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会考考试内容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初中历史毕业会考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世界古代史部分
一、古代亚非文明
1、神奇的金字塔
(1)埃及地处非洲()部,()流经全境,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
(2)古埃及人建造()作为法老的陵墓,塔下建有保存法老“”的宫殿式墓室。
其中()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3)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标志。
看“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
2、汉谟拉比法典
(1)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公元前18世纪,古()国王()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制国家。
(2)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史称《》。
法典由(、和)三部分组成。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部比较完备的成文当典,是古()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和)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
(2)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制度,种姓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
种姓等级之间界限森严,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的发展。
二、古代欧洲文明
1、雅典民主政治
(1)古希腊繁荣时期,绝大多数城邦废除了()制度,实现了()。
(2)雅典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著名的()改革,开启了()的道路。
(3)雅典在()执政时期,城邦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和)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机构。
其中,由全体公民组成的()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4)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但是,(和)都没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人。
2、罗马共和国
(1)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发展而来。
公元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3世纪统一意大利半岛,接着与北非强国()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争霸战争,史称()战争,最终打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取得了()的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是最重要的机构,()是最高的官职。
罗马共和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奴隶主手中。
(3)罗马共和国时期()盛行。
奴隶被视为“”,没有人身权利。
奴隶主还把奴隶训练成(),让他们自相残杀或与狮虎搏斗,以此取乐。
(4)罗马共和国后期,共和制度出现了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声势浩大的()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
公元前45年,()夺得罗马最高权力成为独裁者,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第二部分世界近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
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1、起止时间、地点:14——16世纪、欧洲。
2、产生原因:西欧出现()的萌芽。
3、实质:文艺复兴是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4、指导思想——()思想:提倡(),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5、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人物:
(1)但丁: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无情地揭露了教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现实生活,对()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2)达。
芬奇:绘画《》,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表达了新兴()对现实生活的追求的审美情趣。
6、影响: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孕育了西欧近现代()文化,为()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7、认识:“但丁、达。
芬奇自画像、蒙娜丽莎”。
二、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世界”)
1、原因:
(1)直接原因:()人、()人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2)根本原因:西欧工商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到东方寻找黄金和市场。
2、条件: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地圆说”的传播。
3、最先组织开辟新航路的国家:()和()。
4、经过:
(1)哥伦布:意大利人,相信(),1492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船队潢渡(),到达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新大陆——()。
(2)达。
伽马:葡萄牙人,1497年,经过()进入印度洋,第二年到达了()的西南海岸,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国家的新航路。
(3)麦哲伦:葡萄人,受西班牙国王的派遣,率船队由()西行,实现了人类第一次()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的科学真理。
5、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西欧人()的狂潮。
6、认识:“哥伦布及哥伦布、达。
伽马、麦哲伦的航海路线”。
第13课英国的新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共和国的诞生与克伦威尔独裁
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爆发原因:()王朝反动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开始时间、序幕(即标志):1640年,英王()为筹措军费,被迫恢复长期关闭的()。
4、领导人:()领导的议会武装——“新模范军”打败王军,取得胜利。
5、1649年,议会叛处国王死刑,()被送上断头台,5月10日,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6、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英国成立共和国后,()竭力维护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用武力驱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将流亡国外的()迎回英国,扶上了王位,史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光荣革命:
(1)詹姆士二世进一步推行反动政策,复辟封建制度。
(2)概况: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反王朝力量发动()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邀请他在荷兰执政的女婿()到英国当国王,女儿玛丽二世为女王,史称“光荣革命”。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权。
(1)时间:1689年。
(2)目的:为限制()。
(3)机构:议会。
(4)内容:确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5)意义:使英国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执掌;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和曲折说明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总要经历()。
5、认识:“克伦威尔”。
第14课美国的独立
一、独立战争的爆发与《独立宣言》
1、美洲的主人是()。
2、爆发原因:英国的()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3、开始时间、标志:1775年4月,()的枪声,标志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4、第二届大陆会议: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决定组建“”,任命()为总司令,指挥对英作战。
5、颁布《独立宣言》
(1)时间、机构: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等起草的《独立宣言》。
(2)内容:《独立宣言》阐述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遣责了()殖民统治的罪恶。
(3)意义:《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即标志美国的成立。
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1、“美独”转折点:1777年,大陆军取得()战役的胜利。
(、)在军事上援助美国,大陆军转入反攻。
2、“美独”结束:1781年,康华利率英军向大陆军投降。
3、“美独”结果:1783年,英美签订《》,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4、“美独”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运动,又是一场()
革命。
5、“美独”历史意义:美国的独立,为美国()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6、“美独”取得胜利的原因:(1)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得到北美人民的大力支持;(2)华盛顿的正确领导;(3)法国、荷兰的军事援助。
7、1787年宪法: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确立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国家。
三、“美国国父”华盛顿
1华盛顿不仅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而且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被称为“美国国父”。
2、认识:“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签署《独立宣言》和制宪会议通过美国宪法”的图片。
第15课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爆发原因:法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召开“三级会议”。
1789年5月,法国国王()为摆脱财政危机召开
三级会议,与()发生尖锐对抗。
3、开始时间、序幕(即标志):1789年7月14日,起义者攻占(),揭开了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4、《人权宣言》
(1)时间、机构: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2)内容:(、)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原则,以防止专权与渎职;()神圣不可侵犯。
(3)历史意义:《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5、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1)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成为共和国的政治口号。
(2)1793年,法王()被判死刑,送上断头台。
6、雅各宾派掌权
(1)领导人:()。
(2)作用: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使法国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上台——雾月政变:1799年,在()交困中,大资产阶级支持拿破仑。
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执掌了国家大权。
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及作用:
(1)对内政策:改革财政,制定法典,加强法制,强化国家机构,镇压叛乱,肃清王党分子;1804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度,加冕称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实行军事独裁。
作用:对内政策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外政策:拿破仑率军与欧洲反法同盟开战,击败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国,解除了法国的外来威胁,但后来转变为对外掠夺和侵略战争。
作用: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同时也激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3、走向崩溃:
(1)1812年,拿破仑远征()惨败,拿破仑帝国开始走向衰亡。
(2)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占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法国封建王朝复辟。
(3)1815年,()决战,拿破仑再遭失败,拿破仑帝国崩溃。
拿破仑再次被流放。
4、看图:“攻占巴士底狱、罗伯斯比尔像、拿破仑像”。
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即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改良)
1、含义:工业革命是指()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一场革命。
2、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产生的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迅速发展;(2)直接原因:英国国内外()不断扩大。
3、开始时间、国家、部门: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新兴的()。
4、过程:
(1)凯伊发明(),织布速度加快——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珍妮纺纱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骡机——水力织布机,纺织机器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
(2)动力:1769年,()研制成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
5、蒸汽机的使用领域: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部门。
6、完成时间: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等国相继开始进行工业革命,真正的()时代到来了。
二、轮船和火车的出现
1、轮船和火车的动力是()。
2、轮船:1807年,美国人()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3、火车:1814年,英国人()发明蒸汽机车“旅行者”号,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4、意义:轮船和火车的发明促进了水上和陆上运输精致的飞跃发展,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时代”和“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1、工业革命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
2、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3、(、、)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4、识图: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轮船、史蒂芬孙像、早期的蒸汽机车。
5、“蒸汽机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
这是()说的。
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产生的时间、原因:19世纪下半叶,()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电力的应用
(1)1831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电磁学理论。
(2)电力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被发明出来,()成了带动机器生产的新能源。
(3)发明:()、电车、电钻等电气产品先后问世。
(4)意义: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了()。
3、电讯技术的兴起
(1)电话:1876年,定居美国的英国人()发明了电话。
(2)无线电报: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工程师()发明了无线电报。
4、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汽车和飞机的动力是(),1883年,德国工程师()制成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1892年,又一德国工程师()制成了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2)汽车的发明:1885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96年,美国人()制造出更加先进的四轮汽车,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
(3)飞机的发明:1903年,美国人()兄弟制造出“飞行者一号”飞机,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以电力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6、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提高了(),促进了()的发展,巩固了()制度。
由此说明了()是第一生产力。
7、“发明大王”爱迪生
(1)爱迪生是()大发明家,他一生中共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
(2)主要发明:电灯、电话机、电车、电报机、电影机、电压表、留声机、蓄电池等。
其中,()是他最重要的发明。
(3)评价:爱迪生的发明为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世界变得更加光明灿烂,人们称赞他是“打开的领袖”。
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电磁学理论的提出、电力的应用、电讯技术的兴起、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9、识图:法拉第、马可尼、福特、莱特、爱迪生、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
10、“天才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是()说的,我们要学习爱迪生那种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
第三学习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
一、南北战争的爆发
1、内战前的美国:北方()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工业的集中地。
1860年美国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位,而南方盛行()经济。
2、南北矛盾的焦点:()制度的存废问题。
3、爆发原因:南方盛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资本主义在全国的发展。
或两种制度的尖锐对立,导致了美国内战的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4、导火线:1860年11月,()当选为总统。
南方11个州先后退出联邦,宣布成立“”并制定新宪法,选举总统,确定以()为首都。
5、开始:1861年4月,()首先向北方挑起战争。
二、北方的胜利
1、内战初期战况:北方节节失利。
因为南方种植园主蓄谋叛乱已久,准备充分;而林肯政府试图妥协,放松战备。
2、转折点:颁布《》和《》
(1)目的:为扭转战局。
(2)时间:1862年。
(3)机构:()政府。
(4)主要内容:《宅地法》,解决农民的()问题;《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制,规定叛乱各州的黑奴应看做()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5)意义:()和()的革命情绪迅速高涨,战争形势骤然改观。
3、1863年夏,北方军队转入反攻,在()大败南方叛军,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4、结束:1865年4月,北方军队攻克南方叛军老巢(),南方叛军投降,内战以()的胜利告终。
5、内战刚结束,()在剧院里被人刺杀身亡。
6、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2)意义:美国内战维护了()的统一,废除了()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也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7、识图:林肯。
20课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一、农奴制的废除
1、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俄国()的发展。
2、导火线:()战争失败。
3、目的:为了维护沙皇统治。
4、基本原则:维护()的利益。
5、沙皇、时间:沙皇()于1861年3月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6、法令内容: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以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7、实质:农奴制的废除是沙皇对()的一次掠夺。
8、性质:农奴制的废除是沙皇联合资产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9、影响(或评价):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的发展道路。
但是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残余。
10、识图:亚历山大二世像。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
1、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前提:推翻了幕府统治。
3、代表人物:倒幕实力派领袖()、()和()等。
4、口号:富国强兵、(),()。
5、主要内容:
(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废除重重()和()制度,兴办(),引进();允许()自由买卖。
(3)文化教育上:采用()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教育,发展(和)教育。
(4)生活上:革除旧习,提倡()生活方式,穿(),吃()。
(5)军事上:取消封建武士军队,实行(),建立效天皇的“”。
6、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7、影响(或评价):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也保留下来。
8、识图: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第四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22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飞速发展;(2)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4)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
2、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德国()、英国()、法国()以及人类创造的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时间、地点:1848年2月,伦敦。
(2)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3)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成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
4、识图:马克思像、1844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封面。
5、“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材料出自(《》)的内容,作者是(、),材料中的“统治阶级”指(),“无产者”指(),锁链指()。
(2)中国的无产者摆脱锁链没有?如果摆脱了,是在何时以何事件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