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契约理论视野的高职校企文化融合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契约理论视野的高职校企文化融合探讨

目前,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已经从浅层上的合作步入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校企文化的渗透融合势在必行,因此从契约理论的视角,试图以学生管理为载体,探讨校企文化的融合方式和途径。

标签:契约理论;高职院校;校企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141-01

办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由此,职教专家马树超等专家指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类型,是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构建起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与制度环境,由此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契约原本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指平等主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一种协议,是两人(或组织)以上相互间在法律上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种协议有的称为契约,有的称为合同。但由于各种原因,完备而成熟的契约理论直到近代才在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其追求的基本价值为自由与平等。

在责任分配上,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包括:组织为员工提供维持员工当前正常工作所必须的面向现在的现实性的责任义务(即组织对员工的现实责任);组织为员工提供维持员工长期工作所必须的面向未来的长远性的责任义务(组织对员工的发展责任);员工对组织的责任也同样包含“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在构成上包括规范性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规范性责任表现为企业给员工提供的经济利益和物质条件,员工遵规守纪完成基本的工作要求;人际型责任表现为企业给员工提供的人际环境和人文关怀,员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发展性责任表现为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员工自愿在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双方对“员工责任”的要求在忠诚、爱护资产和体现组织形象3个方面也存在差异,其中员工比较强调爱护资产、体现组织形象,而组织更强调忠诚。但社会环境、工作条件的改变以及组织管理手段的调整都将影响心理契约主体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方式,从而导致契约的变化。笔者通过借鉴企业契约理论下的管理的内容,在旅游管理专业的班级中进行企业管理试点,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自觉管理意识,三年来本班无一例违规事件发生,学生导游资格证、教师证等通过率达到90%。

一方面,与企业的管理相似,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中也存在纪律规范等制度管理,这种约束主要来自法律法规、条例制度、教育规律、教学常规等方面;软

性管理是一套在本校内部适用的认识和衡量事物的准则体系,该体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头脑中,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实现契约理论下的管理。同时对学生的管理中也存在着以心理关怀、关心生活等为基础的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把关心人、发展人作为主要目的,是以人的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为最高目标的尊重人性的管理。在管理理念上,契约理论下的管理理论实现了从以任务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和工具,这体现了现代性的核心理念;在管理目标上,契约理论下的管理把发展人作为基本目标,将处于二元化状态的管理目标和个人人生目标进行融合协调,将外在目标转化为内在目标,实现愿景融合;在管理方式上,契约理论下的管理主要通过激发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内在的创造力,以内生性的动力去创新、创造;在管理主体上,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对象,还是管理的“产品”,一方面,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的实现师生员工的自我管理;另一方面,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要有目的的去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使人获得超越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总之,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中适当佐以契约精神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要制定相关的工作规范,又要明确学生管理工作过程的监督和衡量机制,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对人的管理,注重宽松和谐的气氛,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重视人力资源,更加突出人力资源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重视契约理论下的管理手段兼容、协调,从而实现校企文化层面的渗透与融合。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方婷.美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特点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