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视角的幼小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过渡。当然幼小衔接也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与幼儿自身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当然这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中介绍了幼小衔接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当下幼小衔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回归到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小衔接年龄段的能力与需求以及幼儿园在三方中的重要引领作用,提出基于幼儿视角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幼小衔接;家园互动;儿童视角
序 言
作为幼小衔接活动的主要当事人———幼儿,在其所经历的这次人生早期重大生活与发展环境改变中,他们是如何想的、怎样感受的,源自他们内心对小学的期待、兴奋、担心、焦虑又是什么,而他们又是如何运用自己那些尚不成熟的问题处理方式来应对这些人生重大挑战,等等,这些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被不自觉地忽视了。但事实却是,“如果要真正达到对幼小衔接的正确全面认识,是离不开对儿童的经验和期待的深入理解的[1]。
一、 幼小衔接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幼小衔接的含义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过渡[2]。当然幼小衔接也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与幼儿自身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当然这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中其核心任务是该4-6岁的幼儿应该怎样有效的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有效衔接。
(二)、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1、政策要求
幼小衔接是我国幼教科研的热点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说明幼儿园有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各种衔接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不仅国家对此提出了要求,我省也作出了相应的政策性要求:“陕西省教育厅发布了《陕西省幼儿园小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幼儿园严禁提前教授小学内容,采取小学授课方式组织幼儿活动。小学要坚决做到不以任何形式组织入学考试,坚持“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对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要追究责任。”
2、现实需要
现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而且人们非常相信一点“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此多数家长会在孩子上大班第一学期的时候
就让孩子参加一些以语文、数学等认知内容为重点的学前教育机构。这样的家长还不在少数,据了解西安市某幼儿园大六班的幼儿中60%的孩子都有参加课外补习班,学习拼音、数学、英语等偏向于教授小学一年级内容的所谓的幼小衔接班。当然,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所以就会出现这样早早就给孩子报班的现状了。加之我们国家本就处于一个非常注重成绩的应试化教育的氛围之中,过早学习,参加学前教育机构的情况也就孕育而生了,幼小衔接的问题也就更受家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如何使幼儿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做好向小学生过渡的充分准备,使之顺利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并为今后一生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皮亚杰曾说,幼儿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个阶段的发展不能互换,并且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发展。
因此,幼小衔接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
二、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一)、家长层面
1、现状
“我现在真的很难选择,公办幼儿园什么都好,可学习内容少了点,我担心孩子上小学跟不上,民办幼儿园学的又太多,让一个6 岁的孩子天天写日记学除法,而且从师资、教学条件和午餐搭配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李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把女儿从一家民办幼儿园接回来自己带,这已经是她换掉的第三家幼儿园,之前的两家幼儿园,一家是公办的,一家是民办的。
王亦楠. (2016). 面对政策改革 幼小衔接您准备好了吗. 本溪日报.
面对政策上的改革,家长们很是困惑,因而也就产生了这样的现象:
“老师,我妈下午会早点接我,我下午放学要去上课呢。”大五班的洋洋一进班里就给老师说了起来。
“小王老师,我来接下果果,一会带她去补课班。”果果妈妈大约四点左右在班级门口对老师讲。
“我们班一到周五下午人就基本上接光了,大部分都去上课外班了…”大六班主班老师这样对我说道。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自己看到的以及听到的部分情况,也许类似这样的现象更多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家长“补课”的行为愈发流行起来,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落后于旁人,身为孩子重要的人生导师的家长会不惜一切为了孩子发展而去给孩子报班,去学习,以求得快人一步,胜人一筹。
2、问题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家长们认为知识是“第一位的”,认为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只要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工作甚至是将小学一年级的部分知识进行学习。反映出来家长们的对待幼小衔接这一重要环节的认识不够准确,存
在一定的片面性。
(二)、幼儿园层面
1、现状
作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重要一方,幼儿园,更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协助引导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这一重要的人生环节。当然,作为幼儿园一方还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就拿本人实习经历来说,就了解过园里这样的情况:
在实习的公办幼儿园中,教研组要求教师遵守《幼儿园指导纲要》杜绝“小学化”,但与此同时幼儿园里每个学期末都会有幼儿身心素质测查,其中大班(上)的测查就包括了数学方面的5以内的加减法、6的组成……测查前一天,主班老师非常着急,班里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对要测查的内容非常熟悉。于是就挑选了能够参加测查的六名幼儿进行复习工作,这六名幼儿中有五名幼儿在外报了拼音班,数学班……在这样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测查,按老师的话说:“就应该在外面报报班,啥都学会了得有多轻松啊。”由此看来注重德育的观念还是没有变,更偏向于文化知识的学习……
幼儿园方面做出的准备就是在习惯养成方面的准备,这一点公办幼儿园做得非常好,在政策的指导监督下,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落实幼儿常规养成,幼儿的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做得很好。这也就是目前幼儿园所做出的生活上的准备。除此之外,在大班教学中,老师们还经常通过谈话活动来告知幼儿关于小学的趣事,在精神上为幼儿逐渐做出准备。
2、问题
幼儿园在精神上,生活上逐渐渗透,帮助幼儿度过幼小衔接,顺利升入小学。在这之中也反映出来教育的刻板化,政策是什么就在按照什么来,上一级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在幼小衔接的问题上更是这样,虽然这一问题仍旧困扰着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但是作为幼儿园一方面,幼儿在园时间又比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做出的更多不仅仅在生活常规上,在精神意识与认知上,我觉得还是需要在知识上做出准备,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三)、小学层面
1、现状
作为幼小衔接的第三方,小学。所有家长、老师都费尽心思让孩子能够顺利升入小学。而小学方面如今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入学考核,俗称“幼升小考试”。据一些报道称西安部分名校小学入学不仅要通过考试还要缴纳建校费等其他名义制成的费用,有的甚至高达11,12万现金。除去要交钱不说,要进行考试这一项就难住了多数家长,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没给教什么知识性的内容,所以此时也就犯了难,当然,对于那些幼儿园大班时候就报班学习的孩子来说就轻松得多了。除此之外有的学校虽然也进行入学前考核,但是其内容就不同了
,是一些非知识性的测查,如绘画,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开展。
2、问题
幼升小入学前考核没有必要,考核的存在推动了家长给孩子报班的行为更摧残了幼儿的爱玩耍的天性,这样的学习是没有乐趣的,当然孩子们也未必会因比别人多学了什么就会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叫优秀,身边也有不少案例,小学一二年级学习很好的孩子,因为在外报班提前学习学校所教授的内容而不喜欢上课时认真听讲,导致注意力下降,成绩下滑。在小学后半段的学习中就没有那么多的激情与兴趣了。
回归到“幼儿自身”,幼儿才是在幼小衔接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就幼儿自身而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5-6岁年龄段末期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了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幼儿在5-6岁这一阶段,其在常规方面能够达到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写画时姿势正确;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吃东西时细嚼慢咽;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当然不只是在常规方面,在能力培养上《指南》也做出了指引:会自己系鞋带;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能结合情景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能根据谈话对象和序言,调整说话的语气;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
不仅在常规培养、能力提升方面有这么多指导,在知识学习上也做出了指引: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务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等等。
在政策指引下,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都会借鉴此《指南》来进行幼儿教育与指导,当然著名学者皮亚杰的发展认知理论中就有提到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阶段性,皮亚杰认为2-7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此阶段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也就是说可以凭借心里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通俗的讲就是该阶段幼儿学习方式是通过感知来进行,逐渐拥有了表征事物,在头脑中构建世界的能力。所以在幼小衔接这一阶段也应该遵循幼儿认知的特点,以具体、表象性的事物为主类逐渐渗透,进行教育。
面临幼小衔接的大班幼儿在这个过渡阶段,就需要老师,家长的共同协助才能更好地度过,顺利升入小学,开始小学生活。
三、 基于幼儿视角的解决策略
幼小
衔接如何进行是研究者们讨论得最为激烈的一个话题。如有人认为游戏是解决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3],幼小衔接应加强对学前阶段幼儿观察能力、逻辑思维与概括能力,创造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等几方面的培养[4]。幼小衔接中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注重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点间的衔接[5]。幼小衔接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户外活动使幼儿具有强壮的体魄;适当偏于分科教学,减轻幼儿入学后的负担;激发幼儿向往学校,渴望上学的情感[6]。
从儿童的视角展开幼小衔接研究,认真倾听儿童的声音,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激活了研究的生动性、具体性和丰富性。无论在政策实践层面,还是在儿童的自身发展层面,都有重要的价值。那么作为幼儿园起着引领家长、小学的关键作用,那么作为幼儿园所应做些什么呢?
(一)、确立全新理念
《陕西省幼儿园小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幼小衔接的衔接行动时段为幼儿园学前一年至小学一年级期间。幼儿园的工作原则包括,提高适应性,萌发积极入学意愿、培养自理意识,增强独立生活能力、加强体能锻炼,培养学习习惯,注重学习品质,缩小环境差异,加强幼小沟通交流。要求幼儿园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严禁提前教授小学内容,采取小学授课方式组织幼儿活动。
幼儿园的最大存在价值就在于给孩子提供社会性的发展场所。教育就是播种爱,为孩子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尊重孩子天性的真善美,给孩子适宜的教育,与孩子分享智慧、爱与快乐,让孩子在这种平等的交流中掌握智慧、懂得爱、享受快乐,并学会分享和体会分享所带来的幸福,使其将来成为一个智慧的、善良的、快乐和幸福的人。
(二)、设计实施方案
幼小衔接如何进行是研究者们讨论得最为激烈的一个话题。如有人认为游戏是解决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3,幼小衔接应加强对学前阶段幼儿观察能力、逻辑思维与概括能力,创造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等几方面的培养4。幼小衔接中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注重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点间的衔接5。幼小衔接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户外活动使幼儿具有强壮的体魄;适当偏于分科教学,减轻幼儿入学后的负担;激发幼儿向往学校,渴望上学的情感6。
1、时间上的调整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