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幼儿的同伴交往 - 同伴交往
幼儿的同伴交往 - 同伴交往
同伴关系是亲子、师生关系之外的又一重社会关系。虽然,同伴关系没有亲子关系充满亲情,也没有师生关系那样富有“教育性”。但他却为儿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经验。这时他们更全面的认识社会生活、发展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是极为重要的。
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使幼儿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在与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幼儿发展社交行为,如:微笑,请求等,从而尝试、练习自己还不会的社交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幼儿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对方的社会行为而学习,从而丰富自身的社会行为。
幼儿和幼儿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样,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宿感,从而心情轻松、活泼、愉快。在幼儿园观察发现学前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经常表现出更多的更明显的愉快,兴奋和无拘无束的交谈,并且能更放松,更自主的投入活动。
在同伴交往中,不同的孩子带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他们在共同活动中也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具体表现。即使面对同样的玩具,他们也可能玩出不一样的花样,所以同伴交往可为幼儿提供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的机会。同时,同伴交往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导、协商、讨论的机会。这些都非常的有利于幼儿扩展知识丰富认知,发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伴交往可为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对照标准。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参照,是幼儿能够通过对照更好的
认识自己,同时交往对幼儿的自我调控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参考资料。
所以,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应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时间,支持鼓励他们自由的交往。把幼儿园所拥有的幼儿本身,视为一中“教育资源”发挥幼儿小社会的教育功能。
学前儿童的主要社会交往
相帮助的过程中,双方也能学得一定的社交技能和策 略。 • 第五,家园合作,共同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第16页/共42页
二、与家长的交往
• 思考: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谁?为什么? • 婴儿最初的人际关系是与父母建立的亲子依恋关系。
第3页/共42页
第4页/共42页
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 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儿童交往。
第5页/共42页
(三)不同性别幼儿交往特点 • 女孩游戏中的交往水平高于男孩。 • 表现在女孩的合作游戏明显多于男孩。 • 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第13页/共42页
(2)被排斥型幼儿
• 特点:
• 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 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 聪明、会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 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 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 往,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评价 (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
第14页/共42页
• 思考:如何帮助那些交友困难的幼儿,使他们被同伴接受? 第15页/共42页
• 第一,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 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
• 第二,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 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的交往。
简述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简述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引言
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互动的重要方式。学前儿
童经常与同伴进行游戏、分享和交流,这种交往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着深
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从社交技能、情绪管理和认知能力方面进行阐述。
社交技能的发展
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发展社交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同伴的互动,
儿童学会了倾听与表达、合作与分享、友善与互助等社交技能。他们在与
同伴的互动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这对他们日后
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情绪管理的提升
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与同伴互动的
过程中,儿童需要学会自我控制、情绪调节和表达需求等技能。与同伴的
交往可以让儿童体验到不同的情绪,同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并理
解他人的情感。这种情绪智力的培养有利于学前儿童建立健康的情感认知
和情感表达能力。
认知能力的提高
同伴交往也对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与同
伴的互动中,儿童需要借助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应对各种情境。与同伴合作玩耍、分享玩具等活动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
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能力等认知技能。这种认知发展对于儿
童日后的学习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结
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儿童发展了社交技能、情绪管理能力和认知能力,这对他们的整体发展和
未来的人际关系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者和家长应积极创造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
什么是幼儿同伴关系,浅谈同伴关系
什么是幼儿同伴关系,浅谈同伴关系
一、幼儿同伴关系的含义
“同伴”是指幼儿与之相处并且具有相同的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在交往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为儿童学习体验、交流情感、宣泄情绪、学习社会规则、完善人格、发展个性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是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获得情感支持和安全支持的重要源泉。儿童在亲密的友谊关系中获得满足,体验到自我价值、归属感和包容,从而增强自信心。
二、幼儿同伴关系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特性
(1)平等性
学前幼儿的交往对象是与自己年龄相仿,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人,他们没有权威与服从之分,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他们可以平等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平等的交往有利于使他们获得自信心,体验尊重感,有利于其良好性格特征的发展。
(2)可选择性
学前幼儿的交往对象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幼儿园等外界安排的,而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性格特征等来选择的。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交往。学前幼儿可以在周围的环境中自主选择不同对象来确定自己的同伴关系。
(3)不稳定性
学前幼儿因为受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同伴关系的交往
对象易受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对方的各种行为因素的影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又有不稳定性的特征,常常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易于变化,从而出现了幼儿同伴关系时好时坏的现象。这都表明了幼儿的同伴关系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三、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
(1)随年龄的增长不断的稳定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幼儿的交往水平越来越高,稳定性也由不稳定趋向于稳定状态,往往会固定几个玩伴。
幼儿同伴交往类型
幼儿同伴交往类型
幼儿同伴交往类型有以下几种:
合作型交往:幼儿在玩耍或学习时,互相帮助、分享、合作完成任务,共同达成目标。
竞争型交往:幼儿在玩耍或学习时,互相竞争、比较,争夺资源或胜利。
独立型交往:幼儿在玩耍或学习时,独立完成任务,不与他人互动。
同伴忽视型交往:幼儿在玩耍或学习时,忽视周围的同伴,独自玩耍或学习。
同伴排斥型交往:幼儿在玩耍或学习时,排斥某些同伴,不与他们互动。
同伴依赖型交往:幼儿在玩耍或学习时,依赖某些同伴,只与他们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可能会随着年龄、性格、经验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幼儿的交往类型,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
1/ 1
简述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水平
简述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水平
1.引言
1.1 概述
幼儿同伴交往是指幼儿之间进行的互动和交流,对幼儿的社交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同伴交往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认知能力、社会技能和自我形象等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幼儿逐渐长大,他们逐渐离开了家庭环境,开始进入幼儿园或学前班,与同龄儿童进行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也增加了。在这个阶段,幼儿经历了兴奋、好奇和适应的过程,通过与同伴互动,他们不仅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刚进入幼儿园的初期,幼儿更多地进行了解和观察,往往是通过旁观和模仿来与同伴进行互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开始主动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并与同伴建立起友谊和合作关系。在这个阶段,幼儿逐渐学会了分享和倾听,也开始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特点。
然而,幼儿同伴交往的水平在不同的幼儿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幼儿可能较为内向,对于与陌生人的交流感到不适应;而有些幼儿则比较外向,愿意与他人积极互动。这些差异可能与幼儿的性格、家庭环境以及周围同
伴的影响有关。因此,对于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我们需要关注并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概述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过程,并结合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水平。最后,我们将针对幼儿同伴交往给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社交发展。
1.2文章结构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幼儿同伴交往发展水平的简述。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课件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等 家庭结构对学前儿童同伴交往机会 和技能形成产生影响。
幼儿园环境因素
教师态度与行为
教师对待学前儿童的态度和行为, 如关爱、支持、引导等,对学前
儿童同伴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班级氛围
宽松、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有 助于学前儿童建立积极的同伴关
系。
活动安排
幼儿园各类活动,如集体游戏、 小组合作等,为学前儿童提供同 伴交往机会,促进其同伴关系发
01
倡导多元文化和跨文化交流,培养孩子对不同背景和文化的理
解与尊重。
提升科技与教育融合
02
利用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创新教育方式,促
进同伴互动与合作。
关注心理健康与情感支持
03
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提供情感支持和引导,帮助其建立积
极健康的同伴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消极关系
与同伴之间存在冲突、竞 争或攻击性行为,关系紧 张或不和谐。
中性关系
与同伴之间关系一般,没 有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倾向。
0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分 析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氛围
和睦、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有 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积极、友好的
同伴交往态度。
教养方式
民主型、权威型、放任型等教养方 式对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产生不 同影响。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的发展
(二)学前期同伴关系的发展
联合游戏——儿童分别进行不同的活动,但通过 交换玩具和彼此评论来相互交流; 合作游戏——进一步的交流行为,期间儿童的行 为都指向同一目标,如共同扮演一个假想的游戏。
7
幼儿园小、中、大班游戏照片
8
幼儿园小、中、大班游戏照片
9
幼儿园小、中、大班游戏照片
10
注意:
在幼儿期,儿童的游戏基本是以平行游戏和联合 游戏为主,到幼儿晚期,才会出现有组织的合作 游戏。 儿童的社会交往虽然具有阶段性,但这并不意味 着儿童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游戏就不再出现上一阶 段的游戏,而往往是混杂的。 性别偏向,从婴儿期起,儿童更爱选择同性别的 伙伴在一起玩。
17
• 一般型
正提名
负提名
52.9%
13
交往类型特征
交往特征
性别特征
冲动、缺乏友好 被拒绝型幼儿 交往的技能
以男孩居多
被忽视型幼儿
退缩、不喜欢交往 以女孩居多
14
启示
儿童同伴关系类型研究的启示: 教育者要重视儿童交往中被忽视和被拒绝的儿
童,尤其是被拒绝的儿童的引导和教育,使得他 们能回到正常的儿童交往中,这有利于这些儿童 社会适应的发展。
15
四、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
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形成安全依恋类型的儿童易和同 伴形成良好的关系。 儿童自身的特征 待人态度,长相、认知语言能力、社 交技能等。 幼儿教师 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师的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鼓励;教 师的个性等。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作用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作用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是指幼儿在集体环境中与同龄人进行互动和交流的行为。在学前教育阶段,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幼儿的社会和情感发展,还对他们的语言、认知和运动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能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分享和合作。通过与同伴一起玩耍和学习,幼儿能够培养出相互尊重和合作的意识,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同时,同伴交往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其次,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情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能够建立起友谊和亲密关系,培养出爱护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幼儿能够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与同伴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幼儿能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此外,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能够通过语言交流和表达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一起玩耍和交流,幼儿能够拓展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与同伴进行对话和互动,幼儿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培养出良好的沟通能力。
最后,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同伴的行为,学会新的技能和知识。与同伴一起玩耍和探索,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运动能力。与同伴一起进行各种活动,幼儿能够开发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自己的综合发展。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培养的教育建议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培养的教育建议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培养的教育建议
一、提高学前儿童对同伴关系的理解
在学前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应尽可能培养孩子对关系的认识,让他们理解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同伴关系的价值和意义。对学前儿童来说,友谊是一切正面性质的开始,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增加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
为了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同伴关系,增加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创造有利于孩子们学习交往技巧的活动场景,比如增加指导、聚会、比赛等。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们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又能培养他们的情感交流,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是促进孩子们正确建立同伴关系的重要前提。在实践中,应该让学前儿童尝试解决一些小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发现、选择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进而提高孩子们的自主性及独立性。
四、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也是促进孩子同伴关系建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进行情感的交流。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注意倾
听,理解孩子的想法,以便帮助孩子将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规范自己的情绪行为。
总之,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需要综合策略,从提高对同伴关系的认识,到增加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再到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及正确引导情感交流一直到不断的实践,必将极大地促进学前儿童正确了解和建立同伴关系。
如何教会幼儿与同伴交往 - 同伴交往
如何教会幼儿与同伴交往 - 同
伴交往
“交往是人们之间为了协调、联合力量去获取某种共同成果而进行的相互作用”,随着儿童越来越早地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已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并且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因而儿童与同伴之间的良好交往显得愈发重要。然而,国外有观察表明,在幼儿阶段,只有10~24%的儿童是受欢迎的,而有10―22%的儿童是被拒绝型,12~20%的儿童是被忽略型,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往往都不受同伴欢迎,这些儿童常常也很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利,而且会对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有攻击性行为的被拒绝儿童将来可能会形成反社会性人格或是出现行为问题,而被忽略型儿童则有可能会形成神经质人格或是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幼儿教师应对被拒绝型儿童和被忽略型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早进行干预,教会儿童交往,帮助这些不受欢迎的儿童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
一、被拒绝型和被忽略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被拒绝型儿童与被忽略型儿童的行为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但两者都不受同伴欢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通常都会被拒绝。幼儿间的许多游戏和活动常因为一方或双方有攻击性行为而终止,这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在教师和同伴中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同伴会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敬而远之”,而内向、孤僻的儿童则容易被同伴忽略。那些经常独自游戏,在活动中不辞而别,表现得优柔寡断、唯唯诺诺和慢腾腾的儿童是最容易被同伴忽略的。和其他儿童相比,这些儿童的焦虑程度更高,更多地依赖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作用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作用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社交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同伴交往是促
进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伴交往是儿童与同龄儿童之
间进行的各种交流和互动,对儿童的自我形象、情绪管理、语言表达、认知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将详细探讨学前儿童同伴交
往的作用。
首先,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的情感发展。通过与同伴交往,儿童
可以建立友谊、亲近感和信任感,并体验到归属感和快乐感。同伴关
系为儿童提供了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
情感表达能力。
其次,同伴交往对儿童的认知发展有积极影响。通过与同龄儿童
交往,儿童可以分享知识、观点和经验,从而扩展自己的认知领域。
同伴交往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激
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伴交往还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
和同伴的互动中,儿童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理解
和解释他人的意图。他们通过倾听和回应交流实践中的语言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技巧。
此外,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与同伴的互动经验帮助儿童学习合作、分享、尊重他人、解决冲突和处理压力等社交技巧,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互动能力。通过同伴交往,儿童还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同伴交往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促进作用。在与同伴玩耍、奔跑、跳跃等身体活动中,儿童锻炼了肌肉和骨骼,促进了身体的发育和增强了体质。通过与同伴参与集体活动,儿童还培养了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提高了运动技能。
同伴交往还有助于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形象的形成。在和同伴的互动中,儿童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还能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和需要改进之处。同伴的反馈和比较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对自我评价的准确性。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同伴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同伴
1. 同伴的定义
在学前教育中,同伴指的是同一年龄段或发展阶段的儿童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2. 同伴关系的特点
2.1 平等性
同伴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每个孩子都有平等地参与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这种平等性促进了儿童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2.2 相互影响
同伴之间相互影响是同伴关系的核心特点。通过与同龄人交往,儿童可以模仿、学习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
2.3 形成自我认同
通过与同龄人交往,儿童能够建立自己独特而积极的自我认同。他们可以在与同伴互动中发现自己独特的兴趣、技能和优势,并从中获得自信心。
2.4 发展社交技能
同伴关系为儿童提供了发展社交技能的机会。他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解决冲突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3. 同伴关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3.1 认知发展
同伴关系促进了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通过与同龄人互动,儿童可以共同探索、解决问题和思考。他们可以从彼此的经验中学到新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
3.2 社会情感发展
同伴关系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和亲密关系,儿童可以培养情感表达能力、理解他人情感并培养共情能力。
3.3 语言和沟通技能
同伴关系是学前儿童语言和沟通技能发展的重要环境。在与同龄人交往中,儿童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需求和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4 自我概念和自尊心
同伴关系对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与同龄人交往,儿童可以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从中建立对自我的认知,并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是指儿童在幼儿园或家庭等环境中与其他人进行的各种交往活动。这些交往活动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增强社交能力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前儿童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合作交往
合作交往是指儿童在共同目标下与其他人合作进行的交往活动。在合作交往中,儿童需要与他人密切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这种交往可以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竞争交往
竞争交往是指儿童在争夺资源或达到某个目标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的交往活动。在竞争交往中,儿童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他人进行竞争,并努力取得胜利。这种交往可以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适应能力。
3. 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是指儿童与同龄或相近年龄的其他儿童进行的交往活动。在同伴交往中,儿童可以通过与同伴一起玩耍、学习、分享等方式,建立友谊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这种交往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和分享精神,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的
建立能力。
4. 亲子交往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父母或其他亲属进行的交往活动。在亲子交往中,儿童可以与父母亲密接触,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种交往可以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依赖感和安全感。
5. 师生交往
师生交往是指儿童与教师进行的交往活动。在师生交往中,儿童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和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获得教师的指导和支持。这种交往可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作用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作用
1.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流,学前儿童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沟通能力。他们可以学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可以通过聆听和观察来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
2. 社交技能的培养:通过与同伴进行互动和合作,学前儿童可以学习各种社交技能,如分享、倾听、等待、互助等。这些技能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友谊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解决冲突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同伴交往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和不愉快的情况,学前儿童通过与同伴学习解决冲突的技巧,比如妥协、交流、理解对方的立场等。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从而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交情绪。
4. 探索和想象力的培养:在同伴交往中,学前儿童会受到来自不同同伴的影响和启发,从而开拓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他们可以通过模仿、游戏、创造等方式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学前儿童同伴交往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他们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培养社交技能、提升解决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并且开拓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8.2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学习材料
(一) 同伴关系的性质
同伴是指与幼儿相处的,且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周围人们的交往,幼儿主要与他人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这两种人际关系对幼儿的社会化具有不同的作用。
垂直关系是指幼儿与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父母、教师)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水平关系即同伴关系,指幼儿与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
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主要体现了成人和幼儿之间的一种“权威——服从”关系;而后者主要体现了幼儿和生理心理方面处于相同地位的同伴之间的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
1.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特征以及自己在同伴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学会与其他人共同参加活动,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怎样处理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和合作,学会如何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
2.同伴关系满足幼儿的情感归属需要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被同伴接纳,受到同伴的赞许或尊重,可以使幼儿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满足幼儿的社交需求,从而使幼儿获得社会性的支持,产生一种
归属感。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获得的这种情感归属,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情感,可以帮助
幼儿克服情绪上和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3.同伴关系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独特影响
幼儿在认知上常常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只有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才会认识到别人的观点、需要与自己并不相同,学从而会了解并理解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想法与行为,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类型
无所用心的行为
单独游戏 旁观者行为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同伴交往的性别特征
1、性别差异 2、性别分离
三、同伴交往的类型
受欢迎型
13.3%
被拒绝型
被忽视型 一般型
14.3%
19.4%
52.9%
交往特征
性别特征
被拒绝型幼儿
冲动、缺乏友好 交往的技能 以男孩居多
被忽视型幼儿
婴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1、客体中心阶段 2、简单互动阶段
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1、客体中心阶段
• 单向的社交行为 • 多把对方当玩具对待
• 以物为中心
豆豆(9m)爬到文文(8m)的身边,抢走了他玩得叮 叮当响的一串塑料钥匙;文文试图夺回钥匙,但是没有 成功,他爬回妈妈的身边,小声哭了起来。
2、简单互动阶段
退缩、不喜欢交往
以女孩居多
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
请幼儿自带玩具,到幼儿园与伙伴共同分 享。现代社会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切自我 为中心,自私心理很严重。当幼儿把玩具带到幼 儿园后,先让他们明白,自己有好玩的玩具应该 和小伙伴一起玩,为人要大方,这样才能交好朋 友们。再让他们懂得要爱护他人的玩具,随便损 坏别人的玩具,以后别人就不愿意给你玩,也不 愿意和你在一起了。这样小朋友就会很珍惜他人 的玩具,同伴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关系变融洽了。
• 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
• 但多以自我为中心
娃娃(14m)坐在地板上,苗苗(15m)转过身看着他,对 他挥手,叫着“嗒”,苗苗重复了多次才把娃娃逗笑。苗苗接 着不停地叫,而娃娃不停地笑。这样的游戏一直重复了12次。
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社会交往的复杂性提高 主要体现在幼儿的游戏中
A:我是发射性机器人。我能从手指处发射导弹,还能从身体 各部分,甚至从腿那儿发射! B(嘲笑说):不,你是放屁机器人。 A(不服气地):不,我是发射性机器人。 B:不,你就是放屁机器人。 A(快哭了):不,不是这样! B(意识到A不高兴了):我是狗狗机器人。 A(心情转好):我是尿尿机器人。
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感受合作互相的乐 趣。
幼儿刚来园时还不会关心同伴,看到同伴 不小心摔倒、衣服穿反还要讥笑他,造成一些幼 儿产生心理压力。首先看到一些自我服务能力弱 的幼儿不会穿脱衣裤、不会系鞋带,就一边说一 边帮助他们:“你是不是不会做很难受?老师帮 你穿好吗?下次你要学会自己做事好不好?”一 方面是安慰不会的幼儿减除焦虑,另一方面是讲 给别的幼儿听,让他们懂得去关心、帮助别人, 别人会很感谢你,而你自己也会感到做好事而高 兴,逐渐使幼儿之间形成彼此关心、帮助的友爱 关系。其次看到幼儿之间有了互相帮助的现象马 上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些小朋友学习。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
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的再 现着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 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创造性游戏具有群体性, 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幼儿通过自己的 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 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例如;我们在活 动室里设立娃娃家、医院、菜市场等,让幼儿在 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 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娃娃”与“长辈”的交往、 “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 客”的交往等孩子们你来我往,能保持愉快的情 绪,更增添幼儿交往的兴趣。
课余时间最喜欢和谁在一起?
遇有趣的事先告诉谁?
心中有苦恼最想告诉谁? 与学习有困难最先找谁帮忙?
生活有困难最先找谁帮忙?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自主学习,并回答以下问题:
1、同伴关系重要吗?在你的生命中它起了怎样 的作用?
2、如果只有亲子关系而无ຫໍສະໝຸດ Baidu伴关系对幼儿心理 的发展有影响吗?
3、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的阶段分为哪几个? 4、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类型有哪些? 5、同伴交往的类型有哪些?
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
如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 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缺乏起码的礼貌 知识,这样怎么能交到朋友呢?所以基本的同伴 交往要学会礼貌用语。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 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 同伴一起说笑、游戏的。有时候请几个能力强的 幼儿主动邀请胆小的幼儿参加游戏,有时候可以 带着胆小的孩子到同伴中去,慢慢地幼儿的胆子 大了起来,不再害怕交往了。有些幼儿霸占心理 很重,什么东西都爱自己前面放,不会谦让。可 以教幼儿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如轮流、互 相交换、妥协等。
同伴关系: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
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亲子交往
纵向
纪律、权威
同伴交往
横向
平等、友爱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充当儿童观察学习的典范和强化物 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以及增长自我意识 帮助儿童获得群体归属感
学习社会交往技能
二、同伴交往的年龄特征
1、婴儿期同伴关系的发展 3-4月 出现观察和触摸对方的现象; 6月 会有向着对方微笑和咿呀学语的现象; 1岁 会偶尔以微笑、出声的笑和模仿彼此的动 作来进行双向交流; 1-2岁 协调的双向交流更为常见,且大多是互相 间的模仿; 2岁左右 儿童开始以语言来影响同伴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