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形成的基本机理和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纤维化形成的基本机理 和治疗
“When the liver is stiff the prognosis is bad” ——Hippocrates A.C 300年
Editorial “How to assess liver fibrosis and for what purpose?” J Hepatology 2006;44:444
过去的几年中,值得我们重视的是Schiff 等主编、堪称肝脏病学领域“圣经”的 “Schiff’s diseases of the liver”一书再版(2003, 9th), 2006年国内译本——希夫肝脏病学(黄 志强主译)已有市售。此列入“11.5”国家重 点图书。
译文约3万字的“肝纤维化”章节由Friedman 编写,无肝硬化独立章节,说明“肝纤维化” 将成为更为通用的“病名”。
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 Gressner提出,炎症前、炎症、炎症后三步曲, 讲的是HSC活化过程(Gut,1994;35:13311333)
• Friedman提出起始与扩展阶段(HSC活化)(J Biol Chem 2000,275:2247-2250)
• 国人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研究总结为肝细胞慢 性受损→细胞因子网络失调→ECM代谢异常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3,11(3):63-67) ——关键是HSC的活化。 ——近年研究对HSC有了更多了解,发现其有 更多功能。
2006年美国第三届肝纤维化专题会议的召开[1], 均显示肝纤维化研究已有令人兴奋的进展,认为肝 纤维化的研究进入“整体创伤愈合反应”新时代, 形成了相当广谱的主题。动物实验证实具有抗肝纤 维化的药物已有数十种之多。已有几种药物在美国 进入2期临床研究。 美国FDA提出多种诊断方法、抗 病毒与抗肝纤维化治疗及判断治疗效果创伤性与非 创伤性结合。
2008年Friedman总结近5年来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 六大进展
①MFB的多源性; ②HSC是调节肝脏炎症与免疫重要因素; ③阐明了HSC活化过程中基因(多基因、多途径) 及非基因因素;
④不同病因肝病致肝纤维特异性途径;
⑤对肝脏巨噬细胞重要性再认识;
⑥提出HSC与肝脏干细胞的状态,肝脏再生与癌变 有关(Friedman Gastroenterol 2008;134(6):1655-1690)
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已批 准多种抗肝纤维化药物,市售且研究较多的 有IFN-γ、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鳌甲软肝片 (简称软肝片)、安珐特等。当务之急需进 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临 床研究。本文就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新进展, 作扼要介绍。
1、全面认识肝纤维化的形成
肝纤维化是慢性非自限性肝损伤之后果,是一种 可逆性创伤修复反应,与肝细胞再生、肝脏炎症反 应共同构成机体抗损伤反应。肝纤维化是发展到肝 硬化必经阶段,并与肝癌有关;纤维化不仅对肝功 能有直接损害,也是门静脉阻力增加的直接原因。 对肝硬化病人而言,导致肝功能衰竭通常是瘢痕形 成不是损伤,因此抗肝纤维化的治疗十分重要 (希 夫肝脏病学,2006出版,P367-384)。
对肝纤维化必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应从①形 态学上讲是肝结缔组织(间质细胞、纤维、基质—
蛋白多糖和非胶原糖蛋白)异常增生,肝窦毛细血 管化(基底增厚和窗孔消失)。若伴有肝细胞结节 性再生,假小叶形成称肝硬化;早期肝硬化(S4) 炎症多尚在进行,纤维间隔宽大疏松,肝小叶改建 尚不充分。近有对“金标准”的评价(Manning, DS and Afdhal NH.Gastroenterol 2008;134(6): 1670-1681)
2007年有提出肝脏炎症——纤维化——癌的
轴线关系,对其分子调节有更多的认识,特别 强调节NF-κB的重要作用。已明Toll样受体 (TLR)→配体(接头蛋白)→NF-κB进行分 子水平的调节,有称TLR4—MyD88—NFκB轴线。 另有LN-5促HCC生长(Hepatology 2007;46:590; 2008;47:10089; 2008;48:322;2007;46:1801)
②生化考虑则为细胞外间质(ECM)合成、分
泌增加,降解减少,肝内沉积增加,肝纤维化逐渐形
成也就瘢痕形成;③细胞考虑是产生ECM主要细胞
肝星状细胞(HSC)被激活称肌成纤维细胞(MFB)、增 殖Biblioteka Baidu合成、分泌大量的ECM,促ECM降解物质合成减 少;产生ECM细胞除HSC→MFB,多源性,可来自肝细 胞,胆管上皮细胞转化为间质细胞(EMT)、门脉周 围的成纤维细胞、骨髓干细胞及血循环中的单核细胞。 更多的研究肝脏各细胞之间的关系,近对SEC有更多 了解,特别是非毛细胞血管化的SEC能预防HSC活化, 促进活化HSC静止(Hepatology 2008;48(9): 120)。SEC与肝细胞受损免疫、排异有关。
⑤基因水平考虑则为参与ECM代谢的基因调
控失调造成肝纤维化,具体讲是促肝纤维化因子 (TGFβ、CTGF、NF-κB、肾素、血管紧张素等) 致ECM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纤维化因子(IFN-γ、 BMP-7、ARB等)致促降解的基因表达下降;促使基 因表达到正常调控水平是抗肝纤维化的治疗目的。 目下治疗主要针对HSC。 TGFβ1在HBV感染中,抑制 免疫应答与HVB复制减轻肝损伤(Hepatol 2007;46:672)。现认为有260个基因与肝纤维化有 关( Hepatology 2008;48(4,suppl):921A)。
④免疫学考虑近认为肝纤维化是CD8介导的疾
病,活化的HSC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活化的NK 细胞可杀伤活化的HSC,但B细胞促HSC的活化; 现认为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可抗肝纤维化;程 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主要表达在活化 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尤其是体内活化的T 淋巴细胞表面,负性调节其活化、增殖和细胞 因子分泌,慢乙肝患者HBV-DNA和HBeAg诱导 PD-1表达造成T细胞受损(Hepatology 2008;48(3):759-7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