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修辞,安徽,其他论文文档]安徽繁昌方言重叠词的修辞现象分析

合集下载

安徽繁昌方言词汇特点初探

安徽繁昌方言词汇特点初探


繁 昌 方言 词汇 的 特点
1 . 繁昌话 中的一些单音名词 , 在普通话 中带有词缀 “ ” 子 。
如:
包涵的内容却有差异。
( ) 言词 义 范 围大 , 通 话词 义 范 围小 。 :干 ”普 通话 1方 普 如 “ , 的词 义 为 “ , 分少 ” 在繁 昌话 中“ ” 了这 一 意义 , 表 干 水 , 干 除 还有
繁 昌话 中的 “ 唏 、 、 、 、 斩 ( 平 )榻 ” 别 对 阴、 捺 空 擗 因、 阴 、 分
应于普通话 中的“ 叫、 欠、 藏、 抹” 灭、 按、 掰、 砍、 。 6繁昌话 中的一些单音节形容词 , . 在普通话 中是双音节形
容词。如 : 繁 昌话 中的“ 憨、 、 分别对应于普通话中的“ 费、 巧 抛” 淘气、
出一 些 独 有 的特 点 。本 文 对 繁 昌方 言 的 词 汇 特 征 加 以描 述 , 讨 其 与 普 通 话 词 汇 的差 异 。 探
【 键 词 】繁 昌方 言 ; 汇 ; 点 ; 异 关 词 特 差
繁昌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 , , 西部 北部 毗邻长江南岸 , 南倚 皖南山系 , 东北部与芜湖市区相接 , 西南部与铜陵市接壤 。 繁昌
好 厚 ” 。
分别对应普通话 中的“ 壁虎、 杏、 。 虾、 鞋” 3繁昌话中一些带有词缀“ 的名词 , . 子” 与普通话 中表示同
一 “ 漂 子 、 河 六谷 子 ( 音 陆 )挑 子 、 子 、 子 六 、 垫 蟹
() 2 方言词义与普通话词义所指不同。 :香油” 如 “ 在繁 昌话 中指“ 菜籽油” 在普通话 中却指 “ , 芝麻 油” “ ;作孽” 在繁 昌话中
示“ 口渴” 的意思 , 例旬 :我干死 了” “ , “ ;花” 普通话的词义为“ 花 朵和开花的植物”在繁 昌话 中“ 除了这一词义 , , 花” 还被用来表 示“ 耍手腕 ”例句 :这个人特别会花” “ ”普通话 的词义为 , “ ;厚 , “ 厚度大 ”在繁 昌话 中“ ” , 厚 还用来表示 “ 浓度大 ”例旬 :稀饭 , “

汉语中方言重叠形容词的应用

汉语中方言重叠形容词的应用

汉语中方言重叠形容词的应用汉语中方言重叠形容词的应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方言重叠词的结构方式方言重叠形容词和现代汉语的重叠形容词一样,构造形式有单音重叠,双音重叠的AABB等形式,还有后缀式的ABB式。

因为是方言,形容词重叠还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像“A里BC”,“A头A脑”,“A手A脚”等形式。

(一)单音重叠式无论南北方言,单音重叠形容词都比较丰富,并且没有地域之分,像“高高、胖胖、矮矮、黑黑、肥肥”这一类。

但有一些单音重叠形容词有地域性,经过大众传播,才成为南北通用的,像东北方言中的“刚刚的”,形容过硬、了不起的意思,这个词语原先在东北通用。

通过春晚小品的传播,渐渐被大多数人所用。

单音重叠形容词都是在形容词的基础上,进行重叠,这样表达的效果明显强于单音词。

例如“他有一张黑脸”给人的印象,远不及“他有一张黑黑的脸”生动形象。

(二)双音节重叠式双音节重叠式是在形容词AB的基础上,分体重叠为AABB式和整体重叠为ABAB式。

分体重叠式主要有:高兴———高高兴兴欢喜———欢欢喜喜干净———干干净净模糊———模模糊糊安静———安安静静客气———客客气气明白———明明白白整体重叠的有:雪白———雪白雪白漆黑———漆黑漆黑冰凉———冰凉冰凉邦硬———邦硬邦硬碧绿———碧绿碧绿滚圆———滚圆滚圆在皖南方言中,还有“老长———老长老长老粗———老粗老粗”东北方言中的“拔凉———拔凉拔凉”这个重叠形容词也是通过赵本山的小品为全国人所知,并迅速使用的。

(三)扩展型重叠扩展型重叠形容词将形容词从一个字扩展为四个字,三个字来加强形容词的使用效果。

四个字的扩展型重叠形容词大多和人体器官有关,有“A头A脑”“A 手A脚”“A声A气”“A眉A眼”等形式,如“呆头呆脑,笨头笨脑、鬼头鬼脑、憨头憨脑、愣头愣脑”,“大手大脚,碍手碍脚、蹑手蹑脚”,“粗声粗气、细声细气,尖声尖气”,“贼眉贼眼,鼠眉鼠眼,冷眉冷眼”。

方言动词重叠的共时和历时考查

方言动词重叠的共时和历时考查

方言动词重叠的共时和历时考查共时平面方言动词重叠在句法组合功能上和普通话的动词重叠存在很大的不同。

通过对动词重叠的历时考察可以发现,动词重叠在南北方言中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共时平面方言中很多动词重叠现象都有其历史原型和发展轨迹。

标签:方言动词重叠共时历时在现代汉语的重叠现象中,动词重叠是一种富有特色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丰富的表达功能体现了汉语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汉语方言的动词重叠形式多样,用法丰富,与共同语的动词重叠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大多数方言的动词重叠研究立足于某一具体地区方言的语言事实,先从语法手段入手,描写分析各种语法形式所表达的语法意义,进而从语法意义的角度对整个语法系统进行了勾画、总结,以求突出该地区方言语法的个性特征,如郭建荣(1987)、王双成(2008)、谭伦华(2006)等。

本文将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对方言动词重叠做较深入的研究,以探求方言中动词重叠共时和历时的相互关系。

李宇明(1998)提出“动词重叠是表达动量范畴的一种语法手段,现代汉语的动词重叠在一般情况下表示动作‘量小时短’,在一定条件下表示动作的惯常性反复。

”即从重叠形式和语法意义来说,可以把动词重叠分为“短时体”和“绵延体”。

本文将以上两种动词重叠的类型都纳入讨论。

一、方言动词重叠的句法组合功能的共时考察(一)动词重叠加补语普通话中的动词重叠是动补结构类推的一种结果,其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也相当于一个动补短语,表示动作在时间上或者程度上达到了一定的结果。

所以普通话的动词重叠是排斥补语的,比如“看看清楚、吃吃饱、写写完”等都不能说。

普通话中动词之后有时态助词、数量补语、程度补语、时间补语或趋向动词时,该动词不能重叠。

而在方言中,动词重叠式不是在动补结构类推之下所产生的,且不表示结果的意义,因而也就不排斥补语。

因此,一些方言的动词重叠式仍然可以带上补语。

1.VV式动词重叠加趋向补语,主要分布于闽南话和吴语部分地区。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20七上·吉林期末)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刹那,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B .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C . “嗯,”那女人摸了摸毛毯说:“这毯子真不错。

”2. (2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人应该要学习担负责任,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B . 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俩间不容发。

C . 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功劳归为己有。

D . 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3. (6分) (2017八上·句容期中) 找出下面词语中三个错别字,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风烛残年故弄炫虚情郁于中莫明其妙无精打采居理力争感慨良深为富不仁辗转反侧东挪西借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3) 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子曰:“________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5)《登飞来峰》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6)《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7)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四、外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 (3分)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回答问题。

重叠字造词的特点、修辞效果及成因分析

重叠字造词的特点、修辞效果及成因分析
“牛杵舞”中,“粹”yan,指 牛伴 ;“彝”ben,通 “奔”,意 为奔 跑 ,也作痣相 、手相 、相术的简称 ;“牛牛牛舞”形容一个人很厉 害 , 锐不 可当的样 子。
(三 )格式化 。在 “又体”中,开 头单 字体现 该词 语 的全部 含义 ,其后重叠 字仅是把 字形 当图画去理 解 ,加 强表达第 一个 单 字 的含 义 ,如 :
“火炎焱皴”中,“炎 ”yOn,意为酷热或身体红肿疼痛 的现象; “焱”yan,意为火花;“皴” ,火剧烈燃烧的样子 ;“火炎焱绞”则意 为火很大 ,借指某事 、人或现象十分流行 ,受欢迎 的样子。
达到一定 的修辞效果 时,人们往往会提炼一 个新 词或赋予 旧词 新 义来 描 述 新 事 物 、新 现 象 。
每一个网络新语形成 的背后都 有一个故事起 源 ,反 映一个 特别 的社 会现象。用 丰富多彩 的词语 来描述新事 物 、记 录生活 已经是 网络 时代 的特 征 ,它形象反 映事物 的特点 ,体现语 言变 化的规律 ,从一个侧面同步人 们的生活。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8.02.067
[本 刊 网 址 ]http://www.hbxb.net
随着 社 会 的 发 展 ,网 络 新 语 可 谓 层 出 不 穷 ,除 了 大 量 新 词 族 出 现 外 ,新 的造 词 方 式 也 不 断 产 生 。
一 、 重 叠字 造 词 的 由来 2012年 12月 18 Et晚 ,朝 Et新闻中文网发了一条 微博 :“我 们 又 双 聂 聂换 首 相 了。” 此微博一 出 ,瞬间被转发 9000多次 ,简单 的一 句话包含 10 个“又”字重 叠组 成的 四个汉 字 ,网友体会 到 了“朝 日君 ”暗讽 日本首相更换速度 之频 繁。后有 网友模 仿该微 博转 发评论 了 “这 帖 子 要 火 炎 焱 焱 了 ”! 在“又双聂殁 ”中 ,除 了“又”使用 了本义外 ,“双”、“聂 ”、 “ ”都有他们本来 的意思 。“双”shu ̄mg,意为一对 。“聂”ru6, 有“顺遂 ”之 意。“殁”,多音字 ,音 zhub,意为短 、不足 ;音 yT,意 为张网的样子 ;音 1T,意 同“止”;音 ju6,意同“速 ”。当它们 连在 一 起使用时 ,意为某件事一而再 、再而三 的反复出现 ,该意义 与 “又”的意义 一致 ,但却 和“双 ”、“聂 ”、“殁 ”的意义 没有关 联 , “双聂 聂”被 图形 化 ,和“又”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 词语 。 汉字图形化 ,是把 汉字本 身 的形作 为图像 来对 待 ,将 字形 作 为创新 使用的基本条件 ,图像表 达的义与语境 相结合就被 赋 予新 的内涵和外延 ,产生 新 的组 合意义 ,从而 出现 “旧字新 义” 的效 果 。 类似的还有“土圭 矗”,“水 林淼 ”,“牛牛牛彝”等 ,这 种借用 重叠字来 表示某 物众多 、繁复 ,从 而加强气 势的造词 方式 因形 象简洁逐渐流行起 来 ,被称为 “又双聂殁体 ”(下称 “又体 ”)。 二 、重 叠 字 造 词 的特 点 词 汇 是 语 言 中变 化 最 快 、最 显 著 的要 素 ,直 接 反 映 社 会 变 革 及 民 众 心 态 。重 叠 字 造 词 源 于微 博 ,面 向 网 民大 众 ,具 有 一 般 网络新语的特点 ,并有 自身显著 的特点 。 (一 )群众化 。网络时代改变 了人们 的生活 ,也改变 了人们 交流的方式 ,微博 、微 信 的出现 ,不仅是 机关单 位 ,个人 也可 以 选择网络平台 向社会发布信息 ,只要说得好 ,都会受到追 捧 ,并 被迅速广泛传播。以“又体”为例 ,由官媒第一次发布到形成一 种 构 词 方 式 ,这 中 间 少 不 了广 大 网 民 的 活 学 活 用 ,由 单 一 的 “又”到“火”、“土”、“水 ”等 ,“又体 ”家族在不 断壮大 。家族成 员中 ,开头单字 的本 义是整个 “又体 ”要表 达的含 义 ,后 面 出现 的重 叠生僻字并不影 响网友 对信息 的理解 和对新 造词语 的追 捧 。正 因为如此 ,几个 形象 的重 叠字组 合在一 起聚 成一类 ,形 成更加有群众气息 和平 民化色彩的词族 。 (二 )事件化 。网络新语通 常源 于某一事 件 。社会 发展 日 新 月异 ,新事物 、新现象不断涌现 ,当旧有词语无 法描述它或 为

叠词的修辞作用

叠词的修辞作用

叠词的修辞作用
宁义辉
【期刊名称】《当代修辞学》
【年(卷),期】1986()3
【摘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一句之所以不同凡响、别具一格,并为历代评论家所激赏,就在于作者挥动神笔劈空用了一连串的叠词,创造了一种新奇的艺术境界,表达了心中无限痛楚抑郁的情怀,收到了打动人心的效果。

而这种强烈的艺术魅力正是精妙地运用叠词所产生的。

本文着重探讨叠词在语言的表达方面的修辞作用。

(一)在文学作品中,运用丰富多采的叠词来绘声绘色,拟物状景,叙事写人。

【总页数】3页(P51-53)
【关键词】叠词;修辞作用;音乐美
【作者】宁义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
【相关文献】
1.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修辞对比研究 [J], 王晓涛;郭京红
2.安徽繁昌方言重叠词的修辞现象分析 [J], 强伟;黄茜子
3.英汉叠词的构建形式与修辞手段 [J], 陈文涛;张金玉
4.唐诗修辞形式在意大利语翻译中的变形——以形容词叠词与拟声词为例 [J], 郭雪梅
5.浅议英语重叠词的词性、文体色彩及修辞功能 [J], 王松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叠和并列修辞的表达方式

重叠和并列修辞的表达方式

重叠和并列修辞的表达方式重叠和并列修辞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在文学作品和修辞篇章中被广泛运用,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性。

本文将探讨重叠和并列修辞的定义、特点以及运用,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效果。

一、重叠修辞的表达方式重叠修辞指的是通过在表达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词组,以强调或突出重点。

它常常是对某个特定意义或表达方式的强调,使得内容更加突出、生动、形象,贴切地传达出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在诗歌中,重叠修辞尤为常见。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山尽”、“黄河”和“海流”四个词语的重复使用,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辽阔,增强了诗意和表达的效果。

在散文和小说中,重叠修辞也常用来描绘事物的特点或情感的变化。

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责备,责备!我是责备自己,责备社会”,通过重复使用“责备”一词,加强了主人公对自己和社会的自责和不满。

二、并列修辞的表达方式并列修辞指的是将同类事物或观点并列在一起来表达,以达到并列事实、让步或转折的效果。

通过并列修辞,作者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对比不同的情况或观点,并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论证。

在议论文和评论中,作者常使用并列修辞来对比不同的观点或事实,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比如在讲述环境污染的文章中,可以用“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是……二是”来展示不同的原因或后果,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对问题的认知和思考。

在小说中,也可以运用并列修辞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示情感变化。

比如钱钟书的《围城》中,“三个人,可是大家各不相识”,通过并列修辞的手法,彰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渴望,使读者更容易感同身受。

三、重叠和并列修辞的结合运用在实际运用中,重叠修辞和并列修辞往往会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种结合运用能够同时强调事物的特点,突出对比或并列的关系,从而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在游记和旅行文中,作者可以使用重叠和并列修辞来表达对于景色的美与独特之处的赞美。

方言修辞研究的必要与方法

方言修辞研究的必要与方法

方言修辞研究的必要与方法1.方言修辞和语音的关系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方言修辞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语言规律来提高表达效果,自然要注重研究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字调、语调、重音、轻声、停顿、音节、节奏和儿化韵等语音现象。

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思想内容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心理状态、音律美感和民族风格。

不少方言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来体现方言修辞效果的,如双关、对偶、拈连、摹声、谐音、借代等。

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方面为方言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方言修辞方式的内容;方言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表达功用。

语音方言修辞是方言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方言修辞和词汇的关系词汇研究的是词义、词的构成、词汇的形成发展及其规范化等内容;方言修辞则是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去研究词语运用的。

这就势必要从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调遣、安排,也必然要用到各种各样的词汇要素,如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词,褒义词、贬义词,外来词、古语词行业语以及熟吾等。

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方言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几乎所有方言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如语义双关、反语、仿词、婉曲、对偶、对比、借代、夸张、顶真、回环、拈连、反复、比喻等。

词语方言修辞是方言修辞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方言修辞使词汇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了更为重要而广泛的作用。

3.方言修辞和语法的关系方言修辞同语法的关系更为密切。

讲究方言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

话语说得或写得合乎语法,才有调整加工的可能。

话语和文章的意蕴、气势、力量、情采、跌宕等方面的效果往往要靠句式的选用和调整,要靠句群的有效组织来体现,如讲求句的长短、句的整散、句的分合、句的繁简、句的常式与变式等。

有时特意使用不合语法的句子,却是方言修辞上的妙语佳辞,那是利用超常表现手法精心构造的结果语法和方言修辞虽然都离不开句子和句群,但方言修辞主要是从同义(近义)形式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的。

也谈汉语言叠音词的修辞功能

也谈汉语言叠音词的修辞功能

也谈汉语言叠音词的修辞功能推荐文章也谈汉语言叠音词的修辞功能摘要: 叠音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

它之所以有这样的生命力,与它特有的音义组合形式是分不开的。

对于叠音词的修辞功能,本文以史为序,以历代名篇为点,依次对叠音词引证分析。

一者,不再重述它在不同文学样式中所具有的活力;二者,力避以往为表明它的作用时以句代词的笼统作法。

分析时,不拘泥于叠音词的划分,旨在探究它的形式与其作用的联系,力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 汉语叠音词音义汉语叠音词,不只是声韵的重叠,还在于词的重叠,故有重言、叠词之说。

叠音,赋予听者以乐感;叠词,赋予读者以形态,以想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听者,有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情调;读者,在“年年岁岁”与“岁岁年年”的错觉中导入“相似”与“不同”的心态,诱发出人生苦短的感慨。

一、叠音词的乐感,在于它的叠音,形成特有的音色与节奏。

叠音词中最具音色的,当属拟声词。

它是那么原始,又是那么直观。

打开《诗经》,“关关”的水鸟和鸣,“喓喓”的草虫聚会,“习习”的谷风拂面,“殷殷”的电闪雷鸣,“坎坎”的伐檀回声……仿佛是一首交响曲,是净化灵魂的天赖之音。

虽然拟声未必惟妙惟肖,听者却了然于心。

约定俗成也罢,鹦鹉学舌也成,都是一字一音符,一叠一节奏,一首一乐章。

《诗经》主体,四字一句,两字一顿,一节两拍。

AA式的叠音词和拍应节,合乎节奏,易于吟唱。

如“‘关关’/睢鸠”,若改为“‘关然’睢鸠”,描声绘貌含糊;仅一“关”字,不合节奏,歧义更多。

故《诗经》中的拟声词多为叠音式的拟声词,即AA式的像声词。

其次,多数拟声词,扬音弃意,以声名象,有口技般的艺术,有乐曲般的意境。

《小雅·采芑》中“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等诗句,声音洪大,节奏急促,就像是进军的鼓点。

再者,叠音词在《诗经》中常与叠句组合,位居章首,以别章节,一唱三叹,反复萦回。

二、叠音词状貌,在于它的叠义,形成特有的语法功能。

古诗词中叠字修辞的类型及作用

古诗词中叠字修辞的类型及作用

古诗词中叠字修辞的类型及作用叠字又称重言,是将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字连接在一起,用以摹写人或物的某种情态、形态、声音、颜色等的修辞方式。

它是汉民族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出现极早。

《诗经》305篇,有105篇运用了叠字;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列举了《诗经》运用叠字来描写景物的语句:“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叠字的运用可谓“皎日慧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古诗词中,叠字修辞大致有下列四种类型:1.拟声叠字构成的象声词,摹拟外物复杂万千的声音,造成和谐动听的音乐美。

如《诗经·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用“丁丁”摹拟砍树的声响,用“嘤嘤”摹拟悦耳的鸟叫;《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用“嘈嘈”摹拟大弦的粗重声,用“切切”摹拟小弦的轻细声。

点缀几个叠字,就使声音变得具体真切。

2.表时《孔雀东南飞》中“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在这些表时间概念的叠字中,有的为某一具体时间如“晻晻”;有的为每时、每夜如“时时”、“夜夜”;有的则为不确定的较长时间如“久久”,给人不同的时间概念。

唐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诗中“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四组叠字的运用,使诗呈现回环往复的声韵和深远的时间意识,声情并茂,情理并生。

3.摹状叠字常用来摹写事物的状态,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漠漠”形容水田一片,视野苍茫;“阴阴”描写夏木茂密,意境幽深。

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再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蝶舞翩翩不止,黄莺恰啼时的动态美、声音美和新春之际,落尽枯枝见花蕾的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藉叠字的贴切自然而生意扑面。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语言现象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华。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是成语独特的魅力之一,通过对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成语的内在美和独特魅力。

一、反复叠用反复叠用是指在成语中出现的同义或近义词反复叠用的修辞现象。

古代汉语中常常通过反复叠用来强调语气和情感,体现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成语“日月如梭”,“雨过天晴”等,反复叠用的词语增加了成语的鲜明性和艺术感。

二、对偶对仗对偶对仗是指成语中的词语通过意义对称或相对谐音来构成对仗的修辞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往往通过对偶对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成语“杞人忧天”、“椎心泣血”等,对偶对仗的结构使得成语更加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和感染力。

三、比兴比喻比兴比喻是指通过成语中的比喻手法来传达丰富多彩的意境和情感。

在古代汉语中,成语经常利用比兴比喻来描绘生活中的事物,赋予成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如成语“一箭双雕”、“一丝不苟”等,通过比兴比喻的手法,使成语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和形象。

四、借代蕴涵借代蕴涵是指成语中的词语通过借代和蕴涵来蕴含更多的含义和情感。

在古代汉语中,成语经常通过借代蕴涵的手法来表达深远的意境和情感。

比如成语“卧薪尝胆”、“杀鸡取卵”等,通过借代蕴涵的方式,成语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

五、拟声象形拟声象形是指成语中的词语通过拟声和象形的手法来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形象,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常常通过拟声象形的修辞手法来赋予成语更加鲜明的形象感和情感表达。

如成语“虎头蛇尾”、“叶落归根”等,通过拟声象形的手法,成语更加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成语中古代汉语修辞现象的分析能够增加人们对成语的理解和欣赏,通过对成语中的反复叠用、对偶对仗、比兴比喻、借代蕴涵、拟声象形等古代汉语修辞现象的把握,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成语的美和魅力,感受到古代汉语的深厚韵味和文化内涵。

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的特点_杨俊芳

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的特点_杨俊芳

○ 杨俊芳 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的特点 著 译
响显响 ②AXYA 玉林:厚死(/ 鬼)咁厚 瘦死(/ 鬼)咁瘦 辣死(/ 鬼)咁辣
实死(/ 鬼)咁实 洪洞:坏了个坏 小了个小 好了个好 沉了个沉 麻了个麻
香了个香 第二, 双音节重叠 ①AAXBB 神木:黢黢儿黑黑 雪雪儿白白 稀稀儿烂烂 尽尽儿够够
表1
基式 重叠类型
单纯型
单音节
AA AAA
双音节
AA BB A BA B
扩展型 前缀型

中缀型


后缀型
ABAC XAA 、XA YA
AA B、A BB ———
AXA A XYA
AAXBB 、ABXAB 、AXAB、 ABXB 、AAXB、AXBB
AAX 、A AXY 、AXX 、A YXX 、 AY XXX(X)(X)
圆古鲁鲁 神木:绿格蓁蓁 蓝格艳艳 清格湛湛 软卜弄弄 灰卜少少
臭卜腾腾 第五,多叠后缀 AYXXX(X)(X) 永春:芳遘燕燕燕/ 燕燕燕燕/ 燕燕燕燕燕
白遘茫茫茫/ 茫茫茫茫/ 茫茫茫茫茫 将以上分析结果列表, 如表 1。 由表 1 可得出以下结论: (1)形容词重叠形式的数量与基式的音节数量成反比。 重叠形式的数量:单音节(12)>双音节(10)>三音节(1) 从词的认知语义看, 与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相比, 单音节形容词 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原型性;②属于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单音节形容 词重叠式数量最多。
沸沸烫-冰冰瀴 簇簇新-稀稀旧 咪咪小-野野大 歙县:密缉缉-稀拉拉 胖辘辘-瘦稀稀 软猫猫-硬戮戮 每组左边一行大都是褒义的, 可以表明说话人的赞赏态度。每组 右边一行大都是贬义的, 对比之下可以表现出说话人的鄙弃态度。 济宁:绷大绷大-绷小绷小 绷长绷长-绷短绷短 血厚血厚 -血薄血薄 4 .一个形容词可以有多个重叠式 一个单音节或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可以有多种, 但不是每个 形容词都有这几种重叠式, 而是具有选择性(表 3)。例如:

安徽繁昌县方言特征词考释

安徽繁昌县方言特征词考释

种用法 ,通 “ 孵” ,表示孵 卵、孵化 。如 :伏小鸡 。《 史记 》 中有 :“ 羽 者妪 伏 ,毛者孕鬻。 [ 正 义 ] 曰:伏 ,房 富反。羽 ,鸟也。毛 ,兽 也 。 二气 既交 ,万 物生乳 ,故 鸟生卵妪 伏之 ,兽 怀孕而 生育之也 。 ”这 里 的 伏指鸟类伏身孵蛋。可以看出 ,伏也可以指伏身孵化之义 ,繁昌方言 中 即由此引申出了伏表示孵化的意义。
六 、榷 k ‘ u o ?

嘈t s‘ O n
曙 ,《 说文 ・ 口部》 :“ 嘈 ,赚 也。从 口酱聱 。 ”《 广韵》 中有两读 : “ 七感切 ,衔也 又子盍切 。 ” “ 子苔切。蚊 虫嘈人 。 ”在 繁 昌方 言 中作 为 形容词 ,多用 于大人 训斥小孩 ,指吃相难看 ,也可指贪 得无厌 。如 :你 看你吃饭 的嘈相 。古 代汉语 中嗜表示 蚊虫叮 咬 ,《 宋史 》 中有 : “ 尝 盛 夏 坐室 中 。恣蚊蚋曙其肤 。 ” 《 碑传 选集 》 :“ 蚊 虻喈 肤 ,竟 夕不 安。 ” 《 本草纲 目 》 中有 : “ 大者 如蜻蜒 ,拂人 面嘬 嘈。 ” 而嚼 用于 人 ,则 如 《 皇朝经世文》 中 : “ 而卒 无 以缓 其死 。贪者 嚼 脂 喋血 。苦 其 下如 剥 肤。 ”《 客座赘语》 记 录 的明代南 京方 言 中用 到 了嘈 : “ 言之多 而躁 日 ‘ 喳哇 ’ ,日 ‘ 激聒 ’ ,日 ‘ 琐碎 ’ 。曰 ‘ 嘈嚼 ’ 。 ” 可见 ,嚼 的意义 已不 限于本 义的蚊虫叮咬 ,而发展出表示人的行为状态 的意 义 ,方言 中也 早 有用嚼 字的情 况。繁 昌方言 中的嘈字 ,在此基础上 ,又有 了作为形容 词
五、寡 孥 1 1 5 5
赘 ,《 说文 ・ 刀部》 :“ 蘅 ,剥 也 ,划也 。 ”《 广韵》 :“ 里之 切 ,剥 也。 ”本 义指剥离 、割开。如 《 汉 书》 中 : “ 分 梨单 于,磔 裂属 国 。师 古日 :‘ 梨 ,与赞同 , 谓剥 析也。蔫 ,力私反。 ” ’又如 《 周书》 :“ 葬之 日,亲属设祭 ,及走 马努面 ,如初死之仪。 ”《 本 草纲 目》 中也有 :“ 因 以小刀赘之 ,随破 随合 ,赘至百数 ,始 有血一 点 出,曰可救 矣。 ” 在繁 昌方言中苈的意思是事物断裂后分离 、分开的状态 ,如表示 门被 撞坏后 脱离门框 ,可以说 :门跟门框苈了咯。风刮落旗子 ,也可 以说 :旗子跟 旗杆苈了咯。苈只能表示动作之后的状态 ,而不能表示离开 这一动作 的 意义。

重叠字造词的特点、修辞效果及成冈分析

重叠字造词的特点、修辞效果及成冈分析

重叠字造词的特点、修辞效果及成冈分析作者:何雪源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摘要]“又双叒叕体”是网络微时代的产物,是人们对汉字的再创造使用。

其构词方式通过类推被广泛使用,从而形成了“又双叒叕体”家族。

汉字是现存的表意文字,汉字的形最早源于对事物的摹状,后经融合简化成为我们现今使用的汉字,这是汉字能够被图形化重新利用的基础。

[关键词]“又双叒叕”;重叠字;网络新语[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2-0154-02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新语可渭层出不穷,除了大量新词族出现外,新的造词方式也不断产生。

一、重叠字造词的由来2012年12月18日晚,朝日新闻中文网发了一条微博:“我们又双叒叕换首相了。

”此微博一出,瞬间被转发9000多次,简单的一句话包含10个“又”字重叠组成的四个汉字,网友体会到了“朝日君”暗讽日本首相更换速度之频繁。

后有网友模仿该微博转发评论了“这帖子要火炎焱燚了”!在“又双叒叕”中,除了“又”使用了本义外,“双”、“叒”、“叕”都有他们本来的意思。

“双”shuang,意为一对。

“叒”ruo,有“顺遂”之意。

“叕”,多音字,音zhuo,意为短、不足;音yi,意为张网的样子;音1i,意同“止”;音jue,意同“速”。

当它们连在一起使用时,意为某件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出现,该意义与“又”的意义一致,但却和“双”、“叒”、“叕”的意义没有关联,“双叒叕”被图形化,和“又”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词语。

汉字图形化,是把汉字本身的形作为图像来对待,将字形作为创新使用的基本条件,图像表达的义与语境相结合就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产生新的组合意义,从而出现“旧字新义”的效果。

类似的还有“土圭垚”,“水沝淼”,“牛牪犇”等,这种借用重叠字来表示某物众多、繁复,从而加强气势的造词方式因形象简洁逐渐流行起来,被称为“又双叒叕体”(下称“又体”)。

汉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及语用规律

汉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及语用规律

汉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及语用规律
周成兰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5)002
【摘要】汉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与其语用规律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互为存在的关系,修辞功能影响其语用规律,语用规律又彰显其修辞功能.主要形式叠音词一般具有以下修辞功能:加强语势强调理性义,伸张节奏增强韵律美,亲切轻松随意阴柔化,详尽细腻生动形象化等.通过对大量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和统计以及对人们口语的观察分析,我们总结出主要形式叠音词的几条语用规律:主要形式叠音词多见于文学作品和生活口语,创造AA等形式新叠音词有相对的自由性.喜欢用这种词的人一般为文风华丽流畅者、重视心理刻画者、女性或性格阴柔细腻者以及年纪较轻者.
【总页数】6页(P78-83)
【作者】周成兰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
【相关文献】
1.汉语"单音节颜色词+叠音后缀"结构颜色词的教学 [J], 王苹
2.雷州民歌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 [J], 张伟
3.雷州民歌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 [J], 张伟
4.叠音词及其修辞功能 [J], 李宗花
5.谈AA式叠音词的修辞功能 [J], 米小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双音节甚至多音节的词,也可以利用重叠的形式加强语意,形容人高,可以说“老高老高”,形容味道腥,可以说“瞎腥瞎腥”,形容人话多惹人烦,想要制止,可以说“紧讲紧讲”;形容绿色的青翠欲滴,可以说“滴绿滴绿”;形容人反应迟钝的“木知木觉”,也可以重叠成“木知木觉木知木觉”以强调人比一般情况更迟钝。
一、修辞格
修辞格是指为了使话语增强表达的效果而使用的特殊方法,对于日常口语交际而言,人们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话语中的内容。繁昌方言中运用了夸张、比喻、摹拟等修辞格。
(一)夸张
夸张是“真实的虚化”,是人们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而对其数量、大小、形象等作出的不符合实际的描述。例如,繁昌方言中形容很干净,可以说“净光光”,把“光”字重叠以夸张其干净的状态,这种夸张是在程度上的扩大,而在程度上缩小的夸张也是方言中常用的一种夸张手段。例如要形容事物量少,可以说“一微微”、“一掐掐”或“一kk”,可以用指尖掐出的分量,可见确实是非常少的,“k”指雨滴的形态,将事物的量夸张成只一滴雨那么少。
(三)摹拟
为了加强语言表现的形象性,常将对象的形态、形状等方面表类、泥土等比较烂,可以说“烂化化”,重叠液体形态的“化”字以极言其烂;形容柔软的物体变得很硬,可以说“硬板板”,板指硬的特点;形容干燥的散状物,可以说“干散散”;形容人的脸色或花朵等粉嫩惹人怜爱,有揪一揪的冲动,可以说“粉揪揪”;形容事物被液体浸泡的样子,可以说“水乎乎”;繁昌方言中用“扎实”表坚硬、结实的意思,因此形容事物紧实可以说成“硬扎扎”。
摹态:例如,形容人兴致很高的状态,可以说“劲高高”;形容人谨小慎微的样子,可以说“小戚戚”,这是含有贬义的说法;形容人病时东倒西歪的样子,可以说“病歪歪”。
摹声:例如,穿了潮湿的鞋子走路会发出类似“叽叽”的声响,因此可以形容潮湿为“潮叽叽”;而形容事物干裂发出的声音可以说“干咔咔”。
(二)表态度
重叠词可以表说话者的态度,例如,哄小孩子的时候,可以把吃饭说成“吃饭饭”,喝水说成“喝水水”,拍手说成“拍手手”,这表现出说话者对于小孩子的怜爱之情,无重叠词语则难以表现这种态度。
重叠词也可以表现出说话者对于对象的褒贬。例如,繁昌方言中称呼无所事事的社会人员为“混子”,而比“混子”更有贬义色彩的是“混混子”,简直有了一种嫌恶的态度在里面;对于走路、动作歪斜的人,“撇撇子”是一种歧视性的称呼,表示其动作歪斜已经到了令人厌恶的程度。
(三)生动形象
重叠词可以加强表达效果,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例如,繁昌方言称蟾蜍为“癞丁咕”,又可称为“癞癞咕子”,“癞癞”两字形象地说出了蟾蜍身上长满癞斑、不好看的样子;麻雀一类的小鸟,繁昌方言中都可以称为“雀雀子”,叠字以形容其体型小巧的样子。
繁昌方言中的重叠词相比于普通话更显丰富多样,表现力强,且富于韵律美,为方言词汇增添了色彩意义。对重叠词修辞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能帮助人们了解地方风俗人情和语言特色,对繁昌方言的整体研究亦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繁昌方言重叠词的修辞现象分析
摘要:安徽繁昌方言中的重叠词形式多样,这些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表现了不同的修辞功能,在方言交际中具有增强表现力、突出语意的作用。
关键词:繁昌方言;重叠词;修辞
繁昌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南岸,方言属于吴语宣州片。繁昌方言中具有大量的重叠词现象,形式多样,表现力丰富,是此方言中具有色彩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修辞格的运用以及修辞功能的角度对繁昌方言中的重叠词现象进行分析。
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摹拟可以使人切身感受到语言中所形容的形态,十分形象。
二、修辞功能
修辞功能是词语在语句中所表达的不同的具体意义。繁昌方言中重叠词有多种功能,可以加强语意、表态度、加强语言的生动形象等。
(一)加强语意
繁昌方言中可以用叠词强调事物的形态特征,除上文的“一微微”“一掐掐”“一kk”形容的量极少之外,要形容程度低,还可以说“点点”,如东西“点点多”,个子“点点高”;形容人的肚子或是物体的形状很圆,可以说“圆鼓浪浪”;去别人家玩称为“相”,用“相相”可以表示玩的时间、过程比较长;抹桌子可以说成“抹抹桌子”,洗衣服可以说成“洗洗衣服”,把东西摆整齐可以说成“摆摆整齐”,在这里叠词可以加强语气,表一定的命令之意。
(二)比喻
比喻,即“将不同事物所惯用的词语进行描写对象的互换,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这种修辞方法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具有方言特色的一种。例如,在繁昌方言中,形容鲜艳的红色,则将之比喻为火,可以说“红火火”;形容柔软的事物,则将之比喻为毛絮,可以说“软毛毛”;把水瓶、水壶底部的沉淀物称为“脚脚子”,生动形象,即使此前不知道这个词,也能一听便知;形容人哭得脸都歪了,像瓢一样,可以说“哭瓢瓢”;把人张开成钳形的双臂说成“虾虾”,把人坐在墙上或屋顶之类的高处的样子说成“猴猴”,把人板着脸的样子说成“虎虎”,这样,人的动作就形象地传达到接收者的脑海中。比喻的使用非常广泛,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