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自考必考重点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速成笔记
自考劳动与社会保障笔记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第一章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名词解释1 劳动:劳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畴,是人们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某种使用价值或提供某种服务,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2 个体劳动:个体劳动是指单个人进行的劳动,如铁匠、石匠、木匠、裁缝和个体商贩等进行的劳动就是个体劳动。
3 共同劳动:所谓共同劳动,是指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动,又可以称为协作劳动或者群体劳动。
4 简单劳动:简单劳动一般是指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比如砍柴、挑水、清扫、搬运、看管等。
5 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指要通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比如装配电脑、修理机器、汽车驾驶、老师教书、医生看病、软件设计等。
6 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指以脑力活动为主的劳动。
7 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指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
8 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或者其他参考围的全部劳动能力的总和。
9 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或者称为劳动力人口,包括全部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和尚未从事社会劳动但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因而正在寻找职业的人口。
10 潜在劳动力资源:潜在劳动力资源,是指所考虑围全部有劳动能力人口中蕴藏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不论其是否有就业的意愿和就业资格。
11 现实劳动力资源:现实劳动力资源,是指蕴藏在所考虑围的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或者劳动力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12 劳动适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是指处于劳动年龄,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它占劳动力资源的绝大部分,可称为“劳动适龄就业人口”。
13 劳动力资源率:潜在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可用劳动力资源率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力资源率=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被考察围总人口数量。
14 劳动参与率:现实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可以用劳动参与率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数量÷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03312】考前密押精华版考点1:社会保障的定义及体系结构1.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结构:(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考点2:社会保险及特点1.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特点:(1)强制性(2)互济性(3)储备性(4)补偿性考点3:社会保障的功能(1)人民生活的安全网(2)经济发展的助推器(3)社会矛盾的调节器(4)社会政治的稳定剂考点4: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区别:(1)性质不同。
(2)保障对象不同。
(3)权利与义务对等内涵不同。
(4)管理体制不同。
(5)保障水平不同。
(6)立法范畴不同。
考点5:社会保障制度模式1.“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3.“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4.“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考点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问题:1.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制度条块分割情况严重2.给付水平差别过大与平均主义并存3.总体经济发展低水平下存在局部高福利4.社会化程度低措施:1.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新模式。
2.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新的医疗保险体系。
3.完善就业保障制度。
4.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与监督水平。
6.建立和完善居民住房保障制度7.社会保障的法制化建设。
考点7: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原则与形式原则1.保障受保障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2.随物价变动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3.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形式:货币支付、实物支付和服务支付。
考点8: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必要性及投资原则必要性:(1)它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2)它有利于减轻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负担(3)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则:(1)安全性原则(2)收益性原则(3)分散化原则(4)流动性原则让自考变得简单!考点9:社会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2)法制化原则(3)公正性原则(4)独立性原则(5)审慎性原则(6)科学性原则考点10: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问题:1.社会保障管理仍缺乏有效的法律管理和监督机制:现代政府管理方式需要从政策管理转变到法制管理。
2020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自考必考重点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速成笔记
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前两章样本, 完整版11页)笔记依据教材《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杨燕绥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篇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二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基本原理第三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科学第四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沿革第二篇劳动和社会保障契约第五章劳动合同法第六章集体协议第七章社会合作协议第三篇劳工标准第八章最低工资和薪酬权益法第九章劳动保护法第四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第十章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第十一章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第十二章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第十三章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第十四章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第十五章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第五篇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第十六章劳动和社保障行政执法第十七章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处理法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一节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是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公民应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劳动权和基本生活保障权。
劳动权和保障权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公民乌■劳钏(一)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劳3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它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并引起相应的社会问题:⑴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割。
⑵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
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三)劳动者1. 劳动者的定义劳新法意义&勺劳遍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
2.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相应义务,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笔记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复习资料一、劳动法的概念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①依照宪法规定保护劳动者权益原则;②规定统一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原则;③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的自由与政府适度的干预相结合原则。
④保护公平竞争与保护弱者权益相结合原则。
劳动就业的特征是:①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从年满16周岁开始的,还要求劳动者具有劳动的实际行为能力。
②劳动就业的主体有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的愿望。
③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第二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一、各项劳动权利的内容二、劳动者的义务第三章促进就业一、劳动就业的特征劳动就业的特征是:①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从年满16周岁开始的,还要求劳动者具有劳动的实际行为能力。
②劳动就业的主体有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的愿望。
③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二、劳动就业的基本原则劳动就业的基本原则是:①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
②竞争就业原则;③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原则。
④特殊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原则。
⑤禁止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业原则。
第四章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一、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为:①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②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③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④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确立劳动关系,使劳动过程得以实现。
二、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表现在:1、两者的性质不同。
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存在着特殊的从属关系;民事合同的当事人双方不存在从属关系。
2、合同的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劳动者。
3、法律救济的方式不同。
劳动法自考考试重点
劳动法自考考试重点劳动法是一门研究劳动者和雇主之间关系的法律学科,它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劳动法是自考法学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劳动法的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劳动法自考考试的重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原则: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例如劳动合同、工资、休息休假、安全保护等权益的保护原则。
2.平等就业原则:劳动法明确规定,雇主在招聘和录用员工时应当遵循平等就业原则,不得歧视任何人。
3.合同自由原则: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基于自愿原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是劳动法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例如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双方的权益和义务等。
2.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包括个人解除和雇主解除两种方式。
三、工资与劳动保护工资和劳动保护是劳动法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1.工资的支付:劳动法规定了工资的支付方式和时间,例如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等。
2.劳动保护: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相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四、劳动争议的解决劳动争议的解决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劳动争议解决途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劳动争议仲裁:劳动法明确规定,对于劳动争议,双方可以选择仲裁解决,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是劳动法自考考试的重点内容,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重点复习这些知识点。
劳动法是自考法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是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
温习资料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3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的要紧劳动形式是()2.劳动的动因是()A.人类的需要B.民族的需要3.我国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时刻是()年年年年4.我国法律严禁用人单位招用的未成年人是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周岁的未成年人周岁的未成年人周岁的未成年人5.我国产业结构矛盾转化的关键点是进展()产业6.企业内部劳动力调配的要紧依据是()7.以下选项中属于制定劳动定额技术依据的是()8.制定劳动定额的大体单位是()9.一样情形下将员工除工资收入之外享有的利益和效劳称为()10.一样情形下将核算、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方式称为()式11.在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的治理中,将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形式称为()13.我国劳动争议处置机构分为()14.就法律效劳而言,集体合同比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劳()15.以下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中,难以抵御通货膨胀的阻碍,且治理难度大的是()16.以下选项中,其目的在于安宁军心,保护国家平安,增进社会稳固的项目是()17.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高层次的项目是()18.以下选项中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是()19.社会保险基金治理的首要环节是()20.按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个人发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个人帐户通知单,至少每一年()21.比较而言,目前世界上实施范围最普遍的社会保险是()22.我国大体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是()23.我国公事员医疗补助经费的来源是()24.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年,为改善老年生活、健康及参与社会进展的条件,国家开始实施的是()26.社区效劳的特点是()A.自助与合作性、普遍性、强制性B.普遍性、强制性、志愿性C.自助与合作性、持续进展性、志愿性合作性、普遍性、持续进展性27.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及其家眷予以优待、抚恤和安置的制度是()28.专门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性融资渠道称为()29.一样来讲,将为居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提供的各类社会福利和社会效劳称为()30.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比例的基础是()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考试重点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劳动法基本原则:就业平等,劳动保障,按劳分配,同工同酬。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行为和报酬、劳动条件。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向其派遣劳动者,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负责其工资支付、办理社会保险等管理性事务,用工单位实际使用劳动者并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服务费的新型劳动用工方式。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订立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集体合同的效力形式:准法规效力、契约效力和组织效力。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下列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规定的,由国家和社会出面举办的,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遭遇灾难、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旨在保障公民个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并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制度。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以及职业性活动中,按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劳动能力鉴定,是鉴定机构根据法定的鉴定标准对因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的鉴定。
自学考试劳动法复习笔记
自学考试劳动法复习笔记自学考试是一种比较适合在工作和学习之间平衡的考试方式。
对于想要在职场取得更高的成就的人来说,自学考试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而劳动法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法律课程,也是自学考试中必须要准备的课程之一。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自学考试劳动法这门课程,下面总结了劳动法复习笔记,供大家参考。
一、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和规范劳动关系而设立的法律。
而劳动关系则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而产生的相互关系。
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拥有权利和义务,劳动者同样也有权利和义务。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法律概念需要掌握: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休息和假期等。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合同。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需要明确劳动报酬、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休息和假期等基本内容。
劳动合同还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年龄限制、工作环境、保险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工作性质等情况制定不同的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一旦劳动合同生效后,如果需要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双方应协商一致后签订补充协议。
补充协议应与原劳动合同一起构成完整的劳动合同。
而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也可以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解除。
此外,劳动合同解除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在指定期限内向劳动者发放相应的经济补偿。
四、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法在劳动关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纠纷和争议,而这些问题不能进行调解,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在解决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双方可以选择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来进行解决。
此外,还可以选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五、劳动保护的措施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劳动保护措施。
其中包括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和假期的规定,对劳动场所的卫生、环境和安全进行规定,以及对妇女、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的保护。
同时,还需要对用人单位实施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赔偿。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要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要点名词解释: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在劳动立法中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和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紧密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2、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一句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是由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等附随法律关系构成的法律关系体系。
3、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主体和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劳动法律关系而依据有关劳动行政法规而形成的权力(或权利)义务关系。
4、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相关的劳动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5、法的三要素:概念、规则、原则6、法律规则的结构要素: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7、劳动法的地位:它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8、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和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将派遣劳动者派遣至劳务派遣接受单位(工作单位)。
9、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积不超过24小时的特殊形式的劳动合同。
10、集体谈判:劳动者通过自己的组织或代表与相应的雇主、雇主组织或者其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
11、集体合同:团体协议或团体合同。
是个别或多数雇主或雇主团体与代表工人的团体或者由工人依照国家法令选举并授权的代表缔结的关于规定工作条件及雇佣条件的书面契约。
12、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我国境内的一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一种劳动保护制度。
13、劳动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
14、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及其他劳动法主体,违反劳动法规定所应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2020自考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自考必考重点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速成笔记
3312 -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完整版8页 笔记依据教材《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褚福灵、宋连辉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一章 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劳动 第二节 劳动力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 第二章 劳动就业 第一节 就业是民生之本 第二节 就业政策回顾第三节 促进就业的政策效果分析 第四节 就业培训 第五节 就业形势第六节 就业策略 第七节 就业展望 第三章 劳动组织 第一节 劳动组织概述 第二节 劳动定额 第三节 劳动定员 第四节 工作时间组织 第五节 用工规定 第四章 劳动工资 第一节 工资概述 第二节 工资政策 第三节 工资设计 第五章 劳动关系 第一节 劳动关系理论 第二节 劳动关系实务 第六章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模式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目标、功能与原则 第四节 社会保障项目组成 第七章 社会保障管理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第三节 社会保障业务规范 第四节 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 第八章 社会保险知识 第一节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第二节 养老保险 第三节 医疗保险 第四节 失业保险 第五节 工伤保险 第六节 生育保险 第九章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第一节 社会救助 第二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节 社会福利 第十章 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改革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探索第一章 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 知识点1 劳动:劳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范畴,是人们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某种使用价值或提供某种服务,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2 个体劳动:个体劳动是指单个人进行的劳动,如铁匠、石匠、木匠、裁缝和个体商贩等进行的劳动就是个体劳动。
2020年自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
范文2020年自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1/ 82020 年自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要素的是( ) A. 劳动法律事实 B.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C.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D. 劳动法律关系客体2.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 ) A. 1995 年 1 月 1 日 B. 1994 年 7 月 5 日 C. 1994 年 1 月 1 日 D. 1995 年 7 月 5 日3.我国公民的劳动权不包括( ) A. 公民就业权 B. 公民健康权 C. 职工参与权 D. 劳动者结社权4.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三方不包括( ) A. 政府 B. 雇主C. 雇员组织D. 劳动者个人 5.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为( ) A.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B. 工会与企业 C. 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D. 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6.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在当事人未作约定的情况下,劳动合同生效的时间是( ) A. 审批通过之日 B. 实际履行之日 C. 依法订立之日 D. 提交公证之日 7.集体劳动关系中雇员主体必须是( ) A. 雇员个人 B. 雇员的组织 C. 雇员的代表 D. 全体雇员 8.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 ) A. 劳动合同期满 B. 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C.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3/ 8D.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9.薪酬中按照当前承诺支付的工资称为( ) A. 当期支付 B. 定期支付 C. 延期支付 D. 即时支付 10.劳动保护法的客体是( ) A. 工作地的安全设施 B. 劳动者的安全健康C. 劳动者 D. 工作地的管理制度 11.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 ) A. 已满 12 周岁未满 16 周岁的劳动者 B. 已满 14 周岁未满 16 周岁的劳动者 C. 已满 14 周岁未满 18 周岁的劳动者 D. 已满 16 周岁未满 18 周岁的劳动者 12.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实行( ) A. 日标准 B. 周标准 C. 月标准 D. 年标准13.根据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未加考虑的因素是( ) A. 当地最低工资 B. 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须的费用 C. 适当考虑水电(燃气)费用 D. 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 14.小万参加工作不久即因骨折需住院治疗,其依法可享受的医疗期最长不超过( ) A. 6 个月 B. 12 个月 C. 18 个月 D. 24 个月 15.按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小张与所在企业依法履行缴费义务满 3 年后,他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 A. 6 个月 B. 12 个月 C. 18 个月 D. 24 个月 1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退休后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前提是连续缴费满( ) A. 5 年 B. 10 年 C. 15 年 D. 20 年5/ 817.《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医疗保险合同的主体不包括( ) A.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B. 定点医院 C. 定点药房 D. 患者 18.在我国,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采取的争议处理程序是( ) A. 协商 B. 调解 C. 仲裁 D. 行政复议 19.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结案期限为( ) A. 30 天内 B. 45 天内 C. 60 天内 D. 90 天内 20.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险争议的是( ) A. 因工作调整发生的争议 B. 因养老金调整而发生的争议 C. 因工资支付发生的争议 D. 因高温补贴发生的争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题,每小题 2 分,共1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3322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考前冲刺
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考前冲刺题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1. 公正裁员的三个法律要素有哪些具体内容? P23 (07.10)2. 简述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P31 (07.01)第二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基本原理★★★3. 试述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P63-64 (09.01 论)4. 劳动关系有哪些特征? P49 (08.01)5. 社会保障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P59 (08.01)6. 劳动法有哪些特征? P44 (07.10)7. 简述我国《劳动法》的特点? P44 (07.01)第三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科学8. 试述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责任的概念、类型及构成要素? P74-76 (08.10 论)9. 试述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渊源及其发生抵触时的适用规则? P83 (06.10 论)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沿革第五章劳动合同法★★★10.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法定条款有哪些? P135-139 (09.01)11.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概念及确认违约责任的条件是什么? P132 (08.10)12. 简述劳动合同履行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含义? P131 (06.10)13. 在哪些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P130 (05.10)第六章集体协议★★★14. 简述集体协议的定义和特征? P167 (09.01)15. 简述集体协议与劳动合同的不同之处? P167 (08.10)16. 根据我国《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协商代表应履行哪些职责? P176 (08.01)17. 我国《集体合同规定》对集体协商代表的法律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P176 (07.10)18. 简述集体劳动关系的含义及其法律基石? P151 (06.10)19. 简述集体协议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P170 (06.10)第七章社会合作协议★★20. 简述三方协商机制的定义和特征? P186 (09.01)21. 中国三方协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P188 (08.10)22. 简述三方协商机制的特征? P186 (07.01)23. 狭义社会对话的含义及特征? P181 (05.10)第八章最低工资和薪酬权益法24. 论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法律效力? P212 (08.01 论)25. 论工资给付的原则? P205 (07.10 论述)第九章劳动保护法★★★26.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229 (09.01)27. 女职工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228 (08.10)28.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 42 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形下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 41 条规定的限制? P227 (06.10)29. 简述女职工特殊保护法的特征? P228 (05/10)第十章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第十一章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法律制度30.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有何限制? P267-269 (09.01)31. 简述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主要内容? P266 (07.01 论)第十二章失业保险法律制度★★32. 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须满足哪些条件? P287 (08.10)33. 促进就业的基本原则在失业保险立法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P282 (07.10)34. 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应具有哪些条件? P287 (07.10)第十三章工伤保险法制度35. 什么是职业伤害?它具有哪些特点? P293 (08.01)36.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哪些情形下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P311 (08.01)第十四章住房保障法律制度37. 根据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P330 (06.10)第十五章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第十六章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第十七章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处理法除历年试题外的主观题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1. 劳动权的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P62. 保障权的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P83. 我国劳动权立法的主要内容? P94. 我国公民就业权的主要内容? P105. 我国促进就业法的主要内容? P17-186. 公民实现劳动权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P167. 经济性裁员的定义及特征? P22第二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基本原理9. 社会保障法的内容? P47-4810. 社会保障法的定义及其特征? P46-4711. 劳动关系的分类? P50-5112. 社会保障关系的特征? P5414.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特点? P64-6515. 试述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P62-63第三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科学16. 如何理解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效力? P77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沿革第五章劳动合同法17. 合同的一般特征? P11718. 劳动合同的特点? P11819. 在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P12920. 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P13021. 劳动合同商定条款的内容? P140第六章集体协议22. 集体劳动关系的定义及其特征? P15123. 集体谈判/协商的内容? P15424. 集体谈判/协商的特征? P154-15525. 集体谈判的程序? P16426. 集体协议的概念及特征? P167第七章社会合作协议27. 广义社会对话的含义及特征? P18128. 社会合作协议的含义及性质? P18329. 三方协商的主要内容? P18930. 三方协商机制的重大意义? P190第八章最低工资和薪酬权益法31. 最低工资的概念及制定其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 P19532. 最低工资法的定义及特征? P19633. 制定最低工资应当参考的社会因素? P199第九章劳动保护法34. 劳动保护法的特征? P21735. 劳动安全与卫生法的主要内容? P21736. 劳动时间的特定含义? P22437. 劳动时间法的主要内容? P22538. 特殊保护法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P227-22839. 未成工特殊保护法的特征? P229第十章养老保险法律制度40. 养老保险法的主要内容? P23441. 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法的特征? P23742. 积累式养老保险法的特征? P23943.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P247第十一章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法律制度44. 医疗保险法的特征? P25445. 健康保障模式有哪些? P256-25946. 社会医疗救助法的特征? P25747. 国家保健服务的特征? P25648. 我国医改的原则? P266第十二章失业保险法律制度49. 我国失业保险法的特征? P27650. 《失业保险条例》的社会意义? P2855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P28652. 失业保险筹集资金的基本来源? P286第十三章工伤保险法制度53. 我国工伤保险法的特征? P29454. 我国工伤保险法的原则? P29555. 认定工伤的基本条件? P306第十四章住房保障法律制度56. 住房保障法的定义及特征? P31657. 住房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内容? P32658. 住房公积金的特点? P327第十五章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59.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定义及法律特征? P33360. 最低生活保障法的概念及其特征? P33561.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应遵循的原则? P336第十六章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62.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基本原则? P358-360第十七章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处理法63.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P385。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考试重点.doc
劳动法考试内容汇总一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不属于劳动关系的社会关系包括:保姆与雇主(雇主不是用人单位)、公务员和单位(单位并非为了实现经济利益)、大学生兼职合同(兼职不能算作就业,只是一种劳务关系)、退休返聘(退休后享有退休金)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不合格的用人单位以及不合格的劳动者(如童工)仍适用劳动法二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二者是同时产生、统一、不可分割的,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不允许别人代理,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基本权利: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 2.取得劳动报酬权 3.休息休假权 4.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6.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基本义务:1.积极完成劳动任务 2.不断提高劳动技能 3.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1802,被公认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三国际劳动立法(指由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所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特点:1.立法的三方性 2.适用的国内性 3.自愿性 4.间接性 5.立法内容的弹性国际劳工组织的构成:国际劳工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理事会(执行机关)、国际劳工局(常设办事机关)四工会(是工人阶级为加强内部团结,集中力量斗争,维护自身利益而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性质:《工会法》第2条:“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法律地位:唯一性和独立性、具有法人资格基本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权利:1.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2.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3.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不适当,工会有权提出意见4.用人单位裁员,应听取工会意见5.用人单位延长劳动时间要与工会协商6.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7.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五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14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重要知识点
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重要知识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法规。
下面将详细介绍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的重要知识点。
一、劳动法的重要知识点:1.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本依据,用于约定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记载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休假等内容。
2.用工形式:用工形式包括劳务派遣、劳务协议、返聘、临时工等。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工形式,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约定。
3.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法规定了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休息休假等内容。
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
加班工资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计算。
4.工资和福利待遇: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按时支付,并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还应享受法定的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5.劳动保护:劳动者有权享受劳动保护,包括安全保护、健康保护、劳动条件保护等。
雇主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有效的劳动保护设备。
6.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解决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协商或劳动争议仲裁进行。
劳动者有权寻求合法权益的救济。
二、社会保障法的重要知识点:1.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指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向参保人提供社会保险待遇。
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2.参保和缴费: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当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缴纳保险费。
参保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3.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待遇和生育津贴等。
社会保险待遇应当及时发放,确保参保人的生活安全。
4.社会保险享受条件:社会保险的享受条件根据不同的保险项目有所不同。
例如,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必须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
5.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从缴费人员和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中所积累的资金。
社会保险基金应当妥善管理和使用,确保保险待遇的支付。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试题课程代码:03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18年1月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A.社会统筹和企业责任的工伤保险制度已经形成B.个人承担和企业责任的工伤保险制度已经形成C.社会统筹和个人承担的工伤保险制度已经形成D.由企业承担的工伤保险制度已经形成2.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A.劳动经济关系B.劳动关系C.劳动合作关系D.社会保障关系3.关于我国《劳动法》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一部完整性劳动法典B.它是一部综合性劳动法典C.它是一部过渡性劳动法典D.它是一部统一性劳动法典4.下列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特点的是()A.当期性B.权利义务的对应性C.社会法属性D.平等性5.劳动关系建立之日是()A.劳动合同订立之日B.劳动合同履行之日C.实际用工之日D.劳动合同双方签字之日6.劳动合同的甲方是指()A.用人单位B.劳动者C.公司老板D.单位领导7.建立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是()A.公民的劳动权B.公民的集社自由权C.公民的知情权D.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权8.劳动合同的性质决定了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包括提供工作岗位和()A.提供劳动保护B.提供保险福利C.支付劳动报酬D.保障基本人权9.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的工资报酬不低于...工资的()A.100%B.150%C.200%D.300%10.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A.40小时B.48小时C.44小时D.50小时11.下列权利不属于...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享有的是()A.建议权B.否决权C.陈述权D.处罚权l2.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A.2倍左右B.3倍左右C.4倍左右D.5倍左右13.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不得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的()A.3%B.5%C.8%D.10%14.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职工个人应当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为个人工资的()A.1%B.2%C.3%D.4%15.按《企业女职工生育保险实行办法》的规定,不属于...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的是()A.生育医疗费 B.生育津贴C.并发症的处理D.婴儿保育费16.按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小张与所在企业依法履行缴费义务满2年后,他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A.6个月B.12个月C.18个月D.24个月17.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应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是()A.工伤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失业保险18.我国社会保险争议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的有效期限为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A.15天内B.30天内C.60天内D.90天内19.我国《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规定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包括...()A.复查 B.行政调解C.行政复议D.行政诉讼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保险争议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坚持的原则为()A.不调解B.不开庭C.只审查处罚行为的合法性D.只审查处罚依据的合法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自考自考速成笔记
革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 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 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的探索
源的绝大部分,可称为“劳动适 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 龄就业人口”。 动。 13 劳动力资源率: 潜在劳动力资 6 有人说,简单劳动多为体力劳 源的相对量可用劳动力资源率表 动,复杂劳动多为脑力劳动。请 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力资源 对此观点予以评论。 率 = 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 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简 被考察范围总人口数量。 单劳动也可能存在于体力劳动 14 劳动参与率: 现实劳动力资源 中,复杂劳动也可能存在于体力 的相对量可以用劳动参与率表 劳动中。 示。 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参与率= 7 脑力劳动分为哪几种类型? 第一章 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 劳动力人口数量÷潜在劳动力资 ⑴ 创造知识的脑力劳动。 市场 源人口数量。 ⑵ 传授和转移知识的脑力劳动。 知识点 15 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 劳动力 ⑶ 应用知识的脑力劳动。 1 劳动:劳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 资源的绝对量是指劳动力资源数 ⑷ 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脑力劳 范畴,是人们使用一定的生产工 量的多少。 动。 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某 16 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 劳动力 8 为什么说脑力劳动在知识经 种使用价值或提供某种服务,以 资源的相对量是指计入劳动力资 济条件下将逐步占据主体地 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源量的人口占被考察范围总人口 位? 2 个体劳动:个体劳动是指单个 的比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实物 人进行的劳动,如铁匠、石匠、 17 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劳动力资 经济被知识经济代替,劳动发生 木匠、裁缝和个体商贩等进行的 源的质量是指劳动者的身体素 了根本性的变化,体力劳动已不 劳动就是个体劳动。 质、智力水平、心理素质和思想 再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形式。在知 3 共同劳动:所谓共同劳动,是 素质的总称,是一个国家或者地 识经济中,传统的简单劳动、复 指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 区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 杂劳动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越来 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动,又 18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劳 越被更高级的劳动形式 - 脑力劳 可以称为协作劳动或者群体劳 动力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市场机 动所代替。 动。 制与实现形式的统一。 9 有人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4 简单劳动:简单劳动一般是指 简答论述 体力劳动已经无足轻重。请对此 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 1 简述劳动的动因。 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比如 人类之所以要进行劳动,是基于 观点予以评论。 砍柴、挑水、清扫、搬运、看管 人类自身的需要。 从此意义上讲, 不正确。知识经济并没有完全否 定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我国经 等。 劳动的动因是人类的需要。 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农业经 5 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指要通 2 劳动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 人是高级动物,但人类的劳动活 济和工业经济为基础并内在地包 才能从事的劳动, 比如装配电脑、 动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是不同 含了知识经济。在这样的历史条 修理机器、 汽车驾驶、 老师教书、 的。人类的劳动具有以下特征: 件下,体力劳动在相当长的时期 医生看病、软件设计等。 ⑴目的性 ⑵创造性 ⑶能动性 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10 简述劳动力的含义。 6 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指以脑 ⑷社会性 ⑸多样性。 从不同角度考察,劳动力有三种 力活动为主的劳动。 3 有人说,当今社会的个体经济 7 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指以体 非常发达,个体劳动已经成为社 含义。 ⑴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力活动为主的劳动。 会劳动的主要形式。请谈谈你的 ⑵ 劳动力是指由劳动能力的人 8 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指 看法。 ⑶ 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 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或者其他 不正确,共同劳动是社会劳动的 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 参考范围内的全部劳动能力的总 主要形式。 11 劳 动 力 的 特 征 包 括 哪 些 方 和。 4 有人说,简单劳动是指非繁重 9 经济活动人口 (劳动力人口) : 面? 经济活动人口,或者称为劳动力 劳动,复杂劳动是指繁重劳动。 劳动力作为活的、能动的生产要 人口,包括全部正在从事社会劳 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 素,与其他生产力要素有明显的 动的人口和尚未从事社会劳动但 不一定正确。简单劳动一般是指 区别。劳动力的主要特征是:⑴ 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因而 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 能动性 ⑵差异性 ⑶易逝性 ⑷ 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复杂 可变性 ⑸时效性 ⑹社会性 正在寻找职业的人口。 10 潜在劳动力资源: 潜在劳动力 劳动是指要通过专门训练、具有 12 简述一个国家潜在劳动力资 资源,是指所考虑范围内全部有 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 源的组成部分。 劳动能力人口中蕴藏的劳动能力 简单劳动并不一定是非复杂劳 ⑴ 处于劳动年龄内, 正在从事社 的总和,不论其是否有就业的意 动,复杂劳动也不一定是指繁重 会劳动的人口,它占劳动力资源 劳动。 愿和就业资格。 的绝大部分。 11 现实劳动力资源: 现实劳动力 5 为什么说复杂劳动能够创造 ⑵ 尚未达到劳动年龄、 已经从事 资源,是指蕴藏在所考虑范围内 较多的价值? 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未成年就 的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或者劳动力 由于复杂劳动是劳动者在付出教 业人口” 育费用、 花费一定的辛劳和时间、 ⑶ 已经超过劳动年龄、 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继续从事 12 劳动适龄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 获得某方面技术专长以后才能进 社会劳动的人口,即“老年就业 是指处于劳动年龄内,正在从事 行的劳动。因此,在同样多的劳 人口” 社会劳动的人口,它占劳动力资 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较多,少量 完整版资料联系 QQ:1273114568
自考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简答和论述题附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要回答集体劳动关系的含义及其法律基石。
集体劳动关系,是雇员组织(如工会)和雇主或者雇主组织(雇主协会)之间的劳动关系。
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石公民结社自由权利是建立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
32.简要回答集体协议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1.时间效力集体协议生效和终止的时间,即该协议存在的期限。
关于集体协议生效的时间有两种做法,一是由当事人约定。
二是在当事人约定的基础上。
2.空间效力空间效力,即集体协议适用的地域。
在欧盟处理国际劳动关系的法律手段(社会政策与法律)有两类:一是合作性立法;二是指令性立法。
3.人的效力人的效力,即集体协议适用于人的范围,涉及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雇员,涉及不同类型的协议,也涉及不同的行业33.简要回答劳动合同履行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含义。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当事人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
它发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生产计划的实施和企业民主管理交织在一起。
法律要求劳动合同的履行遵循下列原则:(1)亲自履行。
(2)完全履行。
34.根据我国《劳动法》第4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形下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41条规定的限制?(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利益的,必须及时抢修的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5.根据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2)离休、退休的J(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4)出境定居的;(5)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3(6)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人的规定比例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36.试述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渊源及其发生抵触时的适用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322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前两章样本,完整版11页) 笔记依据教材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杨燕绥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笔记依据目录 第一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二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基本原理 第三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科学 第四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沿革 第二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契约 第五章 劳动合同法 第六章 集体协议 第七章 社会合作协议 第三篇 劳工标准 第八章 最低工资和薪酬权益法 第九章 劳动保护法 第四篇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第十章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住房保障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 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第五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 第十六章 劳动和社保障行政执法 第十七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处理法 第一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一节 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 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是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公民应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劳动权和基本生活保障权。
劳动权和保障权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公民与劳动 (一)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劳动 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它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并引起相应的社会问题:(1)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割。
(2)劳动力是生产要素。
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三)劳动者 1.劳动者的定义 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的相应义务,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四)劳动权 1.公民劳动权的定义 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即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 就业权,即获得职、业培训、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结社权,即建立、加入和退出劳动者组织的权利; 参与权,即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
2.公民劳动权的意义 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容如下:1.就业权2.结社权3.参与权. 学习和研究公民劳动权的现实意义在于,将就业问题提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高度来认识,制建设,净化法制环境,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任何时期和任何条件下都能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二、公民与社会保障 (一)社会风险 风险即不可预见的事件和该事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社会风险即概率最大的、人都可能遇到的风险。
(二)生存权 1.定义 生存权即维持人的生存的基本权利,生命权、健康权、劳动权等。
生存权应当是人们生来就有的权利。
命的产物。
2.生存权是人权革命的产物 (三)保障权 1.定义 保障权即当公民基本生活遇到风险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
2.保障权产生于宪法时代 贝弗里奇设计了—整套“墓”的全面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称为“福利国家之父”。
第二节 公民劳动权 一、我国公民劳动权的主要内容 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包括公民就业权、者结社权和职工参与权。
(一)公民就业权 公民就业权的主要内容。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技能培训的权利;(6)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辞退。
公民就业权的社会意义。
(1)公民的权利,由此提出国家和政府促进公民就业的责任,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改变和动摇。
(2)上述权利各自独立,共同构成公民就业权,都可能导致不完善的就业,法权益受到损害,特别是在灵活就业的情况下。
(3)用人单位也具有保障公民就业权利的义务和责任。
(4)要履行如下义务:完成劳动任务,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德。
(二)劳动者结社权 劳动者结社权的主要内容。
<<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工会与劳动者结社权 工会是劳动者的组织。
工会具有代表功能,可以通过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将分散的劳动者和个体雇员变为集体组织,产生工会的经济影响和政治影响。
具有规范功能,其自身规则和集体协议对雇员行为和企业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
会具有教育和训练功能。
能,可向会员提供法律、经济、社会交往和社会保障的服务。
2.职工大会与劳动者结社权 职工大会不同于工会,工的利益。
劳动者结社权的意义在于:(1)在法律上具有平等地位,出现不平等现象。
(2)或雇主组织进行对话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组织保障,也是工业民主的组织形式。
(3)劳动者组织是向劳动者提供教育和帮助的组织。
(三)职工参与权 职工参与权的主要内容是:职工参与,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
参与是建立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法律依据。
1.职工参与管理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义在于:(1)工知情权。
(2)参与机制由信息分享、(3)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是那些与职工 (1)坚持按劳鼓励资在这里作为分配要素的资本和技术包括人力(2)坚持多种分配 社会条款即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协议里加劳动权和环境的内目的在于通过贸易制裁保证这些条件体面的劳动需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体现J 促进公民就业;实施社会保护;开展政府、企业和劳 只有具备具有合法的劳动工作地安全卫生 促进就业法是国家帮助公民实现就业权 即强化职业培训,以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提高青年劳动者 中国职业介绍机构(非营(公益或营(公益社会和公民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是对劳动者进行技术等级考试和技术职称资格考评的法律 经济性裁员指因企业经营原因导致的裁通过集体协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特征是:由于经营原因发生的雇主行为;劳动法处公正裁员 公正裁员由三个法律要素和诉讼保护构合法程序实施经济性裁员的正当需要裁员的经济原因被裁员工的劳动能力和素质公正裁员应当依据法律 被裁的员工有权得到适 不公正裁员诉讼是指针对已经作出的或已经实施的裁员决定进 (1)企业可以依(2)企业在作出裁并听依法裁员需要支付法定经但它是劳动立 公民保障权立法称为社会保障法。
在年,德国颁布和实施了第一部《医疗保险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
1935年,美国第一次正式使用“社会保障”一词,并颁布和实施了《社会保障法》。
(二)社会保障进入宪法 1945年《联合国宪章》强调生存权是基本人权。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所有公民作为社会成员之一,都享有社会保障权。
(三)全球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1952年6月28日,国际劳工局理事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第102号)。
该公约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地规定了国家的社会保障义务:(1)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下列风险和提供津贴——疾病、失业、老龄、工伤、生育、遗属和家庭;(2)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群体及该群体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3)社会保障待遇定期支付原则及与工资的替代率,非本国公民同等待遇;(4)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监督,按照法定标准由雇主和工人联合会实施管理;(5)建立社会保障司法制度,以保证公民诉权。
(四)<<全球协议>>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1995年召开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社会规则”和<<全球协议>>的设想。
全球协议中的社会规则包括9项内容:(1)尊重和维护国际公认的人权;(2)不参与任何漠视和践踏人权的行为;(3)维护结社自由,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4)消除强制劳动;(5)废除童工劳动;(6)杜绝就业和职业方面的任何歧视行为;(7)应对环境挑战;(8)主动加强环境保护责任;(9)鼓励发展和推广无害环境的技术。
(五)中国关于公民保障权的主要法律 1954年,新中国颁布第一部宪法时即规定社会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一)养老保障 1.养老与社会保障 2.养老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养老保障已经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即:(1)家庭保障时期;(2)国家保障时期;(3)社会保障时期。
(二)健康保障(疾病和生育) 1.健康与社会保障 健康即身心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其中疾病治疗是中心环节。
2.健康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健康保障已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1)家庭保障时期;(2)社会保障时期;(3)现代健康保障时期。
全民保健,即由国家筹集资金和建立公立医院,向全体公民提供程度不同的保健服务和医疗救助。
3.中国的健康保障 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基本医疗(包括生育)保险;(2)企业补充医疗保险;(3)个人医疗储蓄(尚没有制度安排);(4)具有健康保障功能的其他制度。
(三)失业保障 1.失业与社会保障 公民就业安全已经成为需要加强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全局性问题。
2.失业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失业保障已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即:(1)雇主保障时期,也称雇主补偿,由辞退雇员的雇主提供一次性辞退补偿金;(2)国家保障时期,由政府举办的失业保险计划提供失业救济;(3)社会保障时期,由国家、雇主和社会共同建立失业保障体系, 3.中国的失业保障 1993年,中国颁布和实施了<<失业保险条例>>,以“国家失业保险为主和企业补偿为辅”的失业保险制度已经形成。
(四)工伤保障 1.工伤和社会保障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包括:(1)因突发性生产事故导致的工伤;(2)因工作环境原因长时间侵害工人健康造成的职业病。
2.工伤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工伤保障已经过了两个历史时期,即:(1)雇主保障时期,也称雇主责任。
(2)社会保障时期。
3.中国的工伤保障工伤保险制度,包括工伤待遇和职业病待遇;在2003年4月颁布并于2004年1月1日实施了《工伤保险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