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8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喜爱科幻小说的读者不难看出,在西方通俗文学的舞台上,此类小说一直经久不衰,饱受大众喜爱,并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阿瑟克拉克等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且越来越多的科幻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被更多的观众所熟知,在中国,科幻小说自新时期以来的蓬勃发展,既有老作家的努力,也有新作家的接力,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但与西方科幻小说对比,我国的科幻小说创作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也不具备一个科幻小说成长的良好温床,为了探索其中之原因,以为中国科幻小说谋求更好的未来为宗旨,本论文试图在阐述世界科幻小说的发展经过,分析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创作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科幻小说的前景与趋势。

关键字:科幻小说通俗文学科普化大众文学

引言

自小喜爱郑渊洁老师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丛书,其中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各式各样的新奇事物让人流连忘返,加上初识儒勒·凡尔纳大师的科幻作品,让科幻小说在我心中萌发种子,时至今日,对科幻小说的兴趣不减反增,自认为阅读了不少科幻文学作品,也不难发现,近些年来,像皮皮鲁和鲁西西那样耳熟能详的科幻小说已寥寥无几,在感叹外国科幻小说作家惊人的想象力与科学思想的同时,对现在中国科幻小说的惨淡现状,甚是惋惜。但作为科幻小说的一个门类的奇幻小说(如“我吃西红柿”的《星辰变》,出版发行成书且改编成网游)却借助网络发家,聚拢了相当高的人气,传统科学小说前景令人堪忧,于是想借此机会,研究一下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9月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的,我们在呼吁这一理论的同时,不能忘记科幻文学作品对社会风气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科幻小说也是科学发展的一种良好体现,科幻小说理所当然有它的科学预见性,就像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中所描绘的潜艇、电视、飞机都给后世的科学家很多的启发,这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科学的发展。它对社会的科学启蒙以及文明传播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理应成为通俗文学中的一枚旗帜被发扬光大,但是在中国,科幻小说界即便涌现出了如刘慈欣这种大红大紫的科幻小说家并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却没有像在西方文学界的地位,其发展程度甚至不及其他几个亚洲国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中国,作为科学发展的“翅膀”,科幻小说在中国的黯淡地位让科幻小说爱好者百思不得其解,是这种文学本身就存在着什么奇异的特性?抑或是我们的文化无法接受这种舶来品?面对目前中国科幻小说

发展过程中

的种种诸如出版阵地减少,作家队伍断层、作品良莠不齐,评论和理论研究没有及时跟进等等的问题,如何唤起全民族对中国科幻小说的热情,使我国的科幻小说创作健康发展,是个值得深入的问题。

一、科幻小说的定义与产生。

科幻小说全称为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翻译过来的名词,原意是科学小说,是一种带有科学虚构性的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故事情节不可能发生在现有的世界上,但它是基于人类的社会或宇宙的一种设想,在现以现有科技为基础的创造。它与西方的幻想小说和恐怖小说是类别不同的小说,跟剑与巫术小说(例如《魔戒》)和英雄幻想小说更是区别甚大。其实,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科幻小说,其一,科幻小说,它叫科幻,但还是姓小说,小说是其首要要素,这一要素决定了科幻小说的创造要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而不是科学,其二,科幻小说里面必须包含科幻要素,简单来说,就是以科学的某一个知识层面和内容构成故事且带有科幻情节的小说,所以,科幻小说亦可以同时具备其他性质,比如郑渊洁先生的《皮皮鲁和鲁西西》,即是科幻小说,又是儿童童话。但科幻小说真正吸引人且区别于其他小说的重要因素即为想象,想象与创造性就是科幻小说成为建立于科学基础上的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条件。

(一)科幻小说的诞生

西方的传统文学中自古就不乏幻想的成分。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创作了《理想国》是典型的幻想小说,以后,还有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为人们所熟知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等。这些作品中作者以丰富的创造和想象力描绘了一些超越现实的世界与物体,在那样的世界里,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颠覆了自己的世界观。正

是这种充满想象的通俗文学,导致了科幻小说的诞生。西方工业革命也是科幻小说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从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开始,带有科学性质的小说就进入了文学的大家庭。其后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和英国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两人从不同的方面开拓出了技术派和社会派这两个科幻派别。最重要的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开始,形成了一个科幻小说持续的创作出版高峰,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佳作济济,人才辈出,推动了人们对科幻小说认识的发展。

(二)科幻小说的先驱者,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的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为众所周知的三部曲:

凡尔纳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神秘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他还是许多发明家的老师,凡尔纳将他科学幻想的内容写得详细准确,头头是道,以致许多学术团体对他书中列的数字,有时要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去推算。不仅如此,凡尔纳的小说到处充满了科学,许多的科幻事物在现在都成为了现实。如1874年,儒勒·凡尔纳在他的科幻小说《神秘岛》中预言,水将成为未来人类的能源,水会变成未来的“煤”。百多年后,日本科学家朝实现这个预言迈出了第一步,他们用一种名为二氧化钛的物质和几缕阳光,首次将水分离成氢和氧。

氢是一种优质而清洁的能源,获取氢有很多方法,但使用阳光和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方式,这种方式效率高、无污染,它使人们对未来能源和环境的前景充满信心。

如此可见,凡尔纳可以算是科幻小说界的一枚旗帜,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很多作品都被拍成电影,为科幻小说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 科幻小说进入中国

据史料记载,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是最早翻译为中文的科幻小说,翻译者是梁启超。而鲁迅也和中国科幻小说发展颇有渊源。1902年10月,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新小说》。在这本倡导着“小说界革命”的杂志上,署名“南海卢籍东译意东越红溪生润文”的《海底旅行》的科幻小说被分类成为科学小说,开始连载。而刚刚留学日本的鲁迅订阅了《新小说》,这时的鲁迅,和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相信的是科学救国论:“工业繁兴,机械为用,文明之影,日印于脑,尘尘相续,遂孕良果。”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他觉得科学理论未免太过艰深,还是借由小说的躯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03年的秋天,鲁迅开始翻译《月界旅行》。他并不知道这是凡尔纳的作品,日文译本上误写为查理士·培伦著,鲁迅信以为真,在《月界旅行·辨言》中乃写曰:“培伦者,名查理士,美国硕儒也。学术既覃,理想复富。”

理想是很富裕,可是学术,只是幻想而已。鲁迅抛掷于科幻的一腔热情,换来的只是读者的冷遇。1909年,他和弟弟周作人翻译的《域外小说集》终于出版,收入《月界旅行》和另一篇同为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底旅行》,可惜书的销路很差,上册印1000册,下册印了500册,而一共卖出的,也不到100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