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张扬个性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飞思维、张扬个性
【摘要】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必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章针对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一些建议,力求将学生素质的提升与思维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以期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一、.诱导发散性阅读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发散性阅读就是对教材中的同一问题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得出体现个性的一种多元化结论的阅读。
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1)换向思考。
教师要求学生换一个或几个角度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比如在学习《小鸭子得救了》这道说话练习题,要求学生看图编故事,
说说是谁用什么办法把小鸭子从坑里救出来的。
在学生理解了画面之后,教师问:”谁来救小鸭子?用什么方法救?”学生活跃了:”小猴子把竹竿伸进坑里,让小鸭子抓住竹竿上来。
”“竹竿太滑,小鸭子抓不住,还是大象用鼻子把小鸭子卷上来。
”“也不行,大象鼻子力量太大,会卷得小鸭子喘不过气来,还是小熊用自己的小水桶到河里提水,灌到坑里,让小鸭子自己凫上来。
”“那也不行,灌进去的水太少,被土吸干了……”孩子们不一会儿讲出了10 余种方法,既练习了说话,又学会了从多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求异求优。
如教学《王冕学画》一课时,当教师问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该多好哇”中的”好”是什么意思?有个学生回答说:”画下来,天天可以看荷花。
”“还有别的意思吗?”教师启发学生。
学生有了兴趣,各抒己见:”画下来,可以让别人看。
”“画下来,可以跟湖里的荷花比一比,看谁美?”……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求异思维的反映,它促使学生相互激励,情绪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3)多向辐射。
下面是一堂发散思维多向辐射的课堂实录:师:海水是咸的,河水是()的。
生:河水是淡的。
生:我也认为河水是淡的。
师:原来我们的河水确实是淡的。
生:老师我认为河水是甜的。
(其他学生纷纷反对)
生:有一次我和小伙伴踢球后十分口渴,到处找不到水喝,后来找到了一条小河喝了几口河水,真爽!甜到心里去了。
师:这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有时看问题,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或变个角度去思考。
生:我认为河水是苦的,因为家乡的河流污染严重。
师: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生:河水是无私的。
当农田需要灌溉时,它总是无私地奉献自己;……教师以河水是甜的为切入口,让学生逐渐懂得看问题要学会变换角度,使学生与文本、社会、自然进行了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
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的知识。
二、扩展联想性阅读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想象的翅膀越矫健有力,创造性思维则飞行越高越远。
小学生正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过渡,是再造想象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好时机。
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1)再造想象。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可多安排一些再造想象的练习,如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读文画画等。
也应适当地进行一些创造性想象。
例如《春天来了》可启发他们用拟人手法,想象夏天来到了他们中间,听他们读书唱歌,跟他们一起游的欢乐情景。
(2)创造想象。
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应该逐渐增加创造
性想象的比重,让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想象活动。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把古诗编成一个故事,问:儿童追到黄蝶了吗?引导大家一起想象。
”蝴蝶急了,心想:我得找个地方躲一
躲。
”“蝴蝶想:油菜花是黄的,我也是黄的,哈哈有救了。
”“儿童想:这蝴蝶真机灵,竟然躲到油菜花中,暂且放过它吧。
”“蝴蝶躲在花丛中得意地笑着:’想抓我,没那么容易。
’”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遐想连篇,想象能力得到了一次锻炼和提升。
三、质疑批判性阅读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养成批判性阅读的习惯。
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和刺激的内力。
[8]
(1)养成习惯。
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
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不着边际的滥问。
以语言因素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在标点不同处、字词精当处、语句重复处等质疑。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质疑水平会逐步提高,一些学生能提出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
(2)激疑引思。
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矛盾,积极思考、分析、概括,做
出正确的评价。
《草船借箭》一文,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要用”借”;如《穷人》”桑娜抱回了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回家后的那一段,为什么用了哪么多省略号”。
(3)质疑讨论。
适时创设课堂质疑情境,学生通过互相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讨论甚至争辩,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春晓》中”花落知多少”句中的”知多少”,是”知”呢,还是”不知”呢?有的学生说,”知就是不知”,一觉醒来不知掉了多少花朵;有的学生说,”知”就是”知道”,因为”夜来风雨声”,诗人一夜没睡好觉,所以诗人知道”花落了很多”;还有的学生说,”知”是”知道”,又是”不知道”,因为诗人听到了”风雨声”,所以知道”花落了很多”,但究竟”落多少”却不知道,也无从知道。
这最后一种解释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诗的意境,有创造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抓住语文教材中多彩的课文内容,结合创新教学这个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成为活力四射、灵性飞扬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宁鸿彬. 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9):56
[2]陈文平.小学语文教育窥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6(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