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4期总第214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投资与合作】

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

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分析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5)

[摘要]对非洲投资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选项。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日益深

入发展,可以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非洲。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投资非洲仍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政府层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促进中小企业更好地投资非洲,深入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大战略,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引导。

[关键词]中国;非洲;对外直接投资;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34-03作者简介:王峰(1987-),男,山东临沂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

融与投资。

1979年以前,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很少且仅限于

企业执行特定的政府项目。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把对非洲的援助转化为双边企业间的合资与合作。1995年中国改革援外方式,将中非合作的主体从政府转向企业,实行援外方式和资金援助多样化。中国积极帮助受援国建立生产性项目以获得经济发展动力,将援外与直接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外贸出口紧密结合起来。1995—1999年底,中国与23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有关贷款框架协议,从资金方面帮助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中国企业只要在非洲国家找到了合适项目,即可申请有关贷款。

中国从2000年起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国企业在纺织、家电、建材、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技术成熟,质高价廉的出口产品给非洲人民带来实惠。中国企业投资非洲,除享有当地优惠政策外,还享有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非洲国家的优惠政策。因此,非

洲市场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2006年,中国开始大力推动有信誉、有实力、有比较优势的企

业积极参与中非在各个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积极实现中非优势互补,扩大对非投资,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合作已经深入到各个层次和领域,成为囊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文化合作的全领域合作。

一、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

过去,中国私营资本在非洲的活动主要限于餐饮、百货零售等行业。近年来,随着中国中小企业的壮大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其对非投资领域不断拓展,除传统的餐饮、零售业外,在工程承包、医药、纺织、机械、电信等行业中的发展尤为明显。此外,中国私营企业也开始涉足农业、采矿、能源等行业。其中工程承包、医药、纺织是增长最快和最受非洲欢迎的投资行业。

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和联合国贸发会的《世界投资报告》中的相关数据,下面从投资的规模总量、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等方面说明中国对非洲投资现状。

(一)投资总量不断增加自1998年以来,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大幅增加,1998年仅为2000多万美元,目前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100亿美元。

(二)地区分布不断扩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非洲国家只有埃及和摩洛哥。现在中国已同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同40多个国家签订了

《双边贸易协定》

,与35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混(联)委会机制,同2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鼓励和保障投资协定》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投资非洲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占据主导,在非洲投资的2000多家中国企业中,中小型企业或民营企业占70%以上。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政策协调,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对外投资支持政策体系以及完善人民币汇率风险承担和转移机制等,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出现了像新希望集团、万向集团、中兴、华为、力帆、创维等一批知名企业。中国企业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非投资在投资金额、项目数量及投资地域上都呈扩大趋势。

(四)投资方式多样化

目前,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包括绿地投资、合资合作和跨国并购等。

二、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对非洲进行的直接投资取得了很大的成

43

王峰: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分析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

就,对中非双方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非洲作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使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一部分来源于外部环境,另一部分则来源于企业自身。

(一)对非洲国家的投资环境了解不够,缺乏清晰的投资策略

非洲国家多达几十个,各国国情千差万别,市场机会和发展前景也不尽相同,多数中国中小企业对非洲的了解非常有限。非洲国家的投资环境很不完善,有的国家设立公司所花费的时间较多和费用较高;有的国家税负较高,如果按规定交税,企业则根本无利可图;许多非洲国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企业生产所需的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对非投资企业需要为配套设施的建设付出高昂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投资启动成本;文化差异巨大,语言交流不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经济贸易往来。

很多中国企业对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吸引外资政策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投资环境、市场销售前景没有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就贸然进行投资生产,导致产品滞销,企业蒙受损失。由于这种投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清晰的投资策略,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二)中小企业营运能力不足,企业间无序竞争严重

随着走向非洲的中国企业逐渐增多,在非洲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国企业之间出现无序竞争,甚至出现相互诋毁等令人痛心的局面。如中国不同省区的赴非洲企业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到非洲后为获得项目而竞相压价。少数企业投资目的不纯,只顾赚钱,不重视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形象。此外,少数中国企业在一些非洲国家的行为还违反了当地的劳动法。

我国除少数大型企业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海外投资生产的能力,营运经验和人力资源匮乏,尤其缺乏了解非洲情况、懂经营、会管理、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融资困难,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不完善

我国在非洲的中小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个体力量较弱,不仅自有资金不足,而且在信贷、抵押等方面大多不符合银行的要求,可融资渠道较少,致使外汇资金的融通和汇兑渠道不畅,制约了企业在非洲投资的科学决策和投资效率。加上目前国家现行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对资金项目下的外汇实行严格管制,导致国内资金不能按时按量抵达境外。

(四)面临西方国家的激烈竞争和舆论压力

中国企业虽然在非洲发展很快,但是基础薄弱,况且西方国家也加强了对非洲的关注。美、欧、日等从投资、援助等多方面加强了对非洲的控制,使得非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中非经贸构成了很大挑战,给在非洲的中国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此外,鉴于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不断增强,一些西方国家遂抛出“新殖民主义”、“中国威胁论”、“仅仅是为了开发非洲丰厚的自然资源”、“忽视人权以及环境标准”、“为了推销中国劣质廉价的产品”等言论诋毁和攻击中国,给在非洲发展的中国企业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使其面对巨大舆论压力。

三、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风险分析

相对于发达国家,非洲作为新兴市场其投资环境仍存在许多不完善和不规范之处,较为突出的是政治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政治风险

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是否稳定,历来是投资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军事政变、内战和边界冲突相对频繁的非洲国家进行投资,就更要考虑政治因素:投资目的国或地区的政局是否稳定,投资环境有无突变的可能,以及政府首脑更迭能否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等。

(二)政策法规风险

在一些非洲国家,政策法规环境仍然不够完善,投资、财税政策不够清晰和稳定;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力。非洲一些国家海关管理尤其混乱,官商勾结严重,腐败盛行,尤其在办理相关投资项目手续时,报关公司和海关官员相互勾结,共同敲诈投资者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市场风险

由于部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规模较小,经济结构单一,市场发育不健全,很容易受到国际经贸形势变化的影响,市场风险很大。

四、促进中国中小企业投资非洲的对策

(一)政府应组织有关力量加强对非洲各国市场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更充分、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要开拓市场,扩大投资,必须熟悉这一市场的情况。应加强调查和研究以下内容:首先要研究非洲市场基本状况,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状况、收入分配、消费水平、市场容量以及民俗习惯等,还要研究非洲各国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总之,要了解与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在投资前加大对各投资对象国的风险评估,使企业能够正确选择投资国别和投资领域,并且在投资后与当地各种力量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预案的基础上,有效规避各种风险。

(二)政府应实行优惠的税收和金融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公共服务

政府应加强税收支持,避免双重征税问题,实行“税收抵免”,对在非投资企业的某些收益免予征税。另外,政府还应制定实施一系列的金融政策扶持措施,如政策贴息、优惠贷款、充分发挥中非发展基金的作用等。

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匮乏问题,在中非发展基金的基础上专门设立针对中小企业投资非洲的支持基金。另外,应当积极鼓励中资国有金融机构进入非洲,为当地中国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贸易结算、财务管理咨询等服务。

(三)加快对非投资立法,注重学习当地法律

我国应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为企业投资非洲提供法律保障,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国企业要注重学习和掌握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投资政策及商业惯例,尤其要了解当地不宜发展和禁止进入的产业,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

(下转第108页)

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