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逻辑与思辨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中国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长期以来始终影响和支配着中国人民的思考方式和精神世界。
它从古至今,不断地发展、演变和深化,成为了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除了作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国哲学还具有深远的功用意义,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讨论。
一、哲学的思辨功用中国哲学在不断的演变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思辨方法,它们不仅帮助人们理解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思考和探究,提高了人们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首先,中国哲学强调思辨方法的重要性。
《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说,揭示了认识事物和现象需要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推敲来逐步深化理解的道理。
比如老子的“不尚财,使民不爱盗”,就是采用辩证的思考方式来阐释产生财富与盗窃之间的矛盾关系。
而荀子的“性恶论”,则通过推敲人性的本质,来探究道德规范的意义和存在价值。
其次,中国哲学深刻理解这些思辨方法的理论意义。
例如,儒家注重对君子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要求,实则是通过思考人的天性、社会规范和自我调节等方面,推导出一套完整的道德理论体系。
而道家则通过诸多神话、寓言来阐发自然、命运、道德等方面的哲学思考,建构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体系,以其内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形成了完整的思考框架,提供了深刻的思辨属性。
最后,中国哲学对于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具有积极意义。
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不仅是人们的根本追求,同时也是我们的生命目的。
在中国哲学中,“仁、义、礼、智、信”等概念成为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基石,这种追求引领数千年的历史,甚至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指导作用。
因此,中国哲学对于人类思考和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哲学的文化传承功能中国哲学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断的社会和文化变迁中,中国哲学的思想体系不断调整、创新和变革,但其基本精神和思想信仰不曾改变。
首先,中国哲学一直扮演着向人们传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美德的角色。
汉字哲学的观念根基与思辨路径
汉字哲学的观念根基与思辨路径汉字哲学是指以汉字为载体的哲学思辨体系。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
汉字哲学的观念根基是汉字的意象和符号。
汉字象形意象丰富,每个字形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
首先,汉字哲学的观念根基体现在汉字的形式中。
汉字的笔画构成了每个字的形态,每一笔、每一画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汉字的形态和结构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观点和思想。
例如,天字的上部分象征天空,下部分则是一个人,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个例子显示了汉字所具有的象征性和美学意义,同时也折射出了汉字哲学中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次,汉字哲学的观念根基还体现在汉字的意义中。
汉字所包含的丰富意义是汉字哲学思辨的重要基础。
每个字的意义不仅仅是表面的文字含义,更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例如,“心”字不仅仅表示心脏这个器官,更代表着情感、意识和内心的精神世界。
在汉字哲学中,心象征着人的感情和思想,体现了中国人以情感为根基的哲学思想。
汉字哲学的思辨路径是通过对汉字的解读和思考来探究人类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汉字哲学中,通过字义的解析和文字的组合来触发人们思维的启示。
例如,通过对“人”字和“天”字的组合,可以引发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等哲学问题的思考。
这种思辨路径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读,更是一种对人类存在和智慧的思考和探索。
在现代汉字哲学中,更加注重对汉字的深层解读和扩展,将其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相结合,形成了多领域的交叉研究。
例如,将汉字与音韵、数学、物理等学科相结合,探讨汉字的发音和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发对语言、声音和宇宙本源的思考。
这种多样化的研究路径为汉字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总之,汉字哲学的观念根基是汉字的形式和意义,通过对汉字的解读和思考,探索人类存在的问题和哲学思辨的路径。
汉字哲学以其独特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为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思辨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思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思辨中国古代哲学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哲学传统之一,其思想涵盖了众多学派和思想家。
这一思想史的发展表明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思辨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最早的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包括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学派。
其中,儒家思想注重君主和臣民之间的伦理关系,推崇“仁爱”和“礼仪”。
道家思想则着重强调自然和宇宙的道,倡导“无为而治”。
而墨家思想则关注明德和兼爱。
随着时间推移,战国时期儒家与道家之间引发了激烈的辩论。
儒家学派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德行和伦理,将其视为社会稳定的基石;而道家学派则更加注重个体的修身养性和心智境界。
这两种学派的争论,使得古代哲学思想在学派之间产生了高度的辨证性。
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和政治的主流。
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张了道德和仁爱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责任。
他的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儒家思想风靡一时,但后来在唐朝被佛教影响所取代。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使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融合了佛教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佛学哲学。
佛教的禅宗思想也受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第二部分:古代哲学思想的思辨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思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辨使得不同学派之间的辩论更加深入,也推动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繁荣。
在先秦时期,各个学派之间的争论鼓励了思辨的发展。
这些学派通过辩论和对话来探讨人生、道德和政治等问题。
思辨活动也帮助哲学家们深化他们的思想,并形成了不同学派的理论体系。
此外,思辨在学者之间的传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每一位学者都通过批判性思考和对已有理论的重新解读来推动思想的进步。
这种逐代传承的方式使得古代哲学思想得以发展并延续至今。
第三部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国社会中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揭秘庄子的思维方式与逻辑
揭秘庄子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刻而独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在其著作《庄子》中得以体现,本文将从庄子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以及思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庄子的思维方式庄子的思维方式与常人有所不同,他注重超越常规的思考,追求超越人类有限认知的境界。
庄子强调“无为而治”,主张追求自然与自由,摒弃世俗的功利观念。
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和感知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应该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寻求更高层次的境界。
庄子的思维方式强调对事物的超越性思考,他以“逍遥游”为例,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达到超越自我,超越世俗的目的。
庄子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超验的思维方式,他试图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来超越人类的局限,达到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二、庄子的逻辑推理庄子的逻辑推理方式与传统的逻辑思维有所不同,他倾向于通过比喻、寓言和对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庄子的逻辑推理更加注重思想的启示和哲学的意义,而非逻辑的严谨性。
庄子的逻辑推理方式常常采用对立的手法,通过对比来凸显问题的本质。
例如,他通过“梦蝶”这个寓言,表达了对人生和梦境的思考。
在这个寓言中,庄子将人生比作一场梦,强调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
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庄子试图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追求。
庄子的逻辑推理方式还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通过类比来说明问题的本质。
例如,他将人生比作一场旅行,强调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通过这种比喻的方式,庄子试图唤起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引导人们超越功利的追求。
三、庄子的思辨方法庄子的思辨方法与传统的辩证思维有所不同,他注重对问题本质的思考,而非对问题表层的分析。
庄子的思辨方法强调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庄子的思辨方法常常采用反向思维的方式,通过反其道而行之来达到对问题的思考。
例如,他通过“胡蝶梦”这个寓言,表达了对人生和梦境的思考。
在这个寓言中,庄子通过将梦境和现实进行对比,试图唤起人们对人生真实性的思考。
探索古代哲学智慧:哲学思想和思辨的艺术
探索古代哲学智慧:哲学思想和思辨的艺术引言哲学是人类思考和探讨生活中根本问题的一门学问。
古代哲学家们通过他们的智慧和思辨能力,为人类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智慧。
他们的思想不仅仅是当时的学说,更是关于人类生活和世界本质的哲学思考。
本文将探索古代哲学的智慧,以及哲学思想和思辨的艺术。
古希腊哲学:探索智慧之源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古希腊哲学被认为是哲学的发源地。
在古希腊,有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这些哲学家提出了许多思想和理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质疑和探索的智慧苏格拉底被誉为哲学之父,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哲学史。
苏格拉底最著名的贡献是他的"苏格拉底式质疑"方法,通过提问他人来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真理。
他坚信知识的真正智慧来自于内在的自我发现而非外部的权威。
他的这种思考方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理念的智慧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深受苏格拉底的思想影响,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思想重点是关于理念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区别。
他认为,感知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阴影和表象,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对理念的追求和理解。
他的这一理论被称为"理念论"。
亚里士多德:理性的智慧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思想与柏拉图有所不同。
亚里士多德注重实证观察和逻辑推理,他认为通过研究和观察自然现象可以获得真理和智慧。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包括伦理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等许多领域,他对这些领域的贡献影响深远。
古中国哲学:道德和人性的智慧儒家思想:道德的智慧儒家思想是古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学派之一。
儒家强调道德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道德行为和社会秩序的理论。
儒家哲学家,例如孔子和孟子,强调人类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责任。
他们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和谐社会和个人完善。
道家思想:自然的智慧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内在的力量。
道家哲学家,如老子和庄子,认为世界具有自然的智慧。
庄子的哲学思辨与逻辑推理
庄子的哲学思辨与逻辑推理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通过对《庄子》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庄子的哲学思辨与逻辑推理在古代哲学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首先,庄子的哲学思辨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思维方式。
庄子以“自然”为核心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庄子的思想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不同,他强调的是超越人类社会的个体境界,追求精神的升华。
庄子的哲学思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其次,庄子的哲学思辨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逻辑推理方式。
庄子的逻辑推理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的形式逻辑,而是通过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
庄子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和动物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他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而形象化。
庄子的逻辑推理方式与西方哲学中的形式逻辑相比,更加贴近人的生活经验,更加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和接受。
此外,庄子的哲学思辨还体现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庄子强调的是相对性和变化性,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并且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他反对绝对的真理和固化的观念,主张人应该保持开放的思维方式,不断调整和变化自己的观念。
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庄子的哲学思辨还体现了一种超越功利主义的人生观。
庄子认为功名利禄是虚幻的,追求它们只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痛苦和迷茫。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超越功利的束缚,追求精神的升华。
庄子的人生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庄子》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庄子的哲学思辨与逻辑推理在古代哲学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庄子以“自然”为核心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的逻辑推理方式通过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更贴近人的生活经验;他的思维方式超越了二元对立,强调相对性和变化性;他的人生观超越了功利主义,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中国哲学 认知
中国哲学认知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古代、近代、现代各个时期,涉及了众多的哲学流派和思想体系。
以下是对中国哲学的认知:1、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等流派中都有体现。
例如,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类应当减少干预自然,让自然自由发展;佛家则主张“因果报应”,认为人类应当善待自然,尊重生命。
2、强调内心的修养中国哲学注重内心的修养,认为人的内心决定了人的行为和命运。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修养才能成为有用之人;道家主张“清心寡欲”,认为只有减少欲望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佛家则主张“禅定”,认为只有通过禅定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3、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中国哲学认为,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理论。
例如,儒家主张“学而时习之”,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道家主张“知行合一”,认为只有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佛家则主张“行善积德”,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积累功德。
4、强调思辨的必要性中国哲学认为,思辨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先秦时期的名家主张“名实相符”,对事物的名称和实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宋明时期的理学则主张“理气合一”,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些思辨的哲学思想对于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强调人文关怀中国哲学注重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例如,儒家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道家主张“以民为本”,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佛家则主张“以众生为本”,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哲学对人类文明的关注和贡献。
总之,中国哲学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心的修养、实践的重要性、思辨的必要性以及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逻辑分析与辨证综合中国哲学的各家各派有着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
一般说来,中国哲学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但并不是说中国没有逻辑分析的传统。
孔子兼重学思,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的命题,宣称“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五步骤。
又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
”这都是肯定思必须慎,辨必须明,提倡细微分析。
儒家比较推崇“明辨”,即逻辑之学的是荀子及其后学。
荀子主张形式逻辑的类推原则,倾向于对事物及其类别的确定性加以研究,有实证分析的认知倾向。
后期墨家比较重视分析方法,《墨子》书中所保存的《墨经》显示出墨家分析思维的光辉。
墨家严格地确立了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程序和规则,《墨经》所指出的“故”、“理”、“类”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步骤和方法,亦有精到之处。
名家对于分析思维也有贡献。
惠施的“历物”十事,既表现了辩证思维,也表现了分析思维。
公孙龙讲“离坚白”,所谓“离”即分别之意。
法家韩非也很强调分析性、确定性的认知方式。
宋明理学家中,朱熹比较注意分析。
他曾讲学问之道云:“盖必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不余。
”(《大学或问》)这就是兼重分析与综合。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缺点是分析方法的薄弱,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分析思维。
我们今天以西方的形式逻辑、理性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法来改造传统的思维方式时,应当注意发掘中国古代已有的成果,重建精密化的语言指谓关系,开拓明晰的概念认知系统,使概念和观念确定化,建立分析的程序、逻辑的结构和论证推理的规范,避免语言、概念、观念、判断、推理的空洞、游移、不确定、不严密,避免忽视实证、实验中严谨的工具、步骤、方法,避免以情绪代替逻辑,将怀疑视为结论,把主观估计的或然的东西当做客观实在的必然的判断。
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
在这个题目下,我将以论说文的形式来探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
一、思辨与观察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思辨与观察是两个核心的思维方式。
古代哲学家们认为,要真正理解和认识事物,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而是要深入思考和观察。
他们通过不断思辨和探究来寻找事物的本质和原理。
以孔子为例,他在《论语》中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孔子还提出了“致良知”和“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来深入理解其内在的道理。
这种思辨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能够深入剖析问题,寻找事物的本质。
二、综合与整合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强调综合与整合的能力。
古代哲学家们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能仅仅从个别的方面来看待问题。
他们擅长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整合各种观点和理论。
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他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两个对立的观点。
然而,荀子并没有固执于某一种观点,而是通过整合两种观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人性本恶,道是以来河洛,以为温蒙失之所突”的观点,既包含了“性恶论”的思想,又融合了“道”的概念,开拓了道德哲学的新境界。
这种综合与整合的能力,使得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能够建立起较为完整和复杂的理论体系。
三、平衡与和谐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强调平衡与和谐。
古代哲学家们认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相互对立和斗争的。
他们强调要在相互关系中寻求平衡,追求和谐共生的状态。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和“德”作为人类追求和谐的指南。
他认为,只有遵循“道”的原则,努力追求自律和道德修养,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这种平衡与和谐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关注人的精神境界的同时,注重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四、实践与思考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强调实践与思考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
这些学派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篇文章将从哲学思维的概念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特点及其意义。
哲学思维是指一种具有理性、思考和逻辑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哲学思维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探索人类的意义和存在,从而获得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哲学思维强调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对道理的思考和思辨,具有开放性和上升性的特征。
一、体验与智慧相结合。
中国哲学思维强调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得智慧。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在实践中将人性完善到最好的状态;道家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强调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
二、阴阳辩证。
中国哲学思维中的阴阳辩证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它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和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和合理调和,达到事物的平衡和和谐。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政治等多个领域。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道家则强调人应该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变化。
四、的是与宇宙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强调宇宙的秩序和道德的价值。
儒家思想中的天命观强调宇宙的大道和人的使命,主张道德的自觉和人的自我完善;道家则认为宇宙是自然的无限变化,推崇自然和无为而治的观念。
这些哲学思维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首先,它们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和谐共生的理念,推崇顺应自然和宇宙的原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它们注重个体的修养和道德的自觉,提倡道德的奉献和行为的规范,对于社会和谐和个人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它们强调阴阳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和促进科学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易经国学中的哲学思辨与思维方式
易经国学中的哲学思辨与思维方式易经是中国古代国学中的一部重要经典,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
在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辨和思维方式,它对于人们的生活、社会、人生等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解释和思考方式。
本文将从易经国学的角度探讨其中的哲学思辨和思维方式。
一、易经哲学思辨的特点易经作为一部经典的著作,其哲学思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保留多元的思考模式:易经中的哲学思辨多样而丰富,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
它允许多元的解读和理解,为人们思考问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 简约而深刻的表达方式:易经的表达方式十分简练,却又深刻内涵。
它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句,将复杂的问题阐释得简单而易懂。
3. 推崇自然与变化:易经哲学思辨中注重观察和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此来认识和解读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易经认为,变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人们需要适应和把握这种变化。
4. 追求和谐与平衡:易经思辨中强调和谐与平衡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应该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
二、易经哲学思维方式的内涵易经哲学思辨中的思维方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易经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各种对立面的统一。
通过对对立面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2. 道德经典的思维方式:易经思辨注重道德的实践和追求。
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提倡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完善。
3.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易经思辨中强调天人之关系的紧密联系。
它认为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天地自然相协调,才能实现和谐共存。
4. 周易典籍的思维方式:易经思辨借鉴了周代典籍的思维方式,追求以道德和仁爱为核心的治理模式。
三、易经国学中的哲学思辨的应用价值易经国学中的哲学思辨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 引导人们正确思考人生的意义:易经哲学思辨通过对自然规律和人类行为的思考,引导人们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生命的发展。
辩证法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与辩证法
驳批 评 的方 法 。实 际上 , 古希 腊 哲 学 史 上 ,辩 证 法 ” 在 “ 这 个词 通常是 用来 泛指所 有 的论 说技 术 。
根, 在柏 拉 图的著作 中, 苏格拉 底 与弟子 和论敌 们通 过一 问
一
答 的对话 , 问题 层 层 推进 , 将 步步 深 入 , 后 得 出真 理 。 最
正 因为“ 证 法 ” 个 词在 语 源 上 具 有 “ 说 ”和 “ 辩 这 论 雄 辩” 的涵 义 , 以这 个 词 在 西 方哲 学 史 上 相 当 长 的 一 段 时 所
间处于 与“ 诡辩 术 ” “ 、修辞 术” 相近 的地位 。例 如 亚里 士 多 德 曾说 : “辩 证 家 与 诡 辩 派 穿 着 与 哲 学 家 相 同 的 服 装 。 _( ” l腿 】 黑 格尔也 曾指 出哲学 界对 于辩 证 法存 在 这 样 一种 理解 : 辩证 法 又常 被 认 作 主 观任 性 的往 复 辩 难 之 “ 术 , 种辩难 乃 出于机 智 , 乏 真实 内容 , 以单 纯 的机 智 这 缺 徒 掩盖其 内容 的空洞 。 [ ” ”
中国传 统哲学 中的辩证思维 与辩证法
郑 凯 文
( 西 师 范大学政 治 与行政 学 院 ,广 西桂 林 广
法作 为 思 维 方 式 , 发 展 经 历 了 古 希 腊 、 德 、 格 尔、 克 思 四 个 重 要阶 段 。 西 方 的 辩 证 法是 其 康 黑 马
里 是什 么形态 与涵 义 呢? 笔者 看 来 , 格拉 底 和 柏 拉 图 的 苏 辩 证法 主 要 有 两 层 涵 义 。 第 一 , 证 法 意 味 着 “ 话 ” 辩 对 。
国学中的思辨智慧——先贤的逻辑思想
公孙龙论证“白马非马”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 也。故曰:白马非马。 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马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 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 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 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 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马不异马也。所求 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 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应有白马, 是白马之非马,审矣!(《公孙龙子·白马论》)
学术探索
国学中的思辩智慧
——古代先贤的逻辑思想
从爱因斯坦对中国古代逻辑 的质疑说起
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讲逻辑,就是讲道理,就 是用推理和论证把道理讲清楚。 爱因斯坦认为,逻辑是造成西方科技日新月异的根 本原因,而中国的长期落后是因为没有逻辑,不重 视逻辑造成的。 但中国有学者是非常看重逻辑的,甚至把逻辑置于 科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明末李之藻《明理探》指 出:“名理乃人所赖以通贯众学之具。”近代严复 更认为逻辑是“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
韩非的“矛盾之说”
“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这两个命题从逻辑关系上说 是反对关系(因为它们可以同假),但是,“不可陷之楯”与 “无不陷之矛”这两个命题却蕴涵着矛盾关系的命题。即: 从“吾楯之坚,物莫能陷”,能推出:“吾矛不能陷吾楯”, 这与“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矛盾。 从“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能推出:“吾矛能陷吾楯”, 这与“吾楯之坚,物莫能陷”矛盾。 可见,由卖矛和盾者的话中,可以导出两对矛盾关系的判断 ,韩非认为这样的矛盾命题不可同世而立,在逻辑上就揭示了 矛盾律的原理。
西方著名逻辑学家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赏析思辨古代哲学对人生与道德的思考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赏析思辨古代哲学对人生与道德的思考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赏析:思辨古代哲学对人生与道德的思考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古代智者们对人生、道德等深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古代哲学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从人生和道德两个角度,对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进行赏析,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人生的思考人生一直是哲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古代哲学经典中有许多对人生的思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论语》和《庄子》。
《论语》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核心,探讨了君子的修养、家庭伦理以及社会责任等问题。
例如,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同时,论语中还强调了仁、义、礼等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们提供了为善、为人的精神指引。
《庄子》则是集中表现了道家的思想。
庄子认为人生苦短,应当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提出了“道”的概念,主张顺应自然的原则,超越名利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真理。
庄子强调了人对自我的超越,追求灵魂的自由,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是对人生的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多种人生哲学的选择。
对于现代人而言,不妨反思古代哲人的智慧,探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对人生的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道德的思考道德一直是人类社会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古代哲学经典中有许多对道德的思考,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学》和《中庸》。
《大学》是《礼记》的一篇,其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它强调了个人修身的重要性,主张培养良好的品德、遵守道德准则。
同时,《大学》还讲究了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倡导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社会秩序。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了“中和”的思想。
它提出了人类应当追求的道德境界,主张在各种关系和矛盾之间保持平衡和谐。
《中庸》反对极端的行为和观念,提倡中庸之道,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与哲学思辨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与哲学思辨古代中国哲学文化源远流长,其思想蕴含着宽广的智慧和深邃的哲理,为后代人们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思想资源。
其中,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思辨方式,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的特点道家思想源于先秦时期,其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构成的,而道则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模式,无处不在且不可捉摸。
因此,道家没有固定的信仰形式或宗教仪式,而是强调后人应该遵循道的本质,自然而然地去寻求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感悟现实。
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
老子认为“运物万物以道”,强调个人要遵循自身天赋所拥有的因素,追求自身自然状态。
庄子则提出著名的“无为而治”,强调“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人们不应强行干预事情的运转,而应放弃私心杂念,自然而然地达到心灵的平和。
道家思想的哲学思辨作为一种独立的哲学流派,道家思想在哲学思辨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
首先,道家思想强调放弃人际关系,回归本质的内省。
道家认为,一个人是否真正自然,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与自身保持真诚的内心沟通,而不是一味地被外界的人际关系所左右。
其次,道家思想强调追求真正的自我,反思人们在众多社会关系中追求权力、地位和利益的做法,认为这种追求特权是对道的亵渎。
最后,道家思想强调放下人物,回归天地自然。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权威,同时自在地发现自身的真正价值与无为自然的距离。
总结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是一种内在性质强的哲学流派,强调个人必须回归本质,与自身保持真诚的沟通、回归天地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去寻求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对于世界的感知和欣赏。
道家思想的哲学思辨观念对于人们如何追求自身价值和如何面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导读思辨古代哲学对人生与道德的思考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导读思辨古代哲学对人生与道德的思考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思考和智慧积累。
在古代哲学中,人生和道德一直是重要的讨论话题。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导读,思辨古代哲学对人生与道德的思考。
一、儒家哲学: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哲学学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仁”。
儒家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要做一个有仁心、有责任感的人。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泰伯篇》)一句,表达了儒家对人生和道德的思考。
儒家强调个体应该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来影响他人的行为,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道家哲学:追求自然与道德的和谐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另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其核心思想是“道”。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之一。
道家旨在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认为人应该与自然保持一种平衡和顺应的关系。
道家不强调人为德行的培养,而更重视身心的修炼和顺应自然的道德。
通过追求无为而治,达到道义境地。
三、墨家哲学: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墨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兼爱”。
墨家主张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利益,摒弃私利和排斥。
对于人生和道德的思考,墨子认为要通过兼爱的观念来实现。
墨子在《墨子·兼爱》中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兼爱无私害,忧乐与共仁”,提出了兼爱他人、尊重他人利益的道德观念,认为这是实现道德境界和人生幸福的基础。
四、法家哲学:秩序和法律的重要性法家哲学注重社会秩序和法律的制定与执行。
法家认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秩序的基础,也是实现人生道德的一种手段。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法家强调法律的严格和明确,通过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推动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对于人生与道德的思考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儒家强调个人的德行涵养和对他人的影响;道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自然道德;墨家主张兼爱他人,尊重他人利益;法家则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也对世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性思维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整体性思维,即把一切个别的事物看作整体,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思维方式的关键在于整体思考和全局观察,而非片面和局部的观点。
例如,在中庸之道中,孔子提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思想,它强调了万物的相互依存和整体性。
二、辩证思维中国传统哲学重视辩证思维,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矛盾的分析和解决。
例如,在道家哲学中,他们认为是非逆之相成,有无相生相成,从而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带来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思辨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注重将思辨和实践相结合。
在哲学思辨的同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思辨与实践互相促进。
例如,孟子提出了“天下之事,无难于持其志”的思想,认为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实践,才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适应变化中国传统哲学注重适应变化。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世界是无常变化的。
他们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提出了不断变化的观念,并从中汲取启示。
例如,在易经中,乾坤两卦代表着天和地,同时也代表着升降浮沉的变化,而在周易中也有“变化无穷”的思想,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不断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
五、博大精深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涵盖方方面面,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众多经典和思想。
这些经典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富于多样性和深度,从整体性思维、辩证思维、思辨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变化和博大精深等方面展现了它的价值。
这些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中的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高清海“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直接主题,否认了人性可以成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也就抹杀了中国哲学的特质。
与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智慧”引向认知的方向,从“对象意识”走上概念化的逻辑思辨之路不同,中国哲学关注的是完善人的生命本性、开发生命的内在价值,由此发挥了注重义理性的悟觉思维。
中国哲学讲求“悟道”,通过“道”的把握来表达人的超越性理想和形而上追求。
实际上,哲学给出的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世界(这是科学的任务),它只是一种如何在现存世界贯穿人的观点、人的态度、人的理想的标尺,以及如何进一步升华人性、提高人生价值的精神意境。
在这点上,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显然是有优越性的。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道” 形而上学 人性作者高清海,1930年生,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
对于“哲学”,人们总是依据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从来没有为大家共同认可的统一定义。
不仅如此,哲学的性质,包括哲学的对象和范围,都从无定论。
现在人们所说的“哲学是世界观”,并且常常以“本体论”作为哲学内容的核心,这种看法是从“西方哲学”引申来的。
其实,追究西方的历史、尤其是在当代,他们叫做哲学的理论也并不尽然如此。
按照西方“本体论”的标准,不只中国没有哲学,整个西方以外的民族,乃至对西方当代的哲学都会提出疑问。
日本曾经有过“日本有哲学吗?”的争论,西方当代也出现了“哲学死亡”的论调。
哲学在这点上非常特殊。
在各类学问中,惟独哲学是这种情况,其他的学科至少在学科性质和对象规定上人们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为什么会这样?哲学为什么这样特殊?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正是反映人的特有本性,表现了人性的多维性、多面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我们冷静去观察就会看到,哲学的性质可以不确定,哲学观点可以分歧到彼此敌对,哲学的内容可以广泛到无所不包,然而哲学理论围绕的轴心、生发的基点却是明显的,这就是人、人的生存、人的本性、人的生存世界和人的生活意义,总之离不开“人”和人的生存活动。
中国古代逻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古代逻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古代逻辑是指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的逻辑思维方式和方法。
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和方法,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演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哲学并不像西方那样发展出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是从古代文献和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于逻辑的思考和研究依旧影响着后人。
中国古代逻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道德经》、《庄子》等著作中,道家思想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方式,主张哲学的本源是道,而道是无法用语言和概念完全表达的。
儒家思想则强调理性的运用,注重明辨事物的本质,通过反复推敲来达到正确的认识。
在这些思想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逻辑思维方式。
古代逻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注重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
他们倾向于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通过情理、道德、伦理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思考。
其次,他们通过使用隐喻、比喻、谐音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和观点。
这种修辞的方式与西方逻辑中的严密推演和论证不同,却在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中广泛运用。
中国古代逻辑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思维和情理察觉。
与西方的形式逻辑不同,中国古代逻辑更注重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强调观察事物的过程和情感上的体验。
同时,中国古代逻辑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色,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中。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逻辑虽然与西方的严密推理和演绎逻辑有所不同,但是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修辞手法,以及对整体性和情理的重视,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以及后来的思想体系搭建了重要的思维框架。
同时,古代逻辑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思考方式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Structure of the Article)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探讨中国古代逻辑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在引言中,将对中国古代逻辑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结构、目的和总结。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其特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思辨与实践并重中国传统哲学注重思辨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哲学家们不仅关注宇宙的本质和人类的存在意义,更强调将哲学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他们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2. 博大包容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博大包容的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尊重多样性,不排斥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他们鼓励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见解,以便从中汲取智慧。
3. 和谐与平衡中国传统哲学追求和谐与平衡。
这体现在对自然与人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上。
传统哲学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追求社会和谐与公平。
4. 人本主义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尊重和人的价值。
传统哲学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不可忽视。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思考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和人的幸福,并提出了相应的思想和方法。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个人修养、家庭和谐、社会治理和天下安宁。
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个人修身齐家,才能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实现天下太平。
这种思想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6. 道德与伦理观念中国传统哲学强调道德和伦理观念的重要性。
传统哲学倡导人们要有道德良知,遵循伦理规范,为人处世要有道德底线。
传统哲学家们强调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认为道德是维系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7. 自然主义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浓厚的自然主义思想。
古代哲学家们观察自然现象,思考自然规律,认为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依托。
他们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8. 真知灼见中国传统哲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深邃的洞见而闻名。
传统哲学家们通过对人类存在和宇宙本质的深入思考,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和智慧。
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对世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对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逻辑与思辨一、引言(或对中国哲学的质疑)当代逻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王路先生在他的《走进分析哲学》一书中一连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我们有没有亚里斯多德意义上的逻辑?”“我们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我们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逻辑?”应该承认,王先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有些伤我们中国人自尊心的,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回避,而只能够直接面对。
因此,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勇敢地面对。
王先生的这些问题当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它们还与李约瑟悖论有关。
所谓李约瑟悖论首先由非中国人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提出,大意是说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经济与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理应是现代科学的诞生地,但中国这块辽阔而古老的土地上恰恰没有诞生出现代科学来。
于是,关于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甚至中文有什么问题,或起码存在什么缺陷的问题,就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他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出版了许多书。
应该指出,李约瑟悖论对于我们中国人及我们中国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它的核心就是对中国文化的怀疑。
如果它的的怀疑得到证实,那么不仅不仅是现代科学何以不诞生在中国,就是中国近代何以积贫积弱等等问题都有了某种必然的答案。
即便这种怀疑无从得到证实,我们也不能对这种怀疑等闲视之,而应该尽早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令人遗憾的是,与对此问题具有浓厚兴趣的外国学者相比,恰恰应该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中国专家却不多。
其实,我们中国人并不是不熟悉对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这种怀疑。
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对中国文化的种种批判无一例外都起源于这种怀疑。
然而,经过100年的反思,及对反思的反思,从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早期对中国文化的批判带有十分浓厚的情绪色彩,真正“哲学的”、“逻辑的”批判并不多。
另一方面,即便在早期的一边倒的喊打声中,一直都存在一种肯定中国文化的的声音,尽管只是“批判地肯定”的声音。
到了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国力的大幅提高,对中国文化肯定的声音响亮起来,目前已经出现的国学热就是明证。
但是,我们中国人这种心态的变化同样是十分情绪化的,没有逻辑的和思辨的根据。
作为当代一位对西方哲学具有深入研究的学者,王路先生提出上述问题,体现了一个中国人希望从理性出发,通过逻辑和理性的哲学手段重新审视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的殷切愿望。
尽管如此,他提问题的方式一开始就犯了他作为逻辑学家不应该犯的逻辑错误。
就他的第一个问题,就很难说提得恰当,因为“逻辑”根本不是能够被某个人“拥有”的东西,也不是西方人可以“拥有”而中国人不可以“拥有”的东西。
就他的上述第一个问题,可以用如下更准确也更具有逻辑性的两个问题来取代:(1)在中国哲学中有过关于逻辑或类似亚里斯多德意义的逻辑的理论或学说吗?(2)中国哲学家遵守不遵守逻辑或类似于亚里斯多德意义的逻辑的理论或原则,在中国哲学家的著作中能够找到他们遵循这些理论或原则的证据吗?从王路先生提问的语气来看,若让他自己回答的话,答案恐怕是倾向于“没有”的。
本文的写作目的正是要用逻辑和思辨的方法,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回答王路先生提出的上述问题。
二、论“井有仁焉”蕴含的逻辑问题虽然我对中国哲学也抱有批判的态度,但我对中国哲学的信心可能比王路先生要坚固得多。
首先,如果问在中国哲学中有没有过关于逻辑或相当于关于逻辑的理论或学说,我的回答是:存在隐含的,但抽象为形式化理论的甚少。
其次,如果问中国哲学家遵守不遵守逻辑或类似于逻辑的理论或原则,我的回答是:中国哲学家当然遵守逻辑或类似于逻辑的理论或原则,而且不难从中国哲学家的著作中找到他们遵循这些理论或原则的证据。
《论语·雍也》记载有如下一段关于宰我和孔子之间的问答: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其为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的疑问源于如下三段论论的推理:大前提:仁者是随时随地追求仁的;小前提:“井有仁焉”;结论:因此仁者应该追随“仁”到井里去(,甚至跳井自杀)。
由此可见,宰我的提问本身就是对孔子的一种问难,存在陷孔子于两难回答的预期。
而宰我存在这种预期的根据就是上述三段论,在宰我的预期中,孔子也是必须遵守这个三段论的。
如果孔子作为老师或者“专家”什么的,就可以不遵守这个三段论的话,宰我的预期就毫无根据了。
而作为必须遵守三段论的孔子,并且作为“仁”的理论的倡导者,他是不可能否认上述那个推理的大前提的。
而如果一旦承认其小前提“井有仁焉”成立,就会推导出“仁者应该追随仁到井里去”的荒谬结论,甚至“仁者应该跳井自杀”的更加荒谬的结论。
现在从孔子的回答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孔子回答说:“你的问题何以成立呢?君子(为了追求仁)可以去死,但不会陷入(逻辑陷阱);可以被人欺骗,但不会被(诡辩)迷惑。
”在孔子的回答中,把作为小前提的“井有仁焉”判断为不合法,因为仁是属于人的属性,而不是属于“井”这样的人之外的事物的属性。
因此,作为小前提的“井有仁焉”本身是假的,只是一个诡辩,只是一个“逻辑陷阱”。
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逻辑问题:并非任何一个陈述都是真的,像“井有仁焉”这个陈述就可能是假的。
其实,不仅孔子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就是宰我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的。
因为在宰我的问题中,“井有仁焉”是别人告之仁者的,难保这个告诉别人什么的人不存心欺骗。
另外,“虽告之曰‘井有仁焉’”的语气也表明宰我认为“井有仁焉”是荒谬的,他所要寻求孔子回答的正是,在这个荒谬的前提下,仁者是否也要仁到愚蠢的程度。
而孔子对此作出了精辟的回答:仁者不会陷入(逻辑陷阱),也不会被(诡辩)迷惑。
也就是说,仁者同时应该是智者,也就是必须要讲逻辑。
其实,孔子的回答还照顾到了“井有仁焉”的另外一种情况。
尽管“井有仁焉”本身是不成立的,但是,如果有一位仁者正在井里(也许是失足掉下去的),那么就可以推论出“井有仁焉”的结论。
这个推论的进行当然依据的是下述三段论式推理:大前提:仁是属于人的属性,且仁者具备这个属性;小前提:井里现在有个仁者;结论:“井有仁焉”。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井有仁焉”这个陈述竟然是真的。
而孔子的“君子(为了追求仁)可以去死”及“君子可以被人欺骗”的回答正是针对这种情况的。
因此,在孔子看来,在“井有仁焉”等同于“井里有一个失足的仁者”的情况下,作为另外一个仁者的君子马上进行施救是理所当然的,哪怕去死或者遭到那个“告之曰‘井有仁焉’”的人的欺骗也是在所不惜的。
但是,那个原初的“井有仁焉”的陈述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对宰我的回答才是:君子“不可陷也”,“不可罔也”。
事实上,朱子的《四书集注》就是把“井有仁焉”解释为“井有仁者焉”的。
朱子的这种解释本身至少说明了:(1)朱子同样意识到了“井有仁焉”的陈述不合法的问题;(2)朱子不希望《论语》这样的经典存在这种不合法的表述,为了消除《论语》有悖于逻辑的陈述,因此用“井有仁者焉”取代“井有仁焉”。
如此说来,我们也只能得出朱子也“讲逻辑”的结论。
当然,朱子这样对《论语》进行“美容”,却多少对原文有些误解。
朱子意识到了“井有仁焉”的不合法,却没有意识到孔子甚至宰我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朱子把“井有仁焉”看作原文的“缺陷”,并试图给予更正。
而事实上,原文是非常准确的,原初的陈述“井有仁焉”本来就是作为一个有问题的陈述提出来并且被讨论的(如上所述)。
讨论到这里,我对王路先生的上述第一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中国哲学家是讲逻辑的,当然他们没有把逻辑上升到亚里斯多德那样的形式,但它们的实质原则是一样的。
事实上,在我对整部《论语》的检视中,除了局部的一些瑕疵之外,很少发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不像中国另一步名著《庄子》,我在《论《庄子》的伪与真》一文中就列举了一大堆自相矛盾的论述。
但即使是庄子也是讲逻辑的,因为他的矛盾往往出现在大前提中,而不是出现在推理中(关于这一点,也许需要专文讨论方能辨析清楚)。
(待续)2011-4-30三从宋明理学理气之争论中国哲学中的逻辑我们在上面如此这般地谈论中国哲学中的逻辑,也许在逻辑学家的王路先生看来算不上“纯逻辑”,顶多只能算作“泛逻辑”而已。
我本人毫不否认这一点,而且本节将继续考察存在于中国哲学中的这种“泛逻辑”。
事实上,就整个宋明理学史而言,就是一部为“存天理,遏人欲”寻求本体论哲学之根据的历史。
而“天理”要成为“遏人欲”的根据,则须依从如下三段论:(1)——大前提:天理是最普遍的,是至高至善至美的。
小前提:人是在天理主宰下生成的。
结论:人必须遵从天理遏制非天理的人欲。
果然,扯上“天理”这面大旗,原来仅仅属于伦理学的“存天理,遏人欲”就上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然而,打这面大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上述三段论马上就会受到质疑:既然人是在天理主宰下生成的,那么人性中何以“掺杂”了非天理的人欲了呢?显然,被这个质疑所质疑的并非上述三段论的“形式”,即并非上述三段论的逻辑,而是上述三段论的结论。
事实上,这个质疑恰恰依从着如下这个三段论:(2)——大前提:天理是最普遍的,是至高至善至美的。
小前提:人是在天理主宰下生成的。
结论:人性作为天理的体现,虽然较天理有特殊性,但也应该至善至美的。
而既然人性已经至善至美,就不存在“遏人欲“的必要的。
因此,立论者和质疑者都是讲究三段逻辑或类似逻辑原则的。
到这里我已经对此不再怀疑。
在以下的讨论中,为了简略起见,我将不再处处恢复三段论的形式。
当然,上述两个三段论之间的矛盾正是宋明理学创立之初就碰到的一个巨大矛盾。
但是,我们完全不用怀疑周敦颐、张载、二程及朱熹没有意识到这个矛盾。
恰恰相反,他们相继进行的论述正是在正视这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
先看周敦颐的论述:“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
”《通书·理性命第二十二》“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太极图说》再看张载的论述:“太虚不能无气,气而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正蒙·泰和篇》“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
”《正蒙·诚明篇》“行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则天地之性存焉。
”《正蒙·诚明篇》程颢对此如是说:“‘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
人生气秉,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
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秉有然也。
”《河南程氏遗书》程颐对此如是说:“性即理是,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
才秉于气,气有清浊,秉其清者为贤,秉气浊者为愚。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最后再看,朱熹对此如是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气也者,形而下之器,生物之具也。
是以人物之生,必秉此理然后有性,必秉此气然后有形。
”《答黄道夫·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对上述论述作过分细致的辨析,仅仅概括讨论如下:(1)在上述中国哲学家中,到程颐以后才着重讨论到“理”,而他们无一例外都讨论到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