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统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统考试卷(附答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统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的序号写入题后括号内。
)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
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7月1日B.8月1日C.10月1日D.12月25日 2.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一五”计划完成 藏族同胞是中华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5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地区发生了翻天翻地的变化,西藏的发展必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回答3~5题。
3.解放西藏。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的解放的历史意义包括…………………………………………………………………() ①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②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③挫败了藏独反动阴谋④西藏跨入了社会主义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管理西藏。
长期以来,西藏都是我国藏族人口聚集地。
为了让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我国在西藏实行………………………………………………………………() A.一国两制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独立。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把才华展示在考场中,尽情发挥;祝八年级历史期末考顺利,万事如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41.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
”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民族自治区D.沿海经济开放区42.埃及在2011年的社会动乱中,大量的文物遭到空前的劫掠与破坏,有关法老图坦卡蒙家族的文物受损情况备受瞩目。
下图与“法老”有关的是43.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A.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B.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44.“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总结的这一政策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公社化C.农业生产合作社D.全行业公私合营45.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46.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A.由中英联合管理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C.由中葡联合管理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47.右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祖国的和平统一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48.“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材料二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一国两制”。 (2)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 基本方针是什么? 两岸交流的加强。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 民族区域自治 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 A. 他们分离至少有38年了
• B.儿子肯定不是现役军人或 公职人员 • C.儿子是乘飞机直接从台湾 抵达大陆的 • D.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
• 5.“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 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当年“分 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国农村 60年发展见证了共和国风雨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一五”期间,我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78年开始实行了家庭联 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1978年后,农民人均收入更是 产承包责任制。 大幅度提高,年均增长率达12.7%。 材料二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与挫折。
• 17.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 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 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倡导发起这五项原则的国家中没有 ( ) •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缅甸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区域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专题训练—外交事业的发展(含解析)

第1页/总17页2022-2023学年河北省区域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专题训练—外交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2022春·河北承德·八年级统考期末)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 (吊高球)》的漫画。
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A .中美对抗,苏联中立B .中苏合作,对抗美国C .中美缓和,苏联孤立D .美苏冷战,中国孤立2.(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这与我国哪一项外交方针相近?()A .互不侵犯B .互不干涉内政C .互相尊重领土完整D .求同存异3.(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A .伟大的历史转折B .挑战两极格局C .艰难的探索历程D .走向世界舞台4.(2022春·河北邢台·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这组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D.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5.(2022春·河北秦皇岛·八年级统考期末)从1972年开始,中国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国的企业签订了一批引进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的合同。
到1977年,成交金额39.6亿美元,包括13套大型化肥设备、4套大型化纤设备等。
这一现象说明()A.外交政策影响经济建设B.农业发展依赖化肥生产C.国家确立对外开放政策D.西方倾销落后污染产品6.(2022春·河北邯郸·八年级统考期末)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A.签署《中美联合公报》B.“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7.(2022春·河北承德·八年级统考期末)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C.中国成为世界霸主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8.(2022春·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对于1971年10月25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把智慧放逐到笔端,挥洒精彩;把⼼思投⼊到⼋年级历史期末考中,如鱼得⽔。
下⾯是店铺为⼤家整编的⼋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家快来看看吧。
⼋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 第⼀部分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题2分) 1、1949年10⽉1⽇,在举世瞩⽬的开国⼤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 挥着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A.《黄河⼤合唱》B.《义勇军进⾏曲》C.《东⽅红》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新中国成⽴后,党和政府⾮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的⽂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共和国刑法》C.《共同纲领》D.《中华⼈民共和国宪法》 3、国家主席勉励⼤家,“每个⼈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的梦想。
现在,⼤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的梦想。
”回⾸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A.中华民国的成⽴B.新中国的成⽴C.渡江战役的胜利D.⼀五计划的完成 4、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法之⼀。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基础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1894~1921年 1921~1935 年 1949~1956 年 1978~2001 年 主题词推翻帝制, ⾛向共和开天辟地, 渐趋成熟改⾰开放, 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烽⽕B.星星之⽕,⼒挽狂澜C.国共对峙,⾛向抗战D.民族独⽴,获得新⽣ 5、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藏族民歌《翻⾝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民的⼼声, 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A.x藏和平解放B.抗⽇战争胜利C.解放战争胜利D.新中国的成⽴ 6、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智⽃勇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D.渡江战役,⼀往⽆前 7、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被誉为“最可爱的⼈”,他们的英雄壮举发⽣在:A.北伐战争B.抗⽇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8、为促进“⼈类历史上有⾊⼈种的⾸届洲际⼤会”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针是A.求同存异B.睦邻友好C.战略结盟D.平等互惠 9、⽑泽东不仅是⼀位伟⼤的战略家,也是⼀伟⼤的诗⼈。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期末考试将至,八年级的学生要开始备考历史考试了,除了记熟课本的基础知识点,我们还要做份历史试题来全面巩固知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检测试题一、选择题:(答案唯一。
每小题2分,共50分)1.对于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讲,他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感受最深的是( )A首都地点变了 B国歌更换了 C人民的地位变了 D国家领导人换了2.下面是四川省某镇三个村的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 83 197 116 18 0 27 21953 3 74 355 0 4 0 7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3.某同学整理的“抗美援朝”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抗美援朝的( )A时间B目的C英雄人物D结果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
开始确立这项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精彩世博”是2010年的流行语之一。
那么,下列词语可作为1958年流行语的是( )A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C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D改革开放、一国两制6.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
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7.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很大的挫折。
其中最大的挫折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8.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一封贺电:“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文化大革命B. 四个现代化C. 十一届三中全会D. 南方谈话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A. 焚书坑儒B. 兴修长城C. 推行县制D. 制定《汉律》A. 设立三司B. 设立布政司C. 设立按察司D. 设立行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2.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4.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5. 戊戌变法发生在1900年。
()6. 《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7.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有儒、道、墨、法等。
()2. 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
3. 明朝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4. 近代史上,我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改革措施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要举措。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高峰的原因。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 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
()10. 宋朝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文化繁荣的表现?A. 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B. 印刷术的发明C. 雕塑艺术的发展D. 诗歌创作的繁荣2. 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朝科技发展的成就?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 火药的广泛应用C. 指南针的改进D. 蒸汽机的发明3. 下列哪一项不是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A. 行省制度的建立B. 重用汉人C. 重视文化教育D. 实行科举制度4.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A. 手工业的发展B. 商业贸易的繁荣C. 农业生产的提高D. 资本主义的萌芽5. 下列哪一项不是清朝文化繁荣的表现?A. 京剧的形成B. 古典小说的繁荣C. 书法艺术的创新D. 绘画艺术的衰落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的爆发B.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 洋务运动的开展D. 甲午战争的爆发7. 下列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 实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8.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提倡新道德、新文学C. 提倡白话文D. 提倡复古主义9. 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A.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 实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A.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B. 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D. 实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是______,该城市被称为“______”。
2.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科技发达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______,该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 (2)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C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下A.4.2003 BA.5.A.C.19546. D A.7.有人A.8.A.B.C.D.9.A.10.A11.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1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次重要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D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3.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A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14.“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B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15.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B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1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D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7.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去年,我们隆重举行国庆60周年大典。
下列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②北平和平解放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2。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3。
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他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1950~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A.农民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集体土地所有制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5.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D.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6.右图反映当时中国正处于()A.土地改革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7.下列各项,与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无关的是()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C、急于求成D、苏联撕毁合同8.右边的宣传画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西部大开发9.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0。
被视为改革开放开端的事件是( ) A.粉碎“四人帮”,结束国内的动乱局面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C.安徽小岗村农民尝试包干到户取得成功D.党中央部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1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八下历史期末

外租居民区宿舍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外租居民区宿舍管理,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和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外租居民区内的所有宿舍,包括公寓、单身公寓等各类居住单位。 第三条 外租居民区宿舍管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护外租居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外租居民区宿舍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居住单位负责人为居民区管理委员会,具体管理和服务由居住单位委托的物业公司或专业管理机构负责。
第二章 宿舍使用 第五条 居民在外租居民区宿舍内居住,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进行违法活动,不得扰乱社会秩序,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第六条 居民在使用宿舍时,需按照规定缴纳房租和相关费用,按时足额交纳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签订相关协议。
第七条 居民宿舍内不得擅自改动房屋结构布局,不得擅自安装大型家具及电器,不得随意损坏房屋设施。
第八条 居民宿舍内不得进行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如赌博、吸毒等,不得进行涉及国家机密或他人隐私的违法活动。
第九条 居民在宿舍内严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存放大量易燃易爆物品。
第十条 居民在宿舍内不得进行违法乱纪的活动,不得进行危害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
第十一条 居民在宿舍内不得进行会对他人造成骚扰的行为,不得进行影响邻居生活的噪音干扰。
第三章 宿舍安全 第十二条 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应定期对外租居民区宿舍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 居民在宿舍内要加强防火意识,不得在宿舍内吸烟,不得使用明火。 第十四条 居民在宿舍内使用电器时,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不得使用损坏的电器。 第十五条 居民在宿舍内不得私自安装电器,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随意改动宿舍的电线设施。
第十六条 居民在宿舍内要保持室内卫生,不得擅自留置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污水。 第十七条 居民在宿舍内要经常检查宿舍设施,及时发现并报告设施损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页(共4页) 1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独立富强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2、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应包括()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邓稼先 3、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运动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措施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修建了青藏铁路 ③建立了经济特区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里,我国没有完成的任务是 A.实现工业化,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 时期 D.“文革”时期 7、如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折线图。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引起A点到B点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文革”的破坏 C.生产力水平低下 D.急于求成,缺乏经验 8、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民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下的农民在下面哪一方面是相同的?() A.生产的积极性方面 B.土地的所有制方面 C.家庭的收入方面 D.生产的自主性方面 9、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应的政治要求是() A.黄浦江上建新桥 B.粉碎“四人帮” C.粉碎林彪集团 D.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10、历史老师布置一道作文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同学们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实行改革开放 D.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11、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这三次会议的共同点是() ①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工作重点都主张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③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④主要方针、路线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2、当前,我国经济特区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港澳特别行政区也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下列关于两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管辖下 C.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姓名:
班级:
学校: 考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
-
-------------------题------- 第 页(共4页) 2 D.都是为加快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设立 13、邓小平是如何解除我们在改革开放遇到的姓“资”姓“社”的困惑的?()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三个是否有利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4、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5、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16、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实现两岸真正停火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彻底实现祖国统一 D.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17、近年来,南海、东海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应:() ①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 ②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岩岛等地领土归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祖国统一就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全国人民从没忘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向台湾人民表达思念之情。时代不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把下列几种方式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在网上发帖,发E-mail ②通过无线电广播 ③发表电视讲话 ④通过卫星传播信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0、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论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二、辨析改错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21、【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错误: 改正: 22、【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错误: 改正: 23、【 】1978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错误: 改正: 24、【 】实行民族独立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错误: 改正: 25、【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错误: 改正: 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26、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27、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 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 。 28、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 ,迈入了核大国行列。 29、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0、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体育运动。毛泽东主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四、材料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31、(1分)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第 页(共4页) 3
材料二: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华国锋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新中国成立对我国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3分)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又有何意义?(3分) 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也给中央决策者们错误的信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可能即刻到来。 材料二 :右图为“三面红旗”,这里说的“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举“三面红旗”的时代已经过去50多年了。回过头来看,“三面红旗”的提出与实施,反映出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总路线是在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上的盲目冒进;“大跃进”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人民公社化则是反映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的盲目冒进。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一五”计划何时开始实施?它取得了哪些成就?请你列举其中的两项。(3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里所说的“三面红旗”都提出或开始实行于哪一年?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3)造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错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4)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33、(10分)2014年中国改革开放36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
展览二:领导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上哪幅图片?(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