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科学规划-常熟中学

合集下载

致力内涵品质提升 助推优质特色发展

致力内涵品质提升  助推优质特色发展

习、进修和钻研业务 的热情 ,开展多样化 的培训 活 动 ;二 是实施 “专 业 引领 、骨 干带 动 、同伴 互 助 ”的青年教 师培育工程 ,举行新教 师座谈会 、 结对帮教活动 、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班 ; 三是开展高端教研 活动 ,邀请名家 、专家 、大 家 进校 园 ,举行钱梦龙语文教育 思想研讨会 ,承办 “四方 杯”全 国优 秀语文教 师选 拔赛 ,邀请著名 儿童文学作家金 曾豪点评语文课堂教学。
80年来 ,近 5万名毕业 生 中涌现 出一大 批优 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学校始终 坚 持正确 的办学方 向 ,注重 内涵建设 和特 色发 展 ,努力 打造 理念 新 、师 资强 、课 程优 、管理精 的高品质高 中。
一 、 致 力 于 打 造 优 质 化 教 师 队伍 1.加 强师德 建设 ,造就有情怀的师资队伍 。 常 中深 入开展职业理 想和职业道德 教育 , 积极组织 全体教师开展 创先争优 主题 教育 、师 德师风 大讨 论 、师德标 兵评选等教育 活动 ,以 优 秀 的事 迹感 染教 师 ,以榜样 的力 量 鼓舞 教 师 ,以身边的典型激励教师 。学校为年满 30年 教龄 的教师颁发荣誉证 书 ,举行授 奖仪 式 ,引 导全校 教师树立理想信 念 、坚守道德情 操 、拥 有仁爱 之心。 2.完善发展机 制 ,造就有底 气的师 资队伍。 常 中采用三 大路 径促进教 师的专业发展 。 一 是依托骨干教师研修共 同体 ,激发广大教师学
在强 调转变育人模 式 ,培养 学生核 心素养 的新 时代 ,学 校充 分发挥 地方 和 校本 资源 优 势 ,进 一步 凸显课 程改 革特 色和 校 园文化 特 色 。学校拥有两个省级课程 基地 。一是 “虞 山文
50
化课程 基 地 ”,建 筑 面积 近 2800平方 米 ,总投 息技术 的整合度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 的质量 。

特色建设立体教学因材施教——熟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中学数学

特色建设立体教学因材施教——熟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中学数学

特色建设立体教学因材施教——省熟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江苏省常熟中学数学组陶冶江苏省常熟中学数学教研组认真遵照市教研室、学校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学中的先导作用。

把教研活动开展地规范、有序、扎实、富有创造性,确保教研质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数学组共有42名教师,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又有开拓创新的中年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其中苏州市名教师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3名,常熟市学科带头人9名,常熟市教学能手8名,校级带头人3名。

研究生4名,教育硕士7名,高级教师23名,一名校级领导,三名中层领导,全组人员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团结一致、荣辱与共的精神。

教研组组成员以中青年为主,老教师干劲足、热情高、教研氛围十分浓厚。

这些优势为我们组顺利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数学组长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主要亮点有:亮点之一高考成绩连续六年名列苏州大市前茅,特别是高考数学成绩更为突出。

亮点之二数学竞赛成绩斐然。

殷裔安、金滢同学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和银牌,并且殷裔安进入国家冬令营,金滢进入省集训队。

经过若干年的拼搏,我们数学组形成一支富有竞赛辅导经验的优秀教练员队伍。

亮点之三培养青年教师英才辈出。

为常熟市教研室先后输送出陈志江和黄健两名优秀教研员。

多名老师在苏州市青年教师评优课或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或二等奖,在数学学科素养竞赛中,多次获得苏州市级或常熟市级团体一等奖。

亮点之四完成国家课程的教学任务,取得辉煌的教学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自编选修教材和开设了富有数学文化味道的校本课程《荡气回肠数学魂》(主编陶冶)、《数学思想和方法》(主编张琴)、《数学史》(主编胡慧敏)。

亮点之五具有较好的教育理念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构建“有灵魂的高中数学课堂”,让数学文化、数学思想和理性精神在数学课堂得到传承。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常熟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常熟中学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多维发散型高中物理课堂的创新研究”研究报告课题编号:C-b/2013/02/021常熟市中学课题组肖敏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学以课程为核心,对物理课程从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014年1月,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多维发散型高中物理课堂的创新研究”正式开题,三年多以来,本课题组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多维发散型高中物理课堂的创新教学,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改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单维度学习的现象,高中物理课堂多以强调解题、提高分数为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这对学生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趋势严重背离,也严重阻碍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当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学以课程为核心,对物理课程从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要求有效转变单维度的教学方式,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多维过程。

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和发散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单维度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的多维发散能力。

常熟市中学2008年度总结

常熟市中学2008年度总结

常熟市中学2008年度总结2008年,是我校发展过程中的新的里程碑。

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紧扣建设现代教育名市这一中心,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旗帜,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位、以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坚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情感管理为动力、以师生发展为根本的办学思想,实施“人才强校、质量树校、科研兴校、文化立校、特色扬校”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由于全校教职员工同心共德,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求真求是,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谱写了市中历史的崭新诗篇,为我校今后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08年度中,我校继续保持苏州市重点中学高考上线人数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苏州市创建‘平安单位’先进集体”、“苏州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校团委被团省委审定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教师中有59人次获得常熟市级以上表彰,其中,韩建光老师获“江苏省特级教师”,凌解良、马宁老师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朱梅老师获“苏州市中等中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双十佳’”,唐志忠老师获“首届苏州市教坛新秀”,汤丽萍老师获“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王跃兵、李红宇老师获“苏州市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华国平、姚惠芳获“常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袁学文老师获“常熟市优秀德育工作者”,龚淑芳老师获“常熟市优秀班主任”,邵俊峰老师获“常熟市名教师”,顾建秋老师获“常熟市第一批德育带头人”,丁震平老师获“常熟市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评优课一等奖”。

学生中有105人次获常熟市级以上奖项,其中,周羽、季胜裕、张逸同学获“初中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娄晓斌、朱嘉祺、陈远帆同学获“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张子娴获“江苏省读写大赛一等奖”。

学校课程文化的构建与创新研究中期报告-常熟中学

学校课程文化的构建与创新研究中期报告-常熟中学

《学校课程文化的构建与创新研究》中期报告常熟市实验中学课题组执笔人:范沩《学校课程文化的构建与创新研究》是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于2011年6月启动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本课题通过对校园课程文化的建构与创新的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对课程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引进与内化等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从国家课程文化、地方课程文化、校本课程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开展研究工作,全方位地打造学校的课程文化,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好每一个学生。

两年多来,在相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科学指导下,课题组成员稳步、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不断地总结实验方法,认真地收集整理资料,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在知识本位的价值观引导下,形成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的文化取向,即相信知识的普遍有效性,以不变的客观知识应对社会变化,以一次性学校教育解决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终身发展问题。

当今社会,知识的培养和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学校的知识传授无法与社会进步和知识增长相同步,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形成新的课程文化。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学校,适合教师,适合学生的新课程文化,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多元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

无论对课程理论研究本身的繁荣与创新,还是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与反思,课程文化的研究都具有积极意义,成功建构的课程文化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精神气候,它能够给逐渐深入的课程改革提供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潜在的精神动力。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市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结果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市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结果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市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3.07.14•【字号】苏教备〔2023〕4号•【施行日期】2023.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苏州市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结果的通知苏教备〔2023〕4号各县级市(区)教育局(教体文旅委),各直属中小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的通知》(苏教办备函〔2023〕2号)精神,由苏州市教育局主办,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苏州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承办的苏州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历时两个半月,已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完成全部赛事。

全市近24万名中小学生分别参加了小学科学、初中生物、高中物理、高中化学4个学科比赛。

比赛活动程序严谨、组织规范、实施有序,圆满完成了实验知识竞赛、预选赛、决赛。

现将大赛结果予以公布,具体名单见附件。

附件:1.各学科个人获奖名单2.各学科团体奖名单苏州市教育局2023年7月14日附件1各学科个人获奖名单小学科学获奖名单初中生物获奖名单高中物理获奖名单高中化学获奖名单附件2各学科团体奖名单小学科学一等奖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二等奖张家港市教育局、吴江区教育局三等奖太仓市教育局、工业园区教育局初中生物一等奖工业园区教育局二等奖昆山市教育局、太仓市教育局三等奖张家港市教育局、吴江区教育局高中化学一等奖张家港市教育局二等奖昆山市教育局、常熟市教育局三等奖工业园区教育局、相城区教育局高中物理一等奖高新区(虎丘区)教育局二等奖昆山市教育局、工业园区教育局三等奖常熟市教育局、吴江区教育局。

2013年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名单

2013年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名单

自觉理念驱动下的小学生个性化数学学习研究 基于张謇教育思想的“和爱”学校文化创新实践研究 本原性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陶行知实验学校现代儿童“悦群”学习生活的研究 “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的区域教研文化建设研究 构建小学经验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九年一贯制学校幸福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 绘本资源开发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小学生公民意识自我提升的行动研究 电子书包在小学教师培训中运用策略的研究 基于师生共同反思的教学行为优化研究 苏派背景下的无锡市“70后”小学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的校本化研究 高中数学教材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教学的研究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教师积极应对90后靛蓝儿童挑战的策略研究 运用南京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 以参与者经验为起点的小学语文自主读写教学研究 从观念到行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 学校 “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理解教育:基于尊重观照下的教育哲学的实践研究 儿童参与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 知情交融:学校教学质量优化的新探索 “云校园”环境下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研究 小学民间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儿童哲学视域下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学习科学视野中的小学体验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现代女校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从“形式主义”走向“数学内涵”的教学案例研究 高中数学核心概念后续教学的实践研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特征与阅读策略研究 基于高中生心理特点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 学情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耕读:普通高中教学文化建构研究 小班学生学习心理与教师教学个性适配的实证研究 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团队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 教师教学风格多样化的校本案例研究 传记选读促成学生人格素养提升的研究 普通高中实施博雅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 积极个性教育理念下小学“玩文化”俱乐部的深化研究 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统整与学习效能提升的研究 丹阳教育家教育思想实践与发展的研究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叶澜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对结构化教学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运用,提出“教结构、学结构、用结构”的结构化教学 理论。呈现的是从“整体感知”到“分步学练”再到“综合运用”的三步法,也就是由整一分一整的过程。即:先引导学生 对单元知识的整体理解,明确步骤要领(教结构),再指导学生详细学习该结构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学结构)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学习单元中其他的内容(用结构)。
(2)结构化教学的实施
日本学者井上弘提出,所谓真正的教材结构化,就应当是追求课程整体的结构化,也应当是追求儿童认知整体的结 构化。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都是结构化教学的 理论根基。
二、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含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价值与主要观点等。
D课程内容建构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给教材编排和教学范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例如,相关知识点的安排尽量集中 ;上下位知识的安排前后要分明、要巧妙;既要做到整个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又要做到学科、单元的教学结构化等等 。
(三)主要观点:
.立足“类”的建构,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整体结构。结构化教学将新知纳入更为宽广的背景中,横向联系、多角 度构建,形成网状知识结构,进行深度学习。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题 报

课题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
立项编号:
2022∕Lx∕02∕109∕01
课题类别: 一般立项
课题主持人:
罗常春
工作单位: 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悦丰校区
填表日期: 2023.4.18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已有研究述评
(二)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和意义

常 熟 市 第 一 中 学

常 熟 市 第 一 中 学

• 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确立了以建设“现代化、 高水平,科学化、高质量,人文化、高品位的优 质品牌学校为发展目标。在未来五年里,凝心聚 力、和谐奋进,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美丽的生态 公园、浓郁的书香校园、高雅的文化圣园、学生 的学习乐园和师生的精神家园,努力办常熟人民 满意的学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熟市第一中学
一中简介
• 常熟市第一中学,这所年轻而又古老的学校,是 一所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古城区的初级中学, 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至今,镌刻着历史印迹的 “常熟县立初级中学”的校碑仍静卧在校园的花 木丛中,向每一位学子叙述着80多年来的沧桑和 荣耀。校园内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尤其是亭 台轩榭的布局,更是凸显了历史与人文的辉映: 思源堂、思进园、慎思亭,明辨亭、博学亭、笃 行廊……寓意深刻,催人奋进。历史悠久、底蕴 深厚的一中校园,走出了一代代才俊:在这里, 原北大校长吴树青立志扬帆破浪;在这里,“一 班两院士(范滇元、吕达仁)”更成为校园佳 话……
“三味”理念
• 学校积极倡导“三味”办学理念,即“教 师要讲究品味、教育要追求韵味、学习才 会有滋味的“三味”理念。我想在“教师 要讲究品味、教育要追求韵味、学习才会 有滋味”的“三味”办学理念的指引下, 学校教育事业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生 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一中师生是幸福的、快 乐的!
一中目标
一中荣誉
• 常熟市优秀家长学校 • 常熟市课程改革先进 学校 • 常熟市合格退教之家 • 苏州市健康学校 • 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 进学校 • 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 • 苏州市教育收费规范 学校
苏州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 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 校 苏州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卫 生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常熟市中学“三星级团校” 常熟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常熟市教育系统工会规范化 建设优秀单位 常熟市艺术教育工作合格学 校

读写无界相融共生-常熟中学

读写无界相融共生-常熟中学
课程内容包括常熟历史、常熟名人、常熟曲艺、常熟名胜、 常熟经济、常熟民间文学、常熟传统体育、常熟革命斗争 史等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了解常熟千多年的历史,了解 享有美誉的常熟文化名人;常熟名胜介绍,不仅让学生了 解了常熟的自然地理,更让学生了解了人文地理;常熟曲 艺、民间文学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前人留给我们珍贵的文 化艺术瑰宝。
4.开展文学社团活动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 开展讲座、论坛等活动,拓 宽学生的视野,培养阅读及 写作的兴趣。
出刊校报、校刊,举办“文 学沙龙”等,以活动的形式 促进阅读与写作。
5.编写我校阅读、写作方面的校本教材。
开发主题为“常熟文化”的基础性校本课程,让学生“知 我常熟、爱我常熟”,将爱国主义教育深深地扎根在爱家 乡的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可闻、可视、可亲、可近的知 识中受到教育。
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确定我校申报苏州市级课程 基地的项目——“读写无界,相融共生”语文课程基地。 由校长、分管副校长以及相关处室人员组成课程基地申报 工作小组,认真做好各项申报工作。
(三)完善制度、规范激励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课程开发和实施制度、活动 组织制度、物化资源建设和运作制度、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专家评聘制度、人员评价和奖励制度、财务制度等
(五)周密计划、有序推进
结合学校实际,课程基地建设时序进度拟按以下三个阶段 组织实施。
1. 2015年8月—2015年9月:确定“读写无界,相融共生” 语文课程基地项目,制定建设规划;按规定要求积极组织 申报。
2. 2015年10月—2018年6月:全面开展语文课程基地创 建活动。根据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优化环境布置,建 设图书馆阅览室、专用教室、编辑文学社刊、制作专题网 站、编写校本教材,配齐资源要素,开设课程、举办活动、 组织研究。

植根文化土壤 构建成长场域——江苏省常熟中学“虞山文化”课程建设

植根文化土壤 构建成长场域——江苏省常熟中学“虞山文化”课程建设

【关键词】虞山文化课程体系;人文素养;探究实践;教育场域【中图分类号】G 远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9-0063-03【作者简介】陈炯明,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科所副主任,高级教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中国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植根文化土壤构建成长场域———江苏省常熟中学“虞山文化”课程建设陈炯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而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载体,是建立在乡土区域时空中的历史积淀,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文化之魂。

因此,乡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乡土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认同相统一的主要途径。

在强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强调转变育人模式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并完善地方文化课程体系,构建学生人文研学场域,并以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

江苏省常熟中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办学理念,充分开发与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将特有的乡土风物、丰厚的人文积淀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努力推进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转变。

一、打造精品课程基地,创设文化特色鲜明的育人环境常熟,是吴文化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遗存、众多的历史名人和独特的古城格局,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虞山既是常熟的地理标志,也是鲜明的文化符号,虞山文化即常熟文化。

常熟历史上产生的许多文化艺术流派都以虞山冠名,如虞山诗派、虞山琴派、虞山画派、虞山印派等,这些流派影响深远。

优秀的虞山文化理应成为校本课程的宝贵资源,值得认真挖掘与整理。

为了有效地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学校申报了虞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经江苏省教育厅评审确定为省第二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2015年6月,虞山文化课程基地正式启用。

封底人物 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邵俊峰

封底人物 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邵俊峰

他把“有品质的地理课”作为教学的追求目 标,致力于培养“怀空间格局、懂欣赏世界、有实 践 能 力 ”的 时 代 新 人 。 他 关 注 课 堂 的“ 品 ”和 “质”,倡导“有品位”的地理课堂,让地理课堂充 满文化气息、人文情怀,让课堂既有温度又有高 度 ;倡 导“ 能 品 味 ”的 地 理 课 堂 ,通 过 真 实 情 境 创 设和劣构性问题,让学生“品味式学习”,在“品” 中获得有用知识和关键能力,在“品”中升华必备 品 格 ;倡 导“ 有 质 感 ”的 地 理 课 堂 ,地 理 课 堂 是 课 程、媒体、师生等要素共生的天地,应该给学生更 宽广、更立体的地理,更有厚度的地理,从学科教 学走向学科教育。
封 底 人 物





给学生温暖而宽广的地理来自三 期教育。——邵俊峰
邵 俊 峰 ,江 苏 省 常 熟 市 中 学
副 校 长 ,正 高 级 教 师 ,江 苏 省 地 理 特 级 教 师 ,教 育 部“ 国 培 计 划 ”专 家 库 第 二 批 成 员 ,江 苏 省 “333 高 层 次 人 才 培 养 工 程 ”培 养 对 象 ,江 苏 省 首 批“ 苏 教 名 家 ”培 养 对 象 ,姑 苏 教 育 领 军 人 才 ,国 标 版 高 中 地 理 教 材 分 册 副 主 编 ,曾 两 次 获 江 苏 省 基 础 教育成果奖。

核心素养视域下“7E”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_以“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7E”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_以“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为例
教学时空
核心素养视域下
“7E”
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 以“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为例
江苏省常熟中学(215500) 邹

[摘 要]
“7E”教学模式由激发、参与、探究、解释、精细、评价和延伸 7 个环节构成。文章以“磁场对通电导线的
作用力”的教学为例,探索核心素养视域下“7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策略研究”
(课题批准号:C-b/2020/02/42)的阶段性成果。
中学教学参考
2024·
2024
·3
30
教学时空
三、探究环节:开展主动探究,促进合作
境 二 ”中 的 小 实 验 趣 味 性 强 ,通 过 让 学 生 动 手 实
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
动地投入后续的学习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关键词]
“7E”教学模式;核心素养;磁场;通电导线;作用力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9-0030-0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养已成为当前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普通高
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提出,高
电了但不放在磁场中是否受力?请同学们利用桌
上的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观点。
(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开展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
力的实验,如图 4 所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安培力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和电流方向
有 关)
[实验探究 2]安培力的方向与磁场和电流的方
向有何关系。
师:要判定安培力的方向该如何进一步开展研

苏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苏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06010510 初中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4
苏州市草桥实验中学
王晓燕 陈 荔
06010520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与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5
实施“‘双主’六步循环教学”的实践研究
查尔明 江建国
06010530 基础教育艺术课程单元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研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6

沈南强 周建华
7
苏州市金阊区新庄小学
孔 蕾 朱桂英
06040080 社区培训学院功能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8
苏州市金阊区教育文体局
王 依 赵志萍
1
06050090 “爱与智慧”教育思想的实践研究
9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高万祥 赵光义
06050101 教师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状态及对策研究
0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李建军 高万祥
张家港市暨阳湖学校
顾金根 高本大 郭瑞燕 徐卫祖 计大丰 徐浩明
仲展
陆益 陈华 夏静 翁永明 秦艳 徐彩萍
2
2
06090232 初中生亲源性心理问题辅导研究
3
张家港市新塍初级中学
张锦标 钟万明
06090242 小学智慧型教育研究
4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蒋俊兴 许华红
06090252 荣辱观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效性研究
7
江苏省震泽中学
沈金江 汪兆龙
3.学科教学研究
06010480 中学英语教学非测试性评价研究
1
苏州市第三中学
陈 瑾 徐忠显
06010490 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研究
2
苏州市第六中学
王松泉 吴 青

第四届江苏教育科研成果获奖名单

第四届江苏教育科研成果获奖名单

三等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扬州大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王帮俊等 陈静漪等 郭强等 王兴稳等 徐群 彭华安 钱家荣 何善亮 陈红燕 黄进 吕寿伟 颜剑英 王宝玺等 行业特色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与政策研究 江苏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教育能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吗——基于江苏、湖 北、广西、黑龙江4省11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师资配置: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要务 独立学院政策执行困境研究——多重制度逻辑的视角 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收效甚——针对1069名中学 生生命意识状态调查 东庐中学教育变革研究 教学辅助·教学监控·教学领导 学校安全管理:从 边缘化走向专门化与专业化 儿童游戏文化引论 从排斥到承认:通往有尊严的教育伦理生活 21世纪初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研究 19世纪英国大学制度变革研究
思想演变与体制转型:中国教师教育回眸与展望 中西合璧、方法先行,大力培养硕士生翻译研究的基 本功 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结构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传承机制研究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生源红利”消退背景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研 究 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 心理教育论 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研究 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 江苏为中心 儿童创造教育新论 积极道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演化 阅读教学对话论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美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教育名家与语境教学发展 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状况研究 竞争性道德教育及其超越 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研究 时间认知:理论与实证 语文符号学导论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研究 读解or解读:探索阅读教学的真谛 创业型大学的生成机制、价值重构与途径选择 现代职教体系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论研究 《徐州十三韵》版本研究 教学习惯变革的系列研究 我国不同群体大学生择校差异问题研究系列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发展研究 校长领导力:引领学校创新发展 课题时间效益初论 语文本色阅读的探寻 教学文本及其课堂阐释 教育力与教育关系 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智慧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制度研究 学科·育人——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国家课程校本指 导纲要(语文、数学) 课堂情境下师生人际互动研究 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课程设置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护理专业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 践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拟立项课题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拟立项课题

第 2 页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吴江市经济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 香山路幼儿园 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盐城市第一小学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仪征市教育局 仪征市实验小学
研究儿童:教师课程能力自主建构的行动研究 规范与有效: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 基于方案教学的儿童主题馆建构的实践研究 发挥特教资源中心作用,构建学前融合教育模式研究 小学“家庭实验室”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协同性的调查和研究 区域推进农村薄弱初中“活力-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板书功能拓展与深化的实践研究
第 3 页
19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87 88 89 59
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邺实验小学 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 江都市实验小学 江苏丰县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小学 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中心小学 江苏省南通中学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江苏省宿迁中学 江苏省宿迁中学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江苏省天一中学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 江阴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江阴市天华艺校 苏州市职业大学
“致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以“能仁”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深度建构研究 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性支撑平台建设的研究 教育期刊促进区域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研究 童话教育促进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 “学术性高中”学生创新潜能培养机制的研究 高中学段生涯规划与发展指导 中学性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研究 普通高中实施技术教育实践研究 培养高中生跨学科阅读素养的策略研究 简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创设“自由环境”促进幼儿“自然成长”的实践研究 学术性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 教学智慧深度建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案例研究 中学校园数字学习港建设及其应用研究 百年扬州中学十位语文名家教育思想地图 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观照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 普通高中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深化研究 小学生优势迁移实践研究 数学文化视野中的教材空间设计研究 利用校本特色教育资源转化学困生的实践研究 多元语境下小学生语感生成及失范诊疗的实践研究 中学品格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学校办学特色整体建构研究 关注细节:促进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策略研究 全球化视野中“草根情怀”教育的实践研究 改革阅读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实践研究 苏派教育家唐文治的国学教育实践和民族文化精神研究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 普通高中“伙伴共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建构研究 基于和谐教育文化的教师道德发展共同体的深化研究 瞿秋白精神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自然教育的研究 学术型教师培养:“研究型学校” 文化塑造的深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课题成果鉴定书
课题名称:多维发散型高中物理课堂的创新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C-b/2013/02/021
课题类别:青年教师专项
课题主持人:肖敏
工作单位:常熟市中学
组织鉴定单位: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鉴定方式:现场鉴定
鉴定日期:2017年6月12日
网址:/showwzml.aspx?id=591
以下一、二、三项由课题主持人负责填写:
一、提交鉴定的成果主件、附件目录(请注明出版物或出版社)
二、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概述(包含成果的社会效益)
三、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
以下四、五、六项由组织鉴定单位组织填写:
四、专家组鉴定意见(通讯鉴定请将专家鉴定意见表粘贴于此)
五、鉴定组成员名单及签名(通讯鉴定无需专家在此签名)
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终审意见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