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1月
彭平一
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湖南和平解放,湖南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发展的整合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湖南近代教育传统的作用、湖南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状况,导致了湖南高等教育若干的特点。
1912年,蔡元培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央教育会议,制定了壬子学制。
这一学制系统规定:高等教育只有大学一级,分预科和本科,共6年或7年。
与之并行的有高等师范学校(预科和本科)和各类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
[1]这一学制形成后,实行了10年之久,其间虽稍有修订,但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壬子癸丑学制的颁行以及由此引起的全国教育改革热潮,对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辛亥革命前夕,湖南有高等学堂7所,另外加上一所中学堂附设的专修科,各类高等学堂的学生总数为1432人。
[2]壬子学制颁布后,这些学堂都改称为大学或学院或专科学校。
在原有基础上,适应湖南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创立了一批公立和私立的高等学校。
这些高等学校中规模较大的有:由清末高等实业学堂改称的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16年由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改建的公立商业专科学校、1912年建校的私立达材法政专门学校。
根据1922年的调查资料,工专有学生740人,商专有学生约500人,达材法专有学生490人。
[3]其他公私立大学学生人数均在百人上下。
[3]估计当时湖南全省大学在校学生约为2000-2500人左右。
、
这一阶段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最大的成果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成立,它是我国第一所引进外国现代医学、中外合办的西医高等学校,也是20世纪湖南存在时间最长的高等学校(1914——2000)。
[4]
辛亥革命后,湖南督军谭延积极推行兴教办学。
胡美和颜福庆创办新式医科大学的想法得到了谭延闿的积极支持。
1913年7月,由谭延闿主政的湖南省政府与美国雅礼会草签了合作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契约,并成立了由双方人士组成的学校管理机构,即湘雅医学会董事部。
湘雅的校名就是根据董事部中方董事聂其琨提议确定的。
湘是湖南的简称,雅是雅礼会英语名称第一个音节的汉语谐音。
两字合在一起,反映了中美合作办学的意愿。
[5]办学经费主要是湖南省政府的津贴和美国雅礼会的捐款,育群学会只是作为湖南省政府与美国雅礼会之间的唯一技术上的桥梁。
[6]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创办伊始,双方就商定,以欧美甲种医科大学标准办学。
首批招收预科生18名,经过7、8年的学习,到1921年6月,有10人准予毕业。
美国康涅狄克州政府认为湘雅毕业生的学识和水平,与其本国医科大学的水下相当,所以依据该州宪法授权美国雅礼会授予这些毕业生以医学博士学位。
[5]1921年11月,美国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与美国有关的医科院校教学质量,确认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均为全国最良,从此北有协和,南有湘雅之誉,在我国医学界和教育界传为佳话。
1922年(农历壬戌年),在济南举行的全国教育会第八届年会上,通过了新的学制,并由北洋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这就是壬戌学制。
这一学制规定:高等
教育分专门学校、大学校和大学院。
专门学校为专修制,修业三年以上;大学校为选科制,修业4)6年;大学院为大学毕业或有同等学历者的研究所。
[7] 根据壬戌学制的规定,湖南高等教育也进行了改组。
一些规模小而又未获准立案的私立大学停办,合并了所有公立高校。
通过改组,到1926年,湖南共有高等学校7所1934年,湖南一些中医界人士又在长沙创立了私立湖南国医专科学校。
因此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湖南共有公私立高等学校4所。
这一阶段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成果是湖南大学的创立。
这所学校在五四运动前后是湖南规模最大的一所高校。
[4]1936年4月当时任行政院长的蒋介石到湘视察,省教育厅长朱经农向蒋汇报了湖大改国立的事,得到蒋的支持。
蒋说:湖南大学改归国立甚善。
[8]经过一番努力,1937年7月,湖南大学正式改为国立。
抗日战争爆发时,湖南的高等院校仅存4所,四校学生总数将近1000人。
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当时湖南处于大后方,又有深厚久远的教育传统;特别是张治中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后,国共两党在湖南省实现了比较成功的合作,政治环境比较宽松,因此北方和东南地区受战争影响而被迫内迁的一些高等学校纷纷迁往湖南。
在抗战初期,湖南成为高校集中、名流荟萃的地方。
从1937年9月到1942年,先后有外地12个校(院、系)迁来湖南。
[3]
1937年11月,日本飞机开始轰炸长沙,日军也侵逼长沙。
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云南昆明,改称为西南联合大学。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迁往贵州。
其他外地迁湘高校也相继迁往外省。
同时湖南本省在长高校也先后迁出长沙。
私立湖南国医专门学校于1937年迁往衡阳;湖南大学于1938年10月西迁沅陵;湘雅医学院于1938年11月迁至贵阳,1945年初又迁至重庆。
外地迁湘高校有两所后来一直留在湖南,成为湖南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一所是国立商学院。
[6]另一所一直留在湖南的外地高校是私立民国大学。
[3] 在湖南高校纷纷外迁的同时,在安化县蓝田镇创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国立师范学院。
[9]这是根据国民参政会第一届集会通过的5各级教育实施方案6的规定,于1938年10月开办的。
该校的创立结束了自1917年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并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湖南省21年无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省政府还于1941年在南岳新开办了三所高等学校,即湖南工业专科学校、湖南农业专科学校和湖南商业专科学校。
三校到1944年经教育部批准准备改为独立学院,但因日军侵湘,组建工作被迫停止。
[3] 抗战胜利后,湖南的高等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抗战初期的4所大学中,私立群治农商专科学校和私立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停办,外迁的湘雅医学院和湖南大学相继返长。
国立湖南大学于1945年10月迁回长沙。
[8]
抗战后新创办的另一所高等学校是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
到1949年上期,学校共有教职员45人,学生123人。
[3]到1949年7月湖南和平解放前夕,湖南共有高等学校6所,即国立湖南大学、国立湘雅医学院、国立师范学院、省立克强学院、省立音乐专科学校和抗战时期由北平迁来的私立民国大学。
6所高等学校共有教职员1007人,学生3295人[3]。
民国时期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可以说是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与全国高等教育的情况相比,民国时期的湖南高等教育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地位。
在壬戌学制前的1921年,全国公私立大学(不包括专科学校)共有13所,[11]而1922年湖南还没有一所正式的大学,仅有两所外国团体和教会办的规模很小的高校,虽然称之为大学,但很难说是正式的大学。
壬戌学制以后,湖南高等教育经过改组,虽然数量上减少了,但学校规模和质量大大提
高。
1926年,全国公私立大学(不包括专科学校)发展到37所;[11]1928年,全国专科以上的高等学校共有74所。
[11]而湖南1926年有7所高校,除美国雅礼会办的雅礼大学和外国教会办的两教会大学仍冠以大学之名外,还有3所公私立大学(省立湖南大学、私立湘雅医科大学和私立群治大学),在全国的地位当不会很落后;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高校流动迁移较大,湖南作为全国高校流动迁移的一个中转站,曾有一时的繁荣,但仅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抗日战争胜利后,湖南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地位又落后了。
1948年,全国专科以上的高校共有205所,在校学生总数为11.7万。
[12]与此相比,湖南高等学校的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分别只占2.9%和2.8%,在全国是比较少的。
但湖南当时有3所国立高校,这一点在全国各省中是不多见的。
民国时期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地域布局上的不平衡性。
这一时期的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长沙。
特别是抗日战争以前,湖南先后办过公私立高等学校共22所,[3]除岳州和益阳各有一所教会学校外,其余都在长沙。
民国时期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个特点是经过了一个明显的由分到合的整合过程。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建国初期的湖南大学既是民国时期湖南高等教育整合的主要成果,又是新中国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民国时期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第四个特点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抗日战争前,湖南高等学校几乎形成了一个公立、私立和外国团体或教会办三足鼎立的局而,甚至一度出现私立高校在数量上超过公立高校的现象。
不过这一情况到抗日战争时发生了变化,抗战期间湖南省存在过的8所高校(不包括外地迁湘的国立商学院和私立民国大学)中,只有2所私立高校,而且在1941年就停办了,原来的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改为国立,私立湘雅医科大学于1940年改为国立,又新创办一所国立师范学院。
之所以有这种私立高校校逐渐萎缩的现象,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的不安定以及经济困难,私立学校难以生存有关,还与当时国民党加强思想控制,强化三民主义教育的教育政策有关。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27.
[2]彭平一.晚清教育改革与湖南高等教育的兴起[J].云梦学刊,2002,(1):54-57.
[3]湖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教育志(下册)[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679.
[4]彭平一.湘城教育纪胜[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219.
[5]刘笑春,李俊杰.湘雅春秋八十年[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5,31-32,18,33.
[6]谭双泉.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191.
[7]田正平.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82.
[8]湖南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湖南大学校史(上册)[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191.
[9]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948.
[10]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纪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30.
[11]王炳照,周玉良,宋荐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历史传统与基础[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21,221,304.
[12]郝维谦,龙正中.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