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随着高等素质教育发展越来越快,高校教学体系也随之越来越完善,体育教学属于教学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对于人才需求增加的基础上,也提高了对于人才的要求。
社会对于人才除了对技能素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之外,更看重的是其综合素质的发展,而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可以从心理与生理两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科学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是目前致力研究的课题。
1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分析1.1统一分层形式对于统一分层形式的课程组织形式而言,主要有着两个部分的分层。
一是按照性别进行层次地划分,二是按照体育能力进行层次地划分。
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属于独立性比较强的主体,所以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要在教学的同时赋予其一定的独立自主性,因为男生与女生的体能素质从客观角度来说有着一定的差别,并且其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也有着本质区别。
所以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将男生与女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课程组织,除了个别情况之外,大致上可以将男生与女生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其实这种分层方式主要不是针对体育项目的异同,而是针对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针对性。
另一方面按照体育能力进行层次的划分指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教学之后,然后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强度的训练,让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充分发挥“领头羊”式的教学模式。
1.2实践与理论结合形式高校的体育教学并不仅仅指的是体育技能的训练,还需要一定的体育知识以及体育理念的灌输。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当中,学生经常不清楚自己进行体育训练的目的,以及体育训练的技巧与方法。
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通过体育训练磨炼学生的意志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其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以实践为基础,加以理论教学。
实践就是指各种体育训练的项目,而理论教学则是科学的体育训练方法与技巧以及正确的体育观念。
丰富体育课堂活动,强化学生体能训练
丰富体育课堂活动,强化学生体能训练摘要:新课改不断深入延展视域下,为了可以促进小学生体能方面的增长,体育教师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活动组织与开展,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当前阶段,体育教师应当结合体育新课标相关要求,充分利用优质体育课堂活动加强学生体能训练效果,增强学生体能综合水平,让小学生获得健康、全面成长,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设计小学体育课堂活动、加强体育游戏课堂融入、提升体能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设置体育课堂比赛活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来进行丰富小学体育课堂活动形式,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更加感兴趣,实现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
关键词:体育课堂;体能训练;体育游戏引言:随着国家教育部对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逐步重视,教师更加需要做好学生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生的体能训练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还可以让小学生可以承受更大强度的体育训练,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但是小学生会因为怕累而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师更加需要通过丰富体育课堂活动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促进体能训练质效的提升。
那么如何才能够科学地实现学生的体能训练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体能训练的主体概念以及内容从主体概念上来讲,体能堪称为人体引发运动的心肺功能支撑的大小(心肺系统的能力),其取决于人体运动系统动力学应用的范围与强度。
例如人体骨、肌肉、关节的运用能力。
体能训练通常是指人体通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灵敏等运动素质所展现出基本、综合的运动能力。
体能训练堪称为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与运动水平一大核心且重要的构成因素。
体能训练通常涵盖了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柔软训练以及平均训练等主要方面内容。
二、丰富体育课堂活动,强化学生体能训练的创新策略(一)精心设计小学体育课堂活动教学内容新时期体育教学创新化开展过程中,为了可以让小学生的体能训练工作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体育教师需要做好体育课堂活动的设计工作。
创新体育课教案: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新体育课教案: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一、开拓教育思路教师要以开放的思路来设计课程教案,切实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放在首位,让学生以主动的态度参与学习,进而实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全面认识和了解。
而不必仅仅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过度讲解或是单一的体育锻炼。
二、拓宽课程实践领域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拓展体育教育应用的实践领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到趣味性、多样性、创意性和互动性。
例如,可以采用“扣篮大赛”、“花样滑冰比拼”、”墙上滚球比拼”等丰富多彩的选项,让同学们基于体育技艺的创新发挥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手脚协调性和意识。
三、活跃体育课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用适宜的活动,并且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更主动地介入和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比如,在冬天的时候,可以尝试滑雪、滑板、雪地足球等有趣的运动,让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体育教育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具有良好的创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巧,以及培养他们对各种运动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比如,引导学生自己研发一种新型的锻炼方式,通过个人的巧妙设计和创新,达到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增强和技能的提高。
五、加强团队合作体育课程要重视团队合作,每个学生都应培养独立思考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有团队意识的学生,可以促进同伴间的友谊和学习共享,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齐心协力完成高空跨栏或是攀岩运动等,只有队员之间相互协作和协调,才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六、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建立积极的上课氛围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营造公平、和谐、友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教育中。
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并珍惜老师和同学的付出,体现出了高质量的心态训练。
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论文
浅谈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体育课堂面临着一项重要内容,即研究和探讨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这一热点引发高校体育深刻讨论,本文就体育教学现状,针对当前体育教学模式弊端,试提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观点。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高校体育课程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实现体育运动知识目标,力达体育运动技能。
而近年来,高校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渐显倦怠心里,体育教学模式遭遇质疑。
教学改革深入,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愈显强烈。
因此,对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人在几年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进行革新,结合教学实践,针对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组织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将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作一探讨。
一、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弊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所遵循的教学理论,基本就没有脱离凯夫体育教育理论的框架。
80年代以来,虽引进不少国外的体育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但从整体上来说,体育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变并不明显,仍存在着许多弊端。
1.课程选择机制不成熟,学生跟风选课现象频发在根据教学大纲拟定好课程项目后,高校体育现均采取选课制。
这一机制看似给学生扩大了体育课程的选择,实则不然。
中学时代,部分学生与家长对我国高考机制曲解,过分追求文化课高分,而忽视了对体育锻炼的加强。
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
而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学生就必须选择体育科目。
这使得很多方向性不明确的学生在体育项目选择上迷茫不前。
2.课堂教学方式拘泥传统在高校体育课程中,传统课堂往往以老师“教”为主,对学生学习“松弛程度”难以把握。
传承性教学处于中心位置,技术技能的大量灌输使得学生不得不通过强行记忆、重复模仿练习来掌握技巧。
体育(心得)之“三阶段、四环节、五课型”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论文之“三阶段、四环节、五课型”体育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舜耕中学卓越课堂理念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我们体育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了“三阶段、四环节、五课型”体育课堂模式的创建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论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逐渐为广大体育教师接受,并得到积极推广。
下面把“三阶段、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解读如下:一、三阶段三阶段是:课前准备、课中基本、课后结束。
(一)课前准备是指备教案、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指导学生预习与巩固,为课堂上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的精讲做准备。
(二)课中基本是“四环节”的展开,主要呈现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三)课后结束是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教学成果,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得失。
二、四环节四环节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一)自主学习是让学生针对课前预习,了解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能小组合作解决的就在小组内部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教师在讲解示范时找答案。
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现象,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那么如何让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呢?高效自主学习是区别“放羊式”图热闹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的方面。
教师运用引导、启发、提问的方式影响学生,在备学生上下功夫,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素质以及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程度,才可以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一是情境教学法;二是问题教学法。
1.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人事迹、视频片段等,把教学内容放置在故事情境当中,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学习这个内容的必要性,产生学习动机。
体育课堂教学范式
体育课堂教学范式体育课堂教学范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前备课:体育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情分析,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选择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辅助性措施。
在课前做好课前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尽快把精力投入到课堂上。
2.热身活动:在课程开始时,体育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例如慢跑、拉伸、跳绳等,以准备身体,防止运动损伤。
3.技能教学:在热身活动后,体育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运动技能和要领,并进行示范。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课堂互动:在技能教学后,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互动游戏或团队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评估反馈:在课程结束时,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同时也要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体育课堂教学范式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让学生养成定期进行体育运动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不轻易放弃,从而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5.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运动姿势和保护方法,避免运动损伤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范式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体育教师认真备课、注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需求、及时评估反馈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体育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项目化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项目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度和体育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将项目化教学模式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探讨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和优势,以期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项目化教学模式概述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和完成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passively 被灌输知识,而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下,学生是active participant,他们通过解决真实的问题、完成实际的任务来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更加强调引导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他们提供学习的资源和指导。
项目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模式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素质。
1.3 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体育课堂教学在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
体育课堂新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论文
浅谈体育课堂新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研究[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如何使学生成为体育教学中真正的主体进行了分析。
对实践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尝试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自主选项的教学方式等,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学组织形式;主体地位;分层教学教学组织形式是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作用,一种定型的教学活动结构的组合形式。
体育新课程教学组织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任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馆设施和时间等进行合理安排所采取的措施。
(一)体育新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1.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着多维性。
教学组织形式反映的是教学活动中人员、时间和空间的组织和安排,教学组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活动具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即教师的、学生的、时间的和空间的组织形式是同时并存的。
2.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
在体育新课程教学中,其教学组织形式的现状是多种教学形式并存、共同发展的。
随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更加全面,对教学内容、结构的研究更加深入,以及对教学对象及其特点的认识更加科学化,势必会导致教学组织形式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使得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多种多样。
3.班级教学制仍是体育新课程教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
班级教学制包含了教学空间的组织---课堂教学。
由课堂教学构成的班级教学制,是体育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最为主要的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制本身的优点是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所无法取代的。
(二)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个别指导个别指导是体育教学组织的最基本的形式,它的教学优点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指导,发挥个人最大的潜能。
2.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一个班分成若干小组,以组来进行指导。
这种组织形式既保留了班级教学的长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问题。
这种教学的分组通常是按性别、体能、技术、兴趣等因素来进行的,每组指定小组长,起着“小教师”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虽有联系,但不密切。
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创新黄德松体育是小学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小学体育的现状,针对小学生体育创新教学模式、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以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将会极大地促进小学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
为此,本文根据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探讨,旨在对小学体育的教学有所帮助。
1 小学体育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不断的改革变化,也使得很多小学全面开展实施体育课程上的改革,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的实际体育教学改革上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是出于表面的形式,并没有从实质性的角度上去进行改变,更多的小学体育教师,也没有充分的掌握并且了解以及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所对其提出的各种实质性的要求,因此在小学体育的教育上,教学质量都是普遍的不怎么高,而这就也因此影响了许多的小学在自身的体育教学的变革上显得十分的缓慢无效。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仍是很多小学体育教师,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接受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会严重的使得很多小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课程当中,一直以接收的形式进行学习。
所以在小学体育的教育教学上,小学体育的现实教学过程当中,作为一种单向直线型的知识传导,导致小学体育教师,依然主要以学生自身的体育成绩成为主要的衡量标准,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2 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的理念2.1 要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指导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小学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树立教育新观念,形成新的教育思想。
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加强体育和健康教育教学。
由于小学学生心理成熟度滞后于生理成熟,认知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虽然自我控制能力有一定的发展,但水平不够高。
因此,往往存在一系列矛盾,导致某些心理冲突和不稳定。
因此,体育老师要根据小学学生身心变化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体育课程的现状,充分发挥其功能,解决学生在心理和生理变化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生理适应能力,激励每一位小学学生奋发图强,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
“四个一”的创新体育课堂,打造学生核心素养主阵地
209作者简介:夏静(1977—),女,汉族,安徽人,学历:本科,职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四个一”的创新体育课堂,打造学生核心素养主阵地夏静 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小学 蔡加宽 南京市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深入,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模式提出更高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来创新体育课堂,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发展。
论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探究核心素养对体育教学课堂提出的新要求,并以此为理论指导探究“四个一”的创新体育课堂策略,使学生在高效、创新体育课堂中不断提升自身体育技能、德育素养与健康体魄,为今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开展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四个一;小学体育;创新课堂;核心素养实行素质教育改革是历史、社会变更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小学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
近年来,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肥胖率、近视率不断攀升,由于小学体育未被纳入小升初考试范围,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常出现“体育为其他学科让路”现象。
随着新时代发展,学生体质的下降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迫切需求推进了体育事业的前进,改善学生健康行为、更新体育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活动内容成为当前体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基于上述背景,小学体育教师应从思想上转变认知,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基于“四个一”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结合学生真正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及实践访谈法,分别从师资力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项目内容等维度对我国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如下梳理与分析:从师资力量维度分析,现有小学体育教师储备技能与理论知识已不能完全满足新课标要求。
由于教师所具备的专项技能相对有限,因此学校安排的项目任务无法跟随时代步伐及时更新,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从教学目标维度分析,当前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相对泛化,虽然多数学校规定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但并未细化、具体制定相关目标的执行计划,进而导致体育课堂上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产生偏差;从教学方法维度分析,多数学校一贯沿用教师单向灌输、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黄一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
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也开始对体育课堂进行创新教学,将课堂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入体育教学。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探索,分析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提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考核体系等策略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使学生面临很多心理压力,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开始探索体育教学的新方式,比如利用体育课堂等APP、将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等。
其中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式将体育课堂内的教学和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体育活动进行结合,不仅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意义1.1 有利于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有利于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传统的课堂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导讲授理论知识,片面认为体育课程中只要掌握体育项目基本技能即可,学生也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没有过多的思考。
但是在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模式中,将学生作为主体,一切课堂内外的体育活动都将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有利于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实现自我价值,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品德创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创新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体育课堂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课堂形式和传授技能,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需要创新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一、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可以引入各种具有竞技性和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并通过游戏来学习和练习各项体育技能。
例如,可以设置障碍赛跑、接力比赛等多样化的游戏项目,让学生在竞争中培养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项目制教学传统的体育课堂往往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指导。
而项目制教学则是通过设置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体育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并实施一场小型运动会,在学生的自主安排和组织下,充分体验运动会筹划、管理和参与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
三、多元化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技能训练和成绩评价,强调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判。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创新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除了技能评价外,还可以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和展示个人特长。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跨学科融合体育课堂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与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的结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例如,在学习弹跳时,可以引入数学中的物理原理,让学生了解弹力和重力对运动的影响;在学习击剑时,可以将历史和文化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了解击剑的起源和发展。
五、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特点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创新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个性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小学生体育活动创新方案
小学生体育活动创新方案体育活动在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和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因此,如何创新小学生体育活动,使其更加有趣、有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个创新的小学生体育活动方案。
一、循环课程体育活动循环课程体育活动是将体育活动融入学科课程中,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比如,在语文课上开展跳绳活动,可以通过朗读儿歌、诗歌或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跳绳并配合朗读。
在数学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身体计算,比如通过踢足球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识数、加减法算术等。
这种循环课程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大脑的开发。
二、主题体育活动日主题体育活动日是指在特定的日子组织学生开展与主题相关的体育活动。
比如,可以设立“运动健康日”,邀请专业教练组织学生进行多种运动项目的体验。
又如,可以设立“篮球日”,邀请专业篮球教练进行篮球技能培训。
通过组织主题体育活动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增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了解。
三、创新性体育游戏创新性体育游戏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出新颖有趣的体育游戏。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叠罗汉比赛,挑战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合作意识。
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墙比赛,锻炼学生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创新性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体育活动与科技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体育活动的创新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出逼真的体育场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运动。
可以通过运动追踪设备,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训练和反馈。
通过将科技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体育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创新方案有循环课程体育活动、主题体育活动日、创新性体育游戏以及体育活动与科技的结合等。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1.教师授课形式:这是最常见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和示范,并通过身体语言、口头指导等方式指导学生的动作和技能。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技术性强的体育项目,如游泳、击剑等。
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2.群体比赛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比赛来达到教学目标。
比赛可以分为小组比赛和全班比赛两种形式。
小组比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全班比赛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竞争和互动。
3.障碍训练形式:这种组织形式通过设置障碍或器械,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训练。
通过克服障碍或运用特定的器械,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
4.导引训练形式:这种组织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进行解决。
这种组织形式适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5.游戏化教学形式:这种组织形式通过将体育教学转化为游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游戏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
在实践中,不同的组织形式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创新
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创新作者:贺伟莉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20期【内容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对初中体育教学的逐步重视,初中体育教学显示出了蓬勃的发展潜力。
从初中生当前所处的阶段来看,加强初中生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对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以及所用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以及方法的途径,希望以此能够给予相关的问题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方法体育教学是初中阶段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身心保证。
初中生的体育教学逐渐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方法存在的不足1. 教学模式单一从当前初中体育教师来看,很多的教师基本上都毕业于体育专业,在这一阶段,往往教师都是接受单一化的训练,因此在后期的教学中也会受到这种模式制约和影响。
而初中体育课堂,也存在很多的教师,他们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一些专业化的理论上和基础的动作示范上面。
2. 评价体系不科学从评价体系不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初中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只有及时建立好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够在最低限度上科学合理的提高初中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就使得在建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
并且还因为没有及时的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不及时的完善教学体系而出现了很多实质性的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
与此同时,一些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也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开展。
所以,只要真正的增强对初中体育的关注度,才能够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3. 教学观点落从教学观点落后的角度来看,主要的原因是,目前随着我国整体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变化,使得很多初中在体育教学上需要进行不断的变革。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最新11篇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最新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最新11篇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氛围需要老师课程设计的有效组织和开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体育教学,本店铺整理分享了11篇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学校体育特色创新活动方案(精品8篇)
学校体育特色创新活动方案(精品8篇)学校体育特色创新活动方案篇1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中的一种传接棒方法。
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接力跑学习步骤:一、游戏活动,充分热身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带领学生进行游戏。
3、提出柔韧练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小组长带领自己一小组进行裂队和并队的练习,做到动作正确、有精神。
3、积极地跟着老师进行模仿活动,并按老师提示的信号做动作,听到停后立即静止,听到数字后立即找到相应的小伙伴。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练习,进行踢腿和加速跑练习。
组织:六列横队、集体围圈、小组分散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教师活动:1、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传接棒在接力跑中的重要性。
2、请一位学生配合讲解示范“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的方法,提示动作要点。
3、提出要求(想一想用哪只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又快又稳地进行传接棒,并指导小组长带领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为学生作好裁判。
5、引导学生作好小结和点评,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小组在接力跑中的优势和不足。
学生活动:1、了解传接棒的重要性,仔细观察了解动作过程,认真听明动作要求,初步建立动作印象。
2、带着问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传接棒的尝试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性的同时能找到最适宜自己的传接棒方法。
3、积极参加比赛,为自己一小组争得荣誉。
4、积极参与点评,说出自己一小组在比赛中的优势和不足。
组织:小组均匀分配各人的站位场地器材:操场、接力棒六根课后小结:本课中比较令人满意是准备活动的游戏,这个游戏虽说很简单但学生游戏时的兴趣却是非常好,表现得积极而紧张,可以在不同的年级中运用,作为准备活动既可充分活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传接棒的掌握三个班级掌握各不相同,但总体还可以,传接棒都比较稳,但有的同学的动作做得并不是很好,有的同学的速度也不是很快,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初中生体育课堂的分组活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体育课堂的分组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分组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发展身心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分组活动的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等方面,探讨初中生体育课堂分组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分组活动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分组活动应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避免因体能、技能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
2.差异性原则: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和兴趣等因素,合理搭配分组,使各组实力相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3.动态性原则:分组活动应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技能进步和课堂表现,适时调整分组,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目标性原则:分组活动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分组活动的方法1.随机分组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和兴趣等因素,随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这种方法适用于课前准备时间充足的情况。
2.自我选择分组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组合成小组。
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3.教师指导分组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4.综合评价分组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进行分组。
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分组活动的组织形式1.固定分组:学生在整个学期或某个阶段内,固定在一个小组内进行学习与锻炼。
这种形式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提高团队凝聚力。
2.动态分组: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技能进步和课堂表现,适时调整分组。
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3.混合分组:将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混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
这种形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交往渠道,促进年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分组活动的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分组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小学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及其有效性
小学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及其有效性摘要:体育组织教学一般情况下指的是老师根据教学的器材、场地、学生本身条件、教学内容等,其目的是实现并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执行的多种组织方式。
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组织形式、教学常规两个方面。
课堂组织教学则是体育教学,特别是小学体育都是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同时也是学生锻炼身体和学习技能的重要方法。
只是因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学习到多的知识并得到最大的进步。
关键词:体育课堂;小学体育;组织形式;有效性在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标中,指了“四五六”的目标计划,即四种理论:课程目标、五个学习领域:领域目标、六个学习水平划分:水平目标。
要想让每一个层级的目标都可以得到实现,一定不可以单单停留在观念的一个层面上。
同时,还一定要分析达成各层级目标所要有具体方法。
所以,本文由具体操作方面分析小学体育课堂组织教学的情况。
一、教学方面的组织1.教材组织教材的组织一种指的是教材方面的配合,而教材配合要和学生的年龄、发育情况特点作为根据:(1)小学教材组纪织对于小学的体育教材而言,可分成三个种类:第一类:基础型运动,包括基本体操、队形、队列、跑、跳、平衡训练等等;第二类:游戏型运动,包括各类带有体育性质的游戏;第三类:表现型运动,包括舞蹈、武术、模仿等等。
一般情况下,教材不会单独进行表现,只是将每一个项目的基本技术方法与之前所说的类别进行有机的融合。
但是,反映学校特色运动项目,可单独体现。
然而,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基础运动能力为主要内容。
所以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运用复合式的教材形式,在一次课堂当中,安排2种或以上教材的学习。
(2)复合教材处理的方法复合教材在难度上是有所区别的,同时还包括讲授与复习、活动量大小的不同,合理、科学安排几项教学内容,对上好这堂课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一堂课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要保证,同时要根据教材本身难易、新旧和运动负荷量,又要看到各个内容和之前课以及之后课的关系,还要看两项内容是否有主、次的关系之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形式的创新显得尤其重要,要做到日新月异,教师就要把枯燥无味的体育器械、教学内容通过创新的组织变成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形式,给学生一个创新氛围。
作为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学”“好奇”“好动”。
他们喜欢上体育课,但又不愿意受到老师的约束,受到教学内容的束缚。
因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身体素质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跑,有的喜欢跳,有的喜欢球类,有的喜欢体操、技巧、游戏,如果统一按照教师新制定的教学内容去教学,难免有不喜欢此项内容的学生不积极去学去练,出勤不出力,这样就达不到教学效果。
如何让学生既完成教学内容,又能在课堂上得到欢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一、先放后收,引发情趣
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从而真正掌握方法。
体育教学间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相同的成分。
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达到练习的效果;运用互比互练习的方法,来促成学生对体育情感的产生和发展,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
目的。
所谓“先放后收”的教学方法是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各种动作,从中体会各种动作的优缺点。
但不能放任自流,要按照先分好的小组,由组长组织大家去练习去体会、总结;然后各组派代表示范,看哪组掌握要领最好、动作较规范,引导学生走向规范、标准统一的教学内容,使他们真正有所收获。
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引入了竞争机制,寓教于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先练后放,培养个性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教师只是重技能、技术传授,使学生成了会做动作的机器,而忽视了发展学生个性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更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先练后放”的教学方法。
每节体育课都有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也必须通过体育课了解、学习、掌握有关的体育基础知识,如田径、球类、体操、体育保健等知识内容。
要使学生能认真学习本课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课前提出教学目标、要求,然后把一节课分成两部分进行教学。
前半节课让学生集中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术;后半节课对该项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教师继续组织、指导他们练习。
其他学生则按照先分好的小组,由组长组织大家练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如大小球类、跳绳、键子、爬竿、游戏等。
这样,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放得开,无约束,会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使学
生的身心受到更好地锻炼,个性得到更好地发展。
总之,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此,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更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