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四种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四种关系
摘要:作者从分析文物对我国发展旅游及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入手,认为文物的保护必须加强对全民的教育。
让全民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
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可行措施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文物保护全民教育有效策略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周至历史悠久,山水擅关中第一,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颇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汉家离宫,唐家园林,星罗棋布。
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如何保护好文物,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正确的处理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等诸因素间的关系,具有丰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和经济开发的关系
文物古迹保护需要资金,经济开发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我县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
周至县的名胜古迹有道教圣地楼观台,国家级森林公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仙游寺、大秦寺、八云塔。
天台寺、城隍庙、东东庙、丹阳观、万寿宫、老子墓等在过去都难以全面保护和维修。
而通过经济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比如因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本着“两利”的
方针,199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仙游寺及法王塔搬迁保护,迁至与原址2.8公里的金盆北梁。
新址面积10多万平方米,建筑为仿唐风格,加上拆迁中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复建后的仙游寺,规模更大,将成为西安一处重要的文物旅游观光点。
从实际出发,我们应充分利用文物优势,以文物古迹为主题,开发系列产品,着重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合理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工作的关系
1.为吸引游客,注意文物保护。
由于探古求知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有所了解,对自己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所体会。
比如周至大秦寺位于中国西安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它是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
《景教碑》为唐建中二年(781)建立,该碑记述了景教入华的一段秘史和传教事迹,歌颂了唐太宗等六朝皇帝对该教的礼遇和崇信,又被誉为“天下第一碑”(注:“世界四大名碑”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罗赛塔双语碑》、《希伯来文碑》和《授时碑》)。
唐有卢纶,宋有苏轼、苏辙,金有杨云异,明有何景明,他们都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由于《景教碑》这种文物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满足了西方人们探古探奇及宗教信仰的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旅游界人士认识到文物古迹在旅游中的这一重要作用后,为了吸引旅游者,必然会注意保护文物,以便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为了文物这项旅游资源的永
久利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文物保护。
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样。
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益。
比如楼观台和财神庙的开发,不仅展现了昔日古代建筑的风采,复活了道文化的古老而精深的元素,在人们感悟老子哲学的同时,为周至旅游收入注入新鲜血液。
这样,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
三、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普及文物知识教育的关系
旅游开发有利于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全民的保护文物意识。
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意识,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基于此周至县文物管理所现藏千余件文物,大多数文物出土后未进行过保护处理,同时受文物存放环境影响,这些珍贵文物的保存现状不容乐观。
我中心于 2003 年 11 月在周至县文物管理所库房进行了现场调研,确定选对唐梁琮墓出土的陶器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
其中等级文物24件。
2006年底接收了唐梁琮墓151件文物,并于2007年开展修复工作,至今修复完成138件组,其中已归还81件组。
修复效果良好,得到了文物所在单位的好评。
游客对文物的破坏,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
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途中,应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四、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文物保护不仅要对文物本身进行保护,更要对其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比如近年来随着老县城名声远播,游客的骤增,老县城濒危的文物得到了抢救和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县城原生态风貌,让文物安全展示,目前周至老县城正在申报遗址博物馆。
“这是最大的保护和利用,遗址不能重建,在原址上展示。
”佛坪厅旧城文管所所长田清梅告诉记者,2002年,老县城就有了文物保护规划,之后每一步都是根据规划进行。
2004年老县城终于建了文物库房300余平方米,并征集回散落遗址角落和群众家中的石刻入库保管。
老县城入库的珍贵石刻和碑石,就能安全展示在世人面前。
严格控制客流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
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
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
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
忽视生态环境作用,对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又会损害旅游景观,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总之,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文物,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事业,为经济建设服务。
我建议各级部门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使文物事业与经济建设的
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黎.《周至老县城正在申报遗址博物馆》,2012.6
[2]侯卫东.《文物保护科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