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运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农民取得土地和进行农业开发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 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使美国能够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农 业大国。
• 移民政策
• 1787年的美国土地法令 人们可以向西部自 由迁徙
• 俄亥俄公司一马当先,1787-1788年冬天, 他们的先遣队从麻萨诸塞和康涅狄格出发, 向着日落的方向前进。此后,群众性的大 规模的西进运动便蓬勃发展,移民主要来 自北美十三州的新英格兰、中部州和南部 州
政府措施:
(1)利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高科技园区。 (2)利用区域经济管理政策,促进西部开 发。 (3)利用市场的力量,促进落后地区的经 济发展。
20世纪30年代,美 国的科技革命发端 于斯坦福大学及其 周围地区,60年代 成为高新技术的核 心
在加州产生了举世瞩 目的“硅谷”。自60 年代在加州的圣何塞 市建立硅谷高科技园 区以后,美国在西部 以至全国建立了十几 个类似的高科技园区。 这些园区对工业创新 和科研成果的孵化, 对美国西部甚至整个 美国经济和科技的发 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作用。
• 第三次移民高潮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美 国领土扩张和兼并到来的。当时,美国
的领土扩张朝着两个方向继续推进:在 西南方面,它于1845年兼并得克萨斯; 在1848年美墨战争中,夺取墨西哥领 土的一半;在西北方面,经过与英国长 期谈判,于1846年取得俄勒冈大片土 地。最后,这两方面的扩张在加利福尼 亚汇合,完成对整个大西部的占领。与 此同时,由于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激
·197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
同时,在美国产业布局的西移过程中,政府加 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并鼓励企业迁移 到西南部的阳光地带。
·在克林顿政府期间,始终把发展美国落后地区的任务留 给了私人部门。
·1997年7月,克林顿专门走访了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宣 传他的旨在引导私人部门向美国最贫穷地区进行投资的 “新市场倡议”。
(4)扶持教育发展的政策
• 1785年的土地法令,西部地区建立的每个州都可 为兴办一所公共学院获得一片土地,当时杰斐逊 还设计和制定了一项宏大的包括初级、中级学校 直至州立大学的教育制度。
• 186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莫里尔法》,决定由 政府把至少3万英亩公地永久赠予每个州的有关院 校, 1887年《哈奇法》规定每年拨给各州1.5万 美元,为农业试验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联邦基 金。
印第安人大屠杀
发生在18-19世纪的美洲大陆的美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 化和种族灭绝政策,由于其导致的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这些行 为和政策被统称为印第安人大屠杀。
起初在美国等西方国 家未到达美洲大陆之 前,美洲大陆居住 8000万印第安人,美 国区域居住1000万以 上的印第安人,而如 今生活在整个美洲的 印第安人不超过400 万,在美国的印第安 人仅剩20万(不包括 混血者)。
北美野牛的消失,使得美国政府的目的很快达到,失去食物来源和生活必 需品来源的印第安部落,不得不放弃抵抗,搬迁到美国政府规定的“保留地”, 最终,“保留地”越来越小,成为互不相连的几小块贫瘠的土地。美国政府看 似好心地提供食物,但是,除了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外,“协议”规定提供食物 是有年限的。美国政府第一次答应的年限是10年。年限过去之后呢?印第安人 必须在“保留地”自谋生路。美国政府派人教他们种地,但是,北美最肥沃的 土地都被白人占据了,草原本来就不适合农业,环境日益恶化,印第安人越来 越贫穷,越来越成为乞丐。那个曾经在草原上自由生活的民族,变成了保留地 中,被圈养的保留人种。
从二战结束到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三个时期,主要是以科技开发 为主的深度开发时期。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率先发生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 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第三 次科技革命。美国西部充分利用其在科技革命策源地 的地理优势,以科技开发为主体,运用先进的技术改 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西部 地区的开发和美国整个经济的繁荣,有力的支持了美 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三次移民高潮
• 第一次 • 。第一次移民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期和19
世纪初期,那时由于美国政府颁布一系列 的土地法令并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广 大地区,移民们感到拓殖活动有了一定的 保证,纷纷涌向西部,开拓俄亥俄、肯塔 基和田纳西等地区,为后来日益扩大的中 西部产粮区奠定了基础。
• 第二次移民高潮出现在1815年以后,两股移民朝 着两个方向移动。一股是来自沿海地带和德国的 移民,他们汇合起来,朝向大湖平原区迁徙,逐 步开拓了俄亥俄河以北的整个地区,建立了美国 谷物生产和牧畜业的基地(另一股是来自东南部 的移民,他们进入了濒临墨西哥湾介于佐治亚南 部与路易斯安那之间的平原地区。在这个地区, 起初是一批又一批的小农和小生产者开拓这片肥 沃的土地,接着逐渐建立以生产和销售棉花为主 的大种植园,从而扩大了南部奴隶制经济。
-刘丹 陈宁馨
主要内容
概念 领土扩张 主体 移民情况 开发状况 屠杀印第安人 深刻影响 历史评价
• 概念
• 西进运动(Westward Movement)是指美 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 群众性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 末20世纪初。运动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 发展,但是,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 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 为荒凉的“保留地”。印第安人被迫迁徙 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八二年,共有三十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集中于 西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在初 期,其中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而后来, 则主要是从事筑路。
• 工作勤奋努力和待遇要求不高的华人对他们形成 了竞争,对他们的就业构成威胁, 1882排华法 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开发时期3
• 农业时期 • 工业时期 • 高新技术时期
1农业开发期
•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南北战争时期
土地政策1784年由杰斐逊起草了《关于弗吉尼亚让出的
西部土地组建方案》的土地法令, 规定西部土地为美国
全体国民所共有;规定从俄亥俄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 分作十六州,在居民人数达到一定的数目(原十三州的最 低数额)时始可建立同东部各州完全平等的新州。
政策
(1)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如 平原地区每修筑一英里补助16000美元,丘陵地 区每英里32000美元,山岳地区每英里48000美 元,此外,铁路公司还可得到沿线两侧宽各十公 里的土地所有权。
• (2)采取开放的政策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
• (3)重视环境保护和科技的运用。
高新技术时期
不仅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了传统工业,而且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高分子材 料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和激光工业等 一大批新兴的工业在西部崛起,使美国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成为美国西部深 度开发获得成功的典范。
·1961年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
·1965年颁布了《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 《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拨款11亿美元用 于建设公路、医疗中心和开发当地资源等,并 相应地分别成立了经济开发署和阿巴拉契亚区 域委员会。
该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筹集约60亿美元的股本,以便向社区开发 银行、风险基金和其它开发机构的投资提供25%的减税;政府为私 人投资提供贷款担保,以鼓励大中型企业迁移到落后地区;设立 “新市场风险资本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等等。
·白宫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斯珀林说,“新市场倡议”不 是慈善计划,其原则是鼓励公司在其后院尚未开发的市场 上寻求利润。
领土扩张
主体与心态
• 南部的奴隶主 北部的土地投机商 最多的还 是为谋生来西部的一般贫苦的拓荒者—— 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
• 资产阶级渴求扩大国家版图,土地投机者 企图从中获取暴利,广大农民、手工业者 以及外来移民则把西部土地作为摆脱压迫、 寻求新生活的唯一希望。
移民情况
外国移民在1790-1860年有500多万,18611913年达2700万。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人 口,1790年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19世 纪时已增长到占49%。 1830年杰克逊总统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 法》,把印第安人迁到密西西比河以西。这 之后,派军队把印第安人押送出密西西比河 以东地区,殖民事业在这一地区迅速发展。 “旧西南部”(包括今肯塔基、田纳西、亚 拉巴马、密苏里、密西西比、阿肯色、路易 斯安那诸州)的土地,主要被种植园奴隶主 占有,成为棉花的主要产地。“旧西北部” (包括今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密 歇根、威斯康星诸州)的殖民开发,是由于 1785年通过的土地条例(按低价出售公有 土地)和1787年《西北准州地区条例》而 迅速开展的。这里是盛产谷物和养育业发达 的地区。
2工业开发期
• 从内战结束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是 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时期。
• 美国内战的结束,特别是经过南方的重建 后,南方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大发展,北 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场主相互妥协,政 治上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 与此同时,第二次产业革命也迅速兴起, 美国开始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策
起涌向西部采掘黄金的移民浪潮。后来, 一部分淘金人转而务农或开设店铺,成 为加州的永久定居者;另一部分则从加 州前往西北部地区勘查矿藏。采金范围
遍及整个西部地区,在内华达、亚利桑 那、科罗拉多、爱达荷、蒙大拿、怀俄 明、犹他、新墨西哥等地都发现并建立 了大大小小的金矿区
• 华工契约长期生活在荒山僻野,风餐露宿,不管 是初期开矿,还是以后筑路或在农场工作,都是 一天忙到晚,一年累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地辛苦劳作,生活十分简朴。 从一八四九至一八
• 1785年制定《土地条例》,该令确定了国有土地向移民出 售的原则。根据该法令的规定,将公有土地分块拍卖出售, 每块土地最小640英亩(约合388亩),每英亩地价最低1 美元,一次付清。 。
• 1862年,林肯政府又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 的公民从1863年1月1日起,只要付10美元的费用,就有 权取得160英亩或160英亩以下的土地,耕种5年后,土地 就归个人所有。
(3)基础设施开发政策
• 重视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在铁路修建上 美国政府采取了“多修铁路多得益”的政策。铁路公司每 修一英里的铁路,可以得到铁路沿线一定面积的土地;同 时,规定铁路公司可以根据修筑铁路的长度和地形的不同, 从政府那里获得不等的贷款。 1860年铁路里程便长达3万 英里,其中大部分修建在西部地区。到1830年修筑公路总 里程长达6400公里。在1815-1840年间,各州投资1.25 亿美元,建造了3000英里的运河,使美国当时成为世界上 运河最发达的国家。1817-1828年由纽约州资助修筑长 达350英里的伊尔运河,把东部的哈德逊运河和西部的大 湖区联系在一起,使当时一英里20美分的运价降到1美分。 这一时期美国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大发展,为当时的西进运 动提供了便利。
野牛政策
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北方联盟为了获得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支持,就开 始派出正规军,主动讨伐印第安人。南北战争后,获胜的北方军队无事可干, 讨伐印第安人就成为另一场战争。但是,分散在草原和群山中的印第安部落, 即便派出正规军也难以迅速一一剿灭,并且还会遭遇抵抗,纯粹武力清剿印第 安人代价太大,因此,这一种族灭绝计划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先灭绝野牛。 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不到20年的时间,北美野牛的数量从原先1300多万头, 减少到不足1000头。
头皮政策
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早就开始了,在美国被称为建国基 础的新教徒们,刚到北美不久,就忘了最初艰难时期印第 安人给予他们的友好帮助,制定了对印第安人头皮的悬赏 制度。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悬赏印第安人头皮的制度一直 存在,并以英国女王陛下的名义颁布。谁都知道,一块头 皮根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高额悬赏头皮的唯一目的就是 屠杀印第安人。也许“美国人”会说,那是在美国建国之 前的事情,其罪恶不该怪到美国头上。那么,看看美国的 《独立宣言》吧,美国开国元勋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中, 毫不掩饰地责怪英国兄弟对印第安人太好了,比对同样是 白人的美国兄弟要“好”。
• 移民政策
• 1787年的美国土地法令 人们可以向西部自 由迁徙
• 俄亥俄公司一马当先,1787-1788年冬天, 他们的先遣队从麻萨诸塞和康涅狄格出发, 向着日落的方向前进。此后,群众性的大 规模的西进运动便蓬勃发展,移民主要来 自北美十三州的新英格兰、中部州和南部 州
政府措施:
(1)利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高科技园区。 (2)利用区域经济管理政策,促进西部开 发。 (3)利用市场的力量,促进落后地区的经 济发展。
20世纪30年代,美 国的科技革命发端 于斯坦福大学及其 周围地区,60年代 成为高新技术的核 心
在加州产生了举世瞩 目的“硅谷”。自60 年代在加州的圣何塞 市建立硅谷高科技园 区以后,美国在西部 以至全国建立了十几 个类似的高科技园区。 这些园区对工业创新 和科研成果的孵化, 对美国西部甚至整个 美国经济和科技的发 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作用。
• 第三次移民高潮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美 国领土扩张和兼并到来的。当时,美国
的领土扩张朝着两个方向继续推进:在 西南方面,它于1845年兼并得克萨斯; 在1848年美墨战争中,夺取墨西哥领 土的一半;在西北方面,经过与英国长 期谈判,于1846年取得俄勒冈大片土 地。最后,这两方面的扩张在加利福尼 亚汇合,完成对整个大西部的占领。与 此同时,由于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激
·197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
同时,在美国产业布局的西移过程中,政府加 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并鼓励企业迁移 到西南部的阳光地带。
·在克林顿政府期间,始终把发展美国落后地区的任务留 给了私人部门。
·1997年7月,克林顿专门走访了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宣 传他的旨在引导私人部门向美国最贫穷地区进行投资的 “新市场倡议”。
(4)扶持教育发展的政策
• 1785年的土地法令,西部地区建立的每个州都可 为兴办一所公共学院获得一片土地,当时杰斐逊 还设计和制定了一项宏大的包括初级、中级学校 直至州立大学的教育制度。
• 186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莫里尔法》,决定由 政府把至少3万英亩公地永久赠予每个州的有关院 校, 1887年《哈奇法》规定每年拨给各州1.5万 美元,为农业试验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联邦基 金。
印第安人大屠杀
发生在18-19世纪的美洲大陆的美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 化和种族灭绝政策,由于其导致的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这些行 为和政策被统称为印第安人大屠杀。
起初在美国等西方国 家未到达美洲大陆之 前,美洲大陆居住 8000万印第安人,美 国区域居住1000万以 上的印第安人,而如 今生活在整个美洲的 印第安人不超过400 万,在美国的印第安 人仅剩20万(不包括 混血者)。
北美野牛的消失,使得美国政府的目的很快达到,失去食物来源和生活必 需品来源的印第安部落,不得不放弃抵抗,搬迁到美国政府规定的“保留地”, 最终,“保留地”越来越小,成为互不相连的几小块贫瘠的土地。美国政府看 似好心地提供食物,但是,除了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外,“协议”规定提供食物 是有年限的。美国政府第一次答应的年限是10年。年限过去之后呢?印第安人 必须在“保留地”自谋生路。美国政府派人教他们种地,但是,北美最肥沃的 土地都被白人占据了,草原本来就不适合农业,环境日益恶化,印第安人越来 越贫穷,越来越成为乞丐。那个曾经在草原上自由生活的民族,变成了保留地 中,被圈养的保留人种。
从二战结束到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三个时期,主要是以科技开发 为主的深度开发时期。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率先发生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 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第三 次科技革命。美国西部充分利用其在科技革命策源地 的地理优势,以科技开发为主体,运用先进的技术改 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西部 地区的开发和美国整个经济的繁荣,有力的支持了美 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三次移民高潮
• 第一次 • 。第一次移民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期和19
世纪初期,那时由于美国政府颁布一系列 的土地法令并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广 大地区,移民们感到拓殖活动有了一定的 保证,纷纷涌向西部,开拓俄亥俄、肯塔 基和田纳西等地区,为后来日益扩大的中 西部产粮区奠定了基础。
• 第二次移民高潮出现在1815年以后,两股移民朝 着两个方向移动。一股是来自沿海地带和德国的 移民,他们汇合起来,朝向大湖平原区迁徙,逐 步开拓了俄亥俄河以北的整个地区,建立了美国 谷物生产和牧畜业的基地(另一股是来自东南部 的移民,他们进入了濒临墨西哥湾介于佐治亚南 部与路易斯安那之间的平原地区。在这个地区, 起初是一批又一批的小农和小生产者开拓这片肥 沃的土地,接着逐渐建立以生产和销售棉花为主 的大种植园,从而扩大了南部奴隶制经济。
-刘丹 陈宁馨
主要内容
概念 领土扩张 主体 移民情况 开发状况 屠杀印第安人 深刻影响 历史评价
• 概念
• 西进运动(Westward Movement)是指美 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 群众性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 末20世纪初。运动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 发展,但是,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 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 为荒凉的“保留地”。印第安人被迫迁徙 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八二年,共有三十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集中于 西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在初 期,其中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而后来, 则主要是从事筑路。
• 工作勤奋努力和待遇要求不高的华人对他们形成 了竞争,对他们的就业构成威胁, 1882排华法 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开发时期3
• 农业时期 • 工业时期 • 高新技术时期
1农业开发期
•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南北战争时期
土地政策1784年由杰斐逊起草了《关于弗吉尼亚让出的
西部土地组建方案》的土地法令, 规定西部土地为美国
全体国民所共有;规定从俄亥俄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 分作十六州,在居民人数达到一定的数目(原十三州的最 低数额)时始可建立同东部各州完全平等的新州。
政策
(1)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如 平原地区每修筑一英里补助16000美元,丘陵地 区每英里32000美元,山岳地区每英里48000美 元,此外,铁路公司还可得到沿线两侧宽各十公 里的土地所有权。
• (2)采取开放的政策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
• (3)重视环境保护和科技的运用。
高新技术时期
不仅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了传统工业,而且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高分子材 料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和激光工业等 一大批新兴的工业在西部崛起,使美国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成为美国西部深 度开发获得成功的典范。
·1961年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
·1965年颁布了《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 《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拨款11亿美元用 于建设公路、医疗中心和开发当地资源等,并 相应地分别成立了经济开发署和阿巴拉契亚区 域委员会。
该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筹集约60亿美元的股本,以便向社区开发 银行、风险基金和其它开发机构的投资提供25%的减税;政府为私 人投资提供贷款担保,以鼓励大中型企业迁移到落后地区;设立 “新市场风险资本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等等。
·白宫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斯珀林说,“新市场倡议”不 是慈善计划,其原则是鼓励公司在其后院尚未开发的市场 上寻求利润。
领土扩张
主体与心态
• 南部的奴隶主 北部的土地投机商 最多的还 是为谋生来西部的一般贫苦的拓荒者—— 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
• 资产阶级渴求扩大国家版图,土地投机者 企图从中获取暴利,广大农民、手工业者 以及外来移民则把西部土地作为摆脱压迫、 寻求新生活的唯一希望。
移民情况
外国移民在1790-1860年有500多万,18611913年达2700万。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人 口,1790年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19世 纪时已增长到占49%。 1830年杰克逊总统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 法》,把印第安人迁到密西西比河以西。这 之后,派军队把印第安人押送出密西西比河 以东地区,殖民事业在这一地区迅速发展。 “旧西南部”(包括今肯塔基、田纳西、亚 拉巴马、密苏里、密西西比、阿肯色、路易 斯安那诸州)的土地,主要被种植园奴隶主 占有,成为棉花的主要产地。“旧西北部” (包括今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密 歇根、威斯康星诸州)的殖民开发,是由于 1785年通过的土地条例(按低价出售公有 土地)和1787年《西北准州地区条例》而 迅速开展的。这里是盛产谷物和养育业发达 的地区。
2工业开发期
• 从内战结束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是 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时期。
• 美国内战的结束,特别是经过南方的重建 后,南方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大发展,北 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场主相互妥协,政 治上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 与此同时,第二次产业革命也迅速兴起, 美国开始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策
起涌向西部采掘黄金的移民浪潮。后来, 一部分淘金人转而务农或开设店铺,成 为加州的永久定居者;另一部分则从加 州前往西北部地区勘查矿藏。采金范围
遍及整个西部地区,在内华达、亚利桑 那、科罗拉多、爱达荷、蒙大拿、怀俄 明、犹他、新墨西哥等地都发现并建立 了大大小小的金矿区
• 华工契约长期生活在荒山僻野,风餐露宿,不管 是初期开矿,还是以后筑路或在农场工作,都是 一天忙到晚,一年累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地辛苦劳作,生活十分简朴。 从一八四九至一八
• 1785年制定《土地条例》,该令确定了国有土地向移民出 售的原则。根据该法令的规定,将公有土地分块拍卖出售, 每块土地最小640英亩(约合388亩),每英亩地价最低1 美元,一次付清。 。
• 1862年,林肯政府又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 的公民从1863年1月1日起,只要付10美元的费用,就有 权取得160英亩或160英亩以下的土地,耕种5年后,土地 就归个人所有。
(3)基础设施开发政策
• 重视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在铁路修建上 美国政府采取了“多修铁路多得益”的政策。铁路公司每 修一英里的铁路,可以得到铁路沿线一定面积的土地;同 时,规定铁路公司可以根据修筑铁路的长度和地形的不同, 从政府那里获得不等的贷款。 1860年铁路里程便长达3万 英里,其中大部分修建在西部地区。到1830年修筑公路总 里程长达6400公里。在1815-1840年间,各州投资1.25 亿美元,建造了3000英里的运河,使美国当时成为世界上 运河最发达的国家。1817-1828年由纽约州资助修筑长 达350英里的伊尔运河,把东部的哈德逊运河和西部的大 湖区联系在一起,使当时一英里20美分的运价降到1美分。 这一时期美国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大发展,为当时的西进运 动提供了便利。
野牛政策
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北方联盟为了获得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支持,就开 始派出正规军,主动讨伐印第安人。南北战争后,获胜的北方军队无事可干, 讨伐印第安人就成为另一场战争。但是,分散在草原和群山中的印第安部落, 即便派出正规军也难以迅速一一剿灭,并且还会遭遇抵抗,纯粹武力清剿印第 安人代价太大,因此,这一种族灭绝计划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先灭绝野牛。 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不到20年的时间,北美野牛的数量从原先1300多万头, 减少到不足1000头。
头皮政策
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早就开始了,在美国被称为建国基 础的新教徒们,刚到北美不久,就忘了最初艰难时期印第 安人给予他们的友好帮助,制定了对印第安人头皮的悬赏 制度。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悬赏印第安人头皮的制度一直 存在,并以英国女王陛下的名义颁布。谁都知道,一块头 皮根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高额悬赏头皮的唯一目的就是 屠杀印第安人。也许“美国人”会说,那是在美国建国之 前的事情,其罪恶不该怪到美国头上。那么,看看美国的 《独立宣言》吧,美国开国元勋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中, 毫不掩饰地责怪英国兄弟对印第安人太好了,比对同样是 白人的美国兄弟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