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完整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 系。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完成1、2题。
国家
瑞士 巴西 英国 意大利
现行标准(岁)


65
64
60
55
65
60
65
60
调整退休年龄目 标(岁)
67(2028年) 65(2018年)
1.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距市中心 工

的距离
商业区


区 距市中心 的距离

3.城市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
(一般情况下) 城市的规模越大,等
级越高、服务功能越 多,服务范围越大。
城市的规模越小,等 级越低,服务功能越少, 服务范围越小。
城市等级 城市作用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城市距离










4.城市化
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特点:
人口分布:农业人口转化为非
农业人口
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比例上升
土地利用:农村地域转变为城
市地域
城市建设用地 扩展,功能分化.
产业结构:农业活动转化为非
农业活动
产业结构从第 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变.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B A.瑞士 B.巴西
C.英国 D.意大利 2.英国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D A.养老金制度 B.医疗卫生条件
C.婚姻生育观 D.生产力发展水平
课堂练习
右图是“某4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 和死亡率图”,读图并完成3~7题。
B 3.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 B.1.5% C.4% D.3%
各国经济发展不 平衡
到发达国家
打工
2.定居移民减少,2.南亚、南欧、非洲
流动工人增加 人到西亚打工
(外籍工人) 3.南欧、非洲人到西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
20世纪 80年代 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 理制度
有计划、 有组织地 进行
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 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
A 4.④国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C 5.下列四国中,与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A.德国 B.瑞典 C.印度
A 6.上图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D.美国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失业人口增多问题
C 7.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第二章知识结构
城市
城市化
空间结构
历史原因 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行政原因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环境
不同规模 城市服务 功能的差异
1.城市的空间结构
2.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原因

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


经济因素:地租差别--离城市中心越远, 地租越便宜。(最主要因素)
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 80年代 中期后
1. 内地到沿海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 “民工潮”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因素
经济 因素(主要)
政治 因素
① 政治迫害 ② 战争 ③ 国家政策
社会文 ④ 民族歧视 化因素 宗教迫害
生态环 ⑤ 水灾 境因素 ⑥ 旱灾
第一章知识结构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 长率
人口
数量
迁移
数量 人口 变化 增长
模式
人口容量 空间 影响
环境
合理
形式 因素
承载力 容量 影响因素
环境
1.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分布:少数原始地区
1.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2)“高低高”模式—传统型(1-2%)
区 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社会因素:收入差异、知名度、种族或宗教
个 动
行政因素:合理引导,城市规划
态 的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租 ①距市中心远近:离市中 水
心越近,通达度越好, 平 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
经济因素
②交通便捷程度:交通越 便捷,土地价格或租金 越高。
商业付租能力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1)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国防兵力不足;
(3)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4)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孤独等老年人本身 问题增多。
3.人口的迁移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定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 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分布:广大发展中国家
1.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3)“三低”模式—现代型(<1%)
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分布:发达国家
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人口老龄化
当一个国家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者超过10% 当一个国家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者超过7%
环境承载力: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 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亦称环境人口容 量)。
人口合理容量: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 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 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
特点
1.殖民主义扩张 1.从旧大陆到新
二 和资本主义发展 大陆
战 2.地理大发现和 2.从已知开发国
前 新航线开辟
家到未开发地区
迁移路线 1. 欧洲人到美洲、非
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 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 到美洲
1.从发展中国家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
二 战 后
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城市环境问题
固体垃圾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
交通阻塞 停车问题
举例
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 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 许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
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戌边
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 斯坦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水灾引发饥荒,许多农户 迁往美国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地区的干旱造成了大规 模的环境难民
5.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