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简介

李贺简介
李贺简介

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

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

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后

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

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

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

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

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

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

被搁置。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

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

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诗词特色】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

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

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

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

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

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

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

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

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

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

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

“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2]

《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贺的诗文

马诗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钩:古代兵器。

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马诗二十三首

唐代: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南园十三首

唐代: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其一)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其二)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其三)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其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五)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其六)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其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其八)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其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其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其十一)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其十二)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其十三)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代: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春归昌谷

唐代:李贺

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天网信崇大,矫士常慅慅。逸目骈甘华,羁心如荼蓼。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颠倒。谁揭赪玉盘,东方发红照。春热张鹤盖,兔目官槐小。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京国心烂漫,夜梦归家少。发轫东门外,天地皆浩浩。青树骊山头,花风满秦道。宫台光错落,装尽偏峰峤。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香风下高广,鞍马正华耀。独乘鸡栖车,自觉少风调。心曲语形影,只身焉足乐。岂能脱负檐,刻鹤曾无兆。幽幽太华侧,老柏如建纛。龙皮相排戛,翠羽更荡掉。驱趋委憔悴,眺览强容貌。

花蔓阂行輈,縠烟暝深徼。少健无所就,入门愧家老。听讲依大树,观书临曲沼。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韩鸟处矰缴,湘鯈在笼罩。狭行无廓落,壮士徒轻躁。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

唐代:李贺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层围烂洞曲,芳径老红醉。攒虫锼古柳,蝉子鸣高邃。大带委黄葛,紫蒲交狭涘。石钱差复藉,厚叶皆蟠腻。汰沙好平白,立马印青字。晚鳞自遨游,瘦鹄暝单跱。嘹嘹湿蛄声,咽源惊溅起。纡缓玉真路,神娥蕙花里。苔絮萦涧砾,山实垂赪紫。小柏俨重扇,肥松突丹髓。鸣流走响韵,垄秋拖光穟. 莺唱闵女歌,瀑悬楚练帔。风露满笑眼,骈岩杂舒坠。乱条迸石岭,细颈喧岛毖。日脚扫昏翳,新云启华閟. 谧谧厌夏光,商风道清气。高眠服玉容,烧桂祀天几。雾衣夜披拂,眠坛梦真粹。待驾栖鸾老,故宫椒壁圮。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阴藤束朱键,龙帐著魈魅。碧锦帖花檉,香衾事残贵。歌尘蠹木在,舞彩长云似。珍壤割绣段,里俗祖风义。邻凶不相杵,疫病无邪祀。鲐皮识仁惠,丱角知靦耻。县省司刑官,户乏诟租吏。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溪湾转水带,芭蕉倾蜀纸。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丁丁幽钟远,矫矫单飞至。霞巘殷嵯峨,危溜听争次。

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阴悴。凉光入涧岸,廓尽山中意。

渔童下宵网,霜禽竦烟翅。潭镜滑蛟涎,浮珠噞鱼戏。

风桐瑶匣瑟,萤星锦城使。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

石根缘绿藓,芦笋抽丹渍。漂旋弄天影,古桧拏云臂。

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芒麦平百井,闲乘列千肆。

刺促成纪人,好学鸱夷子。

自昌谷到洛后门

唐代:李贺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罗锦堂

罗锦堂,1929年出生,字云霖,甘肃陇西人。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罗锦堂先生一生旅居,结识了诸多好友,并写下了很多力作,他把这些作品合写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乡的作品,也有展现志向的作品,还不乏展现异域生活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体现罗锦堂特有的作品风格。罗锦堂晚年仍不忘弘扬国学,曾去世界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为国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教授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有研究,是元曲专家,著作有《中国散曲史》、《锦堂论曲》、《罗锦堂词曲选集》等十余种。

罗锦堂- 个人职位

美国夏威夷大学东亚语文系名誉教授

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佛学顾问

夏威夷佛教总会副会长

香港大学讲师

台湾东海大学讲座教授

台湾大学中文系及英文系合聘客座研究。

罗锦堂- 人物经历

1929年生于甘肃陇西的罗锦堂先生,敏而好学,游心六艺,少有诗才,名冠陇上。十三岁所作《裴将军画蝶歌》即发表于1942年的《兰州和平日报》。初二时作《种树诗五律>一首,颇得乡贤祁少云先生嘉评,称之“有诗才、有诗品、有诗味”。后遭逢战乱,辗转求学于台湾大学,与郑因百、台静农、毛子水、戴君仁诸前辈切磋学问,专治元代杂剧散曲,成为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主试下台湾教育部门授国家文学博士学位第一人。

后来应聘入新亚书院为教授,后移帐港大,远渡太平洋,最后定居檀香山任夏威夷大学教授逾三十年,直至退休。退休后,罗锦堂先生立志弘扬国学,曾数往台、港及日本、东南亚各地讲学。1980至2004年间,数度应聘归国讲学于北京、上海、兰州等地,罗锦堂先生一生游学之足迹、山川胜境之登览、人事迁移之喟叹、荣归故乡之盛事,皆发为歌诗,经先生删改审定,遂成《行吟集》321首,其中

旧体诗227首、词27阙、曲23首、自度曲12首、新诗29首。

他的人生有许多莫名其妙。他本是甘肃人,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新闻系。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他说,你不能上这所大学,得转去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去了台湾。在台湾苦读完研究生,接着考博士生,博士论文做的是元代杂剧研究。胡适是博士论文答辩的主考官,当时还有梁实秋、谭进龙、李辰东、苏雪林、郑骞,博士论文答辩通常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胡适举手说,以主考官的身份要求延长一个小时。因为题目太大,他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也就是研究戏剧的故事从哪里来的。罗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所以考试严格极了。

罗博士毕业后,由于发表的东西很多,他被请去日本,但怕他不回来,出境必须有担保人,他莫名其妙地为了这个“担保人”结婚。在夏大,他是“国宝”,因为研究元曲的不多,他被请去德国汉堡大学讲学,指导研究明代戏剧,他的学生,著名的唐文宋念他的博士时,每周从瑞士苏黎市(瑞士银行区)坐飞机到德国,请他指导。他被奉为一代宗师。他的婚礼由中国第一草书大家于右任做主婚人,于右任老先生80多岁时送他一幅照片,还签名盖章。于老银白的长胡是世界闻名的,据说晚上睡觉要用袋子套起来,以免受损。罗家墙上挂着胡适送给他们结婚的书法,还有左宗棠的一幅对联。因为他的房子是斜的,只能挂起一联。

罗锦堂- 作品特色

罗锦堂先生少小抛家离国,游学海外,其家国之思,当为最强烈的情感,也在其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诗集中很多即是写故国之思、思亲之痛,情思深沉,尤为动人。罗锦堂先生旅居日久,渴望祖国统一强盛之情更为强烈。《行吟集》之最打动人心者,莫过于其诗中熔铸的真挚感情。先生少小离家,垂老海外,

家乡依稀如梦影,更那堪杜鹃啼血,徒增悲凉,而天边圆月更反衬诗人亲人离散之悲情。整首诗情调低回凄惋,更显乡思之痛之切。

罗锦堂先生少负鸿鹄之志,负芨远游,在“袖诗谒名公”的过程中结交了许许多多名士俊杰,如于右任、胡适、张学良、陈敏华等等。他们宴会游乐,诗酒唱和,留下了许多唱酬之作。这既是先生诗意人生的见证,又是他们珍贵友谊的见证。这类诗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的是,诗中并无过誉之辞,而是客观公正地对人物给予诗意评价。如“将军年少气如虹,誓挽狂澜立战功。踏破滔天万里浪,凭栏高唱大江东”一诗则诗意地呈现了张学良将军力挽狂澜、救国救民的胆略和英雄气概,诗境阔大、沉雄、壮美。

罗锦堂先生爱蝶、画蝶,留下了大量咏蝶之作。此类诗一扫古往今来咏蝶诗中恋花栖草的蝴蝶形象,赋予蝴蝶高洁的品性和乘风上青云的高远志向。如“好餐白露性孤高,不逐落花四处飘。莫笑此君筋骨小,也能展翅上青霄。”《行吟集》中有许多即兴写景绝句,意境清新优美,有唐人神韵。作为一个名满海外的学者,罗锦堂先生的诗思必然指向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究竟的追问。此外,《行吟集》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异域生活画卷。如《檀香山竹枝词》形象地描绘了檀香山地区“香吻乱飞”迎来送往的礼仪等颇具情趣的民俗风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友谊的颂扬。《行吟集》是罗锦堂先生人生轨迹的诗意呈现,是他悲欢离合情感的结晶。

罗锦堂(1929年7月27日-)夏威夷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1961年教育部博士,1956年台湾大学硕士,1952年台湾大学学士。著有《佛说阿弥伦经注解》,收入《佛家经论导读丛书》, 香港,密乘佛学会出版,1996年,《文心雕龙明诗

篇商榷》,北京大学主办国际文心雕龙研讨会,1995年,《元人小令分类选注》,台北,联经出版社,1989年。

罗锦堂- 考试经历

罗锦堂博士论文考试那天,他的博士论文做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这是他花费了几年功夫写成的。现存世上的元代杂剧有162部,每一部都得弄清故事来源,因为并不知道主考官会问到哪一个。

因为胡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每个考官都拿出最高的水准,他侥幸一一过关。坐在主考官席位的胡适表情严肃。两个小时答辩完毕,罗锦堂正要松一口气,突然胡适举手要求延长考试。几十年后,已成为学术权威的罗锦堂,依然还记得当年胡适的表情是那样坚毅。

罗锦堂- 与胡适

1961年,罗锦堂正在钱穆先生所主持的香港新亚书院任教,趁寒假之便,打算返台参加博士学位的口试,当时的“教育部长”是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从报上看到“教育部”特聘请“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为主考官,其他的考试委员有梁实秋、苏雪林、李辰东以及罗锦堂在台大的老师台静农、罗锦堂的指导教授郑骞先生等七人。钱先生知道罗锦堂要返台应考,就约罗锦堂在他的院长室面谈,在座的还有历史系主任牟润孙先生。

罗锦堂一踏进门,钱先生就说,你此一去,定会见到胡适先生,你务必要把我的话转告给他。由于近来港台两地不断有人传谣,说我在香港办新亚书院,是为了要与胡先生所主持的中央研究院对抗。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们一个小小的新亚

书院,如何能与台湾最主要的学术机关争高下,多年来,我和胡先生因为学术上的观点不同,难免有些争辩,但我个人对胡先生并没有什么不满,你一定要把这些话告诉胡先生。到台湾,罗锦堂哪敢先去“拜会”主考官胡适。人家会说这学生还没考试就来套近乎了,罗锦堂不干。

五言律诗

和松花轩主人(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律诗押庚韵显示自动注释

爆竹起声声,年华海上更。云深词客梦,水远故人情。

候鸟传佳信,乡心念旧程。遥知松处士,白发定丛生。

喜见海儒兄来台(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律诗押寒韵显示自动注释

客梦悲寥落,秋风向晚寒。百年知己少,万里逢君难。

欢笑情如旧,离愁泪始乾。今宵海上月,应似故乡看。

锦囊集句(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律诗押阳韵显示自动注释

江花兼谢草,投满一时囊。佩向雕鞍畔,携归酒肆旁。

缕心喷血思,文绮绛绡装。收拾琳琅句,奚奴负不妨。

七言律诗

和戴君仁教授室诗原韵(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真韵显示自动注释

净几明窗著此身,枕山池阁远嚣尘。阶前花影清摇月,槛外波光冷照人。

闭户渐疏俗事累,读书略见古风醇。真如静处吾能说,半作诗僧半隐民。

漫游十咏其一重过东京有赠(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真韵显示自动注释

歌伦比亚大学教授唐德刚先生,以所作〈英伦飞美机中诗〉十首见示,情韵铿锵,时流莫及;因就余于甲辰八月,赴巴黎出席第十六届国际汉学会时,途中所经各地之纪事诗十首奉和,聊答雅意云尔。

客里相逢且自亲,无端离合岂前因。重来似觉门庭改,乍见翻惊笑语频。

万里风尘悲故我,半江秋水怅伊人。殷勤嘱托北归雁,为报乡音到渭滨。

其二日光湖畔小坐(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先韵显示自动注释

古木萧疏野寺前,江村风味自悠然。鱼吹小浪来桥下,人背夕阳立水边。

笑语频传争渡客,橹声遥送晚归船。漫游未改儿时兴,踏足高歌月满天。

其三太平洋机中(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阳韵显示自动注释

乾坤颠倒两茫茫,似处高寒不可当。大海波平沉落日,九霄风紧散清霜。人间纵有愁千叠,天上应持醉满觞。酒醒梦回无一事,朗吟飞过太平洋。

其四旧金山桥畔(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尤韵显示自动注释

平明古渡泊轻舟,千里风光一望收。澹澹云随高鸟尽,悠悠河入乱山流。涛声震岸连宵雨,浪影遥天故国秋。直上长桥寻旧迹,断崖飞瀑冷飕飕。

其五纽约话旧(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齐韵显示自动注释

小饮红楼画角西,江干云树半凄迷。情无可恋欢肠少,事有难言笑语低。好梦今宵犹纽约,征程明日已巴黎。吴头楚尾休相问,一抹青山驻马蹄。

其六飞渡大西洋(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先韵显示自动注释

铁翼横空北极边,苍茫遥见往来船。重重树影摇斜岸,点点雪花飘满天。四处阴霾沉眼底,无穷好景落窗前。巴黎到此知非远,一片沙鸥在水田。

其七巴黎公园(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真韵显示自动注释

雨洒园林气象新,风光无地不宜人。花香处处通幽径,鸟语时时过别邻。幸有余闲舒倦骨,喜无灰土杂烟尘。昂头一笑扬鞭去,谁识楼台画里身。

其八巴黎客馆留别(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庚韵显示自动注释

把盏垂帘到五更,寒灯一点说归程。未能年少学张绪,岂肯穷途哭阮生。槛外青山思故国,窗前落叶送秋声。壮游如梦今何夕,北斗低昂月半明。

其九早登瑞士山(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显示自动注释

耿耿银河夜未阑,车声催动晓霜寒。悬崖翠竹人千个,绕径苍波水一湾。犬吠深山村尚远,鸦鸣古木月将残。朝阳如火穿林出,无限风光放眼看。

其十瑞士山中遇雨(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尤韵显示自动注释

枫林红透又深秋,衰柳寒蝉一片愁。漠漠疏烟催雁翅,萧萧落叶打人头。

云归远岫疑山动,水绕荒村惊地流。万里不辞来醉别,黄花满径笑相留。

感怀,任教夏大三十年(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押尤韵显示自动注释

小住蓬莱三十秋,年光老大去难留。赋诗犹有高歌兴,对酒却无少壮游。梦里悲欢惊聚散,人间冷暖泯恩仇。幽怀欲寄何由寄,笑指莲华最上头。

五言绝句

题画蝶(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绝句押皓韵显示自动注释

含香餐白露,带醉眠芳草。时傍莺燕飞,不共秋花老。

题阿弥陀经(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绝句显示自动注释

生死何时了,凄凉万古情。自甘居牖下,白首弥陀经。

七言绝句

春日怀金陵诸友(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绝句押阳韵显示自动注释

江南江北好风光,山绕楼台水绕廊。我不归来谁是主,花开可有旧时香。

桃园道中(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绝句押寒韵显示自动注释

行行直上翠薇巅,绿树阴浓碧水寒。来往皆从岩下过,满山插遍青琅玕。

题画蝶(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绝句押灰韵显示自动注释

为探春光草上来,等闲飞去又飞回。不是薄情栖不稳,只缘花好未曾开。

陇西留别(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绝句押阳韵

踏遍东西两大洋,依然思念旧家乡。归来忆我少年事,苦雨凄风梦一场。

注:余自一九四八年离家远游,至一九八○年始得回乡扫墓。事毕,重返檀岛,临上火车时,舍侄克礼出纸请题诗以为纪念,乃匆匆促成此四句,词虽鄙俚,亦当时真情之流露也。

罗锦堂:我上陇西中学的高中三年级时,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穿着一袭蓝色长衫,手执一柄折扇,身上还背着一个大包袱,胡须飘飘然在微风中披拂着,真有些仙风道骨似的,一看便知是外乡人。这位老先生一开口便自我介绍:“兄弟是河南来的,但根据我们的家谱,在唐代时,我们与大诗人李贺是同一族人,李贺死后,家人彼此才分散,我们一家到了河南便落业下来,一直到现在。又从家谱上知道,李贺卒后,确系埋葬在贵地陇西,所以我不辞千里而来,目的是要找李贺墓地。”一说到李贺之墓,我比谁都熟悉,我立即去家里拿了一本襄武人

物志,其中有一篇李贺的传,他全部抄了去。第二天,我又约好陪他去李贺的墓地,因为我们乡下老家在昌谷乡,而李贺墓就在昌谷乡孙家庄回回阳山的山腰,距我们家仅一箭之遥。墓上共有3统碑,全部倒塌,无人管理,但无人不知那就是李贺之墓。那位异乡人看到墓地那样荒凉,面对颓垣断碑,突然掉下泪来。我当时假装没有看见,他便毫不厌烦跪在那荒草丛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抄碑文,直到日落黄昏,乡村灯火初上时,他才肯离开,但碑文尚未抄完。他告诉我,他明天还要来,就不要我陪了。以后我就与那位老人失去了联络,一切的事就不知道了。

石锡铭:籍贯指的是“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的地方”(《辞海》)。关于李贺的籍贯,史籍上记载不一。《辞源》、《辞海》、《中国百科大辞典》上均称李贺为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巩昌府志》、乾隆版《陇西县志》及《陇西县志疆域(陇西幅员图)》上对李贺籍贯、李贺墓、李贺南园均有记载和标记。《中华姓氏通史》载:“李贺,陇西人,字长吉,为唐宗室之后。他七岁能词章,诗句多奇境,为唐诗中奇才”。李贺在自己所作的诗歌中,也多次自称“陇西李贺”。有一点可以肯定,李贺死后葬陇西(今甘肃省陇西县昌谷乡),俗称“学士坟”。《巩昌府志》记载:“仁寿山在南一里,其山系秦岭支脉,逶迤千余里,至郡之阳而止。右有悬泉,如匹练,近无矣。其上有文昌阁、魁星楼,其背有李贺墓。”乾隆版《陇西县志》亦载:“仁寿山在城西南里许……其上有李贺墓。”七十年代兴修农田水利时坟丘被毁。“李贺墓碑”今存陇西李氏龙宫。

总之,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李贺出生在河南宜阳昌谷,祖居是甘肃陇西,并且逝后葬在故里。李贺自称陇西人,不是有些书籍说的“是指李贺的郡望而言”,而是就他的籍贯所称。

李贺诗集,自编为四卷本授予沈子明,收诗223首。北宋以来流传的《李贺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而篇数不同,编次也很零乱,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即“二标准六方法”;形成初步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教学重点:以“二标准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为重点,增强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翻译的操作 教学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近几年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点也同样是“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从试题来看,它虽然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同时也涉及到内容,因而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这对考生的要求自然也就比以客观题形式更高。 二、分析错例,提出翻译的原则 (一)读下面的文言句子,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⑤甚矣,汝之不惠。 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解析: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且无中生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4)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二)小结明确:得分点设置 ①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②古今异义 ③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作<使>动、形意动) ④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 ⑤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⑥固定结构:附例 表询问:如……何奈……何若……何谁……者 表反问、商榷、猜度: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

何以……为何……之有 表比较、选择:……孰与…………孰若……与其……孰若(岂若) “所”字结构:有所(以)无所(以)何所所以 “者”字结构:形容词+者动词+者动宾词组+者数词+者 知道了这些文言知识点易被设为翻译得分点,那么文言的翻译是不是只需掌握这些就能翻译好呢?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又是遵循怎样的标准的呢? (三)明确句子翻译的原则: 1.严复:信、达、雅 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 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若是全盘而真实地‘信’了,把原作的思想感情,意思之最微妙的地方,连它的文字的风格、神韵都传达了出来,则不但‘顺’没有问题,就是所谓‘雅’(如果原作是‘雅’的话)也没有问题。‘信’、‘达’(顺)、‘雅’三字,实在作到一个‘信’就都有了。”⑧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信、达、雅”在逻辑上确实“先天不足”。 译文除了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之外,还必须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2.“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第二课时 三、结合实例,探讨翻译的方式方法 1、方式 直译和意译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才意译。 实例研究 翻译下列句子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译文:扁鹊望见桓侯就掉头跑开。

浅析王勃与李贺诗歌创作的异同

浅析王勃与贺诗歌创作的异同 摘要 王勃与贺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才,他们小时候就有“神童”之称,但命运的不公使得正直创作黄金时期的他们与世长辞,给我们留下了有限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对王勃的雄放刚健,苍凉沉郁的风格的研究和对贺丰富离奇的想象;虚幻荒诞的境界;凄恻冷寂的气氛;奇峭的语言进的特色的研究。比较他们创作的不同,更加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创作。 关键词:雄放刚键;苍凉沉郁;语言奇峭;幽冷;异同

ABSTRACT Wang Bo and Li He a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wizards, their childhood is called "child prodigy", but the fate of injustice made righteous creation gold period they 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 ever, left us with limited classic.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Wang Bo male put vigorous research, desolate melancholy style of Li He rich and strange imagination; fantasy realm; sad lonely atmosphere; study the precipitous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of their creation is different,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creation. Key words: Vigorous Bleak and gloomy Language steep Gloom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李贺写诗的故事

李贺写诗的故事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贺的写诗的故事是怎么一回事呢?李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 代“三李”,被人们称为诗鬼。 概述 李贺很小就有“神童”之称。相传他7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书籍,能写出很漂亮的 文章和诗句。当时的大文豪韩愈和皇甫听到这件事,就派人要来李贺的诗作,阅后十分惊奇,竟怀疑不是出于李贺之手。韩愈说:“如果是古人的作品,我们或许没有看到,现在 诗人的作品,我们哪能看不到呢!” 于是他和皇甫一起从洛阳到昌谷去拜访这位“神童。” 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本来是唐皇宗室郑王的孙子,因为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李贺因避父讳,不能考进士,后来韩愈为他写了一篇《辩讳》,使他做到太常寺奉礼郎。这天李晋肃正在家闲居,听说大人来访,慌忙出迎。韩愈和皇甫走进客厅,便提出要 小公子李贺写首诗看一看。 这时李贺正在后院玩耍,听说有位韩大人和皇甫大人要见自己,就连蹦带跳向客厅跑去。韩愈正说话间,忽然看到一个孩子,清清瘦瘦,浓眉大眼,跑得满头大汗。他头上的 发辫歪向了一边,肩上还搭着一件长褂。不用说,这就是小李贺了。李晋肃向客人介绍后,李贺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韩愈两人说明来意,李贺欣然从命。只见李贺从从容容拿过文房 四宝,望望客厅外两位大人的车马,长长的羊毫笔就龙飞凤舞起来。皇甫一杯茶尚未喝完,小李贺已经交卷了。韩愈接过一看,上写《高轩过》,两人不禁拍案大惊,连夸:“好诗!真李家千里马也!”从此李贺的诗名便不径而走,传遍京华。 李贺作诗写文,总是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深刻的构思,从不生搬硬造、东拼西凑去模仿 别人。他平时很注意积累素材,观察生活,锤炼文字,深化意境。他常常早上出去,骑一 匹瘦马,后边跟一个小书童,背上一个书包。他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凡是认为有 意义的事,都随时记下来,放到书包里。凡诗不先写题目,晚上回家以后,再拿出来一一 整理成完整的.诗文。 他的母亲常常看到儿子背着一书包纸片回来,又每天写到深夜,心疼地说:“孩子啊,你要把心呕出来吗?” 李贺仕途失意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 元808~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 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

简论李贺诗歌意境的特色

简论李贺诗歌意境的特色 【摘要】李贺是一个以“辞尚奇诡”著称的诗人,他的诗以凄艳诡激诗风,惊迈时辈,屹然别立于中国诗歌长河,以其诗歌风格独具的意象群,营造了具有鲜明特色,不同常人的诗歌意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李贺;诗歌意境;奇艳;音乐;非常规词 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论述到:“意境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在美学家宗白华看来,“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这其中有些境界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而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歌意境的构成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以写物为主,有的以写情为主,有的以写意为主,所以王昌龄《诗格》中有物境、情境、意境的“三境”说。从美学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与理、形与神的和谐的统一。 在诗歌极度繁荣的唐代诗坛上,能作超现实想象、并以构建超现实意象为审美追求的诗人寥寥无几,李贺无疑是这极少数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一位。李贺诗歌往往宕开一笔就造成一个奇景突现,异彩缤纷的境界。构思更是超越时空,思维跳跃很大,给人以开阔的景象,再加上各种的色彩使意境更为瑰丽。诗歌的构思则采取多层次的手法来丰富诗歌的含义,加深诗歌的意境。通过对李贺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的理解,从另外细致的方面理解他的意境。 一、李贺诗歌的鲜明意境 李贺的诗歌可用一个“奇”字来概括:奇妙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奇丽的语言,奇峭的意境,构成了李贺诗歌的奇崛。他很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个“奇”字是李贺的浪漫主义诗篇不同于别人

李贺小传

《李贺小传》教案 芜湖十二中陈长富 知识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读准文中的字音,理解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扫除文字障碍。 2、识小传这种文体的特点。 能力目标: 1、理解作者布局构思上的特点,学习作者写作材料的选择安 排。 2、体会作者以小见大、对比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3、体会作者写作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意图。 德育目标: 认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压抑的社会现实,激发学生在新时代中积极有为的理想。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注释,读准文中的字音,理解文中的重要实词和 虚词,疏通文意。 2、理解作者布局构思上的特点,学习作者写作材料的选择安 排。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以小见大、对比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写作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本课以学生自读为主,在朗读、讨论中,教师适当点拨、小结。 教学设计: 一、导入,简介李贺与李商隐 以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导入 二、请学生朗读课文,正音释义 姊zǐ长指爪zhǎo 奴婢bì观阁guàn 高邈miǎo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 恒从 ..小奚奴 天上差.乐 持一版.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尔已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本文是小传,小传有何特点? 简略地记载人物的生平或轶事篇幅短小的传记,有别于正史的长篇大传。 2、本文只写了几件轶事,围绕李贺的哪些方面来写的?突 出他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奇外貌特征之奇诗歌创作之奇临终之奇

3、他的诗歌创作的方法和过程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否适 合我们今天的写作? 一是“为情造文”不以程限为意 二是及时捕捉灵感 三是坚持适时整理 四是为文用心 4、作者详写了天帝召升的情节,请学生复述。在结尾连设了 六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李商隐的身世,说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三问是问天,后三问是问李商隐的遭遇,层层递进,反复呼号。英年早世惋惜 不辛遭遇同情 奇才而不容于世,却被天帝眷恋对比悲愤中略有安慰 四、课文小结 小传虽小,却以小见大,其小在于作者并没有全面勾勒诗人李贺的一生,对他的生平经历也记叙的不多,而是选取了他生活中的若干小片段进行叙述,以小片段撑起传记的主干。 此外,在篇幅上,全文寥寥数百字,语言极为精练。大体现在有很大的容量,集记叙、议论和抒情于一体,内容浑厚,意味深长。 五、作业 1、查阅李贺的其他诗作

浅谈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本科生毕业论文册 学院文学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07级2班 学生 指导教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浅谈李贺诗歌中的色彩》,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编号:2007013210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院系:文学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 07级2班 学生姓名:学号: 2007013210教师:职称:教授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本论文研究目标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及其运用的色彩产生的效果。需要搜集大量李贺的诗歌,特别是带有颜色词的诗歌。并且分析其色彩词的作用,极其产生什么样的意境。分析李贺的色彩词与其他诗人的色彩词运用有何不同。探究李贺诗浓郁艳丽的深层原因,分析李贺的生命历程,及其人生经历,总结色彩在李贺人生中的重要位置。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李贺在繁茂的唐朝诗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他的诗歌诡谲绮丽,这与他运用色彩分不开。翻开李贺的诗歌,各种色彩扑面而来,这些颜色在李贺笔下有了自己独特的意蕴。由李贺的诗歌总是带着浓浓的悲愁,这与他短暂而痛苦的人生经历有关。李贺就是这样一位善于用厚重、浓艳、诡异的色彩创造诗的意境,表现自己浓郁的伤感意绪和苦闷不平的诗人。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首先,已经搜集到李贺的大量诗歌集,尤其是其中具有明显色彩词的诗歌。而对于李贺诗歌中色彩的研究方面的文献也很充足。本文通过分析李贺诗歌中的色彩意象,来研究其产生的意境。举例分析诗歌中的色彩诗,探求李贺背后的浓艳凄绝的人生。 4、主要参考文献 专著: 〔1〕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2〕王琦《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论文: 〔1〕金国全《谈诗词的色彩美》,《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1期。 〔2〕李晓峰《试析李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指导教师:年月日

李贺生平简介

李贺生平简介 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生平 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 李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沉之情;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他作诗态度认真严肃,呕心

李贺的雅号

李贺的雅号 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李贺是唐朝中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别具一格,一般都是借古讽今来揭露现实的诗歌。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诗人李贺的雅号,欢迎阅读! 李贺的雅号是什么李贺的雅号是诗鬼,与诗仙诗圣齐名。李贺出生于中唐时期,有李氏王族血脉。可是这份血脉非常的稀薄,李贺家族与皇族的关系已经很疏远。李贺的家庭并不富裕,但父亲依旧让他读书习字。 李贺在十来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写很好的文章,赢得了一个鬼才的称号。 李贺的父亲名字上有一个晋字,晋与进同音,嫉妒李贺的人认为他应该要避父亲的名讳不应该去考进士。好友韩愈鼓励李贺去应试。李贺虽然上了京城,但是却没有下场考试,导致他落榜了。李贺写了许多抒发内心不平的诗句。后来因为李贺是王室后裔,加上韩愈为他作保,李贺依然做了一个九品小官。三年后,李贺因病辞官,回到了故乡。李贺自幼体弱多病,没满三十岁就去世了。 李贺杰出的名声都是在京城为官的三年积累下的。在长安时,李贺虽然自己心情不好,但经常参加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大大增加了他的阅历,增长了他的诗文写作才华。李贺的大多数作品都产生在这个时期。李贺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诗中针砭时事,对劳苦百姓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在诗文艺术方面,李贺体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构思,富有创新性。 鲁迅和毛泽东都很喜欢读李贺的诗。但是李贺的诗也是有缺陷的。李贺英年早逝,阅历仍尚浅,诗句中体现出的想法还不够成熟。李贺的雅号不像李白一样人尽皆知,但是李贺的才华足以和前辈比肩。 李贺怎么死的唐朝大诗人李贺死于公元813年,当时只有二十七岁,是英年早逝。李贺属于病卒,原因与他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 李贺的抑郁感伤,首先和他一生怀才不遇、官场失意有关,其次也是因为他妻子的早亡。虽然他是唐朝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他也常常为此自豪不已,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但是必须说明的是,李唐的宗室在武周时期被铲除殆尽,剩下的也大多落魄,李贺从小就家境贫寒,姐姐出嫁后兄弟俩就不得不外出谋生。 渐渐长大后,李贺因为在诗歌方面的无比的天赋,深受韩愈、皇甫湜等前辈的器重和提拔。可惜,他的仕途仍然非常不顺。先是被嫉妒之人恶意中伤而导致无法参加进士科举,之后经人推荐靠父荫为官,也不过是个从九品的小官。升迁无门,几经辗转和努力,李贺至死都始终不得志,这对于他的高贵的血统和超凡的才华而言,可谓莫大的耻辱。 李贺写诗与其他著名的诗人不太一样,他对此极其严肃认真。据说,他少时每日太阳刚出来就骑着驴子出门,背着一个锦囊,心有所感就把诗句写下来投进锦囊里,到了晚上就可以合成一首诗。他的母

浅论李贺独特的诗歌精神

浅论李贺独特的诗歌精神 摘要: 李贺是中国诗歌界一朵奇葩,其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而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应其独特的诗歌精神影响生成的。其精神气格具体表现为:傲骨远志、高格、独化、冷不退避、哀绝不屈。一个时代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及个人身世背景同时作用下,诗人在接受和选择过程中生成的生命意识形态,并成为一切行为活动的本源。本文主要从诗人被动接受的背景以及主动选择接受的艺术结构入手,试探究其最终形成的精神气格。帮助读者更深层次解读艺术家艺术作品。 关键词: 李贺背景接受精神气格 Shallow LiHe unique poetry theory Abstract: In general,thespirt of poetry is a subject fewer people deal with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reviews.In fact,it is a little vague to a certain degree.It is a psychoiogical ideology in deep level,which towers above creative methods,linguistic of social,cutural and family background of individuals influence of life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and selecting,is the cause of all activities.This essay tries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e peculiar spirit of poetry in order to help the readers to explain and understand artistic works,from active and passive acceptance. Key words: LiHe background accpting spirit of poetry 绪论: 李贺,中唐诗人。自唐杜牧为其诗作序赞赏后,后人多欣赏李贺诗歌,相关评论主要有:唐:杜牧-《李贺诗歌序》;李商隐-《李长

李贺春昼原文及字词解释

李贺春昼原文及字词解释 春昼【原文】: 作者:李贺 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 草细堪梳,柳长如线。 卷衣秦帝,扫粉赵燕。 日含画幕,蜂上罗荐。 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越妇支机,吴蚕作茧。 菱汀系带,荷塘倚扇。 江南有情,塞北无恨。 春昼注音: zhū chéng bào chūn gèng lòu zhuǎn , guāng fēng cuī lán chuī xiǎo diàn 。 cǎo xì kān shū ,liǔ zhǎng rú xiàn 。 juàn yī qín dì ,sǎo fěn zhào yàn 。 rì hán huà mù ,fēng shàng luó jiàn 。 píng yáng huā wù ,hé yáng huā xiàn 。 yuè fù zhī jī ,wú cán zuò jiǎn 。 líng tīng xì dài ,hé táng yǐ shàn 。 jiāng nán yǒu qíng ,sāi běi wú hèn 。 春昼字词解释: 1: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朱城,皇都也。光风,和风丽日也。 2:巻衣秦帝,扫粉赵燕:巻衣,乐府有《秦王巻衣曲》,秦王卷衣赠所爱 之人。扫粉,抹粉也。赵燕,赵飞燕也。 3:日含画幕,蜂上罗荐:罗荐,席也。 4:平阳花坞,河阳花县:平阳花坞,汉平阳公主花坞。河阳花县,潘岳为 河阳县令,遍植桃李,称河阳一县花。 5:越妇搘机,呉蚕作茧:搘,支也。 6:菱汀繋带,荷塘倚扇:繋带,荷初生状。倚扇,荷叶展开如扇。 7:江南有情,塞北无恨:无恨,一作无限。 李贺人物轶事

文言文翻译

.阅读下文,翻译句子: 勾践之困会稽也,怅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女通“汝”,你。重(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折节--屈己下人。振--通“赈”,救济。吊--慰问。 2.阅读下文,翻译画线句子。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作者:崔铣) 3.阅读下文,翻译画线句子。 汤(商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日:“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人吾网。”汤日:“嘻,尽之矣!非桀(夏桀)其孰为此?”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日:“昔蛛罞 (蜘蛛)作网罟,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日:“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译文: 4.阅读下文,翻译画线句子。 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日:“椎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日:“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饲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译文: 5.阅读下文,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射说元好问 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①,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说》。 【注】①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②彀:拉弓。 ③走:自称谦词。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指哪几位诗人: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指哪 几位诗人? 互动问答“诗仙”、“诗圣”、“诗佛”、“诗鬼”指哪几位诗人?“诗仙”指李白,“诗圣”指杜甫,“诗佛”指王维,“诗鬼”指 李贺.这些称谓都是后世人们所起.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 历坎坷,思想复杂,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 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他的诗今存900多首,如《梁甫吟》、《侠客行》、《行路难》、《古风》、《梦游天姥吟 留别》等.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 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 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 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 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他还擅长运用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 和惊人的幻想,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诗句.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 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 治倾向.他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 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杜甫诗歌的风格可 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 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却极见功力.

浅谈李贺和李商隐的诗歌艺术

浅谈李贺与李商隐的朦胧美李贺、李商隐都是唐王朝的宗室,他们都想一展平生之志,实现重振唐王朝的政治理想,但腐朽颓败的唐王朝并没有给他们一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们的一生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仕途坎坷,过着穷苦潦倒的一生。他们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都有独具风姿的诗歌创作。 李商隐在《李长吉小传》中,极为生动地记载了李贺骑驴外出觅句呕心写诗的情景,传颂着“帝成白玉楼,召为君见”这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表现出对李贺的无限敬仰之情。李贺在诗歌的艺术创作上对李商隐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他的诗哺育了李商隐的成长在李商隐的诗集中,有《效长吉》等十多首诗留下了对李贺诗歌的模仿痕迹,但又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诚如张采田先生说:“玉溪古体虽多学长吉,然长吉语意峭艳,至于命篇,尚不脱乐府本色;义山宗其体而变其意,托寓隐约,恍惚迷幻,尤驾昌谷而上之,真骚之苗裔也。”虽然如此,他们毕竟在诗歌艺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先就他们的诗歌在朦胧美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比较。 戴叔伦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贺、李商隐在表现朦胧美方面是充分的、成功的,在中国诗歌史上,他们所写的具有朦胧美的诗歌,其成就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在最求诗歌朦胧美的过程中,李贺和李商隐都欲动了各种这笔情感埋没意绪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诗歌的个性特征,那么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异同又有哪些呢? 首先,二李都成功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比兴的手法,起源于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在诗经中运用十分广泛。李贺爱用层层的比喻,充分渲染和表现自己的情思,又会在比喻中掺杂一些象征的手法,让读者对他的思想似懂却又非懂。譬如《李凭箜篌引》,诗中用“空白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描摹李凭弹箜篌的声音之动听,用“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含笑”以写乐声之幽妙,用“十二门前融冷光”以写声音之热烈。读此诗,读者往往拍案叫绝,不禁为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所倾倒。但细细想来,有谁听过“昆山玉碎凤凰叫”,又有谁见过“芙蓉泣露香含笑”?虽然诗人的比喻是精妙绝伦的,但由于喻体或是象征性的,或是幻境中渺茫的事物,因此不能给人以具体真切的感受,他的情思也因而显的高深莫测。相比李贺,李商隐则主要用典故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思。譬如《锦瑟》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了四个典故,而这四个典故又都比喻什么呢,因为其朦胧性,后代对它的理解就众说纷纭了。 二李都是唯美主义诗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为了诗歌自身的美丽,也就是文字与意象的美丽,而不惜牺牲内容与情感的表达。而在表达诗歌朦胧意向的特点上,我认为可以分一下三点: 以诗的结构而论,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李贺题跋像,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但是他对于诗歌的整体结构则用力不够,因此他能写出大量的惊心动魄的诗句,却未能留下较多的意境浑成的诗篇。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而最为突出的便是他的爱情诗。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 以诗的表情而论,李贺多自创之语,对语言的色彩情态用力尤勤,诗中较多地用了同感、拟人、比喻等修辞,使其诗歌蒙上了一层荒诞虚幻的色彩。李商隐诗歌中语言多有所本,尤

李贺童年作诗的故事

李贺童年作诗的故事 李贺很小就有“神童”之称。相传他7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书籍,能写出很漂亮的文章和诗 句。当时的大文豪韩愈和皇甫听到这件事,就派人要来李贺的诗作,阅后十分惊奇,竟怀疑不是出于李贺之手。韩愈说:“如果是古人的作品,我们或许没有看到,现在诗人的作品,我们哪能看不到呢!” 于是他和皇甫一起从洛阳到昌谷去拜访这位“神童。” 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本来是唐皇宗室郑王的孙子,因为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李贺因避父讳,不能考进士,后来韩愈为他写了一篇《辩讳》,使他做到太常寺奉礼郎。这天李晋肃正在家闲居,听说大人来访,慌忙出迎。韩愈和皇甫走进客厅,便提出要小公子李贺写首诗看一看。 这时李贺正在后院玩耍,听说有位韩大人和皇甫大人要见自己,就连蹦带跳向客厅跑去。韩愈正说话间,忽然看到一个孩子,清清瘦瘦,浓眉大眼,跑得满头大汗。他头上的发辫歪向了一边,肩上还搭着一件长褂。不用说,这就是小李贺了。李晋肃向客人介绍后,李贺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韩愈两人说明来意,李贺欣然从命。只见李贺从从容容拿过文房四宝,望望客厅外两位大人的车马,长长的羊毫笔就龙飞凤舞起来。皇甫大人一杯茶尚未喝完,小李贺已经交卷了。韩愈接过一看,上写《高轩过》,两人不禁拍案大惊,连夸:“好诗!真李家千里马也!”从此李贺的诗名便不径而走,传遍京华。 李贺作诗写文,总是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深刻的构思,从不生搬硬造、东拼西凑去模仿别人。他平时很注意积累素材,观察生活,锤炼文字,深化意境。他常常早上出去,骑一匹瘦马,后边跟一个小书童,背上一个书包。他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凡是认为有意义的事,都随时记下来,放到书包里。凡诗不先写题目,晚上回家以后,再拿出来一一整理成完整的诗文。 他的母亲常常看到儿子背着一书包纸片回来,又每天写到深夜,心疼地说:“孩子啊, 你要把心呕出来吗?” 【启迪】“诗鬼”李贺,志向远大,踌躇满志,但家境的贫寒注定了他仕途上的不得志。所以,李贺呕心沥血,将满腹的失意化作诗,挥洒到锦囊中,写诗也成了他宣泄的一种方式。人们往往会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穷思苦想,费尽心血,而精诚所至,这样的人也通常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李贺知识点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诗鬼”李贺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八代私人传承古方,科学关爱,让男人精力回归,晚上和媳妇亲热更长久,嘉上拼音zjt与数字60789。27岁英年早逝。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原始的标配。不过由于后人对这句话太过追捧,因此很多名家也把这句话加入了其他引申。 天若有情天亦老 河满子·秋怨 朝代:宋代 作者: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吴征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吴征 10级汉语言文学师范班学号:1001410024 摘要: 李贺的诗在语言、构思、主题的表现等方面都惊人耳目,外在的语言实际上折射的是他苦楚的心。当然也有诗篇以丰富的想象展示了他远大理想抱负的一面。多舛的命运与建功立业的欲望猛烈碰撞使他的诗具有了历久不衰的魅力。本文试从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入手,感受李贺诗歌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奇崛冷艳,幽暗瑰丽想象特异构思奇诡两重性 唐代“鬼才”李贺创作了二百四十多首光辉诗篇,他的诗标新立异,风格独特,并通过创作实践,在诗歌的体裁,构思和表现技巧的探讨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繁花似锦的唐诗园圃中李贺的诗作为一朵奇花异卉,千百年来,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宜阳)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皇室后裔的家庭,少年时才能出众,以远大自期,他体质羸弱,长的细瘦,而且通眉、巨鼻、长指爪,却以壮士自称,他在《南园》中写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有理想有抱负,他常在诗中自称“唐诸王孙”,希望致身通显,获得较高的地位和享受,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以“有讳父名”而被人议论攻击不能应进士试,只做了一个职掌祭祀的小官奉礼郎,加之家族逐渐衰败,家境贫寒,他的希望只能成为一种幻想,并由此产生了沉重的失落感和屈辱感。他目睹了朝政的黑暗腐朽,国势衰微,加上自己坎坷的人生遭遇因而愤强激越,这种思想深刻的影响到他日后的诗歌创作,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长吉体”。 艺术是诗歌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奇崛冷艳,幽暗瑰丽是李贺诗歌的创作的艺术特色,更是李贺诗歌得以广泛流传的关键原因之一,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

李贺的作者简介

李贺的作者简介 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贺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写出相当动人的诗歌,他的诗歌吸引人们争相传抄、品赏,在当代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李贺的简介讲述什么呢? 李贺简介 唐代诗人李贺(790~816)注音:lǐ hè 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 李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沉之情;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他作诗态度认真严肃,呕心沥血,属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在同时代的韩、孟、元、白诸家之外别树一帜,启迪了晚唐的诗歌创作。但由于过分标新立异,也有的作品晦涩险怪。有《李长吉歌诗》。 李贺又名:诗鬼.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李贺(公元790—816)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仕途蹭蹬,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混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际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长吉体”诗风。李贺天才奇旷,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李贺诗歌一直让后人交口称誉,深为赞叹,李贺是中唐至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人物,在唐代诗坛和我国诗史上永放异彩。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

文言文文句翻译指导和训练

文言文文句翻译指导和训练 一、分析说明 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宇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无论在(考试说明)还是(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2002年高考,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这对一向不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考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一点应该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 视为复习备考的最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他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关键要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但实际操作起来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词义古今一一对应的,语序古今一致的,只需直译就行了。关键是另外一种情况,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照直诘洁屈聱牙时,就需运用现代汉语多方面知识,并且体现现代汉语"规范、清晰、连贯"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意译。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以遮掩无知。"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26个文言虑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在完成文言文语句辊译时要注意按照"留、换、补、删、调、贯"六宇法进行。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吉句中带修辞瑰坟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语句翻译完成后,再回头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译,语句是否通顺。 二、试题剖析 [例1]阅读下文,完成3一4题。(1995上海卷) 汤(商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日:"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人吾网。"汤日:"嘻,尽之矣!非桀(夏桀)其孰为此?"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日:"昔蛛罞(蜘蛛)作网罟,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日:"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把"非桀其孰为此"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答案]译为:"不是夏桀,谁能做出这种事情呢?" [例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996上海卷) 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日:。椎伏神(中药名,外形像竽)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如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日:"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饲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把"召医而尤其故"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