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糖产生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菌株N235产海藻糖合酶工艺条件的优化

第 2 卷 第 2期 l
2O O 7拄
山
东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V 1 2 No 2 o.1 .
6月
J U N L F H D N IS T T O LG T N U T Y O R A O S AN O G NTIU E F IH ID SR
NI NG e . ig , , W iy n l2 BAO a . n 2 W ANG imig , Xio mig Ru . n GUO ime L・ i
,
( .col f odadBo g Ii e n,hnogI i t o L h I ut,i n20 5 , h a 1Sho o o n ioyE1n r g Sadn m e f i tn s J a 5 33 C i ; F l gei mf g d y n n 2 S t K yLbroyo Mcoi eho g,hn og n e i ,i n200 , h a .t e e ao t f i b l cnl ySadn i rt J a 5 10 C i ) a a r r aT tT ef m na o odt n f 2 5 Pedm n ss ) e td d T ecn iosi l e e i bt c :h r et i cn ioso N 3 ( s o oa p w r s i .h odt n c d d u r e tn i u e ue i nu m m
海藻 糖 (rh oe是 由两 个葡 萄糖 残基 通过 a Tea s) l ,
目 , 前 酶法 , 特别是应用海藻糖合酶来生产海藻 糖以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 快速 、 反应条件温和等特 点, 成为 了 目前海 藻 糖 工 业 化 生产 的研 发 热 点 和 可 能短期见 效的可行性途径 之一。深 入 了解高产菌 (s dm n ) 25的培养特性 , Pe o oa N 3 u s 是将其更好地应用 于生产实际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培养温度、 初始 p H 值 溶氧量、 接种量、 渗透压 、 培养时间等参数对菌体
海藻糖产生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S TUDY 0N RMENT 1 FE AT 0N C0NDI 0NS 0F PR0DUC NG GH— TREHAL E EL NG AI T【 I HI 0S YI DI Sn N
F N a gl gL h-i. H N e A GS n—i . I ij Z A GK h n S e
止放射线 引起 的损伤 。海藻糖作为一种添加剂 、 稳定
剂和甜味剂 已经广泛应用于食 品、 化妆品和医药工业 。 传统的酵母提取法生产海藻糖成本高达 2 0 元 / , 0美 k g
01%, S .1 . MgO 0 5%, %的孟 加拉 红 , %的链 霉素 0 1 1
03 L p 自然。 . m ,H
斜 面用 培养基 : 萄糖 2%; 母 0 葡 酵 . 蛋 白胨 2%;
0 1% ; N 420 .5 % ; S 400 % ; a P 4 . ( H ) 404 S MgO . 3 N 2 O H
限制 了海藻糖 的应用 , 寻求廉 价的海藻糖 制备工 艺成
为 国内外研究 的热点 。 利用微生物发酵 法生产海藻糖 成本 低 , 因此是 目前 的研 究 主要 方 向 , 而探 究海 藻糖
维普资讯
1 2 7o807 2 0.L. . 0V2~ 0
食品研究与 开发
科 研 学究
海藻糖产生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方尚玲 。 李世杰 。 张科
(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06 ) 3 0 8
摘
要 : 土壤 中分 离得到的一株 海藻糖产量较 高酵母 菌株, 从 对其进行 最佳摇瓶发酵条件的研 究。最佳 的发酵条件
te o t m d— ac r e tt nc n io o ete ao e T e o i mu c n iin i h t c r o o re i h pi mu f — th fm n ai o dt nfrt h ls . h pt m o d t sta : a b n s u c s e b e o i h r i o
酵母内海藻糖积累条件的研究

酵母内海藻糖积累条件的优化酵母提取法是海藻糖最主要的合成方法,而且较高的海藻糖含量一般是在物种抵抗外界应力时才能产生。
研究发现,培养基内C、N、S、P的缺乏可引起海藻糖的大量积累,即当营养缺乏,生长受限时海藻糖才开始积累。
鉴于此,在对海藻糖积累条件的设计上,我们主要从营养饥饿方面入手,只供给酵母适量的碳源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并严格限制N源,利用PB法及RS法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从而获得优化培养基。
1材料1·1使用菌种:面包酵母1·2主要培养基1·2·1种子培养基葡萄糖4 g、蛋白胨2 g、酵母膏1 g、Mg-SO4·7H2O 0·1g、K2HPO40·1g溶于100mL 水中,121℃灭菌20min。
将已灭菌的装有100 mL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内接入液体管面包酵母BY-11,30℃振荡培养16~24 h,菌种离心并用无菌水洗涤2次备用。
1·2·2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 g、NaCl 10 mg、K2HPO4 12.5mg,KH2PO4 87.5 mg、KI 0.01 mg、MgSO4·7H2O 50 mg、CaCl2·2H2O 10 mg、MnCl2·4H2O 1 mg、FeSO4·7H2O 5 mg、CoCl2 0.05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另加入微量元素母液0·1 mL、维生素母液0·1 mL。
121℃灭菌15min。
发酵培养实验接以上种子3g/L(以酵母干固物计),37℃振荡培养3 h后,取发酵液10mL 离心,沉淀酵母泥用硫酸-蒽酮法测定海藻糖含量。
2结果与讨论2·1酵母内海藻糖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2·1·1缓冲液浓度对海藻糖积累的影响实验过程中的培养基以Na2HPO4-KH2PO4缓冲液为液态基质,对不同浓度的缓冲液,实验结果(表1)表明,80 mmol/L的缓冲液浓度最有利于海藻糖的积累。
产海藻糖酿酒酵母培养基优化及生理学研究

产海藻糖酿酒酵母培养基优化及生理学研究
章银良;毛多斌;张勋;马歌丽;严盟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
【年(卷),期】2001(11)6
【摘要】采用单因子和均匀试验对酿酒酵母产海藻糖的培养基组成进行初步研究 ,并对发酵过程作了分析。
结果表明 ,培养基组成、碳源浓度以及与氮源的浓度比等都对细胞生物量和海藻糖积累有影响。
在初步优化培养基条件下 ,酿酒酵母产海藻糖的细胞干重 8g/L ,海藻糖的含量为 10 %。
通过观测发酵过程生理现象的变化 ,认为海藻糖的产生是在对数生长期后期和稳定期 ,呈现不规律变化。
【总页数】4页(P27-30)
【关键词】海藻糖;酿酒酵母;培养条件;发酵生理学;培养基
【作者】章银良;毛多斌;张勋;马歌丽;严盟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河南省商业科研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6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工程菌产甜蛋白monellin发酵培养基 [J], 赵沁沁;刘军;徐爱才;欧阳文;闫达中;赵胜军
2.响应面法优化酒精酵母产海藻糖发酵培养基 [J], 高梅莹;莫新迎;王宁;郭继强
3.透性化酒精酵母细胞产海藻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J], 张建双;于爽;郭晓兵;郭继
强
4.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产孢培养基及单倍体的鉴定 [J], 汤二将;邓朝霞;张晓敏;黄祖新;陈由强;陈如凯
5.酿酒酵母培养基中主要因素对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J], 张丽杰;邸进申;张雪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藻糖产生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海藻糖产生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方尚玲;李世杰;张科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7(028)007
【摘要】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海藻糖产量较高酵母菌株,对其进行最佳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碳源为2%蔗糖,氮源为0.2%酵母膏和0.1%牛肉膏,发酵初始pH为4.5,接种量为8%,装液量为40 mL.该摇瓶发酵酵母内海藻糖的产量为381.190μg/mL,比优化前的180.870μg/mL提高了2.1倍.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方尚玲;李世杰;张科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海藻糖合成酶产生菌SL301发酵条件研究 [J], 吕敏
2.海藻糖产生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J], 宋微;曹龙奎
3.D-葡萄糖串联发酵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Ⅱ.菌株SCB3058产生2-酮基-L-古龙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J], 萨维琪;何建明;王毅武;叶晴;徐炜;尹光琳
4.D-葡萄糖串联发酵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I.产酸新菌株
SCBl25产生中间体2,5-二酮基-D-葡萄糖酸(盐)发酵条件的研究 [J], 何建明;萨维琪;王毅武;林海;曲纯;林红雨;尹光琳
5.海藻糖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 [J], 曾国驱;黄晓兰;蔡小伟;李雄;梁建庆;叶志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透性化酒精酵母细胞产海藻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透性化酒精酵母细胞产海藻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张建双;于爽;郭晓兵;郭继强
【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30)005
【摘要】为提高酒精酵母细胞发酵液中海藻糖的含量,在制备出透性化酒精酵母细胞的基础上,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酒精酵母的发酵培养基,确定了最适培养基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膏、蔗糖及氯化钠的添加量对海藻糖积累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依次为:酵母膏>蔗糖>氯化钠.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14.7 g/L,蔗糖32.5 g/L,氯化钠27.4 g/L,此时海藻糖产量达到0.931 9 g/L.
【总页数】4页(P329-332)
【作者】张建双;于爽;郭晓兵;郭继强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1.11
【相关文献】
1.透性化酒精酵母细胞产海藻糖方法的研究 [J], 张建双;郭晓兵;于爽;姜鹏;郭继强
2.响应面法优化酒精酵母产海藻糖发酵培养基 [J], 高梅莹;莫新迎;王宁;郭继强
3.QS412透性化细胞产海藻糖特性研究 [J], 周延;张怀;袁其朋;马润宇
4.透性化细胞海藻糖合成酶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海藻糖的工艺优化 [J], 刘念;高振;赵倩如;王凯峰;郭玉欣;江凌;周佳海
5.恶臭假单胞菌S1产胞内海藻糖合成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J], 贺魏;段作营;史仲平;毛忠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海藻糖酵母的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ZHAO — io Yu qa
( c o l fM a i e S in e S h o rn ce c ,Hu i a I s iu eo c n l g o ah i n t t fTe h o o y,Lin u g n 2 0 5,Chn ) t a y n a g2 2 0 ia
对数 生长期 培养 温度选择 3 o℃, 定期 培养 温度 3 稳 7℃, 液体积 分数 4 。摇瓶优 化后 海藻糖质 装 O
量 比为 12 / , 5 g 约为优化 前 的 2 3倍 。选用 最优 条件在 5L发酵罐 中进行 培养 , 养过程 中两次 mg . 培
补料 , 确定 最佳 培养 时间为 5 , 该时 间海 藻糖产 量 为 l 7 / 比摇瓶 中培养 的 最 高值 8 1 2 在 h 2 0 mg L, 3
Vo . 9 N O 11 .1 M a.2 1 r 00
21 O O年 3月
DOI1 . 9 9 i is . 6 2 6 8 . 0 0 0 . 2 :0 3 6 /.s n 1 7 — 6 5 2 1 . 1 0 1
产 海 藻糖 酵母 的培 养 条件 优 化 研 究
赵 玉 巧
Ab ta t sr c :Th u t r o dto so a c a o c s e e ii e we eo t z d f r t ep o u t n o e c lu ec n i n f c h r my e r v s a r p i e o h r d c i f i S c mi o te ao e Th p i m d u ( e ie )c n it d o 0 g o l c s ,7 5 g o e s x r c , r h ls . e o tmu me i m p r l r o ss e f1 fg u o e . f y a t e t a t t
产海藻糖合酶菌株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1 3 酶 活 力 测 定 方 法 . 将 发 酵 液 离 心 , 湿 菌 体 1g 加 入 甲 苯 取 , 及 p . 3 O4缓 冲 液 , 甲 苯 终 质 量 分 H7 0 NaP 使 数 达 2 , 3 ℃ 振 荡 1 , 心 取 上 清 液 作 % 于 5 0h 离
为粗 酶 液 , 定 酶 活 力 。 测
海 藻糖 广 泛 存 在 于 生物 体 内, 菇 、 蘑 酵 母 、 藻 、 衣 、 类 及 昆虫 , 至 人 的 肾 脏 中 海 地 虾 甚 都 含 有该 糖 。 以往 制 取 海 藻 糖 常 采 用 微 生 物 抽 提 的方 法 , 是 这 种 方 法 得 率 低 , 本 高 , 但 成 限制 了 海 藻 糖 的应 用 。 1 9 9 5年 Ni i t s moo等 h 人 在 由土 壤 中 分 离 得 到 的 具 有 转 化 麦 芽糖 生
使 用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测 定 样 品 中 海 藻 糖
的 含 量 。色 谱 条 件 为 ,流 动 相 : 乙 腈 ) V V( :
( ) 0:0; 析 柱 : 分 析 专用 柱 ( aes 水 =7 3 层 糖 W tr
公司) ;流 速 : mI mi; 样 量 :5 1 n进 / 1 I。
发 酵 作 用 。 而 其 他 三 种 无 机 盐 Mn 1、 u C2 C —
l 4
-
成海藻糖 活力 的细 菌 中发 现 了海藻 糖合 酶 。 海 藻 糖 合 酶 能 通 过 分 子 内转 糖 苷 作 用 , 麦 将
芽 糖 转 化 为 海 藻 糖 。 利 用 麦 芽 糖 转 化 海 藻 糖 , 需 一 步 反 应 , 艺 简 单 , 于 调 控 , 且 仅 工 易 而 成 本 大 大 降 低 , 于 工 业 生 产 海 藻 糖 [- 适 3 5。 J 本 文 研 究 了 恶 臭 假 单 胞 杆 菌 H7 6产 海 藻 糖 合酶的培养特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 编 号 : 17 — 6 6(0 8) 5 0 3 — 3 6 19 4 2 0 0 -0 7 0
海藻糖产 生菌株发酵培 养基 的优化
宋 微 , 曹龙 奎
13 1 ) 6 39 ( 龙 江 八 一农 垦 大 学 食 品学 院 ,黑 龙 江 大 庆 黑
摘要 :从土壤 中分离得 到 1株海藻糖产量较 高的酵母 菌株 ,对其进行最佳发 酵培养基的研究。在预试验和分析资料 的基 础上 ,通过 4因素二 次旋转 正交 组合试 验设 计 ,得 出海 藻糖 产量 回归模 型 ,拟合 较好 。结果 表 明 ,蔗 糖为 21 。 %,牛肉膏为 0 3 6 。 %,酵母膏为 05 %,M S 47 : 5 . 3 g o ・H O为 00 %时,海藻糖的产量在 2 到最 大值 ,产糖量 为 . 3 4h达
fd b th f r e tt n me i m o h r h l s 。T r u h f u - a tr s c n od r r tt n c mb n t n x ei n . te e — ac e m n ai d u fr t e t ao e h o g o r fco e o d r e ai o ia i e p r o e o o o me t h rg e so d l ft h l s r u in wa ban d a d血 b t r Re u t s o t a e r s in mo e e ao e p o co s o ti e n o r d et 。 s l h w t出e o tmi d p o e sn a a ee e e s h p i z rc s ig p r e m tr a s r S c o e c n e tain 2 6 % , a u t fb e xr c 。3 , a o n fy a te ta t 5 % , a d Mg O ・ H2 c n e t t n u r s o c nr t 。 1 o mo n e f t t 5 % m u t e s xr c 0.3 o e a 0 o n S 4 7 O o c nr i ao
维普资讯
第 5期( 总第 16 3 期) 20 0 8年 5月
农产 品加工 ’ 学刊 A a e cPr dcl f am Pou tPoes g cdmi ei i r rd cs rcsi o ao F n
No5 .
M. d y
海 藻糖 是 无 毒 产 热 的 双糖 ,它对 酸 和 热 非 常稳 定 ,在 自然 界 中广 泛存 在 。最 早 的记 载 是在 1 纪 9世 初 ,它作为 黑麦麦 角 菌的一种 成分 而被 描述 。后来 发 现海 藻糖广 泛存在 于微 生物 、动物及 植 物体 内 ,特别 是 在那 些 能 抗 脱 水 作用 的生 物 中g u o gW i C tL n k i
( oee f 0dS i c n n i e n ,Heo gagA gsFr adR ca tnU i rt, C l g 0 c neadE gn r g l oF e ei inj n uut i t n el i nv sy l i sL mao ei D qn ,H i n j n 6 3 9 hn ) a ig el g a g 1 3 1 ,C ia o i
3 9 . gm ,较优化前提高了 07 倍 。 8 ,L 0 6 .1
关键词 :海藻糖 ;发酵培养基 ;酵母菌 ;正交回归旋转设计
中 图分 类 号 :T 2 13 S0. 文 献标 志码 :A
a Su isOl e me tt n Me u o rd cn g , r h ls edn t i t d e i F r n ai  ̄ m fP o u ig Hih te ao e Yil ig Sr n o
Ke o d : t h ls ;fr e tt n me i m; y a t q a r t e r sin o to o a oa in l o i ig d s n yw rs r aoe e e m na i d u o e s ; u d ai r g e so r g n lrt t a mbn n e i c h o c g
藻糖 的高 低直接 影 响产品 收率 。本文通 过研 究培养 基 的主要 因素对海藻糖产率的影 响,确定其最佳用量 , 最大限度地提高酵母 中海藻糖的含量。
1 材料 仪 器与 方法
昧 、不损坏牙齿 ,无毒性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不会 焦糖 化 ,在 人体 内可被海 藻糖 酶降解 为葡 萄糖 ;海 藻 糖 还 具有 稳定 细 胞膜 和蛋 白质结 构 的特性 … ,保 护生 物 细胞 和生 物活 性物 质在 脱 水 、干 旱 、高 温 、冷 冻 、 高渗透 压及有 毒试 剂等不 良环 境条件 下 ,活性 免遭破 坏 的功 能 ,然 而 自然界 中蔗糖 、葡萄 糖等 其他糖 类均 不具备这 一功 能 ,因此海 藻糖 是 国际上最 近开 发的 主 要 低 聚糖 之一 ,被称 为 “ 生命 之 糖 ” 由于海 藻糖 具 。 有 稳定 蛋 白质 和细 胞 膜 的功能 ,可广 泛 应 用 于食 品 、 医药 、化 妆 品等工业 中 。 生产海藻糖 的方法较多,其中酶法、基 因法是较 先 进 的方 法 。然 而我 国 目前 的工业 化 生产 ,主要 是通 过发酵从酵母菌中抽提而得海藻糖 ,因此酵母菌中海
00 %,po utnot hl e ot ah v ai m i 2 . eyats30 8 咖 L n acd0 1i e xc. .3 rd co fr a s ci em x i e o g o e mu 4h T es i 9 . n h 6 ,eh e . m s at n 7 t e
Ab l l : Ob an n n e s tan wh c r d c s h g r h l s r m h o l h s e p r n e emie h p i m s鼍t Ic t ii g o e y a tsr i ih p o u e i h t a o e f e o te si .T i x e i me td t r n d te o t 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