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示踪原理与试验设计说明

核素示踪原理与试验设计说明
核素示踪原理与试验设计说明

第十二章核素示踪原理及实验设计

第一节核素示踪的基本知识

一、核素示踪原理

所谓示踪法就是给被研究对象加上一个记号,以便在实验体系中或机体内追踪其行径与动向,了解被研究对象运转与变化规律。核素示踪法就是利用核素作示踪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微量研究方法。目前绝大多数示踪实验都采用核素或其标记物作示踪剂。所以,通常所说的示踪实验往往是指核素示踪实验,以下便简称示踪实验。

(一) 示踪实验(tracer experiment)的原理

示踪实验的基础包括以下两点:其一是放射性核素和稳定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虽与自然界中存在的相对应的同位素和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进入机体内后,在体内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或生物学过程与被示踪的物质完全相同,这一性质在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其二是放射性核素能自发地发生核衰变,同时发射出射线,利用高灵敏度的仪器,可对标记物进行精确的定性、定量或定位研究,而稳定核素由于质量不同于相应的同位素,可借助质量分析仪进行定量测量。上述两点结合起来,便成为建立示踪技术(tracer technique)的理论基础。

(二) 应用及意义

1935年Hevesy等研究放射性磷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代谢过程时,便创建了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示踪方法,它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研究手段。尤其近10多年来在示踪法的基础上,又建立和发展了放射自显影、核素稀释法、活化分析技术、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等技术,并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法医学、计划生育、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中。已揭示出的生物体内和细胞内的精细而又复杂的理化过程,对深入细致地研究正常或异常个体内物质代谢的各种问题(包括代谢转变的化学途径、速度;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分布、位置)及激素和维生素等重要物质的代谢起着推动作用。已阐明的蛋白质合成、核酸的结构等一些生物学中的最根本问题,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此外,在当代新药研究中示踪技术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示踪技术不仅是实验核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方法,临床功能检查、脏器显像等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二、示踪方法的特点

核素示踪包括放射性核素示踪和稳定核素示踪,它们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一)放射性示踪方法的优点:

(1)灵敏度高目前最精确的化学分析水平为10-12g,而放射性示踪法的分析水平可达10-14~10-18 g,这对于研究体内或体外实验系统中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特殊价值。

(2)测量方法简便放射性核素衰变不受其他理化因素(温度和pH值)的影响,也不

受样品中其他非放射性杂质的干扰,因此可省去分离提纯待测物的程序。尤其是用γ射线辐射体作示踪剂时,可直接从体表测量。这样,不仅可简化实验过程,又可减少实验误差。同时也是无创伤性的。

(3)合乎生理条件示踪方法是在示踪物质用量接近生理剂量的条件下,研究其在整体内的变化。这样少的物质不会干扰或破坏体内生理过程的平衡状态。这类的实验是合乎客观实际的。

(4)能定位示踪法不仅能准确地定量测量和进行动态研究,还可利用自显影方法确定标记物在机体器官组织内的分布和积聚。结合显微镜或电镜,可进行细胞水平或亚细胞水平分析,使结构与功能研究结合起来。

(二)稳定核素示踪方法的优点

(1)无辐射危害适用于体内示踪,特别是孕妇和儿童使用时不需要防护设施。

(2)稳定核素标记物不会发生辐射自分解,核素也不会衰变,因而无使用时间的限制,适用于实验周期长的示踪实验。

(3)稳定核素一般无化学毒性。

(4)稳定核素示踪方法不仅灵敏度、准确度高,尚能对标记原子的位置及标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

尽管示踪实验具有上述优点,在进行示踪研究中还应注意下列几点:操作人员的特殊训练;电子仪器和安全防护条件的配备及由同位素效应导致的错误结果。

三、示踪剂

示踪剂(tracer)是一些有特殊标记、很容易被测定并易与其他核素和化合物区分的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放射性核素和稳定核素都可作示踪剂。前者由于核素发射出的射线,能比较容易地被放射性探测器定量地测定出来。而稳定核素由于质量不同于相应的元素,可借助质量分析仪,如质谱仪、气相层析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和核磁共振仪等定量测定出来。

四、示踪研究的基本类型

根据示踪实验研究的性质,可将示踪研究分为两大类。

(一)物理示踪

此类示踪研究中所用的放射性标记物不是作为体内某一特定物质的示踪物,而是用作追踪物,研究其重量或物理变化,示踪物不参与化学过程或代谢过程。如利用放射性惰性气体从血流向肺内弥散的速度来判断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等,便属此类示踪研究的范畴。

(二)化学示踪

主要用于追踪某种物质在体内或培养体系内的复杂的生物化学行为,实验中标记化合物作为体内被测物质的示踪剂,要求其结构应与该特定物完全一样或十分近似,以保证两者生物特性相同或非常相似,以具有代表性。

第二节示踪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

一、示踪实验的基本程序

由于示踪实验的特殊性,除了遵循一般实验要求外,要根据实验目的和示踪实验的类型,考虑和解决示踪剂的选择、观察方法及数据处理等问题。所以,示踪实验必须按照一定的基本程序进行。

(一)基本程序

1.实验准备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是示踪实验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主要对使用的示踪剂、研究对象、探测仪器、实验用具和试剂等实验条件进行准备。并通过预实验检查和完善这些条件。不仅如此,通过模拟实验(冷试验)可掌握操作技术和熟悉实验过程。此阶段可在小范围内进行活性实验,了解探测仪器的性能及确定示踪剂选择是否合适,防护条件和废物处理措施能否合乎要求等。不仅如此,在实验设计和预实验中,除设正常实验对照外,还应设放射性工作液的空白对照组分,以利于实验数据的纠正。总之,该阶段的最终目的是根据预实验得到的数据,调整与修改实验设计,完善实验方法,以保证正式实验的顺利完成,并强调实验过程的最优化和最简略化。

2.正式实验阶段

它是实验研究计划和设计实施与完成的阶段。应在已确定的条件下,按具体的实验计划进行工作。尤其是示踪剂的使用、样品的收集与制备以及放射性测量都要求按计划进行。若必须修改实验方案时,应注意实验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在此阶段中,与预实验一样,必须认真作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步骤、测量结果。意外现象也应详细记录。

3.实验总结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是按照研究设计的要求,认真检查与归纳原始资料,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尽量地减少或消除整理引起的误差。并根据指标进行数据计算,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最后的结论。对于大量放射性测量数据的计算、整理与比较,可利用计算机的专用程序来完成。但应指出,示踪实验中,有时需要进行放射性计数校正和特殊数据计算,或因实验数据不足,需作补充试验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以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

4.实验的善后处理阶段

示踪实验不同于一般实验,尤其是放射性示踪实验,实验中产生各种放射性废物必须妥善处理,要根据使用核素的核性质、半衰期和化学性质等,并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所以,实验结束后的处理工作,仍是整个实验的一部分。并且,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及放射性污染与防护,应当在整个实验过程种都予以高度重视。

(二)示踪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放射性示踪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放射性核素的选择放射性核素的选择在示踪实验中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选择不仅在取决于实验的要求,还取决于核素的放射化学性质。所以,实际上应综合两方面的要求,

去确定放射性核素选择的基本原则。

①辐射类型:在示踪实验中,由于发射粒子的核素,半衰期极长,测量困难,生物示踪实验中很少应用。一般多选用发射β- 粒子和

射线的核素,β- 射线因能量不同,分为低能的软β- 射线 (3H 、14C 、35S 、45

Ca)和高能量的硬β-射线(32P ),离体实验和各种代谢研究多选用发射β- 粒子的核素。体内诊断性示踪实验体外测量,主要选用发射γ射线的核

素作示踪核素。

②半衰期:也是放射性核素选择的标准之一。要挑选具有最适宜的半衰期的核素,它应足够长,以满足实验周期的要求;同时又要足够短,便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整体实验时除考虑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半衰期(T p )外,还需考虑它的生物半衰期(T b )。根据公式(12.1),

(12.1)

若T p 与T b 相差20倍以上时,其有效半衰期(T e )基本等于其中那个短的半衰期。例如,14C 标记物(T p =5,730 a ,T b =10 d )所以能够作为示踪剂被安全地使用于体内和临床就是这

个缘故。 (2)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位置 当研究物质转运规律时,追踪观察的是原示踪物的去向,而不是追踪其代谢产物,故只要求标记原子牢固便可。又如研究氨基酸脱羧基反应,应将示踪原子牢固地定位标记在羧基上,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会脱离化合物,失去实验意义。有些实验不要求特殊定位标记的化合物,可采用均匀标记。可是在使用均匀标记物时,要尽量除去化合物中不稳定位置上的标记原子,以免造成实验误差。

(3)示踪剂要有足够的放射性核素纯度、放射化学纯度(放化纯度)和比活度 为避免不同放射性核素的干扰,减少对实验对象的不必要的照射,要求放射性示踪剂的放射性核素纯度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即98%以上。在使用其标记化合物时,也应满足规定的纯度,即放化纯度为95%以上。

此外,放射性示踪剂应有相当高的比活度,这是因为示踪剂引入研究体系或机体后立即被稀释。如示踪剂比活度太低,为满足测量的要求,引入的化学量必定会大大超过生理剂量,使实验结果失去真实性。另外,有些示踪实验中,要求使用无载体的示踪剂,尤其当所研究的物质含量甚微时,载体的有无或其量的多寡,都能影响原有物质在体内的平衡。

(4)示踪剂剂量的选择 主要依据标记化合物的放射性比活度、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标记化合物在研究系统中或机体内被稀释的程度、利用率及在机体内的分布和排泄特点;实验周期、测量仪器的探测效率和示踪剂安全使用范围等因素。一般要求在整个实验中示踪剂被稀释后,样品脉冲计数率应5倍于本底计数即可满足要求(见第一章)。在实际工作中常用下式估算示踪剂的剂量:

(12.2)

A 为示踪剂的比活度,

B 为本底计数,

C 为原示踪剂的用量,

D 为稀释倍数,

E 为探测效率。

一般来说,小动物实验的用量在7.4~18.5 kBq (0.2~0.5 μCi )范围内,更多的是在370 kBq (10 μCi )以下。离体实验如细胞培养、切片保温、酶反应等示踪实验,用量

p b e T T T 111+=B

D AC

E >

可小于37 kBq(1 μCi)。

(5)示踪剂的给予途径整体动物实验的给药途径,和其他非放射性实验一样,不外乎经口、静脉、腹腔、皮下或肌肉注射。一般给药量小,要求体积准确。应防止损伤或漏出造成的污染。离体实验要根据研究目的,严格控制引入示踪剂的时间。

(6)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样品的采集要有代表性;脏器采样应固定解剖部位,同时要避免与其它他脏器和血液接触造成污染。进行代谢研究时,动物要饲养在代谢笼内,尤其是注射挥发性的放射性核素时,应有专门的气体收集装置。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样品的采集与制备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以免带来人为的误差。

(7)放射性测量方法的选择不同能量的射线应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如γ射线的测量,主要选用碘化钠晶体闪烁计数器。32P的测量可用G-M计数管,而目前多用液体闪烁计数器;而低能核素3H、14C则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或薄窗G-M计数管进行测量;α射线可用带有硫化锌晶体的闪烁计数器、电离室和核乳胶测量,也可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

2.稳定核素示踪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核素的选择可供示踪实验用的稳定核素有:2H、13C、15N、18O。但由于合成方便和费用低,氘成为最常选用的核素。

(2)示踪剂量与放射性实验相比,稳定核素标记物的使用剂量较大。有时采用化学剂量,这在一些示踪动力学实验中应慎重考虑。

(3)丰度示踪实验中不仅要求使用高纯度的标记物,同时也要求使用高丰度的稳定核素。丰度愈高,用量就愈小,可以避免过大剂量示踪剂对机体生理状态的影响。另外,丰度高也能经得起最大限度的稀释,并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此外,稳定核素示踪实验和放射性核素示踪实验一样。要求尽量缩短从取样到分析的时间,可避免同位素的“污染”。再者,还应注意实验中标记原子的丢失,特别在物质转化研究中更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示踪实验的基本方法

示踪实验按照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方式可分为两大类:离体示踪实验和整体示踪实验。

(一)离体示踪实验(in vitro)

它是指用由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简单系统进行的实验,如长期培养的细胞株、无细胞酶系统、短期孵育的细胞悬液或组织切片及灌流器官。此类实验主要用于揭示物质(包括大分子)的转化、精细的结构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与摄取的关系。所以在研究物质代谢、受体与配基相互作用时,应首先考虑选用此类示踪实验。

由于离体示踪实验的分析系统简单、示踪物和转化物的浓度不会遇到运转、排泄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验结果准确性高,分析方法也比较简单;同时离体实验条件能够人为地加以控制,因此,它更适合于各种精细的分析研究。然而,离体实验的条件明显地不同于整体实验,其实验结论不一定能够外推到整体情况。可见,对离体示踪实验的结果进行整体示踪实验验证是必要的。

离休示踪实验根据示踪剂的使用方法又分为两种类型:

1.恒量标记实验

多数离体示踪实验都是向实验系统中加入过量的示踪剂,实际消耗量极少,在整个过程中示踪剂的浓度基本一致,分析结果时毋须考虑示踪剂的浓度变化,故称为恒量标记实验。此类方法常用于研究离子转移规律和DNA 合成速度等。

2.脉冲标记实验

这种示踪实验方法只允许被研究系统与示踪剂接触一个短暂时间,随即将示踪剂除去,再继续观察。如细胞的增殖动力学研究和活性肽的代谢研究等。

(二)整体示踪实验(in vivo)

整体示踪实验是将标记物引入完整的机体内,从体表或定期取样研究标记物的运转与分布。这类实验方法主要用于研究物质的吸收、分布、转运和排泄等运动规律,或对某些生理器官功能的研究。此类实验方法虽不如离体示踪实验精细,但却能反映机体的实际生理情况。因此,常用来对离体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整体示踪实验中,除吸收途径研究外,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引入示踪剂(小动物实验常采用腹腔注射)。静脉注射方式分一次性快速注射和恒速滴注两种。示踪剂的浓度在血液、组织及代谢物中都呈现出时相变化(图12-1,图12-2),这是机体内复杂代谢过程综合影响的结果;血液中示踪物的浓度不仅取决于它的吸收,也取决于它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和排泄。甚至有的物质可能有体内反馈(如标记氨基酸进入蛋白质又分解出来)。所以,在设计这类实验时,必须同时考虑对比研究血液和组织中原示踪剂与标记代谢产物的放射性活度的变化。在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应作必要的复杂的数学运算。否则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图12-1 静脉一次性快速注射放射性示踪剂

在血液(—·—)、组织(---)、代谢物

(……)中的时相变化

图12-2 静脉恒速滴注放射性示踪剂 在血液(—·—)、组织(---)、代 谢物(……)中的时相变化 三、示踪实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示踪实验资料的整理和数据分析是整个实验计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指出由于示踪

实验的特点,必须在确保标记物起到真正的示踪作用、量具与探测仪精度高、严格控制各种变异因素和测量数据可靠的前提下,才能对示踪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具体的统计分析处理方法见第一章,这里只强调了三个须注意的问题。

(一)两个计数率的显著性检验

在放射性测量工作中,经常比较两个计数率的差别,如比较两个样品的净计数率,或同一样品两次测量的计数率等。若两个计数率有差别时,首先应确定两个计数率的差别不是由放射性衰变所致,才能作出两个计数率有差异的结论。工作中常用u检验方法进行判断(见统计学)。

(二)可疑值的舍弃

在分析测量结果时,可能发现有的数据与均数的相差甚大,怀疑是否能从泊松分布中获得如此结果,便可用2检验法或Chauvenet判断标准等方法验证。

(三)误差传递

在放射性计数处理过程中,有的结果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间接地由一些计数结果经加、减、乘、除等运算得到的。其中,每个计数结果都存在统计误差,各原始测量数据的误差又会传递到最终结果上。所以,在进行数据运算时应严格控制计算误差。否则,会影响最后的实验结论。

第三节双标记示踪实验

一、双标记示踪实验的原理与用途

(一)双抗记实验

双标记示踪是指用一种或两种不同的核素标记不同种类的化合物、或同种化合物进行的示踪实验,这类实验称为双标记实验。

(二)双标记实验的原理

双标记示踪实验的基本原理可概括如下:作为示踪剂的两种化合物分子,或一种分子的两种形态(如一种药物的两种剂型),或是一种分子的两个基团,分别带有标记原子,这两种原子的放射性活度或质量的差别能被有效地分别测量出来,经统计分析找出它们转化前后比值的变化,以说明被观察的对象变化规律的异同。

(三)双标记实验的用途

双标记实验的用途广泛,尤其是在物质的代谢研究中,是单标记实验无法取代的。此类实验常被用来研究某一化合物分子上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各自代谢情况,观察两种相关化合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方面的异同;还可用来研究两种代谢产物在代谢过程中的相互转化。此外,在药物研究中,常需用双标记实验进行回收校正。由此可见,双标记实验是基础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双标记示踪实验的设计

和其他示踪实验一样,应根据实验目的与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因为实验中涉及两种不同的示踪物。所以在实验设计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标记化合物

大多数实验不需要分子内双标记示踪物,而是用相互混合的两种单标记物作双标记实验的示踪剂。适合双标记用的、成对的放射性核素有3H与14C、3H或14C与32P、32P与45Ca、32P 与125I、24Na与36Cl、55Fe与59Fe、125I与131I等。上述放射性核素不仅可发射出能量明显不同的β-射线与电子(e-),其半衰期也有较大的差别。近来,由于稳定核素分析技术的发展,还可以采用放射性核素与稳定核素的双标记物或两种不同的稳定核素的双标记物。

(二)示踪剂剂量的配比

由于大多数实验中采用两种单标记化合物混合物,如何分配两种标记物用量是实验的关键。实验中能有效地分别测量,首先取决于两种标记原子放射出的射线的能量。有资料证明,液体闪烁计数器能同时测量能量相差4倍以上的两种β-射线。然而高能核素标记的化合物,由于比活度太高也会影响低能核素测量的精确度。因此,常在保持最小测量误差的条件下,可按照两种放射性核素各自的探测效率和在体内消失的速度去估算所需的用量,并应通过验证确定两者最合适的剂量比例。

(三)双标记测量

液闪探测技术是放射性核素双标记示踪实验的重要测量手段,是利用液体闪烁计数器分辨能量的本领进行双标记测量的。除此之外,也可利用双标记核素半衰期的不同,或发射的射线类型不同,采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测量。对稳定核素的测量,常借助有机质谱仪来完成。

第四节同位素效应问题

一、同位素效应的概念

在示踪实验中,由于使用的同位素质量的不同而引起物质转化反应速度的变化,称为同位素效应(isotope effect)。如在研究物质转化时,由于被研究的物质分子中某一原子由它的同位素所取代,便可引起反应速度的变化,所以在示踪动力学的更新速率研究中,同位素效应不可忽略。否则会影响最终结果。

氢的同位素效应研究较多,部分原因是因为氕(H)、氘(D)和氚(T)的质量差别大,比较容易观察到较大的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质子转移反应在化学和生物学中普遍存在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氢又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元素,所以,其同位素效应影响颇广。由于同位素效应的大小与同位素的质量有关,在稳定同位素示踪实验中氘(2H)的同位素效应最显著;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中氚(3H)的同位素效应最大。

二、同位素效应的分类

就氢而言,同位素效应分3类:

(1)初级同位素效应(primary isotope effect)是同位素所在键发生断裂而产生的

效应。

(2) 次级同位素效应(secondary isotope effect)该类效应发生在邻近同位素所在部位的化学键。

(3)溶剂同位素效应这是由于溶剂中的某种原子被其同位素取代而引起的,如D2O中的D置换H2O中的H, 又如在一些酸或碱催化的反应中,若用氘水等代替普通水,反应速度会发生明显变化。

上述三种效应中,以氢的初级同位素效应为最高。因为同位素的相对质量差别越大,同位素效应越大,所以同位素效应的大小,随原子或基团的性质变化而变化。应注意在不同的反应中即使是同一种核素的同位素效应也不同。同位素效应通常用反应速度常数的比值表示,如 K H/K D(或 K D/K H)表示氘的同位素效应。K12C/K13C表示13C的同位素效应。

三、生物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

无论是离体实验还是整体实验中都存在同位素效应。用氘水和混合氚水饲养大鼠,当饮水中含20%~30%氘水,实验动物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状态,包括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异常变化。如含氘水达30%~35%则很快导致动物痉挛、昏迷而死亡。实验还证明氘掺入动物肝糖原及脂肪酸的速度比氚快8%和18%,氘的毒性显然与其同位素效应有关。研究证明,35%的氘水约比水重3%~4%,粘度约增高6%,能降低一系列酶的活力,如大鼠肝脏的过氧化氨酶、DPN-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酶等。已证明,同位素效应对酶的反应速度的影响非常深刻,同位素效应的存在对整个实验过程能造成影响。因此,从生物实验到测量的每一环节都应予以注意。同位素效应的存在又不完全是坏事,例如人们利用同位素效应来限速、观察某些代谢活动过程。又如用次级同位素效应研究邻近基因变化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此类研究在药物疗效研究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一、教学设计概述 1、教学设计的定义是什么?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确定并解决教学问题,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教的具体境脉中、在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 教学设计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方法论学科,是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学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 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a)系统科学理论 b)学习理论 c)教学理论 d)教育传播理论 3、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 1、分析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策略 3、进行教学评价 4、教学设计应用在哪些领域?试举例说明。 (一)教学类型(过程)的设计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2、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 3、广播电视远程教学 4、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 (二)教学资源的设计 1、电视教材 2、多媒体(网络)课件 3、专题学习网站 4、网络课程 5、专业资源库 二、学习者特征与教学目标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涵是什么?教学中通常需要分析学习者的哪些特征?(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分析、学习风格、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 教学中通常需要分析学习者的: 一、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二、起点能力分析 三、学习风格分析 四、学习动机分析 五、学习自我效能感分析 2、教学目标分类的代表性理论有哪些?

(一)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认知领域 2、动作技能领域 3、情感领域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三)国内对教学目标的研究 3、教学目标分析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依据知识点的内容属性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采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二维层次模型 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方法 A即Audience,意指“学习者”,要求有明确的学习者,他们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 B即Behavior,意为“行为”,要求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是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 C即Conditions,意为“条件”,要求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是目标表述句中的状语。 D即Degree,意为“程度”,要求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 三、学习环境设计 1、学习环境的内涵是什么?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场所说 /工具说 /条件说 广义的学习环境,是指一切影响学习的环境条件和各种因素。 狭义的学习环境,是指在正规课程中影响课堂学习的各种情况和条件。(专指课堂学习环境) 全面认识学习环境概念,需要结合学习环境的空间和时间两个存在形式来考察,学习环境既是一种静态的系统结构,也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3、试述学习环境的设计方法。 ——真实情境 ——问题情境 ——模拟真实情境 四、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资源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正交实验设计原理

正交实验设计 1.概述 任何生产部门,任何科学实验工作,为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都必须恰当地安排实验工作,力求通过次数不多的实验认识所研究课题的基本规律并取得满意的结果。例如为拟定一个正确而简便的分析方法,必然要研究影响这种分析方法效果的种种条件,诸如试剂浓度和用量、溶液酸度、反应时间以及共存组分的干扰等等。同时,对于影响分析效果的每一种条件,还应通过试验选择合理的范围。在这里,我们把受到条件影响的反系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方法的效果等叫做指标;把试验中要研究的条件叫做因素;把每种条件在试验范围内的取值(或选取的试验点)叫做该条件的水平。这就是说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可能包括多种因素,各种因素又有不同的水平,每种因素可能对分析结果产生各自的影响,也可能彼此交织在一起而产生综合的效果。 正交试验设计就是用于安排多因素实验并考察各因素影响大小的一种科学设计方法。它始于1942年,之后在各个领域里都得到很快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这种科学设计方法是应用一套已规格化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实验工作,其优点是适合于多种因素的实验设计,便于同时考查多种因素各种水平对指标的影响通过较少的实验次数,选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即选出各因素的某一水平组成比较合适的条件,这样的条件就所考查的因素和水平而言,可视为最佳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并判断那些因素只起单独的作用,那些因素除自身的单独作用外,它们之间还产生综合的效果。数理统计上的实验设计还能给出误差的估计。 2. 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全面试验法 正交设计的方法,首先应根据实验的目的,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选择这些影响因素的试验点,进而拟出实验方案,之后按所拟方案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评估。必要时再拟出进一步的实验方案,使实验工作更趋完善,所得结果也更为可靠。 如在研究某一显色反应时,为选择合适的显色温度、酸度和显色完全的时间,可作如下的试验安排。 首先确定上述三因素的实验范围: 显色温度: 25——35℃ (温度以A表示) 酸浓度:——L (酸浓度以B表示)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复习提纲 (20XX年6月) | 一、教学设计概述 1、教学设计的定义是什么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系统科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 3、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 1、分析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策略 3、进行教学评价 4、教学设计应用在哪些领域试举例说明。 ? 教学类型(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1、多媒体(网络)课件 2、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 2、专题学习网站 3、广播电视远程教学3、网络课程 4、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 4、专业资源库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目标的定义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是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学习者在教学活动实施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 2、教学目标分类的代表性理论有哪些

3、教学目标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 (1)分析教学内容 (2)分解目标层次 (3)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 (一)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 对象(audition)、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s)、标准(degree) Ex:(“给予2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15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 (二)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法(三)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法 4、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类 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 5、教学内容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 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 "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实验设计中,应当严格遵守对照、随机、重复和均衡四个基本原则。 1、对照的原则 1)设立对照的意义 设立对照组的的意义在于使实验组和对照组内的非处理因素的基本一致,即均衡可比。对照的意义还可以用以下符号表达: 实验效应是与混在一起的,实验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能单独显示出来。 设立对照,使实验中两组(或多组)的均衡,即。这样,实验组的效 应就可以显示出来。 :处理因素;与:相同的非处理因素;:与之差;:实验效应, 与是与的影响结果;:与之差的效应。这样,通过对照就消 除了非处理因素对实验效应的影响。 2)对照的基本形式 对照的形式有多种,可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加以选择,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例如,观察某种疫苗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效果,选择人口数量和构成、发病水平、地理环境、主要宿主鼠类基本相似的两个疫区,一个作为试验区,在人群中接种疫苗,另一个作为对照区,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处理因素完全空白。这种对 照只有在处理因素很强,非处理因素很弱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在临床试验中,一般不用空白对照。

(2)实验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实验因素。如观察赖氨酸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实验组儿童课间加食含赖氨酸的面包,对照组儿童课间加食不含赖氨酸的面包。处理因素是赖氨酸,非处理因素的面包量两组是相同的。 (3)标准对照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而是用现有标准值或正常值做对照。在临床试验中常以某疗法为标准对照组,这种对照应注意标准组必须是代表当时水平的疗法,切不可用降低标准组的方法使实验效应提高。但实验研究一般不用标准对照,因为实验条件不一致,常常影响对比效果。 (4)自身对照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者身上进行,如用药前后作为对比。一般情况下还要求设立平行对照组。 (5)相互对照这种对照不设立对照组,而是两个或几个试验组相互对照。例如用莫雷西嗪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和失调症引起的室性早搏时,设立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心肌病组和失调症组四个治疗组,相互比较它们的疗效。 (6)配对对照把研究对象条件相同的两个配成一对,分别给以不同的处理因素,对比两者之间的不同效应。配对对照常用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也可采用,但严格地说,很难找到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对子。 (7)历史对照以本人过去的研究或他人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做对照。除了非处理因素影响较小的少数疾病外,一般不宜使用这种对照。用时要特别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2、随机的原则 1)随机的意义 所谓随机,就是每一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任何一个组中去,分组的结果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实验设计中必须贯彻随机化原则,因为在实验过程中许多非处理因素在设计时研究者并不完全知道,必须采用随机化的办法抵消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 2)随机化的实施 实验设计中所指的总体不是泛指的无限总体,而是根据研究假设的要求规定的纳入标准,如动物的体重、年龄、病人的病情、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程度等所选择的受试对象(即本次实验的有限总体),再把这些受试对象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以增强可比性,称为随机分配(randomized allocation)。随机化的实施就是如何进行随机分配。随机化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如抽签。但在实验设计中广泛应用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排列表。 (1)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排列表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 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等。另外,宜用 粗锌(利用原电池原 理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 用稀盐酸,后两者宜 用浓磷酸。 FeS + 2HCl = FeCl2+ H2S↑H3PO4+ NaBr NaH2PO4+ HBr↑(制HI用NaI) (2)、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 用CaCO3制CO2,不宜用H2SO4。生成的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 一步进行。 (3)、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 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 少。 (4)、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 (5)、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悟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 (6)、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

(7)、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由Al3+制Al(OH)3,需加氨水;由AlO2-制Al(OH)3,需通CO2气体。 (8)、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 2、可行性 (1)、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 (2)、实验室一般不宜采用高压、低压和低温(低于0℃)等条件。 (3)、在急用时:宜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制取NH3,不宜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又如,宜将浓HCl滴入固体KMnO4中制备Cl2;还有将H2O2滴入MnO2中制O2,或将H2O滴入固体Na2O2中制备O2等。 (4)、收集气体的方法可因气体性质和所提供的装置而异。 (5)、尾气处理时可采用多种防倒吸的装置。 3、安全性 实验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当必须使用时,应注意 有毒药品的回收处理,要牢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1)、制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务必认真验纯,以防爆炸! (2)、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溶液吸收时应使用防倒吸装置。 (3)、对强氧化剂(如KClO3等)及它与强还原剂的混合物,千万不能随意研磨,以防止 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人身伤害等事故。 (4)、有毒气体的制备或性质实验均应在通风橱或密闭系统中进行,尾气一般采用吸收或燃 烧的处理方法。 (5)、混合或稀释时,应将密度大的液体缓慢加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以防液体飞溅。如浓硫 酸的稀释等。 (6)、用Cu制CuSO4,可先将Cu在空气中灼烧成CuO,再加稀

教学设计原理 加涅 完整笔记

教学设计原理 R.M.加涅

相关书籍: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R.M.加涅 《学习心理学:一种面向教学的观点》P.M.德里斯科尔 《学习与教学》R.E.梅耶 《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 《学习、教学与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修订》布卢姆《系统化教学设计》W.迪克 《教学设计》P.L.史密斯

一教学系统导论 1 教学设计导论 教学设计的主体内容:教师用来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完整的活动范围,如: ?如何将学生进行分组,以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 ?什么时候练习与反馈最有效 ?技能知识学习的前置知识有哪些 掌握教学设计原理的目的: 按照一定的理论,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设计,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事件和活动中去,使教学更有效。 1.1 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 没有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型是最佳的,基本假设: ?教学设计是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目的是达到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毅力、时间、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原有知识、学习能力等) ?教学设计模型可运用到多种教学场景下(学生个体、小组、大组),原理保持不变 ?利用学习者对教学设计进行检验,反复设计与验证,使教学趋于完善 ?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过程,包含相关子过程(原子过程是: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中的预习、评价、 反馈等) ?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 1.2 学习原理 学习情境 人在清醒的时刻,都在观察和处理信息,一些信息被记忆,一些被摒弃。 是什么让人记忆: ?学习者内部(来源于学习者,想获知) ?学习者外部(提供一个事件,包括学习内容、目的、方法等环境)

?学习者、学习发生的情境、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等存在着相互作用 教学原则 从学习原理中,指导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 ?接近:教学环境与学习目的相接近 教学情境的设计接近学习的目的,或学习预期。教学设计以达到教学目标为纲,而不应以方便学习或教学为目的。如,学习目的是“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装配一支枪”,教学中要尽量避免给学生图纸。 ?重复:教学环境与学习者的反应需要重复,以使学习得到进步 重复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者反应,只是一种练习形式,而非基本条件,也不是必须的。 ?强化:使学习变得有期望,以便学习者能“自我激励” 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让学习者看到预期的结果,并相信能达到,将使学习得到强化。预期的结果可以分为两种 ?短期,如学习习得了,就有奖励等 ?长期,如社会期望、人生追求、家庭厚望等 ?合作协商:学生与其他学生或知识丰富的人一起学习,以确认信息的意义,即合作学习环境可以 促进学习 ?广泛认知:学生广泛的获取相关惰性知识(初步接触,并不注重应用,在需要时能回忆起来,并 通过进一步学习掌握的知识),是教学环境设计的一部分 ?组织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来促进学习发生 要明确学习是活动的结果和目的。

浅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

浅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原子物理》课程论文 这学期通过学习XX老师的《原子物理》课程,我对原子物理其中一个领域—放射性同位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兴趣源于我在高中时期对生物学科中同位素示踪法的学习经历,当时我就感觉这一技术十分奇妙,但不明原理,《原子物理》课程让我认识并理解了物理和生物两大学科之间的这一联系。课堂上老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些有关的应用,但是我仍不满足。老师只能作为课程的引路人,为学生指明入门方向,要想横向更加广泛地,纵向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课程的某个领域还是要学生在课外多方搜集资料,筛选整合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比较和研究,最终形成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而深刻的认识,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浩瀚广博,即使仅仅只谈它的示踪技术应用,也远非我这篇小论文可以概述详尽的,所以我也只能用“浅论”这两个字。下面我就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进行浅显的介绍和论述。 具体论述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相关的基本概念,无论结构多么复杂的物理学大厦,它的地基都是由一块块叫做“基本概念”的砖石筑成的。基本概念不明晰,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如此广泛而丰富的应用。那么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呢?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位元素的原子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原子重些,有的原子轻些;有的原子很稳定,不会变,有的原子有放射性,会变化,衰变后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我们把这些处于同一位的元素但有不同性质(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同位素中有的会放出射线,因此称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发出射线,它到哪里,人们就可以追踪到哪里,可作为示踪剂使用。示踪剂可以是示踪原子,也可以做成示踪化合物。因为加入示踪剂之后,就像贴上标记一样,所以又称之为标记化合物。人们已经用氚、碳-14、磷-32、硫-35、碘-125等许多核素合成了许许多多标记化合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以下简称示踪技术)作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干扰少、准确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医疗、环保、国防和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这种应用还在迅速扩展。 (一)示踪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高中时期我们就曾经学过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科的应用,即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它可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有关光合作用的基本产物的知识,也是在利用二氧化碳-14(14CO2)作为示踪剂之后才被人们所了解的。二氧化碳-14中的碳-14是碳的一个放射性同位素。此外,有些植物具有非常巧妙的机能——在夜间,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到了白昼,就在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现象也是利用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后才发现的。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还可以研究有关植物呼吸的详细情况。例如,由于昼夜之间的差别,植物的呼吸情况有什么不同?呼吸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不同植物之间,呼吸有什么差异等等。 (二)示踪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放射性示踪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石油蕴藏在地下,油层非均匀性质很严重,油水分布复杂。搞清地下油水分布的情况,对提高采油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用氚或碘-125、硫-35作示踪剂,注入油井中,打一些监测井进行监测,就可以知道地下油水的分布情况。再如,不同公司生产的石油往往共用一条输油管道,要想把哪个公司输送过来的石油分辨得一清二楚,也可找示踪剂来帮忙。例如在甲公司的石油中加入放射性碘做示踪剂,在乙公司的石油中加入放射性硫做示踪剂,当接收站测到放射性碘示踪剂信号时,就知道甲公司的石油过来了,就会自动打开甲公司的贮油槽。当测到放射性硫示踪剂信号时,就知道是乙公司的石油过来了,就会打开乙公司的贮油槽,保证不会认错货。 (三)示踪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用氚标记示踪剂可以帮助水利学家们研究江河中泥沙是怎么淤积的。利用氯-36示踪剂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下水运动走向和渗透率的大小。利用碳-14示踪剂可以研究大洋水流的循环模式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等等。磷-32、硫-35、碘-125、碳-14或氚作示踪剂,可以帮助医生从分子水平研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机制,进行药物代谢,基因工程等研究。用磷-32或硫-35标记的核苷酸,可用于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分子序的测定。 (四)示踪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通过查阅相关医学文献,我发现在医学研究中,经常需要了解某种物质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和代谢规律,包括药物、抗体、细胞膜受体,基因片段以及蛋白质等各种分子。如何能够较为方便地在活体动物或人体条件下了解这些情况呢?示踪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随着放射性标记药物的品种不断增加,在体外探测体内放射性分布的设备不断进步,示踪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最早,我们为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给病人口服放射性碘,然后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高低,定量显示甲状腺的摄碘功能,这一方法沿用至今,对于甲状腺整体和甲状腺肿块局部功能的评价,用数字或图像的方式很容易获得。还可以用于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考核方式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考评方式与标准 一、考核的形式 本课程考核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日常考查、项目实践评定与期末考试评定。 日常考查是一种伴随日常教学而进行的经常性检查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本课程采用的日常考查形式主要是习题作业。 项目实践评定是一种针对项目或任务的实践成果而进行考核评价的方法。本课程综合采用电子作品(e-work)和评价量规(rubric)对每一项目实践的成果加以评定。 ?电子作品是学习者根据所学的知识,针对某一主题独立完成任务并以成果的 形式如电子作品、解决方案、研究报告、网页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 ?评价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它为一个作品或其他成果表现列出标准,并且从 优到差明确描述每个标准的水平。 期末考试是依据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问题,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方式,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二、考核的内容 针对不同的考核形式,相应地,有不同的考核内容。 日常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各教学专题的习题作业,请参见习题作业。 项目实践评定的内容主要是三个电子作品,并依据三个评价量规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 项目实践内容电子作品评价量规 项目实践1:网络教学资源 的设计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某一个内容,基 于一定的教学策略与设计方法,参 照资源技术规范,设计与开发一个 网络教学资源。 参见“附录1:网络教学资源 评价量规” 项目实践2:教学过程(模 式)的设计依据已开发的学习资源,选择合适 的教学模式(策略)进行教学过程 设计,撰写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参见“附录2:教学设计方案 评价量规” 项目实践3:教学(培训)绩效改进方案的设计结合具体的问题,运用以绩效为导 向的教学设计方法,设计一份教学 (培训)绩效改进方案。 参见“附录3:教学(培训) 绩效改进方案评价量规”

(完整word版)“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

“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等。一、3H练习 1.将植物细胞在3H标记的尿苷存在下温育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经适当处理后获得各种细胞器。放射性将主要存在于() 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核和液泡C.细胞核和内质网D.线粒体和叶绿体2.用3H标记葡萄糖中的氢,经有氧呼吸后,下列物质中可能有3H的是() A、H2O B、CO2 C、C2H5OH D、C3H6O3 3.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3H 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可以肯定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A 一种氨基酸 B 尿嘧啶核苷 C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 4.(多选)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A.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B.用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用标志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D.用无毒的染料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5.为了研究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只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 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原因是。(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二、14C练习 1.若用14C 标记CO2 分子,则放射性物质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将会依次出现在() A.C5、CO2、C3、(CH2 O)B.C3、C5、(CH2 O) C.CO2、C3、(CH2 O)D.CO2 、C3、C5、(CH2 O) 2.用同位素标记追踪CO2 分子,某植物细胞产生后进入相邻细胞中被利用,一共穿越几层磷脂分子层?() A 2层 B 4层 C 6层 D 0层或8层 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4C 标记CO2 最终探明了CO2 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用18O标记H2 O和CO2 有力地证明了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 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 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图甲中A端,不可能在图甲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B.处理图乙中A端,能在图乙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实验设计DOE的基本原理

实验设计DOE的基本原理 一、实验设计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实验设计的概念 将一组随机抽取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两种或多种处理组,观察比较不同处理的效应,这种研究称为“实验研究”、“实验设计”是为实验研究做的周密计划。 2、实验研究的特点 (1)能有效地控制误差,节省人、财、物力,提高效率。 (2)研究者能人为地设置处理因素。 (3)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及处理因素的水平是随机分配的。 3、实验研究的分类 (1)动物实验: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研究。 (2)临床实验:在临床患病人群中进行的试验研究。 (3)社区干预实验:在某地区所有人群中进行的试验研究。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1、处理因素 又称研究因素,一般是外部施加的因素,确定处理因素时应注意: (1)抓住实(试)验中的主要因素。 (2)确定和控制非处理因素。

(3)处理因素要标准化。 2、受试对象 即研究的对象,一般有人和动物两类。 人的选择:要注意病人和正常人的正确区分,诊断要明确,受试对象依从性要好等。 动物选择:注意所选动物的种类、品系、年龄、性别、窝别、体重等。 3、实验效应 即处理因素的效果,应注意: (1)正确选用观察指标来反映实验效应。所选指标要灵敏、精确、客观,最好选用定量指标。 (2)指标观察时应避免偏性,可采用盲法。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即实(试)验要设立对照,使得除实验因素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余因素保持一致,常用的对照有:空白对照、安慰剂对照、标准对照、实验对照、自身对照和历史对照等。 2、重复原则:即研究对象要有一定的数量,或者说样本含量应足够。根据每个具体研究,可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样本含量估计。

读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

读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 很多讲师经常和我谈论,甚至很谦虚地向我“请教”:如何提高讲课技巧,诸如要安排啥游戏?怎么调动学生气氛等等。虽然培训是面对成年人,更注重体验和交流,但本质来说,一个课程就是一个教学过程,核心还是内容的设计。近日读了《教学设计原理》,让我对教学设计和教育技术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加涅认为教学设计具有系统性,因为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决策点上都要注意技术知识的一致性和相容性,他认为每一阶段的输出都是下一阶段的输入,这具有明显的控制论的特点,反映出信息加工理论受到计算机科学影响的特征。加涅用尽其毕生的精力总结出了学习结果的五种类别: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并从教学设计的观点对学生心理结构做了详细分类。加涅认为,学生的这些素质和特征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习得的,有些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学生的先天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与学习相关的个体的某些素质,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包括能力和人格特质,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就是加涅总结出的五类学习结果。因为学生的先天素质不能被教学所改变,教学只能避免超越它们。 而市场许多的培训师,几乎从不考虑去设定具体的学习结果类别,唯一考量的是现场气氛,或者美其名曰的偶尔“顿悟”,也难怪有些讲师会在课后长嘘一口气:今天又混过了。 加涅通过对学习发生的过程及学习发生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来研究教学的,他认为教学是通过安排一系列符合学习者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事件)来促使学习的发生,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坚实的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更具体的指导性。加涅认为学习的行为是千差万别的,千差万别的学习行为都可以归入五类习得的学习结果中。每类学习的行为表现不同,所需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也不同。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进行教学设计,包括确定目标、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及结果测评。 书引用John Keller 教授创立的ARCS动机模型,很值得培训师分析学员需求和设计培训内容的出发点: John Keller 教授创立的ARCS动机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动机策略: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ication)。他们取其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字母,因此简称为ARCS动机模型。该模型主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他认为学生学

均匀试验设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九章 均匀试验设计 均匀试验设计是我国数学工作者、教授对试验设计技术的发的一大贡献。它是根据数论在多维数值积分中的应用原理,构造一套均匀设计表,用来进行均匀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最初见文献[29],以后陆续在文献资料[30][31][32]等都对这和中方法进行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探讨。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4][15][29][31]。 §9.1 概述 9.1.1、.均匀性 均匀性原则是试验设计优化重要原则之一。在试验设计的方案设计中,使试验点按一定规律充分均匀地分布在试验区域内,每个试验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则称该方案具有均匀性。 如前所述,正交表是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的基本工具。它是利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的。正交表具有“均衡分散,综合可比”的两大特点。均衡分散性即均匀性,可使试验点均匀地分布在试验范围内,每个试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即使正交表各列均排满,也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综合可比性即整齐可比性,由于正交表具有正交性,任一列各水平出现的次数都相当,任两列间所有可能的组合出现的次数都相等,这样,使行每一因素所有水平的试验条件相同,可以综合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均数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从而可以分析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指标的影响大小及变化规律。 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对任意两个因素来说,为保证综合可比性,必须是全面试验,而每个因素的水一产必须有重复,这样以来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就不可能充分地均匀分散,试验点的数目就不能过少。显然,用正交表安排试验,均匀性受到一定限制,因而试验点的代表性不够强。若在试验设计中,不考虑综合可比性的要求,完全满足均匀性的要求,让试验点在这种完全从均匀性出发的试验设计方法,称为均匀试验设计。 具有均匀性特点的均匀试验的试验点的代表性很强,例如,对于4 5试验,即4因素5 水平的试验来说,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可选择() 6 255L 正交表安排试验,试验次数最少做25次, 其水平重复数()次5/==j m n r 。若每个水平只做一次,同样做25次试验,在试验范围内,将每个因素分成25个水平,则试验分布得更均匀。图9-1所示的是当试验因素2=N 时,正交试验设计与均匀试验设计的比较。正交试验设计取5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5次,而均匀试验设计取25个水平,每个水平只做1次。显然,均匀试验设计的试验点较之正交试验设 计的试验点分布得更均匀,代表性更强。对于这项4 5试验,利用均匀设计表() 455U 安排试 验,在使各因素的水平数不少于5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地安排试验次数n 为255≤≤n 的均匀试验。图9-2表示,5,5,2===n m N 的均匀试验。显然,均匀试验设计的试验点心代表性较正交试验设计的试验点强得多。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与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与里方法 一、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事前的思考,之后做出供下一步进行教学的一个行动方案,做出行动方案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 就其本质而言,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修改解决方案的系统计划过程。一些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 大体一致,即他们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 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 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这些操作是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二)教学设计要做什么 1、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时要考 虑以下四个方面:1、学习者的主体特征;2、教学目标只定义所有学 习者都要达到的基本要求;3、教学目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变化 性;4、注意能力与素质培养目标的提炼。 2、设计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用计算、比喻、演示教具、设疑、对比、类比等等来创设情境。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学习,其好处就是能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了知识迁 移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例如:加减混 合运算可以设计为乘公交车的上下车。 3、设计教学形式与方法

现在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合作探究的、动手实践的、观察比较、开放型的,等等。我们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来 设计最适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4、设计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儿童自主的数学活动,要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我们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让学生自主地 参与,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历与体验。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数学化设计理念 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组织整理,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的组织现 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将现实的以及现实之上抽象出来的各种层次的“数学现实” 世界,进行数学地处理,用数学化的意识去进行教学的设计,这种 设计理念就是数学化设计理念。 (二)问题化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问题情境之中,这种设计就是很好地贯穿了问题化设计理念。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处处体现问题化理念,问题化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想学数学。要将教学形式尽量设计成引导式启发式。具 体体现在:一要创设思考数学的情景。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用 语要设计成多用问句、用巧妙的问句形式问出来。 例:五年级第一学期《循环小数》,教师先出示:56÷37,比赛:2分钟内谁最快计算出答案;请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有的写 1.513513513……、1.513……、1.513513……;讨论:有的除到了小 数点后面的第6位,有的是第3位,最多的是第19位。那么到底谁 赢了?提问:关于循环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1、循环小数 是否指出现在除法里?2、循环部分是否只出现在十分位、百分位、 千分位?3、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循环小数?4、是否每次都要除到第3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生物实验及设计基础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三个原则、实例和备考策略 1.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实验名称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2)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3)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4)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 (5)实验条件根据实验原理确定仪器和设备;要细心思考实验的全过程。 (6)实验方法与步骤采用的方法及最佳操作程序。每一步必须是科学的;能及时对仪器、步骤进行有效矫正。 (7)实验测量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客观的记录。 (8)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9)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2.实验设计的实例分析 “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实验设计实例: Ⅰ实验名称:观察马铃薯条的渗透吸水与渗透失水现象。 Ⅱ实验目的: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Ⅲ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反之则吸水。Ⅳ实验对象:新鲜马铃薯条。 Ⅴ实验条件:0.8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大试管、有刻度的小烧杯、刀片、镊子等。 Ⅵ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等量。 Ⅶ实验方法与步骤: (1)制备3条长度、宽度、体积都相同的新鲜马铃薯条。 (2)将其中的2条分别放入盛有等体积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的烧杯中,另1条放入加塞的空试管 中。 (3)2h以后,通过比较的方法观察薯条的长度变化及蒸馏水、蔗糖溶液体积的变化。 Ⅷ实验结果预测分析: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1)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长度增加,而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长度变小,且蔗糖溶液体积明显大 于蒸馏水体积。 (2)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长度增加,而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长度不变,且蒸馏水的体积小于蔗 糖溶液体积。 (3)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长度不变,而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长度变小,且蔗糖溶液体积大于蒸 馏水体积。 (4)薯条的长度及溶液的体积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Ⅸ实验测量与记录:将放入溶液中的薯条与试管中的薯条比较观察,并比较烧杯中溶液的体积: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变长、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变短,且烧杯中蔗糖溶液的体积比蒸馏水的体积大。 Ⅹ实验结论:放入蔗糖溶液中的薯条渗透失水,放入蒸馏水中的薯条渗透吸水。 3.实验设计题的分类解析 验证性实验的基本内容 (1)实验题目 (2)实验原理即完成实验所用的理论依据 (3)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4)材料用具 (5)方法步骤 (为加强说服力,有时往往对实验要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设计对照实验时切记:只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这样才有对照价值。补充实验步骤时,对每一步有必要先打腹稿然后下笔,并要编号清楚(如⑴……⑵……,表达清晰。) (6)实验结果(预测实验现象)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

教学设计原理 r.m.加涅 相关书籍: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 r.m.加涅 《学习心理学:一种面向教学的观点》 p.m.德里斯科尔 《学习与教学》 r.e.梅耶 《教学设计原理》 r.m.加涅 《学习、教学与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修订》布卢姆 《系统化教学设计》 w.迪克 《教学设计》 p.l.史密斯 一教学系统导论 1 教学设计导论 教学设计的主体内容:教师用来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完整的活动范围,如: ? 如何将学生进行分组,以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 ? 什么时候练习与反馈最有效 ? 技能知识学习的前置知识有哪些 掌握教学设计原理的目的: 按照一定的理论,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设计,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事件和活动中去,使教学更有效。 1.1 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 没有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型是最佳的,基本假设: ? 教学设计是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目的是达到教学效果) ? 学习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毅力、时间、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原有知识、学习能力等) ? 教学设计模型可运用到多种教学场景下(学生个体、小组、大组),原理保持不变 ? 利用学习者对教学设计进行检验,反复设计与验证,使教学趋于完善 ? 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过程,包含相关子过程(原子过程是: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中的预习、评价、 反馈等) ? 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 1.2 学习原理 学习情境 人在清醒的时刻,都在观察和处理信息,一些信息被记忆,一些被摒弃。 是什么让人记忆: ? 学习者内部(来源于学习者,想获知) ? 学习者外部(提供一个事件,包括学习内容、目的、方法等环境) ? 学习者、学习发生的情境、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等存在着相互作用教学原则 从学习原理中,指导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 ? 接近:教学环境与学习目的相接近 教学情境的设计接近学习的目的,或学习预期。教学设计以达到教学目标为纲,而不应以方便学习或教学为目的。如,学习目的是“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装配一支枪”,教学中要尽量避免给学生图纸。 ? 重复:教学环境与学习者的反应需要重复,以使学习得到进步 重复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者反应,只是一种练习形式,而非基本条件,也不是必须的。

实验原理的写法教学文稿

实验原理的写法

实验原理的写法 一、实验原理的概念: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思路。 二、实验原理首先要遵循实验的科学性原则。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设计依据必须是经前人证明的科学理论。如还原糖的鉴定,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的沉淀,淀粉的鉴定,淀粉遇碘变蓝,这都是科学理论。 三、实验原理的表述的内容: 实验原理的表述的内容: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即通过…达到…的目的;还包括实验现象与结果出现的原因以及重要实验步骤设计的根据等。 一般有两种题型: 一种是知道实验的目的和材料写实验原理: 1.自变量的作用的科学依据. 2.操作自变量的原理. 3.因变量获得的原量. 另一种是做完了实验,根据实验的过程和步骤等写实验原理: 1.写出为什么这样操作? 2.写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 四、典例剖析: 1、2007年全国卷Ⅰ第30题第Ⅱ小题:(据实验的背景写科学依据)

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 请说明理论依据。。 解析:此题先进行实验的评价并改错,即“(1)改进方法: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高于高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实际上是表述了测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的实验步骤。 接着让考生说明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即实验原理中的第一点,就是要用到生物学上什么基本知识、规律和结论。“理论依据: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浓度范围是一定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促进生根。”从这个题目中,体现了实验原理决定实验步骤,从实验步骤中可以透析出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科学的理论,是写在书本上的,也是前人经过论证的。 2、2005年全国卷Ⅰ第30题:(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写实验原理)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