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认识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题
中国古代的“舆人之议”和现代意义的公众舆论有 什么区别与联系? 公众(public)、大众(mass)与乌合之众(crowd)三 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对舆论概念一般存在哪几种界定?每一种界定所强 调的研究重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试以一个舆论现象为例,分析其中典型的舆论形态。 舆论研究主要和哪些学科密切相关,为什么?请谈 一下你的看法。
舆论概念的界定
个人意见的汇聚。 个人意见的汇聚。 以多数人观点为基础的 集体意见。 集体意见。 反映群体利益冲突 媒介和精英的意见 公众舆论是一种虚构。 公众舆论是一种虚构。 研究的类型 研究的历史时期 研究可采纳的技术手段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舆论的定义
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 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 几乎所有的学者和公众意见的操纵者,都同意 舆论的含义至少包括四个因素: 1)必须有一个问题; 2 )必须有多数个人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3) 在这些意见中至少有某种一致性; 4)这种一致性意见会直接间接地产生影响
绪论: 绪论:认识舆论 Public Opinion:
许静 xujing@pku.edu.cn
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在社会改革日益发展的当今中国,公众舆 论的作用逐渐增强,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该课 程将主要以讨论、阅读和个人研究报告等形式,引发 同学对舆论学所涉及的众多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 考。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平时作业 15% 2. 参与课堂讨论(考勤) 15% 3. 期中个人主题发言 20% 4. 期末个人研究报告 50%
概念的区分与界定
民意与舆论 “舆者,众也。” “庶人之议”、“国人之议”、和 “舆人之 议” 管子:“市人之言”和“啧室之议” 庄子:“丘里之言” 商周时期一般将农业生产者称为众,后演化成与 官对应的概念 梁启超:“立宪时代之舆论,常立于主动之地位”
公众与舆论
众与公众 乌合之众 Crowd 阅读公众(The Reading The Public) 大众受众(Mass AudiFra Baidu biblioteknce) 网络用户与网民(Nettizen or Media Users) 三类公众: 单一话题公众 组织公众 意识形态公众
舆论研究的重要性
民主国家的公共政策应当以民意为基础。 舆论某种程度上具有制约和监督功能。 舆论帮助我们理解文化。 把握舆论规律以利于社会动员。
舆论的形态特征
首先,舆论是公开的表达和传播。 首先,舆论是公开的表达和传播。 其次,舆论有具体的特殊的指向。 其次,舆论有具体的特殊的指向。 第三,舆论表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第三,舆论表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第四、舆论的稳定性和强度。 第四、舆论的稳定性和强度。 第五、舆论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第五、舆论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