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篷抗倾覆验算

合集下载

关于雨篷设计计算

关于雨篷设计计算

关于雨篷设计计算关于雨篷设计1. 雨篷板的设计雨篷板是固定于雨篷梁上的悬板,其承载力按受弯构件计算。

雨篷的计算跨度取板的挑出长度。

计算单元取1 m板带,计算截面取板的根部。

雨篷板的截面高度,即雨篷板的厚度,可取挑出长度的l/12~l/10,且≥80 mm,若采用变厚度板,则板的悬臂端厚度应不小于50 mm。

计算时按下列两种荷载组合情况考虑:(1) 均布活荷载和雪荷载中的较大者与恒荷载组合。

(2) 恒荷载加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2. 雨篷梁的设计雨篷梁承受下列荷载,并在梁内产生各种相应的内力:(1) 雨篷梁兼作门过梁,承受着门过梁上砌体的重量,由于砌体的起拱作用,有一部分重量直接传给支座,而只有部分砌体重量作用在过梁上(详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由此可以计算出弯矩和剪力。

(2) 雨篷梁的自重作为均布荷载作用在梁上而引起弯矩和剪力。

(3) 雨篷板传来的荷载,可根据雨篷板端部作用集中荷载以及雨篷板面作用均布荷载的两种情况,计算得到雨篷梁上承担的较大的均布荷载和扭矩,扭矩的分布在梁两端支座处最大,在跨中最小。

根据雨篷梁的受力特点,可按弯、剪、扭构件进行截面设计,确定所需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截面面积,并满足有关构造要求。

3. 雨篷抗倾覆验算进行抗倾覆验算要求满足: Mov ≤ Mr式中,Mov——雨篷板的荷载设计值对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

Mr ——雨篷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且Mr =0.8 Gr(l2-x0)Gr——雨篷的抗倾覆荷载。

为雨篷梁尾端上部45°扩散角范围内本层的砌体、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以及梁自重之和。

45°扩散角范围内的水平长度l3=ln/2,Gr作用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l2=l1/2。

雨篷梁两端埋入砌体愈长,压在梁上的砌体重量增加,则抵抗倾覆的能力愈强,所以当公式不满足时,可以将雨篷两端延长,或者采用其他拉结措施。

一般当梁的净跨长ln<1.5 m 时,梁一端埋入砌体的长度a宜取a≥300 mm,当ln≥1.5 m时,宜取a≥500 mm。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五、施工计算1、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本工程基坑最深11、0米左右,此处得土为粘性土,可以采用“等值梁法”进行强度验算。

首先进行最小入土深度得确定:首先确定土压力强度等于零得点离挖土面得距离y,因为在此处得被动土压式中:P挖土面处挡土结构得主动土压力强度值,按郎肯土压力理论进行计b算即土得重力密度此处取18KN/m3修正过后得被动土压力系数(挡土结构变形后,挡土结构后得土破坏棱柱体向下移动,使挡土结构对土产生向上得摩擦力,从而使挡土结构后得被动土压力有所减小,因此在计算中考虑支撑结构与土得摩擦作用,将支撑结构得被动土压力乘以修正系数,此处φ=28°则K=1、78主动土压力系数经计算y=1、5m:挡土结构得最小入土深度t与墙前被动土压力对挡土结构底端得力矩相等来进行计算x可以根据P0挡土结构下端得实际埋深应位于x之下,所以挡土结构得实际埋深应为(k经验系数此处取1、2)2经计算:根据抗倾覆稳定得验算,36号工字钢需入土深度为3、5米,实际入土深度为3、7米,故:能满足滑动稳定性得要求2、支撑结构内力验算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最后一部支撑支在距管顶0、5m得地方,36b工字钢所承受得最大剪应力d=12mm,经计算36b工字钢所承受得最大正应力经过计算可知此支撑结构就是安全得3、管涌验算:基坑开挖后,基坑周围打大口井两眼,在进出洞口得位置,可降低经计算因此此处不会发生管涌现象4、顶力得计算工程采取注浆减阻得方式来降低顶力.φ1800注浆后总顶力为:F=fo、S*0、3=25*667/10*0、3*1、1=550tfo—土得摩擦阻力,一般为25KN/m2S-土与管外皮得摩擦面积0。

3-注浆减阻系数1。

1—顶力系数5、后背得计算E=1、5×0、5×Υ×H2×tg2(45+φ/2)+2chtg(45+φ/2)(式中Υ土得重度(18KN/m3)c土得粘聚力10kpa,φ摩擦角28º)计算得每米588吨,后背工作宽度为4米,后背承载力为2354吨。

雨篷

雨篷

M
1 g
8
ql02

M
1 8
gl02
1 4
Fl0
取其较大值
l0——雨蓬梁的计算跨度, l0=1.05ln
g,q F
l0
②计算剪力时,设雨蓬板端传来的 Fk=1kN集中可变荷载与雨蓬梁支座 边缘的位置相对应,则雨蓬梁支座 边缘剪力为: (按简支梁计算)
V
1 2
g
qln
或V
1 ——雨蓬梁的净跨
3、雨蓬梁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1)作用在雨蓬梁上的荷载
Gr
l2 g,q F
①雨蓬梁自重 ②雨蓬板传来的荷载 ③上部墙体的重量及楼(屋)面梁、
板可能传来的荷载
O x0=0.13 l1
l1
l
b
(2)内力计算及截面设计
①计算弯矩时,设雨蓬板端传来的Fk=1kN集中可变荷载与雨 蓬梁跨中的位置相对应,则雨蓬梁跨中最大弯矩为:(按简 支梁计算)
O x0=0.13 l1
l1
l
b
① 永久荷载:包括板自重、面层及粉刷重等
② 雪载或0.5kN/m2的均布可变荷载q,取较大值;
③ 作用在板端的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Fk=1kN。 进行承载力计算时,沿板宽每隔1m考虑一个集中荷载;
进行雨蓬抗倾覆验算时,沿板宽每隔2.5~3.0m考虑
一个集中荷载。
(2)内力计算及截面设计 通常取1m宽按悬臂板进行计算,取根部板厚进行截面设计。
端部厚he ≥ 50mm。
60
受力钢筋
60
≥50
≥70
h
分布钢筋
b
600~1000
为防止雨水沿墙缝渗入墙内,通常在梁顶设置高过板顶 60mm的凸块。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五、施工计算1、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本工程基坑最深米左右,此处的土为粘性土,可以采用“等值梁法”进行强度验算;首先进行最小入土深度的确定:首先确定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点离挖土面的距离y,因为在此处的被动土压力等于墙后的主动土压力即:()a p b K K P y -=γ式中:P b 挖土面处挡土结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值,按郎肯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即 a a b K cH K H P 2212-=γ γ 土的重力密度 此处取18KN/m 3p K 修正过后的被动土压力系数挡土结构变形后,挡土结构后的土破坏棱柱体向下移动,使挡土结构对土产生向上的摩擦力,从而使挡土结构后的被动土压力有所减小,因此在计算中考虑支撑结构与土的摩擦作用,将支撑结构的被动土压力乘以修正系数,此处φ=28°则K=93.42452=⎪⎭⎫ ⎝⎛+⋅=ϕ tg K K p a K 主动土压力系数 361.02452=⎪⎭⎫ ⎝⎛-=ϕ tg K a 经计算y=挡土结构的最小入土深度t 0:x y t +=0x 可以根据P 0和墙前被动土压力对挡土结构底端的力矩相等来进行计算 ()m K K P y t a p 9.2600=-+=γ挡土结构下端的实际埋深应位于x 之下,所以挡土结构的实际埋深应为 m t K t 5.302=⋅=k 2 经验系数此处取经计算:根据抗倾覆稳定的验算,36号工字钢需入土深度为米,实际入土深度为米,故:能满足滑动稳定性的要求2、支撑结构内力验算主动土压力:a a a K cH K H P 2212-=γ 被动土压力:p p p cK K H P 2212+=γ 最后一部支撑支在距管顶的地方,36b 工字钢所承受的最大剪应力d I Q d I Q S S z x x z ⎪⎪⎭⎫ ⎝⎛==*max max *maxmax max τ,3.30*max cm I S z x= d=12mm,经计算 []ττ<=a MP 6.26max36b 工字钢所承受的最大正应力[]σσ<==a MP WM 9.78max 经过计算可知此支撑结构是安全的3、管涌验算:基坑开挖后,基坑周围打大口井两眼,在进出洞口的位置,可降低经计算25.12''''=-γγγωh kh 因此此处不会发生管涌现象4、顶力的计算工程采取注浆减阻的方式来降低顶力;φ1800注浆后总顶力为:F==25667/10=550tfo—土的摩擦阻力,一般为25KN/m2S—土与管外皮的摩擦面积0.3—注浆减阻系数1.1—顶力系数5、后背的计算E=××Υ×H2×tg245+φ/2+2chtg45+φ/2式中Υ土的重度18KN/m3c土的粘聚力10kpa, φ摩擦角28º计算得每米588吨,后背工作宽度为4米,后背承载力为2354吨;参照最深基坑;考虑到工字钢和管材的受力和整体后背的情况后背的承载力不超过1200吨为宜;六、工作坑的支护工作坑按坑深分两步支撑或三步支撑,深度小于6米的为两步支撑,深度大于6米的为三步支撑,支撑采用I36b双工子钢作顺水,顺水托架用三角形钢板制成焊接在钢桩上,每一个面上两个,并用Φ16钢筋将顺水与钢桩焊接牢固;顺水安装时采取以长边顶住短边,并在4个交角处用钢管Φ120、t=或短工字钢做角撑,与顺水焊接;头一步顺水位置在距地面米处,最后一步顺水在距管外顶米处,按坑的深度可在第一步顺水与第三步顺水中间增加一步;七、工作坑降水1、打设大口井在水泥搅拌桩的外侧出洞口处两侧各打一眼大口井,井深12米—14米、直径米;大口井井中距水泥搅拌桩外皮米,距管外皮米,管材为无砂砼管;错误!大口井的施工方法井筒的沉设方法,采用回转钻机,或冲击钻机冲击成孔,孔径比管外径包括过滤层大于30厘米以上;钻冲成孔后,孔内的泥浆应稀释、置换,而后沉设井筒;井筒的底部用草袋片或土工布加粗砂砾石作反滤层,厚度约20厘米;井筒与孔之间的空隙,用粗砂、砾石等滤料回填至地下水位;大口井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排泥及试抽水,防止淤塞;若试抽水6小时后出水仍含有大量土颗粒呈混浊水时,应立即检查井筒封底、管口连接、过滤层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拔出井筒,重新沉设;在大口井开始抽水至基坑回填到地下水位前,不得中断抽水;使用水位自动开关控制井内水位;在抽水期间应经常检查水泵出水、地下水位变化、井底回淤等情况,防止潜水泵或水泵进水管被回淤掩埋;大口井停止抽水后,应立即拆除抽水设备,并将井孔回填密实;大口井应在基坑开挖前抽水,提前降低地下水,这有利于基坑槽的开挖及坑壁、坑底的稳定;错误!、大口井沉设深度的计算H = h +δ + h l + h 2 + IB式中:H —大口井的深度h —基坑槽深度δ —井筒封底厚度h1 —抽水泵吸水头高度h2 —井筒内预留回淤高度一般取~米I —降水坡度,一般取1/10;B —大口井与基槽的水平距离rn;八、工作坑的开挖采用机械1m³、 m³挖掘机配合人工挖土,挖土顺序为首先用挖掘机挖至第一步顺水处,然后做第一步顺水,再用挖掘机挖至第二步顺水处,做第二步顺水;并用木板卡在工子钢槽口做基坑四面的挡土撑板,中间用Φ16钢筋做横肋与钢桩焊住,再挖第三步土;当挖掘机挖到够不着土时,改用人工挖土装入土斗,用16吨吊车吊车将土吊到地面上,装入运行车拉走;。

钢结构单柱悬挑雨棚抗倾覆计算

钢结构单柱悬挑雨棚抗倾覆计算

钢结构单柱悬挑雨棚抗倾覆计算一、引言钢结构单柱悬挑雨棚在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抗倾覆性。

本文将重点解析如何进行抗倾覆计算,确保雨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抗倾覆计算的基本原理抗倾覆计算主要基于力学原理,特别是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考虑风荷载、雪荷载、自重等垂直于结构平面的作用力,以及它们产生的倾覆力矩。

确定基本风压、雪压:根据工程所在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基本风压、雪压。

计算风荷载、雪荷载:根据雨棚的尺寸、形状和高度,结合风压、雪压,计算出作用在雨棚上的风荷载、雪荷载。

计算倾覆力矩:根据风荷载、雪荷载以及雨棚自重等产生的倾覆力矩,计算出雨棚的抗倾覆力矩。

判断是否满足抗倾覆要求:将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满足抗倾覆要求。

三、抗倾覆计算的步骤确定基本参数:包括雨棚的尺寸、形状,所在地的基本风压、雪压等。

计算风荷载、雪荷载:根据风压、雪压和雨棚的尺寸,计算出作用在雨棚上的风荷载、雪荷载。

可以使用公式如下:风荷载标准值Wk = βgz μs1 μz w0其中,βgz为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μs1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μz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为基本风压。

雪荷载标准值WK=Sk μd Gs其中,Sk为雪压强度,μd为积雪分布系数,Gs为雪的重量。

3. 计算雨棚自重:根据雨棚的材料和尺寸,计算出雨棚的自重。

可以使用公式如下:自重=面层重量+钢骨架重量4. 计算倾覆力矩和抗倾覆力矩:根据风荷载、雪荷载和雨棚自重等产生的倾覆力矩和抗倾覆力矩,可以使用公式如下:倾覆力矩=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雪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雨棚自重产生的倾覆力矩抗倾覆力矩=基础反力×基础埋深+锚固点反力×锚固点埋深(针对锚固点固定的抗倾覆验算)或抗倾覆弯矩(针对悬挑端固定的抗倾覆验算)5. 判断是否满足抗倾覆要求:将计算出的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满足抗倾覆要求。

如果满足要求,则雨棚安全;否则需要对雨棚设计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件-雨篷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件-雨篷
Biblioteka 教学单元Ⅶ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2)雨篷梁抗弯、抗剪计算 按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计算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7.6雨篷设计要点
(3) 雨篷梁抗扭计算
按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计算。
lb mT g q l ( ) 2 lb b 或mT gl ( ) P l 2 2 l0 T mT 2 l0 1.05ln
雨篷抗倾覆验算
绕O点倾覆,倾覆点距墙内侧x0 = 0.13b ,要满足:
Mr Mov
式中: M0v——倾覆力矩,由雨篷板上的恒载和活载设计值引 起。施工集中荷载1.0 kN,可每隔2.5~3.0 m考 虑一个。
Mr——雨篷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Mr =0.8Gr(b/2-0.13b) Gr——雨篷梁上墙体与楼面恒载标准值之和。 按下图阴影线范围计算。

受力 雨篷板:受弯矩和剪力 雨篷梁:受弯矩、剪力、扭矩作用 雨篷整体:受倾覆力矩
计算 (1)雨篷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雨篷梁弯,剪,扭承载力计算; (3)雨篷整体抗倾覆验算。



雨篷板设计 取1m宽板带,按悬臂构件设计,注意事项为: (1)施工集中荷载作用于雨篷篷板端部。荷载规定见教 材190页 (2)活荷载要考虑分布与集中两种形式,选弯矩大者配 筋 (3)受力钢筋配在板的顶面
11.5雨篷
组成:雨篷板+雨篷梁
雨篷构造要求:一般雨篷板的挑出长度为(O.6~ ‍ 1.5)m或更长,视建筑要求而定。现浇‍ 篷板多数做 雨 成变厚度的,一般根部板‍ 为1/12挑出长度,但不 厚 小于70mm,‍ 端不小于60mm。 板 雨篷梁的宽度一般与墙厚相向,截面高度按承力要 求确定,一般取计算跨度的1/10,两端支承于墙体 内的长度不370mm。雨篷梁除支承雨棚板外,还兼有 门窗洞过梁的作用, 雨篷板周围往往设‍ 凸沿以便能有组织排水。 置

建筑结构——雨篷

建筑结构——雨篷

2B1.7.2雨篷板抗弯强度计算
雨篷板的承载力接受弯构件计算,在计算时 可取1m宽为计算单元(无边梁现浇),计算 跨度=挑出长度,计算部位在板的根部。
具体计算时,弯矩设计值接下列两种内力 不利组合中的最大弯矩计算。
1.恒荷载加均布活荷或雪载(均布活荷载与 雪载不同时考虑,取大值进行计算)如图1628(a)所示。
F l 1 gl 2 2
。 图16-28 雨篷板荷载
图 16—28
2B1.7.3 雨篷梁的计算
雨篷梁计算应按如下考虑:
在过梁荷载作用下,计算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 抗剪承载力;在雨篷荷载作用下,既考虑雨篷板 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弯曲(常将荷载叠加到过梁荷 载中一并计算)又要考虑雨篷板荷载对梁产生的 扭矩,从而对雨篷进行抗扭承载力计算,因此雨 篷梁应按弯、剪、扭构件计算纵向钢筋和箍筋。
2.恒载加施工或检修集中 荷载
《规范》规定,在验算挑檐、雨篷倾覆时,
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F,应置于最不利位置
上,沿板宽每隔2.5~3.0考虑一个集中荷载。
在验算挑檐、雨篷强度时,沿板宽每隔
1.0m考虑一个集中荷载。
对图16-28(a)
M max
1 (g q)l 2 2
对图16-28(b)
M max
雨篷梁计算跨度 (为洞口净宽度)
1.雨篷梁抗弯计算 计算雨篷梁弯矩、剪力时,应考虑由以
下荷载引起的内力值
(1)雨篷梁又上墙体荷载和梁板荷载, 按表16-1选用
(2)雨篷梁自重 (3)雨篷板传来的荷载 剪力取为洞口边缘处的截面上的剪力。
2.雨篷梁抗扭计算 雨篷梁的扭矩是由雨篷板荷载对梁产生的
图16-19 挑梁的抗倾覆荷载 示意
2B1.7 雨篷

雨篷抗倾覆验算

雨篷抗倾覆验算

雨篷抗倾覆验算由规范第7.4.1 条规定:砌体墙中钢筋混凝土雨篷的抗倾覆应按下式验算:M)v<M r式中M ov ------ 雨篷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M r -- 雨篷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可按第7.4.7 条的规定计算。

第7.4.2 条雨篷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 当L i>2.2h b时x0=0.3h且不大于0.13L1。

2 当L i V 2.2h b时x0=0.13L 1式中L 1 --- 雨篷埋入砌体墙中的长度(mm);x 0 --- 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mm);h b --- 雨篷的截面高度(mm)。

注:当雨篷下有构造柱时,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可取0.5x 0 。

第7.4.3 条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M r =0.8G r (L 2-x 0)式中G r----雨篷的抗倾覆荷载,为雨篷尾端上部45°扩展角的阴影范围(其水平长度为L3)内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图743);L 2----G r作用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

L i=240mm, h b=100mmL i>2.2 h b 故x o=O.3h b=O.3 x 100=30mm荷载计算雨篷板上的均布荷载:q i=1.2x 3.42x 2.5+1.4X 1.0+1.2X 1.458x 2=14.74kN雨篷板端得集中荷载:F i=1.458x 2.5=3.645kN雨篷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M ov=3.645 X ( 1.2-0.05- ( 0.120-0.030 )) +14.74 X(1.2-(0.12-0.03))2/2=12.94kN • m雨篷的抗倾覆荷载(计算时把圈梁,楼板和过梁所占的区域按墙体来考虑):l n=1.5m, l3 =0.75 mG r=((2.5+0.75 X 2) X 3-1.5 X 1.8-0.75 X 0.75) X 6.468+(2.5+0.75 X2) X 1.8 X 7.012X 2=157.48kNM=0.8G(L.X0)=0.8 X 157.48 X (0.12-0.03)=12.16kN m> M ov=12.044kN -m 故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抗倾覆计算说明及正确性验证

抗倾覆计算说明及正确性验证

桥梁博士抗倾覆计算说明及正确性验证一、概述桥博4计算抗倾覆计算分为两种算法,最不利反力法和最不利合计法。

其中,最不利反力法依据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4.1.8条文说明,“汽车荷载效应(考虑冲击)按各失效支座对应的最不利布置形式取值”。

汽车荷载按每个失效支座的最小反力进行布置,荷载组合也按每个失效支座的最小反力进行组合,该算法是完全贴合规范的。

考虑到按各失效支座取最小反力进行布置,有时并不能覆盖使总体失稳效应最不利的情况,桥博4另外提供了一种算法,最不利合计法。

最不利合计法的计算目标是使全部支座的失稳效应和达到最不利值。

该算法对于桥梁整体的抗倾覆计算更为精确且安全可靠,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抗倾覆计算方法。

二、输入界面➢在总体信息中勾选“计算倾覆”。

图2.1 总体信息➢在施工分析或运营分析中“抗倾覆”标签下填写抗倾覆信息。

图2.2 抗倾覆信息➢最不利失稳效应算法选择抗倾覆计算方法(最不利反力或最不利合计)。

➢桥梁纵轴参考线程序根据支座到桥梁纵轴参考线的距离矢量判断各桥墩的最左侧支座和最右侧支座,左倾时最左侧支座为该桥墩的有效支座,右倾时最右侧支座为有效支座。

一个桥墩只有一个有效支座。

斜交时,力臂li取支座间距在桥梁纵轴参考线垂线上的投影。

桥梁纵轴参考线也可以不填,此时程序求出各桥墩支座的重心,连接这些重心点得到一条折线,作为桥梁纵轴参考线。

对于弯桥,此时力臂li可能会误差较大。

图2.3 桥梁纵轴参考线及力臂示意图➢倾覆验算体名称用于判断哪些墩号(支座组)属于同一倾覆体,一般来说一联上部结构采用一个名称,不填表示与上一行相同。

程序支持计算多个倾覆体,多联的匝道桥可以建在同一个模型中。

➢墩号用于确定哪些支座属于同一个桥墩,同一倾覆体各行的墩号应各不相同。

➢支座或弹性链接选择同一个桥墩处的支座或弹性连接名称。

三、最不利反力法如上所述,最不利反力法是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第4.1.8条的条文说明总结而得,其中有几个问题在条文说明中可能不完全明确,程序处理方式如下。

混凝土结构设计(专升本)

混凝土结构设计(专升本)

混凝土结构设计(专升本)单选题1. 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二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_______跨。

(5分)(A) 1,2,3(B) 2,4(C) 2,4,5(D) 1,3,5标准答案是:B2. 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横向抗侧刚度最大的梁布置形式是_______。

(5分)(A) 主梁纵向布置,次梁横向布置(B) 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C) 只设次梁,不设主梁(D) 只设主梁,不设次梁标准答案是:B3. 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三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_______跨。

(5分)(A) 1,2,3(B) 1,2,4(C) 2,4,5(D) 1,3,5标准答案是:D4. 工程实践表明,次梁常用的跨度为_______。

(5分)(A) 4~6m(B) 5~7m(C) 6~7m(D) 3~5m标准答案是:A5.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存在内力重分布是因为_______。

(5分)(A) 混凝土的拉压性能不同(B) 结构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C) 各截面刚度不断变化,塑性铰的形成(D) 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标准答案是:C多选题6. 在主次梁相交处,主梁内需设置_______。

(5分)(A) 附加箍筋(B) 吊筋(C) 附加横向钢筋(D) 腰筋标准答案是:A,B,C7. 双向板配筋形式有_______。

(5分)(A) 弯起式(B) 焊接式(C) 螺旋式(D) 分离式标准答案是:A,D8. 平台梁承重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梯形式有_______。

(5分)(A) 螺旋式(B) 立柱式(C) 板式(D) 梁板式标准答案是:C,D9. 单向板中钢筋有_______。

(5分)(A) 纵向受力钢筋(B) 分布钢筋(C) 箍筋(D) 腰筋标准答案是:A,B10. 单向板一般包括的情况是_______。

(5分)(A) 悬臂板(B) 对边支承板(C) 主要在一个方向受力的四边支承板(D) 双向受力四边支承板标准答案是:A,B,C判断题11. 单向板和双向板是根据板的支承情况确定的。

雨篷(yp)设计计算书

雨篷(yp)设计计算书

雨篷(YP1)设计计算书1: 已知条件(1)雨蓬设计图:(2):设计原始数据:过梁截面宽度b=240mm,截面高h=500mm,净跨度ln=4000mm,总跨度l=6300mm,悬挑板挑出长度sb =1500mm,宽度sl=5900mm,根部厚度sd=150mm,端部厚度se=80mm,板下沉高度ss =100mm,梁上墙体高度wh=200mm,墙上恒载标准值wQ=0.50kN/m,墙体自重wR =22kN/m3,板活载标准值cQ=0.70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主筋设计强度fy =300Mpa,板主筋设计强度fys=360Mpa。

2:荷载计算(1):集中检修荷载:(作用在1m板宽)标准值:Fk=1.0 KN设计值:F=1.4X1.0=1.4 KN(2):均布恒载载:(取1m为计算单元)平均板厚:(0.08+0.15)/2=0.115 m粉刷:(考虑20mm): 0.02X20X1.0=0.4 KN/m恒载标准值:Qk=0.115X25X1.0+0.4=3.275 KN/m恒载设计值:Q=1.35X3.275= 4.42 KN/m(3): 均布活荷载:P=1.4X0.7= 0.98 KN/m3:雨蓬板计算模型:(1):板抗剪:按规范,取悬挑长度1500的1/10 即:150厚;板抗剪构造满足。

(2):板受弯计算:单位宽度挑板在墙外边缘截面产生的弯矩M= FL+ ½(Q+P)L²=1.4×1.5+0.5×(4.42+0.98)×1.5×1.5=8.175 KN.m板截面宽度b=1000mm,高度h=150mm,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 's =15mm,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近边缘距离a s =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纵向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f y =360MPa,纵向受压钢筋强度设计值f 'y =360MPa,非抗震设计,截面设计弯矩M=8.18kN ·m ,截面上部受拉。

抗倾覆验算——精选推荐

抗倾覆验算——精选推荐

地震烈度:6度地面粗糙度
:B 设备高度(距离地面高度)(m )h
=18圆形(D )
方形(b )
3设备中LNG 重量(满载)(t )
=27
设备自重(t )=基础埋深(m )
=
圆形
直径/长宽 3.4高度2
直径/长宽 4.5
4.2高度
底板(m )
一、设备条件
基础尺寸

方形
设备尺寸(m)
:基座(m )211.1
0.4
二、倾覆弯矩
1、风荷载引起的倾覆弯矩
基本风压ω0(KN/㎡)=0.4
体型系数μs=0.8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19
风振系数βz= 1.1风压标准值ωk=ω0*βz*μz*μs=0.42
构件受荷宽度= 3.00
设计值ω=0.59
线荷载q= 1.76按三角形布置线荷载q1=q/2=0.88倾覆弯矩(KN·m)Mω=(q1*h^2)/2=142.50 2、地震力引起的倾覆弯矩
采用底部件立法计算水平地震力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0.04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480
水平地震力FEK=α1·Geq=19.2水平地震力引起的倾覆弯矩M(KN·m)=345.6三、抗倾覆力
基础自重G1(KN)=378.00
覆土重G2(KN)=137.56
总重G=G1+G2(KN)=515.56
抗倾覆距l(m)= 2.10抗倾覆弯矩M=G*l(KN·m)=1082.67四、结论
抗倾覆弯矩倾覆弯矩
1082.67>552.96抗倾覆弯矩大于倾覆弯矩,故满足要求。

悬挑雨篷板计算

悬挑雨篷板计算

悬挑雨篷板计算一、荷载计算1、雨篷板荷载计算:120厚砼板:120x0.001x25=3KN/m2双面粉刷:0.06x20=1.2KN/m2荷载标准值合计:gK1=4.2KN/m22、雨篷板翻边荷载计算:翻边高:180mm翻边宽:100mm翻边重:180x0.001x100x0.001x25=0.45KN/m粉刷:0.03x20x(180x2+100)x0.001= 0.276KN/m荷载标准值合计:gK2=0.726KN/m3、活荷载:0.5KN/m2积水荷载:180x0.001x10=1.8KN/m2雪荷载:0.65KN/m2均部活荷载取qK1=MAX(0.5,0.65,1.8)=1.8KN/m2检修集中荷载:qK2=1.0KN/m取1米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均部线荷载设计值 q=1.2gK1+1.4qK1=1.2x4.2+1.4x1.8=7.56KN/m端部集中荷载设计值 P=1.2gK2+1.4qK2=1.2x0.726+1.4x1=2.27KN二、弯距配筋计算雨篷板挑出长度 L=1.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c=14.3N/mm2fy=360N/mm2h0=100mmM=qL2/2+PL=0.5x7.56x1.2^2+2.27x1.2=8.17KN.mαS=M/fcbh02=8.17x10^6/(14.3x1000x100^2)=0.057γS=(1+(1-2αS)1/2)/2=(1+sqrt(1-2x0.057))/2=0.971AS=M/γSfyh0 =8.17x10^6/(0.971x360x100)=233.72mm2选用钢筋φ8@120实配AS=419mm2三、裂缝宽度验算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2.1混凝土抗拉标准值ftk=2.01N/mm2纵向受拉钢筋表面特征系数ν=1.0钢筋弹性模量Es=200000N/mm2deq=∑(ni * di^2)/∑(ni*υ*di)=8/1=8.00ρte=As/Ate=As/0.5*b*h=419/(0.5x1000x120)=0.007取ρte=0.01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 Mk=(gK1+qK1)L2/2 +(gK2+qK2)L=0.5x(4.2+1.8)x1.2^2+(0.726+1)x1.2=6.391KN.mσsk=Mk/(0.87h0AS)=6.3912x10^6/(0.87x100x419)=175.33N/mm2ψ=1.1-0.65ftk/(ρteσsk)=1.1-0.65x2.01/(0.01x175.33)=0.355取ψ=0.355(注:当ψ<0.2时,取ψ=0.2,当ψ>1时,取ψ=1)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k(1.9c+0.08deq/ρte)/ES=2.1x0.355x175.33x(1.9x20+0.08x8/0.01)/200000=0.067< 0.3 裂缝满足要求。

雨篷计算书

雨篷计算书

点式玻璃雨棚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建筑幕墙》 JG 3035-9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2003《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DBJ/CT 014-2001《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CECS 127:2001《点支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C 1369-2001二、玻璃验算选用10+1.14+8mm钢化夹胶玻璃,其折算厚度t=11.5mm,其不利板面尺寸l a =1700mm lb=2600mml b /la=1.53la/c=13.6m1=0.8881β1=0.21231.强度σ=m1×q×l a 2×/t2≤[f g]=84.0N/mm2σ—六点支承玻璃面板中边缘最大弯曲应力设计值;m1—应力系数q—均布荷载设计值(风荷载及重力荷载)la—六点支承玻璃面板短边跨长t—玻璃厚度σ=0.8881×1.5×10-3×17002×1/11.52=29.1N/mm2σ=29.1N/mm2≤[f g]=84.0N/mm2故10+1.14+8mm夹胶玻璃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刚度u = μ1×qk×lb4/Et3〈[f]=30mmu—六点支承玻璃面板跨内的最大挠度值;μ1—挠度系数qk—均布荷载标准值la—六点支承玻璃面板短边跨长t—玻璃厚度u=0.1698×1.5×10-3×17004×1.0/(7.2×104×11.53) =19.4mm19.4mm ≤[f]=28mmu =19.4mm<1700/60=28mm故10+1.14+8mm夹胶玻璃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抗倾覆验算及模板拆除

抗倾覆验算及模板拆除

抗倾覆验算本工程由于外挑900mm,配重板仅500mm宽(见下图),为了预防倾覆,采用内支撑架加宽至1800mm,并在1800mm-800mm跨处扫地杆上铺50厚木板,木板上加载不小于5.5KN/m的砂袋的措施预防倾覆,验算及详图附后。

1. 斜支撑5.2m高,0.9m宽,换算后斜向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N =(2.229kN+9.86 kN)×1.015 =12.27kN,水平倾覆力为N =12.27kN×0.173=2.12 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2.取100mm×300mm梁支座反力为2.29kN/m,每米考虑2根立杆;100mm板支座反力为9.86kN,每米考虑1根立杆,则∑M=2.29kN×0.8×2+9.86kN×0.45=8.101 KN·m抗倾覆荷载为(安全系数取2):8.101 KN·m/1.3m×2=12.46KN故在支撑架内侧1800mm -800mm跨处每米有12.46KN向下的荷载即可满足抗倾覆要求。

采用砂袋进行堆载。

模板拆除、成品保护1、模板拆除⑴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非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得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拆模顺序:水平拉杆——柱侧模——梁侧模——梁底支撑——梁底模侧模应在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可拆除。

底模在砼强度复合下列规定时方可拆除,拆模时必须有砼强度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压报告,并经技术负责人开具拆模令后方可拆模。

2)柱模板拆除时,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掉柱箍及对拉螺栓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3)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4)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5)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2、成品保护(1)坚持每次模板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雨篷抗倾覆验算

雨篷抗倾覆验算

雨篷抗倾覆验算由规范第7.4.1 条规定:砌体墙中钢筋混凝土雨篷的抗倾覆应按下式验算:M)v<M r式中M ov ------ 雨篷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M r -- 雨篷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可按第7.4.7 条的规定计算。

第7.4.2 条雨篷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 当L i>2.2h b时x0=0.3h且不大于0.13L1。

2 当L i V 2.2h b时x0=0.13L 1式中L 1 --- 雨篷埋入砌体墙中的长度(mm);x 0 --- 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mm);h b --- 雨篷的截面高度(mm)。

注:当雨篷下有构造柱时,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可取0.5x 0 。

第7.4.3 条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M r =0.8G r (L 2-x 0)式中G r----雨篷的抗倾覆荷载,为雨篷尾端上部45°扩展角的阴影范围(其水平长度为L3)内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图743);L 2----G r作用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

L i=240mm, h b=100mmL i>2.2 h b 故x o=O.3h b=O.3 x 100=30mm荷载计算雨篷板上的均布荷载:q i=1.2x 3.42x 2.5+1.4X 1.0+1.2X 1.458x 2=14.74kN雨篷板端得集中荷载:F i=1.458x 2.5=3.645kN雨篷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M ov=3.645 X ( 1.2-0.05- ( 0.120-0.030 )) +14.74 X(1.2-(0.12-0.03))2/2=12.94kN • m雨篷的抗倾覆荷载(计算时把圈梁,楼板和过梁所占的区域按墙体来考虑):l n=1.5m, l3 =0.75 mG r=((2.5+0.75 X 2) X 3-1.5 X 1.8-0.75 X 0.75) X 6.468+(2.5+0.75 X2) X 1.8 X 7.012X 2=157.48kNM=0.8G(L.X0)=0.8 X 157.48 X (0.12-0.03)=12.16kN m> M ov=12.044kN -m 故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雨棚计算

雨棚计算

目录1 基本参数 (1)1.1 雨篷所在地区: (1)1.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1)2 雨篷荷载计算 (1)2.1 玻璃雨篷的荷载作用说明: (1)2.2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2)2.3 风荷载设计值计算: (4)2.4 雪荷载标准值计算: (5)2.5 雪荷载设计值计算: (5)2.6 雨篷面活荷载设计值: (5)2.7 雨篷构件恒荷载设计值: (5)2.8 选取计算荷载组合: (6)3 雨篷杆件计算 (7)3.1 结构的受力分析: (7)3.2 选用材料的截面特性: (9)3.3 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9)3.4 拉杆的抗拉(压)强度计算: (10)3.5 梁的挠度计算: (10)4 雨篷焊缝计算 (11)4.1 受力分析: (11)4.2 焊缝校核计算: (11)5 雨篷埋件计算(后锚固结构) (12)5.1 校核处埋件受力分析: (12)5.2 群锚受剪内力计算: (13)5.3 锚栓钢材受剪破坏承载力计算: (17)5.4 混凝土剪撬破坏承载能力计算: (20)5.5 拉剪复合受力承载力计算: (20)钢结构雨篷设计计算书1基本参数1.1雨篷所在地区:上海地区;1.2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依照上面分类标准,本工程按B类地形考虑。

2雨篷荷载计算2.1玻璃雨篷的荷载作用说明:玻璃雨篷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风荷载、雪荷载以及活荷载。

(1)自重:包括玻璃、杆件、连接件、附件等的自重,可以按照400N/m2估算:(2)风荷载:是垂直作用于雨篷表面的荷载,按GB50009采用;(3)雪荷载:是指雨篷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按GB50009采用;(4)活荷载:是指雨篷水平投影面上的活荷载,按GB50009,可按500N/m2采用;在实际工程的雨篷结构计算中,对上面的几种荷载,考虑最不利组合,有下面几种方式,取用其最大值:A:考虑正风压时:a.当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的时候,按下面公式进行荷载组合:Sk+=1.35Gk+0.6×1.4wk+0.7×1.4Sk(或Qk)b.当永久荷载不起控制作用的时候,按下面公式进行荷载组合:Sk+=1.2Gk+1.4×wk+0.7×1.4Sk(或Qk)B:考虑负风压时:按下面公式进行荷载组合:Sk-=1.0Gk+1.4wk2.2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计算:wk+=βgzμzμs1+w……7.1.1-2[GB50009-2001 2006年版]wk-=βgzμzμs1-w上式中:wk+:正风压下作用在雨篷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k-:负风压下作用在雨篷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Z:计算点标高:5m;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βgz =K(1+2μf)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A类场地:βgz =0.92×(1+2μf) 其中:μf=0.387×(Z/10)-0.12B类场地:βgz =0.89×(1+2μf) 其中:μf=0.5(Z/10)-0.16C类场地:βgz =0.85×(1+2μf) 其中:μf=0.734(Z/10)-0.22D类场地:βgz =0.80×(1+2μf) 其中:μf=1.2248(Z/10)-0.3对于B类地形,5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gz=0.89×(1+2×(0.5(Z/10)-0.16))=1.8844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A类场地:μz=1.379×(Z/10)0.24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B类场地:μz=(Z/10)0.32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C类场地:μz=0.616×(Z/10)0.44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D类场地:μz=0.318×(Z/10)0.60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对于B类地形,5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000×(Z/10)0.32=1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对于雨篷结构,按规范,计算正风压时,取μs1+=2;计算负风压时,取μs1-=-2.0;另注:上述的局部体型系数μs1(1)是适用于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小于或等于1m2的情况,当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大于或等于10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10)可乘以折减系数0.8,当构件的从属面积小于10m2而大于1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A)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μs1(A)=μs1(1)+[μs1(10)-μs1(1)]logA在上式中:当A≥10m2时取A=10m2;当A≤1m2时取A=1m2;w:基本风压值(MPa),根据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数值采用,按重现期50年,上海地区取0.00055MPa;(1)计算龙骨构件的风荷载标准值:龙骨构件的从属面积:A=3×1.5=4.5m2LogA=0.653μsA1+(A)=μs1+(1)+[μs1+(10)-μs1+(1)]logA=1.739μsA1-(A)=μs1-(1)+[μs1-(10)-μs1-(1)]logA=1.739wkA+=βgzμzμsA1+w=1.8844×1×1.739×0.00055 =0.001802MPawkA-=βgzμzμsA1-w=1.8844×1×1.739×0.00055 =0.001802MPa(2)计算面板部分的风荷载标准值:面板构件的从属面积:A=1.5×1.5=2.25m2LogA=0.352μsB1+(A)=μs1+(1)+[μs1+(10)-μs1+(1)]logA=1.859μsB1-(A)=μs1-(1)+[μs1-(10)-μs1-(1)]logA=1.859wkB+=βgzμzμsB1+w=1.8844×1×1.859×0.00055 =0.001927MPawkB-=βgzμzμsB1-w=1.8844×1×1.859×0.00055=0.001927MPa2.3风荷载设计值计算:wA+:正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龙骨上的风荷载设计值(MPa);wkA+:正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龙骨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A-:负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龙骨上的风荷载设计值(MPa);wkA-:负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龙骨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A+=1.4×wkA+=1.4×0.001802 =0.002523MPawA-=1.4×wkA-=1.4×0.001802=0.002523MPawB+:正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玻璃上的风荷载设计值(MPa);wkB+:正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玻璃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B-:负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玻璃上的风荷载设计值(MPa);wkB-:负风压作用下作用在雨篷玻璃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wB+=1.4×wkB+=1.4×0.001927 =0.002698MPawB-=1.4×wkB-=1.4×0.001927 =0.002698MPa2.4雪荷载标准值计算:Sk:作用在雨篷上的雪荷载标准值(MPa)S:基本雪压,根据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值,上海地区50年一遇最大积雪的自重:0.0002MPa.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按表6.2.1[GB50009-2001],为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篷抗倾覆验算
由规范第7.4.1条规定:砌体墙中钢筋混凝土雨篷的抗倾覆应按下式验算:
M ov≤M r
式中
M ov----雨篷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
M r----雨篷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可按第7.4.7条的规定计算。

第7.4.2条雨篷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当L1≥2.2h b时
x0=0.3h
且不大于0.13L1。

2 当L1<2.2h b时
x0=0.13L1
式中
L1----雨篷埋入砌体墙中的长度(mm);
x0----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mm);
h b----雨篷的截面高度(mm)。

注:当雨篷下有构造柱时,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可取0.5x0。

第7.4.3条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M r=0.8G r(L2-x0)
式中
G r ----雨篷的抗倾覆荷载,为雨篷尾端上部45°扩展角的阴影范
围(其水平长度为L 3)内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图
7.4.3);
L 2----G r 作用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

L 1=240mm, h b =100mm
L 1>2.2 h b 故x 0=0.3h b =0.3×100=30mm
荷载计算
雨篷板上的均布荷载:
q 1=1.2×3.42×2.5+1.4×1.0+1.2×1.458×2=14.74kN
雨篷板端得集中荷载:
F 1=1.458×2.5=3.645kN
雨篷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
M ov =3.645×(1.2-0.05-(0.120-0.030))+14.74×(1.2-(0.12-0.03))2/2=12.94kN ·m
雨篷的抗倾覆荷载(计算时把圈梁,楼板和过梁所占的区域按墙体来考虑):
n l =1.5m,75.03 l m
G r =((2.5+0.75×2)×3-1.5×1.8-0.75×0.75)×6.468+(2.5+0.75
×2)×1.8×7.012×2=157.48kN
M r =0.8G r (L 2-x 0)=0.8×157.48×
(0.12-0.03)=12.16kN ·m> M ov =12.044kN ·m
故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故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