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的建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推进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
功能区建设的建议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是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构筑城市生态本底和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天府新区生态服务区建设、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对于加快震后生态恢复重建、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我们会同双流、新津、龙泉驿、青白江和金堂等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供领导参阅。
一、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市以体制创新为突破、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高端发展为目标,统筹协调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规划建设、项目推进、要素配置、政策配套、目标考核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进展顺利,成效较为显著。一是健全了功能区规划。龙泉山功能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两区一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顶层规划基本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分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
快。二是完善了推进机制。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五个一”统筹推进机制初步建立,功能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相关区(市)县分别推进项目建设的“统分结合”建设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三是加快了生态恢复重建。作为我市重大生态建设项目,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于2009年启动,计划5年内实施人工造林24余万亩,现已完成工程造林17.5万亩。四是推进了项目建设。加强功能区项目招商,建设开发一批形态、文态、业态、生态“四态合一”的精品项目。目前,全市134个重点旅游项目中,已竣工青白江区城市生态走廊等项目17个,完成投资13.7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4.25%。各相关区县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情况如下。见表1。
表1:相关区县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情况
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功能区规划引领不足、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滞后、重大项目不多、项目推进资金缺口较大以及项目用地难以落实和龙泉山生态本底仍很脆弱等问题。二、加快推进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的建议
一是着力提升规划水平。高度重视规划龙头和基础作用,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天府新区规划,进一步提升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规划水平,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片区旅游专项规划、生态廊道规划和“两湖一山”旅游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加快编制龙泉山旅游发展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低碳旅游发展规划、生态恢复和保护规划、“百湖建设”规划和运动、养生、度假等系列产业规划。严格执行现有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产业布局、生态移民、设施配套和景观打造等项工作,确保规划在功能区建设各个环节都得到落实。
二是着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强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落实《A级旅游景划分与评定》、《旅游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四川省主题饭店评定标准》等行业标准,完善游客中心、导识系统、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旅游基础配套和服务设施。依托龙门山自然文化资源、山地农业和田园风光,大力发展遗产观光、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运动养生等山地旅游产品和田园体验、乡村休闲、生态度假、运动康体等生态旅游项目。定期举办国
际桃花节、国际汽车节、汽车精英赛等重大赛事节会,组织景区(景点)、旅游社、星级酒店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和展示会,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打造视野国际化、活动特色化、影响广泛化的精品节庆活动。
三是着力强化项目落实。积极推进龙泉山生态植被恢复与保护、旅游联网路改扩建、成简快速路、饮水安全工程等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洛带文化艺术村、中国艺库、丽阳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片、宝资山文旅项目、亚特兰蒂斯·黄金时代等项目促建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功能区建设,加快功能区平台公司建设,探索“政府+企业+社会资金”投资模式和统规、分投、代建、托管、统销“五合一”建设营运模式,形成多元化旅游投融资机制。加大功能区生产要素保障力度,建议对功能区重大项目建设所涉土地、能源、市场等要素供给,参照天府新区政策给予纳入市级统筹等政策倾斜。
四是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全面实施生态植被恢复工程,以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和景观林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优化生态旅游功能,打造景观农业,建设龙泉山生态屏障。积极开展生态湖建设,推进除险加固工程,打造梯级人工湖,提升蓄水量和水质,结合特色水系和景观资源,适当开发生态湖旅游产品。全面推广“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开展龙泉山脉适生植物引种和实验,适当增加彩叶植物、珍稀珍贵树种,发展速生林、彩色林、经济林和林下种养殖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提升生态综合效益。
市政府研究室:秦学、袁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