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生“入学装备”花样多

日本小学生“入学装备”花样多

xxxx“入学装备”花样多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9年第36期

与中国学校每年9月开学不同,每年4月是日本各类学校的开学季,家中若有要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那需要准备的东西就特别多而杂,而且很多是日本小学生独有的必备用品,通常家长提前半年就开始置办了。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挑选书包是重要一环,日本的书包质量是一流的,好背、耐用,保修6年,大多是做工讲究的真皮书包,使用6年不变形,便宜的两三万日元,中等的价格是五六万日元,贵的达到十几万日元。书包外观看上去坚硬,但身体与之接触,又让人感觉柔软。还得备个书包套子,防雨防摩擦,真皮的书包一定要有外套。除了文具,要准备一把折叠伞放在书包里,再备个雨衣更稳妥。

防灾头套是日本独有的东西,小学生人手一个,挂在桌子邊或者套在椅背上。防灾头套设计简洁,用柔软的布缝制,布袋里装上棉,为长方形,尺寸27cm×42cm,很多母亲是自己亲手缝制。一旦发生地震,学生第一件事就是把头套罩在头上,保护头部。还有的家长为孩子准备了防灾哨子。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吹哨子求救。至少准备三双鞋,一是适合长时间走路的鞋,二是运动鞋,三是在学校内穿的白球鞋。日本的小学里,有学生专用鞋柜,学生到学校后,把路上穿的鞋放鞋柜,换上室内穿的写上名字的白球鞋,鞋底总是干干净净,这也是学校环境总能保持清洁的一个原因。

中午在学校吃饭,每个小学生有个布做的袋子,放筷子、勺子、杯子等,还得有个围兜,因为每个小学生需要轮流值日为大家分菜分饭。其他的物品还有水壶、放月票的夹子、用餐垫子、手帕、纸巾、创可贴、口罩等。入学当天,新生穿上新衣,背着新书包和家长一起到学校。开学前一个月,家长带着小孩,反反复复走从家到学校的路,让小孩记住道路,时刻遵守交通规则。(据新浪9.4讯)

1/ 1

日本小学生汉字表

いちねんせい第一学年(80字) 一イチ イツ かず はじめ ひと ひと(つ)右 ウ ユウ みぎ 雨 ウ あま あめ 円 エン まる まる(い) 王 オウ 音 オン イン おと ね 下 カ ゲ した しも もと 火 カ ひ 花 カ はな 貝 かい バイ 学ガク まなぶ気 キ ケ 九 キュウ ク ここの(つ) 休 キュウ やす(む) 玉 ギョク たま 金 キン コン かね 空 クウ あ(く) から そら 月 ゲツ ガツ つき 犬 ケン いぬ 見 ケン まみ(える) み(える) み(る) 五ゴ いつ(つ)口 コウ ク くち 校 コウ キョウ 左 サ ひだり 三 サン さぶ ざぶ(人名用) 山 サン セン やま 子 シ ス こ 四 シ よ(つ) 糸 シ いと 字 ジ あざ 耳ジ みみ七 シチ なな(つ) 車 シャ くるま 手 シュ て て(ずから) 十 ジュウ 出 シュツ スイ だ(す) で(る) 女 ジョ ニョ ニョウ おんな むすめ め 小 ショウ お こ ちい(さい) 上 ショウ ジョウ うえ かみ のぼ(る) 森 シン もり 人ジン ニン水 スイ みず 正 セイ ショウ 生 セイ ショウ 青 セイ ショウ 夕 セキ ゆう 石 セキ コク 赤 セキ シャク 千 セン ち 川 セン かわ

ひとただ(しい) ただ(す) まさいく(人名用)あお あお(い) ゆう(べ)シャク いし あか あか(い) 先セン さき さき(んじる) ま(ず)早 ソウ さ はや はや(い) 草 ソウ くさ 足 ソク あし た(す) た(りる) 村 ソン むら 大 タイ ダイ おお(いに) おお(きい) 男 ダン ナン おとこ 竹 チク たけ 中 チュウ あた(る) うち なか 虫 チュウ むし 町チョウ まち天 テン あめ 田 デン た 土 ト ド つち 二 ニ ジ ふた(つ) 日 ニチ ジツ か ひ 入 ニュウ い(る) はい(る) 年 ネン とし みのる 白 ハク ビャク しろ しろ(い) 八 ハチ 百ヒャク もも文 ブン モン あや ふみ 木 モク ボク き 本 ホン もと 名 ミョウ メイ な な(のる) 目 ボク モク め 立 リツ リュウ た(つ) た(てる) たつ 力 リキ リョク ちから りき(む) 林 リン はやし 六 ロク リク にねんせい第二学年(160字) 引イン ひ(く)羽 ウ は はね 雲 ウン くも 園 エン オン その ぞの(人名用) 遠 エン オン とお(い) とお(ざかる) 何 カ なに 科 カ しな 夏 カ ゲ なつ 家 カ ケ いえ や (うち)※1 歌 カ うた うた(う)

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一、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上课的时间从上午8:30到下午2:30。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都是在学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请家庭老师。德育课程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教师从最细微处着手,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也讲德育的经典故事,有时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质量营养中餐,下午2:30下课,回家的路上一般是半个小时。到家后,家庭作业语文和数学各一张纸,大概40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我支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玩个痛快! 3、日本学生从三岁开始要求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是要交费的。但是缴费的多少?实行的是弹性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学费是由父母收入多少决定,父母收入高交费就高;收入少交费就少,如果父母没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4、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地位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首先,日本所有的学生统一穿政府发放的校服。更奇特是在每件校服的左胸刺绣上学生的名字,如“三田、左左木、小栗慧子”等。衣服上绣上名字的好处是对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如学生在校,或者在社会上违反校规,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在我国我听过一个笑话:在职业高中,几个学生违反校规,校长去管,学生粗鲁地用土话辱骂校长后,转身就跑,但校长始终查不出这些学生是几年级,是哪个班的。 其次,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穿戴打扮一致,男生全部是板栗头(也就是小平头),看上去格外的精神,女生一律短发,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任何人不能穿奇装异服。从小学到初中,中午由国家提供午餐料理,食物有:半个鸡蛋、一块肉饼、两块海鱼、一碟生菜(日本的许多蔬菜都是生吃,就连包菜也是生吃,但我实在是吃不惯)、一碟酱,半碗酱汤,一碗米饭(日本的大米比泰国的还要好吃,颗粒饱满、松软可口,一嚼满口生津,绝对是绿色产品)一块MHA补脑深海鱼油。 最后,从小学到高中,日本的学生上学、放学都是徒步,或者乘公交车,从来没有看过家长用车接送孩子,在各个学校的门口,看不见家长的身影。 二、日籍华人教育后代的烦恼 日本的日籍华人和持长期居留证的中国公民(在美国成为绿卡),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日本的小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文化知识是次要的,考试基本上是

看看日本小学生是怎么吃午餐的

看看日本小学生是怎么吃午餐的、 一些家长总是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拼命学奥数、学英语、学钢琴、学书法……家长焦虑、学生郁闷、教师迷惑。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阴影下,快乐与孩子渐行渐远,社会迷茫的尴尬状况渐次显现。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组台湾的老师和学生与日本小学生吃午饭的场景,对比一下,或许能感觉到点什么是起跑线,什么是素质教育。不到日本,不知道什麼是素質教育。不和日本孩子一起吃飯,不知道什麼是輸在起跑前上。看到的午餐是這樣的,其實我原來在網上看過很多日本小學生午餐的文章,對比下來,日本的午餐算是比較簡單的了。我們的學生問:你們感覺快樂嗎?回答是響雷一樣的「快樂」。 當日本小朋友問我們同樣的問題,我們一片沉默,有人回答道:「不快樂。」 這也許就是應試教育下,孩子的鬱悶吧。 我还看到一张图片上,有一组穿着白褂的小朋友迎面走来,不管大小學生,每天都抽到一個班,都要參加,主要負責幫助廚房做飯、準備餐具等工作。他們的個頭很小,一看就是低年級的小孩子。日本的小朋友,已經坐好在等我們了,沒有人先開始吃飯,等到我們的學生都坐下來,他們才動了筷子。 我們和他們的學生被安排面對面的坐著,很快就熟悉起來了。我的對面有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她幫助我解開牛奶瓶上的繩子,好懂得禮儀呀。我們的同學解開瓶子,就立刻有日本小朋友,接過取下來的繩子和瓶蓋,她立刻將繩子和封蓋分成兩個杯裝起來,還拿著杯向旁邊的中國學生走去,幫助他們分開裝杯子,垃圾就分離開了,為什麼這麼小的東西都要分開乘裝呢?原來,塑膠的包裝要放在左邊的垃圾桶,右面的紙質封蓋要在右面。這就是垃圾分類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才會在整個社會延續實施下去。原來,塑膠的包裝要放在左邊的垃圾桶,右面的紙質封蓋要在右面。這就是垃圾分類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才會在整個社會延續實施下去。這個微小的細節告訴我們,他們受過訓練,瓶子喝完後,都要倒著放,這樣不容易走路的時候倒下來,摔壞瓶子。看看日本小朋友吃飯的樣子,很努力的吃,湯已經一滴不剩了,菜也快吃完了。这是我们的学生,牛奶喝完,飯菜吃光光,幾乎所有日本小朋友的午餐都是這個結果。這是日本學生為我們準備的禮物,是他們畫的畫,做成小帽子放在桌子上。牛奶喝完,飯菜吃光光,幾乎所有日本小朋友的午餐都是這個結果看到我們學生的剩飯和剩菜了嗎?看見我們的瓶子立著被端著走了嗎? 這不能怪學生,我作為教師是很臉紅的,因為我們的教育沒有做到貫徹倒細節。吃剩下的飯菜,要分別倒在桶内,餐具要排隊放回原處的。不知道你們注意沒有,每個日本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有一個小小的牙缸, 吃飯後,他們就立刻刷牙,飯堂就有敞開式的水池,很方便。 几乎所有的同學都吃完了,下面的場面,就是終生難忘的了。很多日本孩子開始自覺的擦桌子,幹活了。

日本小学的教育和文化

日本小学的教育和文化 日本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就是三个“C”:联系(Connection)、品格(Character)和知识(Content)。日本的小学校生机勃勃,充满友爱。在那里强调亲近的人际关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化以及课程的深度。 一、教育特点 1.日本小学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孩子对学校强烈而积极的情感联系。培养孩子们“和学校里的人们有一种亲近感和对班级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与学校的联系,不仅通过各种活动,而且还给孩子们以班级以至学校管理方面的发言权。通过班会、班委会和领导轮流制,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能有机会负责制定班级目标和领导班级讨论。 2.偏重培养品格 友谊、合作、责任感、敬业以及维护安全与健康是日本小学一年级突出的目标。《日本小学学习课程》规定了小学教育中品格培养的内容:(1)与自己联系的方面。如:思考自己的生活,要有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的勇气,完成自己有责任去完成的学业与活动。 (2)与别人联系的方面。如:信任别人,关心别人并对别人友好,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加深友谊。 (3)与自然联系的方面。如:与大自然保持亲密的关系,对待动植物富有爱心。 (4)与集体生活和社会联系的方面。如:信守承诺和遵守社会规则,有一颗尊重公共利益的心,积极参与日常集体活动,主动合作和勇于

承担责任。另外日本教师一般避免使用奖励或惩罚。 3.注重传授知识 课程科目追求广而博。在小学阶段,课程时间的三分之一是在进行非学术课程教学,如艺术、音乐、体育、家政等。在这些教学时间外,还要花相当的时间开展各种活动,例如,主题班会、全校集会、学校节日以及旅行等。 二、教育优势 日本小学教育在各方面都称得上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九十年代的小学教育,更是充分体现了“面向21世纪”的办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现代化的教育设施 日本许多小学环境优雅、舒适、教育设施齐全。电化教育、图书阅览室、实验室、音乐室、健身房应有尽有。游泳池是日本小学必备的设施。每个教室都配有大屏幕电视;图书馆宽敞明亮且藏书甚多;实验室仪器齐全先进;音乐教室摆放各种各样的乐器。学校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教育设施培养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2、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一般说来,日本大学毕业生须经教育理论培训,参加国家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许可证后,方可到中小学任教。并且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十分重视,规定每隔一定年限在职教师必须进修一次,从而保证了教师队伍的高质量。 3、充实丰富的教育内容

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

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1 第一、目标 在培养适当地表达国语、正确地理解国语的能力,提高语言的传递、交往能力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感觉,加深对国语的关注,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 第二、各学年的目标及内容 〔第一及第二学年〕 一、目标 ㈠培养学生能够应对说话的对象,就经验过的事,按事物的顺序表达;听别人的话,不丢失重要的事。培养学生积极用语言交往的态度。 ㈡培养学生有次序地、注意词汇和句子的连接,就经验过的事、想象的事,写句子和文章。培养学生积极愉快地表达的态度。 ㈢阅读书写的语言时能注意事物的顺序、情景。培养学生积极愉快地阅读的态度。 二、内容 A听说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说、听的能力。 1.挑选想告诉别人的事,按事情的顺序说出来,使别人能听得懂。 2.抱着兴趣听别人的话,听话时,注意不要丢失重要的事。 3.围绕着一个话题,交谈身边发生的事。 B写作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1.写的时候要考虑对象和目的。 2.收集要写的题材所需的资料。 3.为了明确自己的想法,写简单的提纲。 4.写作的时候注意事物的次序、注意词汇和句子的连接。 5.培养重读写好的文章的习惯,注意文章中的错误。 C阅读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1.挑选易懂的读物,使学生带着兴趣阅读。 2.阅读时,要注意时间的顺序、事情的顺序,读懂大体的内容。 3.注意边想象故事的场面,边展开阅读。 4.朗读时,发出声音,注意词汇、句子的意群、内容、音乐感等。 〔语言事项〕 ㈠通过“A听说”、“B写作”、“C阅读”的教学,进行以下事项的教学。 1.关于语言发音的事项 ⑴指导学生注意姿态、口形,清晰地发音。 2.关于文字的事项 ⑴读写平假名和片假名。在句子和文章里使用片假名书写的词汇。 ⑵在第一学年阅读《附表分学年汉字分配表》中的第一学年分配的汉字,并循序渐进地进行汉字的书写教学。 ⑶在第二学年阅读《附表学年汉字分配表》中的第二学年分配的汉字。书写第一学年分配的汉字,在句子和文章中使用这些汉字。并循序渐进地进行第二学年分配的汉字的书写教学。 3.关于文字、记号的表记事项

一篇文章告诉你为何日本小学女生冬天穿裙子

一篇文章告诉你为何日本小学女生冬天穿裙子日本学生的体育课,根据小学、中学、高中等的不同而要求不一样。 小学的“体育”,主要要求小学生们“通过适当的运动经验来理解健康与安全,培养能贯彻一生的喜爱运动的资质和基础能力,并同时促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明快的生活态度。” 因此,日本小学生们的体育课,对1-2低年级的要求是遵守规则,重视协调性,通过各种运动游戏为今后先打下基础;3-4中年级则增加了“保健”单元,在各类运动课程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讲义形式的课程,由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而5-6高年级则要求一定的记录挑战。 出于这样的指导理念,日本小学的体育课,除了体操、跑、跳远、跳高、倒立、以及保护地垫上的跳跃、翻滚,等等身体活动之外,还有跳绳、足球、篮球、棒球、排球、跳山羊、单双杠、呼拉圈、独轮车、自行车、等器械或球类运动。 对于这些常规的体育运动,日本文部省根据各个不同项目,除了大方向的指导手册外,并没有特别硬性的达标要求,所以每个学校的具体目标,会制定得不一样。 例如说跳远:我家小学生所在的学校,老师会发给每个学生一张“跳远纪录表”,学生们在每次上完跳远课后,记录下来每一次跳远的成绩---学校并不硬性规定学生必须跳多远的距离,但要求做到每一次都能比前一次有所进步,能够不断超越自己就

好。因为这所学校认为:体育教育不能等同于“运动”,作为一种教育,“体育”最重要的是培养运动精神,而不断超越自己,就是一种运动精神。 此外,还按季节划分出不同的体育课内容。例如冬季的耐寒马拉松训练、夏季的游泳课等。 这儿主要介绍冬季的耐寒马拉松训练和夏季的游泳课。 一:冬季耐寒训练 今年冬天日本遭遇寒流,靠近日本海的地区,大雪都有一米之深了,我们所在的地区,气温也在零度到几度之间徘徊。但每天早晨路过女儿的小学时,依旧可以看到老师们正领着身穿短衣短裤的孩子们在绕操场跑步。 日本孩子大都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冬季耐寒训练”,并全员参加“冬季持久走大会”---这算是日本学校冬季体育训练的一部分。 “走”这个字,在日语中就是“跑”的意思。“持久走”意译为中文,就是“耐力跑”。每年年底进入冬季开始,日本小学的全体孩子,利用早晨到学校的时间、或者是课余时间,都去操场上跑步训练耐力。 跑步时孩子们都必须换上白短袖和藏蓝短裤的“体操服”,穿得就像过夏天一样,有些不喜欢穿袜子的孩子,甚至还赤着脚。我曾问我家小朋友:大冬天短衣短裤地跑步,冷吗?小朋友回答我:跑到一身汗,怎么会冷!还说她们班的男孩子,例如就住

我在日本小学任职的经历

我在日本小学任职的经历 心怡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的一天,市役所(即市政府)教育课的职员给我来了电话,问我能否有时间给一位从中国国内来日本,叫云的六岁小男孩做日语翻译,具体事项要去市役所商谈,正好我有空,就轻松地答应下来。 第二天去市役所教育课和课长一谈,我才知道了来龙去脉:原来一位四年前嫁给日本人的中国女性,在国内有一个和前夫生的儿子云,十月份来日本进了日本幼儿园,因为不懂日语和日本的习俗,在幼儿园闹了不少麻烦,明年的四月要进日本小学,根据云的表现,幼儿园园长认为云的语言不过关,怕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在日本,进小学前,大约在十一月份要进行学前体检。幼儿园都会把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性格表现等情况介绍给学校。学校根据孩子的综合情况决定分班和选定班主任老师。因为分班不仅要考虑男女人数,还要考虑各种性格孩子的组合,居住区的范围等情况。 小学校长看到云的情况,向市役所教育课提议给他找一个懂日语和中文的人,帮助他适应学校生活。因为我经常去女儿的学校当义工,女儿有同学的家长正好是市役所教育课的职员。所以,就来问我是否可以帮忙。 我有一个亲戚的男孩子,五岁来日本,进幼儿园一个月就和小朋友打成一片。所以,我想给孩子做翻译应该不难,小孩子学语言很快,云已经在日本两个月,到明年四月也有半年,应该说日语不会有多大问题。于是,我和教育课课长说,以我所知的经验,大概半个月也就差不多了,因为我担心,孩子有了翻译会有依赖情绪,反而影响孩子与他人交往。没想到,教育课课长递给我一份聘书,写着任期一个学期,职务内容1)翻译,2)协助老师管理全校孩子们的安全,3)校长任命的其他工作。原来,市役所是把我当作市役所的临时雇员派到学校去的,不仅仅是做翻译,还要做其他工作。就这样,不是作为孩子的家长,而是作为教育者的一员参与学校工作,就好像一直在舞台下看演出的观众,走到舞台后面了解内幕一样,让我得益匪浅。 [center] “黄金的三天”[/center] 在日本,小学一年级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如果说幼儿园还可以随便自由一点的话,进了小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遵规守纪,一个良好的开始对孩子能否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从一个需要照顾的幼儿园孩子到能够独立的小学生,有着其他年级不同的特殊性,一般学校也是指派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来担任工作。 开学后的三天,有一种说法叫“黄金的三天”,为什么呢?学校的教师工作分配表上写着:每个年级的规则在学年开始的三天里形成。 第一天是入学式,新入学的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来学校,领取学习工具和资料。考虑到孩子们在新的环境可能很紧张,四十五分钟左右的入学式:新生入场,校长讲话,全校教职员工

日本小学生家庭作业,你造吗

现在中国的小学生每天压力都很大。除了常规的课业以外还有很多有的没的课外班。早道君认为,这样不好!!小孩子嘛,就应该四处撒欢、到处捣乱~~那么你们想要了解日本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是神马样子的嘛?! 日本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比较简单,没有固定的模式,灵活性较大,不同学校,差异也较大。小学低年级需要写的作业一般十几二十分钟可以搞定,如练习写字,算术题等。 低年级的小学生作业充满趣味,如刷牙表,一天早晚刷牙之后在表上画个圈,这项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刷牙的习惯,还有“牵牛花成长表”,在日语中,“牵牛花”的汉字写作“朝颜”,意思是早上的花,学校要求家里养一盆牵牛花,一早小孩就给牵牛花浇水,开一朵花就在表上涂个颜色,过一段时期,大家把自己的花带到学校来,只要没有枯萎就算完成作业了。还有学校要求学生用图画记录每天的生活,这就是图画日记作业。还有观测某个星座写体会,观察昆虫、抓昆虫作标本等作业。

日本小学生家庭作业中,能够启发学生的兴趣,灵活性的作业占了大部分,注重社会实践的内容。据日本内阁府的调查,日本近六成的小学生已经能够使用网络做家庭作业,也就是说高年级小学生基本上已经能够在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了,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大家查一下自己居住的地区有几个图书馆,有几个老人设施,还有推荐自己喜欢的博客等。 暑假、寒假比较长的假期,必定有写读书感想的作业,日本的学校很注重让学生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每年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都要举办青少念读书感想文比赛,这一活动得到内阁府和文部科学省的支持。放假期间,学校通常有“自由研究”这样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课题,可大可小,自己到图书馆找资料,或者访问相关人士,写成小报告,这作业就像大学生写毕业论文的做法了,重点是培养小学生的研究能力。 学校给学生布置作业,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有时候老师会向学生说明,有几道题比较难,先试试看,做不出来也不要紧,有时候甚至说,有时间的话做一下,没时间就算了。在学校运动会前后,通常是不布置作业的,是为了让小孩得到充分的休息。 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还有这样的内容,写“爸爸妈妈联络记”,观察父母的言行,写自己的感想。当然老师也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写的给父母看,听听父母的反映。日本的小孩从小就养成讲礼貌、谦逊待人的习惯,在小学生的作业中,也有与此相关的内容,就是要求学生礼貌待人,早晨上学路上要笑脸与人打招呼,回

日本小学生挑衅中国 你们这一代不是我们的对手!

日本小学生挑衅中国你们这一代不是我们 的对手! 的确,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如“拿起表扬的武器”“蹲下身子跟学生讲话”等,强调家长老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学生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这本无可厚非,但一味片面强调,则未免失之偏颇,倾向溺爱,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只能说好,不准说“不”,“缺点可以原谅”“不足情由可原”“错误再所难免”。 娇纵便成为绝大多数家庭抚育孩子的主要方式,而学校也成了娇惯学生的地方,处处对老师设限:不能大声训斥,不能不让学生进教室,不能罚站。以至于有些老师一批评学生,学生就常用一句话反问老师:“我怎么了?”有的甚至还对抗老师:“你还想不想干了?”孩子听不得批评,这样的孩子“没有缺点”,谁也说不得,一说就跟你急,就离家出走。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虽然老师、家长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角色的混淆,或者说失去严格的管教,教师应当受到的尊敬贬值了的教育是失败的,也是可怕的。俗话

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帝王尚且把勇于批评指正他过失的魏征称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听的进逆耳忠言,广纳善谏,出现了大唐的繁荣。 毛主席在改变党的作风建设时,还提倡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何况我们呢?现在的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不能吃苦,听不得批评的话,难怪在中日学生夏令营越野比赛中,日本下一代能公开的向我们挑战:“你们这一代不是我们的对手!”结果呢?中国中学生输了!原因何在?经不起挫折与打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现在提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有一定道理的!再联系现在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展的挫折教育、苦难教育等,我们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反思一下呢?一个心理素质低的人是不会取得很大的成就的,一个日本高中生在参加高考后,听说自己没有考上,就服药自杀,结果被救过来以后,又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原因是他听错了,可是这所大学的校长听说他自杀的消息后,又取消了他的入学资格,原因是一个心理素质不过关的高中生是不符合大学生的入学条件的! 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敬,家长又坚持“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观念,便滋生了“问题学生”的温床,不是就有因为班主任不让学生穿出格衣服而被炒吗?不是就有初中学生联合离家出走吗?不是就有学生反抗老师批评而将老师打

日本小学生课堂视频让你震撼理解:什么是“善待”

日本小学生课堂视频让你震撼理解:什么是 “善待” 全世界最没有耐心的人是谁?是我们内地的老师。我们一个接一个地把问题砸给学生,却连三秒钟的等待时间都不肯给。小朋友如果说得慢一点,头上就好像盘旋着十几只气势汹汹的秃鹰。 而真正安全的课堂是怎样的呢?在刚刚结束的“新经典”大讲堂语文场的分享中,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台北国语实验小学语文专科教师李玉贵播放了日本小学课堂的一个视频片段:有一位小男孩被点名回答问题,但他没有想好答案,这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安静地等着他,没有人争着举手替他解答。在这样的等待中,孩子的原力被激发出来,而同伴的这份“无所事事的体贴”让他充满信心。 本文为李玉贵老师分享的部分文字整理。

一个好的课堂必备的元素之一就是倾听。倾听就是建立学习的关系。我们的学生是不善听的,而其实听比说还重要,我们的课标很强调口语交际,而我认为说的前提是听。 这里有个影片,但是由于影片当时没有翻译,所以我先说明一下。 这是一个三年级的课,它不是公开课,它的教室就是打开门,所有参观的老师你要去这个教室待一秒钟,去下一个教室待一天都没有关系。这是我当天看到了一个课堂。 请大家在白纸上做一下两题数学题,你一定要做下来才会看得懂。

第一题是71×8,请你用直式把答案算出来,71×8用直式算出来。 第二题是56×8。哪一题要先教? 71×8。 所以这一节课就是前面刚教完71×8那样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个位乘法没有进位的题目。但是接下来56×8你们会怎么教? 而这个日本的老师他完全没教,他就让学生去算,我们现场看学生全部都算错。算对的一个班大概有六到八个人。

如果大家看佐藤学老师的书,他一直说我们的课堂都教得太简单了,课程有三成的时间去挑战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有一点学习的难度,孩子“跳一跳摘果子”就是“伸展跳跃”。 我们在台湾都搞不清楚什么是伸展跳跃,觉得很高深、很困难。我们要去做的话很难。结果我们去那里的数学课堂看,太简单了。而且这一次在福州我跟佐藤学老师确认,他的数学是进新的小节不教,就当作一个状态的设计。我想,我进新的小节一定会跟学生说,今天的题目跟昨天那里不一样,所以你们今天就要来看这不一样怎么来学,都是要这样子。 这个视频上,有个小女孩她上课上了一半,自己就站起来,她说我可不可以说一下。小朋友就回答她说好,请讲。她说,我想用平常的算法,平常的算法就是昨天的算法,可是我算到中间就出问题了。同学问她说出了什么问题。结果她就自己到台上去算给全班看。那她算给全班看的时候,她每算到一小步就会停下来,跟全班核对一下。比如说6×8是48,对不对?全班会回应他。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几乎不见了。

日本小学生家庭作业

日本小学生家庭作业:每天拥抱妈妈3分钟移民到日本之际,儿子刚好在国内幼儿园毕业,需要立刻上小学。经过比较,我送儿子去了龟山小学。见儿子穿着校服、背着书包走进学校,我甚至比他还激动:相信从小就学习日语的儿子,站在起点上,决不会比他人逊色。 晚上,校车把儿子送到了离家最近的站点。刚下车,儿子就直冲过来,扑进我怀里,死死地抱住了我。我也紧抱着他,感受着他对我的依恋和爱。儿子还真是个孩子呢,只离开一天,就想我想得这么厉害! 儿子一直赖在我怀里不肯出来,我只好抱着他回家。回到家里,他把书往书桌上一甩,马上拿起昨天没看完的漫画书,投入地看了起来。我感到很奇怪:难道学校没留作业吗? “做完了。”儿子头也不抬,“不然我不会看课外书。”“做完了?”我心里暗暗有气,我抱着他进门,进屋他就看课外书,竟然说做完了,“好,那我和你一起检查一遍。” “真的做完了。”儿子坐起来,认真地对我说,“今天的作业就是拥抱妈妈3分钟,我已经超额完成了啊!” 我根本不相信儿子的话,可是,他说的又是那么理直气壮,给人一种不可怀疑的态度。我给他的一个同学,也是个中国孩子的父母打电话,这才知道,今天的作业题目,果然就是“拥抱妈妈3分钟”。我想:这可能是为了让孩子喜欢学校而用的一种手段,以后就不会这样了。没想到,这样的日子,竟然一个月一个月地持续了下来。

有一次,儿子放学回家,找了把小椅子,坐在厨房里,非要让我给他讲我小时候的事情。在我讲述的过程中,他不断地问这问那,就像一个小记者,把我童年时的故事,翻了个底朝天。听完故事,他马上到客厅里,给自己的同学打电话:“我已经完成作业了,我妈妈小时候,可好玩了,要去山上放羊……” 天!我大吃一惊,难道这也是家庭作业吗? 渐渐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家庭作业,因为比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更离谱的也有过了。有时是帮妈妈做一次家务;有时是独立煮一道菜;有时竟然是找几个好朋友一起玩,规定只能是外面的朋友,还规定了人数…… 这样的家庭作业孩子们当然喜欢,只是作为父母,我可就感到头疼了,因为这不需要我居高临下地检查孩子的读写作业,但配合完成这样的学业和作业,花的功夫却更多了。 后来,儿子终于带回了一些读写作业,不过,少得让人不安,最多10分钟就能完成,剩下的时间,还是玩。慢慢地,我悟出了这种教育的好处。孩子们对学习文化知识,热情始终不减,生活能力却大幅度提高了。与此同时,每天拥抱妈妈3分钟的作业,成了儿子的习惯,我想,正是在这样的学习当中,我们都学到了正确的感情表达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显得犹为重要。 (来源:福州晚报)

看看美国、日本小学生的体育锻炼

【体育组】向上体育俱乐部 看看美国、日本小学生的体育锻炼 体育特长,体育成绩,身体素质……中国大多数家长被这一系列问题所困扰。欧美的孩子体质好,身体棒,那是种族基因,但日本的孩子身高、体能、耐力、运动习惯都明显高于中国学生,严寒的冬季,无论是山区还是沿海地区,为啥日本学生就是抗冻?就是不容易感冒?他们不也是黄种亚洲人吗? 对此【体育组】的研究人员分别了解了美国、日本的学生情况,这里节选一些供家长参考。 朱迪在美国读研究生,她课余兼职一个三年级美国小学生的家教老师,她介绍美国的小学生每天下午两点左右放学,小区边上就是体育场,甚至马术训练场,一个社区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打球,锻炼身体,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大量的时间在运动玩耍。朱迪的学生所在的学校规定每人必须参加一个体育团体项目,一个单人项目,至于项目其实和我们国内差不多,有网球、足球、篮球、橄榄球、棒球等,因为地处北方,冬季还有冰球。她的学生就报名冰球和网球,几乎每天都参加学校的训练和小比赛,周末在社区参加冰球培训,或者是妈妈开车带到业余俱乐部学棒球。朱迪说,他的学生和美国大多数小朋友一样,体力很好,网球连续打两个小时没一点问题。 “小丸子”是个中国南方女孩,爸爸在日本工作,她从2010读完4年级后就跟着爸爸到大阪金冈南小学读书了。他们小学体育课无论春夏秋冬都要求穿短袖短裤,冬天再冷也得扛着。五年级每个星期有三节体育课,每节课45分钟,有两节室外练习单杠、篮球、足球、跨栏、跑步,还有一节在室内体育馆练习跳马、跳绳、跆拳道。对于“小丸子”最困难的不是穿短袖、短裤,因为运动起来就会热了,最大的困难是面对那些在中国没有学过的体育运动,例如单杠,她用力撑起准备向前转时,不由得就会一阵恐怖,唯恐摔下来,这是老师就会鼓励她别害怕,并要求她在家里多练习仰卧起坐和俯卧撑。于是“小丸子”回到家从靠在桌边用手撑起来身体开始,逐步加强锻炼强度,逐渐地能够从一个到两个、三个……,现在她每天在家可以连续做100个标准的仰卧起坐和三十个俯卧撑,而在单杠上无论是往前翻还是往后翻,都得心应手了。学校冬季还有穿着短袖短裤的2000米晨跑,这让“小丸子”增强对寒冷和感冒的抵抗力,夏天学校就会有设游泳课,肺活量明显增强了,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还有体育俱乐部活动,“小丸子”笑着说是篮球俱乐部让她成了大力水手,要知道每次热身跑步是要交换着背着同学跑的啊!“小丸子”的妈妈对研究人员说,去日本两年,孩子壮实了,爱运动了,性格开朗了很多,也不像在国内时那么娇气和依赖了。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尽量让孩子参加更多种类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中国家长(包括在海外生活的华裔家长),关心孩子成绩还是比关心体育锻炼多得多。【体育组】的研究人员认为,随着中国家长对孩子综合素质重视程度的提高,让孩子参加更多种类体育运动,进行更多时间体育锻炼,逐步会成为一种趋势,这有利于缩小中国孩子与发达国家孩子在软实力上缩小差距。 向上体育俱乐部.内部参考资料

日本小学入学式

日本小学入学式:日本孩子的开学第一课 入学式一般都在学校的体育馆或大礼堂内举行。 一、入学式的基本流程: (1)新生入场: 由高年级的孩子牵着一年级孩子的手,列队入场; (2)新生点名: 按班级顺序,由各班级老师大声喊出自己班级学生们的名字,被点到名字的孩子举手大声说“嗨~”(日本小学的低年级,每个班最多26-30个孩子,26个孩子全又由一位老师负责,教班级所有孩子的语文,数学,绘画,音乐,书法,手工,体育道德等所有课程) (3)由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市长(或议员)致辞,祝福新生入学;

(4)校长致辞; (5)学生代表领着新生们一起宣誓,表示遵循学校一切规则;(6)高唱校歌; (7)对面式: 在学校大礼堂举行的入学仪式结束之后,新生跟随老师一起回到教室。同时“尾随”至教室的,当然还有一起参加孩子入学式的父母们。在教室里,家长和老师第一次见面,彼此鞠躬行礼,表示“今后请多多关照。”在教室里,家长和老师第一次见面,彼此鞠躬行礼,表示“今后请多多关照。” 二、着装要求: 无论是幼儿园孩子的入园式,还是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甚至大学毕业生们的就职仪式,从大人到孩子,都要求必须身着正装出席。 三、校长致词 各位亲爱的同学,今天开始你们是小学生了,我有一件事想拜托你们,我想拜托每一位同学,从今天开始,自己的事都由自己动手做。还有各位爸爸妈妈,我也想拜托你们三件事: 第一:要等待----要用爱心与耐心等待你的孩子独立完成他们自己的事。我们不是天生就能手脚麻利雷厉风行的,当孩子动作慢的时候,请耐心等待,请用最温暖的目光注视他们,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是在温暖的注视中成长起来的。

日本的小学教育

日本的小学教育 舒适生活:日本小学生的学习条件是优越舒适的。在校门外,任何车辆遇到上学的孩子,会立刻在十米之外远远地停下来,让小学生先行。校门外的马路仅百米之长就画满彩色标志,任何车辆一进入彩色区就要缓缓而行。 在学校里学生每天的午饭和点心都丰富可口,水果、牛奶、肉蛋、果冻一应俱全。每个星期的开始,家长都会收到一份区里统一印制的本周小学生午餐食谱,详细列出每餐的内容和营养成分含量。 艰苦磨炼:日本电视中有两项经常性的比赛。一项是让一个母亲给4岁的孩子3000日元,让孩子一个人进入商业街,去寻找和购买三样指定的物品,并限时三分钟返回。这对一个幼儿的智力、语言和勇气是极大的挑战。孩子不仅要记住母亲要他采购的三样东西,而且还要同各种商店店员及行人打交道。 另一项是让一个6岁的儿童自己去10公里外的一个亲戚家,母亲则化装成一个陌生人看着这个孩子如何找路人指路,如何干渴难耐,如何疲惫不堪。悄悄跟随的母亲每每心疼得流下泪来,但决不会帮孩子一把。 日本孩子从上学第一天起,不管家离学校有多远,都是由自己走着去。路上有什么困难,也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且日本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耐寒抗冻。当寒冬来的时候,小学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晨跑,

要求每一个学生只穿单衫短裤在操场上跑,学校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发给每位家长一份表格。要求家长每天一早测量好孩子的体温,填在表格上,并盖章表示是否同意今天让孩子晨跑。 集体主义:日本的小学中盛行着一种集体游戏,即一个班级的同学排成一长排,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左脚和旁边同学的右脚捆扎在一起。任何一个同学要迈出一步,都必须和左右两侧的同学协同进行,全班同学要想跑完一段距离,就需要高度一致。为此,每个班级进行苦练,班级间开展竞赛、校与校之间开展竞赛。

日本小学生“入学装备”花样多

xxxx“入学装备”花样多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9年第36期 与中国学校每年9月开学不同,每年4月是日本各类学校的开学季,家中若有要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那需要准备的东西就特别多而杂,而且很多是日本小学生独有的必备用品,通常家长提前半年就开始置办了。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挑选书包是重要一环,日本的书包质量是一流的,好背、耐用,保修6年,大多是做工讲究的真皮书包,使用6年不变形,便宜的两三万日元,中等的价格是五六万日元,贵的达到十几万日元。书包外观看上去坚硬,但身体与之接触,又让人感觉柔软。还得备个书包套子,防雨防摩擦,真皮的书包一定要有外套。除了文具,要准备一把折叠伞放在书包里,再备个雨衣更稳妥。 防灾头套是日本独有的东西,小学生人手一个,挂在桌子邊或者套在椅背上。防灾头套设计简洁,用柔软的布缝制,布袋里装上棉,为长方形,尺寸27cm×42cm,很多母亲是自己亲手缝制。一旦发生地震,学生第一件事就是把头套罩在头上,保护头部。还有的家长为孩子准备了防灾哨子。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吹哨子求救。至少准备三双鞋,一是适合长时间走路的鞋,二是运动鞋,三是在学校内穿的白球鞋。日本的小学里,有学生专用鞋柜,学生到学校后,把路上穿的鞋放鞋柜,换上室内穿的写上名字的白球鞋,鞋底总是干干净净,这也是学校环境总能保持清洁的一个原因。 中午在学校吃饭,每个小学生有个布做的袋子,放筷子、勺子、杯子等,还得有个围兜,因为每个小学生需要轮流值日为大家分菜分饭。其他的物品还有水壶、放月票的夹子、用餐垫子、手帕、纸巾、创可贴、口罩等。入学当天,新生穿上新衣,背着新书包和家长一起到学校。开学前一个月,家长带着小孩,反反复复走从家到学校的路,让小孩记住道路,时刻遵守交通规则。(据新浪9.4讯) 1/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