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含弹簧的物理模型专题分析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弹簧模型分类例析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弹簧模型分类例析

弹簧作为一种工具和模型,在各地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分类总结如下:

一、应用对称性解题

例1 如图1所示,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

A. 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 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 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 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分析:弹簧下端触地后,升降机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由动能定理知识选项(C )正确,选项(D )学生难于判断。设想有一轻弹簧竖直在水平地面上,将一小球无初速度放于弹簧上,可以证明小球的运动为简谐运动。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知小球在最低点加速度的值等于在最高点的值。若小球以一定速度落在弹簧上,在最低点加速度的值必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故选(D )正确。

评析: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在弹簧问题的运动上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解决有关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力的变化时,经常用到。

二、用胡克定律解题

例2 如图2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栓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m g k 11/

B. m g k 21/

C. m g k 12/

D. m g k 22/

解析:我们把m m 12、看成一个系统,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整个系统受重力和弹力,即

高中物理重要方法典型模型突破14-模型专题(6)-弹簧模型(解析版)

高中物理重要方法典型模型突破14-模型专题(6)-弹簧模型(解析版)

专题十四 模型专题(6) 弹簧模型

【重点模型解读】

弹簧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历年全国以及各地的高考命题中以弹簧为情景的选择题、

计算题等经常出现,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对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能量守恒问题、功能关

系问题等知识点的理解,考查了对于一些重要方法和思想的运用。

1.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要注意弹力的

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

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找出形变量x 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

弹力大小、方向,以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

2.因弹簧(尤其是软质弹簧)其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

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变.

3.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

计算,也可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的特点:

W k =-(21kx 22-21kx 12),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弹性势能的公式E p =2

1kx 2,高考不作定量要求,可作定性讨论.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

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

4.典型实例:

图示或释义 规律或方法

与弹簧相关的平衡问题

弹簧类平衡问题常常以单一问题出现,涉及的知识主要是胡克

定律、物体的平衡条件,求解时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总是

与弹簧的形变相对应,因此审题时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

5.弹簧的物理模型概论

5.弹簧的物理模型概论
D. 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2m
300
2008年山东卷
●例3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他们的右端受
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①中的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
②中的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
③中的弹簧的左端栓一小物块,物体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
④中的弹簧的左端栓一小物块,物体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
F1=168﹙N﹚
当F2最小时有: F2=﹙m1+m2﹚a F2=72﹙N﹚
3.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
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繁,而且常以计 算题出现,在解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例7 如图所示,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m=1 kg的物块A和B连接 起来,将它们固定在空中,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地面的高度 h1=0.90 m.同时释放两物块,A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 由于B压缩弹簧后被反弹,使A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 若将B物块换为质量为2m的物块C(图中未画出), 仍将它与A固定在空中且弹簧处于原长,从A距 地面的高度为h2处同时释放,C压缩弹簧被反弹 后,A也刚好能离开地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k=100 N/m,求h2的大小.
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运动
5.弹簧的物理模型
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和弹簧有关的物理试题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高考命题者常以弹簧为载体设计出各类试题,这类试题涉 及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振动问题、功能 问题等,几乎贯穿了整个力学的知识体系.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 这类试题的分析方法,现将有关知识归纳整理。

(完整版)高考物理专题分析及复习建议:轻绳、轻杆、弹簧模型专题复习

(完整版)高考物理专题分析及复习建议:轻绳、轻杆、弹簧模型专题复习

高考物理专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轻绳、轻杆、弹簧模型专题复习 一.轻绳模型

1。轻绳模型的特点:

“绳"在物理学上是个绝对柔软的物体,它只产生拉力(张力),绳的拉力沿着绳的方向并指向绳的收缩方向。它不能产生支持作用。它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绳是软的,不能产生侧向力,只能产生沿着绳子方向的力.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以至于认为在受力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

2.轻绳模型的规律:

①轻绳各处受力相等,且拉力方向沿着绳子;

②轻绳不能伸长;

③用轻绳连接的系统通过轻绳的碰撞、撞击时,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

④轻绳的弹力会发生突变。

3。绳子的合力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绳上拉力大小的因素是绳子的方向而不是绳子的长度。

4.力对绳子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绳对物体的做的功。

5.绳连动问题:

①当物体的运动方向沿绳子方向(与绳子平行)时,物体的速度与绳子的速度相同。

②当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方向(与绳子不平行)时,物体的速度与绳子的速度不相同,一般以物体的速度作为实际速度,绳的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分速度,当绳与物体的速度夹角为θ 时,= cos v v θ绳物

例1:如图所示,将一根不能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 、B 两点上,

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1θ,绳

子张力为F 1;将绳子B 端移至C 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

的夹角为2θ,绳子张力为F 2;将绳子B 端移至D 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

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3θ,绳子张力为F 3,不计摩擦,则( )

A .1θ=2θ=3θ

B .1θ=2θ<3θ

专题 受力分析之弹簧问题

专题 受力分析之弹簧问题

弹簧类问题的几种模型及其处理方法

学生对弹簧类问题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弹簧不断发生形变,导致物体的受力随之不断变化,加速度不断变化,从而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较复杂。其次,这些复杂的运动过程中间所包含的隐含条件很难挖掘。还有,学生们很难找到这些复杂的物理过程所对应的物理模型以及处理方法。根据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和知识的考查,就弹簧类问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进行分析。

一、弹簧类命题突破要点

1.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首先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平衡位置等,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结合物体受其他力的情况来分析物体运动状态。

2.因软质弹簧的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变。

3.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的特点:弹力做

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弹性势能的公式,高考不作定量要求,可作定性讨论,

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

二、弹簧类问题的几种模型

1.平衡类问题

例1.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

m1、m2的物块拴接,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m2拴

高考物理弹簧模型例题解析

高考物理弹簧模型例题解析

高考物理弹簧模型例题解析

在高考复习中,常常遇到有关“弹簧类”问题,由于弹簧总与其他物体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弹簧与其“关联物”之间总存在着力、运动状态、动量、能量方面的联系,如果你感到困难,本文就此类问题逐一归类分析。

最大、最小拉力问题

例1. 一个劲度系数为k=600N/m的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着质量均为m=15kg的物体A、B,将它们竖直静止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现加一竖直向上的外力F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5s,B物体刚离开地面(设整个加速过程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且g=10m/s

2)。求此过程中所加外力的最大和最小值。

最大高度问题

2019-12-07

高中物理

最大速度、最小速度问题

例3. 如图3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平板B相连而处于静止状态。今有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A从B的正上方h高处自由下落,与B发生碰撞而粘在一起,已知它们共同向下运动到速度最大时,系统增加的弹性势能与动能相等,求系统的这一最大速度v。

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问题

最大加速度问题

例6. 两木块A、B质量分别为m、M,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6所示,用外力将木块A压下一段距离静止,释放后A做简谐运动,在A振动过程中,木块B刚好始终未离开地面,求木块A的最大加速度。

最大振幅

例7. 如图7所示,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它们之间静摩擦力最大值为Ff,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k,振动系统沿水平地面做简谐运动,设木块与小车间未发生相对滑动,小车振幅的最大值是多少?

专题受力分析之弹簧问题

专题受力分析之弹簧问题

弹簧类问题的几种模型及其处理方法

学生对弹簧类问题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弹簧不断发生形变,导致物体的受力随之不断变化,加速度不断变化,从而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较复杂。其次,这些复杂的运动过程中间所包含的隐含条件很难挖掘。还有,学生们很难找到这些复杂的物理过程所对应的物理模型以及处理方法。根据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和知识的考查,就弹簧类问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进行分析。

一、弹簧类命题突破要点

1.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首先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平衡位置等,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结合物体受其他力的情况来分析物体运动状态。

2.因软质弹簧的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变。

3.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的特点:弹力做

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弹性势能的公式,高考不作定量要求,可作定性讨论,

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

二、弹簧类问题的几种模型

1.平衡类问题

例1.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

m1、m2的物块拴接,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m2拴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 专题强化1 弹簧—小球模型 滑块—斜(曲)面模型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 专题强化1 弹簧—小球模型 滑块—斜(曲)面模型

(2)通过计算判断,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选向右为正方向,设小孩推出冰块后小孩的速度为v1,由动量守 恒定律有m1v1-m2v0=0, 代入数据得v1=1 m/s 设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的速度分别为v2和v3,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2v0=m2v2+m3v3 12m2v02=21m2v22+12m3v32
A.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B.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2gh
√C.B 与 A 分开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4
图3
D.B与A分开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不能计算
123456Baidu Nhomakorabea89
解析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B 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v0= 2gh,根据动 量守恒定律可得 A 与 B 碰撞后的速度为 v=21v0,所以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 最大弹性势能为 Epm=21×2mv2=12mgh,故 A 错误,B 正确;
12
解析 由②式可知v2<v1,A将继续压缩弹簧, 直至A、B、C三者速度相同,
设此速度为v3,此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其弹性势能为Ep.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v0=3mv3

12mv02-ΔE=21(3m)v32+Ep

联立④⑤⑥式得 Ep=1438mv02.
12

高考经典物理模型:弹簧类问题(一)

高考经典物理模型:弹簧类问题(一)

弹簧类问题〔一〕

——常见弹簧类问题分析

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

察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

类命题几乎每年高考卷面均有所见.应引起足够重视.

弹簧类命题打破要点

1.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要注意

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

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找出形变量x 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

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以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

2.因弹簧〔尤其是软质弹簧〕其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

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

变.

3.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

定义进展计算,也可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同时要注意弹

力做功的特点:W k =-〔21kx 22-21kx 12E p =2

1kx 2,高考不作定量要求,可作定性讨论.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

下面就按平衡、动力学、能量、振动、应用类等中常见的弹簧问题进展分析。

一、与物体平衡相关的弹簧问题

1.(1999年,全国)如图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

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

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分

高考弹簧问题专题详解

高考弹簧问题专题详解

高考弹簧问题专题详解

高考动向

弹簧问题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借助于弹簧问题,还能将整个力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起来,因此弹簧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历年全国以及各地的高考命题中以弹簧为情景的选择题、计算题等经常出现,很好的考察了学生对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功能关系问题等知识点的理解,考察了对于一些重要方法和思想的运用。

知识升华

一、弹簧的弹力

1、弹簧弹力的大小

弹簧弹力的大小由胡克定律给出,胡克定律的内容是: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数学表达形式是:F=kx 其中k是一个比例系数,叫弹簧的劲度系数。

说明:

①弹力是一个变力,其大小随着弹性形变的大小而变化,还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②弹簧具有测量功能,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或压缩)跟外力成正比这一性质可制成弹簧秤。

2、弹簧劲度系数

弹簧的力学性质用劲度系数描写,劲度系数的定义因弹簧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以下主要讨论螺旋式弹簧的劲度系数。

(1)定义: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F(也可认为大小等于弹簧受到的外力)和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者压缩量)x的比值,也就是胡克定律中的比例系数k。

(2)劲度系数的决定因素:劲度系数的大小由弹簧的尺寸和绕制弹簧的材料决定。

弹簧的直径越大、弹簧越长越密、绕制弹簧的金属丝越软越细时,劲度系数就越小,

反之则越大。如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串联起来,其劲度系数只是一根弹簧劲度系数的一半,这是因为弹簧的长度变大的缘故;若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并联起来,其劲度系数是一根弹簧劲度系数的两倍,这是相当于弹簧丝变粗所导致;

专题04 弹簧模型-2023年高三物理常见模型与方法强化专训专练(解析版)(解析版)

专题04 弹簧模型-2023年高三物理常见模型与方法强化专训专练(解析版)(解析版)

2023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与方法强化专训专练

专题04弹簧模型特训目标

特训内容目标1

高考真题(1T—6T )目标2

三大力场中有关弹模型的平衡问题(7T—12T )目标3

三大力场中有关弹簧模型的动力学问题(13T—18T )目标4三大力场中有关弹簧模型的能量动量问题(19T—24T )

【特训典例】

一、高考真题

1.(2022年江苏卷)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物块A 连接在一起,处于压缩状态,A 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时,立即将物块B 轻放在A 右侧,A 、B 由静止开始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下滑过程中A 、B 始终不分离,当A 回到初始位置时速度为零,A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A .当上滑到最大位移的一半时,A 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B .A 上滑时、弹簧的弹力方向不发生变化

C .下滑时,B 对A 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 .整个过程中A 、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大于B 的重力势能减小量

【答案】B

【详解】B .由于A 、B 在下滑过程中不分离,设在最高点的弹力为F ,方向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斜面倾角为θ,AB 之间的弹力为F AB ,摩擦因素为μ,刚下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B 有

()()()A B A B A B sin cos F m m g m m g m m a θμθ++-+=+对B 有B B AB B sin cos m g m g F m a θμθ--=联立可得

AB A B B

F F m m m =-+由于A 对B 的弹力F AB 方向沿斜面向上,故可知在最高点F 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由于在最开始弹簧弹力也是沿斜面向上的,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所以A 上滑时、弹簧的弹力方向一直沿斜面向上,不发生变化,故B 正确;

弹簧模型(解析版)--2024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

弹簧模型(解析版)--2024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

2024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

弹簧模型

特训目标特训内容

目标1高考真题(1T-4T)

目标2三大力场中有关弹模型的平衡问题(5T-10T)

目标3三大力场中有关弹簧模型的动力学问题(11T-16T)

目标4三大力场中有关弹簧模型的能量动量问题(17T-22T)

【特训典例】

一、高考真题

1(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餐厅暖盘车的储盘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等间距竖直悬挂在水平固定圆环上,下端连接托盘。托盘上叠放若干相同的盘子,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已知单个盘子的质量为300g,相邻两盘间距1.0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0N/m

B.100N/m

C.200N/m

D.300N/m

【答案】B

【详解】由题知,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则说明一个盘子的重力可以使弹簧形变相邻两盘间距,则有mg=3∙kx解得k=100N/m故选B。

2(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物块Р和Q,用轻质弹簧连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Р通过一根水平轻绳连接到墙上。P的下表面光滑,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水平拉力将Q向右缓慢拉开一段距离,撤去拉力后,Q恰好能保持静止。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剪断轻绳,Р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最大位移大小为()

A.μmgk

B.2μmg

k

C.

4μmg

k

D.

6μmg

k

【答案】C

高中物理经典问题---弹簧类问题全面总结解读

高中物理经典问题---弹簧类问题全面总结解读

高中物理经典问题---弹簧类问题全面总结解读

一:专题训练题

1、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有一水平板

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7所示。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 <g =

匀加速向下移动。求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开始与物体分离。

分析与解:设物体与平板一起向下运动的距离为x 时,物体受重力mg ,弹簧的弹力F=kx

和平板的支持力N 作用。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kx-N=ma 得N=mg-kx-ma

当N=0时,物体与平板分离,所以此时k a g m x )(-=

因为221at x =,所以ka

a g m t )(2-=。 2、如图8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 处于静

止,P 的质量m=12kg ,弹簧的劲度系数k=300N/m 。现在给P 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

使P 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t=0.2s 内F 是变力,在0.2s 以后F 是恒

力,g=10m/s 2,则F 的最小值是 ,F 的最大值是 。

.分析与解:因为在t=0.2s 内F 是变力,在t=0.2s 以后F 是恒力,所以在t=0.2s 时,P 离

开秤盘。此时P 受到盘的支持力为零,由于盘和弹簧的质量都不计,所以此时弹簧处于

原长。在0_____0.2s 这段时间内P 向上运动的距离:

x=mg/k=0.4m 因为221at x =,所以P 在这段时间的加速度22/202s m t

x a == 当P 开始运动时拉力最小,此时对物体P 有N-mg+F min =ma,又因此时N=mg ,所以有

高考物理含弹簧的物理模型专题分析(答案)

高考物理含弹簧的物理模型专题分析(答案)

含弹簧的物理模型

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和弹簧有关的物理试题占有相当的比重,

高考命题者常以弹簧为载

体设计出各类试题,

这类试题涉及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

问题、功能问题等。几乎贯穿整个力学的知识体系。

对于弹簧,从受力角度看,弹簧上的弹力是变力;从能量角度看,弹簧是个储能元件。因此,弹簧问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故备受高考命题者的亲睐。题目类型有:

力学中的弹簧问题,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与动量和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

1.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

(1)胡克定律:F =kx ,ΔF =k ·Δx

(2)对弹簧秤的两端施加(沿轴线方向)大小不同的拉力,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挂钩上的拉力。

例题1: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

l 1;改

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C

A .

212

1

F F l l B .

212

1

F F l l C .

212

1

F F l l D .

212

1

F F l l 例题2:如图所示,两木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

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 1和k 2,两弹簧分别连接

A 、

B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木块

A ,直到下面的

弹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在此过程中

A 和

B 的重力势能共增加了

A .

212

221

)(k k g m m B .

)

(2)(212

2

21k k g

m m C .)

(

)(2

12

12

2

21

k k k k g m m D .

高考经典物理模型:弹簧类问题(一)

高考经典物理模型:弹簧类问题(一)

弹簧类问题(一)

——常见弹簧类问题分析

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

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

类命题几乎每年高考卷面均有所见. 应引起足够重视.

弹簧类命题突破要点

1. 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 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 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找出形变量x 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以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

2. 因弹簧(尤其是软质弹簧)其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

以认为不变 . 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

变.

3. 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

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 同时要注意弹

力做功的特点: W=-( 1 2 1 2 . 弹性势能的

kx - kx ),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

k

2 2 2 1

公式p=1

kx 2 ,高考不作定量要求,可作定性讨论. 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2

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

下面就按平衡、动力学、能量、振动、应用类等中常见的弹簧问题进行分析。

一、与物体平衡相关的弹簧问题

1.(1999年,全国)如图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

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 但不拴

高考物理弹簧类系列问题-2016高考必备-经典中的经典

高考物理弹簧类系列问题-2016高考必备-经典中的经典

1g (x1 +
x 2 )-ΔE
故得
1 (2m 2
1+m
3 )v 2
=
m
1g (x1
+
x2)
v = 2m 1(m 1 + m 2 )g 2 (2m 1 + m 3 )k
专题聚焦 例5:在原子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
的最有效途经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
分过程和下面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弹簧相

AB共同速度 v2=2a(x-x′) ⑤
由题知,此过程弹性势能减少了WP=EP=0.248 J 设F力功WF,对这一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原理
WF+EP-(mA+mB)g(x-x′)=½ (mA+mB)v2

联立①④⑤⑥,且注意到EP=0.248J,可知WF=9.64×10-2J
专题聚焦
例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
由于振子从初始状态到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的过程中,弹
簧一直是压缩状态,弹性力使左端持续减速,使右端小球
持续加速,因此应该取:u1=0,u2=u0
(2)以v1、v1/分别表示振子1解除锁定后弹簧恢复到自然
长度时左右两小球的速度,规定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由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mv1+mv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弹簧的物理模型

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和弹簧有关的物理试题占有相当的比重,高考命题者常以弹簧为载体设计出各类试题,这类试题涉及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功能问题等。几乎贯穿整个力学的知识体系。

对于弹簧,从受力角度看,弹簧上的弹力是变力;从能量角度看,弹簧是个储能元件。因此,弹簧问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故备受高考命题者的亲睐。题目类型有: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与动量和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

1.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

(1)胡克定律:F =kx ,ΔF =k ·Δx

(2)对弹簧秤的两端施加(沿轴线方向)大小不同的拉力,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挂钩上的拉力。

例题1: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C A .

2121F F l l -- B .2121F F l l ++ C .2121F F l l +- D .21

21

F F l l -+

例题2:如图所示,两木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两弹簧分别连接A 、B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木块A ,直到下面的弹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在此过程中A 和B 的重力势能共增加了

A .212221)(k k g m m ++

B .)

(2)(212221k k g m m ++

C .)()(212

1

2221k k k k g m m ++ D .22221)(k g m m ++1

2211)(k g m m m +

解析:取A 、B 以及它们之间的弹簧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当下面的弹簧对地面的压力为零时,向上提A 的力F 恰好为:

F =(m 1+m 2)g

设这一过程中上面和下面的弹簧分别伸长x 1、x 2,由胡克定律得:

x 1=

121)(k g m m +,x 2=2

21

)(k g

m m +

故A 、B 增加的重力势能共为: ΔE P =m 1g (x 1+x 2)+m 2gx 2=

22221)(k g m m ++1

2

211)(k g

m m m +

答案:D

【点评】计算上面弹簧的伸长量时,较多的同学会先计算原来的压缩量,然后计算后来的伸长量,再将两者相加,但不如上面解析中直接运用Δx =

k

F

∆进行计算更快捷方便。 2.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

(1)瞬时加速度问题(与轻绳、轻杆不同):一端固定、另一端接

有物体的弹簧,形变不会发生突变,弹力也不会发生突变。

(2)如图所示,将A 、B 下压后撤去外力,弹簧在恢复原长时刻B 与A 开始分离。

在弹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由于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有关,随着物体的运动,弹簧的长度随之改变。因此,在许多情况下,物体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定性知道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分成几个阶段,各段情况如何,相互关系是什么,等等。

例题3:一个弹簧秤放在水平地面上,Q 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 为一重物,已知P 的质量M =10.5 kg ,Q 的质

量m =1.5 kg ,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 =800 N/m ,系统处于静止,如右图所示,现给P 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F ,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 s 时间内F 为变力,0.2s 以后F 为恒力,求力F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取g =10m/s 2

分析:P 受到的外力有三个:重力M g 、向上的力F 及Q 对P 的支持力N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N -Mg =Ma

Q 受到的外力有也三个,重力mg 、向上的弹力kx 、P 对Q 的向下的压力N ,则

kx -N -mg =ma

(1)P 做匀加速运动,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恒力。其中重力Mg 为恒力,在上升过程

中,弹簧压缩量x 逐渐减小,kx 逐渐减小,N 也逐渐减小,F 逐渐增大。题目说0.2s 以后F 为恒力,说明t =0.2s 的时刻,正是P 与Q 开始脱离接触的时刻,即临界点。

(2)t =0.2 s 的时刻,是Q 对P 的作用力N 恰好为零的时刻,此时刻P 与Q 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因此此时刻弹簧并未恢复原长,也不能认为此时刻弹簧的弹力为零。

(3)当t =0的时刻,就是力F 最小的时刻,此时刻F 小=(M +m )a (a 为它们的加速度)。随后,由于弹簧的弹力逐渐变小,而P 与Q 的合力保持不变,因此力F 逐渐变大,至t =0.2 s 时刻,F 增至最大,此时刻F 大=M (g +a )。

以上三点中第(2)点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了P 与Q 脱离接触的瞬间情况,才能确定这0.2 s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从而求出加速度a ,其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解:设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 1,t =0.2 s 时弹簧压缩量为x 2,物体P 的加速度为a ,则有

()g m M kx +=1 ① ma mg kx =-2 ②

2

212

1at x x =

- ③ 由①式,()k g m M x +=

1=0.15m

解②③式,a =6m/s 2 .

在平衡位置拉力有最小值:F 小=(M +m )a =72 N P 、Q 分离时拉力达最大值,对P : F 大-M g =Ma

所以:F 大=M (g +a ) =168N

【点评】对于本例所述的物理过程,要特别注意的是:分离时刻m 1与m 2之间的弹力恰好减为零,下一时刻弹簧的弹力与秤盘的重力使秤盘产生的加速度将小于a ,故秤盘与重物分离。

3.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

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繁,而且常以计算题出现,在解析过程中以下两点结论的确应用非常重要:

(1)弹簧压缩和伸长的形变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弹簧处于原长时两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大,弹簧的形变量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例题4:如图所示,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m =1 kg 的物块A 和B 连结起来,将它们固定在空中,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 距地面的高度h 1=0.90 m 。同时释放两

物块,A 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由于B 压缩弹簧后被反弹,使

A 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

B 物块换为质量为2m 的物块

C (图中未画出),仍将它与A 固定在空中且弹簧处于原长,从A 距地面的高度为h 2处同时释放,C 压缩弹簧被反弹后,也刚好能离开地面,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0 N/m ,求h 2的大小。

解:设A 物块落地时,B 物块的速度为v 1,则有:

2

1

m v 12=mgh 1 设A 刚好离地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 ,对A 物块有: mg =kx

从A 落地后到A 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对于A 、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2

1

m v 12=mgx +ΔE p 将B 换成C 后,设A 落地时,C 的速度为v 2,则有:

2

1

·2m v 22=2mgh 2 从A 落地后到A 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 、C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2

1

·2m v 22=2mgx +ΔE p 联立解得:h 2=0.50 m 【点评】由于高中物理对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所以在高考中几次考查弹簧问题时都要用到上述结论(1)。

例题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0.一个物块从钢板的正上方相距3x 0的A 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的质量也为m 时,它们恰能回到O 点;若物块的质量为2m ,仍从A 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 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所到达的最高点与O 点之间的距离。

【解析】设物块与钢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 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 3x 0=

2

1

m v 02 v 0=06gx 设质量为m 的物块与钢板碰撞后瞬间的速度为v 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v 0=(m +m ) v 1 v 1=

2

106gx

设弹簧的压缩量为x 0时的弹性势能为E p ,对于物块和钢板碰撞后直至回到O 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E p +

2

1

×2m ×v 12=2mgx 0 设质量为2m 的物块与钢板碰撞后瞬间的速度为v 2,物块与钢板回到O 点时所具有的速度为v 3,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2m v 0=(2m +m )v 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 p +

2

1×3m ×v 22=3mgx 0+21

×3m ×v 32

解得:v 3=0gx

当质量为2m 的物块与钢板一起回到O 点时,弹簧的弹力为零,物块与钢板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g ;一过O 点,钢板就会受到弹簧向下的拉力作用,加速度大于g ,由于物块与钢板不粘连,故在O 点处物块与钢板分离;分离后,物块以速度v 3开始竖直上抛,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1

·2m v 32=2mgh 解得:h =20x

所以物块向上运动所到达的最高点与O 点之间的距离为

2

x . 【点评】

①物块与钢板碰撞的瞬间外力之和并不为零,但这一过程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近似看成动量守恒.

h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