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第十讲 寻根文学二

合集下载

略论寻根文学

略论寻根文学

略论寻根文学寻根文学史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一次重要探索,对当时及以后的文学创作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寻根文学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初,80 年代中期是寻根文学的鼎盛时期。

大家都比较熟知的寻根文学作家主要是韩少功和阿城,其实除此之外还有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人。

韩少功的《爸爸爸》和阿城的《棋王》是了解这个文学流派的入门作品,同时也是这个流派的经典文献。

对于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人们倾向于认为是受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其《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刺激。

固然不能排除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对寻根作家的影响,但寻根文学的产生还有一些根置于民族土壤内部的原因。

80 年代初期开始的对盲目借鉴西方文化思潮之风的反驳,是促使一些作家寻找民族之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汪曾祺这一时期创作了《受戒》等民俗文化小说,而这些民俗文化小说为寻根文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可能。

1984年12 月,韩少功、阿城等人在杭州召开短篇小说座谈会,探讨文学“寻根”的问题。

1984 年初,李陀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创作通信》一文,使用了“寻根”这一词语,并说“渴望有一天能够用我已经忘掉了许多的达斡尔语,结结巴巴地和乡亲们谈天,去体现达斡尔文化给我的激动”。

1985 年,各种关于文学寻根的主张开始见诸各类报纸、杂志。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说到“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还认为“挖掘民族文化之'根’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的对象化表现。

”接着郑万隆的《我的根》等,表达了“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的观点。

这也使得“寻根文学”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理论先于创作的文学思潮。

寻根文学作家的创作大体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张扬与肯定。

如阿城的《棋王》,阿城选取了知青上山下乡的那一段经历,用古典文化小说的那种古朴、自然的语言描写王一生和他的棋的故事,却将主人公王一生的那种超然物外,只与棋存的棋痴形象鲜明地展现了出来。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2、文学之根虽在文化,但却并不等同于 全部的民族传统文化。
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中说:“中国 的文化形态以儒家为本。儒家的哲学浅薄、平庸, 却非常实用。”
3、对民族文化应该作出新的判断和认 识
寻根文学试图通过对民族本土文化沉积的 发掘,“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 势”,建立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学品格。
六.寻根小说的历史变革作用
局限: 对于‚根‛的理解的静止性和非历史性, 导致了一些作家一味的沉迷于古、俗、粗、 野之中,表现出贵远贱近、向虚背实的倾 向。
80年代小说
寻根小说
王安忆的《小鲍庄》
以平实朴素的语言,非线 型散点透视的叙述方法,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浸透着 传统文化几近封闭状态的 村庄和一群农民的生存状 态。表现上看,这里民风 古朴,讲究仁义,敬老爱 幼,其实贫穷、落后、愚 昧,甚至人性被扭曲。
3、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作家们在对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糟粕进行否定的同 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在寻根文学中,被认为最能显示传统文化精神的 是阿城的小说。他以《棋王》、《树王》、《孩 子王》奠定了他在寻根文学中的坚实地位,以他 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道家文化的追寻成为最 有特色的寻根小说代表人物。
寻根小说
一.“寻根文学”概念
1983年前后,一些作家 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 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 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 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 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主要代表作家:莫言、韩少 功、王安忆。
二 、文化寻根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 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 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85年,韩少功、 阿城、郑义、李杭育等青年作家发表文 章,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意 欲对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 性格中的民族文化素质。主要代表作有: 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 庄》、阿城的《棋王》等。

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作品

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作品

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作品
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作品主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关系,试图寻找中国社会的根源和文化认同。

这些作品通常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以及一些影视作品。

代表作品包括:
1. 《红高粱家族》:莫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一个庄家家族的兴衰史,探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命运。

2. 《白鹿原》: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一个山西村庄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冲击。

3. 《青春之歌》:龙应台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几个台湾少年的故事,探讨了台湾文化的多元和变迁。

4. 《活着》: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命运,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5. 《菊花石头》:刘醒龙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的成长历程,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影响和女性的自我解放。

这些作品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和社会认同的重要表达和反映。

- 1 -。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国文学的主导思潮,强调文学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 年提出的文艺方针,鼓励文艺创作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文艺的繁荣。

3. 伤痕文学: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以揭露和反思“文革”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为主题。

4. 改革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文学思潮,关注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变革。

5. 寻根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学思潮,主张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精神和文化根源。

6. 先锋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思潮,强调形式创新和艺术探索,代表作家有莫言、余华等。

7. 新写实主义: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文学思潮,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强调真实、平实的写作风格。

8. 网络文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文学形式,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这些知识点只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值得关注和研究。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黑八论”:①胡风:“写真实”论;②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③邵荃麟:“现实主义的深化”论;④张光年:反“题材决定”论;⑤邵荃麟:“中间人物”论;⑥林默涵:反“火药味”论:⑦周谷城:“时代精神汇合”论;⑧夏衍:“离经叛道”论2、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指20世纪50—7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描写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它所描写的革命历史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

它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革命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以及最终取得的胜利。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特点主要有宏大的叙事倾向,史诗般的规模,新英雄人物形象的出现。

其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的创作。

3、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50-60年代创作的一批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

《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4、“干预生活”小说指50年代中期,在较为松动的政治气候和文化气候中出现的对新中国文学创作中种种清规戒律一次突围的小说创作潮流。

它要求作家正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阴暗面。

要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释生活,对生活有所行动。

主要作家作品有刘宾雁的特写《在桥梁工地上》和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

5、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积极对现实政治做出呼应而充分体现了时代激情的一种诗歌潮流。

它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

政治抒情诗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主要代表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等6、杨朔模式杨朔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模式:从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和人物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歌颂这一主题。

7、样板戏所谓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

样板戏主要包括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文化寻根小说2

文化寻根小说2

六 寻根小说的得与失
贡献:(一)它促进了当代文化与几千年传统文化
更自觉的‚续接‛,有益于将当代小说人物故事 臵于深广的传统文化背景,以利整体地,历史地 开掘民族生活意蕴。 (二)它的文学笔触探向了古代文化遗风和民族文 化尽理结构,以寻找原始生命力与现代生命方式 的关系。 (三)它的文学视野北起白山黑水,南到吴越湘楚, 注意从人与地域文化习俗,与地理人文环境的交 感中,揭示了性和伦理道德的张力,从而强化了 文学的地域人文色彩。
尽管‚文化寻根‛在动机上有反拨的一面, 而实际上又有对以上二者顺应的一面。 首先,从‚寻根文学‛同当时主流文学的关 系来看,‚寻根文学‛是反思文学和改革 文学的合乎逻辑的深化。(1)它是反思文 学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一个民族文化心理 的深层反思:‚反思文学‛着重在社会政 治层面对极‚左‛思潮展开猛烈而无情的 批判;‚寻根文学‛则从民族文化传统的 劣根性,从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层次揭示历 史因袭的重负如何成为深入批‚左‛的阻 力。
三 文化寻根小说的发展
1.寻根文学可追溯至80年代初 期的民俗风情小说。汪曾祺 《受戒》、邓友梅《那五》。 2.80年代中期寻根小说的主题 从边缘化的追求到一种自觉, 真正进入寻根小说的写作。
主要作品:韩少功《爸爸 爸》《女女女》,阿城《棋 王》《树王》《孩子王》, 王安忆《小鲍庄》,张承志 《黑骏马》《北方的河》, 陆文夫《美食家》,李杭育 《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 遗风》,冯骥才《神鞭》。
二 寻根文学概念
指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具有浓郁的地 域文化色彩的小说。它通过对特定地域的 风土人情以及人民生活的描写,试图站在 时代的高度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 以发现民族古老文化中带有生命力的根须 和病态的根须,目的是重铸民族精神。主 要代表作家:阿城、莫言、韩少功、王安 忆。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一讲:十七年文艺论争和文艺批判运动一、基本态势:1.17年独特的理论现象2.形成动因和深刻影响:①严峻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式;②革命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影响:①形成60年代的文学共同体,文学一体化,相对集中的文学运作机制②从文艺角度看,有局限性,造成我国五六十年代文学相对单一,审美性、艺术性、娱乐性相对薄弱。

二、建国初几次重要的文艺论争:①批判运动:1951年,对《武训传》批判②1953――1954对红学的批判(俞平伯、胡适)③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胡风事件”、七月诗派)2.几次文艺政策的调整1.1956年的双百方针2.1961到1962几次座谈会对左倾思想的纠正三、对电彬的《武训传》的批判和再解读1.武训其人:早年行乞兴学,向来与官府合流敛财,晚年成为财主2.影片主题:配合新中国文化建设运动,歌颂武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思想批判:①政治视角――借文艺谈政治,反历史唯物论;②审美的立场――审美的超越性,不公允,审美的片面;③真实性问题――对历史不同阐释的合法性问题,作家创作的虚构性权力。

第二讲:建国初的新诗发展方向的选择一、文艺的新方向和五四新诗传统1.文艺新方向:①社会主义时代的革命文艺②一种期约,一种实验(对五四新诗的继承)2.丰厚的遗产:五四新诗传统――体现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浪漫、现实、现代)3.建国初政治伦理化批评:①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革命新诗传统――资产阶级反动诗风;②认知的偏差――艺术方法上的差异(社会化情感与个人化抒情);③鲜明的社会政治情感的诗性表达;④诗风相对单一――老诗人的困境和诗歌流派的消失二、十七年诗歌的基本风貌1.时代精神与社会化情感的热烈表达:①颂歌浪潮②时代风格(50年代文学的单纯与天真)2.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白话新诗:①民族化大众化方向②对抗西方现代文化艺术③新民歌运动――反映了大跃进的时代精神、民歌至尊地位制约了艺术多样化的发展第三讲:十七年代表性诗人一、闻捷及《天山牧歌》:1激情的赞歌,牧歌情调; 2.新情诗; 3.叙事和抒情的结合二、政治抒情诗及两大抒情诗人:①作为一种潮流,主导;②政治化审美意识形态的标本:a将政治升华为一种“诗学”;b情感意象的泛化和成规化2.代表性诗人:郭小川《致青年公民》《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贺敬之《白毛女》《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①开重大的社会题材和豪迈的诗风;②战士和诗人的统一:高度本质化的抒情主体;③艺术多样化的追求和现代格律诗的创造第四讲、革命历史题材小说1.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风云再现:①主题:合法性;②纪实性品格和英雄主义;③史诗性;2.警觉历史虚无主义:①8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黑潮(历史的解构与重述;根源和动因);二、代表性作家作品:1.现代战争叙事体;2.革命英烈史传3.革命通俗传奇4.革命史诗三、《青春之歌》简析1.独特的题材意义2.林道静的形象及成长道路:①出走――与封建旧家庭决裂;②婚变――资产阶级个人的决裂;③革命风暴洗礼的自我批判、再造新我3.革命与爱情的双重变奏:①革命与爱情、青春与梦幻同构;②两条线索相矛盾(日常生活戏剧化)第五讲:农业合作题材小说一、新时代革命叙事主题1.重大题材及意义:消灭私有制,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文学现象)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文学现象)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文学现象)1、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2、百花文学,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尽管“双百方针”仍未摆脱阶级斗争的大前提,但它确实标示着文艺政策向宽容和相对自由的方向作出了实际调整。

敏锐感受到文学环境变化的作家、批评家很快响应繁荣和发展文艺的号召,受压抑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一批探索性、批判性的新作品问世,不少观点新颖大胆,甚至质疑既有规范的理论文章得以发表,一时文学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变化与新局面。

有文学史家称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为“百花文学”,甚至有人称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为“百花时代”。

3、三突出原则,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

根据江青的指示,开始由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

后来有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4、“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

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

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

10现当代文学填空 选择 名词解释

10现当代文学填空 选择 名词解释

复习说明:梳理文学史,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文学思潮(现象);熟悉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一、填空和选择1.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的《新青年》,主编是陈独秀。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革命的理论主张。

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2.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3.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在全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下,由左翼作家周扬、郭沫若等提出了“国防文学”口号,胡风、冯雪峰为补救其不足,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的时间是1930年,1936年初自动解散。

5.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次年的公开发表是抗战文艺运动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解放区文学运动的发展标志。

6.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后改名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7.鲁迅、郁达夫、巴金、茅盾、冰心、艾青、老舍、曹禺等作家的原名、最常用的笔名和代表作,及他们对中国新文学发展贡献。

12岁进三味书屋改为豫才,1898年以“百年树人”之意取学名周树人。

38 岁时发表《狂人日记》用“鲁迅”为笔名。

代表作:3个短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1本散文诗集:《野草》1本散文集:《朝花夕拾》16本杂文:《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1本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 :《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发展贡献: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1、进化论思想2、个性主义思想3、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发展贡献: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文学,中国,视野]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视野下的寻根文学

[文学,中国,视野]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视野下的寻根文学

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视野下的寻根文学全球化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全球化是说全球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的全球意识的崛起,全球化意味着视全球为一个整体,在全球这个大家庭之中,国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依存,共同进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势力的不断扩张,在各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学科领域均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那么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现状如何呢?新世纪以来,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争论很多,分歧变得越来越严重,导致了文学的核心价值被扭曲,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等的发展使得中国文学面临的大环境日益复杂,文学的经典化和历史化无法完成。

尽管每年会有一千多部长篇小说以及上万部中、短篇小说的产出,但是当代文学评价标准的混乱以及大众的低期待率等问题,导致中国当代文学的衰落。

与此同时,当代文学的研究也面临重重困难。

五四中国现代文学开端以来,中国文学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从1949 年到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有了近六十年的历程,尽管有着很长的文学历史进程,无论从汉语本身的成熟程度和文学性的实现程度来讲,现代文学的成就很多,但是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好像一直笼罩在现代文学的阴影之下。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视野下的寻根文学,又面临怎样的发展呢?寻根文学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是1980 年代兴起的新文学形式,以韩少功发表的短文《文学的根》为开端,以现代意识反映传统文化,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

寻根文学思潮是文学寻找自我的思潮。

至今已有三十年多年历史的寻根文学,它到底要寻找什么根?贾平凹先生认为,作家首先是要寻找文学之根,文学的根首先应该是存在于文学之中,文学可以具有生命、现实、经验、自然、想象的真理,各种社会条件,或者你愿意加进内容中的任何东西。

但是,文学不是由这些事情构成的。

文学形成自身,不是从外部形成;文学的形式不能存在于文学之外,就像奏鸣曲、赋格曲、回旋曲不能存在于音乐之外一样。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2、文化寻根思潮出现的原因



(1)从社会历史原因来看,国门敝开后, 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大融汇, 思想艺术界再次掀起了文化大讨论的热 潮。 “寻根”一词最早借用了美国表现黑人 归乡寻祖意识的长篇小说《根》的名字 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2)从文学自身演变发展来说,这 又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浪潮。


第七章 第十节 寻根文学

一 、文化寻根思潮形成的历史 背景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 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 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主要代表作有: 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 庄》、阿城的《棋王》等。
1、国内不断高涨的“文化热”


文化上的回归意识,早在“寻根”的大 旗被正式张扬出来之前,已显露端倪。 汪曾祺、邓友梅、刘绍棠、陆文夫、张 承志等分别创作了《大淖纪事》、《那 五》、《蒲柳人家》、《美食家》、 《黑骏马》等中短篇小说。




阿城的“三王”系列小说,表现出平淡 冲和、旷达淡泊的艺术人格; 郑万隆对那些山野汉子们粗犷强悍、质 朴自然的感性力量的张扬; 韩少功对原始古老的初民心态的冷峻审 视及作品的神秘瑰丽, 贾平凹的朴拙凝重,郑义的深沉悲壮, 张承志的雄浑奔放。
四、寻根文学的意义

寻根小说既是“反思” 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再 次呈现和发展,更是 在更为广大的空间和 更为长久的时间之流 中探寻我们民族生存 命运的文化奥秘。

读者的心也被定串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小 脚印撩动得痒痒的,对踩出小脚印的人, 生满爱怜之意。
(四)散文化的小说



1、寓人生哲理于凡人小事的叙述之 中,寓真善美于平庸琐碎的事件描 写之中,散漫、随意、淡泊,却又 令人回味。 2、运用散文化的笔调,注重气氛, 淡化情节,铺开一幅幅水乡风俗画。 3、运用诗化语言,简洁明快,流畅 自然。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寻根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渐兴起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寻根文学主要关注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通过对个体经历和乡土生活的探索,回溯和重建祖国的根源和文化记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寻根文学的内涵。

一、回归乡土,追溯根源寻根文学的首要任务是回归乡土,追溯个体和祖国的根源。

作家通过刻画主人公的乡土经历和成长环境,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的描写,表达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热爱与理解。

这种追溯根源的行为,不仅是对个体成长背景的反思,也是对祖国民族文化的探索和传承。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寻根文学在探讨个体与文化的关系时,常常涉及到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体的身份认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寻根文学通过展示个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和彷徨,探讨个体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选择和平衡,引发人们对文化认同的思考。

三、历史记忆与群体命运寻根文学借助历史记忆,回顾群体的命运变迁。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个体的亲身经历的描写,寻根文学以文学的方式记录历史的痕迹和群体的命运,揭示社会矛盾和历史变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这种对历史记忆的追溯,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审视。

四、乡土叙事与艺术创新寻根文学强调乡土的特殊性和个人经历的独特性,倡导以乡土为背景的叙事创作方式。

通过细腻的描写,作者能够让读者深度体验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寻根文学的乡土叙事方式注重细节的描绘,力求还原乡村的真实画面,给人以真实感和历史感。

五、对乡村现实的反思与呼唤寻根文学中的作家通过对乡村现实的反思和呼唤,探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他们关注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命运,关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问题。

这种对乡村现实的反思和呼唤,体现了作家们对乡村的责任与担当,也激励社会各界和政府加强对农村的关注与支持。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一、新时期文学:1977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把“文革”结束后称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认为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会议结束后,文艺界把“文革”以后的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

1977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展开了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化”的讨论。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8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起点。

二、归来作家(1)什么叫归来者?归来者: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重放的鲜花》一书,这本书是17位作家的作品合集,这些作品的作者被称为“归来者”(这批作家中大部分是在50年代的反右运动中蒙难并因此离开文坛,文革结束后才重返文坛的作家他们被称为归来作家或者复出作家)(2)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艾青、王蒙、张贤亮、陆文夫、高晓声、邓友梅、刘宾雁、邵燕祥、丛维熙、刘绍棠、李国文、流沙河等,以及在胡风反革命集团蒙难的“七月派”诗人:绿原、曾卓、公刘艾青:《鱼化石》、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陆文夫《小巷深处》、《美食家》、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系列小说、《“漏斗户”主》、邓友梅《在悬崖上》、《那五》、《烟壶》三、知青小说(1)知青文学:①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②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经历、遭遇,但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感情,如返城以后的情况。

③知青文学仅指小说这种形式,不包括散文和诗歌。

(3)知青作家:1968年至1979年,一场席卷全国城乡,涉及到千百万人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

当时大批城市初高中毕业生,在毛主席的最高指令下,或自愿、或是被迫,到乡村去插队落户,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持续了长达11年之久,到文革结束。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

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

“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

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 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

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4.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 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5.朦胧派: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

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

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

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文学“新时期”的想象

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文学“新时期”的想象

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第十六章:文学“新时期”的想象文学界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1976——1989年)。

一、思想解放大潮的涌动1、1984年12月到1985年1月召开的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这为文艺界的思想解放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文坛环境开始变得宽松,作家们开始自由创作,文坛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思想解放大潮的兴起,为被文革损毁的文学体制的修复与重建提供了思想基础。

3、思想解放大潮的兴起促进了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

二、开放时期的外来影响(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催生了新时期文学思潮的汹涌澎湃。

陈众议在《从“斗争武器”到“以人为本——外国文学研究六十年速写”》中总结:“没有外国文学理论狂飙式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中国文学就不可能迅速摆脱政治与美学的多重转型,演化出目下无比繁杂的多元态势。

”(二)外国现代思潮的涌动,催生了新时期作家作品的速成。

1、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鼎盛),是在现代拉丁美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

☆作家运用魔幻的表现方式——超现实主义手法(如注重表现潜意识、梦境、幻觉, 大胆运用出奇的比喻、离奇的想象、神秘的象征)来描绘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催生寻根小说,小说家们利用魔幻的表现方式审视人与文化的关系。

阿城《棋王》2、萨特(法国)的存在主义。

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人首先是存在,与自身相遇, 在这个世界上崛起, 然后才规定他自己……人不是别的, 只是他自己所造就的东西。

张洁《方舟》3、荒诞派文学。

二战后兴起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它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

创作表现宇宙的存在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没有意义荒诞无用”的主题。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三、作家的分化与重组一是在50年代因为政治或艺术原因受挫的作家。

☆他们被称为“复出作家”或“归来作家”。

创作取材于自身所经历过的苦难生活,表现知识分子在困境中的反思,继续保持着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书写、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寻根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寻根文学

因为急于从人物性格表现之中抽象出 某种传统文化思想,出现的两个缺失: 1、人物观念化 2、风俗民情,掌故轶闻淹没了或者置 换了性格
四、寻根文学的意义:过去与当下
1、寻根是极富意味的现代文化症候 2、绚烂的传统文化将为中国的当代文学带来瑰丽的想 象
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观点,文化对抗的主体是 民族。“寻根文学”是本土经验的记述,包 含了尖锐的反抗——反抗西方文化的曲解和 封锁,反抗西方文化强加的编码方式和评价 体系。这一切均是西方武力征服撤除之后遗 留的文化钳制。
栖居于某一个地域的社会成员积 累了各种生存经验,这些经验的 提炼,归纳以及形成的传统即为 文化。
没有一种文化不是活跃在相对的 时间条件与空间条件之中,永恒 的法则仅仅表明历史语境的构造 依然如故。这个意义上,所谓的 文化正统无非是尚未瓦解的统治 思想罢了。
每一种文化价值的完整评估必须进入对 话关系网络。
二、 “寻根”的心理动机
“众多的语义场”包含了多种分寻找依靠——仍然 是许多人最为常见的精神动力。还暴露了 某种精神上的软弱。
美国畅销书《根》
三、“寻根”与当代文学的转折
1、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2、文学与个性的关系 3、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依据的共同 观念体系,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习惯等等所构成的观念综合体。 毫无疑问,一个民族的文化先于作家个人而 存在。它将以一整套知识背景与符号体系强 有力地规定了作家的文学写作.作为超越个 人的观念体系,传统文化宛如波普尔所说的 “世界”。波普尔看来,这些观念构成了一 个庞然而威严的客体,成为人的精神寄存之 所。作家的心灵并非一个完全自由无羁的个 性,作家心灵只能存活于文化传统之中,即便 作家所处理的文学素材是当下的现实,文化 传统也将参预于他们的感觉、推断、分析、 预测之中。

《中国当代文学》题库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题库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题库及答案一、填空1.今天派的代表诗人是:1. ,其代表作是、。

2. ,其代表作是、。

2.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是:、。

3. 、、,等作家通常被称为“知青作家”。

4.张贤亮的主要作品有:A________、B __________。

5.杨朔的主要作品有: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

6.现代派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是:A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7.A 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等作家通常被称为“70后作家”。

8.九十年代初“陕军东征”的五部长篇小说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

9.赵树理建国后的代表作是:A __________、B__________。

10文革时期的八大样板戏是:革命现代京剧、、、、,革命现代芭蕾舞剧、,革命现代交响音乐。

11.现代派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是:A 的B 的C 的12.七月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A__________、 B ___________、C二、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2.三红一创3.归来派4.“朦胧诗”5.寻根文学6.双百方针7.现代派小说8.生活的原生态:9.元叙述三、简答题请说明以下作品的作者、文体和主要特点:1.《致橡树》2.《现实一种》3.《妻妾成群》4.《一代人》5.《百合花》四、论述题1.简论先锋小说的实验性。

2.简论归来派诗歌的共同特征3.谈谈你对本体实验的理解4.谈谈寻根文学在文革后文学思潮中的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今天派的代表诗人是:1.北岛,其代表作是《回答》、《宣告》。

2.舒婷,其代表作是《致橡树》、《祖国啊,亲爱的祖国》2.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池莉、方方。

3.韩少功、王安忆、梁晓声,等作家通常被称为“知青作家”。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 山药蛋派: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是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

这个流派的作品取材农村,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适当精神,他们的作品继承弘扬民族传统,美学原则和叙述方法,语言通俗明快,人物形象朴实幽默,真实地体现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味,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民族化、乡土化的创作风格和美学理论,人们称之为“山药蛋派”。

代表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

2. 荷花淀派:是在孙犁影响下形成的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

这个流派作品风格鲜明,情感真挚,小说追求诗的意境,文笔婉约流畅,在淡淡的客观描述中包含着浓浓的情致。

作品语言简练雅致,有一种朴素单纯的美。

代表作家:孙犁、刘绍棠、丛维熙等。

3. 孙犁小说特点:独具特色的时代风云录;纷繁多姿的妇女形象;浓郁隽永的诗画小说;纯熟新颖的白描手法;浑朴自然的艺术结构。

4. 1980年代文学特征:尽管文学自觉很是激动人心,但是必须指出中国作家具有相当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面临着具体境遇的历史提问,这种责任承担使得有关历史清算和历史记忆的书写成为作家的自觉选择;作家意识和题材状况影响了80年代文学的内部结构和美感基调,总的作品显得沉重紧张;具有强烈的探索创新意识;继续了当代文学的潮流化倾向。

5. 伤痕文学:指在1970年代末粉碎“四人”后,作家敏锐的感应到人们的意愿和历史的要求,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文学的使命,利用文学对既往历史进行清算,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这些作品通过真实的描写,大胆的揭露,愤怒的鞭挞,由表及里的触及到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揭示了浩劫造成的巨大的社会灾难和深重的心理创伤,对文化大革命对人的戕害发出了愤怒的控诉。

代表作家:刘心武、冯骥才等。

6. 伤痕小说的特征:首先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倾向,其次是善良人受损害的情节模式,最后是宣泄义愤的情感模式。

7. 大墙文学:丛维熙在题材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开拓,率先通过监狱劳动生活的描写,再现了在社会主义曲折的行程中,由“左”倾路线造成的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忠而被谤、谏而受诛的时代悲剧。

当代文学史 重要小说故事情节简介

当代文学史 重要小说故事情节简介

1.《受戒》和尚们的宗教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或者说世俗性的。

聪明漂亮的主人公明海在家叫小明子,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

他的家乡出和尚。

当和尚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因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可以吃现成饭,可以攒钱,将来还可以还俗娶亲。

不仅出家的目的是世俗的,寺庙里的生活方式也如此,充满了尘世的气氛。

荸荠庵的小和尚过着很清闲的日子,连早课、晚课也不做,只是敲几声磐,然后挑水、喂猪。

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和尚中,大概只有一个老和尚最守规矩,他是吃斋的,但过年时也破戒。

明子的舅舅仁山是“当家的”,掌管寺庙里里外外的俗务。

二师父仁海是有老婆的,夫妻俩在庙里过起了逍遥自在的小日子。

三师父精明能干,风流倜傥,能玩牌,会“飞铙”,还长于唱山歌小调。

这个庙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

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

他们也举行宗教仪式,可那欢快的场面更像是人生的舞蹈。

有时,“一场大焰口过后,也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会有一个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

在对和尚们的生活习俗作了充分的铺叙后,作品又以小英子家为中心,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

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人与环境自然和谐。

小英子一家4口人,尽管性格不同,但都禀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

小英子热情泼辣,心灵手巧,热爱劳动。

她和常往她家跑的明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明海会画花,小英子就把它们绣出来。

他们共同劳动,一起薅草,车水,“扌歪”荸荠随着岁月流逝,春去秋来,他们的心田里渐渐长出了爱情的苗子。

《受戒》这个题目是带有反讽性的,“受戒”本来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门戒律的仪式,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时,两个小主人公的爱情也走向成熟。

明海在受完戒与小英子划船回家时,两人表白爱情,把船划进了芦苇荡。

小说结尾处以写景暗示了性的成熟。

作品中两个部分的内容是相通的,具体的联结就是明海的行动;不仅如此,两个部分还互相印证,流贯着共通的精神--中国人的求生意志。

寻根文学 (1)

寻根文学 (1)

60—80年代,拉丁美洲出现了好几位诺贝尔文学得主。
拉丁美洲文学的巨大成功,大大启发和刺激了中国作家。 《百年孤独》 加西亚· 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拉美文学的成功,直接震惊了中国的年青作家们。 (1)经济强国有文化优势。 拉丁美洲经济、政治与中国差不多,居然也出现好几位 诺贝尔奖得主。
(2)作品内容和创作特点让人震惊。
村寨不知来自何处。有的说来自陕西,有的说来自广东,说 不太清楚。
如果塞里有红白喜事,或是逢年过节,那么照规矩,大家 就得唱“简”,即唱古,唱死去的人。从父亲唱到祖父, 从祖父唱到曾祖父,一直唱到姜凉。姜凉是我们的祖先, 但姜凉没有府方生得早,府方又没有火牛生得早,火牛又 没有优耐生得早。优耐是他爹妈生的,谁生下优耐他爹呢? 那就是刑天——也许就是陶潜诗中那个“猛志固常在”的 刑天吧。
他生下来时,闭着眼睛睡了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一个死人相,把亲人 们吓坏了,直到第三天才哇地哭出一声来。能在地上爬来爬去的时候, 就被寨子里的人逗来逗去,学着怎样做人。很快学会了两句话,一是 “爸爸”,二是“X妈妈”。后一句粗野,但出自儿童,并无实在意 义,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符号,比方当作“X吗吗”也是可以的。 三、五年过去了,七、八年也过去了,他还是只能说这两句话,而且 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倒很大,象个倒竖的青皮葫芦,以 脑袋自居,装着些古怪的物质。吃炮了的时候,他嘴角沾着一两颗残 饭,胸前油水光光的一片,摇摇晃晃地四处访问,见人不分男女老幼, 亲切地喊一声“爸爸”。要是你冲他瞪一眼,他也懂,朝你头顶上的 某个位置眼皮一轮,翻上一个慢腾腾的白眼,咕噜一声“X吗吗”, 调头颠颠地跑开去。他轮眼皮是很费力的,似乎要靠胸腹和颈脖的充 分准备,才能翻上一个白眼。调头也很费力,软软的颈脖上,脑袋象 个胡椒碾捶晃来晃去,须沿着一个大大的弧度,才能成功地把头稳稳 地旋过去。跑起来更费力,深一脚浅一脚找不到重心,靠头和上身尽 量前倾才能划开步子,目光扛着眉毛尽量往上顶,才能看清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痴、淡
庄禅的人生境界:悠闲、淡泊、宁 静、平和,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尤其 是道家文化的自觉认同,呈现出一 种文化的人格魅力。
2、“吃”与“下棋” ——文化命题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 每日在忙这个。可囿于其中,终于 还不太像人。”小说通过吃与下棋 来表现人物的两种追求(生存本能 和精神追求)和人生哲学,从而达 到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揭示。
• “口语化而不流俗,古典美而不迂 腐,民族化而不过‘土’,嘎嘣利 落但仍然细密有致,刻画入微却又 惜墨如金。”
——王蒙《且说〈棋王〉》 《文艺报》1984年第10期
思 考
• 作品如何通过塑造王一生这一人物 形象来传达内在的文化意蕴?
• 阿城写王一生的吃是寄寓着人生和社 会的丰富内涵的。通过写他对“饿” 与“馋”的区别,折射出社会历史的 某些可悲侧面;通过写他对于“吃” 的高度重视,暗示了对生命价值的尊 重,无论在任何逆境之中,均不必怨 天尤人,只有执着于生存,才能有所 发展。 ——生存本能
• 下棋:从“生存”到“思想”的生命升华 和大彻大悟似的超脱 。表面上是一种厌世、 遁世的思想表现,实质上又表现出一种个 体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自觉追求,也就是个 体意志和精神理想的寄托。 • “妈,儿今天明白事了。人还是要有点东 西,才叫活着。” 淡泊与顽勇,统一在王 一生的生命形态里。 ——进取意识
• 王一生是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在他的 身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象 征着整个人生。 “吃”和“下棋”贯 穿其中,一方面表现了我们民族的韧 性,另一方面暗示了道家文化传统是 中国人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 • 客观上达到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且 表现了一种对社会现实较为清醒的认 识,不愿随波逐流的智者心理和傲世 态度。
3、《棋王》的叙述艺术
• 平和淡远的艺术氛围,含蓄自然的 审美风格,空灵飘逸的叙事风度。 • A、叙述方式的特别:日常化的平 和叙说 • B、语言文字的特别:简洁练达、 生动传神
• 语言深得中国古典小说之神韵,写 人状物以白描见长,避免了情感的 过分外露,手法简练、文字清新明 快,叙述语言中糅进的幽默和调侃 的评断性文字,使整个语句熠熠生 辉、意味深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