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误诊的5大原因,最后一个最不该犯!

中医误诊的5大原因,最后一个最不该犯!
中医误诊的5大原因,最后一个最不该犯!

中医误诊的5大原因,最后一个最不该犯!

误诊是医学科学共有的临床现象,在中医临床各科中也普遍存在,误诊是医生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一种错误反应主要包括诊断错误和诊断疏漏两个方面。中医误诊概念的内涵包括:临床资料收集过程的失误;诊断确立时间的延误;将某种病证诊断为另一种病证;将有病诊断为无病,或将无病诊断为有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证(如合病、并病、相兼、错杂)诊断为其中某一种病证等。临床诊断过程中,引起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医生的原因、病人的原因、中医学本身的原因等。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中医误诊的思考。1.临床资料收集分析疏漏导致误诊在临床诊病过程,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临床资料时,往往因各种原因对资料收集不全或者不重视某方面的信息,影响中医辨证导致误诊。医生在诊治疾病时往往忽略或不重视疾病在几时发作,在几时加重,其实时间在中医辨证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对验证辨证正确与否及减少误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临床资料。如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有关五更嗽的论述:“以胃中有食积,至五更时火气流入肺所致。”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谓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多,皆脾虚所致。胡剑北在《中医时间学》中把五更嗽辨证为肾阳虚。临床医生在辨证过程中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再结合其它的症状

舌脉就很容易辨别,如果不考虑这个时间资料,在其它资料很难辨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误诊的发生。再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有关夜啼的论述,其主张夜啼属瘀血之说,因血属阴,夜也属阴,所以可以考虑辨证为血瘀,采用活血化瘀治法,治疗方剂可以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这也是从时间上的辨证过程。所以我们在临床收集资料过程中,在辨证过程中不要疏漏这个重要的资料。此外在临床收集资料过程中忘记考虑季节、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也容易导致误诊。程钟龄曾训诫后学临证当牢记“寒暑不齐者,时之变,务在静观而自得之。”如常常把秋燥误辨为热邪。2.中医度把握不准导致误诊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揭其所误主要为“药不称”“药姑息”“药轻试”“药过剂”等。其实这个说的就是对中医辨证论治中度的把握不准,即对病情轻重、寒热虚实及相矛盾治法的程度把握不准,导致以后的用药多少,热药寒药的比例,补药攻伐药的比例及矛盾治法中孰轻孰重都可以导致延误病情,使病人遭受没必要的痛苦。如喻嘉言《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曾谓用药:“太过,则病去药存,为害更烈,医之过也。”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虚的程度把握不准给病人开大剂量的补药,结果导致病人出现烦躁,甚至有的出现鼻出血。再如在治疗便秘的患者辨为热秘,而对热的度量辨别不准确导致用药轻,起不到通便的作用,有时还会怀疑自己辨证是否搞错。寒热夹杂,虚实

并见时要分清主次,几分寒几分热几分实几分虚,这些都要搞清楚方可在开方时巧妙搭配。在辨别治法相反的证时,更要注意孰轻孰重,如阴虚夹痰湿的证型,必须搞清楚各占的比例,因为如果滋阴的药太过会生痰湿,祛湿的药太过会伤及阴分。3.思维定势导致误诊思维定势导致的误诊,主要是针对临床中有一定经验的医生,总结对某个病辨为某个证,慢慢的大脑就形成了条件反射,见到这个病就按这个证来治,就不再认真询问其他的临床资料,当遇到不是常见证时就会误诊。如胸痹这个病临床上一部分的医生一般按气滞、寒凝、痰瘀来辨,其实虚实夹杂证的也不少,有的病人遇劳发作,再结合其它的临床资料很可能就是虚实夹杂证,而不是单纯的实证。另一方面表现就是思维局限在中医的范围内,仅仅从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疾病,对于某些疾病往往错过西医的最佳治疗时机,如某些恶性肿瘤本可以早期诊断选择西医的手术疗法,用中药治疗未明确诊断延误了病情。此外还有拘于中医的某个名言名句,不再考虑其他方面而导致误诊,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忘记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的情况。“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虽然脾在运化水湿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水湿的产生与肺肾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治痿独取阳明”,其实痿证还可能是肺热津伤证、肝肾亏损证、湿热浸淫证、脉络瘀阻证等,舌无苔往往提示阴虚但并不是舌无苔都是阴虚,阳虚可以表现无苔,《笔

花医镜》早有记载:“其有脾胃虚寒者,则舌白无苔而润,甚则连唇、口、面色俱萎白,此或泄泻或受湿,脾无火力。”而在临床上往往形成了舌无苔就是阴虚的思维定势,而忽略其他的资料导致误诊,陈家旭认为思维定势往往导致误诊。所以思维要灵活这样才会减少误诊的发生。4.忽略体质因素导致误诊体质,是指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和相对稳定的特性。体质的不同就导致两个人在同等的致病条件下,不患病或产生了不同的症状、体征及病机转化的不同,浙江清末名医金子久在《金子久专辑》中关于体质方面,案载:“体质水亏木旺,平素气虚痰阻”;“魁伟之质,阳虚痰多”;“质素清癯,本非松柏贞固之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现在对于刚步入临床尤其无证可辨时忽略体质因素往往会导致误诊。此外在治疗上忽略了体质因素往往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对此,清代医家赵濂在《医门补要》曾明确指出:“属寒体者,病时宜用凉药中微加温和之品以监之,若太苦寒败胃,有致吐泻、胃寒、腹痛之患;属热体者,病时宜用热药者,惟温平品以缓治,若太燥烈恐激起木原之火,致烦渴、狂暴、失血之患;属实体者,或因病变虚,宜用补贴,些少与之,若太呆补,致不食、腹胀、中满、逆气之患;属虚体者,病时宜克伐,尤宜性缓品,若太峻厉,致虚脱多汗、肢冷懒言、烦躁欲入水之患。”由此可见我们在临床辨证要重视体质因素以免导

致误诊误治。5.中西医混杂导致误诊这里所说的中西医混杂导致误诊是指用西医的理论指导中医用药或仅仅用中医的

辨证论治导致西医的漏诊。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我们在应用时不能把它们的理论混在一起,中医就用中医的望闻问切、理法方药,西医就用西医的视触叩听,要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两种理论不能相互混杂,不能用西医的理论来开中药,如认为西医的炎症相当于中医的热证在治疗时应用清热解毒的药,其实他们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开中药时还要辨证,可能西医的炎症中医辨证为寒证,这样就会导致误诊误治。认为高血压就是肝阳上亢,只能说高血压的证型肝阳上亢的比较多,痰湿中阻、气血亏虚等等都是高血压的证型。此外还要注意中西医相互冲突的地方,如肝豆状核变性病中医常常按颤证来治疗,在治疗时往往加入息风之珍珠母、地龙等药物,这些药已经被证明铜的含量都比较高,这与西医的铜代谢障碍的病因相矛盾,如果我们不懂得西医,单单从中医的角度来辨证治疗往往会导致误治,所以我们要掌握好中医西医两套理论来为我们的临床工作做铺垫。6.医寿延年总结误诊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不知道错在哪,一错再错!疾病是个动态过程,不是静止不变的,中医的正邪斗争的消长关系,西医疾病的临床分期,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不同时间都要认真收集病人的资料,思考病人病情变化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诊断及辨证治疗,如果能够

把握好疾病的动态变化过程,了解疾病的传变过程则就能够做到治未病中的既病防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一个很好的论述。以上就是中医误诊的5大主要原因,望各位医者引以为鉴,共勉!

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 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 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这里为什么要 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整个就成了障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 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 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但,我不这么想, 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 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 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去年接治一位跟 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这个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思考中医骨 性赘生物所致。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有差别。于 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 分钟。出乎意料,不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上面这个例子给我的感受很深,什么感受呢就是对这个"信受奉行"的感受。对这件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 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考没有这 些思考,就不会想到要用白术来治疗跟骨骨刺。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有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会就没有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因此,学习接受中医经典著作,也是学习中医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中医误诊 2

内科误诊案例·呃逆》

第十四节呃逆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古称“哕”,又称“哕逆”。本病症自唐末以来,有以咳逆为哕,以干呕为哕,亦有以噫气为哕者,至张景岳才有了明确的区分,如《景岳全书·呃逆》说:“哕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咳逆也。后人但以此为鉴,则异说之疑可尽释矣。”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和其他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胃、食道手术后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 二、误案评析 1.虚热误投温剂致热结阳明案 【案例】李姓,男,62岁。因败血症休克住院。经用西药抢救,病虽脱险,但仍有微热,体温37℃,精疲力倦,呃逆频繁,心烦不安。医因其虚脱后呃逆不止,从虚家论治。

用丁香柿蒂散加味。药用:丁香8克,柿蒂6克,西洋参(另煎和服)10克,陈皮6克,半夏6克,生姜3片。服药两剂,呃逆未止,发热增高,体温39℃,口渴不饮,烦躁多汗,神志模糊不清,有时谵语,腹满拒按,大便3日未行,小便色黄而赤,脉滑数,舌质红绛,苔焦黄而燥。病乃热结阳明,胃热上冲所致。治当清热通腑,如得大便通畅,则发热呃逆自解,方拟调胃承气汤加味:大黄(后下)10克,芒硝(冲)12克,甘草4克,竹茹12克,石膏30克,黄连2克,知母10克,芦根40克。服药1剂,大便通畅,呃逆止,体温38℃。阳明热结已解,余热未尽。当清热泻火,冀其热邪衰退。原方去大黄、芒硝,加麦冬20克,银花15克,黄芩15克。再进两剂,发热迭降,仍舌红绛苔少,口干舌燥,邪热虽解,但阴液未复。予以加味增液汤,以清余热而复阴液。药用: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20克,石斛14克,玉竹15克,竹叶10克调治,病愈出院。《辽宁中医杂志,1981,8:21》 【评析】此为热结阳明呃逆误治案。此案本为热证,胃阴已伤,虚热未尽,而变呃逆,理应甘寒生津养胃,佐清余热降逆,则胃阴复,虚热退,呃自止。然前医将虚热误为虚寒,错投温剂,热证得温,如火上加油,以致病势急剧发展,由微热而转为热结阳明,出现高热呃逆,烦躁多汗,腹满便

对中医的感受

对中医的感受 中医文化渊源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和筛选,虽然自己来自药都之乡,华佗故里亳州,但自己对中医药方面的了解确是很少。为了能更深一步的去认识中医文化,因此自己选择了中医概论这门课。通过学习,尽管自己对于中医文化的认识依然是一知半解,但是却让自己引发了对中医药现状的思考。自己开始对中医的一些现状进行了反思和自己个人的见解。 首先,我们从中医的文献方面来说。很多时候,老师们总是说这些经历过数千年洗礼被传承的文献是老祖宗门精华的所在。的确如此,以为这些经历过上千年磨砺筛选的书籍是老祖宗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这些传承下来的文献的实际价值有多大。但即使是这样,又有多少人去读这些经典之作呢。曾经自己在网上看到过一些信息,一些中医类的高校,竟然把《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作为学生的选修课,这种现象怎么能不让人寒心呢。中国文化的瑰宝却被这些“无知”的人们作为了一种挣学分的工具。如果说句难听的,假如这些文献的作者还活着的话,估计也会被气死。更有甚者一些从事中医的人居然对于中医的发展了解不多,这是不是对中医发展现状的一种讽刺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根据自己个人的观点认为,除了外界的因素外,书籍本身的缺陷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外界的因素主要的就是学校对于这些瑰宝的重视程度。只有对这些东西重视了,我们才可能花更多多更大的精力去钻研它。如果学校都认为这些东西可有可无的话,那还有谁会花精力看呢。同时书籍的本身也有劣势,这些中医药方面的书籍大多繁琐难懂,篇幅也比较长,导致很多人看着看着就失去了耐心,也就没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而且这些书籍大都只有文字叙述,没有具体的图片,致使很多人看了却不知道它所讲的是什么。另外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不再是简单的吃饱问题啦,而对于饮食养生方面也更加的看重,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陈明松 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范畴,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为中医经典之首、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说的。《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自然界的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针灸、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把人看作与自然界相联系的、本身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得病,阴离阳绝就会死人。可以说,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朴素的唯物观、矛盾观、系统观、演变观、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其次才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是丝毫不过分的。 同样,中医仍旧从朴素的唯物观出发,对人体生病这样的现象阐发出“有诸内必形于其外”、“治病必求于本”这样的朴素的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问寒热、察表里达到明虚实、辨阴阳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症(外在表现)及证(病理)、由标(症状)到本(病因)的诊断过程。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

我觉得中医本身的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的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的阐发、片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对现代“快”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中医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 我觉得中医有以下三个重要传统。 一是中医治未病。这是指中医讲究把握病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二是中医重视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包含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发展变化、抓主要矛盾、兼顾其他等几层意思。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考虑天时地理因素,再运用三焦、六经、八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立法用药。《内经》中记载:黄帝问“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回答说:“地势使然。”这说明中医自始就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而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三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对证下药,临症加减,极具灵活性。中药在性能上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因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还要根据症状的改变随时作出变化,实际上就是讲究药物的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这不是随意而为,而是非常严谨的。 至于现代科技与中医的关系问题,我觉得仍然是一个如何更好地秉承传统和发扬传统的问题,而不应该成为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科技之于中医的入侵,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是追逐中药的高额利润。中医传统治未病(未雨绸缪)、重辨证(标本兼顾)、讲配伍(适应变化),就是用外力——中药来主动、积极地干预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之自行向正常的方向转变,最终达到一种

最新几种易误诊误治的耳鼻咽喉科疑难病症剖析

几种易误诊误治的耳鼻咽喉科疑难病症剖 析

几种易误诊误治的耳鼻咽喉科疑难病症剖析 曹济航 〔关键饲〕误诊误治;疑难病症;剖析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常遇见一些易造成误诊误治的疑难病症。如能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各项相关检查,多掌握相邻学科的相关知识,多数疾病是能够得到正确的诊断。只有明确诊断,才能作出正确的治疗与处理。下面就临床工作中遇见的几种易造成误诊误治的疑难病症剖析如下: 一. 耳廓复发性多软骨炎易误诊为化脓性耳软骨膜炎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简称RP)是结缔组织病中的一个类型。RP是少见病,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曾於1981年综合报告10例(2)。该病具有反复作及潜在的炎性破坏病变,可累及软骨、心血管系统、眼、耳等器官。在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是耳廓软骨炎,其次为鼻软骨炎、喉、气管及支气管树软骨病变、内耳的软骨病变。笔者曾收治4例耳廓软骨炎,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1,李×,女34岁,工人,住院号:109527,因左耳廓阵发性疼痛伴红肿、发热於1999年9月23日住院治疗。否认耳廓外伤、全身感染等诱因。诉自幼体弱、对多种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等)过敏。92年因右耳廓突发性红肿、坏死、萎缩,在他院作全耳廓切除。94年7月左耳廓又复出现红肿、疼痛、渗出、皮肤紫黑入我科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而痊愈。检查:T37.4℃,BP95/70mmHg,心肺正常。左耳垂皮肤紫黑色,耳廓红肿、触痛、外耳道微肿,一周后整个耳廓红赤、耳垂紫黑色扩展至耳甲腔,并形成紫血泡,破溃后有淡黄粘稠液体渗出。实验室检查:胸透:(-),EKG:(-),血常规:PLT40eg/L,WBC2.17~3.210eg/L,Lym32%,MID 0.3%,GRA 69%,ESR40mm/h,肝、肾功能正常,免疫球蛋白:正常,抗核抗体:正常,蛋白电泳正常,HCA-B 27(阴性),抗“O”<500u。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强的松60mg晨8时服。中医认为患者发病急,舌苔黄腻,脉细弦,属湿热蕴结,故用中药清热、凉血、活血剂(生地、赤芍、丹皮、玄参、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六一散)。十天后左耳廓红肿明显减轻,皮肤由紫黑转红,渗出消除,半月后耳廓皮肤恢复正常,脱痂,无萎缩。中药改为益气活血剂(黄芪、赤芍、川芎、当归、丹参、焦山楂、桃仁、红花、干地龙、六一散等。10月9日痊愈出院。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1 各论 一、内科症状 一全身症状 1畏恶风寒 [概念] 畏恶风寒即指怕冷的感觉,此症在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皆较常见。历代文献有"恶寒"、"恶风"、"畏寒"之称。有认为"恶风"与"恶寒"不同,"恶寒"者不受风吹即有怕冷之感,虽居于密室之中,甚至覆被向火,仍全身觉冷;恶风者乃遇风吹始觉怕冷。但临床所见,一般恶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有恶寒。恶寒、恶风、畏寒表现相似,故本篇用畏恶风寒概括之,并统称为恶寒。 [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束表恶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寒中少阴恶寒:恶寒无热,身倦肢冷,精神萎靡,呕吐,下利清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阳虚阴盛恶寒:恶寒肢冷,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口淡不渴,尿清便溏,面白舌淡,脉沉迟无力。 阳盛格阴恶寒:恶肢冷,烦渴喜冷饮,胸中烦热,腹部扪之灼热,咽干口臭,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沉伏。 痰饮内停恶寒:恶寒,肢体沉重,胸腹满闷,纳呆,口渴不欲饮,苔腻脉滑。 疮疡恶寒:恶寒,甚则寒战,发热,疮疡局部肿痛发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数或洪数。 寒疟恶寒:恶寒不发热,或热少寒多,休作有时,神疲肢倦,胸胁痞满,舌苔白腻,脉象弦迟。 鉴别分析 风寒束表恶寒与寒中少阴恶寒:前者恶寒系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正邪交争则发热,卫阳不能舒展故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表证。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原则,方选麻黄汤等加减。后者恶寒系素体心肾阳虚,寒邪乘虚直中少阴所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正不胜邪,故见无热恶寒、身倦肢冷、脉微细等症。治疗宜扶阳抑阴,方选四逆汤为代表方。纵观二证虽均由外寒所引起,但风寒束表恶寒其寒邪在表,恶寒必伴有发热,且有头身重痛等一系列表寒证;寒中少阴恶寒其寒邪深达于里,但恶寒而无发热,且有下利清榖等阴寒内盛之症,两者不难区别。 阳盛格阴恶寒与阳虚阴盛恶寒:两证虽均有恶寒肢冷的症状,但病因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表寒里热证 中医病证名。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由(1)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2)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 1、九味羌活汤,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治疗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2、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 表寒重里热轻 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表寒轻里热重 汗出而喘,身热或肌表无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表寒里热同重 发热恶寒并作,呈阵发性,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舌微红。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 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 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

学习中医感悟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 机触于外,巧生于内----------伟大的推拿 推拿是中医的一门外治法,是中医学伟大宝库中重要的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特点。它的实用性强,适应症广泛,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是一门非常好的治疗方法。 推拿学是在中医和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阐述和研究运用手法和功法防治疾病的方法、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医学学科。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论内涵。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症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 推拿的作用原理有三个方面: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推拿和中药一样,有着自己的功效。根据推拿作用的功效,将推拿分为八法:温、通、补、泻、汗、和、散、清。推拿治疗的病种广泛,以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为主。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小儿腹泻是推拿治疗首选的四大病症。 手法是指按特定技巧和规范化动作在受术者体表操作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一项临床技能。手法的特点:经济简便,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宜掌握推广。手法作用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与深透。对于运动关节类手法,其要求可概括为“稳、准、巧、快”四字,即手法操作要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

选择手法要有针对性,定位要准;手法施术时要用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取胜,不可使用蛮力;手法操作时要疾发疾收,用所谓的“短劲”、“寸劲”,发力不可过长,发力时间不可过久。根据手法的作用、运动形式、运动特点及小儿手法操作的特殊性将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复合式手法、运动关节类手法和小儿推拿手法四大类。手法是推拿学的主体内容之一。以手法治疗疾病,其疗效的判定,在诊断、取穴及施治部位无误的情况下,关键取决于手法操作的准确性、应用熟练程度和功力的深浅。只有规范地掌握手法要领,操作娴熟并经过长期的功法训练和临床实践,才能极尽手法的运用之妙,所谓“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功法,是中国传统强身、防病、治病的一种锻炼方法。其特点是形体动作与呼吸调节、意念活动相结合。功法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功法在推拿学的应用,既是推拿医生作为增强体质、提高推拿持续操作力量负荷能力及有助于掌握手法技巧的自我锻炼手段,也是借以指导和帮助病员进行功能训练,防治疾病的手段。推拿练功动作明确,锻炼全面。推拿练功动静结合,意气相随。推拿练功医练结合,增强疗效。 推拿是一门实用学科,功法和手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练好功法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练好手法,可以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练好二者,才能学好推拿,才能达到“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学好推拿,才能发展中医优势,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治疗疾病,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3篇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3篇 篇一:跟师心得体会 跟师心得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崔荣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到家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如今2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2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1 供同道参考、借鉴。 一、在跟师前,首先要对老师有一个全面了解,做到“两要”,这是跟师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一要了解老师所在医院及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其师从何人,是家传还是师承,对哪家医论有所精研,其医疗特色是什么,注重哪家理论等。掌握了这些情况,就能了解其学术源流及学术思想,其继承和发展了哪些理论与观点。这样,总结其经验时,就有所依据;二是要了解老师的学术特长和经验特色。并

围绕这方面问题,广泛收集资料,要积累和掌握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我们将来进行学术经验整理的基本素材和依据。 为了做到上述“两要”,在日常跟师学习工作中,就要做到“六多”: 多发问:对于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要多向老师请教,深入提出问题,把问题尽量搞清楚。例如一个经验方,都有哪几位药组成,配伍特点是什么,用量变化如何,煎服法有什么要求,如何加减化裁,对什么情况适用,什么情况不适用,有何禁忌,根据什么制定的处方等。切忌想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多问是使问题深入的重要做法。老师虽有多年经验,但并不一定每次都将问题讲透。有些问题,老师自己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对于其他人不一定知其中之妙。因此,我们要追根问底,深究其妙。在此过程中,学 2 习者还要经常向自己发问:掌握了老师哪些经验,临床上是否会用,要勤于向患者发问:患者服用药物后症状是否改善、有何变化、有无不适反应,这样才能细致地体会到老师治疗经验的精妙之处。 多聆听:在跟随老师临证或听其讲述时,要多听听老师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从中掌握其思维方法、治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摸清辨证、用药规律,这是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多阅读:对老师临证诊病,处方以及其论文、著述等,要多看,反复体会其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要根据其学术渊源,翻 阅对其影响较大的前贤的医论、医著,以溯本求源,掌握理论依据;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的现代医学书籍,熟练掌握中西医理论,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阅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文献材料,了解医学源流。 多记录:要将听到、看到的内容随时记录下来,这是搜集资料的重要手段,一种是即时记录,即随听、随看、随记录;另一种是追记,即将听到、看到的内容,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临床应用之妙

2009年3月第47卷第8期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临床应用之妙 程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 [摘要]辨证论治和治病求本是中医之精髓所在,然而一旦临证,有的医者很易被假象所迷惑,造成误诊误治。笔者以四则病案来论述,说明“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之重要和临床应用之妙。 [关键词]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08-101-02 中医治病之妙在于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即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而在治病时,需“谨守病机,各施其要”,直接针对病机,治病求本,中病即为良药,不中便为毒药。所以临证时,应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泥古。可以说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然而一旦临证,有的医者易被假象所迷惑,针对假象治之,造成误诊误治;误诊误治不仅没有治好患者,贻误病情,还可能加重病情,使患者更加痛苦。故在临床上,应铭记“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这一基本法则。现以四则病案,说明“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临床应用之妙。 1通因通用 病案一:一妇得暴注证,食粥粥下,饮汤汤下,服药药下,物色不变。众医议用姜、附、参、芪,予诘之。答曰:完谷不化,胃虚明矣。予曰:非也。《经》言: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河间谓:火性极速,不容停留。仲景谓:邪热不杀谷。公言完谷不化,属之虚寒,此则属于虚火。用药一差,生死反掌。先令以香连丸,服之安然,饮汤水半钟亦不下,众始信为火。遂方用平胃散加黄连一钱、大黄三钱。其家人曰:病下而复下之,可乎?予曰: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交通之妙,存乎一心,诚服此药,得效必矣。服后微下二三行,食粥一碗。继以白芍汤调理而安[1]。 患者食粥粥下,饮汤汤下,服药药下,物色不变,看似脾虚所致完谷不化,实则内有虚火。李氏治疗泄泻,辨证求本,采用清凉之法透其邪热,邪去正安。倘若采用甘温补法,则邪热借药性其势更猛,补则闭门留寇,病情不愈,反可去人性命矣。李氏辨证之精当,治病求本之妙,很值得大家思考学习。 2温补祛湿 病案二:江藤,男,日本人,58岁。前列腺增生、肥大,小便排泄困难已有6年,近两三年加重,尿频,眠差,腹胀,已中、西医治疗多次罔效。舌胖,质淡,有明显齿痕,苔白,滑腻。脉沉缓,重取无力。 辨证:肾阳虚衰,水湿留滞证。治法:温阳、行水、利水。处方:真武汤加减:制附片75g,生白术15g,茯苓25g,淫羊藿20g,生姜60g。三付药后,整个排尿都很顺利。二诊:原方加桂枝25g。服药后,见排尿力度增加。三诊:原方加桂枝25g,砂仁15g。加砂仁,起纳五脏之气归肾之功用。前后三十付药,整体情况基本改善,精力增加了,排尿完全正常[2]。 卢崇汉先生认为,前列腺增生、肥大之所以常出现在中老年时期,是因为人到中年后,体内阳气渐衰。阳气衰减,则气化不及,导致水湿停滞,水湿可循少阳三焦下注前阴,可以潴留和凝集,最终导致前列腺增生、肥大。 在这个方中,卢氏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壮肾阳,扶腾肾水,使真阴之气在肾阳的蒸腾下旺盛。气化行,浊阴才能消。生姜,归肺、脾、胃经,温散行水,上能开宣肺气,启上闸,提壶揭盖(肺为水之上源),中能温脾胃,助后天以利水。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尿,脾运则湿除,水液能得到控制。茯苓,淡渗利水,通调三焦,导浊外出。改白芍,用淫羊藿,补肾壮阳,引阳入阴,可启阴交阳,可通利血脉,可解除筋束的挛急,从而达到畅通水道之目的。综上,此方能使五脏功能得到调整,并重在壮气化之阳,启气化之机。壮阳之力更专,则匿浊之效更宏。上述用药虽少,但针对性强,所以效果甚好。 卢氏用补火助阳之法治疗前列腺增生、肥大,区别于一般认为的祛除膀胱湿热之法。从中医角度认识前列腺肥大所致小便不利,一般属于癃闭的范畴,取清热利湿之法。卢氏用大量附子温肾化气,生姜化气利水,阳气通则小便自利,体现了“温补派”的用药风格。此病案,温肾利水实为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之法。 3培土生金 病案三:郡守王镜如,痰火喘嗽正甚时,突然小便不通,自服车前子、木通、茯苓、泽泻等药,少腹胀满,点滴不通。余曰:右寸数大,是金燥不能生水之故,唯用紫菀五钱,麦门冬一钱,北五味一粒,人参一钱,一剂而小便涌出如泉。若用淡渗之药,则反致燥急之苦,不可不察也[3]。 本案中小便癃闭正治在肾和膀胱,多用淡渗利湿之法,本案患者痰火喘嗽正甚时,突然小便不利,点滴不通。李氏诊脉右寸数大,分析为肺之痰热已化燥伤阴,肺之阴津不足,不能生水导致癃闭。治疗宜用清金润肺之法,以补法易之。盖“肺为水之上源”,肺实则水足,通过滋补肺阴达到治疗癃闭之效。方中紫菀,人皆知化痰止咳,然其通利小便之功不可没。《本草通玄》谓“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然非独用,多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4]。”麦冬,清金养阴润肺,《药性论》谓其“治热毒,止烦渴,主大小面目肢节浮肿,下水……[5]”麦冬可谓 *2004级中西医七年制 ·中医中药· CHINA MODERN DOCTOR中国现代医生101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 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 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

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这里仅就热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征候分析】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饮。火性上炎,则见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津液被阳热煎熬,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为热证,舌干少津为伤阴,阳热亢盛,血行加速故见数脉。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判断,就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尤其是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以及二便,舌象、脉象等方面更应细致观察。 四、寒证和热证的关系 寒证和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征化寒。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危重阶段,有时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热的现象。

万病从根治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作者:余浩郑黎)之一

万病从根治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作者: 余浩郑黎)之一 生活学习,感悟养生之道 万病从根治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是天地阴阳二气运动的产物,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个大的环境中,疾病的产生和治疗,在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法则。 从事中医多年,回首自己学医和从医之路,回忆这些年遇到疑难杂症时的处理经过,我时常感叹,自然界所有的问题,在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答案,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去发掘,去思索,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悲的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不再像小孩子那样,遇事问个为什么,凡事刨根问底,追寻事物的本源!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边缺少了神秘,缺少了好奇,却多了一些平淡和无可奈何。 我时常告诫自己,要求自己能够做到“心中时时有患者,

处处做个有心人”! 细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总结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医学中来,提高自身的悟性,站在道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研究疾病,寻求解决方案,感受中医的“大道至简”,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向生活学习,智慧的源泉永远不会干枯!今天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将自己多年来对生活的感悟,对医学的领悟总结出来,给那些长期被疾病困扰的患者一些帮助。让我们一同来透过生活中的常见小事,感受中医,感受养生之道! 晚上腿疼,早上腰疼,大多是寒湿证的表现 天冷了,早上洗脸用的是热水,洗完后,我将毛巾挂在阳台上。晚上洗脸时,发现毛巾上半部分已经干了,而下半部分仍然是湿的,而且最下端居然还结了少许冰块!我拿着毛巾沉思了很久! 妻子说:“还不快点洗脸,在想啥?” 是啊!看着这一半干一半湿的毛巾,我的确想了很多——我想明白了最近一些疑难病症的病机,同时也想通了治疗

中医诊断说病

中医诊断说病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下身肿胀等症状。- 2、肺区诊断- (1)拇指推肺区膀胱经,出现微血管扩张的现象。- (2)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体质燥热,多为肺阴虚。-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适,面部毛孔粗大。 备注: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区诊断- (1)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出现发红现象,心火旺。- (2)眉心长痘,面部潮红多为虚火上炎。

备注:体胖者胸闷气短,体瘦者失眠多梦。- 4、肝区诊断- (1)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涩充血,眼袋大,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 5、脾区诊断- (1)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 (2)口腔溃疡,口周、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 (3)皮肤松弛,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舌苔黄腻,便秘实胖者多胃火旺盛。- 6、肾区诊断- (1)肾区凹陷,腰部颜色发黑,多为肾水不足。- (2)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 (3)听力下降耳鸣,腰酸,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 7、生殖区诊断- (1)生殖区凸起:月经量少,经血色暗血块,痛经。- (2)生殖区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多为宫寒宫冷症状 1;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胃,春天是一个养护肝胆的季节,皮肤容易出现干燥/过敏/长斑,身体容易出现疲乏劳累,都是因为肝血淤滞所形成的,疏通肝胆经络可以很好的改善。

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同时,学习中医基本的辩证方剂。 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学习本门课程我认识到了这四大名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内容和成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疾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辩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

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伤寒论》还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对方剂学有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辩证的纲领和论治的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为方书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并长期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奠定了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为历代中医学者推崇和必读之书。此书具有多病合篇和病症结合﹑突显脉学运用的特点,运用了严谨的防治学理念,对后世诊治疾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热论》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所著。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管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它主要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辩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并按卫气营血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原则;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对于充实中医诊断辩证学的内容有很大的价值。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学习“中医经典解读”这门课程确实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医提供了一个平台。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目录 第一篇:中医学习心得体会_匡 第二篇: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第三篇: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第四篇:学习《易经里的中医与智慧》的心得体会 第五篇:参加XX年全区中医护理理论与实践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正文 第一篇:中医学习心得体会_匡 这学期有幸选到了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一方面更体会到中医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发现原来中医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医食疗更是让中医更加通俗、实用、真实、独特地融入了寻常百姓家的膳食当中。由于生长在南方地区,从小就开始接触到中医药膳,对于“药补不如食补”、食药结合等药膳养生有一定的了解。 喜欢中医,因为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想底蕴与健康的治疗之道。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除概括了解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外,我最大的体会是明白了怎样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贯穿中医食疗之道,有时候看上去“貌不惊人”的一些食材竟然对一个人的身体有如此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的家乡特产大枣,可以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但就像李恩庆老师说的,一学期的课远远不够了解到具体全面的知识,我们的课堂就是希望能够与对中医有兴趣的同学有所教导与交

流。三十多个课时的课程中,优质、实用的中医膳食疗法令我感受颇深。 通过课堂上李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在课堂学习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药膳食疗应用”这一块。因为这些药膳食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体现。记得当初刚刚来到珠海的时候,不是很适应这边的食物和气候,经常容易上火或者湿热。现在通过对《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常用的药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较好地跟随气候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饮食习惯,使得自己的身心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也能够为家人日常生活的健康饮食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议。中医药膳食保健是中医中的重要部分,在将来也必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辅助治疗和调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且会一代代的发展和流传下去。 第二篇: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中医古今误案评析----咳 嗽》

《中医古今误案评析----咳嗽》 发表时间: 2008-7-12 17:50 作者: 杏林箫客来源: 民间中医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d408808.html, 咳嗽既是肺系疾病中一个常见的症状,又是一个独立的证候。古人以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邪犯肺,或痰浊内蕴,肺气不宣,气逆不降可致咳嗽;肺、肾、脾气虚弱,肺气不收也可发生咳嗽。外感咳嗽,多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症状,有风寒、风温、燥邪犯肺等不同证型。内伤咳嗽,多由久病体弱,或伤及肺阴而致。正如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谓:“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及他脏,此肺为本而他脏为标也;内伤之咳,先伤他脏,故必由他脏以及肺,故他脏为本,而肺为标也。”指出治咳嗽当分清外感、内伤与标本,方不致误。此外“肺为娇脏”,用药稍有不慎,如药物配伍不当,多难治愈。 误案评析 1-内伤咳嗽误辨为外感咳嗽案 【案例】一男子,35岁,因连夜劳倦不得睡,感嗽疾,痰如黄白脓,嗽声不出。时初春大寒,医予小青龙汤4帖,觉咽喉有血腥气上逆,遂吐血线,自口中左边出一条,顷遂止。如此每一昼夜余次。诊其脉弦大散弱,左大为甚,人倦而苦于嗽。丹溪云:“此劳倦感寒,因服燥热之剂以动其血,不急治,恐成肺痿。”遂予参、芪、术、归、芍、陈皮、炙甘草、生甘草、不去节麻黄,煎成人藕汁,服两日而病减嗽止。却于前药去麻黄,又予4帖而血证除。脉之散大未收敛,人亦倦甚,食少,遂于前药去藕汁加黄芩、砂仁、半夏,至半月而安。(《宋元明清名医类案·朱丹溪医案》) 【评析】外感咳嗽多由外邪束表,肺气不宣或肺气壅塞所致,治宜祛邪为主,邪去则愈;内伤咳嗽多因脏气受损而致,治宜补养。若辨别不清,将内伤咳嗽当做外感治疗,则为误治。本例患者脾虚不运,湿聚成痰,极易化热,治宜健脾化痰,而用小青龙汤之类辛温解表燥湿,则易生动血之变,不可不慎。 2.木火刑金误辨为风热内郁案 【案例】李某,女,45岁。咳嗽3年余,每日咳嗽3~7次,每次约3分钟,无痰,咳时两胁及少腹牵引疼痛,剧则呕吐,鼻衄,有似小儿百日咳状,杂治不效。询知饮食一般,大便干秘,二三天一次,眩晕腰困,口苦思冷。舌质淡红少苔,脉象沉弦。观其脉症,知为肝咳,由肝火犯肺,木反侮金而来,拟四逆散加减:白芍15克,柴胡10克,甘草6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15克,瓜蒌15克,苏子15克,青黛3克,乌梅15克。3剂。 二诊:咳嗽次数减少,程度减轻,脉沉弦,左尺弱。脉弦主肝旺,尺弱示肾虚。木反侮金者,乃水不涵木也。当补肾养肝,滋水涵木。若津液上承,肺气自会清肃下降,不治咳而咳自止也。拟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24克,山药12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