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基础

内经基础

内经基础

《灵枢·营卫生会》所言“太阳主外”的“外”是指:卫气

《灵枢·百病始生》认为: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便血

《灵枢·百病始生》认为邪中人出现“洒淅喜惊”,为邪传舍于经脉

《至真要大论》属“湿”的病机为诸痉顶强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的阳气昼夜消长规律是: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

《素问·玉机真藏论》“五实”是指: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五虚”是指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

“夫百病始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之“清湿”是指寒湿

“治病必求于本”中“本”的含义是阴阳

“代则气衰”之“代”是指:脉缓而有歇止

人体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人体解剖学》分泌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属于分泌腺的器官是 A.前庭大腺 B.垂体 C.前列腺 D.胰腺 E.睾丸 2.分泌腺的特点是 A.有导管 B.无导管 C.血管少 D.体积大 E.血流快 3.属于分泌组织的是 A.松果体 B.睾丸 C.甲状腺 D.胰岛 E.脾 4.属于分泌器官的是 A.胸腺网状上皮细胞 B.脾 C.胰岛 D.松果体 E.睾丸间质细胞 5.甲状腺 A.由峡和两个锥状叶组成? B.质地较硬 C.甲状腺被膜的层称甲状腺真被膜 D.甲状腺假被膜由颈浅筋膜构成 E.峡位于第5~6气管软骨之间 6.甲状旁腺 A.位于甲状腺侧叶前面 B.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 C.为一对小球体状结构 D.上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上动脉附近 E.下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中、下1/3交界处 7.肾上腺 A.附于肾的侧 B.属于腹膜位器官

C.左侧呈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 D.可随下垂的肾下降 E.包在肾纤维囊 8.关于垂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 B.前上方与视交叉相邻 C.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D.借漏斗连于底丘脑 E.女性略大于男性 9.腺垂体 A.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B.由漏斗和神经部组成 C.又称为前叶 D.可称为后叶 E.分泌催产素 10.神经垂体 A.由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组成 B.分泌生长激素 C.分泌促性腺激素 D.包括垂体前叶和后叶 E.包括正中隆起、神经部和漏斗 11.缺碘可引起哪种分泌腺肿大? A.甲状旁腺 B.垂体 C.甲状腺 D.肾上腺 E.睾丸 12.松果体 A.是后丘脑的结构 B.是下丘脑的结构 C.位于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 D.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 E.可分泌催产素 13.重要的分泌腺包括 A.腮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岛 B.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 C.下颌下腺、卵巢、肾上腺、松果体、垂体、前列腺D.舌下腺、胸腺、泪腺、肾上腺、精囊、松果体E.腮腺、胰、垂体、卵巢、肾上腺、睾丸 14.下列哪种关于激素的说法不妥 A.由有管腺分泌 B.直接进入血液 C.由无管腺分泌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方振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1、什么是组织?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组织: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载体,是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具有三种共同的特征,首先,每个组织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员组成的。其次,每个组织都是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最后,每个组织都具有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2、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管理的概念:本书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1)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活动;(2)管理是与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这就区分了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 (3)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 效率(efficiency)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果(effect)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结果。 3、论述管理的性质及其一般特征 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现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一般特征: 1. 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协作。 2. 管理最基本的形式是组织。 3. 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 4. 管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变革与创新。 4、简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 1.人际关系。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有三种,分别是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2.信息传递。在组织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管理者也就成了组织中的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3.决策制定。决策制定是做出抉择的活动,管理者扮演着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四种角色。 5、简述管理的环境。 管理的环境:是指能够对管理活动的成效产生潜在影响的何种因素的总和,可以将其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6、如何对管理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和管理 根据外部环境的特点和客观形势的变换采取相应 的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评估与管理。(1)评估环境就是评估其不确定性程度。组织环境的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是评估环境不确定性的两个维度。就变化程度而言,可以分为动态环境和稳态环境。就复杂化程度而言,可以分为简单与复杂。两个维度交叉,可以组成四种不同形式的环境特征组合。稳定简单的环境,代表了不确定性水平最低的环境。复杂动态环境所代表的不确定性水平最高。(2)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利益相关者是组织外部环境中影响组织决策和行动或受其影响的任何相关者,既包括组织内部的工会、员工,也包括组织外部的顾客、竞争者、供应商、政府、社区、行业协会等群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2)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存在的特殊利益或利 害关系是什么?3)对于组织决策和行动来说,每 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关键程度如何?4)通过什么具 体方式来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的管 理方式取决于它们对组织的关键程度以及环境的 不确定性程度。由此形成二维矩阵,有跨域管理、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利益相关者管理、扫描和监控环境四种具体的管理方式。 7、论述管理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包括:确定研究目的、概念化、选择研究方法、操作化、总体和抽样、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分析资料、应用。 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实地研究法、非介入性研究法、评估研究法。 8、如何认识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意义?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研习管理学的必要性。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管理学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其次,学习管理学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要素,提高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最后,学习管理学也是个人谋职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必要准备。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请简述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前,欧洲各国长期外在中世纪反对商业、反对获取成就、反人道的文化价值准则的严重束缚下,社会与经济停滞不前。文艺复兴时期,在新教伦理、自由伦理和市场伦理三股力量的驱动下,欧洲各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动,终于打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笼,迎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产业革命的春天。随着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出现,如何合理计划、组织和控制早期企业的生产活动等一系列的问题越来 越突出,巨大的压力迫使理论家和实践者不断积累和总结管理经验形成了早期的管理思想。 2、请论述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的历史阶段 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古典管理理论时期、管理理论发展的过渡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深入时期、管理理论的多元化时期、当代管理理论的繁荣时期。

多相流物性计算

原油密度计算公式分析与评价 摘要:随着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逐渐转移到海洋、沙摸、极地等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多相流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物性参数是多相流分析的基础。不论采用何种分析模型,都要用到诸多热物性参数。其中,原油密度是油气输送过程中最基础又是最重要的物性参数,对于分析和研究多相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分析在不同状态条件下原油密度的计算公式,为研究多相流技术做好必要的准备。 关键词 原油密度 脱气原油 溶气原油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油气田的进一步开发和国外油气资源的引入,我国油气管输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多相流技术在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确实在实际的输送过程中,输送的流体多数情况下是多相流,为了建立较为合理的模型,在各种模型下计算流体的各物性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数据。而原油密度是油气输送过程中最基础的物性参数。原油密度计算分为脱气原油密度计算和溶气原油密度计算。 2 原油密度计算 2.1 脱气原油密度计算 2.1.1 简单查表计算方法 如果已知20℃原油的密度,在20℃±5℃温度范围内可用下式计算: (2.1) 式中:ρt ——温度为t ℃时的原油密度,kg/m 3; ρ20——温度为20℃时的原油密度,kg/m 3; α——原油平均密度温度系数,kg/m 3.℃; t ——原油的实际温度,℃。 α的值从表1-1中查得。 表1-1 原油平均密度温度系数 )20(20t --=t αρρ

上式算出的值不精确而且适用温度窄,虽然可以满足一般的工程计算,但不适用 交接计量和销售计算。 【1】 2.1.2 精确计算方法 如果已知20℃原油的密度,则0~50℃内的密度可以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2.2) 式中:ρt ——温度为t ℃时的原油密度,kg/m 3; ρ20——温度为20℃时的原油密度,kg/m 3; t ——原油的实际温度,℃。 ξ——温度系数,kg/m 3.℃。 (2.3) 在20~120℃范围内原油的密度为: 20 1(20) t t ρρα= +- (2.4) 当0.78≤20ρ≤0.86时 3320(3.083 2.63810)10αρ--=-? 当0.86≤20ρ≤0.96时 3320(2.513 1.97510)10αρ--=-? 精确计算方法给出了直接的表达式,只要给出一定的条件,就能精确的计算原油的密度,误差相对较小,两种计算方法大体相同,主要区别点在于温度系数的处理上。 2.2溶气原油密度计算 溶气原油密度按下式计算 (2.5) 式中: ρo ——脱气原油密度,kg/m 3; ρa ——工程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kg/m 3; Δgs ——溶入的天然气相对于工程标准状态下空气的相对密度; o ?—— 脱气原油对水的相对密度。 3 结论 )20(20t --=t ξρρ)(1a gs s o ' o ρρρ?+=R B 20 00132.0828.1ρξ-=43818 .408779.4)00393.000379.0(o o s gs +?--?=?R

流体力学多相流自学作业

多相流及其应用 1.两相与多相流的定义与分类 在物理学中物质有固、液、气和等离子四态或四相。单相物质的流动称为单相流,两种混合均匀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也属于单相流。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相态的物质混合体的流动就是两相或多相流。在多相流动力学中,所谓的相不仅按物质的状态,而且按化学组成、尺寸和形状等来区分,即不同的化学组成、不同尺寸和不同形状的物质都可能归属不同的相。在两相流研究中,把物质分为连续介质和离散介质。气体和液体属于连续介质,也称连续相或流体相。固体颗粒、液滴和气泡属于离散介质,也称分散相或颗粒相。流体相和颗粒相组成的流动叫做两相流动。 自然界和工业过程中常见的两相及多相流主要有如下几种,其中以两相流最为普遍。(1) 气液两相流 气体和液体物质混合在一起共同流动称为气液两相流。它又可以分单组分工质如水—水蒸气的汽液两相流和双组分工质如空气—水气液两相流两类,前者汽、液两相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后者则是两相各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单组分的汽液两相流在流动时根据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发生相变。双组分气液两相流则一般在流动中不会发生相变。 自然界中如下雨时的风雨交加,湖面和海面上带雾的上升气流、山区大气中的云遮雾罩。生活中沸腾的水壶中的循环,啤酒及汽水等夹带着气泡从瓶中注人杯子的流动等都属于气液两相流。现代工业设备中广泛应用着气液两相流与传热的原理和技术,如锅炉、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等汽化装置,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输送,大量传热传质与化学反应工程设备中的各种蒸发器、冷凝器、反应器、蒸馏塔、汽提塔,各式气液混合器、气液分离器和热交换器等,都广泛存在气液两相流与传热现象。 (2) 气固两相流 气体和固体颗粒混合在一起共同流动称为气固两相流。 空气中夹带灰粒与尘土、沙漠风沙、飞雪、冰雹,在动力、能源、冶金、建材、粮食加工和化工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气力输送、气流千燥、煤粉燃烧、石油的催化裂化、矿物的流态化焙烧、气力浮选、流态化等过程或技术,都是气固两相流的具体实例。 严格地说,固体颗粒没有流动性,不能作流体处理。但当流体中存在大量固体小粒子流

系统解剖学内分泌系统习题集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内分泌系统习题集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甲状腺,对者是() A、一对,位于颈部两侧 B、侧叶上端达甲状软骨上缘,下抵第6气管环 C、峡部贴于第4-6气管环 D、甲状腺外直接有颈深筋膜贴附包绕 E、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2.关于脑垂体,错者是() A、借漏斗连于下丘脑 B、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C、前叶分泌多种激素 D、后叶分泌抗利尿素和催产素 E、前叶的激素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 3.关于肾上腺,错者是() A、成对,位于肾的上方 B、左侧呈三角形,右侧似半月形 C、分皮质与髓质 D、皮质激素与盐、糖和蛋白质代谢有关 E、髓质激素与心血管有关 4.关于甲状旁腺,错者是()

A、位于侧叶后面 B、左右各1个 C、不慎被切除后,会经常出现手足搐搦 D、似黄豆大小 E、激素可调节钙磷代谢。(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内分泌腺(器官),对者是() A、有导管释放激素 B、胰腺、睾丸、卵巢都属于内分泌器官 C、体积和重量都很小 D、血供非常丰富 E、有一定的靶器官或靶组织 2.单个的内分泌腺是() A、垂体 B、松果体 C、甲状腺 D、甲状旁腺 E、肾上腺 3.以下关于内分泌腺功能失调的说法,对者是( ) A、巨人症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有关 B、基础代谢亢进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有关 C、缺碘可引起甲状腺素分泌过少 D、甲状腺旁腺素分泌不足,可引起手足搐搦 E、糖尿病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三)填空题 1.垂体位于内,借与下丘脑相连。呈形,根据发生和结构特点可分为和

两部分。 2.松果体位于,以柄连于,形似。 内分泌系统 (一)单选题 1.E 2.D 3.B 4.B (二)多选题 1.CDE 2.ABC 3.ABDE (三)填空题 1.颅中窝,垂体窝,漏斗,椭圆,腺垂体,神经垂体 2.丘脑的上后方,第三脑室顶,松果

管理学基础_方振邦课后习题答案13-15

第10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1、什么是激励?激励的过程是怎样的? 激励是管理者提高员工积极工作的动机水平的过程,而动机是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来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当然这种努力也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 激励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需要不断获得满足的过程。 2、请比较需要层次理论和ERG理论的异同。 ERG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说明了员工的内在心理需要,但它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更为简单、更加灵活。研究者认为这个理论在本质上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没有区别,还有研究者认为这个理论缺乏实证的证据支持,过多注重经验和直觉,缺乏验证性的基础。 3、请阐述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并分析这个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意义。 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可以降低员工的不满意感。激励因素可以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产生相应的激励效果。 4、请阐述公平理论的有关内容,并分析公平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意义。员工做出一定努力后就期望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当员工做出的努力并获得回报以后,他不仅关心其所得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回报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日后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他觉得报酬合理是公平的,就会继续努力,否则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而不公平感会给员工带来紧张情绪。 5、请阐述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以及高成就需要者具备的特点。 6、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原则是什么? 强化理论: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罚),这种后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强化理论的原则: A、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b、应该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 c、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d、及时反馈; e、正面强化比负面强化更有效。 7、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基本内容: M=V×E, M——激励力(motivational force) V——目标效价(valence) E ——期望(expectancy)

多相流模拟知识讲解

多相流模拟

多相流模拟介绍 自然界和工程问题中会遇到大量的多相流动。物质一般具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相,但是多相流系统中相的概念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在多项流动中,所谓的“相”可以定义为具有相同类别的物质,该类物质在所处的流动中具有特定的惯性响应并与流场相互作用。比如说,相同材料的固体物质颗粒如果具有不同尺寸,就可以把它们看成不同的相,因为相同尺寸粒子的集合对流场有相似的动力学响应。本章大致介绍一下Fluent中的多相流建模。 多相流动模式 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原则对多相流分成四类: ?气-液或者液-液两相流: o气泡流动:连续流体中的气泡或者液泡。 o液滴流动:连续气体中的离散流体液滴。 o活塞流动:在连续流体中的大的气泡 o分层自由面流动:由明显的分界面隔开的非混合流体流动。 ?气-固两相流: o充满粒子的流动:连续气体流动中有离散的固体粒子。 o气动输运:流动模式依赖诸如固体载荷、雷诺数和粒子属性等因素。最典型的模式有沙子的流动,泥浆流,填充床,以及各向同性流。 o流化床:由一个盛有粒子的竖直圆筒构成,气体从一个分散器导入筒内。从床底不断充入的气体使得颗粒得以悬浮。改变气体的流量,就会有气泡不断的出 现并穿过整个容器,从而使得颗粒在床内得到充分混合。 ?液-固两相流

o泥浆流:流体中的颗粒输运。液-固两相流的基本特征不同于液体中固体颗粒的流动。在泥浆流中,Stokes数通常小于1。当Stokes数大于1时,流动成为 流化(fluidization)了的液-固流动。 o水力运输:在连续流体中密布着固体颗粒 o沉降运动:在有一定高度的成有液体的容器内,初始时刻均匀散布着颗粒物质。随后,流体将会分层,在容器底部因为颗粒的不断沉降并堆积形成了淤积 层,在顶部出现了澄清层,里面没有颗粒物质,在中间则是沉降层,那里的粒 子仍然在沉降。在澄清层和沉降层中间,是一个清晰可辨的交界面。 三相流 (上面各种情况的组合) 多相系统的例子 ?气泡流例子:抽吸,通风,空气泵,气穴,蒸发,浮选,洗刷 ?液滴流例子:抽吸,喷雾,燃烧室,低温泵,干燥机,蒸发,气冷,刷洗 ?活塞流例子:管道或容器内有大尺度气泡的流动 ?分层自由面流动例子:分离器中的晃动,核反应装置中的沸腾和冷凝 ?粒子负载流动例子:旋风分离器,空气分类器,洗尘器,环境尘埃流动 ?风力输运例子:水泥、谷粒和金属粉末的输运 ?流化床例子:流化床反应器,循环流化床 ?泥浆流例子: 泥浆输运,矿物处理 ?水力输运例子:矿物处理,生物医学及物理化学中的流体系统 ?沉降例子:矿物处理 多相建模方法 计算流体力学的进展为深入了解多相流动提供了基础。目前有两种数值计算的方法处理多相流: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欧拉方法。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人体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人体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属于内分泌腺的器官是 A.前庭大腺 B.垂体 C.前列腺 D.胰腺 E.睾丸 2.内分泌腺的特点是 A.有导管 B.无导管 C.血管少 D.体积大 E.血流快 3.属于内分泌组织的是 A.松果体 B.睾丸 C.甲状腺 D.胰岛 E.脾 4.属于内分泌器官的是 A.胸腺网状上皮细胞 B.脾 C.胰岛 D.松果体 E.睾丸间质细胞 5.甲状腺 A.由峡和两个锥状叶组成? B.质地较硬 C.甲状腺被膜的内层称甲状腺真被膜 D.甲状腺假被膜由颈浅筋膜构成 E.峡位于第5~6气管软骨之间 6.甲状旁腺 A.位于甲状腺侧叶前面 B.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 C.为一对小球体状结构 D.上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上动脉附近 E.下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中、下1/3交界处 7.肾上腺 A.附于肾的内侧 B.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C.左侧呈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 D.可随下垂的肾下降 E.包在肾纤维囊内 8.关于垂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 B.前上方与视交叉相邻 C.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D.借漏斗连于底丘脑 E.女性略大于男性 9.腺垂体 A.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B.由漏斗和神经部组成 C.又称为前叶 D.可称为后叶 E.分泌催产素 10.神经垂体 A.由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组成 B.分泌生长激素 C.分泌促性腺激素 D.包括垂体前叶和后叶 E.包括正中隆起、神经部和漏斗 11.缺碘可引起哪种内分泌腺肿大? A.甲状旁腺 B.垂体 C.甲状腺 D.肾上腺 E.睾丸 12.松果体 A.是后丘脑的结构 B.是下丘脑的结构 C.位于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 D.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 E.可分泌催产素 13.重要的内分泌腺包括 A.腮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岛 B.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 C.下颌下腺、卵巢、肾上腺、松果体、垂体、前列腺D.舌下腺、胸腺、泪腺、肾上腺、精囊、松果体E.腮腺、胰、垂体、卵巢、肾上腺、睾丸 14.下列哪种关于激素的说法不妥 A.由有管腺分泌 B.直接进入血液 C.由无管腺分泌

多相流技术的发展现状

多相流技术的发展现状 物质一般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相态。气体和液体不能承受拉力和切力,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因此统称为流体。在流体中如有固体颗粒存在,则当流体速度相当高时,这种固体颗粒就具有与一般流体相类似的性质而可看作拟流体。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以处理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相态的流动问题。经典流体力学所处理的只是一种相态的均质流体,即气体或液体的流动问题。但是在许多工程问题以及自然界的流动中,必须处理许多不同相态的物质混合流动的问题。通常把这种流动体系称为多相体系,称相应的流动为多相流。最普通的多相流由两个相组成,称为二相流。不同相态物质的物性有很大的差别,通常根据物质的相态,把二相流分为气液二相流,气固二相流,液固二相流等。 气液二相流在核电站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火力发电厂锅炉、汽轮机及凝汽器、炼油厂分馏塔中蒸发和凝结过程以及在化工、天然气液化、海水淡化及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重沸器、冷凝器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在内燃机和燃油炉的液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也很重要。近20多年来随着原子能电站的建立、高温高压火电机组的出现以及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建设,气液二相流及其传热性能在设备设计与安全运行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气固二相流在煤粉燃烧、气力输送与分离、流化床燃烧及反应器、除尘器以及在最近发展的煤的液化和气化技术中十分重要。火箭发动机排气中固体微粒的运动以及地球物理和天体物理中的尘埃流动也都涉及固体微粒的流动。液固二相流在水利工程中泥沙的沉积、化学工程中流化床反应器、液体的渗流及泥浆流动等方面均很重要。总之,多相流是一门在许多工程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重要学科,在最近20多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际学术活动也相应增加。 多相流体力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建立多相流模型和基本方程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相的压强、速度、温度、表观密度和体积分数、气泡或颗粒尺寸分布、相间相互作用(如气泡或颗粒的阻力与传热传质)、颗粒湍流扩散、流型、压力降(两相流通过管道时引起的压差)、截面含气率、流动稳定性、流动的临界态等。描述多相流体可用不同的模型。对各相尺寸均较大(与流动的几何尺寸相比)的体系,可对各相内部分别运用单相流体力学模型写出各自的基本方程组。若分散相的尺寸不太大,一般用体积平均概念,即认为各相占据同一空间并相互

管理学基础方振邦答案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1、什么是组织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组织: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载体,是由人们组成的、 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具有三种共同的特征,首先,每个组织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员组成的。其次,每个组织都是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最后,每个组织都具有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2、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管理的概念:本书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 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1)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系 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活动;(2)管理是与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这就区分了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 (3)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效率(efficiency )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 出;效果(effect )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结果。 3、论述管理的性质及其一般特征管理的性质: 1.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性 和艺术性。管理的一般特征: 1. 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协作。 2.管理 最基本的形式是组织。 3、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4.管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变革与创新。 4、简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 1. 人际关系。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有三种, 分别是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2. 信息传递。在组织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管理者也就成了组织中的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3 .决策制定。决策制定是做出抉择的活动,管理者扮演着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四种角色。 5、简述管理的环境。 管理的环境:是指能够对管理活动的成效产生潜在影响的何种因素的总和,可以将其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6、如何对管理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和管理根据外部环 境 行评估与管理。 —就是评估其不确定性程度。组织环境的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是评估环境不确定性的两个维度。就变化程度而言,可以分为动态环境和稳态环境。就复杂化程度而言,可以分为简单与复杂。两个维度交叉,可以组成四种不同形式的环境特征组合。稳定简单的环境,代表了不确定性水平最低的环境。复杂动态环境所代表的不确定性水平最咼。(2)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利益相关者是组织外部环境中影响组织决策和行动或受其影响的任何相关者,既包括组织内部的工会、员工,也包括组织外部的顾客、竞争者、供应商、政府、社区、行业协会等群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2 )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存在的特殊利益或利害关系是什么 3)对于组织决策和行动来说,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关键程度如何4)通过什么具体方式来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方式取决于它们对组织的关键程度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由此形成二维矩阵,有跨域管理、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利益相关者管理、扫描和监控环境四种具体的管理方式。 7、论述管理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包括:确定研究目的、概念化、选择研究方法、操作化、总体和抽样、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分析资料、应用。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实地研究法、非介入性研究法、评估研究法。 &如何认识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意义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研习管理学的必要性。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管理学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其次,学习管理学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要素,提高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最后,学习管理学也是个人谋职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必要准备。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请简述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前,欧洲各国长期外在中世纪反对商业、反对获取成就、反人道的文化价值准则的严重束缚下,社会与经济停滞不前。文艺复兴时期,在新教伦理、自由伦理和市场伦理三股力量的驱动下,欧洲各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动,终于打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笼,迎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产业革命的春天。随着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出现,如何合理计划、组织和控制早期企业的生产活动等一系列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巨大的压力迫使理论家和实践者不断积累和总结管理经验形成了早期的管理思想。 2、请论述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的历史阶段 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古典管理理论时期、管理理论发展的过渡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深入时期、管理理论的多元化时期、当代管理理论的繁荣时期。 3、请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谋求最高生产率的科学管理思想原则;强调标准化管理和激励性工资的作业管理理论;推崇职能化管理和例外原则;认为雇佣双方要通过合作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雇主低成本和雇员高工资的双重目标。 4、请简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 论—职能(2)提出社 会有机体概念(3)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即劳动 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体利益服 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序列、秩序、公平、人 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4)进行管理教育和创立管 理理论的必要性 5、试论述德鲁克的主要理论成就。 (1)事业理论。德鲁克以三个著名的问题简单而深刻地 阐明了“事业理论”:你的业务是什么谁是你的客户客户认知 的价值是什么(2)战略规划。德鲁克认为,战略可以将“事 业理论”转变成行动,其目的是使企业能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 果断地把握机会以达成希望获得的结果。(3) 管理的任务。为了使机构能执行其职能并作出贡献,管理必须 完成以下三项同等重要而又极不相同的任务:1>明 确 组织的特殊目的和使命。2>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 就。3>明确组织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责任。(4) 目 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 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5)有效管理 者。 德鲁克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观察,提出了管理者要做到有效性必 须养成的五种思想习惯:1>知道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2> 注重外部作用,把力量用在获取成果上,而不是工作本身。3 >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一一自己的优势,上级、同是和下级的 优势以及情境的优势。4>把精力集中于少数领域,在这领域 里优异的工作将产生杰出的成果。5>做有效的决 策(6)绩效精神。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 事,因此组织的成功不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标准,而是建立 在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这就是所谓的绩效精神。 6、试论述安索夫的主要观点。 (1)安索夫范式。此范式包括下面五个要素:1>不存在 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战略模式。2>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其所 处环境的动荡水平。3>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随着环境变化而 进行调整,否则企业不可能做得很成功。4>决定企业 成功与否的另一因素是企业的管理能力是否与环境相适应。5 >影响企业成功的内在变量包括:认知变量、心理变量、社会 变量、政治变量和人文变量。(2)PEST分析框 架。战略行为是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 内部结构化的过程。(3 )协同观念。所谓协同,是指相对于 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整体的业务表现, 即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它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生 产。(4)战略决策模型。战略决策模型是指对公司扩张和公 司业务多元化予以分别处理,而不是将战略规划视为一体。 (5)安索夫矩阵。安索夫矩阵是以2X2 的矩阵代表企业试图 使收入或获利成长的四种选择,其主要的逻辑是企业可以选择 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延伸、多元化经营四种不同的成长 战略来达到增收目的。 7、请简述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观念和权变观念。 (1)系统观念。系统观念为现代组织理论和管理实践提~ 供了完整的基础。把组织系统分为5个子系统:目标与价 值、技术、结构、社会心理、管理子系统,3个层次:作 业、协调、战略子系统。(2)权变观念。权变观念更为 具体,重点研究各子系统中的具体特征和相互关系模式,其基 本设想是,组织及其环境应有一致性。 第三章计划与决策 1、简述计划工作的目的和意义1)明确方向,指导组织 成员的工作2)减少环境变化的冲击,降低风险3)减少浪费 和重复,提高效率4)设立控制的标准,保障目标的实现 2、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1)识别机会,是编制计划的真正起点。2)设立目标3) 拟订前提条件。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可供选择 的方案。6)选择方案。7)编制支持(派生)计划。8)编制 预算。 3、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及优缺点。 目标管理的过程可分为:目标制定、目标实施和绩效评价 三大步骤。优点:(1 )目标管理既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又 具有激励员工的作用。(2)目标管理是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并结合上级的定期 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容易形成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 机制。(3)目标管理可以促进更好的管理。(4)目标管理 使得管理人员详细考虑组织的任务和结构,使得各个目标都有 负责人,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有利于管理人员对组织 结构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利的调整。 (5)目标管理鼓励个人投入,激励员工专心于他们的目标。 (6)目标管理有助于开展有效的控制工作。缺点:(1) 目标管理忽视了组织中的本位主义及员工的惰性,对人性的假 设过于乐观,使目标管理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 (2)目标商定需要上下 沟通、统一思想,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3)目 标 管理绩效标准难以确定。(4)目标管理会使得员工在制定目 标时,倾向于选择短期目标,即可以在考核周期内加以衡量的 目标,从而导致企业内部人员为了达到短期目标而牺牲长期目 标。 4、简述并比较几中主要决策模型。 决策模型概括起来主要有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和政治 模型。 理性模型指的是个体或团队为了增加自身决策的逻辑性和 作出最佳选择的可能性,而应该遵循的一系列阶段。有限理性 模型就是制定出一套令人满意的标准,只要达到或超过了这个 标准就是可行方案。政治模型认为,决策是根据强有力的外部 和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目标对决策结果进行博弈的过程。 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和政治模型的区别:理性模型, 清晰的问题与目标、充满确定性的条件、关于方案及其结果的 完整信息、追求结果最大化而进行理性抉择。有限理性模型, 含糊的问题与目标、充满不确定的条件、关于方案及其结果的 有限信息、利用直觉解决问题的满意性抉择。政治模型,多元 性、矛盾的目标、充满不确定性和含混性的条件、不一致的观 点:含混的信息、联盟成员之间讨价还价和辩论。 5、请说明科学决策的过程。科学决策的过程包括六个 步骤。 P别是识别和界定问题(决策的第一步)、确定决策标准(就 是确定哪些因素与制定决策有关)、拟定和评价备选行动方案 (一旦界定好了问题,就可以根据决策标准拟定一个或几个可 行的方案)、选择一种行动方案(权衡各种备选方案的过程必 须停留在一个地方)、实施方案(把决策付诸实践)、评价结 果(直到对结果进行评价,决策才算完成)。 6、你认为计划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动态环境下 计戈U工作的有效性问题,由于计戈U工作中目标和实现目标 的行动一旦确定,其隐含假设是环境在计划期内的稳定性。环 境若发生变化,则原有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就可能丧失可行性。 而环境又往往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要求计划工作的灵活 性,这与计划可能造成的刚性是矛盾的。 7、计划的定性方法主要有哪些 定性计划方法主要包括: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 析法。 8、计划的定量方法主要有哪些 定量计划方法主要包括:网络计划技术、资源分配和活动 安排的简单排程技术、预测技术、运筹学方法和现代计划技术 (项目管理和脚本技术)。 第4章战略管理 1. 请概述战略形成的主要流派。1)设计学派:代表人 物钱德勒和安德鲁斯。主要观点战略形成过程是把企业内部优 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相匹配的过程。建立了著名的 SWO模型。 2)计划学派:代表人物伊戈尔.安索夫。主要 观点战略形成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建立了经验曲线、增 长份额矩阵等。 3)定位学派: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主要观 点战略形成是一个分析过程。提出了五力模型、价值链 等。4)企业家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构筑愿景的过 程。 5)认识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心智过程,是一 种发生在战略家思想中的认知过程。 6 )学习学派:代 表人物林德布洛姆、奎因。主要观点战略的制定只能在不断学 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7)权力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 过程,是组织内部各种权力冲突或与组织外部各种控制力量相 互妥协和谈判的结果。 8)文化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集体思维过程,将战略制 定视为观念形态的形成和维持过程。 9)环境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适应性过程,重 视外部环境对战略制定的影响。 10)结构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变革过程,结 构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飞跃过程。 2. 战略管理是指什么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是一组管理决策和行 动,是外部竞争策略和内部管理优化的组合。对外而言,战略 是确定并实施产业选择、产品和业务选择、定位和关键竞争方 式的方法;对内而言,战略是选择并实施组织最优经营管理的 方法。战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面临竞争环境得到长远的 发展。 意义:1)有效整合资源2 )引导组织发展3 )适应环境 变化 3. 战略管理的过程有哪几个步骤构成请分别进 行阐述。 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 战略评估。 战略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外部机会和威胁 以及内部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来决定 企业的战略方向。战略制定是指战略主体在了解、分析了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确定了本身所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 临的机会和威胁后,应拟定并设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战略 方案。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是使既定的战略转化 为实际行动并取得成果的过程。战略评估和控制:进一步印证 外界环境的分析是否正确,所制定的战略途径和手段是否有效 等,从而发现问题和差距,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根据变化的 环境进行调整,并采取矫正性措施,使战略行动与环境及目标 相协调。 4. 战略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 包括:使命、愿景、目标、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使命即 回答企业是什么,企业存在的理由。愿景即回答企业在将来成 为什么样的企业。目标是指组织希望取得的中短期成就,反映 了组织的使命、愿景是如何被付诸实施的。外部分析是指通过 对组织的运营环境进行考察,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战略机会 以及所受到的各种战略威胁。内部分析主要分析组织的核心竞

人体解剖学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人体解剖学第十章-内分泌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其分泌物称为内分泌腺又称腺内分泌系统分为1. 和。组成。叶和连接它们的甲状腺由、 2. 3.垂体分为和两部分。 4.胰岛分泌的激素称为,主要调节 _浓度。 5.肾上腺位于的内上方,左肾上腺近似_ ,右肾上腺近似。 二、判断改错题 1.一种激素通常只作用于某种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即靶细胞或靶组织,才能实现其功能。 2.甲状腺分左、右两个侧叶和峡,甲状腺峡位于第2-6气管软骨环前方。 3.甲状腺有两层被膜,内层为纤维囊,外层为甲状腺鞘。 4.胸腺只是一个淋巴器官。 5.甲状旁腺的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平衡。 三、选择题

1.内分泌腺( ) A.分泌物称为激素 B.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C.血供比较贫乏 D.又叫有管腺 E.无上述情况 2.甲状旁腺( ) A.是一对豌豆大小的腺体 B.隐藏于甲状腺侧叶上极背面的甲状腺实质中 C.一般是两对棕黄色椭圆形的小腺体 D.附着于甲状软骨中部的两侧 E.无上述情况 3.下列甲状腺的描述中,哪一一项是错误的?() A.甲状腺分两个侧叶和一个峡部 B.分泌的激素叫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表面有两层被膜C. D.甲状腺峡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 E.吞咽时,甲状腺不能随喉上、下移动 4.右肾上腺呈( ) A.三角形 B.半月形 C.卵圆形 D.楔形 E.以上都不是 5.对垂体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垂体为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B.它可分泌多种激素,调控其他许多内分泌腺 C.位于颅底蝶鞍垂体窝内 D.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E.分泌的生长激素主要是调节新陈代谢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endocrine organ? () A. Hypophysis B. Thyroid gland C. Parotid gland D. Pineal body E. Ovary 7. The thymus is located in the ( ) A. root of the neck B. superior mediastinum C. anterior mediastinum D. middle mediastinum E. posterior mediastinum 型题】【B 垂体A. B.甲状腺甲状旁腺C.

管理学基础-方振邦(第十三到第十五章)课后题

第十三章沟通及冲突管理 1、沟通的原则 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中必须遵循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则。 2、克服人际沟通的障碍1)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根据沟通内容的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重要事宜或是依照规章制度行事,则适宜选择正式沟通和书面沟通。规章制度以外的问题或组织成员的琐事,则可选择非正式沟通或口头沟通。 2)简化语言 3)积极倾听 4)控制情绪 5)注意非言语信息 6)运用反馈 3、改进组织沟通的效果 管理者应该重视沟通; 言行一致;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 强调面对面的沟通; 鼓励员工报告坏消息; 广开言路; 共享信息; 追踪沟通的效果; 4、冲突的原因 员工的个体差异 情境因素 组织因素 5、个体冲突的管理 回避(avoidance) 迁就(accommodation) 强制(competition) 妥协(compromise) 合作(collaboration) 6、组织的冲突管理 ﹣设立愿景 ﹣减少模糊和不公正 ﹣改进政策、程序和规则﹣增加或合理配置资源 ﹣改进沟通方式 ﹣人员轮换 ﹣改变奖励系统 ﹣提供培训 1.请问有效沟通与达成共识有何区别? 良好的沟通是指每个人都充分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间接,而达成一致意见是指经过信息沟通之后,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观点。在良好沟通的情况下,信息发送和接受方既有可能达成一致意见,也有 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观点。 因此,我们不能将有效沟通 和意见一致等同起来。 2.请联系沟通过程说明可能 存在的沟通障碍。 一沟通方式选择不当。如果 不根据沟通内容、沟通双方 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 式,将会导致沟通效果下降。 二编码错误,虽然发送者的 信息质量不多,但若他不能 把信息正常的编码,把思想 换成恰当的语言,便会影响 沟通的效果。三噪音干扰, 物理噪音指沟通环境中存在 的声音噪音会影响沟通效 果,心理噪音是指影响沟通 效果的心理问题或个人观 念,如沟通恐惧以及偏见等 也会影响沟通效果。四是信 息过滤,过滤是指故意操纵 信息,使信息显得更易得到 和被接受。如果信息发送者 有意操纵信息,使信息显得 对接受方有利,则可能产生 不良的沟通效果,例如员工 经常会有报喜不报忧的心 理。五是选择性知觉效应, 沟通过程中,接受者会根据 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 背景以及他个人的特质而有 选择的去看或听那些传递给 他的信息,在信息解码中, 接受者还会把自己的兴趣和 期望带到信息中去。六,个 性和情绪影响,如果信息接 受者个性非常鲜明,要么攻 击性强,要么凡是皆防备, 那么在沟通时,还没等信息 发送者把话说完,他们就可 能已经得出结论或者做出反 应,从而影响沟通效果。七、 信息超载,信息超载就是一 个人面对的信息超过了他的 处理能力。这时,人们会倾 向于排除忽略一些信息,直 到超载问题解决。八,不完 整的反馈,在沟通过程中, 忽略反馈环节,或对信息接 受者的反馈意见理解错误, 都会使沟通效果下降。 3.请列举人际沟通的方式并 介绍其优缺点。 1)口头沟通,优点:信息可 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出 去,同时也能在最短的时间 内得到反馈。而且能观察到 信息接受者的个人反应,帮 助二者对同一问题进行准确 沟通。缺点:口头语言准确 性不高,在多人间传递后可 能导致信息失真、信息不能 够保存等。2)书面沟通,优 点:持久、有形和可以核实, 严谨、逻辑性强、条理清楚。 缺点:耗时多,无法给信息 发送者提供观察和判断接受 者反应的机会,得到的反应 是延后的。3)非言语沟通。 优点:能充分传递信息发送 者的情绪及态度信息。 4.请论述改进组织内信息沟 通效果的方法。 1)管理者应该重视沟通。2) 言行一致。3)沟通应该是双 向的。4)强调面对面的沟通。 5)鼓励员工报告坏消息。6) 广开言路。7)共享信息。8) 追踪沟通的效果。 5.请比较冲突的传统观点、 人际关系观点和相互作用 观点。 1)传统观点1沟通不良2 组织成员之间缺乏坦诚和信 任3管理者对员工的需要和 抱负缺乏敏感性。 2)人际关系观点。对于所 有群体和组织来说,冲突都 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的, 由于冲突的无法避免和彻底 消除的,因此应该接纳冲突, 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冲突。冲 突不一定是坏事,它具有对 组织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潜 在可能性,例如,冲突可以 使组织里一些被忽视的问题 及时暴露出来。3)作用观 点。主张鼓励冲突,认为冲 突不仅可以成为组织内的积 极动力,实际上某些冲突对 于组织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 少的,合理的冲突对组织是 有益的,管理者应该维持一 种合理的冲突水平,这能够 使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6.请介绍冲突的五个阶段。 一、冲突的前因条件阶段。 这是引起冲突或加速冲突的 条件阶段。二、感知冲突阶 段。这个阶段双方开始感受 到威胁,但都还没有作出对 对方不利的行为。三、爆发 冲突阶段。当人们意识到对 方没有意向解决不一致,而 且持续感受到对方的威胁 时,冲突就有可能爆发。四、 冲突解决阶段。双方开始同 意解决他们之间所存在的矛 盾,并采取措施防止未来的 冲突再度发生。五、后冲突 阶段。无论冲突是解决或被 压制,情绪还保留着,如果 冲突得以解决,建设性的行 为就会出现,相反如果冲突 只是暂时性掩盖,那么破坏 行为和情绪就会依然存在, 并可能印发下一轮冲突。 7请简述个体管理冲突的五 种策略。 1)回避。回避是最常见的管 理冲突策略,认为冲突是邪 恶的、羞耻的和不必要的, 所以忽视冲突。或者觉得冲 突的成本高于收益,回避是 聪明的举动。当成功机会少 时,回避也是常用的策略。 回避还可以赢得时间。 2)迁就。迁就意味着按照别 人的愿望来行事,当个体放 弃自己的愿望比惹恼的人或 冒险更合理的时候,迁就就 是很好的策略。当你认识到 自己错了,迁就是最好的方 式。当争执的问题并不重要 或者你希望为以后的工作树 立信誉时,选择迁就策略也 是十分有价值的。 3)强制。强制者认为冲突是 一种需要赢的游戏,而他不 想成为失败者,因此强制者 常常不愿意合作。在没有时 间讨论和纠缠时,强制可能 是最好的措施。当你需要对 重大事件作出迅速处理或者 你的处理完全不用在意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