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整理
错题整理的一点心得

错题整理的一点心得在学习中,遇到错题是常有的事情。
而错题的整理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
通过正确的方式整理错题,不仅可以巩固知识点,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错题整理的一点心得。
1. 了解错题的本质首先,我们要了解错题的本质。
错题并不只是一段文字或一道题目,它背后承载着我们的知识盲点和学习方法的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错题,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所在。
2. 分类整理错题将错题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整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比如,可以按照知识点、题型、难度等方面进行分类。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3. 清晰记录错题的解题过程在整理错题时,不仅要记录下题目本身,还要详细记录解题过程。
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帮助我们回顾解题思路,找出解题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同时,记录解题过程也有助于我们形成解题的思维路径,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4. 寻求帮助在整理错题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时候,不要犹豫,可以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
可以向老师请教,参加学习小组,或是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寻找答案。
多方寻求帮助,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启发。
5. 错题反思和总结在整理和复习错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错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失败中找到提高的方法和方向。
当我们遇到错题时,可以深入思考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同时,还可以思考错题所反映出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
6. 反复巩固复习整理错题不仅仅是将其归档和记录,更要进行反复巩固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回顾和思考之前整理的错题,并结合其他相关的知识进行联想和串联。
通过不断的反复巩固,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的整理方法和心得,我们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错题的内容,并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
错题整理 标语

1.错题整理,掌握知识要诀。
2.错题整理,学习进步的捷径。
3.错题整理,提升考试能力。
4.错题整理,追求完美的必经之路。
5.错题整理,发现自我学习的短板。
6.错题整理,打开知识的大门。
7.错题整理,消除学习盲点。
8.错题整理,巩固知识基础。
9.错题整理,强化记忆效果。
10.错题整理,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11.错题整理,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
12.错题整理,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
13.错题整理,掌握考试重点与难点。
14.错题整理,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15.错题整理,挖掘潜在的学习问题。
16.错题整理,培养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17.错题整理,补充知识漏洞与不足之处。
18.错题整理,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9.错题整理,打造成功备考策略工具。
20.错题整理,成就学业的关键路径。
化学错题本整理范例初三

化学错题本整理范例初三一、题目将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进行分类:空气、氧气、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糖水。
1. 错误答案混合物:空气、二氧化碳;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糖水;单质:水;化合物:氧气、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氧化物:高锰酸钾。
2. 错误分析我这错得可有点乱套了呢。
首先把二氧化碳当成混合物就大错特错啦,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然后把水当成单质也是晕头转向啦,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
把氧气当成化合物也是没搞清楚概念,氧气就只有氧元素一种元素,是单质。
还有啊,把高锰酸钾当成氧化物简直是糊涂,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高锰酸钾有三种元素呢。
至于把糖水当成纯净物,这是忽略了糖水里有糖和水两种物质,是混合物。
3. 正确答案混合物:空气、糖水;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单质:氧气;化合物: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氧化物:水、二氧化碳。
4. 知识点总结混合物就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像空气里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糖水有糖和水。
纯净物就只有一种物质。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氧气只有氧元素。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水是氢和氧元素组成的。
氧化物是化合物里特殊的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像水和二氧化碳。
这几个概念一定要分清楚,不能再像这次一样稀里糊涂的啦。
二、题目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1. 错误答案2H_2O = 2H_2↑+ O_2↑(这个反应条件是通电,不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2KMnO_4=K_2MnO_4+MnO_2+O_2↑(这个方程式少写了反应条件加热);CaCO_3+HCl = CaCl_2+H_2O+CO_2↑(这个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不是制取氧气的)2. 错误分析我这是完全没走心啊。
第一个反应是电解水制氧气,在实验室里咱不用这个方法制取氧气,而且还张冠李戴地写在这里。
如何整理错题

重做,前面,所有打五角星的题目。
做出来的划掉,没做出来的,全部题号前,再加个★。
因此,部分极难题,可能就打了★★★。
其实,在实践中,我们一般到★★,少部分★★★,也就是该题,问两遍,做两遍,就全部,能搞定了。
这就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攻自己的错题。
试想,若这些“堡垒”,在平时,被你反复攻破,考试时,咱还怕它?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至少我高中成绩提高,就是用此方法。
而我当了老师之后,发现有部分学习极好的同学的方法,也与此大同小异。
为什么这个方法有效呢?因为,但凡靠谱学校,在高考之前,一定会将所有题型,都给复习到。
同学们做的题,已经够多了,但是不细致。
往往都是匆匆而过,认为,听懂了,就是学会了。
但数学、物理,听懂≠学会!因此,此方法,能将自己的不会的点,非常明晰的标识出来,反复、彻底击破。
不断集中时间、精力,攻击自己的错题,就是把自己有限的火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薄弱短板上,当然提分效率最高。
很多时候,表面上某道题不会,本质是该题型不会。
若不深挖,很可能,积攒的不会题型越来越多。
当你平时,把自己不会的题型通过这种方法,反复攻击同一个堡垒时,当然容易攻破。
再在考试中碰到该堡垒时,自然就不怕了。
二、错题要认真析步骤一:分析试卷、将存在问题分类。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可如下分类: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
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
比如说“审题之错”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在草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凡是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
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
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的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坐不下去了等等。
高三复习阶段如何进行错题整理与总结

高三复习阶段如何进行错题整理与总结在高三的复习阶段,错题整理与总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弥补差距,并提高复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种适合高三学生的错题整理与总结方法。
一、错题整理的意义错题整理是对之前做错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通过重复思考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加深记忆。
同时,错题整理也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弥补,提高考试的得分率。
二、错题整理的基本步骤1. 重新做题:将错题重新拿出来,不看答案,完整地再做一遍。
2. 自我纠错:对照答案,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纠正。
3. 思考分析:仔细思考每道错题的解题思路,归纳出易错点和易混点。
4. 形成总结:将易错点和易混点整理成一份错题集或知识点总结,方便日后复习和查阅。
三、错题整理的注意事项1. 理清错题思路:在重新做题和自我纠错时,要尽量理清思路,尽量独立思考,不要一味套用公式或死记硬背。
2. 刻意练习: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要进行反复练习,直到能够熟练掌握。
3. 互帮互助:可以与同学一起复习,相互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在错题整理时,可以寻找同学的帮助,互相监督和提醒。
4. 分段复习:为了避免疲劳和提高效率,可以将错题整理分成若干小段进行,每段之间可以适当休息,保持身心的良好状态。
四、错题整理的时间规划高三学生由于时间紧迫,应合理规划错题整理的时间。
可以根据每天的复习计划,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错题整理。
一般来说,可以将错题整理安排在复习的尾声,以巩固和强化已经学过的知识点。
五、总结的意义与方法除了错题整理,总结也是高三复习阶段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总结,可以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总结也有利于回顾和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结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比如制作思维导图、总结表格、录制课堂笔记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总结方式。
总结的内容应包括重要知识点、易错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等。
期末语文错题整理分析总结

期末语文错题整理分析总结一、错题整理1. 拼音错题(1)错误:fáng wū pèi fú(2)正确:fáng wū pēi fú2. 字形错误(1)错误:一下(yīxià)(2)正确:一下(yí xià)3. 词义错误(1)错误:马虎(mǎ hǔ)(2)正确:马虎(mǎ hu)二、错题分析1. 拼音错题题目:请写下:“房屋佩福”的读音。
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拼音的掌握程度。
学生错误地将“房屋佩福”的读音写成了“fáng wū pèi fú”。
正确的读音应该是“fáng wū pēi fú”。
这个错误可能是学生在书写拼音时,忽略了“佩”字拼音中“p”应该是四声的规则。
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拼音时,注意区分不同声调的拼音。
2. 字形错误题目:请正确书写:“一下”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形体的掌握程度。
学生错误地将“一下”中的“下”字写成了“xià”,将“一”字写成了正确的形式“yī”。
这个错误可能是学生在书写“一下”时,未能准确地将两个字的形体相结合。
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加强对笔画和字形的理解,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3. 词义错误题目: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马虎”的正确解释。
(A)大方(B)精明(C)粗心(D)沉默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词义理解的程度。
学生错误地选择了“粗心”作为“马虎”的解释,正确的解释应该是“粗心”。
这个错误可能是学生对“马虎”一词的词义不熟悉,导致选择了一个近义词。
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词义时,多进行概念辨析,避免选择错误的答案。
三、错题总结在期末语文考试中,学生常常会出现拼音错题、字形错误和词义错误。
这些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汉字拼音、形体和意义的掌握程度不够,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学生需要:1. 加强拼音学习: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汉字的拼音,掌握不同声调的拼音规则,注意区分不同声调的发音。
沉浸式整理错题本

沉浸式整理错题本沉浸式整理错题本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巩固错题涉及的知识点,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以下是进行沉浸式整理错题本的具体步骤:1. 收集错题:首先,我们需要把平时练习、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收集起来。
可以使用专门的错题本或者直接在试卷上做标记。
2. 筛选和分类:将收集到的错题进行筛选和分类。
对于一些简单错误,如果是因为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可以不做特别处理。
对于那些涉及知识点掌握不牢或者理解不深导致的错误,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3. 分析错误原因:仔细分析每道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
4. 重新解答错题:在分析完错误原因后,尝试独立重新解答错题。
这一步有助于我们巩固知识点,加深对错题的理解。
5. 总结和归纳:对于一些典型的、易错的题目,可以总结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以便日后复习。
6. 定期复习:错题本整理完后,需要定期复习。
可以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复习,以强化记忆和理解。
7. 持续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会遇到新的错题,这时需要及时更新错题本。
8. 使用科技辅助:现在有很多学习APP可以协助整理错题本,这类APP通常具有智能搜索、分类、归纳等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整理效率。
9. 保持积极心态:整理错题本可能会是一个有些枯燥的过程,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每次的进步都会让你感到满足。
10. 分享和交流:你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分享你的错题本,通过交流找出更多的学习盲点。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更好地沉浸在整理错题本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取得更好的成绩!。
错题整理

3 3 18. 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一根剪去4 m,另一根剪去全长的4 ,两根绳子剩下的 长度相等吗?哪一根剩下的更长些?
19. 一块体积是 30 立方米的长方体大理石,底面是面积为 6 平方米的长方形。这 块大理石的高是多少米?
20. 一段长为 20 分米的长方体木料,将它截成 5 段后,表面积增加 40 平方分米。 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6. 有甲、乙两壶油,甲壶油重 两壶油共重多少千克?
3 1 kg,如果倒给乙壶 kg,那么两壶油同样重。 4 4
7.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1 1 1 1 1 1 + + + + + + 6 12 20 30 42 56 72
1 2 3 99 8. 计算:100 +100 +100 +……+100
2 9. 五(6)班的王红和李云同时做作业,半个小时后,王红做了全部作业的3 , 5 李云做了全部作业的6 , 他俩谁做得快?
三、 选择题
1. 把一根绳子平均对折两次,这时每段绳子占全长的( ) A. 1/3 B. 1/5 C.1/4 D. 1/6 2. 把 8 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 7 段,每段长( ) ,每段占全长的( ) 。 A. 1/8 B. 1/7 C. 8/7 D. 7/8 3. 把一根木料锯成 6 段,锯每一段所用的时间相等,那么每一段所用的时间是 锯完这根木料所用时间的( ) A. 1/6 B. 1/7 C. 1/3 D.1/5 4. 24 是 6 和 8 的( ) A. 公因数 B. 最大公因数 C. 最小公倍数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5 5. 29 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A.1/9 B.1/5 C.23 D.19 ),每段占全长的( D.7/8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题整理一填空1计算:2132÷⨯ = .2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2.1-和43,那么AB = 3我国科学考察队测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8844.43米,将这个数保留2个有效数字是 .4 经过点Q (3,-2)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 .5 点P (–1,2 )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平分于底边且平分顶角.用符号来表示为:如图,因为在△ABC 中,AB =AC ,且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8-1.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三角板△ABC 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CC’B ’的度数为 度 .8.已知点P (1-m ,2)与点Q (1,2)关于y 轴对称,那么m =____________.9.如果点A (2,n )在x 轴上,那么点B (2-n ,1+n )在第_________象限. 10、如图, 在△ABC 中,AC=5, BC=8,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那么△AD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11、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等于 ︒04,则此三角形的顶角为 __度.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 ︒04,则此三角形的顶角为 __度12.如图4,已知//AD BC ,AC 与BD 相交于点O .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一对三角形: (只要写出一对即可).ODCBA13.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为4cm ,9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第13题图)(第16题图)’14 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的最长边为8,最短边为2,第三边为整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 15.点A 的坐标是(0,3),点B 的坐标是(-3,0),以AB 为腰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画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第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16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三角形 18-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三角形 18 ∠A=∠B+∠C ,三角形ABC 是__________三角形? 二选择题1在△ABC 中,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2 18.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 ) (A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 (B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C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D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3.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 =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 ,那么∠1+∠2等于……………………( )(A )90°; (B )135°; (C )270°; (D )315°.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C )实数可以分为正实数和负实数; (D )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5.如图,在△ABC 中,∠ACB = 90º ,CD ⊥AD ,垂足为点D ,有下列说法:① 点A 与点B 的距离是线段AB 的长; ② 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是线段AD 的长; ③ 线段CD 是△ABC 边AB 上的高; ④ 线段CD 是△BCD 边BD 上的高.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6、若点P 在第二象限,且点P 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为4,3,则点P 的坐标是( ) A 、(4,3) B 、(3,-4) C 、(-3,4) D 、(-4,3)8-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此三角形外,则此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8、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其中所指的“线”之一是(A )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平分线; (B )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 (C )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 (D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9.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4、5和3、5、4,则这两个三角形…………( ) (A )不一定全等; (B )不能全等;(第18题图) DCBA(第5题图)(C )一定全等; (D )面积有可能相等. 三计算1)计算:79021)3()3()125.0()972(÷-+ 2) 32)2()121(+--3)3122-⎛⎫+ ⎪⎝⎭. 4):(1- 3 )2 – ( 3 )2 × 6 ÷ 2 .5).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计算:. 6) 33×312×668-1):.6332816÷⨯ 8)计算:63284÷⨯()2335159⨯⨯-633326⨯÷三解答题1 △ABC 中,∠A +∠B =∠C ,∠A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若CD =8cm ,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多少?(自己画)2.如图,已知∠ADC =∠ABC ,DE 、BF 分别平分∠ADC 和∠ABC ,且∠1=∠2,试说明AB // DC的理由.3、如图所示,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 绕着3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 与CB 的延长线上的点E 重合, (1) 三角尺旋转了__________度.(2) 连结CD ,△CBD 是___________三角形. (3) ∠BD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度. (4)4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A 的坐标为)3,3( OA=32 (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A ,画出线段OA(2)、在坐标轴上找一点B ,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请在图中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并且写出所画点的坐标。
(画出坐标轴)DCEFBA12 (第25题图)CBE5、已知点A (m ,n ),把它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与点B (5,—-2)关于y 轴对称,求m ,n 的值。
6、已知点B (4,3),a 的两个平方根x 、y 既是方程2x-y=6的一组解,又是第四象限内点A 的横、纵坐标,求⊿AOB 的面积。
(画出坐标轴)8-1、如图,在ABC ∆中,AB CD ACB ⊥=∠︒,90于D ,E 、F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且B AFE ∠=∠.试说明:EF ‖CD 的理由. (请注明理由)(第25题)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2x-1,12x,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10 在△ABC 中,如果∠A 、∠B 、∠C 的外角..的度数之比是4∶3∶2,求∠A 的度数.11 (1)等腰三角形若底边为x ,周长为16,则x 的取值范围是?(2)等腰三角形的腰为x ,周长为16,则x 的取值范围是?12 1)A D ⊥BC ,图中互余的角是?2)∠BAC=900,A D ⊥BC ,图中互余的角是?相等的角是?请说理?CBA13.阅读并填空:如图:根据六年级第二学期学过的用直尺、圆规作线段中点的方法,画出了线段AB 的中点C ,请说明这种方法正确的理由. 解:联结AE 、BE 、AF 、BF .在△AEF 和△BEF 中,EF =EF ( ),= (画弧时所取的半径相等),= (画弧时所取的半径相等). 所以△AEF ≌△BEF ( ) . 所以∠AEF =∠BEF ( ) . 又AE =BE ,所以AC =BC ( ) . 即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 14.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写出图中点A 、B 、C 的坐标:A( ); B( ); C( ) (2) ⊿ABC 是否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解:AB C EF 21题图15.已知点A 的坐标是(3,0),点B 的坐标是(-1,0),△ABC 是等腰三角形,且一边上的高为5,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C 的坐标.16.如图,已知AD //BC ,AC 与BD 相交于点O .(1) 找出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说明理由; (2) 如果BE ⊥AC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 BD AC 32,求CFBE的值.(第28题图)17.如图1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两点A(0,1)、B(-1,0),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a(a为大于0的已知数),在不计算a的数值条件下,完成下列两题:(1)以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说出a>1的理由;(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写出点P 的坐标,并求△PAB的面积;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8 AB//CD,写出∠AEC,∠EAB,∠ECD的数量关系式,不用说理BAyxO图11判断成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有一条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有一边对应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有一个腰对应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有一个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有一个底边和一个顶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有一个底边和一个底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一条边和一个底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周长相等的三角形面积全等全等三角形对应面积和周长相等一个三角形的锐角至少有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小于不相邻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条边对应相等,且有一个角都为30度的三角形全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点到直线的垂线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有两角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又两个内角为50,80度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为60度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为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外角为12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中最多有两个钝角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一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