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锋帽
• 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因雷锋而闻名中华,
也成为了雷锋的象征之一。
60年代
60年代军装盛行,中国进入了蓝灰绿黑的无彩色服装时代。布拉吉被认为是 修正主义,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旗袍被认为是封建余孽,稍微花哨的衣服便 被打成“奇装异服”,统统被批判。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3年自然灾害,19 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 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 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 通行了。当时很流行的一段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女学生(右一为林徽因,左为她的表姐们)
• 50—60年代 :激情奋斗的岁月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物质生活极为匮乏 )
那一代年轻人似乎并不是把美把装饰穿在身上,而是把建设、革命、 热情和理想这样一些简单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中山装、列宁装、 军服是他们的首选。
他们工作繁杂但没有怨言, 生活清苦但没有牢骚, 遇到困难也不气馁。
2.改良旗袍,西装
时代缩影
1.旗袍,长袍马褂
3.连衣裙,中山装
鸦片战争后的中西混合
长 袍 马 褂
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或罗宋帽,下身穿中式裤子,蹬布鞋或 棉靴——中年人及公务人员交际时的装束
长 袍 、 马 褂 、 小 帽
鸦片战争后的中西混合
西 装 革 履
西服、革履、礼帽。礼帽即圆顶,下施宽阔帽檐,微微
清
晚
民
朝
清
国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1954.10.1,毛主席向游行的群众答礼。
1984年国庆邓小平阅兵
1999年国庆江泽民阅兵
2009年国庆胡锦涛阅兵
嘉庆后,女装变化甚少,袄裙似乎成了唯一的 女装。对此张爱玲曾感叹:“我们不大能够想像 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大清朝 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 ”
• 它一方面具有“进步”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又能够显示女性的线条,它便 捷、轻盈、活泼、经济,上至中央级的大演员,下至幼儿园的小女孩,都能 穿,爱穿。
背带式工装裤
• 背带式,胸前有一口袋。与之 相配的,一般是圆顶有前檐工 作帽、胶底布鞋、布鞋多为手 工制作。另外,前后挂胶、以 草绿色帆布为面,橡胶为底的 “胶鞋”,因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穿用而得名“解放鞋”,成 为这一时期城镇民众广为使用 和喜欢的鞋型 。
• 的确良
• 又作“的确凉”,由英文“dacron”或“terylene”音译过来。的确良”, 其实就是涤纶。当年,涤纶中加了棉(卡其),就叫“涤卡”,意即“涤纶 加卡其”。“的确良”面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风行于七十年代后期。它 挺刮、滑爽、鲜亮,对熟悉了粗布单一灰暗的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巨 大的视觉冲击。那时,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如果算不上时髦,起码也 是一个洋气的必不可少的砝码。而且,更的是,它很耐用,非常很省布票。
中西合璧——旗袍
短袄和马甲合二而一。此为民国 新旗袍的最初款式 1926年
30年代
北伐前盛行的旗袍马甲
内穿倒大袖短袄, 外套无袖长马甲
宋 美 龄
1933年,6件精致的旗袍被送往美国芝加 哥,中国服饰第一次走进了世博会
《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表演摄人 心魄。她随剧情所换的三十多套旗袍 也让所有人目眩神迷。人人都说她是 专为旗袍而生的女子,高昂的颈项, 优美的脊梁,以及纤纤细腰。那种与 生俱来的高贵与冷漠,让所有的欧洲 人相信,中国女人的风情大概就是这 个样子。
绿色军装(夏天军便装,冬天军大衣) 劳动布:劳动布是劳动人民的象征。那灰不溜秋的颜色,意味着保持了“劳动 人民的本色”
60年代集体撞衫
海魂衫
• 是指各国水兵们穿的内衣,通常为白蓝相间的条纹衫,俗称海军衫。海魂衫 的寓意为广阔的大海与蓝天,水兵们穿上海魂衫更显得精神抖擞。在60年代 中期,走到大街上放眼一望,年轻人和孩子们几乎都穿海魂衫。海魂衫子大 翻领,毛蓝裤子宽裤腿,小白鞋,大背头,军帽一戴就是牛。
• 70年代文革:“十亿人民十亿兵”
• 身穿绿色军便装, • 头戴军帽, • 脚蹬解放鞋, • 腰系皮带, • 背着《为人民服务》的挎包, • 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 • 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 • 手捧语录本.
70年代初知青插队的工作装
THANK YOU
SUCCESS
2019/8/26
假领子的诞生是一项爱美讲体面的上海人,看重零碎的布头不 需要凭票供应,精明的人们就拿它们制成“节约领”,就相当 于衬衣少了袖子喝胸部以下部分。这一发明让老百姓有限的行 头顿时可以翻出花样。
50年代的列宁装
• 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 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 个暗斜口袋。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 又英姿飒爽,所以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
• 是俄语(платье)的音译,在俄语中布拉吉就是连衣裙的意思,但是 由于俄罗斯的连衣裙有其特有的特色,所以中国就直接将这种俄罗斯风格的 连衣裙叫做布拉吉。1954年,前苏联某领导人到中国访问时,政府提出中国 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号召穿花衣,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 面貌。
西
翻起,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丝葛,成为与中、西服皆
服
可配套的庄重首服——青年或从事洋务者的装束
、
革
履
、
礼
来自百度文库
帽
长袍、西裤、 礼帽、皮鞋
长袍、西裤、礼帽、
学
皮鞋,是20世纪三四十
生
年代和40年代时较为时
装
兴的一种装束,也是中
西结合非常成功的一套
服饰,是这时期很有代
表性的男子服饰形象
中西合璧——中山装
• 改革开放——多彩
• 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穿衣观念。中国人 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70年代末,人们 纷纷脱下中山装、列宁装,穿起化纤类西服,这时,的确良布料成 了时代宠儿。服装款式虽然在设计、工艺上只是简单地模仿制作, 但毕竟给长期以来形成的“灰、蓝、黑”服装现状带来冲击,也为 45年服装的巨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