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探讨
论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第4卷 第2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Vol.4No.2 2002年6月JOURNA L OF NING BO INSTIT UTE OF EDUCATION Jun.2002论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张周光(丽水师范专科学校, 浙江丽水323000)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它关系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广泛的主体———学生。
教育法律对学校法律关系的规范和调整,大多是通过师生关系表现出来。
教师的本质特征、权利义务、劳动特点等决定了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法律关系。
关键词:教师;学生;法律关系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02)02-0006-04教师是创新人才的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工作者是崇高的革命的劳动者。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教师法》关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规定,从法律上确立了教师的地位,揭示了教师的本质特征。
履行教育教学、教书育人职责是教师的职业特征。
只有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人,才具备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
教师以教书育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为使命。
因此,在学校中,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未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行政管理人员、校办产业公司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就不能认为是教师。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又是教师的身份特征。
教师是一种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格。
教师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工作,不能离开教育教学的对象———学生。
教育与法律的关系
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教育与法律是社会中两个重要的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教育作为培养公民素质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而法律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的互动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教育对法律的影响教育对法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教育中,法律相关的课程如法律基础、公民教育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的学习。
通过深入了解法律的原理和作用,学生们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准则。
其次,教育对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具有重要作用。
法律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而人们的道德观念往往是法律的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
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严格遵守法律的要求,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最后,教育对社会的法治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通过推进全民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培养法治和公民意识,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一个具有高度法律素养的社会,将更加注重公民权益的保障与法律的遵守,形成健康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法律对教育的保障法律对教育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法律对教育进行了明确的法律保护,保障了每个人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其次,法律对教育机构的管理和规范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律设定了教育机构的资质要求、办学标准和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的管理规定,以确保教育机构的合法性和教育质量。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教师的职责和权益,保障了教师的教育权益和工作条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
最后,法律对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和纠纷提供了解决途径。
教育领域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如学生受欺凌、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纠纷等,都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
法律为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法律程序和解决机制,保障了教育中各方的权益。
教师学生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教育领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的教师与学生法律案例的分析,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相关法律问题的处理。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教师体罚学生案案情简介:某小学教师因学生上课不专心,多次进行体罚,导致学生身体受伤,家长报警。
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遵守教育纪律,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有侮辱学生、体罚学生的行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处理结果:教师被学校解聘,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学生侵权案案情简介:某中学学生甲与乙发生口角,甲用书本击打乙头部,导致乙受伤。
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处理结果:学生甲的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学校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案例三:教师抄袭学生作业案案情简介:某中学教师抄袭学生作业,并在课堂上展示,被学生举报。
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中的相关法律关系
构 建 高 校 和 谐 师 生 关 系 巾 自觉遵 行相 关 法 律 关 系 。
一
、
高 校 师 生 关 系 中 的 法 律 关 系
不 可 否 认 , 统 师 生 关 系 中的 “ 传 尊敬 师 长 ”“ 日为 师 、 身 为 父” 、一 终 的 敦 育 规 范 在 教 育 发 展 的 长 河 中 是 可 行 、 取 并 被 众 家 推 崇 的 。 随 可 但 着 我 国 社会 市 场 经 济 的 日益 发 展 , 和谐 的高 校 师生 关 系 必然 由传 统 的 道德维系渐次向法律调整为主转换。 然, 当 高校 师生 法 律 关 系 较 为 复 杂 , 人 提 出存 在 合 同关 系 、 费 关 系 、 有 消 教育 管理 关 系 、 民事 法 律 关 系 等 。 其 是 消 费 关 系 的观 念 极 大 地 影 响 到 高校 和 谐 师 生 关 系 的 建立 。 尤
( ) 校 或教 师 管理 权 利必 须 依 法 行 使 二 学
法律法规授权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权利 , 目的是为了教育教
学 的顺 利 进 行 。 此 一 切 管 理 , 者 说对 学 生权 利 的剥 夺 和 限 制 都 必 凶 或 须 建 立在 维 护 学 生 利 益 的 正 当 目的 之上 。这 是 建 立 和 维 护 高 校 师 生 和 特 关 系 的核 心 。授 权 小 身 并 不会 必然 导致学 生 权 利 侵 害 。 如 高 校 对 学 生退 学 的处 理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学 生 管 理规 定》 超 过 学 校 规 定 《 :“ 期 限 未注 册 的应 予 以退 学 ” “ 按 学 校 规 定缴 纳 学 费或 其 它 不 符 合 。 未 注 册 条件 的 不 予注 册 , 家庭 困难 的 可 中请 贷 款 或 其他 资 助 办 理 有关 手 续 后 注 册 。 那么 , 没 有 按 时 交 费 的 学 生 该 不 该退 学 呢 ?对 此 , ” 对 高校 也 应 该遵 循 行 政法 的 比例 原 则 , 则 就 有可 能 使 学校 柜 台平 添 不 稳 定 否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与权利义务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与权利义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存在教育关系,还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介绍他们各自的权利义务。
一、法律关系1. 学生的法律地位根据法律法规,学生是教育机构的特殊参与者,享有一定的权益保障。
他们有权接受合理且高质量的教育,在受到伤害或歧视时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学生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遵守学校的纪律规定和教师的管理要求。
2. 教师的法律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有权依法履行教育任务,并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评估。
同时,教师也应负有保护学生权益和安全的法律责任。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体罚、歧视或侵犯学生的权益。
二、权利与义务1.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生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有权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学生有义务努力学习,遵守学校的纪律规定,尊重教师和其他学生,以及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和秩序。
同时,学生也有权申诉和维权,当他们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诉诸于法律。
2.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有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并有权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教师有义务关心和照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还有义务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和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法律保障1. 教师的法律保护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时,享有一定的法律保护。
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威胁、侮辱或伤害,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育机构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措施。
2. 学生的法律保护学生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违法侵害,可以依法维权。
学校应加强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和知识安全。
同时,学校还应设立投诉机制,供学生维权和申诉。
结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与权利义务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教师应当依法行使职责,保障学生的权益和安全;学生也应遵守学校规定,努力学习并维护自己的权益。
关于师生关系的法律法规
关于师生关系的法律法规师生关系并非都是法律关系,只是是一个维度或方面。
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两重性身份的人。
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国公民;另一方面,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教师作为普通公民外,还是具有特殊身份的教师;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外,还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学生。
作为公民,教师和学生都享有宪法、一般法律规定的一般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一般公民应尽的义务。
作为具有特殊身份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又享有《教育法》所规定的特有权利,必须履行《教育法》所规定的特定义务;学生也是如此,学生享有《教育法》规定的特有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教育法》规定的特定义务。
在宪法层面:师生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即教师和学生都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教师不得侵犯妨碍学生所享有的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不得妨碍学生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学生也同样地不得侵犯妨碍教师所享有的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不得妨碍教师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师生间的关系也即公民间的关系,由宪法规定或调整,因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一法律事实,而形成宪法法律关系。
明了这一点,教师和学生就会尊重对方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就不会侵犯对方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的教师不明了这一点,就时有侵犯学生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发生,如擅自关押、非法拘禁学生,擅自搜查学生身体等。
在民法层面: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教师和学生都享有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民法所规定的民事义务。
在由民法调整产生的师生法律关系中,教师不得侵犯学生的财产权、人身权(姓名权、名誉权、生命权、健康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教师一旦侵犯了学生作为民事主体的这些民事权利,教师必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同样地,学生也不得侵犯教师的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学生一旦侵犯了教师作为民事主体的这些民事权利,学生或其监护人必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师生关系的法律解读
龙源期刊网 师生关系的法律解读作者: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2006年第09期老师在传统价值观中是被供奉在神位上的,老师在师生关系中拥有绝对权威。
然而,现在这种权威却开始受到挑战。
社会经济、文化的剧烈转变使我们过去所尊崇的师生关系被改变.而新的师生关系还没有成型。
转型期的价值混乱使师生双方都陷入了惘然、焦虑、尴尬的境地。
法律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基本规范,将师生关系置于“法律关系”中去考察与规范,或许对于寻找到新的师生关系模式会有所裨益。
而将来真正被接受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法律关系上的,毕竟,师生关系根本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读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首先是师生间的宪法法律关系。
老师要摆脱“教师中心论”的观念,要把学生当作是和自己一样的公民,遵守《宪法》的基本原则。
比如《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权,老师就不能以停课的方式来惩罚学生。
其次是师生间的民法法律关系。
在民法的层面上,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都拥有民法所规定的财产权、人身权(姓名权、名誉权、生命权、健康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
这意味着,如果老师侵犯了学生的民事权利(如私拆信件、体罚学生等),老师将为此承担侵权责任。
同样,如果学生侵犯了老师的民事权利(如殴打老师等),学生或学生的监护人也将承担侵权责任。
最后是师生间的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和各种教育规章制度对师生间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而学生和老师的权利义务都是相对应的。
比如教师一方面有“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力,另一方面,教师又必须履行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品行进行公正评价的义务。
教师不履行公正评价的义务,即是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侵犯,则学生有“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在现代文明社会,人人平等是最基本的信念,这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第一步。
学生作为老师的服务对象,自然应当受到尊重,同样,当老师走下神坛后。
他们的权利,他们的职业尊严也应该被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所尊重。
律师教师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由知名律师担任主讲的教育讲座,主题为“法律与教育的交融”。
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中律师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法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他提到,法律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工具,更是保护人民权益的基石。
在教育领域,法律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仅规范了教师的行为,也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讲座中,律师老师特别强调了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的法律意识。
他指出,教师在面对学生违纪、冲突等问题时,不能仅仅依靠纪律处分,而应该依法行事。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也能提高教师处理问题的效率和公正性。
其次,律师老师对教育法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解释了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公平、公正等,以及教育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这让我对教育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
讲座中,律师老师还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探讨。
他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既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也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处理与学生相关的法律问题时,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此外,律师老师还针对当前教育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如校园暴力、学生伤害事故等,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他建议,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法律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提高自身法律素养: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
今后,我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 强化法律意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时刻保持清醒的法律意识,依法行事,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
3. 加强法制教育:我将把法制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为构建法治校园贡献力量。
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法律监管与调解
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法律监管与调解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然而,有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能会发生纠纷或者矛盾。
为了维护教育环境的稳定,法律对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行了监管与调解。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问题。
一、法律监管的基本原则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属于特殊法律关系,因此受到法律保护与监管。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学校教师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严禁侮辱、体罚或者任何其他不当对待学生的行为。
学生则有义务尊重教师的教育权威,遵守学校纪律,不得干扰教师的正常教育活动。
二、教育行政机关的监管职责教育行政机关对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负责制定教师与学生之间行为的规范,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评价,确保他们的教育方法符合标准。
同时,教育行政机关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守纪律教育,严厉打击学生在学校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学校内部的监督机制学校内部也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稳定。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师生沟通平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同时,学校还可以成立教师与学生关系调解委员会,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纠纷,避免事态扩大化。
四、法律调解的程序与方式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时,双方可以选择依法进行调解。
首先,双方应当通过对话,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双方可以向学校提出调解申请。
学校可以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参与调解,倾听双方的诉求,并提供公正的裁决。
如果调解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双方可以向教育行政机关投诉,寻求更高层次的解决方案。
五、加强法律知识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维护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稳定,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势在必行。
学校应当将法律知识纳入课程设置,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法律,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浅谈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法律调整
浅谈 高 和 谐 师生 关 系 的法 律 调 整 校
文 /李 鹰
摘 要:构建和谐校 园是 高等 学校贯彻 落实科 学发展观 要求 , 保持 自身持续 稳定 、 健康发展 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 民主 法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借助道德维 系的 高校传统 师生 关系无法适应 高等教 育发展 的实践需要 , 并且在构建和谐社会 的大环境
大家进一步 的研究 和探讨 , 我们可 以从总体 上看分 析出师 生法 予学位 的权利 。 但是 使
法 律法 规授 权 学校 和教 师对 学 生的 管理 权利 , 目的是 为 了教 育教学 的顺 利进 行 。 以一 切管理 , 者说对 学生 权利 的剥夺 和 限 所 或
敬师长 ”师徒 如父子 ” “ 为主要 内容的调 整准则 显然与 以“ 民主法治 、 总要求的和谐社会不 相符合 , 于是在现代 法治发展 中已经趋于崩溃 ,
在 我 国 自古 以来 就 存 在 的 “ 道 尊 严 ” 一 日为 师 ,终 师 ,“ 学 生随意 指使 , 对学生 权利 随意践踏 。 生及家 长从 自身利益考 虑 , 学
然如此 , 学生作 为消 费者 就有权 选 老师 、 课程 、 选 有权不 来上 课 、 有 关 系, 的确具有 对学生管理 的需要 。 以为 了便 于教育教 学管理 ,教 所 《
权要求学校提供工作 机会 , 否则就可 以因为服务质量 问题 提起诉讼 。 育法 》 高 等教 育法 教师 法 》 等法律 明确将 行政 机关 的部 分教 育 这 种 观念在 有 些老 师 中也是 存 在 的 , 老 师常说 学生 交 了钱 , 如 他 行 政管 理职 权授 权 给学 校 , 特别 是 高等 学校 。 如根 据 教育 部 的《 普 不 来上 课是他 的权 利 , 怎么管 呢 ! 我 通高等 学校学 生管理 规定 》 , 对违法 、 高校 违纪学 生可 以进 行纪律处 我认 为 , 这种把 师 生关 系看 成是 消 费关 系是 说 不通 的 , 会 分 , 中最严 重 的可 以开除 学生学 籍 , 也 其 这种开 除学 籍 的行为 就是 取
论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中的关系
论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中的关系1 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产生教师与学生权利义务的基础,所以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相互依存。
在教育法律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有四种。
一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师对学生有进行教育的职责;二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教师履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法定义务,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和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保障;三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具有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负有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保护学生不受侵害的职责和义务;四是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对学生负有管理责任,但作为平等的社会成员来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相互尊重的平等法律关系。
2 教师与学生要相互尊重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真正实现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内容。
2.1按照基本道德标准要求,加强师德修养这是处理好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关系的首要条件和前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这既是职业层面的要求,也是法律所规定的。
2.2按照法律规定,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热爱帮助学生,这是处理好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关系的基础。
《教师法》第八条第四款规定:“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中小学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年龄尚处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阶段,尚不能或不完全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或他人行为是否合法,需要特殊的照顾和保护。
学校与教师、学生的法律关系
学校与教师、学生的法律关系一、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二、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一)我国教师法律地位的沿革从建国开始,教师曾长期被定位为国家干部,其权益由国家保障,并接受国家的指导监督。
根据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公民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获得教师职位后,其身份就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教师与政府之间则是一种横向型民事法律关系。
一、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二)从世界各国相关法律看,对于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的规定大致有以下3种类型:1.公务员。
德国、法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位为公务员或者教育公务员。
2.公务雇员。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都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位为公务雇员。
3.雇员。
新西兰等少数国家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位为雇员。
教师由校长聘任,但由政府支付工资。
三)教师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权利可归结为:福利待遇权;职业自由权,即享有管教学生、处置教学的自由;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权;自身发展权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而必须承担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它由法律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
四)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的关系1.中小学校长与教师间的行政管理关系①行使解聘权②教师的工伤事故处理2.中小学校长与教师间的平等民事关系教师聘任制问题二、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分析目前,一般认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为特别法律关系,属于公法上的法律关系。
也有学者认为,当前,随着公立中小学与学生的关系已经由大一统的行政关系向多元化的学校与学生关系分化,学校和学生的关系,还包括管理关系与契约关系。
1.管理关系表现为:公立学校相对于学生享有强制性与支配性的管理权。
这种管理权利(力)为我国的法律所明确授予,涉及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发放,对学生的奖惩等。
论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中的关系
论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中的关系1 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产生教师与学生权利义务的基础,所以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相互依存。
在教育法律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有四种。
一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师对学生有进行教育的职责;二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教师履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法定义务,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和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保障;三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具有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负有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保护学生不受侵害的职责和义务;四是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对学生负有管理责任,但作为平等的社会成员来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相互尊重的平等法律关系。
2 教师与学生要相互尊重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真正实现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内容。
2.1按照基本道德标准要求,加强师德修养这是处理好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关系的首要条件和前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这既是职业层面的要求,也是法律所规定的。
2.2按照法律规定,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热爱帮助学生,这是处理好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关系的基础。
《教师法》第八条第四款规定:“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中小学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年龄尚处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阶段,尚不能或不完全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或他人行为是否合法,需要特殊的照顾和保护。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日期: 2008-12-15一、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地位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首先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我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该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教师的法定职责。
教育法的规定明确了教师对学生有进行教育的职责。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对教师义务还规定,“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教师只有通过教育教学,才能履行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法定义务。
《教育法》、《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首先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间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是学校最重要的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也是学校存在的基础。
二、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履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法定义务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和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保障。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管理就没有秩序,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没有管理也就没有教育。
我国《教育法》在学校权利中明确规定“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教师法》规定,“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学校、教师在纠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应尽的责任。
试分析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试分析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由学校立法、国家法律以及劳动法规定等法律文件统一规定。
根据教育法,学校的运作靠学校的管理机构从法律上代表学校对教师进行管理和监督,以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教师作为公司的员工,应尊重学校的权利,遵守学校的行政规章制度。
同时,学校也有责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教师的劳动合法权利。
另外,学校与教师之间有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双方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教师沟通,如召开会议,制定意见征集制度,与教师联系交流等。
这样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发现并处理问题,为双方的关系和谐做出贡献。
总之,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的关系,通过双方的积极参与,才能促进其关系的和谐发展。
同时,双方应增强关心,及时为对方提供帮助与支持,使双方的工作关系更加和谐顺畅。
学校应注重发掘教师的智慧和才能,关注教师在工作中的感受,积极倡导平等、公平、尊重的劳动关系。
教师应当尊重学校的相关规定,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为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另外,学校和教师也应共同遵守劳动法规,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劳资关系,维护劳动者的权利,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综上所述,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的关系,双方都应尊重和遵守法律规定,才能促进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推动学校和教师的正常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法律上有责任和义务,应按照法律的规定,加强彼此的沟通和支持,使教师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相互尊重,携手合作,维护劳资双方的权益。
学校和教师也要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关注学校及教师之间的法律纠纷,以免拖延诉讼时间,防止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同时,当双方发生纠纷时,要及时到法律机构求助,按照法律程序,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维护学校和教师的法律权益。
教师的法律关系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核心力量,其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得到了明确规定。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之间仍然存在诸多法律纠纷。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教师法律关系案例,探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案例背景甲市某小学教师李某,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甲实施体罚,导致甲受到严重伤害。
甲家长将李某及其所在学校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害赔偿等费用。
三、案例分析1. 案件性质本案涉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体罚学生,不得侮辱学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学校、教师违反本法规定,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 案件分析(1)李某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甲实施体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侵犯了甲的合法权益。
(2)甲市某小学作为李某的用人单位,对李某的违法行为负有管理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 判决结果经法院审理,判决李某及其所在学校赔偿甲医疗费、精神损害赔偿等费用。
四、案例分析总结1.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体罚、侮辱学生。
2.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确保教师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 学生和家长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权,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五、案例启示1. 教师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法行事,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2. 学校管理责任的强化:学校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管理,确保教师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谈一谈当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改革开放,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我国实施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作为教育更应该依法治教,教师更应该知法懂法,依法教学。
教师是人材的培育者,是人类魂灵的工程师。
《教师法》关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务和责任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交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的规定,从法令上稳固建立了教师的地位,展现了教师的本质特征。
教师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师的事情,不能离开教育教学的对象——学生。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核心的主体,是教育法令关系的重要主体。
学生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归宿。
教师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形态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常识和思想道德的人。
教师的一切事情都要围绕着为培养学生成才服务。
跟着社会形态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和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也不断加强。
在教育领域,社会形态对人材规格、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地经过过程学生的择师、选校等行为反映出来,学生作为法令关系主体的权利也正在一天天受到正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就谈一下我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令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令关系是法定关系。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务和责任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形态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交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
”明确了教师的职务、职务和责任,稳固建立了教师在法令上的地位。
教师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履行教育教学的职务和责任。
教师不能抛却其享有的权柄和履行的义务,抛却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就意味着教师没尽到职责。
《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教育教学、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学生、获取报酬待遇、民主管理和进修培养训练等权利。
”同时也对教师该当履行的义务,做出明确规定,教师该当履行“遵纪守法、教育教学、思想教育、尊敬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益和提高水平”等义务。
论高校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的特点 所享有的权利是不一样的 处于外国 殖民统治以及遭到灭种 湾的少数民族同胞给予照顾, 但如条件具备,这些政策一定会为 他 的民族,享有决定其命运和地位,包括 自由决定组建独立国家、与 们提供同样的保护。 再次, 中央政府提出的并在港澳已经实行的“ 一 某一独立国家自由结合或合并、或采取任何其他政治地位的权利。 国两制”将赋予台湾特别的自治权,是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的最大 而对于主权国家内的各民族而言,其所享有的民族 自决权可称为民 努力,也为各民族的平等与发展创造 了条件。而台独分子对民族 自 族自 治,即各民 族有权独立处理本民 自 事务,最基本权利表 决进行歪曲,来达到其分裂国家的目的,正是破坏 民族平等与团结 族 己的 现为自由决定是保持 自己民族特性还是接受改变其特性而接受其他 的行为,必将遭到人们的唾弃和挫败。 民族的同化。这也是与国内的其他民族共同享有的平等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 1高智华,于泓.‘ 国际法学》. 工商出版社,20,第 5 页. 02 2 的民主权利。 第二,民族 自决的性质是法定权利。这一方面意味着其行使受 []英] 2[ 布朗利著.曾令良等译.‘ 国际公法原理)( 5 第 版). 法律出版杜. 到了法律的保护,任何违反、阻止或破坏的行为都要承担一定的法 20 ,第 65页. 03 4 律责任和后果。例如对前南斯拉夫和卢旺达严重破坏人权以及民族 [ 杨泽 ‘ 际法 3 】 伟. 论国 上的民 族自 决与国家 主权' ‘ . 法律科学' 20 () , 02 3. 0页. 自决权的行为, 通过专设国际刑事法院追究了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 4 [] 4刘建文.‘ 国际法新论). 法律出版杜,20 .第 2l 4 00 4—22页.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民族自决权的行使不得违反其他国家或人民的 [儿6 5 儿德] 沃尔夫刚・ 格拉夫・ 魏智通,吴越 .王晓飞译.‘ 国际法). 法律出 正当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绝对的权利是不存在的.必须要在国际法 版杜 . 02 20.第 25 5 页. 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1 7白桂梅.‘ 国际法上的自决'. 中国华侨出版杜.19 .第 8 页. 99 4 第三,不同的民族 自 决权的享有主体是特定的。国际法并没有 [] 8黄进.‘ 区际冲突法研究'. 学林出版社,19.第 3—3 91 3 4页. 对民族自决权做出一个整齐划一的界定。那些含有民族独立的权利 [儿英】 9 布朗利著,曾令 赶等译.‘ 国际公法原理'. 法律出版社.20 .第 03 只能由正处于受外族压迫、被殖民统治或民族灭绝的民族享有。而 在一国内部的各民族一般来讲并不能依据国际法来行使民族独立, 65 4 页. 进而分裂国家。 所以,特定的权利对应特定的主体,二者不能混淆
教师资格经典案例集锦
教师资格经典案例集锦导言:教师资格经典案例集锦涵盖了各种教师资格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和难点,通过对这些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解答,有助于提升教师资格考试的应试能力和解题能力。
本文将从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等多个方面选取经典案例,详细探讨并提供解析。
一、教育法律法规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案例案例一:小明因上课迟到被老师罚站,造成精神创伤。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教育活动应依法进行,不得使用身体、心理惩罚学生。
处罚应该是公正、合理的,不能给学生造成伤害。
在该案例中,教师罚站虽然违反法律法规,但需进一步评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处理方式,以便合理判断教师的过失。
案例二:某学校组织学生强制参加排球比赛。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生在体育课上,应依法选课,并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
学校不得强制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和选择。
2. 学校管理法规案例案例三:某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发表违法言论。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应该承担起对师德的重要责任。
不得发表违法言论,损害学校的声誉和师生的权益。
案例四:某教师将学校的教学设备擅自带离校园。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场所,教师不得将学校的教育设备擅自带离校园。
教师应当合法、合规地使用学校的资源,保障教学秩序和质量。
二、教育心理学1. 学生心理健康案例案例五:小明学习压力过大,情绪失控。
解析: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学习成绩和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
教师可以采用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调整学习方法、分担压力的方式来帮助学生。
案例六:小红情绪低落,经常自闭。
解析: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生的情感、社交和认知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学生自闭行为的出现。
教师可以借助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采用积极的教育干预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2. 教师情绪管理案例案例七:某教师因工作压力大,情绪失控,伤害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探讨
作者:王小金
来源:《师道·教研》2010年第02期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它不仅影响着师生双方的心理和个性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育法律对学校法律关系的规范和调整,大多是通过师生关系表现出来。
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既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又是一种教育、管理、保护的(行政法律)关系。
现就这两种法律关系来探讨师生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作为公民,教师与学生在宪法和法律面前是平等的。
教师是创新人才的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法》第三条关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规定,从法律上确立了教师的地位,揭示了教师的本质特征。
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核心的角色,也是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没有学生也就没有了教育法律意义上的教育活动。
可以说,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就无所谓教师,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为培养学生成才服务。
学生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中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学校是人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
”他用这种诗一般的语言,十分确切地揭示了教师劳动的基本特征:它自始自终都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两个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民主的同志式合作关系。
教师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和教书育人的艰巨任务。
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然后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保护与被保护的(行政法律)关系。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管理、保护关系
《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教育教学、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学生、获取报酬待遇、民主管理和进修培训等权利”,同时也对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教师法》第八条)。
教师在行使法律上赋予的教育教学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应义务时,带有一定的“公务”性,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行政法律上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地位,学生则相应地“处于被管理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表现为带有“行政”色彩,并为法律所确认。
法律规定教师对学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但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只看到自己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权利,看不到自己还有保护学生的责任。
有些教师不仅不能主动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因此,法律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正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应该是教师在管理中对学生实施教育,在管理中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是保障学生享有权利,帮助学生履行义务。
二是正确认识严格管理与惩戒教育、体罚的区别。
三是妥善处理严格管理与尊重学生人格的关系。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必然会产生许多矛盾。
而师生之间矛盾的产生关键在教师,师生之间矛盾的解决关键也在教师。
因此,一旦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教师首先要检讨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侵害学生的民事权利。
师生之间发生矛盾大多是由于教师职务侵权,因此 ,教师一定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职务侵权。
师生之间的矛盾即使责任全在学生,都是学生的过错造成的,教师也不能和学生“一般见识”,教师要宽恕学生的过错,因为学生毕竟只是学生,他们是受教育者,他们有错是正常的,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要接受教师的教育。
教师和学生斤斤计较、互不相让,只能说明教师“小心眼”,没有涵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法律关系。
为此,教师既要注意双方法律上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又要注意双方所处法律地位的差异性;既讲民主平等,又讲互尊互爱,与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