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2)双火花点火线因无分电器点火 系统
单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系统中,点 火线圈数量与缸数相同。如果缸数是偶数, 便可用一个双火花线图同时给两个气缸的 火花塞提供电压,从而将点火线圈的数量 缩减一半。例如,在四缸机中只要两个双 火花点火线圈就可以了,见图。每个双火 花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图都由各自的点火功 率放大级供电。
因此对实际发动机而言,增大点火 提前角通常可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综上所述可见,点火提前角优化的原则是, 在不发生爆震和满足排放法规要求的前提 下尽量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3.点火系统及其点火提前角控制方法
任何点火系统都必须具备下列功能:
能量转换;点火触发;正时调节(点火提前角的控 制);高压分电。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③由于两个串联的火花塞同时打火,而且其中之 一具有反极性,故要求点火电压提高几千伏。但 是,由于消除了分电器上的火花,使对点火电压 的要求得到一些抵消;
④初级线图接通的瞬间也会在次红线圈感生出一 个不希望的1~2kV的反极性“接通电压。现因要 求较高的点火电压,故不加任何措施就能避免火 花塞产生“接通火花”;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3)对排放的影响
仍以上述发动机部分负荷、2000r/min为 例,见图。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1)对HC排放的影响
在均质混合气汽油机 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 内,HC排放随着θi增 大而增大,且几乎成 线性关系。因为随着θi 增大,排气温度降低, 膨胀阶段和排气阶段 HC的后反应减弱。
25m/s,轻微爆震时为250~300m/s,强烈爆震时为 2000~3000m/s; ④放热率剧增。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3)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优点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由于取消了分电器,其性能更加优越, 除具有一般微机控制点火系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不存在分火头和分电器盖间的跳火问题,能量损失和电 磁干扰明显减少;
2)减少或不设高压线,减小电磁干扰; 3)减小机械磨损,故障率大大降低; 4)节省安装空间,结构简单。
2.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有分电器和无分电器式
二、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
(1)电源 (2)传感器 (3)电控单元 (4)点火控制器 (5)点火线圈 (6)分电器 (7)火花塞
电控点火系的组成
(2)传感器:检测发动机各种状态参数,为ECU提供点火提 前角的控制依据。
1)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曲轴转速信号、发 动机曲轴转角信号、曲轴基准位置信号,ECU根据转速信号 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根据转角和基准位置信号确定曲轴位 置。
2)进气流量传感器 :检测进气流量,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大小,判定发动机 负荷状态;同时还能反映节气门变化快慢,判定加速、减速 工况,修正点火提前角。
4)水温传感器:检测冷却液温度,修正点火提前角。
5)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修正点火提前角。
6)爆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爆震信号,实现点火时刻闭 坏控制。
采用电子控制点火系统时, 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 前角更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 前角。
图 转速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2)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负 荷增大而减小。
在普通点火系统中,用真空 提前调节器调整点火提前角, 只能按简单的线性规律调节, 调节曲线与理想曲线相差较 大。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的电子控制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的电子控制一.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信号输入在有微处理器控制的点火系统中,控制系统输入多个传感器信号:基准位置、曲轴转角、转速、水温、进气压力(或进气流量)、节气门位置等等。
常见的脉冲信号发生器有磁脉冲发生器、金属探测传感器、霍尔效应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
二.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策略在微处理器控制的点火系统中,电控单元(ECU)不仅可以产生一个点火信号,而且还可以对点火信号的位置(决定点火时刻)和形状(决定初级回路闭合角的大小)进行控制,因而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点火系统的优劣和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好坏。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法ECU根据汽油机的各种工况信号对点火时刻进行控制。
首先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进气压力信号从存储器存的数据中找到相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然后根据有关传感器信号值加以修正,得出实际的点火提前角。
实际点火提前角由三部分组成: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和修正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的修正:暖机修正、过热修正、空燃比反馈修正、怠速稳定性的修正、爆震修正、最大和最小提前角控制2、闭合角的控制方法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就是它以建立磁场的形式蓄积点火能量的时间,这段时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叫做闭合角。
通电时间控制的原则是在不影响火花放电的前提下,保证点火线圈有足够的时间蓄积能量而又不会造成过热损失和破坏。
三.曲轴位置的测量方法要做到对点火时刻的控制就必须精确测量曲轴的位置(在顺序喷射的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时刻的控制也需测量曲轴的位置),方法主要有:计数器延时技术法、1度曲轴转角计数法、脉冲计数和延时计数综合法。
四.爆震控制当发生剧烈爆震时,发动机各部分温度上升,使输出功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活塞烧结、活塞环粘着、轴承破坏和气门烧蚀等。
推迟点火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爆震,保震控制的目的就是根据爆震传感器的信号调整点火时刻使汽油发动机工作在临界爆震状态。
五.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控制(电子配电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由于取消了分电器,所以可以消除配电部分的磨损和能量损失。
3. 汽油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拓展:三极管
2、二极管
【特点】晶体二极管为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的PN结。二极 管最大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也就是说电流只可以从二极管的P极流向N 极。
拓展:三极管
3、三极管—以NPN型硅管为例
【理论原理】对于NPN管,它是由2块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
P型半导体所组成,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 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 (Emitter)、基极b (Base)和集电极c (Collector)。 当b点电位高于e点电位零点几伏时,发射结处于正偏状态,而c点 电位高于b点电位几伏时,集电结处于反偏状态,集电极电源Ec要 高于基极电源Eb。 在制造三极管时,有意识地使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浓度大于基区的 ,同时基区做得很薄,而且,要严格控制杂质含量,这样,一旦接 通电源后,由于发射结正偏,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及基区 的多数载流子(空穴)很容易地越过发射结互相向对方扩散,但因 前者的浓度基大于后者,所以通过发射结的电流基本上是电子流, 这股电子流称为发射极电流子。 由于基区很薄,加上集电结的反偏,注入基区的电子大部分越过集 电结进入集电区而形成集电极电流Ic,只剩下很少(1-10%)的电 子在基区的空穴进行复合,被复合掉的基区空穴由基极电源Eb重新 补给,从而形成了基极电流Ib。根据电流连续性原理得:Ie=Ib+Ic 。 这就是说,在基极补充一个很小的Ib,就可以在集电极上得到一个 较大的Ic,这就是所谓电流放大作用。
3.1 概述
3.1.1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特点 1)能在各种转速范围内提供所需的点火电压和点火持续时 间。 2)由ECU根据各有关传感器的电信号确定最佳点火时间并 进行实时调整,能在不同负荷和转速条件下提供最佳点火 提前角。 3)能把点火提前角控制到汽油机爆震的临界状态。 4)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可与其他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协调控制 ,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净化性。 5)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耗电少、不需要冷却、 响应性好等。
点火系
3.1.3
汽油机点火系的分类 2、普通 电子点 火系统 正在淘汰
3、微机 控制点 火系统 正在广泛应用
1、传统
点火系 统
已淘汰
1、传统点火系统 简单便宜,故障功率高,高速性能差; 2、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高速性能好;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点火时间控制精确。
§3.2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传统点火系基本工作原理
1、初级电路接通,初级电流按指数规律 增长(20ms达最大值),点火线圈积蓄能量;
传统点火系基本工作原理
2、触点分开,次级绕组中因电磁感应 产生高压电 当触点分开,初级电路切断,电流迅速下 降为0,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 动势 初级线圈匝数少:200—300V 自感 次级线圈匝数多:15—20KV 互感
① 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
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安装在分 电器底板的下方,用来在发动机转 速变化时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发 动机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
当发动机转速升高 时,离心重块克服弹簧 拉力向外甩开,并带动 拨板和凸轮顺旋转方向 转过一个角度,使凸轮 提前顶开触点,点火提 前角加大。
离心调节器 1、组成 离心调节器主要由离心块、托板、拨板、弹 簧等组成。 2、工作 拨 托板固定在分电器轴 板 上,两个重块分别套在托 板的柱销上,重块的另一 端由弹簧拉向轴心。信号 发生器的转子与拨板一起 套在分电器轴上,拨板的 两端有长形孔,套于离心 块的销钉上。在转速变化 时,利用离心力自动使信 离 心 号发生器提前产生点火信 快 号来调节点火提前角。
3、火花塞间隙击穿,产生电火花 •
电火花由电容放电和电 感放电产生。电容放电是由分 布电容C2的储能使火花塞间隙 被击穿跳火,跳火以后,线圈 磁场能量沿电离的火花缓慢放 电,形成电感放电。 • 电容放电的电压高,时 间短;电感放电的电压低,而 放电的持续时间长。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PPT课件
电控点火系统的定义
总结词
电控点火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来精确控制汽油机点 火时间的系统。
详细描述
电控点火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接收发动机转速、进 气压力、冷却液温度等传感器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出最 佳点火时间,然后通过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来点燃火花塞,从 而点燃可燃混合气。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ECU(电子控制单元)
是电控点火系统的核心,接收来自传 感器的信号,计算点火时刻和点火线 圈通电时间。
存储器
输入/输出接口
接收和发送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工 作。
存储控制程序、发动机参数、故障诊 断等信息。
点火器
01
02
03
点火线圈
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 为火花塞提供足够的点火 能量。
火花塞
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点火线圈的激活
根据点火时机的计算结果,激活相应 的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的通断控制
通过控制点火线圈的通断时间,实现 点火能量的控制。
点火能量的控制
点火能量的计算
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和点火时机的要求,计算所需的点火能量。
点火能量的调节
通过调节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和电流强度,实现点火能量的精确调节,确保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06 电控点火系统的应用实例
在汽油车中的应用
提高点火精度
电控点火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点火 时间,提高汽油机的燃烧效率, 从而提升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降低排放
通过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电控点火 系统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和爆燃的 发生,从而降低废气排放,有利于 环境保护。
适应不同工况
电控点火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 况自动调整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在 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 态。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集及答案 复习
第二章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分类:按喷射方式(连续、间歇喷射)、按有无空气量计(D型、L型)、按喷射位置(进气管喷射、缸内直接喷射)按喷油器的数目(多点喷射、单点喷射系统)、按各缸喷油器的喷射顺序分(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按有无反馈信号分(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单点喷射系统是利用节气门开启角度和发动机转速控制空燃比的。
单点喷射是在节气门上方装有一个中央喷射装置。
27.单点喷射又称为节气门体喷射或中央喷射。
多点燃油喷射系统根据喷油器的安装位置又可分为进气道喷射和缸内喷射,多点喷射是在每缸进气门处处装有1个喷油器同时喷射喷油正时的控制是以发动机最先进入作功行程的缸为基准。
缺点是由于各缸对应的喷射时间不可能最佳,造成各缸的混合气形成不均匀顺序喷射正时控制其特点喷油器驱动回路数与气缸数目相等,ECU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发动机的作功顺序确定各缸工作位置。
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CU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空气流量计确定喷油时间8.一般在起动、暖机、加速、怠速满负荷等特殊工况需采用开环控制。
9.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是对喷射正时、喷油量、燃油停供及燃油泵进行控制。
10.燃油停供控制主要包减速断油控制、限速断油控制1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组成12.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是供给喷油器一定压力的燃油,喷油器则根据电脑指令喷油13.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装用的空气滤清器一般都是干式纸质滤心式。
16.各种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基本相同,都是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脉动阻尼器组成电子燃油控制系统有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子系统组成。
电动燃油泵分类:按安装位置不同分(内置式【具有噪声小、不易产生气阻、不易泄漏、安装管路较简单】、外置式【串接在油箱外部的输油管路中】)、按其结构不同分(涡轮式、滚柱式【主要由燃油泵电动机、滚柱式燃油泵、出油阀、卸油阀,输油压力波动较大,在出油端必须安装阻尼减振器】、转子式侧槽式。
第三章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点火系统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第二节 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
第一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一、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MCI)
二、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过程
(一)微机控制点火原理
(二)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点火提前角θ 1.初始点火提前角θi 2.基本点火提前角θb
四、发动机爆震的控制
五、发动机点火控制流程
1.压电式爆震传感器的结构特点 2.压电式爆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四)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
1.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的结构特点 2.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五)压力检测式爆震传感器
三、发动机爆震的判别
常用方法:将发动机无爆震时的传感器输出电压与 产生爆震时的输出电压比较 (一)基准电压的确定 (二)爆震强度的判别
3.修正点火提前角θc (1)暖机修正 (2)怠速修正
(三)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过程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2.点火导通角的控制
三、微机控制点火系统高压电的分配方式
(一)机械配电方式 (二)电子配电方式
1.双缸同时点火的控制 1)二极管分配式双缸同时点火的控制 2)点火线圈分配式双缸同时点火的控制 3)高压二极管的作用
2.各缸单独点火的控制
第二节 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
一、爆震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爆震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爆震传感器(EDS) (一)发动机爆震的检测方法
缸体的振动频率、燃烧室压力的变化、混合气燃烧 的噪声 (二)爆震传感器的分类 按检测方式:共振型与非共振型 按结构不同:磁致伸缩式和压电式
()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课件
VS
特点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对 点火时刻和点火线圈的初级通电时间的精 确控制,以达到优化发动机的性能和提高 排放质量的目的。同时,由于采用电子控 制技术,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发动 机工况和运行条件,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 可靠性。
CHAPTER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硬件设 计
传感器与开关
霍尔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
控制器与执行器
01
02
电子控制器
功率晶体管
03 点火线圈
连接线路与部件
01
02
03
04
信号线
电源线
屏蔽线
插接器
CHAPTER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软件设 计
控制策略与算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结词
先进、高效、稳定
详细描述
该软件设计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策略和高效的算法,能够实现对汽油机点火时刻的 精确控制,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油耗和排放,同时保证发动机运行的稳 定性。
智能化技术
网络化技术
应用领域与发展方向
汽车工业
应用于汽车工业中,提高汽车的 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航空航天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提高航空 器的安全性和效率。
军事领域
应用于军事领域,提高武器系统 的精准度和威力。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思考
技术创新 政策支持 市场前景
WATCHING
故障分类与原因分析
故障分类 初级故障:涉及电气元件和初级电路的故障,如传感器、信号线等。
次级故障:涉及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和次级电路的故障,如火花塞、高压线等。
故障分类与原因分析
01
02
03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点火系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谢谢大家!
19
6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1.双缸同时点火的控制 1)二极管分配式双缸同时点火的控制 2)点火线圈分配式双缸同时点火的控制 3)高压二极管的作用
2.各缸单独点火的控制
7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8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9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第二节 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
一、爆震控制系统的组成
10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二、爆震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第三章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点火系统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第二节 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
1
第一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一、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MCI)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二、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过程
(一)微机控制点火原理
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二)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点火提前角θ 1.初始点火提前角θi 2.基本点火提前角θb
3.修正点火提前角θc (1)暖机修正 (2)怠速修正
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三)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过程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2.点火导通角的控制
5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三、微机控制点火系统高压电的分配方式
(一)机械配电方式 (二)电子配电方式
1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四)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
1.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的结构特点 2.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五)压力检测式爆震传感器
15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三、发动机爆震的判别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3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ppt课件
机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空气 流量传感器(或进气压力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 温度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
下一页 前往
3.1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控 制原理
2.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又称ECU或电脑)是一种电子综合控制安装,其主
要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各传感器输人的信息及内存的控制程序, 使发动机得到最正确混合气、最正确点火时间和最稳定的怠 速,从而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气净化性等处于最 正确形状。电控单元由输人电路、输出电路、A/D转换器、 微型计算机以及电源电路、备用电路等组成。 3.点火器 点火器的作用是根据电控单元的输出信号,控制内部的大功 率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从而控制初级线圈的导通和切断。 有些点火器只需大功率三极管,单纯起开关作用;有些点火器 除开关作用外,还有横流控制、闭合角控制、气缸判别、点 火监视等功能。大功率三极管设置在电控单元内部时,点火 系统内无点火器。
(1)点火系统应能迅速及时地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 高电压。火花塞电极之间产生火花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影 响击穿电压的要素有:火花塞电极间隙,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 与温度,电极的温度与极性,发动机任务情况等。
下一页 前往
3.1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控 制原理
发动机起动时击穿火花塞气隙需求19 kV的高电压,汽车行驶 时,发动机在满载低速时击穿火花塞气隙需求8-10 kV的高电 压,发动机正常任务时点火电压普通为15 kV以上。为保证点 火可靠,思索各种不利要素的影响,通常点火安装设计的才 干为30 kV。
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各缸任务顺序送 至火花塞。某些计算机控制的发动机已取消了分电器,ECU 接纳传感器的信号,向点火器发出点火指令,高压电由点火 线圈直接送给火花塞,有的是一个点火线圈控制两个火花塞, 有的是一个点火线圈控制一个火花塞。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汽油机
执行器为点火模块和点火线圈。最常见的为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它是两个气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 目前也有采用每个气缸一个点火线圈的。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控制功能
为了满足发动机各种工况的要求,混合气的空燃比不能都采用闭环控制,而是采用闭环和开环相结合的策略。
主要分为三种控制方式:
冷起动和冷却水温度低时通常采用开环控制方式。 由于起动转速低、冷却水温度低、燃油挥发性差,需对燃油进行一定的补偿。混合气空燃比与冷却水温度有关,随着温度增加,空燃比逐渐变大。
电子控 制单元
空气阀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进气系统(Flash)
怠速时节气门全关, 由怠速执行器根据冷却水温、空调和动力转向等工况调节进气量
2.燃油供给系统
功用:向气缸内供给供给燃烧时所需一定量的燃油.
组成:
汽油泵
回油管
汽油滤清器
油 压 调 节 器
输油管路
喷油器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供油系统(Flash)
02
点火过早:使功率下降,还容易产生爆震。
03
发动机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不仅要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最佳,还应使有害排放物最少。
点火控制系统-控制功能-(续)
控制功能-最佳点火提前角控制
起动期间:固定值 起动后
基本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由转速和负荷确定 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部分负荷工况根据冷却水温、进气温度和节气门位置等信号进行修正。 满负荷工况要特别小心控制点火提前角,以免产生爆震 最大和最小提前角的控制:微处理器计算的点火提前角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 发动机很难正常运转。
ECU
1
CPU:中央处理器 ROM:只读存储器 PRA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RAM:运行数据存储器 I/O:输入/输出接口
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是指通过电子元件控制汽车引擎点火时机和点火电流的分配,以实现点火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传感器:电子点火系统中的传感器会监测发动机的转速、曲轴位置和气缸压力等信息。
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机和点火电流分布。
3. 点火线圈:控制模块会根据计算得出的点火时机和点火电流信号,控制点火线圈的开关,产生高压脉冲电流。
4. 火花塞:当点火线圈提供足够的高压脉冲电流时,它会通过火花塞引发火花放电,点燃燃烧室中的燃料混合气。
5. 运转状态监测:电子点火系统还可以监测点火过程中的各种异常情况,如火花塞的工作状态、点火线圈的损坏等,从而及时调整和修复问题。
6. 其他辅助功能:一些电子点火系统还具备其他辅助功能,如防盗功能、包括多个点火线圈的多线圈系统等。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电子点火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点火时机和点火电流分布,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并减少能耗和排放。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的控制内容 点火系统的检修PPT课件
2)实际的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X点火 提前角修正系数
第15页/共39页
(3)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控制 1)起动期间 发动机起动过程中,进气管绝对压力传
感器信号或空气流量计信号不稳定,ECU无法 正确计算点火提前角,一般将点火时刻固定 在设定的初始点火提前角。
第29页/共39页
一、点火控制器 1、功能
根据ECU的指令, 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 路的通电或断电,并 在完成点火后向ECU输 送点火确认信号。 2、结构
如右图。
第30页/共39页
3、检测 +B与地 IGf与地 IGt与地
9-14V 脉冲电压 脉冲电压
点火开关ON 怠速 怠速
第31页/共39页
二、点火线圈 检测:拆开点火线圈上的线束,用万用表检查点火线圈电阻,
根据点火线圈的数量和高压电分配方式的不 同,该火系统又可分为:
1、独立点火方式 2、同时点火方式 3、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
第7页/共39页
1、独立点火方式 特点是每缸一个点火线圈,即点火线圈的数量
与气缸数相等。
1、点火线圈 2、火花塞 3、点火器 4、ECU 5、各种传感器
第8页/共39页
2.同时点火方式 特点:点火线圈的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控制信号有:发动机转 速信号(Ne信号)、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信号(IDL信 号 ()SP、D 车速传感器信号 信 /号)、空调开关信号(A C信号)。
第19页/共39页
3)空燃比反馈修正 由于空燃比反馈控 制系统,是根据氧传感 器的反馈信号调整喷油 量的多少来达到最佳空 燃比控制的,所以这种 喷油量的变化必然带来 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为 了稳定发动机转速,点 火提前角需根据喷油量 的变化进行修正,如右 图所示。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第一节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通电时间及爆燃控制三个方面。
一、点火提前角控制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定义:点火提前角是从火花塞发出电火花,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对应于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对于现代汽车而言,最佳的点火提前角不仅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都达到最佳值,还必须保证排放污染最小。
点火提前角过大(点火过早),则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且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间缩短,爆燃倾向增大。
点火提前角过小(点火过迟),则燃烧延长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度下降,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热效率降低,但爆燃倾向减小,NOx排放量降低。
试验证明,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应使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
如图所示,适当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机每循环所做的机械功最多(C曲线下阴影部分)。
2、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依据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必须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混合气浓度等很多因素而定。
(1)发动机转速如图所示,点火提前角应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
因为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以秒计的燃烧过程所需时间缩短,但燃烧过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为保证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的最佳位置,就必须适当提前点火(即增大点火提前角)。
与采用机械式离心提前器的传统点火系统相比,采用电控点火(ESA,electronic spark advance)系统时,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负荷汽油发动机的负荷调节是通过节气门进行的量调节,随负荷减小,进气管真空度增大,进气量减少,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均降低,燃烧速度变慢,燃烧过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应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如图所示。
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汽油机点火系主要有:传统点火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两大类型。
传统点火系统又可分为磁机电点火系统和蓄电池点火系统。
(1) 磁机电点火系统:电能是由磁机电本身提供的,其结构复杂,低速时点火性能差,普通只用于无蓄电池的机动车上。
(2)蓄电池点火系统:又称有触点点火系统,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蓄电池点火系统的主要缺点:1)高速易断火,不适合高速发动机。
2)断电器触点易烧蚀,工作可靠性差。
3)点火能量低,点火可靠性差。
(3) 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系统中使用摹拟计算机根据各传感器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主要优点:1) 在各种工况及环境条件下,均可自动获得最佳的点火提前角。
2)在整个工作工程中,均可对点火线圈初级回路通电时间和电流进行控制。
3)采用爆燃控制功能后,可使点火提前角控制在爆燃的临界状态。
2.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可分为有分电器和无分电器式。
电控点火系统普通由电源、传感器、 ECU 、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组成。
电控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电源:普通由蓄电池和发机电共同组成,主要是给点火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
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各种运行参数,为 ECU 提供点火控制所需的信号。
ECU:是电控点火系统的中枢。
点火器:电控点火的执行元件点火线圈:储存点火所需的能量,并将电源提供的低压电转变为足以在电极间产生击穿火花的 15 ~ 20KV 的高压电。
分电器:根据发动机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挨次输送给各缸火花塞。
火花塞:利用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产生点火花,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
发动机工作时, ECU 根据接收到的各传感器信号,按存储器中存储的有关程序和数据,确定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间,并以此向点火器发出指令。
点火器根据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导通和截止。
当电路导通时,有电流从点火线圈中的初级电路通过,点火线圈将点火能量以磁场的形式储存起来。
当初级电路被切断时,次级线圈中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动势( 15 ~ 20KV ),经分电器或者直接送至工作气缸的火花塞。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教案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教案(章节备课)教案内…容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如点火提前角过大,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间缩短,爆燃倾向增大;过小(点火过迟),燃烧延伸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度降低,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降低,爆燃倾向减小,NO x排放降低。
2.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1)发动机转速随着转速的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
采用ESA控制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发动机负荷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点火提前角大。
(3)燃油辛烷值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增大,反之应减小。
.(4)其他因素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
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起动时的点火提前角是固定的,一般为10°左右,与发动机工况无关。
起动后的点火提前角控制有:(1)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2)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修正系数点火时间由进气歧管压力信号(或进气量信号)和发动机转速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和修正量决定。
4.点火提前角的修正:(1)水温修正1)暖机修正冷车起动后,冷却水温度过低,增大点火提前角。
随温度升高点火提前角变化如图。
点火提前角的暖机修正曲线控制信号有:冷却水温度信号、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
2)过热修正发动机处于正常的工况(IDL触点断开),当冷却水过高时,为避免爆震,推迟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IDL触点闭合),教案¥内容冷却水温过高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的过热修正曲线控制信号有:冷却水温度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
(2)怠速稳定性的修正ECU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来修正点火提前角,低于目标转速,应增大点火提前角,反之,推迟点火提前角。
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怠速控制的原理
• 目标转速的确定 • 怠速工况的确定 • 根据转速偏差的
闭环控制
EGR控制系统
• 废气再循环(EGR)的含义式将部分废气 重新引入到气缸内参与燃烧,降低气缸内 仰起的含量,从而抑止NOx的生成,达到 改善排放的目的。主要在富氧的部分负荷 时采用。
EGR的作用
• EGR率太高:燃烧缺氧,HC和CO排 放增加;
• 未来发展主要围绕提高排放和经济性水平 进行
爆震的控制
爆震: 汽油发动机是利用火花塞跳火将汽缸内的混合气点燃, 正常的燃烧是火焰从火花塞处开始被点燃,而后火焰前烽迅速向 外推进。当发动机由于某种原理,使汽缸内未燃部分混合气的温 度和压力都很高时,那么,这部分的混合气就会在火焰前峰到来 之前自行燃烧。这样,就会在汽缸内形成无方向的爆炸燃烧,简 称爆燃,又因为爆燃时会引起强烈的振动,并伴有强烈的金属敲 击声,所以,一般又称爆震。
(2)起动后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发动机起动后,电控单元对最佳点火提前角的计算和控制一般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G信号和Ne信号确定初始点火提前角(固定值), 然后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最后根据有关传感器的信号确定修正点火提前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十修正点火提前角(或点火延迟角)
③ 修正点火提前角 除了转速和负荷外,其他对点火提前角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均归入到修正点火
提前角中。电控单元根据有关传感器的信号,分别求出对应的修正值,它们的代 数和就是修正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所包括的修正值有:
*暖机修正 发动机冷起动后,当冷却液温度低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暖机过程中,随冷 却液温度升高,点火提前角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修正曲线的形状与提前角的大 小随车型而异。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课件
点火线圈控制策略
选择合适的线圈
根据发动机型号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点火线圈。
控制线圈的通电时间
根据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发出的指令,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时 间,以产生足够的电压,触发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防止线圈过热
通过控制线圈的通电时间和电流大小,防止线圈过热,保证其可靠 运行。
火花塞控制策略
1 2 3
按高压电分配方式分类
分为直接点燃式和间接点燃式。直接点燃式是指高压电直接 加在火花塞上点燃混合气;间接点燃式是指高压电加在分电 器上,通过分电器分配给各缸火花塞,点燃混合气。
02
汽油机控点火系的主要件
传感器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检测凸轮轴的转速和位置,为 ECU提供气缸识别和点火正时 信息。
温度传感器
检测发动机温度,为ECU提供 发动机温度信息。
曲轴位置传感器
检测曲轴的转速和位置,为 ECU提供发动机转速和活塞位 置信息。
空气流量传感器
检测进气歧管的空气流量,为 ECU提供空气流量信息。
爆震传感器
检测发动机爆震情况,为ECU 提供发动机爆震信息。
控制器
• 汽油机ECU:根据各传感器输入信号和预设程序,控制喷油器、点火线圈等执行器的动作,实现汽油机的控制和管理。
电子控制单元(ECU)
根据采集的信号,计算并发出控制指 令,控制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的工作。
点火线圈
将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为火花塞提 供点火能量。
火花塞
在高压电的作用下产生电火花,点燃 混合气,产生动力。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车速、进气量等信号,计算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初级线圈通 电时间,并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通电或断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量空气系数λ
λ增大则火焰传播期τs增大,促成爆震。 但另一方面,λ增大,则自燃准备时间τk也 增大,故又抑制爆震。 对一种确定的燃油,有一个最易爆震的λ值。 对汽油来说,当λ =0.8~0.9时最易爆震。
3)残余废气系数γ
γ增大则,τs增大,促成爆震。 但另一方面,γ增大,则新鲜混合气受到稀 释,体积效率ηV下降,燃烧压力和终燃混 合气温度下降,使自燃准备时间τk也增大, 故又抑制爆震。 两者相抵总的结果是γ增大会抑制爆震。
(3)对NOx排放的影响
不论λ为多少,NOx排 放均随着θi增大而增加。 因为随着θi增大,燃烧 温度上升。
从总体上说,点火提前角越大,排放越恶 化。点火提前角影响排放的程度仅次于过 量空气系数。
2、点火提前角的优化
优化过程就是要使发动机的扭矩最大、油 耗最少、排放最低。但是如前所述,这三 个指标随点火提前角变化的规律并不相同。 所以,所谓优化,只是一种最合理的折衷。
为了满足发动机提高转速的要求并提高可 靠性,近年来发展了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点火提前角电子控制为爆震控制提供了可能性。 为了保证点火线圈有足够的能量用于点火,对
点火闭合角也要实施电子控制。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 的影响
1)对转矩的影响
对每一个固定的工况,即固定的负荷和转 速,随着点火提前角θi的增大,转矩先增 加,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见图。图中横坐 标为点火提前角,纵坐标为功率。因为每 条曲线对应于固定的转速,所以功率曲线 反映了扭矩变化。图中以进气歧管真空度 表示负荷。 由于工况固定,正常燃烧角θnc固定,所 以当3-2中的点1左右移动时,点3相应地 左右移动,且移动的幅度相等。如前所述, 当点3处于压缩上止点后12~15℃A时平 均有效压力达到最大值,因而扭矩也达到 最大值。此时点1对应于图中功率和扭矩 达到最大值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扭矩最佳 点火提前角。
现代点火系统基本采用无分电器点火,又 称全电子点火。 此类系统必须以电子方式进行点火正时调 节,所以需要脉冲盘感应传感器传感曲轴 位置信息。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可有以下实现方式。 (1)单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2)双火花点火线因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3)四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②外部特征: 发出金属振音; 发动机振动加剧; 轻微爆震时,发动机功率略有增加;强烈爆震时, 发动机功率下降、转速下降,运转不稳定; 冷却液温度上升; 润滑油温度上升; 气缸盖温度上升。
2) 对爆震的分类
爆震可分为加速爆震和高速爆震两类。 (1)加速爆震。
发生在大负荷情况下由低转速向高转速过渡时,
由图可见,负荷减小(进气歧管真 空度增大)或转速增加都使对应于 最大扭矩的点火提前角增大,就是 说,使扭矩最佳点火提前均增大。 这个结果与以上讨论一致。
由图还可见,在经常使用的部分负 荷范围,1600r/min时该发动机的 扭矩最佳点火提前角在40CA左右。 但这个点火提前角对应的HC和NO 排放相当差,加之过大的点火提前 角会引起爆震,所以实际采用的点 火提前角通常小于扭矩最佳点火提 前角。 因此对实际发动机而言,增大点火 提前角通常可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
2、影响爆震的化学、物理、机械和 结构因素
一切减缓火焰传播速度即增大τs的因素都促 成爆震; 一切减缓自燃准备过程即提高τk的因素都抑 制爆震。
1)燃油
燃油碳氢化合物的分子若系单键链形结构, 则最易点燃,τk最小,最易爆震。链越长, 越易爆震。 通常用辛烷值评定爆震倾向。辛烷值增大, 则τk延长,不易爆震。
1)爆震概述
(1)爆震的特征
爆震是一种非正常燃烧,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内部特征: 缸内压力曲线陡升,压力升高率可达约800kPa/1℃A; 缸内压力作高频大幅度波动,频率可达5~10kHz; 火焰传授速度剧增。正常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为10-25m/s, 轻微爆震时为250~300m/s,强烈爆震时为2000~ 3000m/s; 放热率剧增。
3)对排放的影响
仍以上述发动机部分负荷、2000r/min为 例,见图。
(1)对HC排放的影响
在均质混合气汽油机 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 内,HC排放随着θi增 大而增大,且几乎成 线性关系。因为随着θi 增大,排气温度降低, 膨胀阶段和排气阶段 HC的后反应减弱。
(2)对CO排放的影响
在全负荷工况的过量 空气系数范围内 (λ<0.95),点火提 前角的增大使CO排放 略有增加。当λ>0.95 时,点火提前角对CO 排放几乎没有影响。
第3章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的核心问题是点 火提前角电子控制。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 排放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继燃油定量之 后的第二个必不可少的控制参数,应根据 发动机负荷和转速加以优化。
传统的汽油机同样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 对点火提前角实施控制,不过是以机械方 式进行的。 点火提前角电子控制系统中则由ECU根据 负荷和转速传感器提供的信息从存贮器中 调出优化的点火提前角数据,通过程序运 行进行修正,实施控制。为此,需要曲轴 位置信息。
(1)单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 系统
每缸各自配备一个单火花点火 线圈,直接装在火花塞上面, 无需分电器就能将高压电适时 地送到各个火花塞。 由于去除了高压分电器中的电 火花,要求的点火电压会降低 一些。 单火花点火线圈的构造见图。 为了区分压缩上止点和排气上 止点需要凸轮轴信号。
(2)双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 系统
就点火提前角的优化过程而言,动力性和经济性 基本上是统一的。 当缸内压力最大值出现在压缩上止点后12~ 15℃A时,动力性和经济性均为最佳。 所以,按动力性和经济性优化得出的扭矩最佳点 火提前角完全由正常燃烧角θnc决定。 所有使正常燃烧角增大的化学、物理、机械和电 气因素都使扭矩最佳点火提前角增大。
综上所述可见,点火提前角优化的原则是, 在不发生爆震和满足排放法规要求的前提 下尽量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
3、点火系统及其点火提前角控制方 法
任何点火系统都必须具备下列功能:
能量转换;点火触发;正时调节(点火提前角的控
制);高压分电。
点火系统将电池的电能转换成磁能贮存在线圈内, 在恰当的时刻又突然将磁能转换成电能并通过火 花塞释放出来形成火花点燃混合气。 能量转换的过程必须借助于点火线圈和火花塞, 所以任何点火系统都少不了点火线圈和火花塞。
双火花点火线圈的次级线 图有两个高压输出端,见 上图。其中的每一个端连 接一个火花塞。 结果双火花点火线圈的次 级线圈利用高压线将两个 火花塞通过它们的接地点 串联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见下图。
双火花点火线因组成的点火系统有如下特 点: ①两个串联的火花塞同时打火,两者极性相 反,其中必有一个与通常要求的极性(中 心电极接负极,接地电极接正极。这是由 于中心电极温度高,电子较易向接地电极 流动)相反,反极性的火花塞要求较高的 点火电压。
② 串联于同一个双火花点火线圈的两个火花塞必须分别安装 在两个点火间隔为360℃A的气缸内。在四缸机的场合, 同一个双火花点火线圈的两个火花塞分别装在第1、4缸, 另一个双火花点火线圈的两个火花塞分别装在第2、3缸。 结果,当处在压缩上止点的1缸的火花塞打火点燃混 合气时,同时打火的、处在排气上止点的4缸的火花塞没 有什么贡献(这是由于空气密度小而使此缸击穿电压低, 点火能量小)。曲轴转过360度后,情况正好相反。 2、3缸打火的时刻与1、4缸错开180度曲轴转角。这 种安排使得点火正时电子控制系统在传感曲轴位置信息方 面不必区分压缩上止点和排气上止点。就此而论,恰与单 火花点火线图相反。
(3)四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 系统
如图所示,初级线圈9和初级线圈10 极性相反,两者交替地闭合和断开。 初级线圈9或10断开时在次级线圈11 中感生出电动势。初级线圈9断开的 感生的电动势方向与初级线圈10断开 时相反。由于二极管5与6极性相反, 7与8极性相反,所以火花塞1与4通 过二极管5与8同时打火,火花塞2与 3通过二极管6与7同时打火。两组以 180℃A的间隔交替打火。 获得的效果跟两个双火花点火线圈完 全一样。一个四火花点火线圈比两个 双火花点火线圈少用一个次级线圈, 但是多用了四个二极管。
4)爆震的机理
气缸内的混合气点燃后,火焰从火花塞出 发向四周传播。 传播过程中尚未燃烧的混合气受到火焰前 锋的压缩,因而压力增大、温度升高。 剩余的未燃混合气温度过度升高可能最终 导致突然的同时自燃、即爆震。
5)爆震发生的条件
未燃混合气的自燃需要一段准备时间。如果火焰 迅速传遍整个燃烧室,便来不及发生爆震。反之, 则发生爆震。 从点燃混合气到火焰传遍整个燃烧室所经历的时 间即火焰传播期,前已记作τs。从点燃混合气到 剩余的未燃混合气自燃的时间,即自燃准备时间, 记作τk。则发生爆震的条件为: τs>τk
③由于两个串联的火花塞同时打火,而且其中之一 具有反极性,故要求点火电压提高几千伏。但是, 由于消除了分电器上的火花,使对点火电压的要 求得到一些抵消; ④初级线图接通的瞬间也会在次红线圈感生出一个 不希望的1~2kV的反极性“接通电压。现因要求 较高的点火电压,故不加任何措施就能避免火花 塞产生“接通火花”; ⑤为避免排气缸火花塞点燃残余废气或吸入的鲜鲜 混合气,须限制点火提前角可能范围。
(4)四缸机中三种无分电器点火系 统的特点对比
四缸机中三种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特点对比见表 3-1。
由表可看出,各种点火系统的能量转换无一例外 地依靠点火线圈;各种点火系统中,电子化程度 最高的是无分电器点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