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经典题型)复习过程
勾股定理中考章节复习(知识点+经典题型分析总结)
勾股定理中考章节复习(知识点+经典题型分析总结)【知识要点】1. 勾股定理的概念: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b 2=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3. 勾股数:①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 ,b ,c 、为勾股数,那么ka ,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8,15,17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4.命题、定理、证明⑴ 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理解: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1)命题必须是个完整的句子;(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
⑵ 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⑶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⑷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⑸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⑹ 证明的一般步骤①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② 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③ 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AB C a b c 弦股勾A BD 5.判断直角三角形:(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中的折叠问题(分类整理版)
勾股定理中的折叠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求
线段BN的长.
2、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中,两条直角边BC等于6,AC等于8,将三角形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和点B重合,折痕为DE,求CD的长
3、如图所示,在△ABC中,AB=20,AC=12,BC=16,把△ABC折叠,使AB落在直线AC上,求重叠部分(阴影部分)
的面积.
变式: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AC恰好落在
斜边AB上,且点C与点E重合,求CD的长。
4、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DE的长
5、在长方形ABCD中,AB=6,BC=8,将长方形ABCD沿CE折叠后,点D恰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求EF的长。
6、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边AB=10cm,BC=6cm,E为BC上一点,将矩形纸片沿AE折叠,点B恰好落
在CD边上的点G处,求BE的长.
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将△ABC沿AC对折至△AEC位置,CE与AD交于点F.
(1)试说明:AF=FC;
(2)如果AB=3,BC=4,求AF的长.。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及答案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小专题(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与展开问题类型1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1.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5 cm,BC=10 cm,将△ABC折叠,使点B 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A.252cm B。
错误! cmC。
错误! cm D。
错误! cm2.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C=90°,AC=4 cm,BC=3 cm,将斜边AB翻折,使点B落在直角边AC的延长线上的点E处,折痕为AD,则CE的长为()A.1 cm B.1.5 cmC.2 cm D.3 cm3.(青岛中考)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C′上,若AB=6,BC=9,则BF的长为()A.4 B.32C.4.5 D.54.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A.3 B.4 C.5 D.65.(铜仁中考)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BC=6,CD=3,将△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落在点C′处,BC′交AD于点E,则线段DE的长为()A.3 B.错误! C.5 D.错误!6.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E是AB边的中点,F是线段BC上的动点,将△EBF沿EF所在直线折叠得到△EB′F,连接B′D,则B′D的最小值是()A.210-2B.6C.2错误!-2D.47.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3,AC=5,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ABE的周长为________.8.如图,在Rt△ABC中,∠C=90°,BC=6 cm,AC=8 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 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C′点,那么△ADC′的面积是________.9.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6,BC=8,将它的锐角A翻折,使得点A落在BC 边的中点D处,折痕交AC边于点E,交AB边于点F,则DE的值为________.10.如图,在Rt△ABC中,∠B=90°,AB=3,BC=4,将△AB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AC 上,与点B′重合,AE为折痕,则EB′=________.11.为了向建国六十六周年献礼,某校各班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八年级(1)班开展了手工制作竞赛,每个同学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件手工作品.陈莉同学在制作手工作品的第一、二个步骤是:①先裁下了一张长BC=20 cm,宽AB=16 cm的长方形纸片ABCD,②将纸片沿着直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F处,请你根据①②步骤解答下列问题:计算EC,FC的长.类型2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立体图形的展开问题1.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 cm,高AB为5 cm,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是()A.6 cm B.12 cmC.13 cm D.16 cm2.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 cm,底面周长为18 cm,在杯内离杯底4 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 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cm。
勾股定理中的折叠问题(分类整理版)
勾股定理中的折叠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
折痕为MN,求线段BN的长.
2、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中,两条直角边BC等于6,AC等于8,将三角形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和点B重合,折痕为DE,求CD的长
3、如图所示,在△ABC中,AB=20,AC=12,BC=16,把△ABC折叠,使AB落在直线AC上,求重
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变式: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
使AC恰好落在斜边AB上,且点C与点E重合,求CD的长。
4、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DE的长
5、在长方形ABCD中,AB=6,BC=8,将长方形ABCD沿CE折叠后,点D恰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求EF的长。
6、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边AB=10cm,BC=6cm,E为BC上一点,将矩形纸片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CD边上的点G处,求BE的长.
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将△ABC沿AC对折至△AEC位置,CE与AD交于点F.(1)试说明:AF=FC;
(2)如果AB=3,BC=4,求AF的长.。
典中点勾股定理专训3利用勾股定理巧解折叠问题
典中点勾股定理专训3 利用勾股定理巧解折叠问题◐名师点金◑折叠图形的主要特征是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关于折痕所在的直线对称,解答折叠问题的关键是巧用轴对称及全等的性质探索折叠中的变化规律.利用勾股定理解答折叠问题的一般步骤:1.运用折叠图形的性质找出相等的线段或角.2.在图形中找到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设图形中某一线段的长为x,将此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用数或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来.3.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x.4.进行相关计算解决问题.典例剖析:如图,纸片ABCD为长方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上的E处,折痕为AF.已知AB=10,AD=8.(1)求BF的长; (2)求折痕AF的长。
解题秘方:翻折问题常常在三角形和四边形中出现,翻折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利用翻折求线段长时,一般都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技巧1:巧用对称法求折叠中线段的长1.在△ABC中,∠C=90°,AC=6,BC=8,D、E分别是斜边AB和直角边CB上的点,把△ABC沿着直线DE折叠,顶点B的对应点是B′(1)如图①,如果点B′和顶点A重合,求CE的长;(2)如图②,如果点B′是AC的中点,求CE的长。
2.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
(1)求证B'E=BF; (2)若AE=3,AB=4,求BF的长。
技巧2:巧用方程思想求折叠中线段的长3.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折叠至△AFE,延长EF交BC于点G,连接AG。
(1)求证△ABC≌△AFG; (2)求BG的长。
4.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8,BC=6,P为AD上一点,将△ABP沿BP翻折至△EBP,PE,BE分别与CD相交于点O,F,且OE=OD,求AP的长。
技巧3:巧用折叠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5.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交AD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CE。
勾股定理折叠问题
勾股定理折叠问题勾股定理折叠问题是目前数学界解决的一个难题,也是21世纪优秀数学解决方案的典范。
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者把该问题解释为:当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和为另一个正整数时,那么存在一组正整数x,y,z,使得x2+y2=z2。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数学角度探索如何使用勾股定理折叠来解决该类问题。
首先,研究者们必须先完成一个前期的准备,也就是要理解勾股定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熟悉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称为x和y,直角边上的角称为θ,而x2+y2=z2,则称为勾股定理。
其次,研究者要利用这一理论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折叠问题是指:现有一个直角三角形,要求折叠后能使其变成一个正方形。
在折叠前,根据勾股定理可知,其中有两条边长相等,若将其中一条边长折叠,使其长度变为两条边之和,则两条边的长度均等,就可以折叠出一个正方形。
另外,在解决勾股定理折叠问题的过程中,求解是确定正方形的关键。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使用多项式求解法解决,即利用多项式构造一组解,以及其他数学技术和方法来求。
最后,研究者们对勾股定理折叠问题的解决方案做了有效的运用。
如果用多项式求解法,将可以得出精确的解,而且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如果用其他数学技术,如李宁积分、拉格朗日投影法等也可以实现精确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勾股定理折叠问题是数学界一个难解的问题。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者首先将该问题解释为当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和为另一个正整数时,存在一组正整数x,y,z,使得x2+y2=z2,并提出了一系列求解方案来解决该类问题,而这一求解方案的有效性和精确性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因此,勾股定理折叠问题为我们拓展了数学思维,给了我们一种更全面和精确的解决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为21世纪优秀数学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示范。
第三章 勾股定理培优专题 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应用(含解析)
第三章勾股定理培优专题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应用(含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章勾股定理培优专题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应用类型1 勾股定理在三角形折叠中的应用1.如图,Rt△ABC 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点A 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 的长为( )C.4D.5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BAC=90°,AB=2,AC=3.沿过点A 的直线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边BC上的点D处;再折叠纸片,使点C 与点D重合,若折痕与AC 的交点为E,则AE 的长是( )3.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 与B 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 cm,AB=10 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___________cm;(2)如果△CAD:△BAD=1:4,可求得△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操作二: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AB=15 cm,请求出CD的长.类型2 勾股定理在四边形折叠中的应用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AD=6,E为BC上一点,把△CDE沿DE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F 处,则CE 的长为_____________.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有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AB=8cm,BC=10 cm,点E为CD上一点,将纸片沿AE折叠,BC的对应边. 恰好经过点D,则线段DE的长为_____________cm.6.如图,长方形ABCD中,AB=8,BC=6,P为AD上一点,将△ABP 沿BP翻折至△EBP,PE与CD相交于点O,且OE=OD,BE与CD 相交于点F,则AP 的长为____________.7.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点A 落在点P处,折痕为EF.(1)试说明:△PDE△△CDF;(2)若CD=4 cm,EF=5cm ,求BC 的长.参考答案1. C 【解析】由折叠知DN=AN=9-BN.因为点D为BC的中点,所以因为△B=90°,所以NB +DB =DN ,即BN +3 =(9-BN) ,解得BN=4.故选C.2. A 【解析】因为沿过点A 的直线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边BC上的点D处,所以AD=AB=2,△B=△ADB.因为折叠纸片,使点C与点D重合,所以CE=DE,△C=△CDE.因为△BAC=90°,所以△B+△C=90°.所以△ADB+△CDE=90°.所以△ADE=90°.所以AD +DE =AE .设AE=x,则CE=DE=3-x.所以2 +(3-x) =x ,解得所以故选A.3.解:操作一:(1)14【解析】在Rt△ABC 中,AC=6 cm,AB=10 cm,根据勾股定理,得BC=8cm .由折叠知AD=BD.所以△ACD的周长=AC+CD+AD=AC+CD+BD=AC+BC=6+8=14(cm).(2)40°.操作二:在Rt△ABC中,AC=9 cm,AB=15 cm,根据勾股定理,得BC =AB -AC =15 -9 =144.所以BC=12 cm.由折叠知AE=AC=9 cm.因为AB=15 cm,所以BE=AB-AE=6cm.设CD=x cm,则BD=(12-x) cm,DE=CD=x cm.在Rt△B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E +BE =BD ,即x +6 =(12-x) .解得x=4.5.所以CD=4.5cm .【解析】设CE=x,则BE=6-x.由折叠性质,知EF=CE=x,DF=CD=AB=10.在Rt△DAF中,AD=6,DF=10,所以AF=8.所以BF=AB-AF=10-8=2.在Rt△BEF中,BE +BF =EF ,即((6-x) +2 =x .解得5.5 【解析】因为将纸片沿AE折叠,BC的对应边B'C'恰好经过点D,所以C'E,所所以所以因为,即DE =4 +(8-DE) ,所以DE=5cm .6. 【解析】因为OD=OE,△D=△E=90°,△DOP=△EOF,所以△DPO△△EFO(ASA).所以PO=FO,EF=DP.所以PE=DF.设AP的长为x,则PE=DF=x,DP=EF=6-x,所以BF=BE-EF=8-(6-x)=2+x,CF=DC-DF=8-x.在Rt△BCF中,.BF =BC +CF ,即(2+x) =6 +(8-x) .所以7.解:(1)因为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所以△A=△ADC=△B=△C=90°,AB=CD.由折叠得AB=PD,△A=△P=90°,△B=△PDF=90°,所以PD=CD.因为△PDF=△ADC=90°,所以△PDE=△CDF.在△PDE和△CDF中,所以△PDE△△CDF(ASA).(2)如图,过点E作EG△BC于点G,所以△EGF=90°,EG=CD=4 cm.在Rt△EGF中,由勾股定理,得FG =EF -EG =5 -4 =9,所以FG=3cm.设CF=x cm,则PE=AE=BG=x cm.因为△PDE△△CDF,所以DF=DE=CG=(x+3) cm.在Rt△CDF中,由勾股定理,得DF =CD +CF ,即x +4 =(x+3) ,所以所以所以BC的长为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2 页(共2 页)21世纪教育网()。
勾股定理之“图形折叠”模型-2023年新八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与常见题型(北师大版)(解析版)
重难点:勾股定理之“图形折叠”模型【知识梳理】图形折叠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的边角对应关系,计算时联想到利用勾股定理对新形成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翻折变换(折叠问题)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实质上就是轴对称变换.2、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于折叠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这样便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首先清楚折叠和轴对称能够提供给我们隐含的并且可利用的条件.解题时,我们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我们运用方程解决时,应认真审题,设出正确的未知数.【考点剖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A.3B.4C.5D.6【分析】根据折叠前后角相等可知△ABE≌△C′ED,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解答】解:设DE=x,则AE=8﹣x,AB=4,在直角三角形ABE中,x2=(8﹣x)2+16,解之得,x=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2.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AB=4,AD=2.将矩形纸片沿EF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叠后在其一面着色(如图),则着色部分的面积为()A.8B.C.4D.【分析】着色部分的面积等于原来矩形的面积减去△ECF的面积,应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得FC的长,进而求得相关线段,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在Rt△GFC中,有FC2﹣CG2=FG2,∴FC2﹣22=(4﹣FC)2,解得,FC=2.5,∴阴影部分面积为:AB•AD﹣FC•AD=,故选:B.【点评】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本题中没有着色的部分为△ECF,利用了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求解.3.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如图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则折痕DE的长是()A.B.C.D.【分析】先通过勾股数得到AB=1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D=DB=5,AE=BE,∠ADE=90°,设AE=x,则BE=x,CE=8﹣x,在Rt△CB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x,然后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计算得到DE的长.【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AB=10,又∵折叠,∴AD=DB=5,AE=BE,∠ADE=90°,设AE=x,则BE=x,CE=8﹣x,在Rt△CBE中,BE2=BC2+CE2,即x2=62+(8﹣x)2,解得x=,在Rt△BDE中,DE==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也考查了勾股定理.4.如图所示,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B=32cm,把长方形纸片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AE交DC 于点F,AF=25cm,则AD的长为()A.16cm B.20cm C.24cm D.28cm【分析】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证明∠EAC=∠DCA,根据等角对等边证明FC=AF,则DF即可求得,然后在直角△AD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长方形ABCD中,AB∥CD,∴∠BAC=∠DCA,又∵∠BAC=∠EAC,∴∠EAC=∠DCA,∴FC=AF=25cm,又∵长方形ABCD中,DC=AB=32cm,∴DF=DC﹣FC=32﹣25=7cm,在直角△ADF中,AD===24(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在折叠的过程中注意到相等的角以及相等的线段是关键.5.如图,矩形AB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C处,BC交AD于点E,AD=8,AB=4,则BE的长为()A.3B.4C.5D.2【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C′BD=∠DBC=∠BDA,可得DE=BE,设BE=DE=x,则AE=8﹣x.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BC=∠BDA,由折叠的性质得:∠C′BD=∠DBC,∴∠C′BD=∠BDA,∴DE=BE,设BE=DE=x,则AE=8﹣x.在△ABE中,由勾股定理得:x2=42+(8﹣x)2.解得:x=5,∴BE=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矩形和翻折变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的值是()A.B.C.D.【分析】先设CE=x,再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E=BE=8﹣x,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的值.【解答】解:设CE=x,则AE=8﹣x,∵△BDE是△ADE翻折而成,∴AE=BE=8﹣x,在Rt△BCE中,BE2=BC2+CE2,即(8﹣x)2=62+x2,解得x=,∴==.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7.将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A与CD边上的点M重合,折痕交AD于E,交BC于F,边AB折叠后与BC边交于点G(如图).如果DM:MC=3:2,则DE:DM:EM=()A.7:24:25B.3:4:5C.5:12:13D.8:15:17【分析】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得EM=EA,再根据勾股定理得ME的长,从而求比值.【解答】解:由折叠知,EM=EA,设CD=AD=5a,∴DE=5a﹣EM,DM=3a,MC=2a,在Rt△EDM中,EM2=DE2+DM2,即ME2=(5a﹣ME)2+(3a)2,解得ME=a∴ED=a∴DE:DM:EM=a:3a:a=8:15:17.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通过设适当的参数,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解.8.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18cm,把矩形纸片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AE交DC于点F,若AF=13,则AD的长为()A.5cm B.6cm C.10cm D.12cm=FC,在直角三角形ADF中,运用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根据折叠前后角相等可知△ADF≌△CEF,设DA=x,又AF=13,DF=18﹣13=5,在直角三角形ADF中,x2+52=132,解之得,x=12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9.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折痕EF的长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和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知,四边形AFEB与四边形CEFD全等,有EC=AF=AE,由勾股定理得,AB2+BE2=AE2即42+(8﹣AE)2=AE2,解得,AE=AF=5,BE=3,作EG⊥AF于点G,则四边形AGEB是矩形,有AG=3,GF=2,GE=AB=4,由勾股定理得EF=.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2、矩形的性质.二.填空题(共1小题)10.已知,矩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6cm2B.8cm2C.10cm212cm2.【分析】根据折叠的条件可得:BE=DE,在直角△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解.【解答】解: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BE=ED.∵AD=9cm=AE+DE=AE+BE.∴BE=9﹣AE,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2+AE2=BE2.解得AE=4.∴△ABE的面积为3×4÷2=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三.解答题(共1小题)11.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求BF与FC的长.【分析】由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D=AF,设BF=x,则FC=10﹣x,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BF,再由BC=12厘米可得出FC的长度.【解答】解:∵△AEF是△AED沿直线AE折叠而成,AB=8cm,BC=10cm,∴AD=AF=10cm,设BF=x,则FC=10﹣x,在Rt△ABF中,AF2=AB2+BF2,即102=82+x2,解得x=6,即BF=6厘米.∴FC=BC﹣BF=10﹣6=4cm.综上可得BF的长为6厘米、FC的长为4厘米.BF,AF的长度,在△ABF中利用勾股定理,难度一般.【过关检测】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2秋•大东区校级期末)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 于E,AD=8,AB=4,则DE的长为()A.3B.4C.5D.6【分析】先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CD=C′D,∠C=∠C′=90°,再设DE=x,则AE=8﹣x,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Rt△ABE≌Rt△C′DE,可得出BE=DE=x,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的值,进而得出DE的长.【解答】解:∵Rt△DC′B由Rt△DBC翻折而成,∴CD=C′D=AB=8,∠C=∠C′=90°,设DE=x,则AE=8﹣x,∵∠A=∠C′=90°,∠AEB=∠DEC′,∴∠ABE=∠C′DE,在Rt△ABE与Rt△C′DE中,,∴Rt△ABE≌Rt△C′DE(ASA),∴BE=DE=x,在Rt△ABE中,AB2+AE2=BE2,∴42+(8﹣x)2=x2,解得:x=5,∴DE的长为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021秋•镇海区校级期中)如图,将矩形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5厘米,EF=12厘米,则边HF的长是()A.12厘米B.13厘米C.14厘米D.15厘米【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出∠HEF=90°,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AEH折叠得到△MEH,△BEF折叠得到△MEF,∴∠AEH=∠MEH,∠BEF=∠MEF,∴∠HEF=∠MEH+∠MEF=(∠AEM+∠BEM)=90°,∴△HEF为直角三角形,在Rt△HEF中,EH2+EF2=HF2,∵EH=5厘米,EF=12厘米,∴HF==13厘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折叠性质得到∠HEF=90°.3.(2022春•杭锦后旗期中)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A.cm B.cm C.cm D.无法确定【分析】设CD=xcm,则BD=BC﹣CD=(8﹣x)cm,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D=BD=8﹣x,然后在△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8﹣x)2=62+x2,再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CD=xcm,则BD=BC﹣CD=(8﹣x)cm,∵△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AD=BD=8﹣x,在△ACD中,∠C=90°,∴AD2=AC2+CD2,∴(8﹣x)2=62+x2,解得x=,即CD的长为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勾股定理.4.(2021春•永嘉县校级期末)如图,将边长为8cm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 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的长是()A.6cm B.5cm C.4cm D.3cm【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只要求出DN就可以求出NE,在直角△CEN中,若设CN=x,则DN=NE=8﹣x,CE=4cm,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列出方程,从而解出CN的长.【解答】解:由题意设CN=x cm,则EN=(8﹣x)cm,又∵CE=DC=4cm,∴在Rt△ECN中,EN2=EC2+CN2,即(8﹣x)2=42+x2,解得:x=3,即CN=3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的问题,折叠问题其实质是轴对称,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找到相应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2021秋•裕华区校级期末)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 DE,则AD的长为()A.cm B.10cm C.cm D.5cm【分析】首先设AD=xcm,由折叠的性质得:BD=AD=xcm,又由BC=8cm,可得CD=8﹣x(cm),然后在Rt△AC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设AD=xcm,由折叠的性质得:BD=AD=xcm,∵在Rt△ABC中,AC=6cm,BC=8cm,∴CD=BC﹣BD=8﹣x(cm),在Rt△ACD中,AC2+CD2=AD2,即:62+(8﹣x)2=x2,解得:x=,∴AD=cm.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与勾股定理的知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6.(2021春•漳平市期中)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6cm2B.8cm2C.10cm2D.12cm2【分析】首先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到ED=BE,再设出未知数,分别表示出线段AE,ED,BE的长度,然后在Rt △AB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 AE的长度,就可以利用面积公式求得△ABE的面积了.【解答】解:∵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ED=BE,设AE=xcm,则ED=BE=(9﹣x)cm,在Rt△ABE中,AB2+AE2=BE2,∴32+x2=(9﹣x)2,解得:x=4,∴△ABE的面积为:3×4×=6(cm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后哪些线段是重合的,相等的,如果想象不出哪些线段相等,可以动手折叠一下即可.7.(2020•饶平县校级模拟)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中点E处,点C落在点Q处,折痕为FH,则线段AF的长是()A.3cm B.4cm C.5cm D.6cm【分析】根据△AEF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由折叠可得DF=EF,设AF=x,则EF=8﹣x,∵AF2+AE2=EF2,∴x2+42=(8﹣x)2,解得x=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折叠问题;找到相应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2021春•环翠区校级期中)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D=4cm,AB=10cm,按如图的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DE长为()A.4.8cm B.5cm C.5.8cm D.6cm【分析】在折叠的过程中,BE=DE,从而设BE=DE=x,即可表示AE,在直角三角形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DE=xcm,则BE=DE=x,AE=AB﹣BE=10﹣x,在Rt△ADE中,DE2=AE2+AD2,即x2=(10﹣x)2+16.解得:x=5.8.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另外要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9.(2021秋•开福区校级期末)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C′上.若AB=6,BC=9,则BF的长为()A.4B.3C.4.5D.5【分析】先求出BC′,再由图形折叠特性知,C′F=CF=BC﹣BF=9﹣BF,在Rt△C′BF中,运用勾股定理BF2+BC′2=C′F2求解.【解答】解:∵点C′是AB边的中点,AB=6,∴BC′=3,由图形折叠特性知,C′F=CF=BF=9﹣BF,在Rt△C′BF中,BF2+BC′2=C′F2,∴BF2+9=(9﹣BF)2,解得,BF=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考查了列方程求解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线段的关系.10.(2021春•宁明县期中)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8cm,把矩形纸片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AE交DC于点F,若AF=cm,则AD的长为()A.4cm B.5cm C.6cm D.7cm【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证AF=FC.在Rt△ADF中,由勾股定理求AD的长.【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E=AB=CD,CE=BC=AD,∴△ADC≌△CEA,∠EAC=∠DCA∴AF=CF=cm,DF=CD﹣CF=在Rt△ADF中,由勾股定理得,AD=6cm.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求解.11.(2021秋•东平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3,0),点B的坐标是(0,4),点M是OB上一点,将△ABM沿AM折叠,点B恰好落在x轴上的点B'处,则点M的坐标为()A.(,0)B.(0,)C.(,0)D.(0,)【分析】设沿直线AM将△ABM B正好落在x轴上的B'点,则有AB=AB',而AB的长度根据已知可以求出,所以B'点的坐标由此求出;又由于折叠得到B'M=BM,在直角△B'MO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OM,也就求出M的坐标.【解答】解:∵将△ABM沿AM折叠,∴AB=AB',又A(﹣3,0),B(0,4),∴AB=5=AB',∴点B'的坐标为:(2,0),设M点坐标为(0,b),则B'M=BM=4﹣b,∵B'M2=B'O2+OM2,∴(4﹣b)2=22+b2,∴b=,∴M(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也考查了翻折变换,题中利用折叠知识与直线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求出线段的长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12.(2022秋•江北区期末)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ACB=90°,AB=5,AC=3.现将三角形折叠,使得边AC与AB重合,折痕为AE,则CE长为.【分析】解法一: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C的长,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CE=DE,AC=AD,∠C=∠EDA=90°,则BD=AB﹣AD,∠EDB=90°,设CE=DE=x,在Rt△BDE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法二: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C的长,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推出∠EDB=90°,以此可得△BDE∽△BCA,设CE=DE=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解法一: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4,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CE=DE,AC=AD=3,∠C=∠EDA=90°,∴∠EDB=90°,BD=AB﹣AD=5﹣3=2,设CE=DE=x,则BE=4﹣x,Rt△BDE中,DE2+BD2=BE2,即x2+22=(4﹣x)2,解得:,∴CE=.故答案为:.解法二: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4,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CE=DE,∠C=∠EDA=90°,∴∠EDB=∠C=90°,∵∠B为公共角,∴△BDE∽△BCA,∴,设CE=DE=x,则BE=4﹣x,∴,∴x=,∴C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我们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13.(2022中,AB=5,BC=12,点E是边AD上的一个动点,把△BAE沿BE折叠,点A落在A'处,当△A'DE是直角三角形时,DE的长为.【分析】当△A'DE是直角三角形时,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EA′D=90°时,此时A′在BD上,由勾股定理可得BD=13,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E=A′E,AB=A′B=5,A′D=8,设AE=A′E=x,则DE=12﹣x,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解答;②当∠A′ED=90°时,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EB=∠AEB,以此可推出△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E=5,再根据DE=AD﹣AE即可求解.【解答】解:①当∠EA′D=90°时,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A=90°,BC=AD=12,AB=5,∴BD=,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E=A′E,AB=A′B=5,∴A′D=BD﹣A′B=8,设AE=A′E=x,则DE=12﹣x,在Rt△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E2+A′D2=DE2,∴x2+82=(12﹣x)2,解得:,∴AE=,;②当∠A′ED=90°时,如图,∴∠AEA=90°,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EB=∠AEB,∵∠AEB+∠AEB=90°,∴∠AEB=∠AEB=45°,∴△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E=5,∴DE=AD﹣AE=12﹣5=7;综上,DE=或7.故答案为:或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是解题关键.14.(2021秋•鼓楼区校级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AC于点D、E,若AC=8,BD=5,则CE的长度是.【分析】连接B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AE,BD=AD=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设CE=x,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62+(8﹣x)2=x2,求出x,即可得到CE的长.【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BE,∵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AC于点D、E,BD=5,∴BE=AE,AD=BD=5,∴AB=5+5=10,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6,设CE=x,则BE=AE=8﹣x,在Rt△CBE中,由勾股定理得:BC2+CE2=BE2,∴62+x2=(8﹣x)2,解得:x=,∴C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能熟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此题的关键.15.(2022秋•南关区校级期末)如图,透明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2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4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位于离容器上沿4cm的点A 处,若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25cm,则该圆柱底面周长为.【分析】将容器的侧面展开,建立点A关于CE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度即为所求.【解答】解:将圆柱的侧面展开,EC为上底面圆周长的一半,作点A关于CE的对称点A′,连接A′B交EC于点F,则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F+BF,即AF+BF=A′F+BF=A′B=25m,延长BC,过A′作A′D⊥BC于点D,∵AE=A′E=DC=4cm,∴BD=20cm,Rt△A′B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D===15cm,则该圆柱底面周长为30cm.故答案为:30cm.【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16.(2022秋•鼓楼区期中)如图,矩形ABCD中,AB=5,BC=3,将矩形沿BE折叠,使顶点A落在CD 上的点F处,其中E在AD上,连接AF,则AE=.【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C的长,设AE=EF=x,在Rt△DEF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D=∠C=90°,在Rt△BCF中,BF=AB=5,BC=AD=3,∴CF==4,∴DF=CD﹣CF=1,设AE=EF=x,在Rt△DEF中,∵EF2=DE2+DF2,∴x2=(3﹣x)2+12,∴x=,∴A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解决问题.17.(2022秋•下城区校级期中)在△ABC中,∠C=90°,AC=6,BC=8,将它的一个锐角翻折,使该锐角顶点落在其对边的中点D处,折痕交另一直角边于点E,交斜边于点F,则DE的长为.【分析】根据题意设DE=x求出CE的长,然后在Rt△ECD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所示:∵D是BC的中点,∴CD=BC=4,由折叠的性质得:DE=AE,设DE=x,则CE=6﹣x,在Rt△ECD中,DE2=EC2+CD2,即x2=(6﹣x)2+16,解得x=,即DE=.②如图1所示:∵D是BC的中点,∴CD=AC=3,由折叠的性质得:DE=BE,设DE=x,则CE=8﹣x,在Rt△ECD中,DE2=EC2+CD2,即x2=(8﹣x)2+9,解得x=,即DE=;故答案为:或.【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翻折变换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4小题)18.(2022秋•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DE 所在直线对折,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处,且DA′⊥BC.(1)求∠AED的度数.(2)若AD=,求线段AB和CE的值.【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B=∠C=60°,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DA′E=60°,∠AED=∠A′ED,进而求得∠EA′C=30°,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EA′=∠EA′C+∠C=2∠AED,以此即可求解;(2)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D=A′D,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A′B=x,则BD=2x,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得x=1,则AB=BC=2,由(1)可知∠EA′C=30°,最后根据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解答】解:(1)∵△ABC为等边三角形,∴∠A=∠B=∠C=60°,根据折叠可知,∠A=∠DA′E=60°,∠AED=∠A′ED,∵∠DA′⊥BC,∴∠DA′C=90°,∴∠EA′C=∠DA′C﹣∠DA′E=90°﹣60°=30°,∴∠AEA′=∠EA′C+∠C=2∠AED=30°+60°=90°,∴∠AED=90°÷2=45°;(2)根据折叠可知,AD=A′D,∵AD=,∴A′D=AD=,由(1)可知,∠B=60°,∠DA′B=90°,∴∠A′DB=30°,∴BD=2A′B,设A′B=x,则BD=2x,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B2+A′D2=BD2,即,解得:x=1或﹣1(舍去),∴A′B=1,BD=2,∴AB=AD+BD=2,∵△ABC为等边三角形,∴BC=AB=2,∴A′C=BC﹣A′B=,由(1)知,∠EA′C=30°,∴∠A′EC=180°﹣∠EA′C﹣∠C=90°,在Rt△A′EC中,∠EA′C=30°,∴CE==.综上,线段AB=2,C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折叠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勾股定理,熟记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关键.19.(2022秋•和平区期末)在△ABC中,AB=25,,AP垂直直线BC于点P.(1)当BC=25时,求AP的长;(2)当AP=20时,①求BC的长;②将△ACP沿直线AC翻折后得到△ACQ,连接BQ,请直接写出△BCQ的周长为.【分析】(1)设PC=x,则BP=25﹣x,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①分两种情况:Ⅰ.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P、BP,则BC=CP+BP;Ⅱ.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C、PB,则BC=PB﹣PC;②分两种情况:Ⅰ.当△ABC为锐角三角形,连接PQ,交AC于点E,过Q作QD⊥BC交BC反向延长线于点D,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CP=CQ=10,PE=QE=,且PQ⊥AC,根据等面积法求出PE=,则PQ =2PE=,设CD=a,则DP=10+a,根据勾股定理可得QD2=CQ2﹣CD2=100﹣a2,QD2=PQ2﹣DP2=320﹣(10+a)2,以此列出方程,求解得CD=6,QD=8,则BD=CD+BC=3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Q,以此即可求解;Ⅱ.当△ABC为锐角三角形,连接PQ,交AC于点E,过Q作QD⊥BC交BC反向延长线于点D,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CP=CQ=10,PE=QE=,且PQ⊥AC,根据等面积法求出PE=,则PQ=2PE=,设BD=m,则CD=5+m,PD=15+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QD2=CQ2﹣CD2=100﹣(5+m)2,QD2=PQ2﹣PD2=320﹣(15+m)2,以此列出方程,求解得BD=1,QD=8,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Q,以此即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设PC=x,则BP=25﹣x,∵AP⊥BC,∴∠APC=∠APB=90°,在Rt△ACP中,由勾股定理得AP2AC2﹣PC2=500﹣x2在Rt△ABP中,由勾股定理得AP2=AB2﹣BP2=625﹣(25﹣x)2,∴500﹣x2=625﹣(25﹣x)2,解得:x=10,∴AP==20;(2)①Ⅰ.当△ABC为锐角三角形,如图,∵AP⊥BC,∴∠APC=∠APB=90°,在Rt△ACP中,AC=,由勾股定理得=10,在Rt△ABP中,AB=25,由勾股定理得BP==15,∴BC=CP+BP=25;Ⅱ.当△ABC为钝角三角形,如图,∵AP⊥BC,∴∠APB=90°,在Rt△APC中,由勾股定理得PC==10,在Rt△APB中,由勾股定理得PB==15,∴BC=PB﹣PC=5;综上,BC的长为25或5;②Ⅰ.当△ABC为锐角三角形,连接PQ,交AC于点E,过Q作QD⊥BC交BC反向延长线于点D,如图,由(2)①Ⅰ知,CP=10,PB=15,BC=25,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P=CQ=10,PE=QE=,且PQ⊥AC,∵,即,∴PE=,∴PQ=2PE=,设CD=a,则DP=10+a,在Rt△QDC中,由勾股定理得QD2=CQ2﹣CD2=100﹣a2,在Rt△QDP中,由勾股定理得QD2=PQ2﹣DP2=320﹣(10+a)2,∴100﹣a2=320﹣(10+a)2,解得:a=6,∴CD=6,QD==8,∴BD=CD+BC=31,在Rt△QDB中,由勾股定理得=,∴△BCQ的周长为CQ+PC+PB+BQ=10+10+15+=35+;Ⅱ.当△ABC为锐角三角形,连接PQ,交AC于点E,过Q作QD⊥BC交BC反向延长线于点D,如图,由(2)①Ⅱ知,CP=10,PB=15=5,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P=CQ=10,PE=QE=,且PQ⊥AC,∵,即,∴PE=,∴PQ=2PE=,设BD=m,则CD=5+m,PD=15+m,在Rt△QD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QD2=CQ2﹣CD2=100﹣(5+m)2,在Rt△QDP中,由勾股定理得QD2=PQ2﹣PD2=320﹣(15+m)2,∴100﹣(5+m)2=320﹣(15+m)2,解得:m=1,在Rt△QDB中,由勾股定理得BQ=,∴△BCQ的周长为BC+BQ+CQ=5++10=15+.综上,△BCQ的周长为35+或15+.故答案为:35+或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等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20.(2022秋•武侯区校级期中)在四边形ABCD中,∠A=∠B=∠C=∠D=90°,AB=CD=10,BC=AD =6,P为射线BC上一点,将△ABP沿直线AP翻折至△AEP的位置,使点B落在点E处.(1)若P为BC上一点.①如图1,当点E落在边CD上时,求CE的长;②如图2,连接CE,若CE∥AP,则BP与BC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P在BC的延长线上,当△PEC为直角三角形时,求PB的长.【分析】(1)①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交CD于点E,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即可;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翻折的性质可证EP=CP,BP=PE,从而BP=PC;(2)由△PEC是直角三角形,当∠EPC=90°时,则四边形ABPE是正方形,得PB=AB=10;当∠ECP=90°时,设BP=x,则PC=x﹣6,在Rt△ECP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解,当∠PEC=90°时,点P在线段BC上,不符合题意,舍去.【解答】解:(1)①如图: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交CD于点E,∵AE=AB=10,AD=6,∠D=90°,∴CE=DC﹣DE=10﹣8=2;②BC=2BP,理由如下:∵将△ABP沿直线AP翻折至△AEP的位置,∴∠APB=∠APE,PE=BP,∵CE∥AP,∴∠CEP=∠APE,∠ECP=∠APB,∴∠PEC=∠ECP,∴EP=CP,∴BP=BC,∴BC=2BP;(2)∵△PEC是直角三角形,当∠EPC=90°时,∵∠EPC=∠AEP=∠B=90°,且=BP,∴四边形ABPE是正方形,∴PB=AB=10;当∠ECP=90°时,则∠ECP=∠B=90°,∴EC∥AB,∵DC∥AB,∴点E、D、C三点共线,由翻折知AE=AB=10,根据勾股定理得DE=8,∴EC=18,设BP=x,则PC=x﹣6,在Rt△ECP中,由勾股定理得:182+(x﹣6)2=x2,解得x=30,∴PB=30;当∠PEC=90°时,点P在线段BC上,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BP=10或30.【点评】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1.(2022秋•绥德县期中)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1)求BF与FC的长.(2)求EC的长.【分析】(1)由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D=AF=10,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BF,再由BC =12厘米可得出FC的长度;(2)将CE的长设为x,得出DE=10﹣x=EF,在Rt△CEF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ADE折叠后的图形是△AFE,∴AD=AF,∠D=∠AFE,DE=EF.∵AD=BC=10cm,∴AF=AD=10cm.又∵AB=8cm,在Rt△ABF AB2+BF2=AF2∴82+BF2=102,∴BF=6cm,∴FC=BC﹣BF=10﹣6=4cm.(2)设EC的长为xcm,则DE=(8﹣x)cm.在Rt△EF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FC2+EC2=EF2,∴42+x2=(8﹣x)2,即16+x2=64﹣16x+x2,化简,得16x=48,∴x=3,故EC的长为3c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时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
勾股定理复习专题——矩形的折叠问题
BFCED AGA ´ ∙D A BC 专题——矩形的折叠问题(培优)一、创设情景1.如图,把矩形纸条ABCD 沿EF GH ,同时折叠,B C ,两点恰好落在AD 边的P 点处,若90FPH =∠,8PF =,6PH =,则矩形ABCD 的边BC 长为( )A.20B.22C.24D.30二、探究新知探究一:顶点折叠到对边上例1.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AB=8cm, BC=10cm ,求EC 的长.练习:1.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纸片, 把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CD 边的中点E 处,折痕为AF .若CD=6,求AF 的值。
探究二:将顶点折到对角线上例2. 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 ,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 ,再折叠,使AD 落在对角线BD 上,得折痕DG ,若AB = 8,BC = 6,求DG 的长。
探究三:将对角顶点重合例3. 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4cm ,BC=8cm ,现将A 、C 重合,使纸片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 , ①求DF 的长;②求重叠部分△AEF 的面积; ③求折痕EF 的长。
探究四:沿矩形的对角线折叠例4.将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点C 落在点E 处,BE 交AD 于点F ,连结AE 。
BFCABCDEFD´(1) 证明:BF=DF(2) 若AB=4,BC=8,分别求AF 、BF 的长,并求三角形FBD 的周长和面积。
三、课堂小结解决折叠问题的一般方法:1、两手都要抓:重视“折”,关注“叠”;2、本质:轴对称(全等性,对称性);3、关键:根据折叠实现等量转化;4、基本方法: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四、拓展提高1.如图,矩形AOBC ,O 为坐标原点,OB 、OA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C坐标为(8,4 ),以OC 为轴对折后,使B 点落在点D 处,求D 点坐标。
勾股定理应用之折叠专题(精)
勾股定理应用之折叠专题折叠问题的解题步骤:1. 找:折痕,折叠前后的图形2. 设:设出未知数,尽可能表达线段长3. 列: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专项训练【板块一】折叠问题经典三步骤1. (2010广东如图,把等腰直角△ABC 沿BD 折叠,使点A 落在边BC 上的点E 处.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 .AB =BE B .AD =DC C .AD =DE D .AD =EC2. (2011山东如图:△ABC 的周长为30cm ,把△ABC 的边AC 对折,使顶点C 和点A 重合,折痕交BC 边于点D ,交AC 边与点E ,连接AD ,若AE =4cm ,则△ABD 的周长是(A .22cmB .20cmC .18cmD .15cm3. (2010黄冈如图矩形纸片ABCD ,AB =5cm ,BC =10cm ,CD 上有一点E ,ED =2cm ,AD 上有一点P ,PD =3cm ,过P 作PF ⊥AD 交BC 于F ,将纸片折叠,使P 点与E 点重合,折痕与PF 交于Q 点,则PQ 的长是_______cm . A .2 B .3 C .3.25 D .3.54. 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的B '处,点A 对应点为A ',且3B C '=,求CN 和AM 的长.B 'MNA 'DCBA【板块二】折叠问题中模型抽取平分线夹平行线模型5. 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点E 处,则得到的△BDF 是个等腰三角形吗?若是等腰三角形,请写出证明步骤;若不是,请写出理由.6. 如图,把一个矩形纸片OABC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连接OB ,将纸片OABC 沿OB 折叠, 使点A 落在A′的位置上.OB 12BC OC ,求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7. (2010湖南改编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使点A 与点C 重合,点D 落在点G 处,EF 为折痕. (1求证:△FGC ≌△EBC ;(2若AB =8,AD =4,求折痕EF 的长.FEDCACB【板块三】综合应用8.(2011黑龙江如图,ABCD是一张边AB长为2,边AD长为1的矩形纸片,沿过点B的折痕将A角翻折,使得点A落在边CD上的点A′处,折痕交边AD 于点E.(1求∠DA′E的大小;(2求△A′BE的面积.9.(2010河南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且点G在矩形ABCD内部.(1小明将BG延长交DC于点F,认为GF=DF,你同意吗?说明理由.(2问题解决: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2DF,求AD AB的值;(3类比探求: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nDF,求AD AB的值.CD。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一、引言折叠问题是指将一张纸片沿着某条线折叠后,能否在某种条件下使得所有的线段重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到了许多数学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
二、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勾股定理是指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直角边两边平方和的定理。
即:设直角三角形ABC,其中∠C为直角,则有AB²+AC²=BC²。
三、折叠问题的基本原理折叠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几何变换问题,在几何变换中,保持长度不变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在折叠纸片时,我们需要保证每个线段长度不变。
四、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的方法1. 假设我们要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 将正方形沿着对角线对折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3. 将其中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着斜边对折,使得斜边与底边重合。
4. 将纸片展开,我们可以发现,原来的正方形纸片已经被折叠成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5. 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和高的长度。
具体而言,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底边长为a,则有a²=c²÷2。
6. 利用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将任何正方形纸片折叠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五、拓展应用1. 利用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任何矩形折叠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 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还可以将任何平行四边形折叠成一个正方形或矩形。
六、总结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几何变换和勾股定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解决更加复杂和有趣的折叠问题。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
E
B F C
抽查清:8号同学只做第一问,其余全做
如图,沿AE折叠长方形ABCD,使点D 恰好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 BC=10cm (1)求CE的长 A D (2)求S△AEF E
B
F
C
利用勾股定理解素, 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步骤. 2. 能正确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有关折 叠问题.
题型一:求线段长度
如图,有一长方形纸片ABCD,长AD=9 宽AB=3,若将其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 求DE的长. E D 解 : 由折叠可知:DE=BE
A B
设DE=X 则 BE=X AE=9-X 在Rt△ABE中,∠A=90°
F C′ 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32+(9-X)2=X2
解得:X=5
∴DE=5
变式训练(一):
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 使点D落在BC边的F处,已知AB=8 BC=10 求CE的长.
A
D
E
B
F
C
变式训练(二):
题型二:求线段的取值范围 (走进中招) 如图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 使点B落在边AD 上的点F处,折痕EG 的两端分别在AB、BC上(含端点) AB=6 BC=10,求点F和点A的最远距 离和最近距离. 求 AF 的取值范围 . G C B
2≤AF ≤ 6
E A
F
D
当堂训练:
如图,折叠一个长方形纸片,沿着AE 折叠后,点D恰好落在BC边的以点F处, 已知AB=8 BC=10 求S△EFC
如图,长方形ABCD中,AB=12 BC=5 点E在AB上,将△DAE沿DE折 叠,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以点A′ 处,求AE的长.
期末复习专题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惑和困难,给予及时解答和指导。
4.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通过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巩固知识。
4.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将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他们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期末复习专题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教学设计人教Βιβλιοθήκη 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证明和应用,能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运用折叠方法,将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勾股定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勾股定理及折叠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建筑、工程等领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5.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为核心,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2.选做题: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探索勾股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例如艺术、工程等,并撰写一篇小报告,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会。
方法归纳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
方法归纳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一、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例1】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5 cm,BC=10 cm,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 )A.252cm B.152cm C.254cm D.154cm【分析】图中CD在Rt△ACD中,由于AC已知,要求CD,只需求AD,由折叠的对称性,得AD=BD,注意到CD+BD=BC,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之.【方法归纳】折叠问题是近几年来中考中的常见题型.解折叠问题关键是抓住对称性.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式是一个含有平方关系的等式,求线段的长时,可由此列出方程,运用方程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简化求解.1.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C=90°,AC=4 cm,BC=3 cm,将斜边AB翻折,使点B落在直角边AC的延长线上的点E处,折痕为AD,则CE的长为( )A.1 cmB.1.5 cmC.2 cmD.3 cm2.(2014·青岛)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C′上,若AB=6,BC=9,则BF 的长为( )A.4 C.4.5 D.53.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 )A.3B.4C.5D.64.如图,长方形ABCD的边AD沿折痕AE折叠,使点D落在BC上的F处,已知AB=6,△ABF的面积是24,则FC 等于( )A.1B.2C.3D.45.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对应点为A′,且B′C=3,则AM的长为( )A.1.5B.2C.2.25D.2.56.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3,AC=5,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ABE的周长为__________.7.如图,在Rt△ABC中,∠C=90°,BC=6 cm,AC=8 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C′点,那么△ADC′的面积是__________.8.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6,BC=8,将它的锐角A翻折,使得点A落在BC边的中点D处,折痕交AC边于点E,交AB边于点F,则DE的值为__________.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立体图形的展开问题【例2】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 cm,底面周长为18 cm,在杯内离杯底4 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 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cm.【分析】将圆柱形平面展开,将A、C两点放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方法归纳】在曲面上求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化曲面为平面”两种思想,利用勾股定理解决.解决本题时要注意展开后有一直角边长是9 cm而不是18 cm.9.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 cm,高AB为5 cm,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是( )A.6 cmB.12 cmC.13 cmD.16 cm10.如图,在一个长为2 m,宽为1 m的长方形草地上,放着一根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棱和场地宽AD平行且棱长大于AD,木块从正面看是边长为0.2 m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点A处到达C处需要走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m(精确到0.01 m).11.一位同学要用彩带装饰一个长方体礼盒.长方体高6 cm,底面是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从顶点A到顶点C′如何贴彩带用的彩带最短?最短长度是多少?12.如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木柜放在墙角处(与墙面和地面均没有缝隙),有一只蚂蚁从柜角A处沿着木柜表面爬到柜角C1处.(1)请你画出蚂蚁能够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可能路径;(2)当AB=4,BC=4,CC1=5时,求蚂蚁爬过的最短路径的长.参考答案例1要使A,B两点重合,则折痕DE必为AB的垂直平分线.设CD=x,则AD=BD=10-x.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x2+52=(10-x)2.解得x=15 4.故应选D. 变式练习1.A2.A3.D4.B5.B6.77.6 cm28.13 3例2如图,圆柱形玻璃杯展开(沿点A竖直剖开)后,侧面是一个长18 cm,宽12 cm的长方形,作点A关于杯上沿MN的对称点B,连接BC交MN于点P,连接BM,过点C作AB的垂线交剖开线MA于点D.由轴对称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知AP+PC为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且AP=BP.由已知和长方形的性质,得DC=9,BD=12.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AP+PC=BP+PC=BC=15.即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15 cm.变式练习9.C 10.2.6011.把长方体的面DCC′D′沿棱C′D′展开至面ABCD上,如图.构成矩形ABC′D′,则A到C′的最短距离为AC′的长度,连接AC′交DC于O,易证△AOD≌△C′OC.∴OD=OC.即O为DC的中点,由勾股定理得AC′2=AD′2+D′C′2=82+62=100,∴AC′=10 cm.即从顶点A沿直线到DC中点O,再沿直线到顶点C′,贴的彩带最短,最短长度为10 cm.12.(1)如图,木柜的表面展开图是两个矩形ABC1′D1和ACC1A1.蚂蚁能够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可能路径有如图所示的AC1′和AC1两种.(2)蚂蚁沿着木柜表面经线段A1B1到C1′,爬过的路径的长l1.蚂蚁沿着木柜表面经线段BB1到C1,爬过的路径的长l2∵l1>l2,鱼儿,在水中串上串下,吐着顽皮的泡泡;鸟儿从荷叶上空飞过,想亲吻荷花姑娘的芳泽。
培优专题11 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
(2)设 AE = a , ED = b , DC = c .请写出一个 a , b , c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答案 解:(2) a , b , c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 a2= b2+ c2.理
由:由(1)得 CE = AE . 因为四边形 ABCD 是长方形,所以∠ D =
A. 1cm
A )
B. 1.5cm
C. 2cm
D. 3cm
第1题图
2. (烟台莱州期中)如图,Rt△ ABC 中, AB =9, BC =6,∠ B =90°,将△
ABC 折叠,使 A 点与 BC 的中点 D 重合,折痕为 MN ,则线段 BN 的长为 4
第2题图
.
3. 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 ABCD 中, E 是边 CD 的中点,将△ ADE 沿 AE 对折至
90°.因为 AE = a , ED = b , DC = c ,所以 CE = AE = a .在Rt△
DCE 中, CE2= ED2+ DC2,所以 a , b , c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为 a2= b2+ c2.
FG = x ,则 GC =6- x .因为 E 为 CD 的中点,所以 CE = DE = EF
=3,所以 EG =3+ x .在Rt△ CEG 中,32+(6- x )2=(3+ x )2,
解得 x =2,所以 BG 的长为2.
类型二:巧用折叠求图形面积
4. (威海文登区期中)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 =90°, AB =4cm, AD =
第三章 勾股定理
培 优 专 题 11 : 勾 股 定 理 与 折 叠 问 题
类型一:巧用折叠求线段长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压轴题攻略专题01 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两种考法全梳理(解析版)
专题01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两种考法全梳理目录【方法归纳】 (1)【考法一、三角形翻折问题】 (1)【考法二、四边形翻折问题】 (8)【课后练习】 (15)【方法归纳】1.折叠的基本性质:翻折前后对应的边与角相等;2.对于翻折都不确定的情况,注意分类讨论,避免漏掉解;3.方程思想:灵活设未知数,通过勾股定理建立方程,解出答案【考法一、三角形翻折问题】例.如图,Rt ABC △纸片中,90,6,8C AC BC ∠=︒==,点D 在边BC 上,以AD 为折痕ABD△折叠得到,AB D AB ''△与边BC 交于点E .若DEB '△为直角三角形,则BD 的长是()A .2B .3C .5D .2或5【答案】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 的长,由翻折的性质可知:10AB '=,DB DB '=,然后分90B DE '∠=︒和90B ED '∠=︒,两种情况画出图形求解即可.【详解】解:∵Rt ABC △纸片中,90,6,8C AC BC ∠=︒==,∴10AB =,∵以AD 为折痕ABD △折叠得到AB D 'V ,∴BD DB '=,10AB AB '==.如图1所示:当90B DE '∠=︒时,过点B 作B F AF '⊥,垂足为F .则四边形CDB F '是矩形,∴,CD FB CF B D ''==.设BD DB x '==,则6AF =+在Rt AFB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B A AF B F ''=+,即()6x +解得:12x =,20x =(舍去)∴2BD =.如图2所示:当90B ED '∠=︒∵10AB AB '==,6AC =,∴设BD DB y '==,则8CD =-在Rt BDE △中,22B D DE '=+解得:5y =.∴5BD =.综上所述,BD 的长为2或5.故选D .△ECD ,连接BE ,则线段BE 的长等于()A .5B .75C .145D .365【答案】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中线、翻折得CD=DE=BD=5,CE=AC=6,作DH ⊥BE 于H ,EG ⊥CD 于G ,证明△DHE ≌△EGD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75EH DG ==,即可得到BE.【详解】∵∠BCA=90∘,AC=6,BC=8,∴22226810AB AC BC =+=+=,∵D 是AB 的中点,∴AD=BD=CD=5,由翻折得:DE=AD=5,∠EDC=∠ADC ,CE=AC=6,∴BD=DE ,作DH ⊥BE 于H ,EG ⊥CD 于G ,∴∠DHE=∠EGD=90︒,∠EDH=12∠BDE=12(180︒-2∠EDC )=90︒-∠EDC ,∴∠DEB=90︒-∠EDH=90︒-(90︒-∠EDC)=∠EDC ,∵DE=DE ,∴△DHE ≌△EGD ,∴DH=EG ,EH=DG ,设DG=x ,则CG=5-x ,∵2EG =2222DE DG CE CG -=-,∴222256(5)x x -=--,∴75x =,∴75EH DG ==,∴BE=2EH=145,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将求BE 转换为求其一半的长度的想法是关键,由此作垂线,证明△DHE ≌△EGD ,由此求出BE 的长度.变式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BAC ∠=︒,AB =P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连接AP ,将ABP 沿AP 翻折,点B 的对应点为B ',当APB ' 有一边与BC 垂直时,BP 的长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BAC ∠∴12212BC AB AQ BC ====,设BP x =,则B P x '=,1PQ =-∵将ABP 沿AP 翻折,∴2AB AB '==,45B '∠=︒,此时,112BP BC==;当B P BC'⊥时,如图,此时,点A,B,B'在同一直线上,综上,当APB'有一边与BC垂直时,故答案为:22-或1或2.变式3.如图,在ABC中,∠BC上任意一点,若将CDP△沿DP折叠得EDP△,若点E在ABC的中位线上,则CP的长度为.当E 在DM 上时,由折叠可知,CP PE =2ME DM DE =-=,在Rt PEM △中,PM 222PM ME PC ∴=+,当E 点落在DN 上时,由折叠可知,DE ∴四边形CDEP 是正方形3PC DE ∴==③如图,设BC 、∴点D 到MN 的距离为CM的三等分点B'处,求CE的长.【考法二、四边形翻折问题】例.在长方形ABCD 中,5AB =,12BC =,点E 是边AD 上的一个动点,把BAE 沿BE 折叠,点A 落在A '处,当A DE ' 为直角三角形时,DE 的长为()A .7B .263C .7或263D .以上答案均不对设AE x =,由翻折的性质得:ED AD AE ∴=-=A D BD A B ∴=-'='综上,DE 的长为故选:C .变式1.如图,已知矩形纸片P 点,将纸片沿直线BP 折叠,点A 落到A '处,设AP x =,当点A '恰好在矩形纸片的对称轴上时,则x 的值为.连接AA ',∴AA BA ''=,又AB BA '=,∴ABA '△是等边三角形,∴30BA M AA M ''∠=∠=︒,30ABP A BP '∴∠=∠=︒,在Rt A BF '△中,226425A F '=-=,在Rt A PE '△中,222A P PE A E ''=+ ,()222(4)625x x ∴=-+-,935x ∴=-③如图3中,当点A '在BC 的下方时,同法可得:()222(4)625x x =-++,935x ∴=+,故答案为:23或935+或935-.变式2.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AB 叠,点C 落在E 处,PE ,DE 分别交AB 于点O ,F ,且OP OF =,则AF 长为.,得到中,利用勾股定理进将ADE V 沿AE 折叠得到D AE ' ,连接D B ',若ABD '△为直角三角形,则AE =-△的位置,当点B落在CD边(1)若P为边BC上一点,如图①将ABP沿直线AP翻折至AEP上点E处时,求PB的长;△沿AQ翻折,点D恰好落在直线BQ上(2)如图②,点Q为射线DC上的一个动点,将ADQ的点D'处,求DQ的长.设DQ x =,则10QC =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可知QD D Q x ='=,AD '=在Rt ABD ' 中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可知DQA ∠∵AB CD ∥,∴DQA QAB ∠=∠.∴D QA QAB '∠=∠.∴10AB BQ ==.在Rt BCQ △中【课后练习】1.如图,Rt ABC △中,90ACB ∠=︒,6AC =,8BC =,将边AC 沿CE 翻折,使点A 落在AB 上的点D 处;再将边BC 沿CF 翻折,使点B 落在CD 的延长线上的点B '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 分别交于点E 、F ,则线段DF 的长为()AB C .85D .65沿直线AD 翻折得到ADE V ,线段AE 交直线CB 于点F .若DEF 为直角三角形,则BD 的长是.则四边形DCGE 为长方形,∴,EG CD CG DE BD ===,∴4EF AE AC =-=,设BD x =,则:8CD x =-,由勾股定理,得:(2248x =+-解得:5x =;∴5BD =,线DE 翻折ADE V ,点A 落在BC 边上,记为点F ,如果2CF =,则BE 的长为.2∵90C AC BC ∠=︒==,∴62AB =,62BF =-∴222FG GB BF ===∴62AG AB BG =-=-设AE x =,则EF x =,在Rt EGF 中,2EG FG +即()()224222x x -+=解得522x =,∴62BE AB AE =-=-D 为边AB 上一点,连接DE ,将ADE V 沿DE 折叠得到A DE ' ,若EA '的延长线恰好经过点B ,则AD =.∵1CE =,∴3AE AC CE =-=,在Rt ABE △中,90A ∠=︒,∴222BE AB AE =+,形的长BC 为8,宽AB 为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设DE GE x ==,则8AE = 在Rt AEG △中,2AG GE +2224(8)x x ∴+=-,解得3x =,3DE ∴=,5AE =;ABC 沿AC 翻折,使点B 落点D 处,连接DE ,求DE 的长.【分析】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连接,由勾股定理求出 将ABC 沿AC 翻折,使点,,AB AD BC CD BF DF ===∴BF DF ∴=,90BFC ∠=︒,4AB = ,3BC =,22243AC AB BC ∴=+=+设CF x =,则5AF x =-,7.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D 是AB 上的一点,连接CD .将ACD 沿CD 折叠,使点A 落在A '处,且A C 'AB ⊥于点E ,若6CD =,5BD =.则线段CE 的长为.∴132DF FC DC===∴4BF=,∵1122BCDS BD EC DC BF =⨯=⨯∴642455 DC BFECBD⨯⨯===24△ACD沿AD翻折得到△AED,连接BE,则BE的长为.∵等腰△ABC,AB=AC=5,在AB 上的点D 处,再将边BC 沿CF 翻折,使点B 落在CD 的延长线上的点B '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 分别交于点E ,F ,则B DF ' 的面积为.10.如图,在ABC 中,90ACB ∠=︒,3AC =,4BC =,P 为斜边AB 上的一动点(不包含A ,B 两端点),以CP 为对称轴将ACP △翻折得到A CP ' ,连结BA '.当A P AB '⊥时,BA '的长为.由折叠性质可知12∠=∠,PA 又1290A PA '∠=∠+∠=︒145∠=∠2=︒∴,又2390∠+∠=︒ ,【初步感知】(1)如图1,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90C ∠=︒,18AC =,将A ∠沿DE 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和AC 交于点E ,5EC =,求BC 的长;【深入探究】(2)如图2,将长方形纸片ABCD 沿着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C '交AD 于E ,若4AB =,8BC =,求AE 的长(注: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拓展延伸】(3)如图3,在长方形纸片ABCD 中,5AB =,8BC =,点E 为射线AD 上一个动点,把ABE 沿直线BE 折叠,当点A 的对应点F 刚好落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AE 的长(注: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142AN AD ∴==,BM 由折叠的性质得:BF =在Rt BFN △中,由勾股定理得:53FN MN FM ∴=-=-由折叠的性质得:BF BA =同①得:3FM =,FN ∴=设AE FE a ==,则EN a =-在Rt ENF △中,由勾股定理得:即AE 的长为10;综上所述,点【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长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经典题型)
与直角有关的折叠问题(一)
1.如图,将矩形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
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
若EH=9厘米,EF=12厘米,则边AD的长是( )
A. 12厘米
B. 15厘米
C. 20厘米
D. 21厘米
2.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8,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
折痕EF的长为( )
A. 6
B. 5
C.
D.
3.如图1,四边形ABCD是一矩形纸片,AB=8cm,AD=10cm,
E是AD上一点,且AE=8cm.操作:(1)将AB向AE折过去,使AB与AE重合,得折痕
AF,如图2;(2)将△AFB以BF为折痕向右折过去,得图3.则△GFC的面积是( )
A. B. C. D.
4. 如图,已知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ABC纸片,点E在AC边上,点F在AB边上,沿着
EF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的位置,且ED⊥BC,则CE的长是
( )A. B. C. D.
5.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D=6cm,点E在BC上,将纸片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 上的点F处,且∠AEF=∠CEF,则AB的长是( )
A. 2cm
B.
C. 4cm
D.
6. 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直角边
,现将△BCD沿CD折叠,点B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2
B.
C.
D.
7.如图,在矩形ABCD中,,,将△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
落在处,AD与BC′交于点E,连接AC′,则AC′:BD为
( )
A. B. C. D.
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且,将矩形沿直线EF 折叠,点B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P处,连接BP交EF于点Q,有下列结论:①EF=2BE;②PF=2PE;③FQ=4EQ;④△PBF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9.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上.若AB=16,
BC=32,则BF的长为( )
A. 15
B.
C. 16
D. 17
10. 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将△ABE沿AE
折叠后得到△AFE,点F在矩形ABCD内部,延长AF交CD于点G.若,则
( )
A. B. C. D.
11.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ABC的直角∠C,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已知
,∠B=30°,则DE的长为( ) A. B. C. D.
12. 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AB上的点,沿CE 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折痕CE的长为( )
A. B. C. D. 6
13. 如图,在矩形ABCD中,,将矩形沿直线EF折叠,使点B落在AD边的
中点P处.若∠DPE=60°,则矩形的周长为( )cm.
A. B. C. D.
14.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处,若,
DE=2,则的长为( )A. B. C.
D.
15.如图1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C=90°,∠A=30°,BC=3cm,将其折叠,使点C落
在斜边上的点C′处,折痕为BD,如图2,再将图2沿DE折叠,使点A落在DC′的延长线上的点A′处,如图3,则折痕DE的长为( )
•
•
• A. 3cm B. C. 2cm D.
16. 如图,在一张矩形纸片ABCD中,AD=6cm,点E,F分别是CD和AB的中点,现将这张
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G处,折痕为AH,若HG的延长线恰好经过点D,则CD的长为( )
A. 6
B.
C. 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