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中人教版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同步配套练习:专题二检测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政治科学思维常识选修4专题二第八节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同步训练C卷(练习)

人教版高三政治科学思维常识选修4专题二第八节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同步训练C卷(练习)

人教版高三政治科学思维常识选修4专题二第八节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同步训练C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创新需要灵感,而灵感又来自()①聪明的大脑②有准备的大脑③对相关知识的必要积累④社会实践之中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考点】2. (2分)我们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实践调查,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确定论点论据,在头脑中大体形成调查报告的体系结构,然后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调查报告写出来。

这里体现的思维顺序是()A .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B . 从思维抽象到感性具体C .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再到思维抽象D .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考点】3. (2分)弗兰西斯•培根说:“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取原料,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

”这句话的寓意是()A . 感性具体是对现象的认识,思维抽象是对本质的认识B . 感性具体和思维抽象都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C . 思维抽象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必须既要充分占有感性材料,又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D . 思维抽象有赖于感性具体【考点】4. (2分)人有会说话、有理想、能生产、处于一定的血缘关系和生产关系之中等属性,通过对它们的内在的联系的分析,明确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属性,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是()A .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分析B . 单纯的分析C . 分析基础上的综合D . 是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考点】5. (2分)善用逆向思维方式做法正确的是()①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②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③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④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A . ①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④【考点】6. (2分)“甲和乙是同案犯”与“甲和乙是盗窃犯”这两个命题()A . 都是关系命题B . 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不是关系命题C . 都不是关系命题D . 前者不是关系命题,后者是关系命题【考点】7. (2分)桌子,既包括木桌、石桌,也包括圆桌、方桌或书桌、饭桌等。

2019-2020高中人教版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同步配套练习:专题二检测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高中人教版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同步配套练习:专题二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专题二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

”这句话()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要求答案:D解析:不矛盾律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表示对A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从不同方面对事物所作出的判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判断,D项符合题意。

甲问:“你赞成丙为班长吗?”乙答:“我不赞成。

”甲问:“你反对吗?”乙答:“我也不反对。

”据此完成第2~4题。

2.乙的回答()A.正确,符合不矛盾律的要求B.正确,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答案:B解析:在上述材料中,“赞成”与“反对”并不是“A”与“非A”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有第三种可能情况存在,对“A”或“非A”暂不明确表态也是允许的,未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故选B项。

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A.科学思维就是无矛盾思维B.科学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C.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D.要对论断认真分析,分清是否为矛盾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一定要结合材料分析,A、B、C三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材料要求,故选D项。

4.人们在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时必须遵守的各种具体规则是()A.人们主观创造的B.依据于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C.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制定D.规律,人们必须遵循答案:B解析:规则是主观的,是人们根据客观规律而制定的,它会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必须遵循。

故A、C、D三项错误。

5.对同一律认识正确的是()①遵守同一律就是该是什么就是什么②人的思维一旦确立就要始终保持不变③在一定条件下,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④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和判断,排除②,故选C项。

2019-2020高中人教版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同步配套练习: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2.1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高中人教版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同步配套练习: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2.1 Word版含答案

1思维需要逻辑一、选择题1.列宁曾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逻辑的产生离不开实践,也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故①③正确,答案选B项。

②错误,正确认识事物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制约。

④说法明显错误。

2.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

既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

”这个论断()A.违反了不矛盾律,是思维混乱的表现B.违反了同一律,转移论题C.揭示了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二重性D.犯了“两不可”的错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分。

爱因斯坦的说法是运用了辩证逻辑的思维,从而对光这一事物的客观性质作了真实表述,是正确的,并不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

3.某教师:“小红是什么时候转学到你们班的?”某学生:“小红刚刚来我们班不到两个学期。

”这个学生的回答错误在于他()①自相矛盾②违背了不矛盾律③违背了排中律④违背了同一律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刚刚”,表示时间不长。

一个学期至少五个月,“不到两个学期”,那就是半年以上、一年以内,这个时间不算短了。

“时间不短”与“刚刚”是矛盾的。

可见,该同学自相矛盾,①②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项。

③④与题意不符。

4.下列违反了不矛盾律的有()①不等速的等速运动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③在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学生,有些人则不是学生④可以计算的无限序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不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不能既是自身又是对自身的否定。

2019-2020高中人教版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同步配套练习: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2.2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高中人教版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同步配套练习: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2.2 Word版含答案

2准确把握概念一、选择题1.“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不同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只抓住“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如张三或李四),而指所有的“人”。

这表明()①概念具有抽象性②概念具有生动性③概念具有概括性④思维具有间接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舍去个性特征,只抓住一类事物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体现了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①③符合题意。

思维具有间接性是指思维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不符合题意。

生动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概念属于理性认识的思维形式,②观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项。

2.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出概念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

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A.在实践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加工制作B.恰当地使用比喻C.划分的方法D.种差加属概念答案:D解析:“属概念”和“种差”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定义项和被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这是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故正确答案为D项。

A项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C项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均不符合题意。

B项违反了定义不能用比喻的逻辑规则。

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把这句话作为革命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定义过宽B.循环定义C.定义过窄D.以比喻代定义答案:D解析:“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对革命作用的形象说明,但并没有直接、准确地揭示出“革命”的本质属性,这就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4.“正方形是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这个定义()A.正确,符合定义种差加属概念的原则B.正确,符合定义不应遵循的规则C.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D.错误,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答案:D解析:定义项与被定义项所指的范围必须等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四学业分层测评 专题 学会科学思维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四学业分层测评 专题 学会科学思维

学业分层测评(二)专题1-2 学会科学思维(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

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

这表明()A.人的思维都是正确的B.思维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C.思维结果有待于实践的检验D.科学思维无需实践检验【解析】对转基因产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到底哪一种正确要靠实践的检验,故选C项。

【答案】 C2.解甫明同学身高171 cm,体重57 kg,肺活量4 200 ml,左右眼视力分别为4.3、4.6;血压70~110 mm汞柱。

这是学校体检时关于解甫明同学的一部分数据。

对认识对象的分析,利用一些数据是进行()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化学分析D.物理分析【解析】“是不是”“有没有”的分析是性质的分析;即定性分析,而“是多少”“有多少”是对数量的分析,即定量分析。

【答案】 B3.党的十七大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这表明()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定量化C.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和普适性【解析】科学的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证;而创新中的思维活动也离不开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故可判断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4.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证。

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A.定量化B.客观性C.预见性D.可检验性【解析】材料中尊重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客观性,故选B项。

【答案】 B5.由于天文学家事前做出了准确预报,使得众多的天文爱好者目睹了流星雨这一壮丽天文奇景。

狮子座流星雨爆发之前,天文学家对此做出了准确预报。

这一事实表明()A.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脱离物质而存在B.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规律符合人们的意志C.人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把握规律D.科学思维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对客观事物做出超前反映【解析】天文学家对流星雨的准确预报是把握了流星雨爆发的规律,是对客观事物做出超前反映的具体表现,故D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专题同步练习(有解析)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专题同步练习(有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任何思维创新都需要 ( )①立足实践,以实践为基础②既要破除权威崇拜,又要继承前人、他人已有成果③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和一些非常规的方法④耐得住寂寞,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②③④分别从思维创新的基础、与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关系、思维方法、精神状态几个方面论述了思维创新的条件,观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项。

2.在思维创新的准备阶段,关键是( )A.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有创新价值的课题B.寻找变革对象中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C.调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D.设计多种初步方案答案:A解析:A项是思维创新的准备阶段的关键,B项是发现问题选准课题的具体方法,C、D两项是思维创新酝酿阶段的要求,故本题应选A项。

3.当某一问题由一种思路不能解决时迅速转向其他思路,以求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这里体现的发散思维的特征是( )A.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B.发散思维的思路具有变通性C.发散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D.独特新奇是发散思维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答案:B4.天气炎热时,有人发明了带微型电扇的太阳帽;为了方便出行,人们发明了印有火车时刻表的一次性纸杯。

这是 ( )①运用思维发散中的检核表法,寻找新突破口、新思路②运用引入法找到新突破口③运用组合法找到新突破口④针对群体而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事例属于检核表法中的组合方法,故①③入选;②④都不符合题意,舍去。

5.某校学生围绕交通堵塞这一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总结出如下图所示的交通堵塞的影响要素,并针对交通工具这一要素从轿车、公交车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提出治理交通堵塞的一些具体办法。

学生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运用的思维方法主要属于( )A.归纳推理B.类比推理C.发散思维D.逆向思维答案:C解析: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这是运用发散思维的表现,应选C项。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4检测:专题二 阶段性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4检测:专题二 阶段性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

阶段性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人们的实践目的不同、认识对象不同,会导致思维形态的差异。

据此完成1~2题。

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两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二者划分的依据是()A.实践的目的不同B.反映的对象不同C.进行思维的基本单元不同D.思维的主体不同解析:选C。

根据教材知识知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划分的依据是进行思维的基本单元不同,故正确答案为C项。

2.下列属于群体思维的是()A.概念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我从小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D.绘画解析:选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群体思维形式,故答案选B项。

“概念”属抽象思维形式,“我从小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属个体思维形式,“绘画”属形象思维形式,故A、C、D三项不合题意。

应排除。

3.姜大明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主要特点是()①认识具有客观性②追求认识的定量化③结论的可检验性④结果的可预见性⑤结果的普适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B。

①错误,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认识具有客观性。

故含①的选项均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项。

4.下列一组材料表达的共同主题是()①逻辑学不仅对古代的西方人,而且对现代世界各国的人们的思维都始终有用②中国专家成功研发的治理“互花米草”新技术,为中国沿海地区大范围控制该物种扩散提供有效途径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推出我国第一个鉴别白酒陈酿年份的方法——“挥发系数鉴别法”,为生产和检测年份酒提供了科学依据④数学不仅是各门学科所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它从不顾及直观感觉的约束而自由地飞翔着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具有客观性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D.把握科学思维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析:选B。

人教版高三政治科学思维常识选修4专题二第三节恰当运用简单判断同步训练

人教版高三政治科学思维常识选修4专题二第三节恰当运用简单判断同步训练

人教版高三政治科学思维常识选修4专题二第三节恰当运用简单判断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 “甲和乙是同案犯”与“甲和乙是盗窃犯”这两个命题( )A . 都是关系命题B . 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不是关系命题C . 都不是关系命题D . 前者不是关系命题,后者是关系命题2. 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表达。

下列语句中,不能够准确表达判断的是( )A . 苏轼是伟大的诗人B . 飞机C . 天空格外的蓝,白云格外的白D . 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3. 判断是事物情况的反映。

要形成一个恰当的判断,需具备的条件有( )①要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②要运用内涵明确、外延确定的概念构成判断③恰当搭配和使用概念的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④全称判断不得用作特称判断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4. 在直言判断划分中,不需要量项的是( )A . 全称判断B . 特称判断C . 肯定判断D . 单称判断5. 从判断的形式结构看,“曹操与曹植不是兄弟”是( )①简单判断②关系判断③性质判断④联言判断A . ①B . ①②C . ②③D . ③④6. 下列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中,属于偶传递关系的是( )①全同关系②矛盾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反对关系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7. “王芳比周玉大两岁,周玉比王艳大两岁”这个关系判断为( )A . 传递关系B . 反传递关系C . 偶传递关系D . 偶对称关系8.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判断是( )①肯定判断②否定判断③特称判断④单称判断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④D . ②③9. “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对这个判断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些”是量项②“中学生”是主项③“是”是谓项④“是”是联项⑤“共青团员”是谓项⑥“共青团员”是主项A . ①②④⑤B . ①②③⑥C . ①②③⑤D . ①②④⑥10. “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4检测:专题四 阶段性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4检测:专题四 阶段性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

阶段性综合检测(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符合辩证思维观点的是()①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②认识事物既要分别地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个别属性以及各个阶段,又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③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④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D。

该题考查学生对辩证思维观点的理解。

①观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为只有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才是辩证思维。

②③④符合辩证思维观点,故选D。

2.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

这就告诉我们()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②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③要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具体认识事物的矛盾④思维的分析和综合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材料看到了各种调控手段的联系,看到了不同矛盾的特点,看到了要在动态中把握矛盾的重要性,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3.我们初到一个学校,看到它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花草树木,接触到一些同学和老师,体察到这个学校的规模大小以及它的周围环境,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这个学校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这种印象属于()①感性认识②理性认识③感性具体④思维抽象⑤思维具体A.①③B.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⑤解析:选A。

初到一个学校形成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是感性具体,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⑤观点错误,应排除。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才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建立起一个再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

”这句话()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要求答案:D解析:不矛盾律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表示对A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从不同方面对事物所作出的判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判断,D项符合题意。

甲问:“你赞成丙为班长吗?”乙答:“我不赞成。

”甲问:“你反对吗?”乙答:“我也不反对。

”据此完成第2~4题。

2.乙的回答()A.正确,符合不矛盾律的要求B.正确,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答案:B解析:在上述材料中,“赞成”与“反对”并不是“A”与“非A”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有第三种可能情况存在,对“A”或“非A”暂不明确表态也是允许的,未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故选B项。

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A.科学思维就是无矛盾思维B.科学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C.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D.要对论断认真分析,分清是否为矛盾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一定要结合材料分析,A、B、C三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材料要求,故选D项。

4.人们在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时必须遵守的各种具体规则是()A.人们主观创造的B.依据于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C.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制定D.规律,人们必须遵循答案:B解析:规则是主观的,是人们根据客观规律而制定的,它会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必须遵循。

故A、C、D三项错误。

5.对同一律认识正确的是()①遵守同一律就是该是什么就是什么②人的思维一旦确立就要始终保持不变③在一定条件下,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④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和判断,排除②,故选C项。

6.柏拉图给人下了一个定义,即“人是没有羽毛两腿直立的动物”。

对于这个定义,以下评价错误的是()A.这个定义正确说明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点B.按照这个定义,凡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都是人C.这个定义不能把人与其他动物严格区分开来D.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创造性劳动,不应仅从形体外观上给人下定义答案:A解析: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出概念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

柏拉图给人下的定义没有正确揭示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点, A项评价错误,应入选。

B、C、D三项评价正确,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7.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①动物——马②太阳系——地球③性质判断——判断④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两概念间就是属种关系,①④符合这一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项。

②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属于种属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8.“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这个对“儿童”下的定义()A.正确,是对儿童本质属性的反映B.正确,遵守了必要的逻辑规则C.错误,没有概括儿童的外延D.错误,违背了定义不应使用比喻的逻辑规则答案:D解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没有直接、准确地揭示儿童的本质属性,犯了“比喻定义”的错误。

9.与“这种商品既不实用又不价廉”这一判断不同真而又不同假的判断是()A.这种商品既实用又价廉B.这种商品既不价廉又不实用C.这种商品或者不实用或者不价廉D.这种商品或者实用或者价廉答案:D解析:D项为相容选言判断,与题干不同真而又不同假,符合题意。

A项与题干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B 项与题干同义反复,C项与题干可以同真又可以同假,均不合题意,应排除。

10.“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这个判断()A.是正确的,全面地反映了概念的外延B.是错误的,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C.是错误的,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D.是错误的,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答案:D解析: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

把“棉花、黄麻”与“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划分。

11.“鲁迅、巴金、老舍和曹禺都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这个判断是()A.单称肯定判断B.假言判断C.联言判断D.简单判断答案:C解析:题中判断可以看作是四个单称肯定判断的组合,四个单称肯定判断共同构成联言判断的联言支,C项符合题意,应入选。

A、B、D三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12.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取决于()A.前件本身的真假B.后件本身的真假C.联结项是否恰当D.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答案:D解析:假言判断既然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就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13.我国古代的著名中医孙思邈发现山区的老百姓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的视力在白天很正常,到了晚上,光线不足,就像麻雀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人们把这种病称为“雀盲眼”(学名夜盲症)。

为什么有钱人不得这种病呢?这分明是穷人身上缺少点什么才引起的,他分析,这可能是穷人很少吃荤的缘故。

他用动物的肝脏来治夜盲症,果然有效。

材料中使用的方法是()A.求同法B.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D.共变法答案:C解析:回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哪些及其各自有什么特点。

孙思邈比较了穷人的情况,都患夜盲症;又把穷人和富人进行比较,得出了富人不患夜盲症是因为富人多吃荤,而穷人少吃荤。

这符合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

故正确答案为C项。

14.柏拉图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几何的人。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

这一真的断定是()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答案:A解析:题干说“懂几何”是“进入”的必要条件,联结词是“不……不……”。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不能因此肯定后件,当然也不能因此否定后件。

因为当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真时后件可真可假,所以只能推出具有可能性的结论,即来的这群懂几何的人可能会被允许进入,但也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

B、C、D三项说法太绝对,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A项。

15.有这样一个例子,从平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直接推测出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和一个斜三角形平面构成四面体(如图示)的面积关系定理,“四面体斜面的面积的平方等于三个直角面的面积平方和”。

上述材料运用的推理方法是()A.演绎推理B.换质推理C.联言推理D.类比推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类比推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从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到立体几何中的定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同性或相似性所进行的推理,属于类比推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据说,从前有个道士专给人算命,算得十分灵验。

一天有三个要进京赴考的考生到道士那里,想问问三人当中谁能考中,但是道士闭着眼朝他们伸出一个指头,却不说话。

考生们不知其意,请求道士说明。

道士说道:“此乃天机,不可明言。

”等考生们走后,小道童好奇地走过来问道:“师父,他们三人到底有几个得中?”道士说:“中几个都说到了。

”道童问:“你这是什么意思?”道士说:“一个中,那就是这一个指头;两个都中了,那这个指头就是指一个不中;三个都中,那这个指头就是指一齐中;要是三个都不中,这个指头就是指一齐都不中。

”(1)请你从形式逻辑方面戳穿这位道士骗人的伎俩。

(6分)(2)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有哪些?违反这些规律所犯的逻辑错误各是什么?(9分)答案:(1)形式逻辑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自身必须保持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这位道士故意违反了同一律,把“一”这个概念变换成几个不同含义的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是故意运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来达到骗人的目的。

(2)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有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

违反不矛盾律,思维就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违反排中律,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违反同一律,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17.德国数学家费里得里希·高斯,在十岁时曾迅速而准确地得出老师出的一道算术题的答案。

这道题是这样的:1+2+3+……+98+99+100=?这道题如果用普通加法算,得花好多时间,而且容易出错。

高斯发现在这些数中,两头对称的两个数相加得数都是101。

而两头对称的数,在1到100中共有50对。

于是他用101乘以 50便得出5 050这一答案。

高斯用的是什么推理方法?要保证这种推理结论的真实可靠性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0分)答案:(1)高斯用的是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完全归纳推理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作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2)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真实可靠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应该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18.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指着北京饭店大楼对旁边的爷爷说:“真高,真漂亮!”接着,爷爷和孙子有了下面的对话。

“爷爷,咱们为什么不住到这里来?”“等你长大了好好念书。

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

”“爷爷,那么你一定没好好学习。

”“哄”的一声,车上的人都笑了。

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推理?这个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10分)答案: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必要条件的推理。

不正确。

可以把它整理如下: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你现在没有住这样的高楼,所以,你一定没好好学习。

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必要条件推理只能由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

而这个推理是由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违反了必要条件的推理规则。

19.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断案故事:妻子杀死了丈夫,再放火烧掉房子,诡称丈夫被火烧死。

夫家怀疑,遂告到官府。

主审官取来两头情况相同的活猪,一头(甲猪)先杀死,一头(乙猪)不杀,再一同放在柴草上烧。

他发现活猪被烧死后在口鼻内留下大量烟灰,而先杀死后焚烧的猪的口鼻内无此现象。

所以他认为前者口鼻内留下大量烟灰,是猪被活活烧死的现象。

由此,他又推想人若被火活活烧死也会在口鼻内留下大量烟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