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处理
急诊科急性毒蛇咬伤的处理与经验分享
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毒蛇
尽量远离毒蛇出没的地区,例 如草丛、树林、河流等。在野 外活动时,要穿长衣长裤,戴 帽子,并注意脚下。
了解毒蛇特征
学习辨认毒蛇种类,并了解它 们的习性。在野外遇到疑似毒 蛇时,不要随意靠近,应保持 安全距离。
注意安全措施
在毒蛇出没的地区进行户外活 动时,应携带驱蛇剂或防蛇靴 等防护用品。在野外行走时, 要尽量避免踩踏草丛或树枝。
提高安全意识
不要在毒蛇出没的地区进行野 营或露宿,并注意周边环境。 在野外活动时,要保持警惕, 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危险 。
毒蛇咬伤的特殊情况处理
孕妇
孕妇被毒蛇咬伤,要及时评估对胎儿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儿童
儿童被毒蛇咬伤,由于体表面积小,毒素吸收快,应及时就医,给予针对性治疗。
毒蛇咬伤病例分享1
案例一:患者,男性,50岁,农民。患者在田间劳作时被毒蛇咬 伤左脚踝,当时没有明显症状。患者自行回家后出现局部肿胀疼 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家属将其送往当地医院就诊, 医院诊断为毒蛇咬伤,并给予抗毒血清治疗。患者经治疗后症状 逐渐缓解,现已康复出院。
该病例提示,毒蛇咬伤后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即使 没有明显症状,也应警惕毒蛇咬伤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相应的 处理。
因素 蛇种 咬伤部位 时间 患者年龄 健康状况
预后 毒性越强,预后越差 头部、颈部和躯干咬伤预后较差 咬伤后及时就医,预后较好 儿童和老人预后较差 基础疾病患者预后较差
大部分毒蛇咬伤患者在及时、有效救治下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如局部组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神经损伤等。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尽量避免到蛇类出没的地方,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提高防范意识。
蛇伤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处理
蛇伤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处理(转载)蛇伤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处理一、伤口感染毒蛇咬伤后,由于急救时多在野外,处理比较仓卒,加上蛇毒的毒液中含有不洁成分等因素,所以伤口常常易并发感染。
当化脓性细菌侵入伤口时,感染病灶可扩散到皮下、筋膜下等疏松组织内,形成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这时在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出现全身不适、高热、寒战等症状,必须给予及时处理。
处理方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局部处理蛇伤的伤肢局部可进行冷敷或使用50%硫酸镁湿敷,如炎症严重、感染不能控制时,可改用196雷佛奴尔溶液或黄连浓煎液湿敷,亦可采用消炎解毒汤湿敷,每天换药2-3次。
金黄散或玉露散调敷也很有效。
如深筋膜或深层组织有坏死现象,应切开引流。
1.消炎解毒汤生大黄、夏枯草、野菊花、徐长卿、明矾各15克,加水煎汤,过滤后用纱布持续湿敷患处。
2.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150克,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60克,天花粉500克,共研成细末,调匀后敷思处。
3.玉露散芙蓉叶、花适量,研成细末,均匀外敷患处。
(二)全身治疗除增加营养、进行对症疗法以外,可以给予青霉素、链霉素及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或用清热解毒中草药内服。
临证辨治时可参照本书第五章《中医辨证施治》之节。
二、组织坏死眼镜蛇咬伤人后,局部深层组织常有溶解坏死现象,如发现有波动感,应及时切开引流。
切开前应先作诊断性穿刺,探查是否有稀薄的朱砂色样液体。
切开后立即用0.9%生理盐水纱布条或1%雷佛奴尔纱布条填入伤口,以利引流,这样也便于坏死组织排出。
五步蛇、蝰蛇咬伤病人的肢体,因出血严重,一般不宜切开,以免增加出血。
如果肿胀严重,局部淋巴液、血液回流障碍,常易引起组织缺氧坏死。
如坏死只限于皮肤组织,可逐步将坏死组织形成的痂皮剪除,肉芽创面用生理盐水或"九二○(亦叫霉素)药液(1:2500)湿敷。
如又有继发感染,除全身应用抗菌素外,局部可用抗菌素液或中草药液湿敷,等坏死组织完全溶解,并长出鲜红的肉芽组织后,再行植皮术。
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可能会引起出血、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以下是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1. 出血:蛇咬伤导致的出血可能是外部明显出血或者内部出血。
护理措施包括:
- 直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任何可以吸收血液的材料对伤口进行包扎,用力使血液停止流动。
- 提升受伤的肢体,以减少出血量。
- 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疗获得更深入的处理。
2. 感染:蛇咬伤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护理措施包括:
- 尽早清洗伤口:用温水轻轻冲洗伤口,以清除蛇毒和细菌。
- 避免使用碘酒等刺激性药物,以免增加伤口疼痛和刺激。
- 使用抗生素: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预防或者
治疗感染。
3. 病毒传播:某些蛇咬伤可能会传播病毒,如狂犬病等。
护理
措施包括:
- 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其指导行事。
-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
4. 疼痛和肿胀:蛇咬伤常常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和局部肿胀。
护
理措施包括:
- 使用冷敷:用冷水或者冰块来冷敷伤口和周围的组织,可以减
轻疼痛和肿胀。
- 避免活动:减少受伤部位的活动,以避免进一步的疼痛和不适。
蛇咬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如果情况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立
即就医并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以上的护理措施只是基本的急救措施,具体处理会因伤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蛇咬伤的症状和危险性有哪些
蛇咬伤的症状和危险性有哪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蛇咬伤是一种相对较为罕见但却极其危险的情况。
了解蛇咬伤的症状和危险性对于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同种类的蛇咬伤所导致的症状和危险性可能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毒蛇咬伤和无毒蛇咬伤在症状上有明显的区别。
无毒蛇咬伤通常表现为一排细小的牙痕,伤口疼痛较轻,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红肿,但不会出现全身性的严重症状。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无毒蛇咬伤就可以被忽视,因为伤口仍可能会感染。
毒蛇咬伤则情况要严重得多。
常见的症状包括伤口处的两个明显的毒牙咬痕,伤口周围迅速肿胀、疼痛加剧,并且可能会出现瘀斑、血泡甚至组织坏死。
除了局部症状,全身性的症状更是令人担忧。
中毒性症状是毒蛇咬伤的主要危险之一。
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视力模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是因为神经毒素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麻痹和呼吸肌麻痹,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血液毒类毒蛇咬伤则会引起出血不止、溶血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尿血、便血等,还可能出现贫血、黄疸、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混合毒类毒蛇咬伤的症状则兼具神经毒和血液毒的特点,病情往往更为复杂和严重。
蛇咬伤的危险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蛇毒可能会迅速扩散,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尤其是心脏、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一旦受到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对蛇毒的耐受能力较差,被蛇咬伤后的危险性相对更高。
另外,蛇咬伤的部位也会影响危险性的程度。
如果咬伤的部位靠近重要的血管、神经或关节,蛇毒扩散的速度会更快,症状也会更严重。
在野外活动时,如果不幸被蛇咬伤,一定要保持冷静。
不要惊慌失措地奔跑,以免加快血液循环,导致蛇毒扩散。
应立即远离蛇,避免再次被咬伤。
同时,要尽快对伤口进行处理。
可以用干净的绷带或布条在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的一端)绑扎,但要注意绑扎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蛇咬伤诊疗规范(2021版)
蛇咬伤诊疗规范蛇咬伤是常见的动物致伤疾病,无毒蛇咬伤主要造成局部损伤,毒蛇咬伤则是由毒液从伤口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中毒性疾病。
由于毒蛇咬伤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救治,蛇毒可迅速在体内扩散而影响机体多器官功能,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蛇咬伤救治诊疗工作,提升蛇咬伤医疗救治能力,减少重症发生率,降低蛇咬伤死亡率和致残率,制定本规范。
一、流行病学蛇咬伤是一种常见动物致伤疾病,粗略估计我国每年的蛇咬伤病例达数百万,毒蛇咬伤为 10~30 万人,70%以上是青壮年,病死率约为 5%,蛇咬伤致残而影响劳动生产者高达 25%~3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蛇咬伤多发生于农村偏远地区,目前国内尚缺乏流行病学监测和报告体系,蛇咬伤的发病率存在严重低估。
二、发病机制(一)蛇毒种类。
毒蛇含有多种不同的毒性成分,毒性组分由酶、多肽、糖蛋白和金属离子等组成,其中毒性蛋白质达数十种。
蛇毒按其主要毒性成分与生物效应分为三大类: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和细胞毒素。
各种毒性组分在不同毒蛇含量有较大差异,同种毒蛇的毒性组分可因地域分布、季节性、蛇龄等不同而异。
(二)蛇分类。
我国常见的伤人蛇种类如下:无毒蛇:王锦蛇、赤链蛇、乌梢蛇、滑鼠蛇、玉斑锦蛇、翠青蛇、鱼游蛇、草游蛇、小头蛇、水蛇、蟒蛇等。
毒蛇:分为神经毒类、血液毒类、细胞毒类和混合毒类蛇。
神经毒类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
血液毒类如竹叶青、烙铁头、蝰蛇等。
细胞毒类如眼镜蛇等。
混合毒类如眼镜王蛇、蝮蛇、尖吻蝮蛇等。
国内常见毒蛇及其分类见表 1。
表1 我国毒蛇的分类(三)蛇毒的中毒机制。
蛇毒可对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肌肉组织、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损害。
当人体被毒蛇咬伤后,蛇毒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引起局部及全身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不同的毒蛇其发病机制各不相同,按其病理作用可分为以下三类。
蛇咬伤的处理及治疗总结
蛇咬伤的处理及治疗总结一、概述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动物致伤疾病,分为无毒蛇咬伤与毒蛇咬伤,通常毒蛇咬伤见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比较大且深的牙痕迹,而无毒蛇咬伤多见细小牙痕。
毒蛇咬伤起病急、发展快,不能及时救治可能死亡。
二、发病机制蛇毒液分为:神经毒类、血液毒类、细胞毒类、混合毒类。
1、血液毒类:蛇毒蛋白酶作用于血管壁破坏其结构,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导致凝血障碍。
蛇毒促凝因子可使微循环血栓形成,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神经毒类:α-神经毒素和β-神经毒素,分别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和运动神经末梢,抑制其合成,阻断了神经-肌肉传导引起神经肌肉迟缓性麻痹。
3、细胞毒类:蛇毒中的透明质酸使局部组织透明质酸解聚、细胞间质溶解、组织通透性增大,导致局部肿胀、疼痛。
三、临床表现1、无毒蛇咬伤:可见两排小锯齿状的牙痕,有轻微疼痛和出血,可正常止血,局部皮肤肿胀不明显、无坏死,全身症状不明显,可有轻度头晕、恶心、心悸、乏力。
2、有毒蛇咬伤:①血液毒素:伤口出血不止,局部肿胀、皮下出血、瘀斑,疼痛难忍,全身表现为多部位出血,严重者肾功能衰竭、休克。
②神经毒素:伤口发麻、疼痛不明显。
早期症状轻,数小时内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眼睑下垂、肢体瘫软、伤口活动困难、呼吸肌麻痹,最严重呼吸衰竭。
③细胞毒素:肢体肿胀、溃烂、坏死。
④混合毒素:两种及两种以上毒素引起的症状。
四、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心肌酶、ELISA。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蜈蚣咬伤:牙痕成楔形状,无下颏牙痕,伤口不麻,全身症状轻或无。
2、蝎子咬伤:局部疼痛、麻木,常有流泪流涎。
3、蚂蝗咬伤:伤口出血难止,伤口氧,不痛、不肿、不麻、无全身反应。
六、救治及治疗(一)现场自救脱离危险区域,谨防二次咬伤;保持冷静,记住蛇的体征,减少肢体活动,以免毒素扩散加快;绑扎伤口上方5-10cm减缓毒素扩散,但要注意肢体血运,避免出现肢体缺血坏死;用清水冲洗伤口,挤压排毒;拨打120或寻求周围人帮助(二)医院救治1、抗蛇毒血清:早期用药、同种专一、异种联合。
医院蛇咬伤护理常规
医院蛇咬伤护理常规蛇咬伤指被蛇牙咬入了肉,特别是指被通过蛇牙或蛇牙附近分泌毒液的蛇咬入后所造成的一个伤口。
一、主要护理问题1、潜在并发症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
2、恐惧与蛇毒咬伤、知识缺乏、生命受到威胁及担心预后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毒蛇咬伤、组织结构破坏有关。
二、观察要点1、伤口局部情况观察2、神经毒性、血液毒性症状观察3、并发症的观察肺水肿、心律失常、休克体征等。
三、护理要点1、急救处理切口排毒,伤肢制动,放置低位。
2、伤口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和引流通畅。
3、排毒抗毒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利尿剂、中和毒素、促进毒素的排出。
4、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鼓励多饮水,忌饮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不能进食者予以肠内外营养支持。
5、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面色、尿量及伤肢情况。
6、心理护理。
7、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感染:1)加强伤口护理,避免局部感染。
2)病情监测:观察病人伤口情况及有无寒颤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2)多脏器功能障碍:1)指导病人多饮水。
2)遵医嘱,快速输液或运用利尿药物等,减轻肾损伤。
3)加强观察,合理用药。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四、健康指导1、野外作业时,随身带好抗蛇毒药物。
尽可能穿高筒靴和戴手套。
2、废弃的房子、洞穴等常有蛇穴,勿随便进入或用手摸索。
3、自救或互救一旦发生蛇咬伤作以下处理;(1)、伤肢下垂(2)、体位立即取坐位或卧位,不惊慌失措,不奔跑,不乱动肢体。
(3)、早期处理绑扎,就地取材,用鞋带、裤带等绑扎伤处近心端的肢体,松紧度适宜,以能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为度。
(4)、伤口排毒用手从肢体的近端向伤口处反复推挤,使部分毒液排出,或将伤处浸入凉水中。
伤口冲洗后,用锐器在咬痕处挑开,扩大创口使毒液外流。
(5)、去除肢体上可能的束缚物:如戒指、手镯等,以免加重伤肢肿胀。
4、饮食注意点受伤期间不饮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5、后续处理伤肢制动后平放并辅以局部降温,运送至正规医院作后续治疗。
急救护理学蛇咬伤
02
03
地域性
蛇咬伤多发生在蛇类活动 频繁的地区,如热带、亚 热带和温带地区。
季节性
蛇咬伤的发生与季节有关 ,一般春夏季是蛇类活动 的高峰期,也是蛇咬伤多 发季节。
人群分布
任何年龄段的人均可发生 蛇咬伤,但以农民、渔民 、野外工作者和从事户外 活动的人群为主。
根据毒蛇种类选择合适的抗蛇毒血清进行 注射治疗。
对伤口进行清创、消毒等处理,必要时进 行切开引流。
对症治疗
监测与观察
针对伤者出现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 止痛、止血、抗感染等。
持续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04
抗蛇毒血清应用及注意事 项
抗蛇毒血清种类选择
根据毒蛇种类选择
不同种类的毒蛇,其毒性成分和 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应根据毒蛇
毒物检测
采集剩余毒物或可能含毒的物品进行毒物检 测,以确定毒蛇种类。
血清学检测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有助于评估病 情和治疗效果。
伤口分泌物检测
采集伤口分泌物进行毒物检测,有助于确定 毒蛇种类。
影像学检查
对于严重病例,可进行X线、CT等影像学检 查,以评估骨骼、肌肉等受损情况。
03
急救处理原则与措施
心理干预和家属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
01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
心。
缓解焦虑和恐惧
02
通过讲解成功案例、介绍康复进展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和
恐惧情绪。
家属参与和支持
03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和生活上的支持
蛇咬伤健康教育
蛇咬伤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wei)险的伤害,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和处理蛇咬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蛇咬伤的原因、症状、急救措施、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蛇咬伤的原因1.1 蛇种类:不同种类的蛇咬伤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不同。
1.2 蛇的行为:蛇在受到惊吓或者威胁时容易咬人。
1.3 人类活动:在蛇栖息地进行活动时容易遭遇蛇咬伤。
二、蛇咬伤的症状2.1 疼痛:蛇咬伤后会浮现剧烈疼痛。
2.2 肿胀:咬伤部位会迅速肿胀。
2.3 中毒症状:根据蛇的毒性不同,可浮现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三、蛇咬伤的急救措施3.1 即将就医:蛇咬伤后应即将就医,尽快接受专业治疗。
3.2 紧急处理: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3.3 避免恐慌:尽量保持镇静,避免因恐慌而加重伤情。
四、蛇咬伤的治疗方法4.1 抗毒素治疗:在医院接受抗毒素治疗是处理蛇咬伤的主要方法。
4.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蛇咬伤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3 应对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有助于恢复。
五、蛇咬伤的预防措施5.1 注意环境:在蛇栖息地活动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避免蛇的袭击。
5.2 穿着合适:在草丛等植被密集的地方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等防护服装。
5.3 学习知识:了解蛇类的习性和分布,有助于提前预防蛇咬伤事件的发生。
结语: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蛇咬伤事件,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加强对蛇咬伤的了解,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可以有效减少蛇咬伤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希翼本文的内容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蛇咬伤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
蛇咬伤健康教育
蛇咬伤健康教育一、蛇咬伤的危害局部影响:蛇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疼痛、肿胀、出血不止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组织坏死、溃烂等。
全身影响:蛇咬伤后,毒素被吸收,会导致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二、预防蛇咬伤的方法穿戴防护装备:在进入蛇类栖息的地区时,应穿戴长袖长裤,穿高帮鞋子,并戴手套和帽子。
使用蛇药:在一些蛇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可以使用一些蛇药,如硫磺、雄黄等,以避免蛇咬伤。
学习蛇类知识:了解不同蛇类的习性、特征和危险程度,有助于更好地避免被蛇咬伤。
注意环境:在草丛、灌木丛等地方行走时,要格外小心,尽量保持身体在小范围内移动。
避免夜间行动:夜间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应尽量避免夜间行走或露营。
三、蛇咬伤后的急救措施保持冷静:被蛇咬伤后,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加速毒素的吸收。
迅速离开危险区域:被蛇咬伤后,应迅速离开危险区域,避免再次被蛇咬伤。
减缓毒素吸收:在伤口上方5-10厘米处绑扎止血带,以减缓毒素的吸收。
但要注意不要绑扎得太紧,以免造成肢体缺血。
伤口处理:用清水冲洗伤口,并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以尽可能排出血液。
不要用嘴吸吮伤口,以免口腔中的细菌引起感染。
寻求医疗帮助:尽快寻求医疗帮助,到达医院后应尽快告知医生被蛇咬伤的情况,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
四、蛇咬伤的药物治疗外用药:对于蛇咬伤的外伤局部处理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如消毒液、抗菌素等,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抗毒血清:对于毒蛇咬伤,可以使用相应的抗毒血清进行治疗。
抗毒血清通常是由对应的毒蛇的血清制成的,通过注射抗毒血清可以中和体内的毒素,减轻中毒症状。
全身治疗:对于严重的毒蛇咬伤,需要进行全身治疗,包括使用利尿剂加速毒素的排除、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中毒症状等。
其他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蛇咬伤,如孕妇、老人、儿童等,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如使用免疫球蛋白等。
五、蛇咬伤的心理影响及应对方法心理影响:蛇咬伤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如恐惧、焦虑、抑郁等。
蛇咬伤健康教育
蛇咬伤健康教育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伤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为了提高公众对蛇咬伤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蛇咬伤的相关知识、预防措施和急救处理方法。
一、蛇咬伤的概述蛇咬伤是指蛇类动物的毒牙或牙齿通过咬伤人体而导致的伤害。
全球范围内,每年有数十万人因蛇咬伤而死亡或残疾。
蛇咬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蛇的种类、咬伤部位、咬伤深度和蛇的毒性。
常见的有毒蛇包括响尾蛇、眼镜蛇、蝮蛇和腹蛇等。
二、蛇咬伤的预防措施1.了解蛇类:了解常见的有毒蛇种类、分布区域和习性,避免进入蛇类活动的区域。
2.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在可能会遇到蛇的场合,如丛林探险、山地徒步等活动中,穿戴长袖衣物、长裤、高筒靴等防护装备,减少蛇咬的机会。
3.注意观察:在户外活动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在高温天气、蛇类活动频繁的季节和地区。
4.避免惊扰:当遇到蛇时,保持冷静,避免惊扰蛇类,迅速离开蛇的活动范围。
三、蛇咬伤的急救处理1.保持镇静:被蛇咬伤后,保持镇静,避免过度运动,以减缓毒素的扩散速度。
2.迅速脱离蛇类:尽快离开蛇类活动区域,减少再次咬伤的风险。
3.保持伤口低于心脏:将被咬伤的肢体保持低于心脏的位置,以减缓毒素的传播速度。
4.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紧急就医:尽快就近寻求医疗救助,告知医生被哪种蛇咬伤,以便采取相应的抗蛇毒血清治疗。
四、蛇咬伤的常见并发症1.感染:蛇咬伤后,由于伤口较深,容易感染细菌,导致伤口愈合困难。
2.出血:某些蛇类的毒液具有抗凝血作用,可能导致出血不止。
3.溶血:某些蛇类的毒液能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性贫血。
4.神经系统损伤:某些蛇类的毒液能对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导致神经损伤和瘫痪。
五、蛇咬伤的康复护理1.休息和营养:蛇咬伤后,需要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加速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2.伤口护理: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处方,按时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以预防感染和缓解疼痛。
毒蛇咬伤的急诊处理
毒蛇咬伤毒蛇咬人时,其上颌腺分泌的毒液随牙齿注入人体,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因毒蛇的种类不同,所含毒素的成分也各异,中毒的症状亦不同,毒素的种类分神经毒素(使延髓麻痹)和血液毒素(破坏毛细血管、溶解经细胞、引起出血)两类。
一、临床表现1、有被蛇咬伤史、作处留有二个邻近的牙痕。
(无毒蛇咬伤的牙痕呈锯齿状)2、由于毒素作用不同,或出现四肢麻痹、无力、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不能吞咽和说话,呼吸缓慢无力等神经障碍,导致窒息、心衰死亡,或全身皮下淤血、鼻衄血、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甚至昏迷、虚脱、休克而死亡。
二、急救措施1、立即用止血带:为防止与减缓毒素继续吸收和扩散在肢体创口的近心端绑扎止血带。
绑扎不能过紧过久,要间断放松,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伤肢制动、抬高,以减少毒素吸收和水肿。
2、尽快排出伤口毒液:创口用清水、肥皂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
用手由上向下、周围向创口中心挤压,或用吸吮器、拔火罐吸出创口毒液。
急救时也可用口直接吸吮,但口腔粘膜有损伤者不可,以防毒液则损伤处进入救护者体内。
3、用蛇药片(如南通季德胜蛇药片)口服,或将蛇药片用清水溶成糊状涂在创口四周。
4、急送医院处现。
三、预防:1、在蛇区行走时,扎好裤脚,穿好鞋袜,在草丛中行走时,手持一棍棒,边走边打算,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2、常备一些蛇咬伤的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疾病名称毒蛇咬伤疾病科属外科疾病概述诊断要点毒蛇咬伤是人体被毒蛇所伤,毒液侵入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中毒性疾患。
1、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多见于室外工作者及捕蛇、卖蛇的人群。
2、咬伤部位多为肢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腕部,前臂,足趾,足背,足踝,小腿等部位,其他部位少见。
如咬伤头面胸腹者,毒势最为严重。
3、伤处除留有一般齿痕外,多有2个、少数有3个或4个很明显的毒牙齿痕,较大且较深。
4、风毒型(神经毒),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咬伤,局部疼痛较轻,或不痛而有麻木感。
伤口不红,出血很少或不出血,肿胀也不明显,因而易被忽视而招致不良后果。
蛇咬伤患者护理PPT课件
家属的心理支持
情绪疏导
01
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往往也会产生焦虑、担忧等情绪,医护人
员应及时关注并给予疏导。
提供信息
02
向家属介绍患者病情和治疗进展,让他们了解治疗方案和护理
措施,增强其信心。
家属间的互助
03
鼓励家属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共同为患者提供支持与关
蛇咬伤患者护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蛇咬伤概述 • 蛇咬伤的急救护理 • 蛇咬伤的并发症与护理 • 蛇咬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 蛇咬伤的预防与宣教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蛇咬伤的常见原因
蛇咬伤通常发生在野外活动或家 中,被有毒的蛇咬伤后,患者可 能会出现中毒症状。
蛇咬伤的危害
蛇毒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如果不 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 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做出不理智的行动。
识别蛇种
尽量记住蛇的特征,如颜色、 花纹等,以便后续的医疗救治
。
制动
受伤者应立即停止活动,降低 心率和血液循环速度,减少毒
液吸收。
绑扎
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以减 缓毒素的吸收和扩散,但要避
免过紧导致组织缺血。
伤口处理与包扎
清洗伤口
包扎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以 减少毒液残留。
用清洁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保护 伤口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排毒
用吸吮或拔火罐的方法排除伤口救药物的使用
使用抗蛇毒血清
尽快就医,遵医嘱使用相应的抗 蛇毒血清,以中和体内毒素。
镇痛药
根据情况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如 非处方药如布洛芬等。
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蛇咬伤的一些基本知识。
蛇咬伤是一种比较常见但危险的伤害情况,它不仅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伤害,更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
及时而恰当地处理蛇咬伤非常重要。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蛇咬伤的症状和表现。
蛇咬伤的表现因蛇的种类和咬伤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局部出血、溃疡、感染等。
而在更严重的情况下,症状可能会包括呼吸困难、肌肉无力、头晕、恶心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应该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第三】针对蛇咬伤的护理和处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伤口和尽可能减轻伤害。
我们应该尽快将受伤部位保持静止,以降低毒液的扩散速度。
我们可以使用清水或盐水清洗伤口,但绝对不能使用酒精等有刺激性的物质。
利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包扎伤口,并保持伤口处的位置低于心脏水平,以减少毒液返流的可能性。
一些冷敷物品也可用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更进一步地】,在对待蛇咬伤中,我们需要知道不同蛇类的毒液成分和作用,这对选择合适的抗血清具有重要意义。
在就医前,我们应尽量记录蛇的外貌特征,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根据蛇的种类和毒液信息来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而言之】,对于蛇咬伤的护理问题,我们要经历从蛇咬伤的基本知识到症状表现,再到相关的护理和处理措施等一系列内容的介绍。
通过这样的全面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蛇咬伤的紧急情况,并适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来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
【个人观点/理解】蛇咬伤是一种既常见又危险的伤害情况,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确保迅速而准确地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在这个主题中,我认为及时的医疗救助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专业的医生能够通过了解蛇的毒性和伤口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血清等特定治疗方法。
了解蛇咬伤的基本知识和症状表现也对应急情况下的临时处理十分重要,这将有助于减轻伤害,保护伤口,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结尾】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蛇咬伤健康教育
蛇咬伤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和山区。
蛇咬伤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还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对蛇咬伤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蛇咬伤的危害、预防措施、急救处理和心理疏导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蛇咬伤的健康教育。
一、蛇咬伤的危害:1.1 毒蛇的种类及其毒性:不同种类的毒蛇具有不同的毒性,有些毒蛇的毒液能够迅速对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1.2 毒蛇咬伤的症状:蛇咬伤后,人体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1.3 后遗症和并发症:蛇咬伤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
此外,还可能并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二、预防措施:2.1 了解当地的毒蛇种类和分布情况:不同地区的毒蛇种类和分布情况不同,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蛇咬伤。
2.2 注意蛇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毒蛇通常在清晨和傍晚活动,而且喜欢隐藏在草丛或洞穴中。
在这些时间和地点,人们应该尽量避免外出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3 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在蛇多的地区,人们应该穿戴长袖衣物、长裤和高筒靴,以减少蛇咬的机会。
三、急救处理:3.1 立即脱离蛇咬区域:被蛇咬伤后,应尽快离开蛇的附近,以免再次被咬。
3.2 勿贸然用嘴吸吮伤口: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用嘴吸吮伤口可以排出毒液,实际上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毒液进入口腔和消化道,加重伤情。
3.3 就近寻求医疗救助:蛇咬伤后,应尽快就近寻求医疗救助,医生会根据伤情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伤口处理、抗毒素治疗等。
四、心理疏导:4.1 提供情绪支持:蛇咬伤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提供情绪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4.2 教育患者和家属: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传授蛇咬伤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蛇咬伤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4.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在康复阶段,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康复活动,帮助其尽快恢复身体功能。
蛇咬伤健康教育
蛇咬伤健康教育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创伤,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为了提高公众对蛇咬伤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下是关于蛇咬伤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蛇咬伤的基本知识蛇咬伤是指蛇类动物的毒牙刺入人体并注入毒液,引起的创伤。
蛇咬伤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毒蛇咬伤和非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是指被毒蛇咬伤,而非毒蛇咬伤则是指被非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伤亡,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二、蛇咬伤的症状和危害1. 毒蛇咬伤的症状:- 疼痛和肿胀:被毒蛇咬伤后,伤口会出现剧烈疼痛和明显肿胀。
- 毒素反应:毒蛇咬伤后,毒液中的毒素会进入人体,引起中毒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
- 出血和血液凝固异常:某些毒蛇的毒液会导致出血和血液凝固异常,表现为皮肤出血、鼻出血、尿血等。
- 呼吸困难和休克:严重的毒蛇咬伤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休克和死亡。
2. 非毒蛇咬伤的症状:- 疼痛和肿胀:被非毒蛇咬伤后,伤口会出现疼痛和轻度肿胀。
- 感染风险:非毒蛇咬伤可能导致伤口感染,出现红肿、脓液流出等症状。
- 创伤并发症:严重的非毒蛇咬伤可能导致创伤并发症,如深部组织损伤、骨折等。
三、蛇咬伤的急救措施1. 毒蛇咬伤的急救措施:- 保持镇静:被毒蛇咬伤后,保持镇静,避免激动和剧烈运动,以减缓毒液的传播。
- 伤口处理:用清洁的水冲洗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 升高患肢:将被咬伤的肢体抬高,减少毒液流动到其他部位。
- 尽快就医:立即就近寻求医疗救助,尽可能提供蛇的相关信息,如外观特征、咬伤部位等。
2. 非毒蛇咬伤的急救措施:- 清洁伤口:用清洁的水冲洗伤口,避免感染。
- 创面处理: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覆盖伤口,帮助止血和保护伤口。
- 尽快就医: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四、蛇咬伤的预防措施1. 注意环境安全:在蛇多的地区,要注意环境安全,避免进入蛇类栖息地。
2. 穿着适当的服装:在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戴上帽子,以减少被蛇咬的机会。
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蛇咬伤是一种急性创伤,需要及时的护理和处理。
以下是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 出血:蛇咬伤通常会引起出血,特别是毒蛇咬伤。
护理措施包括: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局部加压止血,保持伤口位置低于心脏,尽量减少出血量。
如果出血严重,需要紧急就医。
2. 感染:蛇咬伤容易引起感染。
护理措施包括:立即用洁净水冲洗伤口,清除蛇毒和异物;使用抗菌药膏覆盖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潮湿和脏污环境;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或治疗感染。
3. 毒素作用:毒蛇的毒素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尽可能确定蛇的种类,记录咬伤的时间,并尽快就医;不采取紧箍咒、切口吸出蛇毒等传统方法,这些方法可能加重组织损伤;给患者休息,保持镇静,减少感染毒素的扩散;咬伤部位应低于心脏,防止毒素输送到全身;如果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等,立即就医。
4. 预防破伤风:蛇咬伤容易引起破伤风感染。
护理措施包括:检查破伤风疫苗接种史,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补充疫苗。
重要提示:蛇咬伤属于急诊情况,应尽快就医。
在等待专业救治期间,应保持患者安静,并避免价格因过度活动而加快毒素的扩散。
请及时就近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蛇咬伤健康教育
蛇咬伤健康教育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中毒、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为了提高公众对蛇咬伤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以下是关于蛇咬伤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蛇咬伤的基本知识蛇咬伤是指蛇类动物咬伤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蛇咬伤主要分为两类:毒蛇咬伤和非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是指被毒蛇咬伤后,毒液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非毒蛇咬伤是指被非毒蛇咬伤后,由于牙齿尖锐或者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伤害。
二、蛇咬伤的常见症状1. 毒蛇咬伤症状:- 咬伤部位剧烈疼痛- 局部肿胀、红肿- 皮肤出血、瘀斑- 呕吐、恶心- 头晕、昏迷- 心跳加快、呼吸难点2. 非毒蛇咬伤症状:- 咬伤部位疼痛- 皮肤划痕、出血- 轻度肿胀- 可能伴有感染症状,如红肿、脓液等三、蛇咬伤的应急处理1. 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步骤:- 保持镇静,避免剧烈运动,减缓毒液扩散速度- 尽快将咬伤部位固定住,避免毒液进一步扩散- 尽快就近寻求医疗救助,尽量选择有抗蛇毒血清的医疗机构- 不要尝试吸出毒液、切口、烧灼等方法,以免加重伤害2. 非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步骤:- 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包扎伤口,控制出血- 清洗伤口,用碘酒或者消毒药水消毒- 注意伤口的卫生,避免感染- 如伤口严重或者有感染症状,尽快就近寻求医疗救助四、预防蛇咬伤的措施1. 在蛇活动频繁的地区,注意蛇类动物的存在,避免挨近蛇巢或者蛇的活动区域2. 在野外活动时,注意穿着长袖、长裤等防护措施,避免蛇类动物直接接触皮肤3. 不要随意捕捉或者触摸蛇类动物,特别是不熟悉的蛇种4. 在户外活动前,了解当地的蛇类动物情况,做好防范措施5. 在野外露营或者徒步时,尽量避免夜间活动,因为蛇类动物在夜间更加活跃五、蛇咬伤的常见误区1. 吸出毒液:吸出毒液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毒液已经进入血液循环,吸出只会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
2. 切口或者烧灼:切口或者烧灼的做法也是错误的,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和感染。
3. 使用冰敷:使用冰敷可能导致毒素更快地扩散,应避免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蛇伤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处理一、伤口感染毒蛇咬伤后,由于急救时多在野外,处理比较仓卒,加上蛇毒的毒液中含有不洁成分等因素,所以伤口常常易并发感染。
当化脓性细菌侵入伤口时,感染病灶可扩散到皮下、筋膜下等疏松组织内,形成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这时在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出现全身不适、高热、寒战等症状,必须给予及时处理。
处理方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局部处理蛇伤的伤肢局部可进行冷敷或使用50%硫酸镁湿敷,如炎症严重、感染不能控制时,可改用196雷佛奴尔溶液或黄连浓煎液湿敷,亦可采用消炎解毒汤湿敷,每天换药2-3次。
金黄散或玉露散调敷也很有效。
如深筋膜或深层组织有坏死现象,应切开引流。
1.消炎解毒汤生大黄、夏枯草、野菊花、徐长卿、明矾各15克,加水煎汤,过滤后用纱布持续湿敷患处。
2.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150克,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60克,天花粉500克,共研成细末,调匀后敷思处。
3.玉露散芙蓉叶、花适量,研成细末,均匀外敷患处。
(二)全身治疗除增加营养、进行对症疗法以外,可以给予青霉素、链霉素及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或用清热解毒中草药内服。
临证辨治时可参照本书第五章《中医辨证施治》之节。
二、组织坏死眼镜蛇咬伤人后,局部深层组织常有溶解坏死现象,如发现有波动感,应及时切开引流。
切开前应先作诊断性穿刺,探查是否有稀薄的朱砂色样液体。
切开后立即用0.9%生理盐水纱布条或1%雷佛奴尔纱布条填入伤口,以利引流,这样也便于坏死组织排出。
五步蛇、蝰蛇咬伤病人的肢体,因出血严重,一般不宜切开,以免增加出血。
如果肿胀严重,局部淋巴液、血液回流障碍,常易引起组织缺氧坏死。
如坏死只限于皮肤组织,可逐步将坏死组织形成的痂皮剪除,肉芽创面用生理盐水或"九二○(亦叫霉素)药液(1:2500)湿敷。
如又有继发感染,除全身应用抗菌素外,局部可用抗菌素液或中草药液湿敷,等坏死组织完全溶解,并长出鲜红的肉芽组织后,再行植皮术。
植皮方法:面积较小的可采用点状植皮术;面积较大的可采用" 邮票式"植皮术。
植皮既可能促进伤口愈合,又可减少瘢痕挛缩。
假若是关节部位,应采取中厚皮瓣植皮术,这样可避免关节功能挛缩,能保全伤肢功能,不会留下后遗症。
清除坏死组织的具体方法如下:(1)采取适当体位,最好是卧位。
(2)常规进行皮肤消毒。
(3)一般在手术前先用局部浸润麻醉,也可作神经干阻滞麻醉。
(4)切除坏死组织的范围大小和深度,视局部情况决定,如坏死过深、过大,可分次进行。
切口要够大,引流要通畅。
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血管、神经。
(5)手术后用凡士林纱条或生理盐水纱条填塞。
(6)伤口安放消毒敷料,外加纱布绷带加压包扎,并注意观察是否有继续出血的现象。
三、伤口溃疡毒蛇咬伤并发感染或局部组织溶解、坏死,均会发生溃疡,如处理不当或处理的不及时会久治不愈,形成慢性溃疡。
处理除给予广谱抗菌素和大量维生素等疗法外,必须清除伤口腐烂的组织,每天可用1:100新霉素溶液湿敷伤口,或用下列中草药洗敷。
1.三花一草煎洗剂:鱼腥草30克、野菊花30克、芙蓉花10克,加水适量煎汤趁温热冲洗伤口,每天1-2次。
2.去腐生肌散黄升丹0.6克,冰片1克,轻粉1克,水粉1.6克,青黛1克,炉甘石1.6克,石膏3克,鸡内金2.5克,共研成粉末,撒于创面上,每天1次。
3.内服方黄芪15克,当归、太子参、丹参、银花、白芷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天1剂。
四、肢体功能障碍被毒蛇咬伤以后,肢体局部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渗入组织,局部张力增加,循环障碍,容易压迫神经末梢,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因肢体结扎时间过长,会使肢体持续肿胀,甚至因缺血坏死,往往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具体治疗措施是:1.患肢早期活动在全身症状减轻,局部肿胀开始消退的第二天,即可鼓励病人积极活动患肢,或协助病人作被动运动,待病情好转后再下床活动。
2.水浴病人出院前后,如患者仍有轻度肿胀或活动欠灵活时,可将患肢置于43℃左右的活血通络的中草药煎剂中浸洗,每天2次,5天为1疗程(活血通络方:川芎15克、桂枝3克,鸡血藤3克,红花10克,淮牛膝12克,伸筋草l2克,蒲公英15克,野菊花12克)。
3.干热患肢功能障碍时间较长,应使用辐射热、红外线和短波治疗等方法。
有利于对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和组织软化。
4.按摩、针灸按摩、针灸或用电针刺激疗法,有较好的疗效。
5.医疗体育指导病人做自动与被动活动。
中毒性休克的救治因蛇伤引起的中毒性休克,临床上多见于五步蛇、眼镜蛇和竹叶青等毒蛇咬伤。
一、中毒性休克的发生机理休克是一种由于感染、出血、脱水、中毒、心功能不全、过敏、严重创伤等原因引起的综合征。
其共同表现为微循环机能障碍,引起组织灌注不良,导致缺氧、酸中毒、血浆成分丢失及器官代谢与组织机能的障碍。
休克的发病机理随不同类型的休克而异。
因毒蛇咬伤所发生的中毒性休克其机理是:(一)微血管痉挛期蛇毒进入血液循环后,蛇毒中的凝酶成分、抗凝酶成分和纤溶成分等毒性物质,干扰体内凝血系统的平衡,加上其它毒性物质的综合作用,引起小动脉及微循环中的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强烈收缩,使微循环关闭、动静脉通道与直捷通道的开放,造成"短路"循环,因而使微循环内血流减少,导致缺氧、酸中等;同时由于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增加,致使心输出量降低。
此外,蛇毒素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物质外渗,造成有效循环骤减。
这些病理变化,可引起血压下降,脸色苍白等一系列症状。
(二)微血管扩张期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微血管(主要为前毛细血管括约机)的改变由早期短阵性变为长时间的扩张,使血液停滞并淤积其内。
由于血管床的扩张,可以贮积相当于正常血容量的4倍血量,结果大量的血液淤积于内脏血管床内,形成所谓"相对高心输出量型休克"。
(三)微血管衰竭期休克时间过长后,可引起血管麻痹、心脏机能障碍、微血管发生内凝集等。
最后可发展为"不可逆转性休克"。
微血管内凝集和血栓形成以后,可致血流缓慢、甚至不通,引起组织缺氧和乳酸堆积,导致组织坏死,代谢性酸中毒和动脉血pH值下降;同时由于毛细血管内凝血,大量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元,抗血友病球蛋白、第V、Ⅷ、Ⅳ、Ⅺ、Ⅻ等凝血因子被消耗,而引起全身皮肤、内脏器官组织严重性出血,使休克更为严重,甚至发生致命性出血(图7-1)。
二、中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诊断蛇伤所致的中毒性休克,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病史查有无被血循毒素毒蛇(如五步蛇、眼镜蛇或竹叶青等)咬伤的病史。
(二)临床表现在伤口周围或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淤斑;同时全身表现有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口唇、四肢末梢轻度紫疳,体温升高或不升,脉搏微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如有内脏出血,还有咯血、尿血、便血等表现。
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发生意识不清,甚至昏迷,血压测不出,脉搏消失,呼吸减弱,心跳微弱,以致死亡。
(三)化验室诊断(1)血小板计数减少到5万/立方毫米以下,(2)纤维蛋白原定量试验少于135毫克%;(3)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试验:在气温37℃左右的环境下,凝血块溶解时间缩短到120分钟以内(正常值在2小时以上);(4)FDP免疫(Fi)试验:其效价大于1:16(正常值≤l:8)有诊断意义;(5)血浆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呈阳性反应。
三、中毒性休克的抢救与治疗(一)病因治疗不同的毒蛇咬伤有不同的处理方法:1.抗蛇毒血清的应用.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诊断明确,能在早期应用,往往会使许多病人化险为夷。
抗蛇毒血清有单价和多价两种。
因为单价抗蛇毒血清只用一种毒蛇的蛇毒,所以这种血清只能中和同种毒蛇的蛇毒,而对于它种毒蛇的蛇毒基本上不发生中和作用,或只有部分中和作用;可是多价抗蛇毒血清即是用几种毒蛇的蛇毒,根据它们的毒性或抗原性强弱,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制成的,所以可以治疗多种毒蛇咬伤。
抗蛇毒血清应用于中毒性休克病人,经静脉缓慢注射后,中毒症状即可得到控制。
皮下或肌肉注射,疗效要比静脉注射慢而且效果差。
但是如果心、脑、肾实质性脏器已经发生器质性严重损害,则难于奏效。
2.中医辨证论治蛇毒中毒的临床表现,根据中医理论,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风证(以神经毒症状为主)、火证(以血液循环毒为主)和风火兼证(以混合毒为主)。
治疗原则是:内治、外治兼施,早期着重外治排毒,但由于毒蛇咬伤后蛇毒已有一部分进入组织,所以内治亦不能忽视;中后期因为蛇毒已经进入到身体各部位组织或内脏器官中,因此应以内治为主。
内治又应以解毒驱邪为主,并根据风火两证的不同,加以辨证论治(详见中医辨证施治章节)。
3.其它药物治疗因为钙离子有对抗蛇毒对心脏的兴奋作用,能保护心肌细胞膜不受蛇毒的损害,使心肌不致发生心室纤颤,因此临床上常用10%氯化钙5-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溶液20毫升中作静脉缓慢注射。
又因依地酸钙钠可与蛇毒及其脂酶结合,能消除脂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中毒症状,所以临床上采用依地酸钠钙0.5-1克,稀释于5096葡萄糖20-40毫升中,作静脉推注;亦可加入5一10%葡萄糖溶液中作静脉缓慢滴注。
维生素C有对抗蛇毒、维护血管壁的通透性和防治血液内凝集的作用,所以每天用大剂量维生素C(3-5克以上),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滴注,能缓解症状。
(二)对症治疗包括补液、纠正酸中毒、输氧、升压药物的应用等。
1.补液中毒性休克病人,由于有效循环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加上饮食少,汗多,吐泻,常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所以,一般都应该进行补液。
补液以5一10%葡萄糖注射液为主,也可酌情给予少量多次输新鲜全血,或输低分子右旋糖酐,有抗凝、防止血小板和血球凝集作用。
2.纠正酸中毒休克发生后,由于组织缺氧,无氧代谢增加,使血中pH值、二氧化碳及碳酸氢根的含量降低,乳酸、丙酮酸、磷酸盐及硫酸盐的含量也增高,久而久之,就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而代谢性酸中毒,往往会加重休克,因此必须加以纠正。
纠正的方法是:(1)碳酸氢钠溶液:临床上常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
补充的方法有两种:①5%碳酸氢钠溶液,按5毫升/公斤体重/次计算,作静脉滴注。
这个剂量一般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0容积%左右。
4-6小时后,可考虑重复使用,②在使用前先测出二氧化碳结合力,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多少来决定补充量。
计算公式是;5%碳酸氢钠(克)用量=(55-测得二氧化碳结合力容积%)×0.026公斤体重。
以上求出5%碳酸氢钠量,先输入1/2-2/3,4-6小时后再根据重新测出的二氧化碳结合力,给予酌情补充。
(2)乳酸钠溶液:乳酸钠需要有肝脏内代谢后方能产生碳酸氢根。
静脉注射后1-2小时碳酸氢根含量最高,故其作用较缓慢,但却非常安全,同时能产生热量(每克可产生3.3卡),它又能与钙剂等配成混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