达。
12
世界种族分布
13
3、尼格罗种族: 也
称赤道人种或黑种人: 皮肤黑色或深棕色,头 发黑色且卷,鼻梁宽扁、 嘴唇厚而突出。
14
世界种族分布
15
4、澳大利亚种族:
又称棕色人种,皮肤为棕色或巧克力色,头发棕 黑色并且卷曲,鼻宽唇阔,口鼻部前突,胡子和 体毛发达。 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的岛 屿上。
29.4 28.2 20.2 6.8
6
58 14 10.4 17.1 0.5
44 1000个 35 500个 51 700个 45 160个 14 100个
4
目前世界上民族的人口数量概况
世界 民族人口 人口 在1亿以上
大约 7个民族
70亿
汉族 11.2亿
印度斯坦族2.1亿 美利坚族 1.85亿 俄罗斯族 1.45亿 孟加拉族 1.65亿
大和族 1.2亿 巴西族 1.1亿
千万 以上
约65 个
民族
百万以 人口非 上 常少的 民族
约200 雅马纳人, 个 阿卡卢夫族
明科皮人,
民族 博多科多人
5
国家民族构成示意图
6
世界民族问题
7
世界民族问题
8
对比分析: 世界上的种族
以人的皮肤颜色为主要标志, 再考虑到生理特征(如体形、毛发 等),可把人口划分为四个种族:
第一章 世界经济地域系统
(三)产业革命的经济地理意义
第一节 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
二、 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雏形萌现(产业革命时期) (一)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产业革命又称为第一次科技革命
1. 时间:1760—1860
2.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使用——工业化开始 3. 主要国家:起源英国,扩散到美、德、法、意、日、俄等
4. 主要内容:(1)蒸汽机发明;
世界经济地理
授课班级:2013级地理科学
授课教师:张勃
绪 论
研究对象:世界经济地理是 研究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 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的条件、 结构、体系类型及其地域运动规律的学科。 研究世界各国(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
易等产业的分布、发展条件和特点以及各产业的部门结构
产生和成长,基于经济密度、经济结构的超大尺度经济地域形成;
第二节 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一、 地域系统形成条件的新变化
二、产业结构变化的新特点
三、产业分布与经济地域系统的新变化 四、世界生产力分布的不平衡
第二节 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一、 地域系统形成条件的新变化
(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地域系统的作用呈现新特点
陆路—丝绸之路:东亚-中近东-南欧
海陆—香料之路:东亚-南亚-中近东-南欧;非洲-中近东-南
欧
中心—地中海
第一节 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
一、 世界经济地域联系的逐渐形成(前资本主义时期) (二)地理大发现将新旧大陆联结成整体 1.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三大历史事件
(2)纺织机的广泛使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3)焦炭炼钢推动了煤炭和钢铁工业的发展; (4)轮船和蒸汽火车开创了人类新的运输历史; (5)机器制造业的成长壮大标志产业革命的结束。
世界经济地理(前三章)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最终形成。-
2.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条件的变化:①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地域系统的作用具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②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和科技条件在地域系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③诸社会经济条件在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产业结构变化的新特点:①新兴工业发展迅速,传统工业比重不断下降;②新型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其作用不断增强;③产业转移与资金流动速度加快,流通领域空前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④知识经济开始取代工业经济
?产业分布与经济地域系统的新变化:①产业布局的不断集中仍是当前产业分布的主要特点;②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在明显发展;③经济地域系统变化有了新的趋势
?人口随生产力向沿海地区集中而集中而集中在沿海地区
6.世界人口密集区及其原因
?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带是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不包括北海道)。原因:历史文化悠久,气候条件优越。
?第二个人口稠密地带是欧洲(不包括北欧和东欧的一些地区)。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又是世界上重要的工业地带,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刺激了这一地带人口的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资料0
第一章.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特点
1.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
?.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地域联系的开始形成: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及新旧大陆联结成为整体;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影响。
?.产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雏形开始出现。
?.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初步形成。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按资源与生产的关系状况分:资源型国家、加工型国家、混合型国家
(完整版)经济地理学第一章到第三章
第一章绪论一、预备知识: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其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地理学可划分为通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
这三个分支学科各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地理学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
二、地理学的学科体系:1、通论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含部门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2、人文地理学(含人文地理学概论、部门人文地理学))3、区域地理学(含区域自然地理、区域人文地理)4、应用地理学(地图、遥感、GIS、地理规划学、地理管理学)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一、研究对象(一)欧美学者观点多数欧美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1、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问题;2、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如工农业)、交换(商业)、消费(服务业、旅游)等各相关部分;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种利用等);4、这种研究包括各种尺度,从小区域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
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
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
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
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1)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经济活动内部联系
(管理学)
(经济学)
社会科学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1)
1.通论经济地理学
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一般原理,既讨论 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也探讨区域整体经济活动体 系的地理空间组织,还包括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 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的性质、任务及发展 趋势等。 1.企业(公司)地理学:它着重研究企业增长与空 间扩张、企业经济活动体系与空间结构、企业区位 选择和区域企业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等问题。 2.产业(部门)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经济活动体 系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分支学科。 3.区域经济地理学:以明确的区域整体为单位,研 究其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 侧重于区域内外的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结构、地 域生产综合体(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和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等方面。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1)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地理空间) 相结合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
1)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 2)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 态①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 结合;②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整体)地理 环境相结合。 3)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形式、静 态、特征),也研究其形成、变化、发展过程 (方式、动态、特征)的 。
从空间信息角度来看,经济地理学实质上是研究 根据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空间)的数量、质量、 空间、时间特征(信息特征),将经济活动与地理 环境相结合或将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的 决策过程。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1)
1.3.3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得到地理学家和经济 学家的关注。在一些地理学家企图弄清经济学空间 含义的同时,经济学家关注空间现象的经济意义。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6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
1.概念的提出 ◆ 1760 年 , 俄 国 科 学 家 罗 蒙 诺 索 夫 在 《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 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
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一)史志描述
1.时期:17世纪以前 2.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 联系和协调发展。
10
(2)其它区域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 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 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 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 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 向多个区域。
•
(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
• 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
(4)空间尺度,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
• 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18
(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的看法
1.早期的争论
(1)区域学派 (2)部门统计学派
19
(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发展
世界经济地理课件 第一章 绪论
24
经济地域系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在地 域分工不断深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多功能、 多层次、多形态、结构复杂、网络发达的 空间地域体系,它是由经济地带系统、经 济区系统、城市地域系统、地缘经济地域 系统和类型区系统等所组成的庞大的复合 地域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联系、互为制 约、相互交错、统一于世界经济地域巨系 统之内。
4
一、课程简介
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范围:把世界 作为经济地域巨系统,把各国、各地区 作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 经济地域和经济地域系统来研究。侧重 于研究它形成发展的条件、地域产业结 构、区域构造类型和经济地域系统,着 重探讨几者的地域运动与地域组合规律。
5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全球化为主线,以 经济全球化为理论基础,系统地 阐述了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地域 联系和空间格局,以及世界主要 区域经济集团和主要国家或地区 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特征。
世界经 济地理
1
2
一、课程简介
世界经济地理是研究世界经济 地地区经济地域系 统形成发展的条件、结构、体系类 型及其地域运动规律的学科。它是 地理科学体系中经济地理学和区域
3
一、课程简介
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 与经济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 又是一门与人类社会活动结合十分 密切的基础应用学科。 世界经济地理被称为是地理科 学体系中最活跃和最富有生命力的 学科。
12
外国地理
外国经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
13
世界经济地理 的研究对象——世
界经济地域系统
14
产业活动(即经济活动)是人 类的基本活动,它既包括物质生产 活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活动。但 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则是人类 一切产业活动的基础与核心。人类 的产业活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不 断向前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地理第一章导论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加剧发达国家是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先进,生活富裕的国家,又称工业化国家和先进国家。
主要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西欧各国,亚洲的日本和以色列,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发展中国家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的,反映了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经济发展水平。
许多发展中国家还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单一的原材料和农产品,工业很少,而以美国威斯后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1/5,GDP和出口总额分别占70%和80%。
(发达国家包括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西欧各国,亚洲的日本和以色列,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石油输出国——主要是指中东和其他地区的约20个石油输出国“金砖四国”——发展中国家中的四个大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被称为“金砖四国”(BRICs)农矿原料出口国——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亚洲的泰国,拉美的秘鲁、智利等最不发达国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简称LDCs) ——“第四世界”(二)南北差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南北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
(三)沿海与内陆的差异(四)城乡差异二、世界经济地理的任务部门地理:揭示各种经济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空间流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种产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空间布局的基本规律。
区域地理:总结和剖析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各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及各经济地域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世界经济地理理论:揭示和解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动力。
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基本动力:全球化、区域化三、当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基本动力之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逐渐以至最终完全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日益发展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经济地理学课件-第一章绪论2-2
么?•学术流派(1)国际经济地理学流派* 社会学派* 自然学派* 应用学派么?•学术流派(2)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态势* 国家发展战略* 区域综合发展* 企业经营么?•区域各利益群体关系示意图利益个体(国民、企业)利益团体(行业协会、国民团体)利益国家(政府、议会等)么?•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示意图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管理学)经济活动空间单元(地理学)经济活动内部联系(经济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经济地理学能做什么?• 区域竞争力提升问题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持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壮大民族、提高国民意识、解决区域社会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三、经济地理学能做什么?• 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三、经济地理学能做什么?• 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能做什么?• 海地(左)的荒山与邻国多米尼加(右)的茂密森林伊斯帕尼奥拉岛(西班牙岛)•加勒比海中的第二大岛,仅次于古巴,面积76,480平方公里,分属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
位于古巴以南,波多黎各以西。
•哥伦布建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地。
海地:伊斯帕尼奥拉岛西半部•1502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1804年独立成为共和国•之后政局动荡数百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口近千万•产业以小农经济为主•美国为最大援助国首都太子港的贫民区多米尼加:伊斯帕尼奥拉岛东半部•1844年脱离海地统治•仍为第三世界国家•在拉美国家中排名靠前•人口近千万•多国在此设出口加工区•观光服务业兴起•对美经济依赖严重多米尼加:伊斯帕尼奥拉岛东半部•人权发展指数显示,在接受排名的182个国家中,海地排在第149位,而其邻国多米尼加则排在第90位。
多米尼加:伊斯帕尼奥拉岛东半部•跨过边境线,民众寿命预期马上就增加13岁,达到人均寿命74岁。
世界经济笔记
文化发明较高:
印加玛雅文化——尤卡坦半岛。
非洲西北部丝绸之路表征经济发展与地域间的交流。
二、资本主义时期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演变:
(一)历史阶段的划分:
地 理 大 发 现→过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巴黎公社→帝国主义→一战→二战
(15th 末到 16th 初) (1640~1688)
(1871) (1914~1918)(1939~1945)
-2-
第一章 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特点
第一节 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世界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
(一)原始社会时期(300 万年——BC2000 年):
特征:
人口少、时间漫长、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渔业、采集,动力为人力,工具极其简单,木棒、石器),
活动空间小(旧大陆的暖热带)、经济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原始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奠基
特征:手工业分化商业 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工具:铜、青铜、铁(开始金属矿藏的发展)。
早期科学(天文、哲学、建筑、艺术、医学、数学)。
社会分工(第三次在早期)。手工业中分化出商业(表明生产力水平有明显的发展)。
旧大陆: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人类生存空间扩大)。
地域分工初步体现(特征:物品流向单向、由行政区进贡)。
(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演变:
1.资本主义产生的必要前提:
(1)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能源)。
-3-
(2)大量的自由劳动者。 (3)大量的货币资本。 (4)世界市场。 2.资本原始积累的源泉: 对内:西方的圈地运动(自由劳动者、资本集中、市场)国债、公债。 对外:战争、殖民掠夺。 3.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界对 15th 末~16th 初欧洲航海家发现新航路和新大陆的统称。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是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对世界产业革命和经济联系有着重大的影响。 主要内容: (1)新航路发现: 葡萄牙人,狄亚士,1486~1489 到好望角。 达·伽马,1497~1498 到印度。 (2)新大陆发现: 意大利人,哥伦布,1492 横渡大西洋到西印度群岛的华特林岛。 英国人卡波特 1497 从英国到加拿大纽芬兰南部。 (3)环球航行: 1519 年 9 月 20 日,葡萄牙人,麦哲伦、塞维利亚西→西→1522 年 9 月 6 日经过麦哲伦海峡到菲律 宾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又从好望角回到原点。 影响: (1)结束了新旧大陆相互隔绝、独立发展格局,世界整体初步面貌呈现,扩大了世界经济文化联 系的范围。 (2)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开启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海外源泉,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3)导致世贸中心和航线的转移,欧洲的经济中心也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生产 分布格局的变化。 (4)新、旧大陆间的动物、植物品种开始交流,丰富了世界农业内容,改变了世界农业的部门分 布格局。 (5)改变了世界人口地理格局,为世界语言、宗教地理格局奠定基础。 (6)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形成世界市场准备了条件。 (7)证明了地圆学说的重要性。 4.殖民掠夺的几个阶段: (1)封建殖民(15th 末~16th 末): 代表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对象:掠夺贵重金属、象牙、丝绸等奢侈品、香料。 (2)商业资本殖民(17th 前~18th 中): 代表国家:荷兰。对象:贵重金属(金、银)象牙等。 途径:武力、商业(海军垄断海运)建立东、西印度公司。 (3)工业殖民(18th 中后~20th 初): 代表国家:英国、法国。对象:以上的和矿石、粮食。 途径:商业贸易、政治统治、军事(即建立贸易公司,进行直接的殖民统治)。 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最终会被先进的取代,同时也要考虑其国家的综合实力。 5.生产力水平提高: (1)手工业普遍的发展起来,其规模也逐渐扩大,手工业的分工协作更深化。 (2)工业当中的冶金业和纺织业发展较快。 (3)经济联系比以前更多,工业分布向沿河区、森林区集中。 (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生产力条件:
世界经济地理学: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学习单元1 世界经济地理学科概述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世界经济地理,杜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目:•世界地理 杨青山、韩杰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世界经济地理,陈才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区域经济地理学,陈才,科学出版社,2001年;•世界地理研究,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杂志社;(复旦大学)•世界地图册;课 程 框架第十八章 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第十七章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第十六章 北美自由贸易区第十五章 欧洲联盟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区域篇第十三张 世界农业生产与贸易格局第十二章 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第十一章 世界金融业与全球金融网络第十章 世界ICT 产业及主要产业集群第九章 纺织服务业的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第八章 汽车工业及其全球生产网络产业篇第七章 世界城市化与全球性城市第六章 世界人口与人力资源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地理第四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地理第三章 科技革命与世界产业分布第二章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全球篇第一章 导论绪 论本章主要学习内容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的起源与特点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1. 研究起源早期外国地理19世纪末外国经济地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地理2. 国外世界经济地理研究发展特点伴随着西方大国对外扩展和殖民掠夺需要发展起来近代地理学阶段主要集中在产业分布及形成条件研究,现代地理学阶段对全球和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加强需要强调的是:现代地理阶段并不能抛弃和否定近代地理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从一般人地关系和区域性转向产业布局系统论研究从区域出发,究一个国家或大洲的整体差异性对全球和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加强研究产业分布及其形成规律,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现代地理阶段近代地理阶段3. 国内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特点总体上国内世界经济地理研究已经严重滞后(领域和学科)研究热点开始由区域差异转移到区际联系,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投资、跨国公司、地缘政治与经济、全球布局等方面一、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的起源与特点• 1. 研究对象演变•国外的经济活动现象•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空间演变规律•区域和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空间动力机制记述阶段分类阶段说明阶段• 2. 研究对象的现实定位世界范围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地域及其系统世界经济地理就是侧重研究各类经济地域的发展条件、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空间演变规律以及区域经济联系空间规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
23
5 文化转向
◆ 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特点:多样化。涉及制度、女权、经 济社会等。
.
24
图1.1 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
25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
26
一、研究对象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四)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
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
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
38
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
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
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
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
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
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
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
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
地理学研究范畴。
【美】埃里克.谢泼德
【英】亚当.蒂克尔
.
2
本书以原理、方法与应用为主线突出经济地
理学决策原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运 用系统的观点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全书分4 篇14章。第一篇总论对经济地理研究对象体 系及一些概念进行介绍;第2篇介绍经济活动 区位选择远离与方法;第三篇介绍区域经济 活动体系地理空间组织原理和方法;第4篇主 要讲原理应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决策。
名。
.
18
(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 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 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 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 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地理第一章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特点一单选1.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经历了几个时期()CA.2个 B.3个C,4个 D.5个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AA.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B.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C.机器大生产代替传统手工业D.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大量增长3.什么时候世界经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B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19世纪60年代D20世纪30年4.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在英国进行了一次什么革命( ) DA一月革命B二月革命C热月革命D产业革命5.下列不是不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的是 ()DA微电子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工程D人造纤维6.当前产业分布的主要特点 ( ) AA产业布局的不断集中B产业分布分散C企业生产的趋势不断缩小D产业分布集二.多选1.产业结构变化的新特点()ABCA.新兴工业获得迅速发展B.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C.产业转移和资金流动的速度加快2.产业分布与经济地域系统的新变化()ABCA.产业分布的不断集中仍是当前产业分布的主要特点B.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在明显发展C.经济地域系统变化的新趋势3.世界生产力分布的不平衡表现在哪些方面( )ABCA.世界经济实力分布的不平衡B.国际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部门结构层次相差悬殊C.对外贸易水平相差悬殊4.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国家可分为()ABA.经济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三.名词解释1.经济全球化: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逐级以至最终消除国家间的各中壁垒,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日益发展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2.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 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 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备 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3.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参与国相互取消贸易障碍 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合作与协作 以促进参与国间的贸易发展。
主要形式有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4.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 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 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备 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四.简答1.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条件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答:第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地域系统的作用具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第二: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和科技条件在地域系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加强第三:各社会经济条件在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2.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第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地域系统的作用具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第二: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和科技条件在地域系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加强第三:诸社会经济条件在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五.论述,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答:经济全球化的正负面的两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内在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就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言 有。
1、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技术使空间距离极大的缩小几乎在产地之间天然的竞争界限的地理距离已失去了意义。
于是世界各地都是潜在的竞争者 互相之间争夺正在变得短缺的资本投资和相应的劳动岗位 后两者通过纳税是国家社会的政策得以实现 即是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从而使国家能够富裕起来。
2、现代信息的通信技术以及胡复杂的计算机程序 有助于人们消除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 在跨国的生产网络方面 时间的全球化正在形成 时间竞争对能否通过卫星通讯可以即时了解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从因特网上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和宝贵的知识 因此 商品、服务、资金、思想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自由、快捷 这就给各国人民带来很大的益处。
3、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的 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 但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
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4、全球化为千百万人开辟了出乎意料的生活急于 包括此前的所谓的发展中国家在内 世界各国以前从来这么多人拥有像今天这么多的机会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 这就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咋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一份机会。
负面影响的话在于 在民族国家内部利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不平衡 以及世界广大地区的两极分化。
对于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 例如土地的荒漠化、对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的灭亡、海洋与河流的污染第二章世界的居民一.单选.1.世界人口增长的恶补平衡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AA.人口的再生产类型的不同B.政策C.人们的宗教习俗D.资源的缺少2.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带()AA.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地区B.欧洲C.北美州大西洋沿岸D.美国五大湖地区3.世界人口划分为几个种族()CA.2个B.3个C.4个D.5个二.多选1.按城镇人口比重,可将世界各国分为哪几种类型()ABCA.高城市化国家B.中等城市化国家C,低等城市话国家2.近代大规模人口移动主要有()ABCddA.欧洲向美洲的移民B.欧洲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移民C.非洲大陆向美洲大陆的移民D.亚洲向外移民3.世界人口划分为那几个种族()ABCDA.蒙古族B.欧罗巴族C.尼格罗族 D。
澳大利亚族三.名词解释1.民族。
答:民族是人口的文化属性。
各个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财富,一般而言,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得以形成的最先条件。
所以种族发源的地域集中性决定了民族基本是在种族地域的内部分化形成的四.简答1. 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分异的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
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
A. 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
B. 当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2.简述界民族的迁徙、同化和融合答:民族的迁徙不仅指某些民族的季节性的和有一定地理范围限定的移动,还包括民族地域的扩大和民族人口向其他民族地域的迁移。
民族同化:是部分民族的消失,即被同化的那些民族消失了,具体说来,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些民族的民族特性消失了。
民族同化又分为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
民族融合:是指多个民族同居于一定的地域,通过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的东西日益增多,各个民族原有的特征越来越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别于任何一个民族地域的综合民族特征地域、五.简答世界人口区域增长的三个类型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2)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
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3)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第三章世界产业地理一.单选.1.以下产业部门中不属于广义农业范畴的是(D)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和渔业 D、农产品加工业2.欧美国家农业社会化的新动向是(C)A.多样化 B、社会化 C、纵向联合 D、一体化3.当前世界上粮食生产最多的国家是(B)A.美国、中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B.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法国、加拿大C.中国、印度、法国、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D.中国、印度、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4.一下关于目前世界粮食问题的说法中,最恰当的一项是(C)A,世界粮食生产总量不足B、世界粮食生产商业化程度较高C、世界粮食生产并不是总量不足,而是地区生产的不平衡D、世界粮食生产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地区差异大5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C)A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 B、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的需要C、工业的发展使得环境质量下降D、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品以下不属于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阶段的是(E)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及多能时代 E、天然气时代二。
多选1.世界第一产业地理的现状与发展特点()ABCDEA.农业产业增大,地位下降B.农业结构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C.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同D.农业劳动生存率大幅度提高E.农业地带性明显。
地域差异大2.第二产业地理可分为( )ABCDEEFA.能源地理B.钢铁地理C.汽车地理D.电子地理E.纺织地理F.大工业地理三,名词解释1.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在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上具有相似性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
2.第一产业即时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四。
简答简述世界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答:世界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①世界粮食生产发展较快,但不稳定;②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不平衡:a、各大洲粮食产量不平衡;b、各国粮食产量不平衡;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 . 粮食产量不平衡。
五。
论述世界农业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哪些类型?答:⑴温带高度商品化、集约化农业;⑵季风型水田农业;⑶地中海型农业;⑷热带种植园农业;⑸高度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⑹城郊高度商品化、集约化农业;⑺自给性旱作农业;⑻干旱粗放游牧业;⑼荒漠绿洲农业;⑽沿海渔业;⑾原始农业;⑿寒带养鹿、狩猎、捕鱼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