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时间轴
苏联解体的时间轴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发动革命,推翻
俄国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苏维埃联邦共和国。
1922年-成立苏联:俄国、白俄罗斯、乌克兰和高加索三个苏维埃
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成立苏联。
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掌权:苏联领导人列宁逝世,由斯大林
接任总书记职务。
1941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与德国展开激烈的战斗,苏
联军队最终推翻了德国的入侵,并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
量之一。
1953年-斯大林去世: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引发了苏联国内权
力争斗的开始。
1956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发表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和迫害,引发了苏联国内和国际舆论的震动。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与美国爆发导弹危机,危机最终通过谈判解决。
1970年代-1980年代-冷战高峰期: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冷战达到高峰,核武器竞赛以及政治和军事对抗不断升级。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推行改革
开放政策,试图改革苏联经济和政治体制。
1991年-八一八政变:保守派成员发起政变,试图推翻戈尔巴乔夫政权,但未获成功。
1991年-苏联解体:12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苏联解体,苏联世界最终结束。
以上是苏联解体的时间轴,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苏联经历了战争、领导人更替、国内改革、国际关系变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这一时间轴的呈现,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苏联解体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苏联解体
官僚特权阶层享有的特殊权利,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特殊工资。即除正式工资之外还同工资一起发给另外 一个所谓的“钱袋”,其数额不等,使权贵们的收入高达 社会平均水平的四倍。 (二)特殊供给。各级党政机关均设有内部供销点,政府根 据官职大小、地位高低发给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持有者 能够买到稀缺商品。 (三)特殊住房。许多风景名胜避暑胜地,都有大小官员的 别墅。 (四)特殊服务。享有特殊的医疗服务,病房护理周全,伙 食好,医疗水平高。配备有小汽车等良好的交通工具,以 及大批的服务人员和警卫人员。政府还提供大量的补贴, 免费到疗养胜地度假、出国旅游等。 (五)特殊教育。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保送进入最好的 学校享受优秀教育的制度。
农业集体化
1927年-1928年,由于苏联国家规定的粮食价格太低,农民并不 急于卖粮,使粮食收购出现短缺。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富农 阶层的蓄意破坏,他不顾布哈林等人的反对,一方面采用特殊手段打 击富农,强迫他们按指定价格卖出余粮;另一方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 策。1927年12月,斯大林又提出了“消灭富农”的口号,命令没收 富农的财产并将他们放逐,不准他们加入集体公社。最后被剥夺的农 户却达到农户总数的6%-8%。 1929年11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开始全盘集体化,农业集体化 政策引起了很多农民的不满,他们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到了 1933年,苏联的牲畜总量将近损失了50%。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 具、焚烧谷物, 苏联1928年-1934年间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谷物 的总产量下降了7.8%,而同期的国家收购量却增加了150%,这直接 导致了波及乌克兰、北高加索、伏尔加地区、等地的严重的饥荒。在 此次饥荒中死亡的人数大约在600万-1000万之间。
苏联解体
有以下特征:
1.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长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执行机 构,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苏共中央总书记一人,斯大林长期独揽党政军大权。
2.一党专政,苏共是唯一的执政党。原因有三。第一苏共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政权。第二,十月革命后,在 苏维埃政府中也曾有与左派革命政党联合执政,后者退出并武装反苏。第三,后来阶级斗争尖锐,党逐渐对政府 实行高度集中领导。
苏联的民族政策建立在十月革命时列宁所提出的两项重要原则之上:是民族自决,大民族要补偿小民族曾经 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这一政策在十月革命后具体体现在苏联按民族划分行政区域,实行以主体民族冠名加盟共和 国和行政区域,实行民族—国家联邦制上。
在国内战争时期,在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各共和国通过与俄罗斯联邦签订双边条约的形式结成 同盟,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下成立联合的人民委员部(包括军事、财政、劳动、交通、 邮电等),这些委员部在各共和国驻有全权代表。在这一背景下,列宁主张承认少数民族的权利,建立联邦制国 家。苏联成立后,各加盟共和国境内又按民族划分民族自治地区,但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苏联政府常常忽视民 族地区的特殊性。二战前,斯大林对少数民族不信任,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把居住在苏联西部的3万多波兰人、 居住在远东的10多万朝鲜人、居住在伏尔加河流域的 100多万德意志人等从他们的居住地强行迁至中亚和西伯利 亚。
1986年3—4月间发生在雅库茨克大学一批俄罗斯族青年和雅库特族大学生之间的冲突。接着是阿拉木图事件。
过程
各国独立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 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苏联 解体 详解
苏联解体详解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苏联解体的背景和原因
2.苏联解体的过程
3.苏联解体的影响
正文
苏联解体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的发生不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也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苏联解体的背景和原因、过程以及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解。
一、苏联解体的背景和原因
苏联解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中期,当时苏联正处于冷战时期,与西方国家的对抗加剧,军费开支巨大,国内经济负担加重。
同时,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包括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科技发展滞后等。
此外,苏联的民族问题也日益突出,各个民族的
矛盾不断激化,民族分裂势力抬头。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
苏联解体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1989 年,东欧剧变,苏
联的盟国纷纷倒向西方,苏联的对外压力增大。
其次,1991 年 8 月,苏联发生政变,戈尔巴乔夫被软禁,苏联的政治局势陷入混乱。
最后,1991 年 12 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叶利钦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的影响
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标志着冷战的胜
利方是美国,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次,苏联解体也引发了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力量普遍受到影响。
此外,苏联解体还对原苏联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
苏联解体的根源与历史背景探析
苏联解体的根源与历史背景探析1989年,苏联帝国解体,打破了冷战时代的平衡格局,也为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解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仍在学者们的争论中。
本文将从苏联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等方面探析解体的根源。
一、历史背景苏联是一个担负了大国使命的社会主义国家。
1917年10月俄国革命成功后,苏联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逐渐崛起为一个超级大国。
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势头开始迅猛,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然而,苏联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苏联社会制度的缺陷、经济结构的问题、外交挑战、民族问题的冲突等影响苏联的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的领导层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上存在严重错误,加之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和军备竞赛,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社会制度的缺陷苏联成立之初,斯大林对苏联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改革,它的背后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性追求。
然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控制意识形态过于强烈,这些改革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出现粮食危机,北约国家的主导地位得以加强。
在经济体制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对苏联国家体制似乎是两面性的:一方面由于推翻了前苏联的特殊利益群体,使工人在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自由化,这使得企业一度出现了“自主预算(基金)”,也使行政、技术、商业经济三方面职能分离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苏联的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得以迅速发展,但工业化和军备竞赛占用了苏联本应用于社会福利及科学发展的资源,因而最终导致了苏联的高科技的落后性。
这就是苏联悲惨的社会制度不良转化的根源。
三、经济结构问题苏联过于强调军工业的建设,导致一些民生领域的发展缓慢,如医疗、粮食供应等。
由于计划经济下的政策失误,企业利润率偏低,令企业难以盈利,出现了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能以改革新增长来补偿,甚至遭受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崩溃。
苏联提出的合作社经济(改革)与计划经济之间互动不足之故,实际上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脚步。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分析1985年,迈克尔·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推行的改革和开放政策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虽然苏联的分裂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历时多年的危机积累导致的结果。
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政治原因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苏联领导人对集权统治的执着追求导致了国家领导层腐化堕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政府失灵和官僚主义。
此外,苏联领导层的指导思想不当,例如斯大林式的左翼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导致苏联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限制了苏联自身的发展,同时,使108个民族取得国家地位的多元化苏联面临了复杂的民族矛盾问题。
1988年1月,加盟共和国明确表示要离开苏联,这是苏联解体的标志性事件。
二、经济原因苏联解体的后期,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由于中央政府的计划经济模式,决策不善和资源分配不当,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生产,苏联经济退出了世界舞台。
此外,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导致了超额的国防开支,使得其他领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充分的投资与发展。
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是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之前提到了美苏冷战的斗争,美国和苏联的对抗引发了军备竞赛,直接导致苏联破产。
在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繁荣,自由市场和民主理念的蔓延,这加重了苏联的负担,造成了国际社会对苏联的压力。
四、影响分析苏联的解体对世界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苏联解体后,创造了一些新的国家,例如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且,但同时也增加了多种安全和经济风险。
例如,原苏联领土上的武装冲突和难民问题,这些问题都改变了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形式。
此外,苏联解体后,世界权力范围被西方国家所主导,这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带来新的经济和安全挑战。
总之,苏联解体是由内外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
在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国际社会需要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发展合作、增进信任,以帮助解决地区的各种难题。
对历史进行总结,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化解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未来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影响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影响一、苏联解体过程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1988年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民主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提倡“民主化”和“公开化”。
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了思想混乱。
1990年,局势更加动荡,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苏联经济开始大滑坡;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苏共内部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公开化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
接着,以俄罗斯为首的许多加盟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宣布本国是主权国家,本国法律高于全苏法律。
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进行全民公决,大部公民表示赞同保留苏联。
此后,戈尔巴乔夫与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就签定新的联盟条约进行磋商,于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将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将该联盟变为一个松散的联邦。
此举引起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不满,于是爆发了8.19事件。
8月19日晨,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总统因健康原因,即日起停止履行总统职责。
不久,又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接管全部国家权利。
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
后军队开进莫斯科。
而委员会的行动遭到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的反对。
于是形成了军队与叶利钦支持者对峙局面。
美国总统布什声明,要求恢复戈氏的权力。
各共和国领导人也声明支持叶利钦。
尔后,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
21日夜,戈氏称“完全控制了局势。
不久,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自行解散。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
至此,苏联完全解体二、苏联解体的原因(一)、政治体制僵化1.新型政治体制的确立俄国是一个具有三百多年专制制度统治的历史国家,俄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长期落后欧美国家,在政治上亦同样如此。
苏联解体的历史事件介绍
苏联解体的历史事件介绍苏联解体后国际共运遭受重大挫折,两极格局结束,那么你了解苏联解体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苏联解体的历史事件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苏联解体的简介苏联解体简介包括苏联解体标志,苏联解体时间,苏联解体经过等内容。
我们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苏联解体指的是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五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下台,宣布辞职并将象征着国家与核权利的密码箱交给俄罗斯总理叶利钦,这天晚上,克林姆林宫上空代表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旗缓缓落下,这个横跨半个世纪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世界格局从冷战的两极格局中走出,国际共产主义遭到重创。
从苏联解体简介得知苏联解体从一九八六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公开性放宽媒体控制作为开始的标志,后经历一九八九年辛纳屈主义默许东德和西德统一并宣布不干涉东欧事变。
伴随着一九九零年苏维埃多党制的开始与波罗的海国家撤军,一九九一年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苏联解体,经历了五年的政治剧变之后,苏联走完了解体的最后一步。
从苏联解体简介得知苏联解体导致世界格局重新发生变化,十五个国家独立分裂出去,在政治斗争中获胜方继承了苏联原本的框架,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连同乌克兰、白俄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国际会议上继承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旗下国际组织中的所有席位,这就是像世界宣告,俄罗斯代替苏联在世界格局上划分最大的一块蛋糕,剩下的部分分裂成十二块,自立门户,用新身份加入联合国,苏联在海外所有的存款财产全部归于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的国家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苏联正式解体,由苏联便成了综合体,由俄罗斯、白俄罗斯、苏联的东欧剧变开始,慢慢划分为十五个国家。
苏联解体后分为十五个国家,由于苏联的面积太大,横跨了欧亚大陆,因此国际上大致将苏联分为四个区域,按照地理位置分为东欧三国,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五国,还有波罗的海区域。
苏联解体前的十五个国家都在观望,立陶宛的独立打破了局面,其他共和国纷纷效仿,开始在国际上起草恢复主权声明,并且制定独立步骤计划表。
苏联解体的名词解释
苏联解体的名词解释苏联解体,又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是指苏联在1991年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导致苏联这一联邦制国家最终解体的过程。
它使得苏联成为冷战结束后第一个解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二战后毛泽东主义国家第一个解体的国家。
苏联解体对全球政治格局、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起因与背景苏联解体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后,随着冷战态势的加剧和斯大林时期的政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政治迫害、经济重工业化导致的资源紧张以及镇压自由表达等因素,逐渐引发了人们对于苏联体制的不满和对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渴望。
尽管战后苏联经历了繁荣的时期,但随后的布热津斯基改革和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加剧了苏联国内的矛盾和社会动荡。
2. 内外因素交织苏联解体的原因既有内外因素交织的复杂情况。
内因主要包括苏联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民族矛盾。
政治上,共产党内部党派之间的对立以及对民主制度的争议加剧了政府的无效执行,缺乏领导层的统一和清晰的政策导向。
经济上,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低下。
民族矛盾主要来自于苏联的多民族国家结构,当时苏联共和国的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差异。
外因主要是指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化对苏联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在苏联扩散开来,给了一些反对派和民主运动壮大的机会。
此外,苏联的经济衰退、军事竞争以及对华沙条约组织内部国家的压迫,也削弱了苏联这个帝国的稳定性和吸引力。
3. 解体过程与影响苏联解体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和开放,通过推行新思维政策、言论自由和市场经济,试图改善苏联的内外形势。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未能逆转经济崩溃、地方沉默和民族矛盾的加剧。
第二阶段则是苏联各共和国的相继独立,首先是波罗的海三国,随后是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等。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解散,以结束63年的苏联历史。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整个世界都震惊于一个重大的事件——苏联解体。
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战胜了纳粹德国,对全球的霸权长达上半个世纪,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土崩瓦解。
那么,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又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一、制度崩溃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崩溃。
苏联虽然在上世纪20年代末引入了新经济政策,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市场经济,但在斯大林时代再度转向计划经济模式。
计划经济模式对于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造成了浪费和低效。
同时,由于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对各个领域的过度干预,导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现象。
这些问题加剧了社会的不满和对体制的质疑,最终推动了苏联制度的崩溃。
二、民族矛盾激化苏联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就存在。
苏联政权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对这些矛盾进行抑制,但在解体前夕,这些矛盾开始激化。
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曾经被苏联吞并的国家,加剧了对苏联体制的反感。
而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在解体过程中逐渐加强,这些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化是苏联解体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三、经济困局与军费压力苏联在冷战期间为了维持其军事优势地位,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军事建设。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和平时期,苏联面临巨大的军费压力。
此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苏联经济的困境。
经济滞涨、通货膨胀以及供应不足成为苏联社会的普遍问题,造成民众对体制的不满情绪高涨。
四、政治体制的腐败与权力争斗苏联的政治环境也为解体提供了条件。
高层权力争斗、腐败现象的泛滥以及缺乏良好的权力平衡机制等问题,导致了国家机器的瘫痪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和个人权力的垄断让民众对党的领导失去了信心,也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局势。
苏联解体后,世界大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方面,东欧国家纷纷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寻求自主发展;另一方面,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在解体后开始艰难地进行政治、经济的改革。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解体的过程、影响
考点:苏联解体的过程、影响1.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明斯克协定——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阿拉木图宣言》——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叶利钦接管: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辞职并把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
2.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意味着苏联模式的失败。
易错微析苏联解体的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
例题1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徐徐降下,震惊世界的这一事件是()A.同盟国解体B.轴心国瓦解C.苏联解体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答案:C解析:四个选项中的事件,发生于1991年12月的是苏联解体,答案C。
例题21991年苏联解体,这标志着()A.“三国协约”瓦解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瓦解D.两极格局结束答案:D解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答案D。
1.“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
”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十月革命B.匈牙利事件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2.“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
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南斯拉夫分裂B.两德统一C.苏联解体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3.苏联解体是苏联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场悲剧,其标志是()A.赫鲁晓夫下台B.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C.签署《阿拉木图宣言》D.“八一九”事件4.“它结束了曾对20 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 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的过程、影响
考点:苏联解体的过程、影响1.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明斯克协定——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阿拉木图宣言》——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叶利钦接管: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辞职并把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
2.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意味着苏联模式的失败。
易错微析苏联解体的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
例题1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徐徐降下,震惊世界的这一事件是()A.同盟国解体B.轴心国瓦解C.苏联解体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答案:C解析:四个选项中的事件,发生于1991年12月的是苏联解体,答案C。
例题21991年苏联解体,这标志着()A.“三国协约”瓦解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瓦解D.两极格局结束答案:D解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答案D。
1.“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
”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十月革命B.匈牙利事件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2.“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
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南斯拉夫分裂B.两德统一C.苏联解体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3.苏联解体是苏联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场悲剧,其标志是()A.赫鲁晓夫下台B.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C.签署《阿拉木图宣言》D.“八一九”事件4.“它结束了曾对20 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 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优秀课件
人运动 二、赫鲁晓夫借口批判“民族分离主义”,镇压少数民族旳不
满活动 三、勃列日涅夫压制民族自主旳要求,镇压少数民族旳不满活
动
外部原因
一、西方大国有计划地对外 渗透、进行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旳提出者-乔治.凯南
• 利用大众传媒大举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 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导苏联旳改革朝着西方
√ 1926年苏联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提出了高速发展战 略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旳方针,到1932年苏联从农业国变成 工业国,同步实施国有化和集体化,以公有制为基础旳高 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便在苏联形成;
经济原因
√ 1937-1953年“苏联模式”得到巩固,并形成了系统化和 理论化;
√斯大林逝世后来,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基 本上是坚持并发展了在斯大林时期形成旳“苏联模式”, 都对“苏联模式”存在旳某些问题进行了改革旳尝试,但 仍没有跳出这一模式旳框框;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改革” ;
√ 1985-1989年提出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旳改革目 旳,片面强调发展速度,继续追求总产值和高指标,对不 合理旳经济构造和产业构造未进行调整,从1990年起戈尔 巴乔夫转向全方面否定苏联旳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引起了 全党、全国严重旳思想混乱,整个社会出现严重旳无政府 状态,经济危机日益加深,最终造成苏共旳覆灭和苏联旳 解体,同步也宣告了“苏联模式”旳终止。
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种 且领土面积最大旳社会主义 国家---苏联,在没有战争 和外敌入侵旳情势下自行解 体,令世人震惊与沉思。从 此至今,国内外学者对苏联 解体旳根源进行了多方面研 究,观点纷呈,智仁互见。
苏联解体_百度百科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亚运会 欧冠 核心用户
不容忽视的是,自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来,东西方交流大幅度增加,使苏联人民得到一个了解西方、与西方国家生活水平作比较的机会,由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短缺经济,使国内民众看到自己国家与西方世界的差距,增加了对本国当政者的不满和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向往,从而为西方和平演变打开了方便之门。
有学者还认为,西方大国除有计划地对外渗透、进行和平演变外,特别提到美国诱使苏联扩军备战,开展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穷兵黩武,发动侵略阿富汗战争,使国防军事开支猛增,国内各类矛盾积聚,成为苏联解体原因之一。
苏联解体百科名片
前苏联спад
СССР)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目录
定义
苏联解体的原因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苏联解体的故事
苏联解体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故事如惊雷般炸响,那就是苏联解体。
苏联,曾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之一,它的存在和发展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想当年,苏联那可是无比强大啊!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那坦克、飞机、军舰,就如同钢铁巨兽一般,让其他国家都不敢轻易招惹。
它的科技也相当发达,在太空探索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可是,为啥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说解体就解体了呢?这就好像是一座坚固的大厦,突然间就崩塌了。
这其中的原因啊,可真是复杂得很。
一方面,苏联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
过于重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忽视了轻工业和民生领域。
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这就像是一个人只长了强壮的肌肉,却没有健康的内脏一样。
时间久了,肯定会出问题呀!你说老百姓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短缺,能没有怨言吗?另一方面,政治体制也逐渐僵化。
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
这就好比一辆车只有油门没有刹车,那能不出事吗?而且,苏联在民族问题上也没有处理好,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逐渐积累,最终也成为了导致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像一个大家庭,如果家长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孩子们之间肯定会有矛盾和冲突呀。
苏联的这些民族,就像是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当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分家也就成了必然。
苏联解体的那一刻,就像是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整个世界。
曾经的超级大国一分为十五,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情啊!那些曾经为苏联骄傲的人们,心里该是多么的失落和无奈。
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啊!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要协调发展。
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强大,而忽视了内部的问题。
就像一棵树,只有根基扎实了,才能枝繁叶茂。
如今,苏联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的故事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
我们要从它的身上吸取教训,让我们自己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稳定,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吧!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对世界政治的影响1985年,苏联的高级领导人更替,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总书记,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开放政策,试图维持苏联的统一和发展。
但是,苏联还是在1991年解体了。
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这篇文章将探讨这个问题,并分析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一、经济原因苏联的经济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面临危机。
苏联的工业化和军事扩张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改革重点是推动私有化和市场化,以减轻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然而,此时苏联的工人阶级对这种改革并不认同,这使得苏联经济的转型更加困难。
苏联也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的问题,这使得苏联的财政收入不足以应对其需要。
二、政治原因苏联的解体也与政治原因有关。
苏联的政治制度是单一的共产主义党政治制度,民主和自由竞选是不被允许的。
随着苏联经济的瘫痪和人们的怨恨日益增加,苏联权力机构的合法性日益下降。
苏联遭到了多次的社会不满情绪爆发,如莫斯科抗议,这些活动暴露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三、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苏联也面临着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的挑战。
苏联的许多少数民族,如波兰人、乌克兰人、哈萨克人等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但是在苏联统治下,他们的权益不被保护。
这导致了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的兴起,如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宣言和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四、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的影响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苏联解体为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第二,苏联解体使得原来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实现了独立,创造了新的国家。
这些国家面临着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巨大挑战。
同时,俄罗斯联邦也从苏联解体中获利,它重新获得了作为独立大国的地位。
总之,苏联解体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苏联的解体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深远而重要。
今天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力量,仍然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一方。
苏联解体-历史
集Hale Waihona Puke 背叛完全是为了私利• 官僚特权阶层之所以集体背叛,完全是为了他 们的私利。与此同时,由于蜕化变质,苏共也失 去了群众基础和执政能力。 • 在剧变后的俄罗斯,那些掌权的政治精英和 发财致富的经济精英大都就是苏联时期的各级干 部。当时在俄总统周围和政府部门任职的政治精 英,有74%——75%来自苏联时期的干部,而那 些发财致富的经济精英,则有61%来自苏联时期 的干部,特别是共青团干部和经济领导人。(资 料来源于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所1995年的调查)
官僚特权阶层与亲西方的社会精英同流合污
• 官僚特权阶层形成后,他们开始丧失革命意志,对理想信 念麻木不仁。连勃列日涅夫自己也“不再相信社会主义的 胜利、马列主义的原则或者共产主义的前途”。甚至对弟 弟说:“什么共产主义,这都是哄哄老百姓的空话。”但 他们与亲西方社会精英仍界限分明,相互对立。 • 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官僚特权阶层发生了根本 变化。起初,通过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后来,在 “公开性”、“民主化”的旗号下,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 放弃共产党的领导,照搬西方模式,在苏联实行三权分立、 议会民主、多党制和总统制等等,走上背弃社会主义的道 路,结果“亡党亡国”。
苏联解体
• 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且领土面积最大 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没有战争和外 敌入侵的情势下自行解体,令世人震惊与 沉思。从此至今,国内外学者对苏联解体 的根源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观点纷呈,智 仁互见。总体上大家都认为苏联解体是苏 联社会危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 会、外交、意识形态诸方面)总爆发的结 果。
特权导致贪污腐败盛行
• 列宁时期,苏共的干部革命意志坚定,没 有丝毫特权,能与群众同甘共苦。如,1918年粮 食危机时,有权调拨千百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 鲁巴,竟在一次会议上饿得昏倒了。 • 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强调“稳定”干部, 干部委任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日趋“完善”,且 不断提高干部特权的标准,使之进一步固定化和 规范化,形成了一个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特权阶 层。结果必然导致贪污腐败的盛行。甚至在震惊 全国的“驸马案”中,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丘尔巴 诺夫就贪污受贿65万卢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
叶利钦坦克演说
改旗易帜
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 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1906年 12月19日出生亍第聂伯罗次世界大战时是乌克兰第4方面军 政治部主任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第一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和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在他任期间, 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 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 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 推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他执政后期, 腐败在党内扩散,埋下了苏联共产党瓦 解的危机。
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1985~1991)、第一位兼最后一 位总统苏联总统(1990~1991)。 俄苏政治家,国务活劢家。苏联的改 革和“公开性”的创始人。(3枚) 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劳劢红旗 勋章获得者。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 获得者。
苏联解体
斯大林
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 苏联政治家,列宁的接班人,担任联共 (布)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赫鲁晓夫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苏 联重要领导人,曾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 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职务。赫鲁晓 夫于1956年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 大会中发表了“秘密报告”,对约瑟 夫·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 主义国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 任期内,他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 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文艺领域 获得解冻。同时他积极推行农业改革, 使苏联的民生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