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西南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考试答案

西南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考试答案

一、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论述语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落实。

在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是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向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例如“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读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至关重要。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经常提醒自己:“我读得准确流利吗?”“我读出情感了吗?”“我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些?”通过多诵读、多思考、多比较来追求朗读的满意效果。

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后评议:好,好在哪里;不好,什么原因,如何改进。当然不是每读必评,但对于一些有共性或有代表性的“个读”适当进行评议,在读法上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三,可结合具体内容提示相关读法。如:怎样把握喜怒哀乐、激动紧张等情感基调,怎样进入语言情境,注意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柔刚等等。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贯彻“过程与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理解的过程,逐步掌握感悟理解的有效方法。

一是提示理解方法,教师可因文而异,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适当提示相关的理解方法,例如按什么顺序学,用什么方法学,抓什么要点学,带什么问题学等等。

二是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展示阅读理解时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法指导,在导读理解时,教师可对学生的解答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谈你的想法。”“能说说你理解错了的原因吗?”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启迪,形成“互感”。

(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西南大学21年6月机考资料

(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西南大学21年6月机考资料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3.0分,共18.0分)

1.

吴泓《和学生一起读<论语>》教学随笔中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是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2.

王崧舟《枫桥夜泊》课例中,初读阶段王老师实施了四个层次的教学,其中第一层是()。

A.读顺口

B.读出节奏

C.读出味道

D.教师隐退

3.

钱梦龙《愚公移山》课例中,执教者一共设计了()大主问题,有条不紊地以聊故事的姿态“暗地”里开展系列教学内容的学习。

A.1

B.2

C.3

D.4

4.

在开展语文阅读探究性学习应做到()。

A.加深对人文的探讨

B.加深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C.采用花样跌出的教学方法

D.紧扣探究内容,不蔓不枝

5.

李老师自评自己的《陋室铭》这一堂课是“()为核心,以运用为主旨”。

A.问答

B.自读

C.体验

D.诵读

6.

板块设计教学刻意变“以讲为主”为(),重视创设各种活动式教学设计。

A.“以活动为主”

B.“以写为主”

C.“以自学为主”

D.“以诵读为主”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道题3.0分,共12.0分)

多选、少选、错选都不得分

1.

宁鸿彬老师提出的“宁氏三原则”是()。

A.“三不迷信”

B.“三个允许”

C.“三个欢迎”

D.“三个尊重”

2.

郭初阳《项链》课例中执教者用到的文本解读方法有()。

A.传记解读法

B.原型解读法

C.接受美学解读法

D.文本细读

3.

方帆《荔枝蜜》课例的教师是学习的管理者、()等。

A.支持者

B.引领者

C.传授者

D.组织者

4.

散文独特的审美特质包括性情之美、()。

西南大学20年6月[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机考【答案】

西南大学20年6月[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机考【答案】
2.关于小标题在文章中作用的理解。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先说说小标题的一般作用,然后找一找本文是否有小标题和有关内容不相符的情况,由初步感知到深层挖掘;第二层次是归纳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由具体分析到抽象归结;第三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这是语言的具体学用;第四层次是比较两种小标题的不同效果,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比较阅读。
3.关于文本内涵的把握。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归纳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的主要品质;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小小男子汉宣言》。这种对文本内涵或主题的分析归纳,打破了传统课堂临近结束时空洞归结主题的方式,而是结合具体文本分层逐步挖掘出作品的主题或内涵,充分体现了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主张。
4.关于语言话动。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合作完成诗。语言话动是阅读教学理念之一,也是“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教学的具体形式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切块融合。“切块”教学和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力求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话动充分。这堂课更多体现是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将文本内容理解和语言品味及结构特点、写人方法融合;将阅读中的语言话动、问题探讨和文本理解融合;将阅读中的语言话动和写作中的语言实践融合。这个教学话动既是线性的,又是多维的;既是平面的,又是立体的。

西南大学19秋[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19秋[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学19秋[1098]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学⽹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098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程少堂《诗经·⼦衿》课例执⾮常关注教学内容与()的勾连,使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古代经典中接受⽂⾔知识。

1.政策法规

2.古代典故

3.外国⽣活

4.现代⽣活

2、钱梦龙执教《愚公移⼭》的课例,⼀共设计了()个⼤主问题,有条不紊地以聊故事的姿态“

1. E. 2

2. 4

3. 3

4. 1

3、李卫东⽼师执教《陋室铭》课例,是以“()为核⼼,以运⽤为主旨”。

1. B. 诵读

2. D. 问答

3.体验

4.⾃读

4、王崧⾈积极倡导()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的⾔语⽣命为核⼼,深化语⽂教育改⾰,促

1.本⾊语⽂

2.诗意语⽂

3.绿⾊语⽂

4.⼼根语⽂

5、下列哪⼀项不属于现代语⽂教育活动中的语⽂课程现象。

1. C. 层次性

2.物质性

3.活动性

4.关系性

6、张⽟新执教《东坡词⼆⾸》的课例中,特别强调“教服务于学”,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在()。

1.想象

2.朗读

3.阅读⽅法和策略

4.写作

7、武凤霞的《⼀株紫丁⾹》课例是借助()对接⼉童⽣活。

1.图画

2.资料推展

3.想象

4.故事

8、郭初阳执教《项链》的课例中,对“她也是⼀个美丽动⼈的姑娘”中的“也”的解读采⽤的⽂本解读⽅式是

1.⽂本细读

奥鹏教育西南大学高起专2022语文答案

奥鹏教育西南大学高起专2022语文答案

奥鹏教育西南大学高起专2022语文答案

1、孔子名丘,字(仲尼)。

2、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论语)。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4、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为何民不加多)。

5、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相对)主义的。

6、陈情表选自(文选)。

7、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8、箱子岩的作者是沈从文。

9、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激流三部曲)。

10、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翻译)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20分

1、庄子《逍遥游》的核心思想是()

A:追求建功立业的积极人生

B: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理想

C:反对暴政的愤慨之情

D:反对战争

参考答案:B

2、以下作品用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A: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B:柳永《望海潮》

C:《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D:柳宗元《蝜蝂传》

参考答案:A

3、白居易提出的文学主张是()

A:文章应该明道、致信、事用

B:惟陈言之务去

C:辞必达意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参考答案:D

4、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是()

A:杜十娘

B:崔莺莺

C:王宝钏

D:杜丽娘

参考答案:D

5、下列作品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方法说理的是()A:苏轼《贾谊论》

B:墨子《非攻》

C:王国维《治学三境说》

D:鲁迅《狂人日记》

参考答案:B

6、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使用得最多的手法是()

A:象征类比

B:夸张拟人

C:铺垫反衬

D:反复暗示

参考答案:A

7、历史上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并委之以重任的君王是()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

参考答案:C

8、沈从文《箱子岩》的最后写到贺龙闹革命的意图是()

A:赞扬贺龙的革命精神

B:照应文章的开头,使结构更完整

C:对湘西人民寄予创造新的历史的希望

D: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之更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C

9、陶渊明《归园田居》是一首()

A:五言律诗

B:五言古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乐府

参考答案:B

10、创造性地运用了"美人香草”的比兴手法,并突破了四言句式的诗歌是A:《诗经》

B:楚辞

C:唐诗

D:汉乐府

参考答案:B

二、[多选题]10分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一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一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专升本大学语

文模拟题及答案一

复习资料

1. 《礼记》是一部()

A.法家著作;

B.道家著作;

C.墨家著作;

D.儒家著作

2. 1921年6月,郁达夫参与发起成立()

A.文学研究会;

B.创造社;

C.新月社;

D.狂飙社

3. 《战国策》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

B.笔记体史书;

C.纪传体史书;

D.国别体史书

4. 1921年7月,发起组织文学团体“创造社”的是()

A.鲁迅

B.茅盾

C.闻一多

D.郭沫若

5. 茅盾的《香市》选自()

A.《闲书》;

B.《龙·虎·狗》;

C.《话匣子》;

D.《印象·感想·回忆》

6. 老舍的中短篇小说佳作是()

A.《骆驼祥子》;

B.《龙须沟》;

C.《月牙儿》;

D.《四世同堂》

7. 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

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8. 下列属于曹操的作品是()

A.《陌上桑》;

B.《行路难》;

C.《短歌行》;

D.兵车行》

9. 梁启超《论毅力》写于()

A.戊戌变法之前;

B.戊戌变法失败后

C.五四运动之时;

D.五四运动之后

10. 《选择与安排》选自朱光潜的论文集()

A.《悲剧心理学》

B.《谈美》

C.《谈文学》

D.《诗论》

11. 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郊;

C.王昌龄;

D.贾岛

12. 朱自清发表的的第一部散文集是()

A.《你我》

B.《踪迹》

C.《背影》

D.《欧游杂记》

13. 《箱子岩》选自沈从文的()

A.《话匣子》;

B.《湘西》;

C.《湘行散记》;

D.《长河》

14. 《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西南大学0949语文名师典型案例细读(优秀范文5篇)

西南大学0949语文名师典型案例细读(优秀范文5篇)

西南大学0949语文名师典型案例细读(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西南大学0949语文名师典型案例细读

0949(语文名师典型案例细读)

1:[判断题] 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基于一定的问题来思考探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直接接受某种知识或经验。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 话题式手法主要是一种探究的手法,即设置难易适度的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问题,给学生以”抓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 说读式手法是指用边读边说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在读与说的充分活动中对课文内容进行多角度的广泛的理解。参考答案:正确 4:[判断题] 原型解读是现代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又称神话原型派文艺批评、分析心理学派文艺。要打破每部作品的界限,强调带有普遍性的原型因素,原型批评不把作品列为主要批评对象,而侧重于从宏观上总结文艺的普遍规律。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在课程教学语境下谈文本细读主要是强调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独立的存在,阅读要以作品文本自身展开描述和评价。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 文心技巧包括读者意识、发表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文心技巧”没有实实在在的训练,所以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没有实质意义。

2C:散文的结构美 D:散文的音韵美参考答案:ABC 6:[多选题]联系张学青《月光启蒙》教学实录,可以发现散文的词汇教学策略有:A: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真切体验“民谣” B:铺桥搭路,促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抽象词汇

西南大学22春[0297]《教育案例研究》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2春[0297]《教育案例研究》在线作业答案

0297 20221

单项选择题

1、课堂教学的环节主要有:备课环节、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课堂提问环节、教学板书环节和

1.课堂教学结束环节

2.起立环节

3.查勤环节

4.问候环节

2、下列关于案例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有:、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

1.案例是可以杜撰的事件

2.案例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3.案例是有批评意义的事件

4.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3、课堂教学的环节主要有:备课环节、、课堂提问环节、教学板书环节和课堂教学

1.问候环节

2.课堂教学导入环节

3.起立环节

4.查勤环节

4、以最为常见的板书的形式特征为依据,可把板书分为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和四种类

1.漫画式

2.图文式

3.图书式

4.列表式

5、课堂讨论的方式方法从来看,可以分为对抗式讨论和合作式讨论。

1.组织形式

2.讨论方式

3.讨论内容

4.讨论形式

6、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师,所面临的管理对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生,二是,三是教学

1.电脑

2.教具

3.黑板

4.教材

7、教育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定标题,二是用主题定标题。

1.事件

2.原因

3.人物

4.结果

8、教育案例既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案例,也包括。

1.家庭休闲中的案例

2.班级管理中的案例

3.学校宣传中的案例

4.社区事务中的案例

9、以生动直观、联系实际为主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有:、演示导入法和实例导入法等形式

1.提问导入法

2.引趣导入法

3.审题导入法

4.间接导入法

10、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板书时应写。

1. B. 行书

2. C. 楷书

3.行楷

4.草书

11、具体说来,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教练员、导演、和备用信息库的作

18年12月西南大学《[0290]小学语文教学论》》大作业

18年12月西南大学《[0290]小学语文教学论》》大作业

谋学网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学前教育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小学语文教学论【0290】 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论述题(共3题,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语文素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试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3.结合教学实际试述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施走向。二、案例分析题(共2题,任选1题;每题40分,共40分)

1.下面这首古诗,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写出简单的教学过程。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试分析下述案例中这位老师在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如何进行主题选择与设计的?【案例】

很偶然,在画报上李老师看到一张震撼了她的画页,它有一个标题:西部——美丽的田野。李老师决定抓住这个主题,让学生去关注一下西部,关注一下那片希望的田园。有了这个打算,李老师很快想到第九册语文课本上有几篇课文就是和西部有关的,像《可爱的草塘》、《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白杨》、《高粱情》……李老师想,其他学科的课本上也肯定能挖掘出一些和西部有关的内容。于是,她翻阅了第九册的音乐书、美术书、社会书。果真本学期的社会书上有《认识行政区划》,下学期的社会书上有西部一些省份的专门介绍,这可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音乐书上,有一首《谁也离不开谁》,不就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吗?除了那首歌,李老师的脑海中又冒出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南泥湾》,相信学生们也曾听过吧!至于美术课呢,它提出了想象画的要求,这自然又多给了学生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通过这个调查,李老师协同本校社会、音乐、美术这几门学科的教师,共同确定了“关注西部”的综合性学习主题。

西南大学 语文教学方法论(参考答案)2012年9月

西南大学  语文教学方法论(参考答案)2012年9月

西南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论

第五次作业

1、请谈谈本课程提出的语文教学三大原则的含义。

"授之以语”,突出语言文学的学科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授之以欲”,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授之以渔”,建构学习方式的长效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方法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

2、《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怎样的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3、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语文课堂?

我们应该追求真实的、充实的、人文的语文课堂。真实的语文课堂是有真情、有真话的课堂;充实的语文课堂是有内容、有收获的课堂;人文的语文课堂是有文采、有文化的课堂。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习和生活,不压抑、不虚假、不枯燥,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

4、任选某一节语文课,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及特点。

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或程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如"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分组交流-朗读比赛”这样的教学模式(程序)就体现了"以朗读为目标、以活动促发展、以交流促学习、以竞赛激兴趣”的特点。

5、请简要分析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

、"熟悉――陌生――再熟悉”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是在熟悉的母语环境中发现并生成新知识的过程;是在教学的语言环境中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是在平等的语言环境中师生双方进行人文精神对话的过程。

西南大学《综合教育与语文综合教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综合教育与语文综合教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多选题]文理艺大综合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A:以“视点结构”作为知识构成基本逻辑线路

B:以“审美”为教与学的动力

C:科学、审美、实践三者的有机统一

D:以建立在科学认知和审美体验基础上的实践活动为教学载体

参考答案:ABCD

2:[单选题]综合是指:

A:将多因素、多方面、多条件、多问题等加在一起

B:将多因素、多方面、多条件、多问题等有机合为一体

C:将多因素、多方面、多条件、多问题等连为一体

D:将许多事物和事物的方方面面联系到一起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课内综合教学设计指:

A:以一课的主要知识为中心联系课的各部分各因素的综合教学设计B:在课堂内进行的综合教学设计

C:在课堂内教学的研究性教学设计

D:对一堂课的内部因素进行整合而进行的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综合与分析的关系是:

A: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

B:两种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

C:两种互为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

D:两种无关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语文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A:联系其他课程的桥梁和中介

B:其他课程的补充性课程

C:专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课程

D: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性课程

参考答案:C

6:[单选题]语文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

A:对立关系

B:科学在先,人文在后

C:科学在后,人文在先

D:科学是“筋骨”,人文是“血肉”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综合性指:

A:全面培养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B: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及文学素养

C:促进语文素质及健全人格的发展

D:培养语文素质、能力,同时促进德、智、体、美等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0488]《大学语文》2020西南大学网教作业答案

[0488]《大学语文》2020西南大学网教作业答案

[0488]《大学语文》2020春

课程代码:0488 学年学季:20201

单项选择题

1、被王蒙称作“文学界的白衣天使”的当代作家是()

D. 周涛

毕淑敏

马丽华

史铁生

2、操《蒿里行》中“弟称号,刻玺于北方”两句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董卓吕布

操丕

安尙

袁绍袁术

3、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主题是()

歌咏山水自然之美,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歌咏自然山水之美,表达特立独行的高尚品格

歌咏自然山水之美,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歌咏山水自然之美,表达游览山水之乐

4、操诗歌风格特点是()

沉郁顿挫

苍凉悲壮

奔放飘逸

清新自然

5、《燕昭王求士》中“千金市骨”故事的意义是()

对人才的重视

是对统治者奢华生活的指斥

对人才的压制

对昏庸君王的批判

6、称誉《史记》具有“不虚美,不隐恶”精神的人是()

郭沫若

司马光

鲁迅

班固

7、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是()

《水浒传》

《前汉演义》

《三国演义》

《后汉演义》

8、历史上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反而重用管仲的君王是()

齐宣公

齐桓公

齐闵王

齐惠王

9、白《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又清发”诗句中的“小”是指()

灵运

10、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的描写对象是()

知识分子

城市小市民

农民

工人

11、在创作手法上,《诗经》开创了()

象征主义的传统

英雄主义的传统

现实主义的传统

浪漫主义的传统

12、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一词突出的特点是()

豪壮奔放

清丽婉转

柔中寓刚

平易自然

13、孔子曾经提出过的主是()

兼爱非攻

克己复礼为仁

施仁政,行王道

严刑峻法

14、23、《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柳依依”诗句的抒情特点是()

大学语文西南大学作业答案.doc

大学语文西南大学作业答案.doc

1. 李白《宣州谢確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结构特点是

D・起伏跌宕

2. 苏轼《贾谊论》中用孔子、周勃等人证明贾谊不善忍、不善等待的弱点,这里的论据是(B

B .事实论据

3.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B )

B .铺叙

4. 《战国策.燕昭王求士》中用〃干金市骨"的寓言说明的道理是

A. 对人才的重视

5. 辛弃疾《摸鱼儿》词中借用赵飞燕、杨玉环两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C )

C・对陷害忠良者的警告之意

6. 曹操《蒿里行》一诗,前部分军阀混战、群魔乱舞的典型场景,后部分写白骨露野、赤地千里的现实画面,这两个部分构成的关系是(A )

A. 对比

7. 白居易诗歌创作总体具有的风格特点是(B )

B •清丽婉转明快自然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名句出自(C)

C・屈原《离骚》

9.司马迁《史记.管宴列传》一文贯串整个合传(管仲和晏婴)的内在线索是(D

D ."知〃与"不知"

10•作为词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念奴娇〃是(B)

B・词牌

11.王国维《治学三境界》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的人生境界是

C.奋斗

12墨子《非攻》的主题是(B)

B・反对侵略战争

13. 鲁迅《狂人日记》〃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中,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象征

C・狂人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14. 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的主要内容是

B. 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

15沈从文《箱子岩》中塑造的〃跛脚什长〃是一个

C・不务正业的、走私贩毒的兵油子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一回中,袁绍的性格特点有()

(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西南大学第二套限时资料

(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西南大学第二套限时资料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3.0分,共18.0分)

1.

郑晓龙的作文构思策略中的第三步是()。

A.说文解字

B.意义链接

C.词语链接

D.自问自答

2.

张玉新在“原生态”教学观中提出教学应该立足于()。

A.方便教师教学

B.方便学生学习

C.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

D.学生的自然本性

3.

陈钟樑老师在《合欢树》一文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学风格是()。

A.华丽

B.平淡朴素

C.标新立异

D.平平无奇

4.

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

A.共生互学

B.和谐

C.平等

D.以上三者都是

5.

贾志敏老师主张语文课堂要做到“三实”,其中()是教学的本色。

A.真实

B.朴实

C.扎实

D.厚实

6.

以下不是郭初阳课堂特点的是()。

A.尊重原文

B.选取的角度巧妙

C.注重同学参与

D.感性教学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道题3.0分,共12.0分)

多选、少选、错选都不得分

1.

从黄厚江《我们家的男子汉》可看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学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是来自于()。

A.文本

B.学生视角

C.教师的亲自阅读。

D.真实生活

2.

余映潮《天上的街市》课例中的三个乐章分别是()。

A.读

B.找

C.背

D.写

3.

诗歌从体裁上可分为()。

A.古体诗

B.律诗

C.近体诗

D.绝句

4.

张玉新《东坡词两首》中,执教者教学推进过程以学生“自然阅读”的认知规律为主线,具体可以总结为()。

A.第一次阅读

B.第二次阅读

C.背诵

D.深度理解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道题2.0分,共10.0分)

西南大学入学测试机考《大学语文(专升本)》模拟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入学测试机考《大学语文(专升本)》模拟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入学测试机考《大学语文(专升本)》模拟题及答案

1、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2)()

A.散曲

B.套数

C.诸宫调

D.杂剧

标准答案:D

2、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2)()

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鸵传》

C.《马伶传》

D.《李将军列传》

标准答案:B

3、七言绝句《从军行》的作者是()(2)()

A.王维

B.王昌龄

C.王之涣

D.王建

标准答案:B

4、《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2)()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陶潜

标准答案:A

5、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2)()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标准答案:A

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2)()

A.仕途失意

B.伤春惜别

C.羁旅行役之苦

D.伤古叹今之悲

标准答案:C

7、《饮酒》(结庐在人境)的作者是()(2)()

A.曹操

B.李白

C.王维

D.陶渊明

标准答案:D

8、谥号“靖节先生”的诗人是()(2)()

A.杜甫

B.李白

C.陶渊明

D.曹操

标准答案:C

9、中国现代杂文的创始人是()(2)()

A.鲁迅

B.郭沫若

C.梁启超

D.朱光潜

标准答案:A

10、《炉中煤》作者是()(2)()

A.郭沫若

B.鲁迅

C.冰心

D.艾青

标准答案:A

11、《心灵的灰烬》的作者是()(2)()

A.梁启超

B.朱自清

C.朱光潜

D.傅雷

标准答案:D

12、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2)()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论述语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落实。

在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是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向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例如“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读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至关重要。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经常提醒自己:“我读得准确流利吗?”“我读出情感了吗?”“我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些?”通过多诵读、多思考、多比较来追求朗读的满意效果。

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后评议:好,好在哪里;不好,什么原因,如何改进。当然不是每读必评,但对于一些有共性或有代表性的“个读”适当进行评议,在读法上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三,可结合具体内容提示相关读法。如:怎样把握喜怒哀乐、激动紧张等情感基调,怎样进入语言情境,注意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柔刚等等。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贯彻“过程与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理解的过程,逐步掌握感悟理解的有效方法。

一是提示理解方法,教师可因文而异,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适当提示相关的理解方法,例如按什么顺序学,用什么方法学,抓什么要点学,带什么问题学等等。

二是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展示阅读理解时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法指导,在导读理解时,教师可对学生的解答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谈你的想法。”“能说说你理解错了的原因吗?”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启迪,形成“互感”。

三是介绍学习经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安排学生交流阅读理解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说说怎样读思画议,扣词析句;怎样把握中心,体悟情感。通过对一篇篇课文、一个个问题的学法提示,学生自然会领悟到针对所学内容该采用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技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总的来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启发者、授之以渔,起到帮扶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方法”,在领悟方法的同时要感悟“过程”,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使其在终身学习中受益。方法与过程是紧密相连的,脱离了具体过程讲方法,方法无所谓优劣,离开方法去讲过程,过程无所谓好坏,把过程与方法对应起来去思考、去学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举例论述洪振涛的语感教学方法。

语言训练感受为先——浅谈学生的语感训练

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本文想就对语感的培养问题,谈一点做法。

一、形象思维引路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化为图象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

例如,我指导学生读《少年闰土》一文中描写闰土看瓜刺猹的精彩片段时,先利用课文插图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画面,然后通过音乐烘衬,富有情趣的听读渲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试着让画面动起来。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听读中,那深蕴在文字中的语言色彩、情境气势,激活了学生的“内在视像”,少年闰土那勇敢可爱、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极富生活气息的鲜明画面跃然心中。学生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不再是单薄、被动、毫无情趣的。之后的学生感情朗读和当堂背诵环节,充分证明“寻言观象”“意以象生”的道理。

通过语言文字的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以有效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品词析句比较

每一篇课文都是由词和句子组成的。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揣摩欣赏,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敏锐程度。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有两句话是“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和“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这两个句子中的“才”字蕴涵丰富的意味和情感信息,如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以揣摩、玩味,就会失去一次训练学生语感的契机。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直觉将无从培养。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两个句子时,让学生驱遣想象,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反复比较,使抽象的语言具体生动起来,在这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象中,去捕捉作者心灵震颤的霎间。学生终能体会到两个“才”字背后的丰盈的情味,最终“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在课文中,像这样经过作者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使用的词句有很多。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采用换、补、丢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细细体味,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促使语感不断的增强。

三、感情朗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捷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知的表现。

《只有一个地球》中描写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怎样才能感受到这一点呢?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到能突出地球可爱的句子来读一读。这时的读,学生还只是处在对语言文字表面的感知上。接着,我演示多媒体课件:茫茫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蓝色纱衣的晶莹透亮的球体。当学生看到它时,真正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亲切,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激起对地球由衷的热爱之情。然后,我引导学生自由练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谈谈通过这句话朗读读懂了什么。在大家畅所欲言后,我顺势而导,引导学生读出感情。于是,学生把

自己对地球母亲的感激与深情融入了自己的朗读中,师、生和文本之间产生了共鸣: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

四、生活经验联系

研究表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够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的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第一场雪》中有句话这样写道:“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蓬松松”“ 沉甸甸”两个叠词,生动具体的描绘了雪落枝头的情态。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平时看到的雪景来理解。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是“沉甸甸”的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更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如棉花是蓬松松的,但是放到一张白纸上就显得有点沉了,若是撒上一点水就沉甸甸了。联系这个生活经验,学生能正确理解:那雪球是堆积在承载力很小的树叶上的,所以让人感到沉甸甸。

五、巧加提示入境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

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