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的有效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的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5-08-27T15:34:33.42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作者:赵鋆
[导读] 安徽省芜湖县第一中学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第一中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
赵鋆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运用实验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教师的引导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生认识物理世界、探索物理规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教材中的实验,笔者认为应该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适当补充生活中的小实验。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有效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从新课改的初中物理教材看,更注重了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教材中主要是运用实验手段使某些物理现象再现,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经过教师的分析、引导,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因此实验是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认识物理世界、探索物理规律的最基本的手段,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对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合理安排教材中各种交替出现的实验,使之发挥更大的功效,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新课改初中物理教材中出现最多的实验,与知识内容紧密相联,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头戏"。为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
1.对那些经典性的著名实验,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研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焦耳定律等,是历史上物理定律和理论建立的依据,是科学家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晶,在教学上无论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科学素质如学习物理知识的态度、方法等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做好这些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质疑精神,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生活、自然现象联系理物知识,揭示物理本质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教学要求,将部分原理简单明了,取材容易、过程简单的实验,如表现物体惯性的实验、扩散快慢与温度关系的实验等,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先自行实验几次,讲授时让学生上台演示,给予展示的机会。这样,一方面由于学生要上台演示实验,其准备实验的积极主动性特别高涨,学生们为获得更好的演示效果对实验反复研究,反复实验,不断改进,培养了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又可减轻课堂压力,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能有一定时间及时进行应用练习,易于当堂巩固所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适当补充实验,增强教学效果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观察、爱动手,同样内容的课,若安排上实验,即使很简单的实验,也会全场雀跃,情绪高涨。因此,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设法补充一些实验,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液体压强的计算一节,尽管有上节的实验基础和本节缜密、完整的理论推导,学生对液体压强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总重、体积无关理解比较含糊。如将一个小塑料袋中充满水,与一盛水的长细管(可将医用输液管消毒后连接使用)相连,在将管举到一定高度时,塑料袋“叭”地一声碎了,学生惊讶不已,教师趁机分析讲解,效果非常理想。又如:对局部短路与电源短路造成的后果有何不同,教材没有相关内容,但考试却经常出现,所以教师应演示这两种现象,从对比中归纳结论,效果十分理想。
4.充分利用“玩具”资源,使学生以物理知识零距离接触
玩具在设计原理上利用了很多物理知识,比如“钓鱼”中的磁铁,“工程车”中的杠杆,“电子琴”的振动发声等,在教学中演示,学生备感亲切,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学好物理也就不难了。
二、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在新课改初中物理课本中出现较多,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刚进入课改,教师学生多数对做好此类实验缺乏经验,掌握不好课堂教学进程,影响了教学效果。
1.讲明探索规律的设计型实验原理和方法。如: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研究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得出“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实验的设计思想。然后让学生拟出实验方案,在师生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实验准确程度过程中不断修正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确定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再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索,发现知识,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学好物理的信心。
2.不定期组织物理实验研讨会,运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对学过的物理实验进行反思、研讨,增强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被称为物理孪生实验的“伏安法测电阻”与“测小灯泡电功率”这两个不同物理实验之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师生共同讨论同一器材如铅笔的不同实验功效:可用来演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一端削尖可用来演示“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铅笔芯是导体,木头是绝缘体”,削铅笔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方法进行探索性实验的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己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学习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小实验的补充作用
新课改初中物理教材几乎每章都安排了小实验,如教科版教材的“家庭实验室”栏目,这些小实验作为正常物理教学的延伸与补充,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也应占有一席之地。对小实验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就地取材完成,同时组织物理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将小实验成果应用于实际,并对全班同学小实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优秀者提供在班内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