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行各业借助科学技术带来的优秀成果在各自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建筑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建造了数以万计的办公环境及住宅,人们在建筑物内安心学习、努力工作。
人们在充分享受建筑物给其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病态反应,如头疼、干咳等症状。
所有这一切都与建筑设计有关,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如何采取有效对策就成了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一道不容忽视的难题,笔者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标签:建筑设计问题对策
1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业也同全国各行业一样在几代中国建筑师的努力之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中国的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少令人称道的精品力作。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推进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建筑师们有了用武之地,一批又一批新型建筑拔地而起,“绿色建筑”、“节能住宅”等新鲜词汇不断映入人们的眼帘。
这确是好的一方面。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建筑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
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些建筑单位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违背客观规律,盲目追求建筑的视觉效应,迎合某些领导树形象、搞政绩的口吻,大建特建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做的后果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容易留下建筑隐患,误导了建筑的设计方向。
有些年轻的建筑师为了早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千方百计地盲目模仿外国的一些引领世界潮流的新设计,结果导致建筑设计只是保持了外在形式美。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建筑行业也大量的使用电脑进行建筑设计,他们借助电脑这种先进的工具提高了图像的传播和复制的速度,然而也使得建筑设计成了一种拼图的游戏。
还有就是许多建筑师在面对具体的建筑设计任务时,不是从关心和尊重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建设用地的状况和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去认真细致地了解,一味追求建筑的形式、色彩、结构、空间造型,对建筑的根本目的漠然处之。
这种建筑设计的思想的就是只注重建筑外在的形式美,对人们的生命健康等内在的空间环境品质很少关注。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建筑意义的丧失和形式主义的泛滥,由此产生了设计不当带来的环境、社会、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2 我国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采取的对策
2.1 重视建筑“显性”环境建设,保护人体生命的健康安全。
建筑企业要想做出一个让政府满意、让人民放心的工程,必须重视既重视建筑的外在形式,又要注意建筑的内在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优良工程、放心工程。
而对于建筑外在的形式美,不同的时代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建筑外在形式的外在形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建筑的“显性”环境,如何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建筑“显性”环境则是建筑师们建筑设计的不断追求。
一座优秀的建筑应该是建筑“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的完美结合,一方面能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建筑外部景观,另一方面又能为人们提供优良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品质。
因此要想做优良工程,就必须下大力气重视建筑的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是为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空间。
它的最大基本属性就是区别于诸如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
其内外空间环境的形成必须靠一些诸如墙、柱、窗、屋面、楼面、地面等及其形式特征的限定要素来构成,这些空间环境的外部表现被业内称之为建筑“显性”环境。
好的显性环境就是理想的建
筑空间,而要想设计出理想的建筑空间,就是就要全方位的了解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建筑设计的好坏跟建筑空间的品质密切相关。
因此在建筑行业不仅要重视建筑设计,而且还要在建筑设计完成后认真执行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是一种“以实造虚”的过程,它是通过对“显性”实体要素的组织和安排,营造隐性的空间环境品质。
由于建筑的“显性”环境是可被视觉感知的建筑外在形式,是显而易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并可以通过设计图纸予以表现的一种形式,是建筑师搞好建筑设计的重要对象。
而隐藏于“显性”环境背后的建筑“隐性”环境,既不能用图纸表达,又不能在建筑完工之后马上发现,所以有些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这个问题不加以重视。
往往都是在房屋建成后,在房屋交付使用过程中才发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比如说人们身体某些部位感到不适,恶心、呕吐等,这时候要想改变现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要想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要大力建设健康住宅,即所谓的“绿色住宅”。
判断一个住宅是否是健康住宅,首先要看居住的这个住宅能否使居住者得到身体上的健康。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健康住宅的最低标准。
建筑企业要在工作中认真执行这个最低标准,自常见抵制有害的建筑材料,保证建造的住宅既能通风、换气又能采光,免受噪声的干扰。
建筑企业要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从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标准出发,大力开发节能住宅,健康住宅,保持住宅的“显性”环境得到良性发展,从而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健康标准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注重建筑“隐性”环境建设,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建筑“隐性”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健康和生活的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在建筑设计的诸环节中,要牢固树立“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一起抓的设计理念,切实将这一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
“隐性”环境是非实体物质,与建筑“显性”环境同时存在于建筑中的热环境、声环境、风环境、光环境、室内空气品质、电磁环境等,。
在建筑实际工作中,很多的建筑只是重视“显性”环境的建设,一味追求环境的新奇、独特,忽视建筑“隐性”环境的建设,这样做直接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究其因,除了施工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外,其中很多是由于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没能很好地解决室内外声、光、热、风环境以及室内空气品质等建筑环境要素所构成的空间环境品质的问题。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很短暂,其中大部分时间表都在室内生活、学习、工作。
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室内环境给人能带来身心愉悦的享受,而坏的环境会使人感到压抑甚至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建筑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室内空气的污染问题,在设计时尽量避免室内空气受到污染。
室内空气极易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室内通风换气不良及各种有害物质散发的气体及人体活动产生的气味等。
包括建筑材料、家具、生活日用品和各种设备释放出的气体、微粒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大量的事实及研究表明,室内空气品质的低下将直接引发前文提到的“病态建筑综合症”。
为防止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于2003年3月1日已正式实施。
由此可见,《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现了国家近年来对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高度关注,说明了我国政府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高度关心。
作为建筑企业必须在建筑设计之初对建筑通风问题认真研究并加以实施。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夏季防热以及在室内换气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
与此同时,建筑设计开始时就要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着想,充分考虑到不良气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
危害,避免过寒和过热气流以及烟气和其他污染空气对人体的影响。
另外还要考虑电磁辐射以人体健康的影响。
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重大影响,过量的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被组织吸收一定量后会产生热效应。
这种热作用是由于人体组织的分子反复运动摩擦而引起体温上升,从而会导致过热甚至烧伤。
还有一种污染就是微波辐射。
相比电磁辐射而言,微波辐射更为有害。
长期在微波辐射下工作的人会出现乏力、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以及心悸、脱发、月经紊乱等病症。
因此,一定要千方百计减少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使人们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环
境。
3 结语
在当今建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和变化。
这一切都归功于改革开放,归功于中国的建筑师们的伟大创造,归功于千千万万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建筑领域还存在着各种思潮和矛盾,这些思潮和矛盾既有来自外部的影响,也有来自建筑企业本身的原因。
一方面建筑业必须克服这些思潮和矛盾的束缚,全心全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放心、健康、舒适的建筑。
另一方面,我们的政府要做人民的公仆,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记在心上,积极要求建筑企业认真搞好建筑设计,大力开发节能住宅,从而使人们安居乐业,共同创造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