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近代建筑遗产的现状与保护策略探讨

合集下载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近代特色建筑是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价值,是城市形象和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近代特色建筑面临着拆迁和改造的威胁。

因此,对于这些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近代特色建筑。

例如,发起了“保护中国历史建筑”行动,将许多历史建筑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建筑名单;制定了相关法规和政策来规范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历史建筑的安全和完整;同时,还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当前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保护近代特色建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应该更为严格和完善。

目前,一些开发商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对历史建筑进行拆除和改造,甚至会伪造文物保护手续。

因此,应该加强对执法人员和开发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保护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第二,保护近代特色建筑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和文化教育。

要引导广大市民了解近代特色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增强公众对其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教育和研究,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保护近代特色建筑需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城市规划应该根据历史建筑的特点和优势,合理规划城市空间,为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提供支持和保障。

此外,城市规划也应该考虑到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的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景观。

最后,保护近代特色建筑需要全社会参与。

不仅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为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贡献力量,广大企业和市民也应该积极参与,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保护近代特色建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做好规划、控制开发、确保安全,同时,还要加强公众教育、文化研究和城市规划,实现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生。

唯有如此,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南通城市地域建筑特色保护与传承

南通城市地域建筑特色保护与传承
Local Ar chi t ect ur al Ch ar act er i s t i cs Pr ot ect i on and Enhancem ent i n N ant ong
徐 永 战
Xu Yongzhan
摘 要 南 通 历 史 建 筑 特 色 鲜 明 , 但 在 江 海 开 发 的 新 时 期 城 市 特 色 渐 失 ,本 文 就 如 何 继 续

术 条 件 下 适 宜 环 境 的 典 范 。 南 通 古 城 内 ,普 通 居 民 建 筑 占 据 了 主 导 地 位 , 公 共 建 筑 较
1 基 于 渐 次 进 化 的 南 通 地 域 建 筑 特 色 的指 导 理

少 。 南 通 建 筑 以 其 多 进 院 落 、 复 杂 空 间 和 繁 复 构 件 显 示 南 通 地 域 文 化 的 张 力 , 以 建 筑 造 型 的 多 样 显 示 南 通 文 化 的 包 容 。 公 共 建 筑 和
保 持 古 城 的 地 域 风 貌 提 出 观 点 如 下 :古 城 面 城 经 历 了 千 年 的 发 展 孕 育 ,造 就 了 古 代 、 近
貌 的 分 区 保 护 、 建 立 在 记 忆 的 基 础 上 的 整 体 古 城 保 护 ,在 渐 次 演 进 观 指 导 下 的 建 筑 利 用 , 基 于 历 史 建 筑 、地 域 文 化 创 作 灵 感 的 新
南 通 既 是 长 江 文 化 与 海 洋 文 化 的 交 汇 点 ,也 是 以长 江 为 界 的 文 化 圈 的 交 汇 点 。 古
的发 展 ) ,张 謇 凭 借 早 期 与 翁 同稣 、张 之 洞 的
过从甚 密关系I 3 j ,为 南 通 近 代 工 业 的发 展 创 造 了成 功 的 机 会 , 南 通 成 为 近 代 “ 模范 县 ” ,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南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开发不够、与其他旅游产品整合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传承与保护1、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众多。

2008年,南通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8项)。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性突出,品位较高。

在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海门山歌等5大类11个项目于2007年3月(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板鹞风筝、蓝印花布、仿真绣、童子戏、海门山歌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2,1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方式遗产利用可以持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单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部分陈列在博物馆供人欣赏也只能让人们看到其毫无生气的躯壳,并不能感受到其内在精神。

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得到延续,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在旅游景点由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定期定时举行民俗风情表演、歌舞演艺活动,把民间文化、手工工艺移植到景区,既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又保护和传承了民间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表演吸引游客,在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已不再鲜见,特别是随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各地发展“非遗游”的热情空前高涨,“非遗游”风生水起,游客可以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欣赏当地最具特色的民间技艺与民俗,获得地理风光和历史人文的双重享受。

南通城市近代建设遗迹址保护共26页文档

南通城市近代建设遗迹址保护共26页文档
Thank you
南通城市近代建设遗迹址保 护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及实践与探索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及实践与探索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侯建设前言:近代历史建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遗产,在现代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怎么使它们得以重生,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历史发展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在上海这样一个中西文化融合形成的独特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海派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外滩近代历史建筑上,随着上海城市建设在近年来的开发与发展,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改建项目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质量,在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理念方面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近代历史建筑既不同于文物古建筑传统法式的技术工艺,也不同于现代建筑的结构体系。

因为它有自己的建筑艺术风格、构造体系,也有自己的历史渊源。

那么我们对历史建筑保护的目的是什么?是使那些曾在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建筑遗产,真正重新融入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去。

所以,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怎么样使其传承原貌旧史、拓展现代功能,达到修旧如旧、饰新溶旧的效果是我们建筑装饰企业对保护性建筑改造修缮值得探讨的问题。

上海建工装饰公司从近几年对市场的关注与研究以及保护建筑修缮工程的实施,已经形成了自己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方面的理论基础。

我们近年来所参建的历史建筑修缮项目,无论是从历史建筑文化价值的挖掘、还是将传统工艺、国外技术在保护建筑修复施工之中的应用、特别是施工技术人员文化艺术修养的培养等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

所以,对于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我们不仅将其视为一种市场经济的商机,也将其视为我们建筑装饰企业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良机。

一、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国内外流派和法规对于近代历史建筑保护我们很注重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建筑的保护经验,这不仅是因为上海近代历史建筑大多是在上海开埠期间西方列强各自按照本国的建筑风格所建造的西方建筑,重要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在历史建筑保护立法、教育、城市规划、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实践和研究。

1931年公布的《雅典宪章》提出了历史建筑修复的总体框架和建议,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强调历史建筑修复过程中历史原真性的保持,从此,以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为核心的新城市复兴理念逐渐主导了西方的城市建设。

《关于唐闸-南通近现代工业社区遗...

《关于唐闸-南通近现代工业社区遗...

《关于唐闸-南通近现代⼯业社区遗...南通近现代⼯业社区遗产遗产《关于唐闸-南通近现代⼯业社区的保护与利⽤的研究报告》.The research report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eritage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community in Tangzha-Nantong..此⽂名中的报告是2007年完成的基于先前的2003年同主题研究报告的详尽的申报世界⽂化遗产的论证报告。

这⾥是该报告的说明即绪⾔和简⽬。

此说明追溯了从钱健(⽻离⼦)先⽣倡导申遗起,他和其他⼈所为之的主要的调查与研究活动;这是⼀般报告例⾏的但不可忽缺的对学术和⼯作史的记述。

此报告是南通市⼗⼀五规划的⼈⽂社会科学重点⽴项课题的两⼤⼯作内容之⼀。

.Yulizi’s " Preface and brief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Report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angzha-Nantong Modern Industrial Community Heritage’ ": The report mentioned in the title is a more detailed demonstration one of applying for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a 2003 Research Report on the same topic. Here are the introduction namely preface and brief contents of the thick report. This introduction traces back to the mai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promoted by Mr. QianJian(Yulizi)and others since he has initiated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world heritage, which is a routine but indispensable account of academic and working process in general reports and monographs. This report is one of the two major works of a key projec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in Nantong's 11th five year plan.....说明Preface..⼯业⽂化遗产是⼈类⽂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在我国的城市中,随处可见许多独具特色的近代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将这些近代特色建筑保护起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建筑,我国需要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策略进行再思考。

我国需要加强对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意识。

很多人习惯于追求新颖和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忽视了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性。

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大众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意识,培养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尊重。

加强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

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无法有效地保护近代特色建筑。

应该针对建筑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明确各方责任和权限,加强对建筑保护部门的监管和指导。

加强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人才的培养。

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但现有的人才供给不足,导致保护工作存在许多困难。

应该加大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学院和研究机构,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

由于保护建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单一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需求。

应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中来,通过合作开发、出租等方式筹集资金,共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类似的建筑保护问题,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与世界最先进的建筑保护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工作。

近代特色建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这些建筑对于我们的城市和文化都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保护意识,健全保护法律法规,培养专业人才,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近代特色建筑,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近代特色建筑是指我国近代建设时期所产生的具有独特风格和历史价值的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是我国近代建设的重要遗产,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许多近代特色建筑面临着保护和维修的困境,甚至遭到拆除的命运。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势在必行。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近代特色建筑的价值。

这些建筑承载着我国近代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是我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见证和产物。

保护近代特色建筑不仅能够传承历史文化,也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一栋建筑物,更是在保护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精神。

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机制,加强对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有一些关于文物保护的规定,但是对于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并不够完善。

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为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们应该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保护近代特色建筑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我们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推广,增强人们对近代特色建筑的认同感和亲近感,激发人们的保护热情和责任心。

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近代特色建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不仅需要历史学家和文化专家的研究和指导,也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和保障。

我们应该加强对近代特色建筑的科学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研究,为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我们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

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方式。

我们应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共同推进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事业。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近代特色建筑是指建于20世纪前半期的建筑物,代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记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近代特色建筑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挑战。

因此,对于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应该对近代特色建筑的价值进行深入认识。

这些建筑代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路径和文化特征,是我们身处的城市的重要历史遗产。

除了文化、历史方面的价值,它们还承载了许多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意义。

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近代特色建筑的认识和重视。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多年来,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擅自拆除近代特色建筑,导致价值非凡的文化资源流失,这部分责任在于法律的不完善和不刚性执行。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明确权利责任,将保护近代特色建筑纳入到规范的建筑审查流程中,依法打击非法拆除行为。

第三,发挥多方面的力量,积极营造保护氛围。

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合作,实现攻坚克难。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可以承担社会责任,协助保护建筑物,社会可以主动参与保护工作,加强自我监督。

最后,我们需要遵循合理性原则,坚持有序保护。

以往一些人对于保护建筑物的热情过于狂热,导致损毁一些本不值得保留的建筑物,因此,我们需要保持理性,进行有序保护。

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且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建筑应该优先考虑保护;对于没有明显价值的建筑,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改造和利用。

总之,中国拥有众多的近代特色建筑,作为保护者,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其历史价值和文化特征,采取系统性的保护与修缮,并且将近代特色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文化遗产。

【doc】关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探索与随想

【doc】关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探索与随想

关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探索与随想第21卷第1期2005年3月南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an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V o1.21.No.1Mar.2005关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探索与随想吴良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摘要】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从这个角度讲,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中国近代第一城"观点的提出,既不是灵机一动的草率结论,也并不以已有的成果为满足,仍需要研究和思考.因为它不促仅是南通的事情,而且是探索一条中国城市建设道路的长期工作的一部分.【关键词】张春;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89(2005)01-0051-05 一,为什么要研究张謇和南通作为建筑与规划工作者不能不学习历史,我从20世纪40年代初学习建筑,规划起,就模糊地有一个愿望,希望在茫茫学海中,能够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道路,因此关心史实.对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发现"与研究,看上去出于偶然,但是似有一定的内在必然性.(一)对于中国城市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多年的教学科研中,我对中西方的城市历史做了一点系统思考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我曾讲授过中国与西方城市史,涉猎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的有关方面.遇有出国机会,留意对西方城市进行"阅读",注意探索一些规律性问题与可借鉴的方面.我的探索也有缺陷,即一度多从古代城市的遗产中发掘,也形成了在德国讲课的讲义《中国古代城市史纲)(1985,英文版),而对于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应该说重视不够.中国近代城市史似比较混乱,一时不易理清楚.一般注意力集中在租界和殖民地城市,它们基本上是由外国人组织建设的.当然也渗透了中国人的智力,劳力和财力.在规划市政建设技术和管理方面确实有从中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在为列强所占领的城市青岛,其总体布局及一些城市局部地区的城市设计,城市建筑比较丰富多彩;上海的石库门住宅新形式的创造等,在建筑形式上和当地的城市与建筑结合,也有发展.但租界和殖民地城市建设的模式多属外来的,移植嫁接到了中国的土地上.租界和殖民地城市比较片面的功能配置(交通,仓储,转运为主),反映了殖民地城市的本质是为外国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和倾销产品服务的工具,没有一个以综合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的整体的规划思想.探索中国城市建设道路的工作,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有这个想法,在搜索,在思考.(二)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理念的形成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主条目时,我就注意到近代南通城市建设的成就,因此在有限的篇幅之中,专门谈到了南通的问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也出现了新的城市规划学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建立生活居住环境的乌托邦.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是一个宏大的"国土规划"性质的和地区城市开发规划的纲领.在实践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通的城市规划和建设.1895-1925年,在中国实业家张謇推动下,南通为了发展近代工业和航运,开辟了新工业区和港区,建立了多核心的城镇体系,旧城内辟商场,兴学校,建博物馆,修道路,进行了近代市政建设.由于一直未能去南通,这个看法也就摆在那里.【收稿日期】2004-12—13【作者简介】吴良镛(1922一),男,江苏南京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建筑与城市研究.52南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钲当2002年我因被邀设计"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扩建工程来到南通调研时,看了南通博物苑的展览和资料,实地调研了南通的近代城市建设遗存,非常高兴,被张謇在近代南通所进行的城市建设宏伟事业深深打动.以往对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推动区域发展,城市建设的了解没有这样全面.在南通调研期间,我基本把握了近代南通城市建设历史的整体脉络,它源于传统,走向近代的特性,令我欣慰.它正是我长期以来所要寻找的那样一种源自中国本土的城市近代化道路.它的全面建设来自张謇的卓越领导和系统的社会规划.在短短30年时间里面,南通从一个传统的封建州城,主要依靠当地人自己的力量,逐步走向早期现代城市的行列.而张謇城市规划思想,在近代中国城市规划学术传统中,占据了领先地位.此后,在20世纪30年代民国城市多援引孙中山《建国方略》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引进西方市政建设思想和"田园城市"规划思想,以进行市政建设,fl反而将在此之前偏在一隅的南通所探索到的一条适合于本国,本地区的城市建设之路掩盖起来.2002年8月,我与南通罗一民市长晤面时,兴奋地提出了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初步推论,这是当时我根据有限的历史知识的"大胆假设",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小心的求证".感谢南通文化局,博物苑,建设局,张謇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同志陆续给我提供了不少资料指正,稍后承张謇先生嫡孙张绪武先生又给我一些珍贵书籍,反复揣摩,我续有心得,几易其稿,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理念,认为: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吴良镛《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我不是历史学家,每就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历史资料.这些是活的历史知识,是可以古为今用的.我没有为近代南通在全国进行综合"排名"而提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理念,也无意压低其他城市的地位,即便租界和殖民地城市,也都是中国的财富,如前所云,都包含了中国人民付出的血汗,资源代价和创造,是中外城市"基因"的结合, 我们今天都应当珍惜.(三)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理念释义我提出近代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观点, 其中"堪称"的意思是说,它前面是有一个前提的. 对比所有的近代中国城市,南通走的是另外的一条道路.有思想,有规划,有发展步骤,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是包括全面的文化,城市建设等在内的综合的"社会规划".通过30年左右的有计划的全面发展,南通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这是少有的,独特的案例.此后发现,在中国早期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还有类似的案例,如1920—30年代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在重庆附近的北碚进行的城市建设,在天水的实业家哈锐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建树等,[31包括几与张謇同时代的无锡,苏州等,都有中国人自己发展工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城市建设的事迹.虽然不如南通全面,但是都说明在中国近代史上,就存在着可以探索的另一条城市建设道路的轨迹.张謇晚年城市规划思想更趋成熟.在逝世前三年(1923年),他曾在申报发表《吴淞开埠计划概略》一文,是他主持埠局二年后对工作的回顾与前瞻,他以犀利的眼光看到吴淞开埠的区位优势,明确无论选址筑港与沪淞关系等均需有"全盘计划",并论述"人手方针",需要"循序以近",测绘地图,规划道路;拟定"分区建设"制度,明确区域之计划需兼顾新城建设与旧城保护;同时对道路之开辟,土地之利用, 建筑之布局,以至建设之经营等,均作了较深入的思考,论述颇为翔实具体,并且还要"当另具计划书,商告国人,广求教益".这在20世纪初叶,即与今日之"公众参与"及"沟通式规划"等主张颇有近似的理念,实在难能可贵.因此,可以认为这是在南通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规划思想的理论总结,是张謇南通试验的继续,可惜这一规划方案未能实现.不出数年,上海江湾新市区规划的出现,是"吴淞开埠局"规划思想的发展.两者有无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尚有待进一步寻找史料论证.尽管如此,在中国以至世界城市规划思想史上,亦应视为闪闪发光之文献.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城市思想史和城市建设实践史上,近代南通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四)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提出之后自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理念提出之后,各方面的反映非常踊跃.一方面,进一步引发了南通当地学术界研究张謇建城思想的积极性,对于南通近代城市建筑的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更值得欣喜的是,正值张謇先生诞辰150周年,扬州大学举办了由多方学者参加的张謇研讨会;南通市委市政府也举办了多项活动,市委罗一民同志第1期吴良镛:关于"南通一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探索与随想53 汇集史料主编了《中国近代第一城》一书;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举办了关于第一城的学术讨论会;经济界在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下,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和民营企业活动;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开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藉此推动了调查和保护近代优秀建筑的工作;南通市拟建"南通近代第一城博物馆"等.不但在学术成果方面取得了比较丰厚的收获,同时,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在思想上面,它加强了南通人民的地方自豪感,以及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好自己家园的自信心,进而成了一股推动地方发展前进动力,这当然是我非常乐于看到的.(五)持续的研究我们的学术立意,现在看来是并无遗憾的.当然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是仍然要持续的.因此,在上述的"发现"之后,受南通市规划局之约,我请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吴唯佳教授具体负责,于2003年对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进行保护研究.这项工作是在一些近代重要建筑已经被拆改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抢救性战略的纲领,并非最终的结果.阮仪三教授正在进一步完成保护规划. 我在论文发表后,看到这个课题是一个富矿",很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就安排了研究生于海漪以此作为博士论文课题,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为了培养她的独立研究能力,并不想拿我的观点约束她,指明要她发挥独立性,即在她的论文里面,可以对我前一段的工作和观点,进行独立的评价.总之,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观点,既不是灵机一动的草率结论,也并不以已有的成果为满足.仍然需要研究和思考,因为它不仅仅是南通的事情,而是探索一条中国城市建设道路长期工作的一部分.这段历史是具体发生在近代南通的,是当时"地方自治"政治思想下的产物.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是,它的从实业救国出发,以发展地方,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儒家传统思想为基础,结合当时先进科学技术和城市发展观念,逐步形成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等,可以视为近代城市史上的光辉篇章与思想财富.二,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现实意义对张謇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提出,我是富于激情的,其意义不仅在作一个历史评价,重要的目的还在于它对今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现代化的探索是长期的历史任务虽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在探索有几千年文明传统农业大国的现代化之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努力从政治,军事,文化,产业等不同角度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的探索,张謇及其惨淡经营的近代南通,就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中"一枝独放",成为现代化探索的早期典型.张謇城市规划思想的本质是,基于中国文化的理念,又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落实在南通这个具体的地方.在面临众多困难的条件下,利用唐闸周围的手工业基础,发展工业,增加就业人口;利用沿海荒滩,兴办盐垦公司,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通过修筑水利设施,保坍,发展交通,逐步改善了外部环境;"父实业,母教育",用私财兴办教育,建博物苑,图书馆,出版社,剧场等文化艺术事业;不遗余力地进行城市建设,推动建筑与园林艺术等等.在有限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为地方发展"开辟无数新路".同张謇在南通的试验,它的卓越之处,即在当时茫茫的时代里,在有限的生产力条件下,合理地利用资源,逐步创造性地找到一套切合于当代,适应于地方的,较为完整的规划思想和城市建设道路.实践证明是有创意的,卓有成效.今天我们处于历史的新时期,整个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政治稳定,并且有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仍要开辟新路,而我们的新路何在?这正是我们要努力以赴,发挥新的创造的时代课题.(二)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不能以一时的成效论人论事张謇的南通试验,包括吴淞开埠的筹划,所有建树完成于他生命的最后30年,人亡政息.论者有称其失败,或归咎其当时的种种过错等,可能也有点道理,但有点不公平.聪明的胡适称其为"失败的英雄",仍然视之为失败.就城市规划工作,或其他的一些大型工程建设而言,每每不能以一时的成功与失败来评价,要通过时间,通过成效来检验.历史是公正的,也是严酷的,像南通即使在一段时间内"人亡政息",在城市建设大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能发现其创新洗练的思想光辉,说明其伟大.而有些"壮举"一时轰轰烈烈,以为"大功告成",为"政绩","声望"所陶醉,曾几何时,情殊事迁,黯然失色.这说明,建设是严肃的事情,必须尊重科学审慎从事,长远的实效才是检验的标准,重大的政策不能拍脑袋"想当然耳".张謇的践履笃实的严谨的思想行为,当为随大流,人云亦云,及一切反科学的行为者引以为戒. (三)城市规划之创造,是深邃的科学人文内涵的硕果当我在2002年8月参观南通博物苑,看到张謇南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钷在1895年建大生纱厂的事迹,就自然地联想到英国同时期霍华德(E.Howard.1850—1928)的"田园城市".两者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面向不同的社会问题.两人有着不同的科学人文背景.霍华德受西方社会思想和工业慈善家"工业镇"试验的影响,形成了社会未来是一条"和平改革的道路"的思想.具体到酝酿以构成"社会城市","田园城市"的模式,以解决经历了工业革命100多年后的英国大城市的矛盾,并从不同的版本的修改,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演进.反观张謇思想发展,既有通过他学习西方,考察日本所得,更有他的中国传统人文基础与文化自觉,古代社会理想与道德标准."天地之大德曰生" 的士大夫官僚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灼然进现的思想火花,对西方科学技术和知识深入实际的学以致用,像一根红线,贯穿在他的文采之中. 对比两人业绩,共同基于各自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不好比,不能比,正由于在两个平行的事件中不能比,反而显现张謇工作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即张謇的试验领域宽广,工作艰巨,受惠人多,他为南通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养活了几百万人".而霍华德百年来被视为近代城市规划先驱,对其思想的论述汗牛充栋;对比张謇城市建设思想空遭寂寞逾半个多世纪,这固然有社会不安定等种种原因,但落后的中国学术界对城市建设这门学术的冷落,不免令人浩叹.尽管近几十年来,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建设遍及全国城乡;尽管喜人之作迭出,成绩不少;但生态之破坏,土地之丧失,资源之浪费,实在令人吃惊. 而基于科学的发展观的城市规划学术的探索,甘苦自得的发现,对这方面学术的提倡,实在缺少社会支持.对这门学术的发展,我们今天仍然要学习西方新的成就,这是无疑的.但近来又形成一股盲目依靠外国之风.而在早期现代化中的张謇以及其他贤达已经展示过,在中国大地上生长开辟的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已被淡忘,又何能"开辟新路"!现在中外不少人已惊呼我国的城市"千城一面",其实这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心淡化了科学与人文精神,才是其内在的原因.而科学人文精神,两者本来应该是统一的;而创造精神的衰减,才更是人文精神核心的问题所在.这些是不惜巨资祭建筑造神运动,搞一些不伦不类的"形象工程","畸形建筑"所无法解决的.(四)城乡规3t,】建设管理与培养科学帅才从张謇在近代南通探索城市建设的道路,到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与当年比较,我们有更好的城市发展条件.第一,我们对国际,国内的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和经验,有更全面的了解;第二,我们有更好的经济基础来从事城市建设;第三,自建国以来,我们也积累了多种多样的城市建设的正反经验. 但是,综观今天的城市建设,各方面无不希望有所作为,但多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从招商引资,开发区,到建设高层建筑等等,最缺乏的是创造性."千城一面"是表现形式,其本质是城市发展本身缺乏创造性;少有张謇那样高瞻远瞩,开拓务实的追求.当然,也有一些努力和探索,某些城市希望有所作为的发展,但从规划角度看,就总体而言,还是很不够的.这是我给予张謇和近代南通如此高的评价的本质和初衷所在.我的工作只是基于对于一种方向的探索和思考.张謇在当时创造了事业的辉煌,无论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慈善事业,还是城市建设,社会规划思想等各个方面,均在30年中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要忘记,当年他所处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十分不利的: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政府不能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社会各界不能在一时之间接受新的思想和做法,地方经济和文化基础薄弱,缺乏人才等等,他都能通过艰苦,认真的工作,包括网罗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坚定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创造精神应当予以弘扬.张謇城市规划思想中,包括丰富的传统文化意涵,古代哲学智慧,关心社会发展,注重慈善事业,关注贫困;注重从区域出发,城乡结合;重视农工商协调发展的原则,等等.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发展,仍然有启发作用.张謇在南通的成就还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就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管理而言,为政在人.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具有人文修养的科学帅才.人存政举,我们的地方建设要重视人才,发现人才.今天应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如何能统筹各方面的关系,综合集成各专业的科学知识,"集大成,得智慧",需要有综合的人居环境科学,更需要具有人文修养的科学帅才,去创造性地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五)寄希望于南通谱写辉煌的新篇章南通市委托我及何玉如总建筑师设计"中国近代第一城"博物馆,使我不免对它的布局,对设计的问题,浮想联翩.我对于南通的研究,泛泛然尚未具体到今天的城市规划,不敢妄自献议.从城市规划来看,张謇在第1期吴良镛:关于"南通一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探索与随想55 当时南通的条件下,就作出了如此富于创造性的成就.在他的规划和建设中,虽然还没有完全的科学发展观念,但逐步形成统筹的大观念.今天,我们可以在如何创造性地,合理地进行区域布局,城乡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地建设城市和区域等方面,在向张謇学习的基础上,发扬创造.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不希望像我所参观的南通某中学的负责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学校是打张謇牌的".这在当前似乎是一句口头禅,并无恶意,但可怕的"打张謇牌"!仅仅从形式上借用张謇的名望是容易的,而从本质上学习张謇思想,借鉴张謇思想,发展张謇思想,是要花大力气的,也是更有意义的.当年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制定的校训, 即便到今天,也仍然是鼓励我们的座右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综观全集,他的这类话还有很多,究其核心,是张謇爱国,爱乡,爱民的精神;是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是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实现社会理想的精神.而不是仅仅想到借用历史和先辈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称号去达到广告效应.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张謇留给我们的是一条艰苦探索中国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道路,在今天, 它能够鼓舞我们雄心壮志地去面对强手如林的世界大格局中的各种竞争.今天尽管我们的国力大增,尽管我们希望和平崛起,但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应该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扎实的工作,艰苦地创造.张謇并不是就南通论南通,而是就全世界,全中国,全长江三角洲看南通的建设的.例如,张謇当年就曾经为陇海路通到南通进行过思考,并做了一定的努力,试看他开拓滩涂,治理水患的区域整治等等,说明他的根本思想是不仅仅以南通为终点,而是以发展苏北区域为视野,进行城乡的统筹发展及江北交通体系的筹划,等等.我曾对南通提出过"北上海"的问题.作为"北上海"与上海对应的关系,及南通在振兴苏北起桥头堡作用等,多少也接近这个意思.这当然是一个设想,但颇值得探讨.试看张謇时代形成的"一城三镇"的城市格局,那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城市布局,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以新的创造,发展这种模式,增加生态绿地与农业基地,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试看张謇时代对濠河沿岸的建设,那时就已经能够合理利用濠河景观,发展文化,教育,商业与游憩等功能.今天,我们仍然要注意研究如何利用濠河水系,创造良好城市景观和城市空间,不要在本属于"公共空间"的濠河边建设过多岩崖不亲的房子,等等.试看在19—20世纪之交,张謇就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与汲取,有"建设中国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阎的抱负等等.在今天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如何基于今天新的世界与中国及各地的形势,以新的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研究社会文化,走出中国的,地区的,独特的,新的南爱道路,以及其他城市各自的道路——这是本文作者不惮烦复要阐明的张謇及其城市建设业绩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l】陆丹林.市政全书【Z】.民国十七年(1928).【2】杨字振.卢作孚的"城市人文"建设思想与重庆城市早期近代化【Z】.中国工程院"城市化与人文"研究课题.【3】李志刚.哈锐与天水早期近代化建设【Z】.中国工程院"城市化与人文"研究课题.【4】胡适.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言【Z】.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许多传统的特色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命运。

虽然保护传统建筑已经成为国家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进行再思考。

一、矛盾与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的保护面临着来自经济发展的挑战。

一方面,城市化给传统建筑带来了发展的压力,许多传统建筑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化的需求。

传统建筑的保护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保护传统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传统建筑的保护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困难。

一方面,监管不力导致了一些“保护”项目实际上是对传统建筑的破坏,甚至是违规拆除。

一些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也存在投入不足以及保护措施不当等问题。

这些困难与问题,使得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不能够顺利进行。

二、再思考面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相应的保护策略进行再思考。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传统建筑对于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增强其保护的紧迫感。

传统建筑是城市的历史记忆,是文化的载体,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传统建筑是对我们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我们应当加强对传统建筑保护的政策执行力度。

保护传统建筑不仅仅是一项政策任务,更需要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

公众的参与可以更好地监督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也可以形成全社会的维护传统建筑的共识。

政府也应当加大对传统建筑保护项目的投入,确保传统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缮。

我们还需要注重传统建筑与城市功能的融合。

传统建筑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围起来”“保护起来”的表面行为,更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传统建筑与城市功能的结合。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改造,使得传统建筑得以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其功能的活力,也便于更好地将传统建筑融入到城市发展之中。

三、结语近代特色建筑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关系到我们对于历史的尊重和珍惜。

近代历史建筑遗产的价值与保护

近代历史建筑遗产的价值与保护

近代历史建筑遗产的价值与保护摘要:在历史研究与逻辑思辨的基础上,探讨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和保护的迫切性,并提出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方式方法,以应对“历史性建筑保护”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冲击与再生问题。

关键词:近代历史建筑、遗产、价值、保护城市是人类文化积淀的产物,城市中众多的近代建筑都是城市历史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的反映,并对构成城市的面貌起着重要作用。

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背景与文化的特征,而中国近代建筑由于正处在传统历史性建筑的转折期,对中西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表现得尤为明显,它表明了中国建筑已经开始探索科学化与民族化结合之道。

由于近代历史建筑的特殊性,对它们的态度以保护为主导思想。

对它们的认识,集中在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上,更多强调的是整体建筑空间和形象。

在城市更新和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近代历史建筑是建筑师面临的一项重要命题。

对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一、近代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迫切性近代建筑是整个建筑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对这一部分的研究就不能看清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容易忽略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过程,因而往往会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泥坑。

正确对待这一部分遗产,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建筑文化观,也有助于对这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目前,我国近代历史性建筑总的来说仍是面广量大,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更是如此。

不过,随着岁月的变迁,许多优秀的近代建筑也在悄悄地消失。

因此,各有关部门,包括报界、电视、电台、文物管理部门、省政府、市政府、各学术团体,都已纷纷发出呼吁,要求加强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法律与法规,以便能够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这对专业的学术界来讲也是一个莫大的鞭策,促使我们应去探索相关的理论依据,以便决策的科学化。

二、近代历史建筑遗产的价值关于近代历史性建筑遗产的价值和关于其的拆除建新,人们众说纷沓,意见不一。

有人认为半个多世纪前的建筑,既影响了城市建设,也在建筑艺术风格上不符合时代潮流,于是主张“拆旧建新”之风盛极一时。

历史建筑遗产修缮与保护现状及思考

历史建筑遗产修缮与保护现状及思考

历史建筑遗产修缮与保护现状及思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现状、修缮难点以及保护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保存着最多历史建筑的国家之一,其中不乏一些世界级文化遗产,如北京故宫、西安大雁塔、苏州拙政园等。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许多古建筑的保存状态堪忧。

此外,一些历史建筑被过度商业化、旅游化,致使其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传承。

例如,北京故宫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曾在2014年由于长期暴露在日光下导致其墙面开裂,使得故宫管理部门不得不进行关闭维修。

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这些都说明了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古建筑修缮的难点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需兼顾文物保护与建筑实用的双重目标。

因此,古建筑修缮需要选用历史文化基底与传统技术相符合的建筑材料与技术,以保证修缮后的古建筑在实用性、安全性和文化价值方面均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注意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而不仅仅是建筑的实用性。

这意味着,修缮过程应注意选材、选技、选人,“四不拆”和“化整为零”,即尽量保留原有材质、建筑结构、式样、工艺等古建筑特点,并在修复过程中做到先进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对修缮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保护策略的思考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古建筑遗产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

需要从技术、资金、法律上不断加强保护措施。

在技术方面,应不断提高修缮人员的技能,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以及建立更为科学的修缮方法和技术标准。

同时对“四不拆”和“化整为零”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规范,避免盲目修缮和破坏遗产的情况发生。

在资金方面,应增加对古建筑修缮与保护的财政投入,支持相关单位的研究和修缮工作。

为此,可以通过国家提供补贴或者鼓励社会资本关注古建筑修缮和保护等形式,以增加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的资金来源。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随着现代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在现代建筑中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当代建筑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现代建筑中对文化遗产的挑战在现代建筑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和设计思维的转变,许多传统的建筑形式和材料被弱化甚至忽视,这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许多历史建筑和遗址受到了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冲击,甚至被推倒重建。

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采取综合性保护策略为了在现代建筑中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保护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历史建筑和遗址的监管和保护,严禁破坏和篡改。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支持,鼓励设计师和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保持历史的延续。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现代建筑中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拘泥于传统形式和工艺,而是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点。

现代建筑可以通过运用传统元素、材料和技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例如,可以使用传统的建筑造型,但采用现代材料和施工工艺来建造。

这种融合不仅能保持历史的延续,还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四、加强公众参与,提高保护意识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在现代建筑中,我们应该加强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等形式,让公众了解和关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等渠道,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曝光度,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可以通过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南通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创意旅游开发探讨

南通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创意旅游开发探讨

南通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创意旅游开发探讨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南通历史街区成为了民众瞩目的目标之一。

为了保护和发展南通的历史文化,推进南通文化的繁荣发展,南通市在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也成效显著。

本文旨在探讨南通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创意旅游开发的相关问题。

一、南通历史街区的保护南通历史街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历史悠久,有着众多的传统文化和古迹,如长泰寺、秋霞塔、金华地区、川北会馆等历史文化遗产,代表了南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了保护南通的历史文化遗产,南通市一直致力于历史街区保护。

南通市建成了南通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管理条例,旨在保护这个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

此外,南通市政府还成立了南通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局,并且投入大量资金来修缮南通市的历史遗迹,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强化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同时,南通市政府也推广了传统文化之旅,这样游客就可以在导游的指引下了解南通历史文化,同时也可以保证历史古迹不被人为破坏。

南通市还建立了一些维护工作人员负责维护这些古迹,他们会每周巡视这些古迹,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服务标准,与保护工作融为一体,同时对游客来说也加深了对古迹的记忆和了解。

二、南通历史街区的创意旅游开发随着南通市历史街区保护的不断进行,南通市政府也逐渐依靠这些古迹来开展旅游业,同时引进了很多的旅游活动,例如旅游文化节、旅游节庆等,以此来推进南通市的旅游业发展。

另外,南通市政府也推出了创意旅游项目,目的是推进南通历史文化的创新发展,提高南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中,红色旅游成为南通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南通市政府将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南通历史和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推出毛泽东同志视察南通的红色旅游线路,引领游客了解毛泽东同志在南通所经历的历史背景,以及革命烈士的事迹。

此外,南通市政府还推出了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旅游项目。

例如,食铁路、普陀山、金华地区、华藏寺等等。

常常在旅游旺季南通市就会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例如龙舟比赛、扬帆压轴等。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近代特色建筑保护是一个重要议题,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特色和建筑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再进行思考和改进。

我们需要强化对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意识。

近代特色建筑是我国近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历史的记忆和时代的风貌。

由于对其价值的认识不够,许多近代特色建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拆除或改造,丧失了原有的风貌和历史定位。

我们需要加强对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其价值的认同,形成一个共同的保护理念。

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

保护近代特色建筑并非简单地保留其原貌,而是要根据其历史价值和现实需求,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这需要我们进行充分的文物价值评估和城市规划考量,综合各方利益,确定保护的范围和方式。

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转换和改造,使其在保护的同时兼具现代化的需求和功能。

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近年来,我国很多近代特色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改造的风险,这与部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驱动有关。

我们需要加强对特色建筑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明确保护责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拆除、侵占和破坏行为。

第四,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近代特色建筑保护涉及建筑史、文物保护、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不足够,缺乏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培养体系。

我们需要加大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

我们需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参与。

近代特色建筑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和一种文化。

我们需要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近代特色建筑的知识,唤起公众保护的意识和热情。

我们还要鼓励公众参与保护工作,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建筑遗产。

近代特色建筑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特色和建筑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

对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再思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近代特色建筑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问题。

这些建筑代表着我国的近代历史和文化,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它们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由于各种原因,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工作存在一些难题。

对于我国近代特色建筑保护问题的再思考是必要的。

我们要认识到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近代特色建筑作为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代表着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是我们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近代特色建筑,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思考。

它们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我们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的基石。

保护近代特色建筑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硬件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要正确认识近代特色建筑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近代特色建筑遭受到的破坏和改建现象非常严重。

一方面,部分建筑物由于年代久远和使用条件限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需要进行改建或拆除重建。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考量,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被迫拆除,让步给高楼大厦的建设。

这些现象导致了许多珍贵的近代特色建筑被毁坏或丧失,对于近代历史的研究和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它们。

我们要加强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对于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法律法规还比较薄弱,缺乏具有可操作性和约束力的规章制度。

我们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保护法规。

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为近代特色建筑的保护提供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

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保护近代特色建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其中。

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参与保护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一定的利益回报,以推动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积极性。

我们要加强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是提高人们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广泛宣传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对近代特色建筑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激发公众自觉参与保护工作的热情。

南通城市近代建设遗迹址保护

南通城市近代建设遗迹址保护

保护建议 申请历史文化名城 尽快制定《南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其指导思想是:保持 南通优秀的文化传统,突出南通谓之近代第一城的特点,并加以发 扬光大;保护现有文化古迹,并与文化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 事业相结合;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指出方向。
保护建议
历史性街区 对文物古迹集中分布的重要 区域,或具有独特风貌的历史地 段,划为“历史文化保护地段, 对区内的各文物古迹分别划出保 护范围,制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以 “从保护城市特色,保存城市历 史文化遗产出发,点、线、片相 结合,加强对文化古迹、历史性 街区、传统风貌地区的保护,形 成名城保护的完整体系”为原则 ,规划构思上突出南通的历史文 化和环境特色。
基本策略 南通旧城
南通旧城 在对旧城的改造保护中,分别对城市的道路街巷格局、河道水 系提出一定的保护要求。建议全市分级设立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以濠河沿岸为中心,重点建筑要求基本保持原貌,新 建筑严格控制高度,风格上要与原建筑协调,对区域内景观重点设 计整理,以期发挥旅游商业的方面的潜力,在保持南通历史风貌的 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旧城资源。
基本策略 天生港 天生港区河芦泾港区是南通近代对内、对外水陆运输的枢 纽,因此,重点在对其交通设施的调查分析,和保护利用。对 于其作为交通枢纽所在地,原有的客栈、商号等集聚区域进行 调查和界定,以此作为依据,划定保护区。 天生港原有发电厂、通燧火柴厂等厂房企业虽然不存在了,但 是应在其原址以立碑等方式予以说明。包括泽生外港水利公司 等。
南通规划
早期的唐闸镇作为工人镇,天生港作为港口,二者联 合形成港闸工业区。作为整个南通建设的基础,实业 发展为先,唐闸和天生港的建设是开始最早的。 1895年大生纱厂启动,带动了整个港闸工业区的建设。 此后,南通市区和狼山风景区逐步扩充完善。教育、 居住、市政、景观等各项建设逐渐开展。 这一城三镇,不仅在功能布局方面有所规划,在建设 步骤上,也是有所区分,在保护中应该注意加以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a l va t i on i n t hi s di s t r i c t ,ha s ma de br i l l i a nt a chi ev em e nt s , Na nt ong ha s bec om e f a m ous f or ” M ode l C ount y” i n t he m oder n s oci et y,a nd f or me d m a ny m oder n e xc el l e nt c on s t r uc t i ons t hr o ug hou t t he c o unt y .The s e b ui l d i ng s i nc l ude d i nd us t r i a l bui l di ngs ,publ i c s e r v i c e s bui l di ngs a nd r e s i de nt i a l bui l di ngs .T he pr e s e nt s t a t us a nd pr ot e c t i on a nd ut i l i z a t i on f or f ut ur e of t he s e b ui l di ng s i s a n i m por t a n t i s s ue put be f or e
煤 矿 拉开 了江 苏 近代 化 的序幕 。 甲午 战争 后 江苏工 业 迅 速 的发 展 起 来 ,到 1 9 0 0 年 江 苏 兴 办 起 了业 勤 、苏 伦 、 大生 等九 家企 业 。 这 些企 业 的 附属 厂 家涉 及 了几 乎 近 代所 有 的企业 ,尤其 是 缫丝 业规 模达 到 了全 国 的前列 。
工业 遗 产是 在 各国 工业 化过 程 中留存 的 物质 文化遗
产和 非物质 文化 遗 产 的总和 ,是 多种 文化 要素 关联 互动 的统 一体 …。工 业 遗产 保 护 在我 国是 文化 遗 产保 护 领域 的新课 题 ,2 0 0 6 年4 月1 8日国 际遗 产 日,在 无锡举 行 中 国工业 遗产 保 护论 坛 ,通过 了我 国工业 遗产 保 护第 一部
代状元 实业教育 家张謇 在此进行 实业教 育救 国,取得 了辉
煌 的成 就 ,使 南通 成 为 近 代 远 近 闻名 的 “ 模 范县 ” ,并 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成 了遍 布全县的近代优 秀建 筑。其 中包括 用于生产 的工业
建 筑 , 为 工 业 服 务 的 公 共 建 筑 和 居 住 建 筑 ,这 些 建 筑 的 现
a se s 。 c h i n a A l i e i e n t C i t y『a C e n 扎y 1 . 0 n c n l C al I anQ nd 1 e n n n ovat

d ∞
南通近代建筑遗产的现状与保护策略探讨术
徐 永战
过伟 敏

要 : 南 通 地 处 长 江入 海 口 ,和 上 海 隔 江相 望 ,近
工业 发展 解放 了思 想 ,营造 了社 会氛 围 。
南通 近 代 工 业 发 展 ,创 造 了闻 名 全 国 的模 范 县 。
Ke y wo r d s : Na n t o n g ; mo d e m b u i l d i n g s ;p r o t e c t i o n;
1 南通近 代工 业 的发展
甲午战 争后 至第 一 次世 界大 战前 ,帝国 主义忙 于 欧
洲 战场 ,中 国民 营资 本受 外 资的 冲击 束缚减 小 获得 了初 步 的 发展 ,1 8 8 2 年 的苏州洋 炮 局和 1 8 8 6 年 的徐 州 立国
I n d u s t r i e s e d u c a t o r Zh a n Ni a n ma d e I n d u s t r i a l E d u c a t i o n
状和 未来的保护利 用是 摆在 南通人 民面前 的一个 重要 的 问 题 ,本 文详细 列举 南通近代 建筑及其保存 状况 ,并阐述 了
南通 为保 护 工 业 遗 产 所 做 的 尝 试 ,为 相 似 工 业 遗 产 城 市 保
具有宪章性的文件—— 《 无锡建议》,标志着我国对工
业 遗产 保 护工作 的 正式开 始 。
bui l d i ng s t a t us a nd pr ot e c t i on c onc e pt s i n de t a i l ,t O p r o vi d e
r e f e r e nc e a nd ba s i s or f d e c i s i on-m a ke r s .
长三 角地 区经 济 的蓬 勃 发展 为南 通近 代爆 发 式 的工业 发 展提 供 了物质 基 础 ,同 时 ,近代 工业 的 发展 动摇 了 “ 重 本抑 末 ” 以及 与 之相 联 系 的封 建 价值 观 念 ,为 南通 的
t h e p e o p l e i n Na n t o n g ,Th i s a r t i c l e o u t l i n e s Na n t o n g mo d e r n
护 工业遗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关键 词 :南通 ;近代 建筑 ;保护 ;工 业遗产
Abs t r ac t: N a nt ong i s s i t uat e d a t t he Y a ng t z e Ri ve r
e s t ua r y, s e par a t e s t he r i ver wi t h Sha ng ha i .T he M oder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