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藏描述
一名词解释
1.储层表征:定量地确定储层的性质、识别地质信息及空间变化的过程。

2.油藏地质模型是将油藏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

是油气藏类型、几何形态、规模、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的高度概括。

3.储层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

4.储层参数分布模型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在三维空间变化和分布的表征模型。

5.确定性建模确定性建模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即试图从已知确定性资料的控制点如井点出发,推测出点间确定的、唯一的、真实的储层参数。

6.胶结率胶结率= 胶结物的含量/原始空隙体积乘以100%
从上式可以看出,胶结率反映了胶结作用降低砂体原始孔隙体积的百分数,亦即反映了胶结作用的强度。

7.油层组油层组为岩性、电性和物性、地震反射结构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砂层组的组合,是一相对的“不等时同亚相”沉积复合体。

8. 储能参数储能参数(he、φ、So)
9.油藏描述:油藏描述(Reservoir Description),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计算机手段,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油藏在三度空间特征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体系。

10.储层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的储层地质模型,它具有对控制点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能作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预测的功能。

11.有效厚度夹层是指在工业油流的储层中达不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各类岩层。

12.流体单元模型流体单元模型是由许多流动单元块体(指根据影响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储层中进一步划分的纵横向连续的储集带,在该带中,影响流体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各处都相似,并且岩层特点在各处也相似)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属于离散模型的范畴。

13.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一组等概率储层模型的方法。

14.颗粒填集密度测量一般是在岩石薄片中进行测量、统计和分析。

薄片下统计填集密度的公式为:填集密度= 显然,填集密度越大,压实强度也越大。

颗粒截距总长度⨯100%测量长度15.砂层组砂层组为油层组内的“等时同亚相”沉积复合体。

在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亚相带,相当
于一个岩性旋回,而在前三角洲地区则相当于一个斜反射层——叶体。

16. 视标准层是指在缺乏稳定的砂泥岩剖面中,分布稳定,相同的沉积环境,不包括油页岩、火山岩、膏岩、泥灰岩等特殊岩性的非渗透岩层的集合。

17.地质储量:指不同勘探阶段后计算得到的具有不同程度地质保证,在储集地质体中处于原始状态的各种级别的油气储量的通称。

18.预测储量:指在地震详查及其它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有利地区估算的储量以及其它情况下所估算的在性质(等级)上与之相当的储量。

19.控制储量:指经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并钻了少数评价井后,在查明了圈闭形态,初步掌握产油层位、岩性、物性、油(气)藏类型、油层压力,大体控制了含油面积和储层厚度的变化趋势等条件下计算的地质储量。

20.探明储量:指经过详探,含油范围、质量和数量已为评价钻探证实,并为地质与综合研究评价所确定的工业油气量。

21.可采储量:指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出来的石油、天然气的数量。

22.变异系数C:为样品标准偏差与粘度平均值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
C=1nn∑
i=1(μi-)2
23.储层模型是油藏模型的核心部分,也是油藏描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宏观非均质模型及微观
孔隙结构模型构成。

24.单砂层:岩性、物性基本一致,上下为非渗透层分隔开,厚度一般在5-20m。

25.含油层系:由多个层油层组组合而成,具有共同的沉积成因,以厚层非渗透层为顶底层。

26地震相: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地震特征
27地震相分析: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解释沉积环境背景和岩相
28.关键井:位于油藏关键部位,具有良好地质控制条件的井
29.层间非均质性:砂层之间的差异性,包括层系的旋回性、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等。

30.平面非均质性:砂体的平面差异性,包括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连通性、平面孔隙度和渗透
率的非均质程度及方向性。

31.层内非均质性:单砂层内垂向上储层性质的变化。

32.微观非均质性:微观规模孔隙、颗粒、填隙物等性质的差异
33.储层敏感性:油气储层与外来流体发生各种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使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发生变化的性质。

34.储层水敏性:当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分散、迁移,从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35.储层速敏性:储层因外来流体流动速度的变化引起地层内部微粒迁移,堵塞喉道,造成渗透率变化的现
象。

36.储层酸敏性:酸化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酸敏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释放微粒,使地层渗透
率下降的现象。

37.储层地质模型:反映储层地质特征三维变化与分布的数字化模型。

38.储层概念模型:针对某一种沉积类型或成因类型的储层,把它具代表性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典型化和概念化,建立一个对这类储层在研究区内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储层地质模型,即所谓的概念模型。

39.储层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称为储层静态模型。

40.储层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的储层地质模型。

它要求对控制点间(井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能作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预测。

41.储层流动单元: 根据影响流体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储层内部进一步划分的、垂向上和横向上连续的储集带
42. 裂缝分布模型:三维裂缝网络模型,表征裂缝类型、大小、形状、产状、切割关系及基质岩块特征等; 二维裂缝密度模型,表征裂缝的发育程度。

43.确定性建模: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随机建模
44.构型要素:为沉积体系的组成部分,其规模介于河道充填体与单一岩相单元之间,由特征相组合、内部形态、外部形态和(或)垂向剖面所表述
45.流动单元是指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隔挡和窜流旁通条件,注入水沿着地质结构引起的一定途径驱油、自然形成的流体流动通道。

46.地震相参数:能够说明地震相特点,并代表一定地质意义的各种地震反射特征。

47地震相单元:由特定的地震参数构成的一个三维地震单元,并有别于相邻的地震相单元。

48内部反射结构:指地震相单元内部反射波之间的延续状态及其相互关系。

49反射外形:同一反射结构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即地震相单元的外部几何形态。

50沉积能量:指搬运沉积物时,水动力条件的强弱
二.问答题
1.开发早期阶段的油藏描述的内容是什么?
开发早期阶段此阶段为开发方案初步实施(即开发井网全部钻完)阶段。

目的:搞清油气富集规律,指明高产区、段,模拟流体流动规律,预测可能发生的暴性水淹及储层敏感性,为提高无水采收率和可采储量动用程度服务。

资料:岩心和测井资料。

方法:关键井研究及多井评价。

研究单元:小层。

研究总体内容是影响流体运动的开发地质特征以及流体性质变化及分布规律,流体与流场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描述内容:(1)沉积微相;(2)成岩储集相;(3)裂缝相;(4)岩石物理相;(5)储层非均质特征;(6)渗流地质特征;(7)建立分级的油藏地质静态模型,计算开发探明储量。

在开发方案实施阶段还需利用各种测试资料、生产测井(开发测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油藏动态描述,即描述油气藏基本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模型为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2.简述油藏规模的储层模型特征
油藏规模的储层模型是对一套油藏的整体表征,主要用于油藏整体模拟,是决定开发战略、划分开发层系及开采方式的重要依据。

这种模型重点表征的是各砂体及其间的宏观非均质特征,特别是储层的连通性及层间非均质性,这是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因而模型包括以下四个主要内容:
(1各种沉积环境的砂体在剖面上交互出现的规律性、平面延展性及三维分布特征;(2)各砂体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3)各层间隔层的岩性、厚度、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4)构造裂缝的发育情况及分布。

3.简述关键井的研究及多井评价内容
(1)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岩心资料的数字化与深度的匹配,保证同一口井的所有测井和地质资料都有准确的深度和深度对应关系。

(2)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及数据标准化。

(3)关键并分析,确定井剖面地层的岩相。

(4)弄清研究区目的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的基本特征。

(5)分析研究区储层四性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影响储层参数的各种地质因素。

(6)确定适合于全油田的测井解释模型、解释方法及解释参数,包括岩性模型(骨架成分及其测井参数)、反映测井值与储层参数关系的测井响应方程、解释参数(胶结指数m、饱和度指数n、地层水电阻率Rw)等。

(7)建立测井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数间的油田转换关系。

(8)研究工区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及其分布规律。

(9)用岩心及其他地质资料,检验所计算的储层参数,并根据检验结果修改测井解释模型与解释方法。

(10)改进并完善测井分析程序,处理关键井资料。

(11)多井评价,即研究储层岩性、物性、油气水在平面上的变化规律。

为达到上述目的,应以测井、地质及数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详细观察研究工区取心并岩心,分析各种测井、实验室分析化验等资料。

4.层内渗透率韵律类型及其特征?
研究认为陆相油藏,常发育5种韵律类型,即:(1)正韵律型(A):其最高渗透率相对均质段在底部。

(2)反韵律型(B):最高渗透率相对均质段在顶部。

(3)均质型(C):渗透率相对均质、稳定。

(4)复合型(D):进一步细分为正复合型(D2)、反复合型(D3)、正反复合型(D1)、正复合型其最高渗透率相对均质段在底部,反复合型相对高渗段在顶部,正反复合型最高渗透率相对均质段在中部。

(5)随机型(E):相对渗透率均质段很难划出,或纵向上分布无明显规律性
5.如何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分布是二次采油后期油田,挖潜和制定三次采油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美国和前苏联等国非常重视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研究。

美国于1975年成立了剩余油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残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

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①物质平衡法;①以岩心分析及注水模拟为基础的方法;③地球物理方法;④水动力学方法;⑤与岩石物理学有关的方法。

我国许多老油田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目前主要有六大类研究剩余油分布方法:①以开发地质学为主的方法;②以油藏工程理论为主的方法;③矿场资料的数理统计分析法;④以测井为主的方法;⑤以地球物理为主的方法;⑥检查井取心分析法。

但仍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精度较高的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剩余油分布研究,首先必须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建立精细的预测模型,深入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流体非均质特征以及开发工程对水驱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

同时,必须发展各种测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和技术,目前主要包括取心、测井、试井、井间示踪剂等各种测试方法,以及物质平衡、数值模拟等油藏工程计算方法。

6.论述精细油藏描述的发展趋势。

1)定量化要求:要搞情高含水后期油藏内部复杂而又分散的剩余油分布特征,抽藏描述必须向精细化和定量化方向发展,建立能够反映地下客观情况的、精细刻画油藏非均质特征的三维定量地质榴型.一是通过油藏地质的层次化研究达到精细化的目的:二是充分利用密井网资料和井间信息,将沉积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地质统计学相结合,采用随机地质建模等先进技术,建立预淤剩余油分布的精细地质模型.
2)多学科综合:特高含水期油藏油水关系十分复杂,剩余油分布研究难度很大,仅凭单—学科预测剩察,
油分布存在很大局限性,只有应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才有可能准确地预测剩余油分布:多学科综合研究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综合信息,地质,地璋物理、油藏工程等不同专业的专家共享一个数据库,以单一的统一地质模型为媒介.以预测剩余油分布为目的,紧密配合,协同攻关。

要求每一学科从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方面为预测剩余油分布提供依据,而且允许各学科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评价本学科和其它学科对剩余油分布进行预测的结果是否一致.
3)地质条件约束:通过油藏地质精细研究,可以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它为利用其它技术预
测剩余油分布提供了条件.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测井,井间预测.油藏数值模扣技术均要求给定一个地质模型和地质约束条件,同时要求必须有地质上的科学依据。

4)动静态结合:国内过去开展的油藏描述侧重于静态描述,利用原状地层参数,建立概念模型和静态型。

开发中后期储层研究则必须开展动静态相结合的精细油藏描述,充分利用动静态资料,考虑储层及流体参数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大庆,胜利等油田每年都要打一些检查井,为搞清油藏中的动态变化提供依据.动静态相结合的油藏描述要求进行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扛。

一体化研究,动静结合地揭示剩余油分布。

5)预测精度:随着油田开发工作日趋深入,精细油藏描述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的精度,不同开发阶由于
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不同,对于储层研究精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精度必须依靠多信息综台、多学科综合、地质条件约束、动静态结合等先进的预测理论、方法和技术。

7. 分析实验室模拟的三层水线的层内渗流差异性
各层水线推进速度取决于渗透率高低(见图4—39)。

在采油速度低时,水线前缘平均推进距离的比值小于渗透率之比值。

随着采油速度加大(4.5%),其比值接近渗透率之比值。

在低采油速度时,三层反韵律油层水窜现象不明显。

8.勘探阶段的油藏描述的内容是什么?
此阶段油藏描述是指第一口发现井到开发方案制定前的研究工作。

目的:多探明储量和进行开发可行性评价。

资料:少数井及地震信息。

方法:石油地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岩性学以及测井地质学等。

研究内容:(1)地层特征:建立地层层序及综合剖面,划分生储盖组合,确定含油层。

(2)构造特征:确定圈闭(类型、高点、面积、闭合高度)及断裂系统、主断层的分布及性质。

(3)储层特征:储集类型及分布、储层岩性及厚度、物性参数及变化规律。

(4)油气与地化特征:源岩性质及分布、油藏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以及含油面积。

(5)建立油藏的概念模型,计算探明储量:选择先导开发实验区为开发方案准备必要的基础。

9.简述拼合状储层结构特征
这类储层结构的主要特征为:
(1)由一系列砂体拼合而成,而且单元之间没有大的间距。

(2)砂体连续性较好。

储层内偶尔夹有低渗或非渗透层,某些重叠砂体之间也存在非渗透隔层。

(3)砂体之间会出现岩石物性的突变,某些砂体内部的岩石物性存在着很强的非均质性。

陆相油藏中,具有这类储层结构的砂体成因类型主要有辫状河砂体、点坝砂体、三角洲河口坝砂体、湖泊浊积扇砂体(中扇和外扇)等。

这类砂体的连续性较好,一般地,进行确定性砂体对比所要求的井距中等,几口井/ km2即可,如在井距600m的矩形井网条件下,井网密度为3井/km2;在井距800m的三角形井网下,大体需2井/km2;随机井网大体需4井/km2。

当然,砂体对比中某些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尚需试井来解决。

10 .简述关键井一般应具备的特征
关键井研究是为了确定适合于全油田的测井解释模型、解释方法与解释参数,建立全油田统一的刻度标准。

力图达到最佳地逼近真实地层信息,为油水层判断、储层定量评价、储量计算奠定基础。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建立,不仅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并采集第一手资料。

为此,需要选择关键井作为参数研究分析的窗口,以关键并的岩心测试数据对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刻度,目的在于创造测井数据对地下地质特征的直接求解能力。

关键井一般应具备如下特征:
(1)位于构造的重要部位且近于垂直的井。

如位于某含油层构造高点、边缘、过渡带。

(2)取心井,有系统的岩心分析和录井资料,地质情况比较清楚。

(3)井眼好,泥浆好,具有最有利的测井条件和测井深度。

(4)有项目齐全的裸眼井测井资料,包括最新测井方法的资料。

(5)有生产测试、测井和重复式地层测试资料,有齐全准确的油气水产量、压力和渗透率等资料。

11.有效厚度的夹层扣除标准是什么?
鉴于目前常规测井资料最高分辨率约0.1~0.2m,我们将储层有效厚度起算值定为0.2m,也即无论储油层物性、含油性如何,只要低于0.2m,则不作为夹层扣除。

同样,如果大段油层中,含有0.2m以下的泥质或钙质岩层,能扣除则扣除,不能扣除则作为有效层处理。

研究认为,陆相油层夹层扣除应遵循下述原则:(1)对泥质夹层,当微电位回返到微梯度位置,且其回返位置低于微电极平均幅度则扣除,起扣点为微电位转折点。

(2)对钙质夹层,当微梯度上升到微电位位置,且其上升幅度高于微电极平均幅度则扣除,起扣点为微电位转折点。

(3)顶(底)部渐变层。

对顶(底)部渐变层,夹层起扣处为渐变界面上微电位半幅点或转折点之下(上)0.1~0.2m 处。

(4)顶底突变层。

夹层起扣处为微电位转折点。

除上述原则之外,得出如下几点认识:(1)只要搬电极有回返或上升显示,则需扣除,起扣点为微电极转折点或侧向半幅点。

(2)若4米、0.45米、微电极之一
显示较好时,由4米或0.45米最小值为有效井段的顶界,最大值为底界,或由微电极曲线拐点为有效厚度顶底界。

同时参考声波时差,SP曲线。

主要宗旨以显示较好的曲线为主。

(3)微电极(微电位)曲线回返程度达幅度差1乃时扣除,顶底界由拐点处定,若微电极回返不太明显,而其它曲线有明显显示,则需综合判定,顶底界扣除同(1)。

(4)微电极曲线异常的钙质夹层,按曲线拐点扣除。

12.论述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特点
考虑到所能获得的资料情况和确定剩余油分布的要求,晚期储层精细研究或精细油藏描述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或达到的目标:
1).精细程度高:表现出幅度≥5m的构造,断距≥25m,长度
2).基本单元小:精细油藏描述的最小最基本单元是流动单元.同时描述应该包括了从大到小即从油田规模一层系一油层组一小层一单砂体规模直到流动单元规模的各种层次的平、剖面上的储层非均质性.
3).与动态结合紧:储层精细研究不是一个单一的地质静态描述,而必须与油田生产动态资料紧密结合,用动态的历史拟合修正静态的地质模型.
4).预测性强
能比较准确地预测井间砂体、物性的空间分布,各种夹层和断裂以及流体的空间分布等。

5)计算机化程度高:小层对比和沉积檄相划分人机联作或较强的自动化;有完整的储层研究综合数据库;
地质、地震、测井、动态数据一体化处理及建模系统化、计算机化:大多数图件由计算机制作完成.
13.分析实验室模拟的五层水线的层内渗流差异性
注水初期,低中速时,下部三个层先吸水,一、二层随后才吸水。

高速时,开始各层都能吸水,各层水线推进主要决定于渗透率的高低,但不与渗透率比值成比例(图4—41)。

水倍数增加,水线沿底部第四、五层推进得比较快,上部一、二
层由于靠水井端的渗透率较低,水线推进得比较慢。

可见各渗透层水线推进相差比较大。

不断注水,当第二层的水线越过井距1/2处进入高渗透层时,水线推进速度突然加快,由原来0.09cm/min上升到0.24cm/min,增加了1.6倍。

14如何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
目前对剩余油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各种手段直接监测剩余油的分布,二是通过地质油藏敷模一体化的手段,间接预测剩余油的分布.
1.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目前主要有裸眼井和套管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
(1)裸眼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
裸眼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目前仍然是以电法和声波测井系列为主,测井解释主要利用阿尔奇公式,但由于油田注入水的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出现用常规方法难以解释的现象.对此,每个油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一定的应用效果.近年来水淹层测井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水淹模型法、淡水系数校正法、标定模型法和效理统计模型法.这些方法在不同地区的应用,针对其具体情况,均有一定地效果.
(2)套管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
套管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是直接检测剩余油分布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各油田应用比较效果比较突出的方法.它的首要任务是判断油层水淹状况、发现高含水层位,在老井找剩余油饱和度高的层位.目前主要方法是碳氧比(C/O)能谱测井、中子寿命测井、动态生产测井和玻璃钢套管中电法测井,前三者比较成熟,后者有前景,但推广应用情况不太理想.
2地质、油藏、数模一体化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技术
随着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地下油水分布非常复杂,受许多因素影响.既有微型构造和沉积微相引起的非均质性造成剩余油的复杂分布,也有注采井网、生产措施不完善等方面控制的剩余油分布。

所以,开展基于地质、生产动态和数模一体化的手段共同评价剩余油的分布是比较现实的做法.具体的做法是在微型构造和沉积微相等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下,一是依据油藏动态、生产测试资料,利用递减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