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水生植物因其形态优美、色彩丰富、种类繁多,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水景布置中,它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水源,是现代园林造景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随着园林建设科学性和文化内涵的提高,为适应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型园林城市的目标,城市景观绿化受到政府及公众的重视,水生植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城市园林绿化日益发展,水生植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水生植物的应用将不断扩大到公园景观、湿地保护、盆栽观赏、河道美化、水体净化、小区绿化等多方面。

随着近几年来泰州市园林建设的发展,水生植物在泰州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新开发建设的凤城河景区和园博园工程,让泰州市民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1水生植物的类型
水生植物泛指生长在水体环境中的植物。

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余种。

根据最常见的园林水生植物分类方法,按其生活方式与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挺水型、浮叶型、漂浮型及沉水型4种类型。

挺水类植物的根扎在泥中,茎叶挺出水面,有些种类具肥厚的根状
茎或在根系中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对水深适应性一般而言与植株高度有关,植株高大的适水能力稍强。

再力花、芦苇、芦竹、水葱等高大植物适应水深可达60cm;慈菇、海寿花、黄菖蒲、香蒲、千屈菜等植株中等的植物适应55cm左右水深;花叶芦苇、玉婵花、灯心草、泽泻等适应水深在10~30cm。

浮水类植物的根在泥中,叶片漂浮于水面或略高出水面,花开时近水面。

这些植物的叶柄或茎、叶片的海绵组织较为发达,贮存有大量的空气。

浮叶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一般来说较挺水植物要好,并且因种类而异,如芡实的适水深度达 1.5m,菱可达3m,当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断根成为浮水植物,不再受水深限制。

漂浮类植物的根系漂在水中,叶完全浮于水面,可随水漂移,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

多数以观叶为主,它们既能吸收水里的矿物质,又能抑制水藻的生长,如浮萍、水鳖、凤眼莲等。

沉水类植物的根扎在泥中,茎叶沉于水中,它与湖底水生植被的存在可阻止上层水体动力扰乱湿地底部,有效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体释放,是净化水质或布置水下景观的优良植物材料。

它们能够在白天制造氧气,有利于平衡水中的化学成分和促进鱼类的生长,如虎尾藻、金鱼藻、苦草等。

2水生植物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意义
2.1景观效果
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观叶、赏花、闻香,还能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波明荇叶颤,风热萍花香”等诗中描述的水生植物景致给人一种清新、舒畅之感。

从空间角度来看,水体宽广时,易产生平淡的感觉。

除了用亭、桥等构筑物分隔水面外,还可与水生植物和观赏植物相结合以丰富水面,并分隔不同质地的地面和围合空间。

同时,在水环境中,采用在水体周围布植树林、草地,形成掩映、幽静的景观效果。

2.2生态价值
当前水资源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日益严重,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对于改良水体、降低污染有显着作用。

研究证明,水生植物可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可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或抑制有害藻类繁殖,遏止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利于水体的生物平衡等。

水生高等植物能有效地净化富营养化湖水,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人工湿地系统发挥净化作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3水生植物在泰州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水生植物在泰州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主要以荷花、睡莲为主。

2005年,泰州市随着凤城河景区的开工建设,不断引进
千屈菜、水葱、菖蒲、小香蒲、再力花、芦苇、芦荻、蒲苇等水生植物品种,翌年效果颇佳。

目前凤城河风景区水生植物傍水而生,风姿秀逸,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恬静满足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

2009年泰州市在省园博园建设中,从外地引进水生植物20余种,梭鱼草、西伯利亚鸢尾、灯芯草等被大量应用,挺水、沉水、浮叶、湿生植物交相错落、姿态万千,组成众多清新自然、景色怡人的水生植物景观。

据初步统计,目前泰州市应用在园林中的水生植物达20余种。

4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水生植物在城市园林上的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较为成型的水生系统,但由于水生植物在泰州市园林应用研究方面的准备严重不足,应用上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水生植物应用的物种多样性不够丰富。

水生植物虽然种类达300余种,但在泰州市园林景观中应用的品种仅20余种,又以荷花、睡莲、再力花等少数品种居多。

湿地景观千篇一律,缺乏层次感,使得水体景观无新意、缺乏地方特色,还有很多品种未被引种和驯化,大部分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花卉如雨久花灯等还未被应用。

常绿水生植物应用少,四季景观不匀,冬季水面景观单一。

二是水生植物的景观配置过于单调。

水生植物造景虽在近几年引起高度重视,发展较快,但从总体
上来说,植物配置还比较机械和简单,不外乎块状、带状、组合状等几种形式的运用。

水生植物的种类配置单调,从而缺乏层次感,使得水体景观无新意。

水生植物种类单调会导致鸟类、鱼类缺少隐蔽栖息场所,造成整个水体生态缺乏生机,景观效果差。

三是水生植物应用的配套支持不够。

施工人员对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不甚熟悉,反季节施工损失较大。

园林设计人员对水生植物了解不够,致其在设计中应用时比较保守,无法充分发挥出水生植物在水景工程中的作用。

养护人员对水生植物的管理较为粗放,因缺乏经验,不能进行有效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正常养护,从而导致水生植物生长不够健壮。

目前还缺少专业的水生植物生产基地,基本依赖于从上海、杭州等外省市调入。

四是对乡土水生植物的应用研究不够。

目前缺乏对地方乡土水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应用研究。

同时,对外来水生物种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如繁殖力极强的凤眼兰、大漂等,其净化水质功能尚未见效,确已疯长成灾。

冬天,它们的躯体老化沉入水底,沉淀后成富营养化,造成二次污染。

5加快发展泰州市水生植物的建议
5.1水生植物品种的多样化
园林绿化部门应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好乡土水生植物。

在筛选时
应注意选择观赏价值高、管理粗放、适应性强的水生植物,充分利用好本土化、乡土化的水生野生群落资源。

同时,加强新优水生植物的引种,对试种成功的品种加以推广和应用。

园林部门应及时了解国内外新品种信息,按照适地的原则进行引进,重点引种驯化耐寒、耐水湿、管理粗放、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园林水生植物。

由此而建立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考虑物种的多样性和水体景观的层次化,为鸟类、鱼类提供隐蔽、栖息的场所,共建和谐生态环境。

5.2水体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在水体植物配置上应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水生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

自然的水体配置的水生植物宜高低错落,沿水岸边缘或丛植或点植,植物的色彩、体量及线条可多变,忌裙边式种植,规则式的水体宜在水体中围合规则的种植槽,槽内水生植物不宜过多,以防植物蔓延破坏整体景观。

曲折溪流的配置手法较为特别,对植物的品质、色彩、线条要求也高,种植时还需考虑卵石的摆放,通常定位在点植的植物之前,以减缓流动的水体对水生植物长期冲击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植物品种配置上,构成挺水、沉水相呼应,水生、陆生相协调的植物配置格局。

种类配置时还应注意与耐水湿的乔灌木及色叶树种的配置。

如荷柳组合,荷竹组合,或水杉、落羽杉、水松等位背景。

总之,水生植物的配置与环境达到和谐、自然、舒适为宜。

5.3水生植物适应性的研究
园林技术人员要了解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水文条件,满足其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

如果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对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及水深适应性缺乏认识,职业敏感性较差,会使水生植物得不到预期效果。

种植施工时应按照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水深情况及水位变化等设置深水区、中水区、浅水区栽植。

如睡莲等适应于1.2m左右深水区生长,香蒲、花叶芦荻等适应在20~30cm浅水区生长,鸢尾、千屈菜等可在水陆交界区生长。

不同的植物对水位要求也存在差异,如睡莲栽植后,保持水深在50~60cm,当叶子浮出水面后,随着植物的生长需要逐渐提高水位,开花期保持水深70~80cm,结冰前一定要加升水位,水的深度稳定在90~100cm,这样睡莲才能安全越冬。

通常水生植物面积应为水面总面积的1/3~2/5,不宜过于拥挤,水景形成后,随着水生植物的不断生长、分蘖,水面会越来越拥挤,这就需要人工修剪、抽稀,必要时还可在水底用砖石围堰,以防其地下茎蔓延。

只有保持一定的空荡水面,才能重现水波涟漪的美景。

5.4加强冬季景观的营造
目前泰州市应用的水生植物春夏秋景观丰富,但冬季几乎见不到
绿色的水生植物品种。

冬季景观单一,湖面色调显灰暗、萧条,另由于冬季温度低,水生植物在冬季枯死后,腐烂分解速度缓慢,翌年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植物残体的腐烂速度加快,释放出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又重新污染周围的环境。

建议挖掘和培育具有冬季观赏性的水生植物新品种,丰富湖岸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