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电解槽技术应用分析

镁电解槽技术应用分析
镁电解槽技术应用分析

镁电解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黄子良郎晶

(攀钢钛业公司海绵钛项目部四川攀枝花 617063)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工艺中镁电解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并对其中的流水线电解槽技术、多极槽技术以及电解槽耐火材料和石墨阳极材料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海绵钛生产镁电解槽发展应用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gnesium electrolytic cell technology

Huang Ziliang Lang Jing

(T itanium Sponge Project of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of Panzhihua Iron & Steel

Group Company, Panzhihua 61706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gnesium electrolysis cell in titanium sponge production by magnesium reductant, analyzed the flow cell technology and multipolar magnesium electrolytic cell technology and the refractory materials and the anode graphite materials used in cells.

Keywords:titanium sponge production; magnesium electrolysis cell;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钛金属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海绵钛生产企业逐渐增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就已投产或在建多家海绵钛生产企业,如恒为制钛公司、钢城企业总公司海绵钛厂、攀钢海绵钛项目,设计海绵钛年总产量超过2.5万吨。这些海绵钛生产项目均采用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镁电解工序成为各海绵钛生产企业工艺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原四氯化钛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氯化镁作为镁电解工序的原料,经过电解得到粗镁和阳极氯气,粗镁精炼后得到的精镁再用于还原四氯化钛,阳极氯气净化后用于钛渣氯化生产四氯化钛。镁电解工序的存在使海绵钛生产实现了镁、氯循环,是海绵钛生产企业实现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2 镁电解槽技术发展

在镁电解槽中,熔融氯化镁电解产生金属镁和氯气:

MgCl2→ Mg + Cl2↑

自18世纪开始镁的工业生产以来,世界各国均采用电解法炼镁。镁电解槽在19世纪末期应用于工业生产。初期的镁电解槽是一种简单的无隔板电解槽。它的结构简单,极距易于调整,但不能密封,氯气不能回收,电流效率和电能效率很低。20世纪30年代后,这种电解槽被有隔板槽取代,电解过程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60年代以后,工业上又出现了新型无隔板镁电解槽,将镁工业推向了一个新水平。70年代后,以海水、盐卤为原料,电解无水氯化镁制取镁和氯的工艺有了新的进展。

第一作者:黄子良(1971-),男,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海绵钛相关技术工作,邮编:617063;E-mail:2239071953@https://www.360docs.net/doc/fb3622298.html,

传统的镁电解槽依其供电方式及整个配置的不同,可分为有隔板电解槽、道屋型电解槽和无隔板电解槽[1],电流强度由130kA增至300kA。前苏联、美国、日本、挪威都采用无隔板电解槽。目前, 无隔板电解槽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无隔板电解槽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借助电解质的循环带动镁进入集镁室,其结构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借助导镁槽使镁进入集镁室,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 1 105kA无隔板电解槽纵剖面图

图2 阿尔肯型无隔板电解槽(框式阴极)横剖面图

1-调温管;2-出镁井;3-阴极;4-集镁室;5-电解室;6-阳极;7-导镁槽;8-隔墙

无隔板电解槽由电解室和集镁室组成。电解室设有阴极和阳极。集镁室收集从电解室随电解质循环带来的金属镁。集镁室和电解室之间用隔墙隔开,镁和氯被分离。在循环集镁的无隔板槽中,电解质在电解室和集镁室之间循环流动。随电解质循环流动,镁从电解室进入导镁槽,在电解质浮力的作用下顺导镁槽流入集镁室。其阴极是双面工作且固定的。电解室中没有阴极室和阳极室之分,结构较为紧凑。阴极是从纵墙插入槽内

的,阴极为框式结构,以增加有效工作面。电解室采用全密闭,加料、出镁、出渣都在集镁室内进行。同有隔板电解槽相比,无隔板电解槽具有很多优点[2]。

(1)电耗低,吨镁电耗比有隔板槽低2000kWh。

(2)无隔板电解槽电流可增大至30~40 万A,比有隔板槽高很多,这是由于无隔板槽工作容积与集镁室容积的比值较大所确定的。

(3)电解室密闭性好,氯气浓度较高。

(4)氯气与镁分离较好,电流效率较高。与有隔板槽相比,由于无隔板电解槽电解室结构紧凑,所以单位槽底面积镁的生产率较高。

(5)无隔板电解槽没有阴极室排气,集镁室排气量较少,因而热损失小。

(6)无隔板槽是低温生产,在670~690℃温度下电解,电流效率高,故能量消耗显著下降。

我国镁电解技术起步较晚,从1957年抚顺铝厂镁电解投产以来,我国镁电解槽经历了64kA有隔板电解槽、62.5kA无隔板电解槽、105kA无隔板电解槽、120kA无隔板电解槽等多代镁电解[3]。1961年起国内又进行过有隔板槽、无隔板槽的工业试验研究和生产工作。1987年11月青海民和镁厂建成了国内自行设计的110kA、14台有隔板槽和2台无隔板电解槽并顺利投产,使我国电解法炼镁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1993年8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202厂镁厂105kA无隔板槽顺利投产,9 #电解槽运行寿命达25个月零5天,创该厂历史最好水平。1994年贵州万山氯碱镁厂规模为1400t/年电解镁厂投产。2001年遵义钛厂电解镁车间投入生产(规模为5000t/年),使我国电解法炼镁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年来使用广泛的是110kA无隔板电解槽,主要应用在海绵钛行业,用于海绵钛生产过程配套的镁电解。与国外150-300KA无隔板电解槽相比,我国镁电解槽技术仍然存在容量小、电耗高的缺点。

3镁电解流水线技术

单槽式无隔板电解槽在每台电解槽上分别进行所有作业,每一台电解槽每天需要注入原料3-5次,取出金属1-2次,排除废电解质和渣,导致电解车间每天需要完成数百次操作,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电解槽操作的综合机械化,生产成本高,生产环境的劳动卫生条件差。于是出现了一种连续电解的流水线镁电解技术。

连续电解流水线电解槽由15-30台电解槽组成流水生产线,实行集中添加原料和取出电解产生的镁。电解槽的各项操作达到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该工艺1964年在前苏联试验成功,并陆续在别列兹尼柯钛镁联合企业、索里卡姆斯克镁厂、乌斯季-卡缅诺格尔镁联合企业应用于生产。1997年投产的以色列死海镁厂也使用镁电解流水线作业生产工艺。

流水线作业工艺试验表明[3],它可提高劳动生产率1.5倍,吨镁直流电耗降低到13500kWh,交流电耗降到300-3000 kWh,氯化镁消耗为4.2t,电流效率为80%,吨镁产氯气2.8t。近年国内海绵钛行业引进前苏联国家的镁电解槽流水线生产工艺(如图3)从技术指标上看,远高于国内镁电解槽技术,氯气体积浓度达到80%,而国内只有60%;吨镁电耗12900Kwh,为国内吨镁电耗的79%。

流水线上一般串联1个头槽、1-2个阳极上插式精炼电解槽,多个阳极下插式流水线电解槽和1个分离槽。用作流水线生产的无隔板镁电解槽为~220kA大型无隔板镁电解槽。氯化镁从电解头槽加入,在头槽中进行原料电解质的制备及初步精炼。然后电解质从头槽流到精炼电解槽进一步除去杂质,精炼电解槽净化后的电解质和生成的金属镁流入流水线电解槽,电解质和金属镁从最后一个流水线电解槽流到分离槽,在分离槽将镁从电解质中分离,粗镁送往精炼,用泵将返回电解质输送到流水线头槽。

图3 镁电解流水线示意图

1-头槽;2-精炼电解槽;3-流水线电解槽;4-分离槽电解液循环泵;5-氯化镁抬包车;6-镁真空抬包;7-淤泥电解液混合物真空抬包;8-溢流和旁通管道;9-循环电解液返回槽

4 镁电解多极槽技术

如果在一个电解槽的阴阳极之间插入一块导板,导体便具有双极性,面对阴极的一面成阳极,面对阳极的一面成为阴极,该导体被称为双极性电极。由众多双极性电极组成的电解槽被称为双极性电解槽或多极性电解槽。双极性电解槽是一种能量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无隔板镁电解槽。其工作原理及特点是:在阴阳极之间放入双极性导体,在电解槽外加电压作用下,双极性导体一面呈正电位,另一面呈负电位,使电解槽阴阳极之间的电压呈梯级分布,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电能效率。

提出多极槽技术构想的是埃肯公司,而实现工业化的是SUMITOMO公司。目前,多极槽技术仅在日本住友钛业(SUMITOMO)、东邦钛业(TOHO)及国内洛阳双瑞万基海绵钛项目使用。据有关资料介绍,多极槽技术使用的电解槽尺寸一般为单极槽的2倍。电解槽内加入一个潜水仓用于对电解质液面进行精确调节,能确保生产过程中电解质高效循环和液镁顺利进入集镁室,保证电解平稳进行。产生的金属镁使用氩气保护,无阴极废气排放。生产过程中镁不易被氧化,产品镁品质高;氯气浓度高(大于96%) ,电解槽产渣量少(吨镁产渣量约为国内技术的1/15),生产过程中不用扒渣;镁二次反应程度小,有利于提高电能效率;电解槽运行温度低,可有效控制热槽和冷槽;单槽产能高(约为国内电解槽产能的3倍)。

5 镁电解槽相关材料

5.1 镁电解槽耐火材料

作为工业炉的一种,镁电解槽外壳一般为钢制焊接结构,内衬需使用耐火材料。目前镁电解生产使用的电解质主要有三个体系:MgCl2-KCl-NaCl系、MgCl2-NaCl –CaCl2

系和MgCl2–NaCl-CaCl2-KCl系,工作电解质温度一般为650-710℃,特殊情况下不超过850℃。可见,镁电解槽工作电解质对耐火材料的耐火度要求不高。但因工作电解质为熔融状态,呈酸性,电解过程中电解质不断纵向和横向循环流动,电解过程中不断有大量高温氯气产生,而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空气中最高允许含量为0.001 mg/L。所以,在选择镁电解槽耐火材料时,要求与工作电解质直接接触的内衬耐火材料必须耐酸性熔渣侵蚀和耐高温氯气腐蚀,电解槽盖板耐高温氯气腐蚀且密封性好,否则电解槽受损会造成频繁修理电解槽,影响电解工艺的稳定和电解工序产量。

镁电解槽与工作电解质直接接触的内衬耐火材料一般采用黏土砖,也有的采用熔铸砖以提高致密性和抗渣性,延长电解槽使用寿命;隔热层一般采用硅藻土砖加硅酸铝板;电解槽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隔热用硅藻土耐火制品。这些耐火材料在国内一般都能找到生产厂家。

5.2 镁电解槽石墨电极

石墨电极是镁电解重要材料。大型无隔板镁电解槽一般采用板式石墨阳极(方电极)、钢阴极。石墨阳极直接与熔融的工作电解质接触,循环电解质流动时不断对其进行冲刷,如电极质量不好,容易因侵蚀发生折断,引起槽电压升高,槽温升高,增大镁的氧化损失,从而造成电解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乱。镁电解用石墨阳极一般要求高体积密度、高极限抗压强度、高极限抗折强度和低开口气孔率(显气孔率)、比电阻低。目前,石墨阳极制造技术有振动成型和挤压成型两种。采用采用振动成型工艺制造的石墨阳极的致密性,即体积密度较差,抗氧化性能较低,比电阻较高,一般情况下需做磷酸盐浸渍处理,使用平均在6-8个月时就会出现断裂。而采用较为先进的并列挤压成型工艺制造的石墨阳极体积密度较高、抗氧化性能好、比电阻低,使用周期可达24个月。

对于大型无隔板镁电解槽使用的方石墨阳极(方电极),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镁电解槽技术,因石墨阳极的外形尺寸(长、宽、高)较大,制造工艺要求更高,产品成材率较低,生产成本高,国内电极厂家基本没有生产或没有成熟的技术工艺。随着海绵钛行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国内炭素行业已着手镁电解槽用大型方石墨电极的研究。

5 结语

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企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镁电解槽技术的发展。大型无隔板镁电解槽技术作为一种成熟先进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目前正朝着连续电解流水线电解槽技术和多极槽技术方向发展。在完善镁电解槽技术本身的同时,国内还应加大对镁电解槽用耐火材料和石墨阳极的研究,以不断提高电解槽使用寿命,促进电解工艺稳定。

参考文献

[1] 张永健.镁电解生产工艺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耿亚鸽.无隔板镁电解槽研究进展.冶金设备,2008(167):59-60.

[3] 潘玉敏.镁电解槽的发展与方向.轻金属,2004(5):39-43.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一)配套设施跟不上 很多地方存在“有软件没硬件”、“有硬件没软件”、“有计算机无网络”,即使订了教材,教师也安排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往往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讲了没法用,有理论没实践,对于技术性和实践性如此强的学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学生也根本搞不清楚上这门课到底为了什么,所以只能应付了事。 (二)观念转换滞后 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三)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难以取舍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70~140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这门课程只开设一学年(高中一年级),并且每周课时数仅为1节,除去期中、期末停课复习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每学期教学课时数大约在30~35节左右,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相差甚远。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最新颁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必修部分的“信息技术基础”的课时仍未做较为合理的规定。而选修课在普通高中的命运则被彻底砍掉(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在当前高考制度的大环境下,选修课的管理永远也不会得到落实)。由于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人主张学生喜欢学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兴趣不一,知识程度不一,又该如 何讲呢? (四)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我国设立教育技术专业的历史并不长,培养的人才也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校的需求,现在站在中学教育技术工作岗位的教师很多不是教育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而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轨过来,通过培训走上教育技术岗位的,这类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不少教师仍以自己“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其他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三岔乡三岔中学曹建新 随着教改以及有效教学的深入,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帮助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创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的基本素质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创设氛围,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一)培训方式上 1、走出去,请进来。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请周边学校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到学校 进行讲课。 2、定时学习,以骨干带全体。做好校本培训 3、进行考核,严格把关。利用暑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考核,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学 中常用的30个软件操作方法。 4、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互相介绍经验、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辅 助教学的创新能力。 (二)培训内容上 主要侧重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实施“硬考核”。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阶段:基本技术阶段、开发技术阶段、整合技术阶段、技术熟练阶段。 1、基本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Windows的操作技能和Office的使用方法,搜集信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培训感言 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培训活动这段时间里,我克服了工作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合理安排时间,按时登录平台学习,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感受授课教师的风采,他们耐心的解惑和真诚的传授,使我特别的感动。 本次国培学习的都是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如翻转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微课的设计和应用,以及office2010的技术等等。培训内容既充满新鲜和实用感,又有一种挑战性。因此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兴趣。当这些课程留下让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的作业的时候,我都感到很兴奋。我每次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有时作业做的不好,就一次次的回看视频教学以及专家的讲座,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在微课培训时,老师讲解非常简洁、明了、清晰,只要培训者有时间去观看,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即使一下子看不明白,可以反复地去看,直至自己学会为止,这符合了微课的设计理念。这样的培训方法既让我们学得了技术又可以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让我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真是两全其美。 这次国培给我的感觉是全新的: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授,与同行交流讨论。这段研修的历程,有压力,更有收获。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深知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 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

镁电解槽热槽现象处理探讨

前言 在海绵钛生产中,镁电解是个不可或缺的工序,其作用就是接收还蒸车间产生的氯化镁,以氯化镁为原料,通直流电电解,产生粗镁和氯气。氯气经氯气导管进入氯压机室,经过氯压机压缩后送到氯化车间做为原料;粗镁经过精炼后得到精镁,精镁送到还蒸车间做为还原剂。电解车间就是通过氯化镁的回收加工,实现了镁和氯气的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向外购买氯气和镁锭的成本,增加了工厂运作的经济效益。 电解车间的核心就是电解工序,而电解工序的功能就是电解氯化镁以得到粗镁和阳极氯气,并实现粗镁和阳极氯气的分离,镁电解槽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设备。所以镁电解槽是整个电解车间的重中之重,对于整个车间乃至整个厂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了解好镁电解槽的功能以及特性,掌握好镁电解槽的所有操作,并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保证好镁电解槽生产的正常进行。对整个车间以及整个工厂的正常生产都有着重要意义。 镁电解槽的操作有很多,如加氯化镁、加澄清电解质、泵出淤泥和电解质混合物、加固体氯化盐和氟化钙、移走槽底堆积的泥浆和结块的泥渣、对喷口和尾气排气口接头进行清洁、温度调整情况、测量通过接头的电压差、电接头检修、槽底空气流量调整、尾气排气量调整、对工作电解质和淤泥还有氯化镁取样等。异常现象也有很多,如槽温异常、槽压过高、氯气泄露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槽温过高时的处理,即对热槽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各种措施也进行了必要的解释和分解,以便在实际生产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镁电解槽热槽现象处理的探讨 镁电解槽是电解车间的重要设备,是氯化镁电解反应的主体反应器,在电解车间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热槽现象的危害

当电解槽的槽温过高时,会造成很多危害,简单列举如下: (1)升华物的量增加,容易堵塞气体导道,处理升华物的操作也增加,加大了劳动强度; (2)粗镁燃烧损失加重.镁的温度越高,与氧气的反应就会越剧烈,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促进槽温进一步升高,反应还会生成氧化镁,导致氧化镁含量增加; (3)电解槽中的电解质、液态镁以及氯气泡的正常运动规律会遭到破坏,氯气和金属镁接触的机会增加,导致电流效率降低; (4)氧化镁等杂质含量增加,导致槽渣增多,槽电压升高,导致电耗增加,槽温会继续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5)还会影响到粗镁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要严格控制电解槽中熔体的温度。镁电解槽中熔体的温度一般控制在680~720℃。当镁电解槽中的温度高于720℃时,就要采取相应的调节程序。2.热槽现象产生的原因 (1)电解槽启动前内衬烘烤不充分,启动初期易引起槽温过高,如果电解槽内衬烘烤不充分,就会残留部分水汽,水与MgCl2 、Mg 发生反应而引起电解槽槽温过高。 (2)杂质C、Fe 、Mn、B、SO42 - 等含量超标。 杂质含量超标易引起电解槽槽温升高,这些杂质的存在会使电解质的导电性受到影响,改变电解质的黏度等,使得电解槽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3)杂质MgO 含量超标。 MgO对电解过程的影响很大,是恶化电解指标的重要杂质。它会使阴极钝 化,导致电极电压升高,从而引起槽温升高。 (4)电解质中的MgCl2 浓度过高。 电解质组成对MgO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MgCl2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与水反应生成MgO。电解质中MgO 生成速度随MgCl2 含量的增高而增大,所以MgCl2 浓度过高也会间接的促进槽温的升高。 (5)整流变供给电解槽的电流过高. 整流变供给电解槽的电流是电解槽维持槽温的最关键因素,是电解槽产生热量的根本来源,过低了会导致槽温低,过高了则会使槽温过高。设计值为200±10℃,超过了这一范围则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6)电解槽的密闭性不好。 如果电解槽的密闭性不好,就会有空气大量进入电解槽,导致粗镁大量燃烧,燃烧的热量会促进槽温进一步升高,反应还会生成氧化镁,导致氧化镁含量增加;进一步恶化了生产环境. (7)电极和母线接触不良。 电极和母线接触不良会导致接触电压升高,在接触处就会产生大量热量,通过电极传递给电解质,使电解质的温度也升高。电极和母线接触不良还会导致电极的损坏,电耗增加等,使生产条件进一步恶化。

(完整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个 人 研 修 计 划 单位:铁渠完小 姓名:张慧霞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今年我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这无疑将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提升和改善。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真才实学,我制定了如下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英语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

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高) 一、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并进行自我评价。 从教至今已有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我从各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开设的教学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近些年我一直在教学中摸索。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便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这些年里,我或多或少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但要想做到得心应手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还有待于努力。 二、结合诊断测评及自身的实际,依托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确定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方向,并制定发展计划。 1)发展目标及内容: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会运用该技术制作PPT 、Flash并用于教学中,我希望通过此次学习,能真正学会运用一些高级处理软件,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习计划: ①认真学习,更新观念,研究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与教法,用新的教 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②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是在学生心 目中,衡量是否是一名好教师的标准;很难想象一个知识渊博,但观念陈旧的老师,能够赢得数码时代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因此,要想做一名学生认可的老师,就得每天上网收集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关注时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③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 己的特色。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④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以及应用能力,不断增强课件制作能力,

为教学软件的运用和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⑤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力度,并及时运用于课堂实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计划地学习和掌握一些高级处理软件,如Photoshop,GoldWave,Movie Maker 等等。并且摸索出一套适合学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这次培训中省里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我要利用这个大好的机会向专家、科研型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并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实践及自我反思,使得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有所进步。

电解槽制作方法

电解槽制作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郑州博亿开源项目部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施工基本原则 (1) 3 电解槽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2) 3.1电解槽技术性能简介 (2) 3.2施工工艺流程 (2) 3.3主要部件制作方法 (2) 3.4槽壳组装焊接 (2) 3.5电解槽安装 3.6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的投入计划 (2) 4 质量保证措施……………………………………………………………… 5 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

1 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相关要求; (2)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500KA电解槽制造图纸及有关技术规程; (3)《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1-47) (4)《铝母线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YS5417-95) (5)《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47) (6)《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4) (7)《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0) (4)《铝及铝合金焊条》(GB3669-43) (9)《重熔用铝锭技术条件》(GB/T1196-93) (10)《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7)(1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44-93) (13)《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CJ229-91)(14)《焊接结构几何尺寸允许偏差规范》(Q/ZB74-73) (15)其它涉及到的有关国家或行业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本公司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7) 施工图纸 2 基本施工原则 (1)按专业化组织施工。项目经理部下设安装、金属结构、筑炉等分部,按专业工种进行施工,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工序、场地、材料和设备的平衡协调,统一由项目经理部对外联系业务,管理质量安全工作。 (2)进入厂房安装电解槽前,E~F跨厂房土建工程一区应完工约1/3,以便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精选8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精选8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精选8篇) 培训约等于教学,是对某项技能的教学服务。如一些专业的培 训班。也可以理解为培训即提供教学。下面是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xx年7月5日-7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四川省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省级专项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短短几天的培训,云计算、大数据、MOOC,不断刷新我的认知。当今世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让信息 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成为人们基本的能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中,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 业发展,学生的个性成长,成为教育新的探索和发展方向。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专家们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诙谐幽默的讲座风格,让我获益颇多,回顾培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 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已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既给教育带来的令人激动的、史无前例的巨大机会,也为教师提高能力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

是他们展现才能的舞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的新角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获得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校园网络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从资金的分配,还是 从培训的内容来看,都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忽视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方法、技术整合等方面的培训,忽视了营造一个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导教 师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教师运用所学的方法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网络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是一位既有理论知识,又能熟练应用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专业化人员,培训的方法不能仅仅是教授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重要的是让教师通过参与培训活动,获得基本素质和技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从传统课堂到网络环境下的“互动”课堂,再到课堂中APP的应用,这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因课制宜,灵活多样,策略适当,不能利用计算机投影将课本“搬家”,把传统的“人灌”变为现代的“电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总结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总结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为一线教师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在研修过程中,我收获颇多,特总结如下: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让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在这次远程培训中,我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也取得丰满的成果。从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来充实自己。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盛了教学经验。详尽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完成了必修课24学时,选修课28课时,撰写研修日志20篇,上传个人资源3个,每月发表了研修反思,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课程、话题并发起了6条话题,回复了6个话题,参与了互助研讨及特色活动,按时完成教学进度。共享资源微课程被推荐为优异,圆满完成了研修学习任务。 2、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设计和技能作品2篇,参与小组磨课和课例研析回帖6次。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见识 我勤劳地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上传的教学资源值得借用,方法行之有效、适合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数学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及思考。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 甘城子中心学校张涛 一、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并进行自我评价。 我校在2012年安装多媒体电子教学白板,但是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所以近几年在教学中摸索着。在这几年,我从各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从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一知半解到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现状,特别是不足之处: 1、对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属于中下等水平,对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掌握不够熟练,对网络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多;2、课堂教学能力尚可,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新创意还不够;3、学校配置了设备,但设备的质量没有保障,所有的电子白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示屏变得相当白而看不清;4、随着信息技术新版教材的实施、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待加强。 二、结合诊断测评及自身的实际,依托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确定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方向,并制定发展计划。 1、发展目标(明确需要提高的能力):希望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应用更好的信息技术,我现在只能制作很初级的 PPT 用于教学,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我希望通过此次学习能让我真正学会运用一些高级处理软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 V8教学软件,希沃教学软

件的高级功能,Photoshop, Flash,, Movie Maker 等等。 2、发展内容(明确课程学习的内容,参与的活动、教学实践等): 一、认真学习,更新观念,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二、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很难想象一个虽知识渊博但观念陈旧的老师,会赢得数码时代学生们的认可和尊重,每天按时在网上收集相关信息,关注时事,丰富课堂,紧跟时代步伐;三、厚积薄发,开拓创新,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四、努力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计算机水平以及应用能力,不断巩固和增强课件制作能力,为今后教学软件的运用和改进提供实用的技术。 3、学习计划(做好学习规划): 一、继续认真研究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与教法,特别是新教学内容的研究,争取在教革中能够探索出一条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二、加大对信息学的学习力度,并积极用之于课堂实践;三、根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一些高级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Movie Maker 等等。四、摸索出一套适合学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教学成果。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作业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收获 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我收获颇丰,现做总结如下: 一、制作PPT课件的水平有了一个实质的提升。原先我制作PPT 课件的水平很有限,信息技术课程中老师介绍的方法对我很有针对性,尤其是在PPT课件中插入音视频文件的方法,一下子让我的PPT 课件的功能变得更强大了。 二、学会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比以前更直观的学习材料和更明确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掌握了多媒体素材的收集方法、编辑文档的技巧、学会利用格式工厂处理声音的技巧、利用美图秀秀加工处理图片的能力和掌握了会声会影软件对声音图像动画简单的加工处理等等。 四、学会了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制作微课,掌握了一师一优课的录制及剪辑等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1世纪是电子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新世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在新世纪信息技术

无孔不入的前提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化要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化,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在个人职业发展上发挥的作用,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在信息时代,教师的“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的产生、传播、共享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的概念。网络时代迅速崛起的BBS、Blog、百科全书、网摘、教育网站、教室网联等,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反思和交流进行知识更新。网络的交流平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突破了教师个人的小圈子,教师之间可以展开充分的交流,进行头脑风暴,创造出更多的智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次,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学科教学,教师要学会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信息技术应用得当能够显著提高教师工作、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大大减轻教师的劳动量和日常工作负担,提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轻松、快乐、有成就感的氛围中,教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进一步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至高的专业境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安庆路第三小学孙小琼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课程的学习,我加深了对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发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继续加强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并将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不断提高信息教学理念 通过认真学习教育专家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讲授,我才深知自己知识的匮乏及思想的落伍。多媒体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教法;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充当放映员。我们教师应把技术整合到课堂中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创造力。

三、不断整合教学方法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立体式”教学。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教育资源共享,对于人、财、物是种节约,同时也使知识得到充分整合。可以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例如,语文学习中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网络知识在网上查阅资料,帮助了解语文知识。还可引导学生创建个人博客,并在博客上记录个人学习、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达到练笔的目的,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注重实践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整合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直观、交互、师生角色转变以及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转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达到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一、总则 (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二)《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四)《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五)《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培训中的实践任务和学习成果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协同开展教师应用成效评价,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二、课程目标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三)“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我国镁电解槽技术的生产实践与分析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冶金工程, 2014, 1, 65-69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622298.html,/journal/meng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622298.html,/10.12677/meng.2014.13009 Plant Practice and Analysis of Magnesium Reduction Cell Technologies in China Baowei Jiang, Zengxin Cai Zunbao Titanium Co., Ltd., Zunyi Email: jbw0553@https://www.360docs.net/doc/fb3622298.html, Received: Jul. 17th, 2014; revised: Aug. 15th, 2014; accepted: Sep. 1st,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fb362229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itanium sponge industry, the importance of magnesium electrolysis has been realized in the titanium industry, many enterprises have introduced the dif-ferent magnesium reduction cell technology to match with sponge titanium productio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everal magnesium reduction cell technologies introduced by the enterprises in China, carried on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echnologie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index of each magnesium reduction cell technology, expounded the advancement of multi electrode magnesium reduction cell technology, which stated the direction of magnesium electrolysis technology in China. Keywords Magnesium Reduction Cell, Technology, Plant Practice, Analysis 我国镁电解槽技术的生产 实践与分析 姜宝伟,蔡增新 遵宝钛业有限公司,遵义 Email: jbw0553@https://www.360docs.net/doc/fb3622298.html, 收稿日期:2014年7月17日;修回日期:2014年8月15日;录用日期:2014年9月1日

镁电解槽技术应用分析

镁电解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黄子良郎晶 (攀钢钛业公司海绵钛项目部四川攀枝花 617063)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工艺中镁电解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并对其中的流水线电解槽技术、多极槽技术以及电解槽耐火材料和石墨阳极材料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海绵钛生产镁电解槽发展应用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gnesium electrolytic cell technology Huang Ziliang Lang Jing (T itanium Sponge Project of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of Panzhihua Iron & Steel Group Company, Panzhihua 61706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gnesium electrolysis cell in titanium sponge production by magnesium reductant, analyzed the flow cell technology and multipolar magnesium electrolytic cell technology and the refractory materials and the anode graphite materials used in cells. Keywords:titanium sponge production; magnesium electrolysis cell;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钛金属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海绵钛生产企业逐渐增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就已投产或在建多家海绵钛生产企业,如恒为制钛公司、钢城企业总公司海绵钛厂、攀钢海绵钛项目,设计海绵钛年总产量超过2.5万吨。这些海绵钛生产项目均采用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镁电解工序成为各海绵钛生产企业工艺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原四氯化钛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氯化镁作为镁电解工序的原料,经过电解得到粗镁和阳极氯气,粗镁精炼后得到的精镁再用于还原四氯化钛,阳极氯气净化后用于钛渣氯化生产四氯化钛。镁电解工序的存在使海绵钛生产实现了镁、氯循环,是海绵钛生产企业实现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2 镁电解槽技术发展 在镁电解槽中,熔融氯化镁电解产生金属镁和氯气: MgCl2→ Mg + Cl2↑ 自18世纪开始镁的工业生产以来,世界各国均采用电解法炼镁。镁电解槽在19世纪末期应用于工业生产。初期的镁电解槽是一种简单的无隔板电解槽。它的结构简单,极距易于调整,但不能密封,氯气不能回收,电流效率和电能效率很低。20世纪30年代后,这种电解槽被有隔板槽取代,电解过程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60年代以后,工业上又出现了新型无隔板镁电解槽,将镁工业推向了一个新水平。70年代后,以海水、盐卤为原料,电解无水氯化镁制取镁和氯的工艺有了新的进展。 第一作者:黄子良(1971-),男,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海绵钛相关技术工作,邮编:617063;E-mail:2239071953@https://www.360docs.net/doc/fb362229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