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贾河口学校
创建新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教育局有关安排,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校本革命为抓手,以变革教学方法、转换课堂主体为重点,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强力高效推进新课堂模式,整体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二、目标要求
1、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课堂。

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

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努力构建富有活力和特色的新课堂。

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以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创建新课堂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全体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逐步实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4、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

在研究探索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掀起新一轮教学研究的高潮。

三、成立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王好杰
副组长:郭耀军
成员:刘保珍郭海峰崔拥臣贾慧清及各班班主任
四、具体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2年2月7日――29日)
本阶段目标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讨论学习,剖析问题,研究新课堂的特征以及创建新课堂的策略,构建“教什么——怎样教——看效果”理念框架。

1、成立新课堂领导组织机构和创建新课堂评价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

①学校要成立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新课堂评价小组;②各校制定《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和措施;③学科组、教研组、年级组制定《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2、加强学习,深入研究。

①学校再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的指导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学习李富兴校长培训的五步教学法等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理论储备;②深入剖析各校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和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努力探寻适合自己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3、每位教师要依据自身实际制定《创建新课堂个人实施方案》,努力构建“教什么——怎样教——看效果”的理念革命框架。

最终要达到确立新理念、提升新能力、创建新课堂、形成新模式的目标。

学校要为每位教师建立“创建新课堂”档案资料,并将新课堂创建工作与评先评优等挂钩,从而推进创建新课堂工作的规范和全面科学实施。

(二)探索实践阶段(2012年3月1日—2012年6月30日)
本阶段目标为: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学习借鉴,大胆改革,勇于实践,通过过关课、校际课等活动的集体听评,研讨总结,探索创建新课堂的路子,为全面推进创建新课堂活动积累经验。

1、加强校本教研。

各学校要组织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开展创建新课堂研讨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本学科常态课的教学研究,探索新课堂的教学思路、模式、策略和方法。

在学校开展过关课活动,3月1日前为各校教师探索尝试阶段,3月1日以后,各校的创建新课堂评价小组开始对教师进行过关课评价,将教师过关课结果划分为达标课、基本达标
课、不达标课三个等级,6月1日前各校要公示结果,对于等级为不达标课的教师,学校要追踪听课指导,由创建新课堂评价小组重新评价等级。

2、提高集体备课教研质量。

集体备课各组要保证教研活动时间,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要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同过关课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第一时间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总结提炼,积累经验。

3、校际交流课活动。

5月中旬组织交流课活动,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通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探索新课堂教学模式。

4、加强全员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学习教学理论,提高对开展创建新课堂活动意义的认识,树立开展好创建新课堂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和讨论,理解和掌握新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施策略,为创建新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阶段结束,各校要形成创建新课堂活动阶段性报告。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9月1日—12月30日)
本阶段目标为:在全管理区范围内学习推广新课堂创建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确新课堂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新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上好常态课。

这是创建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要结合自身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重点搞好常态课的研究,引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常态课,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

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2、打造精品课。

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学期至少分别打造1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展示,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3、强化集体备课研究。

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各学科备课组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

4、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

每位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本阶段结束,各教研组和各学科组要写出阶段性成果报告,每位教师要写出1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四)反思深化阶段(2012年7月1日---8月20日)
本阶段目标为:总结创建新课堂活动情况,反思创建新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形成促进新课堂构建的长效机制。

1、总结反思。

学校要分年级、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
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

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新课堂构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新课堂常态化,并形成创建新课堂工作长效机制。

(五)总结表彰阶段(2013年01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表彰,推广典型,巩固和扩大创建新课堂成果。

1、在各校和任课教师对创建新课堂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召开总结表彰会,对新课堂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和先进班级进行表彰。

2、学校还要加强典型培养力度,大力推广先进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并分学科长期坚持组织新课堂观摩研训活动。

四、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障创建新课堂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成立“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要组织学校的创建新课堂活动,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2、规范相关制度、措施。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学科《新课堂评价标准》,从制度上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建立教师“新课堂创建”档案和教师过关课动态评价机制,全面实施新课堂达标活动。

3、以活动促创建。

要搞好过关课、交流课、精品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新课堂研究成果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4、完善评价考核。

学校要根据创建新课堂活动的要求,调整并完善评价考核制度,加大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权重,并将创建新课堂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范围。

5、强化调研和指导。

管理区和各校领导要经常深入班级,深入课堂,调研指导,发现和培植典型,认真总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优秀成果的推广工作,并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班级和个人予以表彰。

6、加强督导检查。

密切关注各校新课堂创建活动,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加大对各校创建新课堂活动的督导,将新课堂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月考核。

7、发挥网络优势。

利用管理区教学博客平台,开辟“创新课堂”栏目,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通过网络优势,拉近教师距离,促进教师交流,推动新课堂进程。

总之,每个教师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自主展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高度重视,创新思维,全力以赴研究新课堂模式,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形成自身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0一二年二月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