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及其在世界茶史上的地位
普洱茶毕业论文
![普洱茶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baaf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c.png)
普洱茶毕业论文普洱茶毕业论文一、引言普洱茶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茶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象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普洱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备受瞩目,成为茶叶收藏和投资的热门品种。
本论文将对普洱茶的历史、特点、鉴赏方法以及市场现状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普洱茶的魅力和价值。
二、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起源于中国云南地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普洱茶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普洱茶被用作贡品和药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饮品的一部分。
在明清时期,普洱茶开始流行于民间,并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牌。
三、普洱茶的特点1. 产地多样性:普洱茶的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区,包括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等地。
每个产地的土壤、气候和海拔高度都不同,因此产生的普洱茶味道和品质也各不相同。
2. 发酵与储存:普洱茶独特的特点之一是经过发酵和储存后,茶叶会产生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这种发酵和储存过程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使得普洱茶的品质和价值得以提升。
3. 茶汤色泽:正宗的普洱茶具有红褐色的茶汤,且汤色清亮透明。
在品饮时,茶汤的色泽可以反映出普洱茶的品质和年份。
四、普洱茶的鉴赏方法1. 外观鉴赏:通过观察普洱茶的外观,可以了解其制作工艺和年份。
好的普洱茶外观整齐,色泽鲜亮,叶片完整。
2. 香气鉴赏:闻茶香可以判断普洱茶的品质和发酵程度。
好的普洱茶香气浓郁,有独特的陈香。
3. 口感鉴赏:品尝普洱茶时,可以通过口感来判断其品质。
好的普洱茶入口醇厚,回甘持久,且具有独特的陈味。
五、普洱茶市场现状近年来,普洱茶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国内外茶叶爱好者和投资者对普洱茶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普洱茶价格不断攀升。
同时,普洱茶也成为茶叶收藏和投资的热门品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普洱茶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市场上存在大量假冒伪劣的普洱茶,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另一方面,由于普洱茶价格的上涨,一些茶农开始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普洱茶的品质和传统制作工艺。
中国茶道在世界地位
![中国茶道在世界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b7ddf7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b.png)
中国茶道在世界地位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而中国茶道作为茶文化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茶道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人们追逐和推崇的对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中国,茶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草药,它具有疗效和健康益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开始将茶作为一种独特的礼仪和文化来对待。
茶道的兴起使得中国茶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中国茶道注重礼仪和仪式感,它强调茶的品质、品味和品鉴过程。
茶道师在为客人冲泡茶水的过程中,需要专注地把握水温、茶叶的精细度以及冲泡的时间等细节,以确保茶的香气和味道的最佳呈现。
这种注重细节和讲究完美的态度,使中国茶道与众不同,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瑰宝。
中国茶道在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
茶道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研究和学习中国茶道。
一些国家甚至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教授和传播中国茶道的技艺。
通过这种方式,中国茶道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得以扩大,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茶道的成功还得益于其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拥有着不同的茶文化。
从四川的蜀茶到福建的武夷岩茶,从云南的普洱茶到浙江的龙井茶,每一种茶都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这种多样性和包容性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品饮中国茶,了解中国的不同地域和文化。
中国茶道的世界地位还体现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
中国茶道的普及和推广,促进了国际茶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中国举办的茶文化交流活动和展览,吸引了许多国际茶商和茶爱好者的参与和关注。
这种交流和合作不仅提升了中国茶道的国际影响力,也增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然而,中国茶道在世界地位的提升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扰。
茶道的传统和独特性需要保持,但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茶文化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也可能导致一些传统价值的流失。
云南特产普洱茶的介绍和特点
![云南特产普洱茶的介绍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e367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9.png)
云南特产普洱茶的介绍和特点云南普洱茶,是由大叶种茶树来制作的一种压成半球形或带柄的茶饼或茶砖。
普洱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发酵茶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传承。
普洱茶的产地以云南省为主,茶区分布有西双版纳、临沧、怒江、普洱、大理等地。
该茶在历史上是驿路上官员的礼物和禅师的供品。
现在,普洱茶已成为广受欢迎的茶叶,不仅受到国内的青睐,还成为世界上茶爱好者追捧的佳品。
普洱茶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过程。
制作出来的普洱茶色泽黑褐,滋味醇厚,有着独特的陈香和柔和的口感。
普洱茶没有普通茶那么的清香,它的香气是一种独特的陈香味,这个香是经过时间慢慢积累、深入,而不是一开始浓烈就会散发的。
普洱茶中的多种微生物和酵母就是这种香气形成的关键。
普洱茶经过时间的积累,会变得更有味道,因为它是一种发酵茶。
如果你品尝过一两年“普洱茶,那么它的口感肯定更柔和,而且喝起来更加醇厚。
不仅如此,普洱茶还有助于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等一系列疾病,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普洱茶的颜色黑褐,外观扁平,质地坚实,但不会太难。
普洱茶的外形一般是扁平的圆形,敲一下会有清脆的声响和浓浓的陈香味。
普洱茶的内质如此坚韧,口感饱满,然而味道仍极为柔和且有茶香,并且可以多泡,可以泡上几十次之久,每次品味都会有所不同。
普洱茶的醇厚口感是其他茶所望尘莫及的,并且富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总之,作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之一,普洱茶已经成为追求健康生活的现代人的致命茶品。
由于其厚重的口感、复杂多变的内质和优秀的保健功效,普洱茶得到了越来越多爱茶人士的关注和喜爱。
因此,无论是作为普通茶还是发酵茶,云南普洱茶都是一款让人陶醉的好茶。
茶与历史茶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茶与历史茶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0417d2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9.png)
茶与历史茶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茶与历史:茶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茶,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一路走来,茶在世界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古代中国茶文化的兴起在古代中国,茶被广泛种植和饮用。
相传,中国古代神农以茶叶作为药物来治疗疾病,后来茶叶渐渐成为饮料。
茶在唐代的鼎盛时期,被誉为“淑女的饮品”,成为社交和仪式的一部分。
茶文化的兴起,从此让茶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茶与文化交流茶文化的兴起不仅在中国遍地开花,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茶的种植和饮用方式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传入西方世界,茶在亚洲、中东以及欧洲得到了广泛的推崇。
茶的引入,不仅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交流,更使茶成为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和融合的媒介。
三、茶与社会变革茶在培育社会文明和社会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中国宋代,茶文化引发了茶馆的兴起,茶馆成为社交、政治讨论和文学创作的场所,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
同时,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推动了社会进步,茶在宫廷和贵族之间流行起来,成为社交和文化交流的象征。
四、茶的医药价值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一个传统饮品,还因其药用价值而备受推崇。
茶叶富含丰富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具有消脂降压、润肠养胃等多种健康功效。
茶的药用价值成为人们保持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在亚洲受到广泛应用,在欧美地区也拥有众多拥趸。
五、茶的艺术价值茶的品饮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用行为,还蕴含了浓厚的艺术价值。
不同种类的茶具有不同的口感、香气和泡制方式,成为品味的调和者。
茶道、茶艺通过烹茶和品茗的过程,培养了人们的品味和审美情趣,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综上所述,茶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
茶文化的兴起不仅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社会变革。
茶的药用和艺术价值更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普洱茶科普知识
![普洱茶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99f05d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b.png)
普洱茶科普知识一、普洱茶概述普洱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主要产于云南省。
它以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于世界。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生茶又称为青茶,熟茶又称为黑茶。
二、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
在宋朝时期,普洱开始成为贡品,并被赐予了“天下第一香”的美誉。
明朝时期,普洱成为官员上贡的必备品之一。
清朝时期,普洱被列为皇家专供品。
三、普洱茶的分类1. 生普洱:也叫青普洱或生绿茶,是指未经过发酵或微发酵处理的新鲜毛茶。
2. 熟普洱:也称熟黑茶或熟红茶,是指经过人工堆积后进行渥堆发酵处理而制成的。
四、普洱茶的功效1. 降脂减肥: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碱,普洱茶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2. 抗氧化:普洱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3. 防癌抗癌:研究表明,普洱茶中含有一些有益物质,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
4. 降血压:普洱茶中含有一些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五、普洱茶的选购1. 外观:选择外观完整、色泽自然、手感舒适的普洱茶。
2. 味道:品尝时应注意其口感是否浓郁、回甘是否持久。
3. 质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查看产品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
六、普洱茶的冲泡方法1. 准备工作:将干燥的普洱茶放入干净的紫砂壶或玻璃杯中;2. 温润器皿:先用热水将壶或杯子冲洗一遍,使其温润;3. 水温:用沸水冲泡普洱茶,但水温不宜过高,最好在90℃左右;4. 浸泡时间:浸泡时间根据个人口感而定,一般为30秒至1分钟;5. 冲泡次数:普洱茶适合多次冲泡,每次冲泡时间逐渐延长。
七、普洱茶的保存方法1. 避光防潮:普洱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防潮的地方。
2. 隔离异味:普洱茶易吸收异味,应与其他食品隔离存放。
3. 定期通风:定期将存放普洱茶的地方通风换气。
八、普洱茶的鉴别方法1. 外观鉴别:正宗的生普洱颜色偏黄绿色,而熟普洱颜色较深。
聊聊普洱从古至今的地位
![聊聊普洱从古至今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529d3c2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8.png)
聊聊普洱从古至今的地位地大物博的中国孕育了数量庞大的茶叶数量和种类,在五千年的文化进程中以好喝、有利于健康等因素为文明的发展、对外的交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其中的天花板,当属普洱。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普洱从古至今的地位。
辉煌的历史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东汉时期普洱茶开始人工种植。
唐朝时期,茶已传至中原,再随文成公主陪嫁给松赞干布而进入西藏。
由于茶叶品质上乘,解毒散寒,消食去腻等功用被藏族青睐,视其为配置“酥油茶”的极佳配料。
茶市也随着饮茶人的增多而逐步扩大。
宋朝时期,普洱设“茶马市场”,“以茶易西蕃之马”,形成历史上第一条普洱至西藏的“茶马古道”。
元朝时期,普洱茶随蒙古人进入俄国,后被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入《战争与和平》。
明代万历年间,普洱茶普遍受各族人士喜爱,明朝方志学家谢肇淅着《滇略》中将此情况记为:“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清朝雍正年间,清政府在思茅(今普洱市)设茶叶总店,将思茅城私商(指茶商)一律赶走,不得经营茶叶生意。
由云南总督鄂尔泰选取最好的茶菁,制成紧茶,茶膏,进贡皇帝做为贡茶。
清代阮福专着《普洱茶记》称为:“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
清代《新纂云南通志》称:“普洱之名在华茶中占特殊位置,远非安徽、闽、浙(茶)可比”。
普洱贡茶的采摘、加工、包装,产品多种多样,加工极为认真精良,达到当时最高境界,故此深得皇宫喜爱,广泛在士大夫阶层流传品尝。
普洱茶沿贡至清宣统年间(1744年~1912年),据老舍问皇帝喝茶情况,傅仪答:“每年龙井、普洱贡茶,我是照例要喝的”,证实普洱贡茶沿贡至少168年,大大推进了普洱茶的发展,也宣告了它至高无上的茶中地位。
名人雅士的盛赞普洱的口感、香气、功效,自古以来便得到无数名人雅士的喜爱与盛赞,一遍遍的肯定着普洱的地位。
宋朝名仕王禹在品尝了普洱茶后写诗赞美普洱茶:“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普洱茶在非遗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普洱茶在非遗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54d2f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6.png)
普洱茶在非遗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非常显著。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饮品,更是一种富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传统技艺。
首先,普洱茶的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等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制茶师傅的精心操作。
这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的陈香浓郁、回甘持久、茶汤红润的特点,使其成为了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饮品。
普洱茶的保健功效也备受关注,如降低血脂、减肥瘦身、抗氧化等,因此普洱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再次,普洱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普洱茶的发源地——云南,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这里不仅是茶叶的产地,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交流。
普洱茶的制作技艺、茶具、茶道等文化元素,都是普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普洱茶在非遗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非常显著。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饮品,更是一种富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传统技艺和文化。
保护和传承普洱茶的制作技艺和文化,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普洱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值得更多人去了解和尝试。
云南普洱茶文化论文
![云南普洱茶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bc9a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6.png)
云南普洱茶文化论文云南普洱茶文化在现代快速发展,那么云南普洱茶文化的论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云南普洱茶文化论文,一起来看看。
云南普洱茶文化论文1普洱茶与民族文化提要:近年来,在云南民族文化襁褓里经过千百年孕育而成的普洱茶,再次以强劲的势头风靡海内外。
在今日,作为以饮料为其基本功能的物质产品的普洱茶,正成为人们热烈关注的对象。
这些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关注主体之间、关注主体和关注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在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建构着以普洱茶为核心符号的当代文化事象。
普洱茶成为云南文俗的表现。
作为一种物态符号的普洱茶,体现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三个主要特点:融合性、放外性、亲近性。
这正是普洱茶热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一文化现象在将来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内在。
关键字:茶茶文化生活民俗普洱茶一、普洱茶的历史源流1.普洱茶的渊源:一般提到的普洱茶,指的是云南思茅、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地所产的大叶种茶,经过加工进行后发酵的茶。
以年代又区分为古茶、老茶、新茶等。
古茶并非全部为古代遗留,而是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老茶则是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新茶则大半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
云南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茶树优良品种,据史志记载,云南从原茶(俗称野生茶)转移为家种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迄今仍生长在云南勐海南糯山800余年的栽培型古茶树,勐海巴达1700多年的野生古茶树和临沧邦崴1000余年的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古茶树,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茶树王”。
它们是茶树原产云南的活化石。
在世界茶叶最重要的原生地云南,历经千百年孕育形成的普洱茶,既浓缩了云南茶叶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从现今所存的典籍来看,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生活在云南大地的各民族就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和食用茶叶,开创了人类种茶饮茶历史的先河。
在最早记载普洱茶的历史文献《蛮书》中,有这样的文字:“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
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57683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2.png)
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且深受人们喜爱。
中国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种类和特点以及国际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展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
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首先,我们将阐述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包括其起源和发展过程。
其次,我们将介绍中国茶的种类和特点,包括不同种类茶叶的特点和饮用方式。
最后,我们将分析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包括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国际社会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程度。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论述,我们将全面地呈现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种类和特点,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进行分析,展示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茶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分析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前景,探讨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终旨在凸显中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知名度。
2.正文2.1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据史书记载,在中国茶树最早的原产地,就是在中国的西南部。
中国的茶树品种非常丰富,有大叶种、小叶种、无芽种等,在中国南方各地都有栽培。
茶叶最早被用于药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饮料。
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茶在这一时期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在宋代,茶叶的制作工艺逐渐成熟,茶文化也进一步得到了发扬。
此后,茶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甚至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为什么说普洱茶是最能代表云南历史文化的茶品
![为什么说普洱茶是最能代表云南历史文化的茶品](https://img.taocdn.com/s3/m/edae442fbcd126fff7050b2b.png)
为什么说“普洱茶”是最能代表云南历史文化的茶品?为什么说普洱茶是最能代表云南历史文化的茶品呢?普洱茶有什么优势,下面该娅为大家作出解答。
首先,在远古先民的眼里,云南和云南民族本身就是“茶”和“茶仪”泱然的民族。
今云南境內大部分地区,在西汉时属于益州郡徼外哀牢夷地,东汉属永昌郡鸠僚部,隋朝属濮部。
所以古代把云南称为“濮”、“濮满地”,云南人也叫“濮满人”。
据《华阳国志》载,“永昌郡,古哀牢国”,“其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可见地域之广。
这些古哀牢国里的各民族到了隋朝,都被视为濮部,即“濮人”。
“濮人”是今云南德昂族、佤族、布朗族、崩龙族等多个民族的统称。
“濮”的甲骨文为节”。
它由“妙”和“牙”两部分组成。
“妒”是云南纳西族东巴文字里“茶”的象形文字;“声”是古哀牢国里“哀牢人”的形象,即“头戴冠饰、貝裹树叶者”。
可见,在汉字起源初期的殷商时期,人们眼里的云南民族,就是手捧一碗热气腾腾的“茶”、“古仪堂皇”的、“茶仪”泱然的民族。
第二,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茶叶的故乡,也是中国茶叶的故乡。
云南茶资源(特别是物种资源)对世界人民日常生活的贡献,是“植物王国”里其它任何植物所不及的。
第三,云南茶和茶种资源的传播,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茶文化。
尽管当今世界茶文化流派很多,但云南作为茶文化起源的源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云南境内多流派、多民族的茶俗、茶礼、茶祭祀、茶图腾等,演绎着人类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天地人和的历史,从不同民族、民俗一壶小小的茶里,足可见证人类文明的步伐。
第四,茶的“和”、茶的“敬”、茶的“亲”,使云南这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国泰民安、世代亲善、水乳交融。
众所周知,农耕日寸期人类进步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与饥饿斗爭的历史,“民以食为天”,农耕时的人类完全可能为食物爆发野蛮的掠夺和血腥的战爭。
“茶”不是食物,却在千百年的不经意间,一直扮演着“和平亲善”、“教化文明”的使者,“淡泊明志”时,“润物细无声”的促进着人类的和平与进步。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c848b65caaedd3383c4d30c.png)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随贡茶和大众茶的用量日增,茶山年产茶增至十万担,运量随之增大,路泞受阻,遂由茶商、士坤出钱,民众出力,铺建易武至思茅的茶马驿道,六年后建成,全长211公里,宽1.13米,全为青石板铺成。道光三十年(185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两次编写《普洱府志》,对清末普洱茶的各况作了简要记述,综合其他资料情况,得知清末普洱各地的茶业渐渐衰落:(1)、宁洱县,至光绪年间,县城有专办“茶引”、茶税、监办贡茶的茶局一处;为茶而来长驻宁洱建商会馆有:秦晋、两广、四川、江西、两湖及玉溪、建水、石屏、盱江、通河等会馆十余处;有商号180余家,其中较大商号有“协太昌、同心昌、荣和昌”等20余家,这些商号多数经营并加工茶叶。宁洱加工的普洱茶有毛尖、芽茶、小满茶、紧团茶、改造茶、金月天等品牌,外型为团饼、方砖、牛心和人头团茶等。同治元年至四年(1862~1865年),遭受“白旗下坝”五年争战,城损商衰,茶市不兴,各地茶商渐撤,茶园荒芜。(2)、思茅厅内,设有茶叶总店,除专制“八色贡茶外”外,还加工各种紧团茶、园饼茶和毛尖茶。民间专业加工销售茶叶的较大商号有“恒和园”、“裕泰丰”、“雷永丰”等10余家,生产园饼、方砖、紧团茶和双喜牌茶。同治年间受“白旗下坝”战争之苦,茶业一度削弱。光绪23年(1897年)设思茅海关后,茶市又复活跃,私商恢复,较大商号有“鼎光恒”、“同仁利”、“裕泰丰”、“信仁和”、“广益祥”等数家。各商设两盘揉茶机加工茶叶,每机年加工4百至千斤茶叶,主要茶产品有园、方、团茶。(3)、六大茶山(即易武后名勐腊),清雍正二年(1724年),茶商和工匠大量涌入达“数十万”之众,事端不断,一度被清庭“严禁客商入山作茶”。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购茶,茶商复入茶山作茶,主要茶品种为园饼茶,又称为“园宝茶”,因七饼为一筒出售,又称“七子饼茶”或“七子园”茶。茶山大量供思茅用茶外,当地生产的园宝茶经易武销至缅甸、泰国、香港,再转南洋及至欧、美洲进入国际茶叶市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法国占领老挝和越南并对中国边境封锁,使六大茶山茶业受挫。
普洱茶介绍文案
![普洱茶介绍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236e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1.png)
普洱茶介绍文案
普洱茶,又被誉为“茶中之王”,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味的
中国名茶。
下面是关于普洱茶的八个介绍:
1.历史悠久:普洱茶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中国云南省的普洱地区,得名于这个地方。
2.发酵特色:与其他茶叶不同,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后发酵”过程。
这个过程经历了时间的洗验,使茶叶的味道更加浓郁、回甘。
3.外观华丽:普洱茶的外观美丽而独特,常呈现暗红色或咖啡色,有
时甚至有一些金黄色的条纹。
它还有一种独特的“油亮”质感。
4.口感丰富:普洱茶的口感丰富多样。
它可以有淳厚的浓郁口感,也
可以有清爽的甘醇味道,甚至有时还伴有花香、果香等风味。
5.保健功效:普洱茶在中国被认为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它可以帮助消化、降脂、降压、清热解毒等,被称为“消脂茶”、“降压茶”、“抗衰
老茶”等。
6.藏茶文化:普洱茶在中国有着丰富的藏茶文化。
人们常常将普洱茶
制成饼茶、沱茶等特殊形状,然后进行贮存和陈化,以达到更好的品质和
口感。
7.茶文化交流:普洱茶在国内外茶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常常
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8.美食搭配:普洱茶不仅可以单独饮用,还可以与各种美食进行搭配。
它与川菜、粤菜等搭配效果尤佳,能够互相升华,相得益彰。
以上是关于普洱茶的八个介绍,希望能够让您更好地了解普洱茶的历史、特色和饮用方式。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茶文化体验,普洱茶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选择。
普洱茶知识介绍
![普洱茶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a4a0cddaa00b52acfc7caa5.png)
本文由世纪茗家-专注陈皮普洱茶提供一、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二、普洱茶发展历史1、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 )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2、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
银生茶为是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时称之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
3、商用演变:普洱茶用于贸易始于唐代,闻名于宋朝,极盛于清朝。
4、普洱茶因历史悠久,被喻为“有生命的古董、可以喝的文物”。
三、普洱茶至高的历史地位:清朝皇宫贡品、国礼普洱茶进贡朝廷,至迟起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
3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购销权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以图博得皇帝的欢心。
《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
宫廷贵族与风雅人士饮用普洱茶蔚为风潮,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风俗雅兴。
正如末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清朝廷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之外,还当作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
如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爵为首的观光团一行95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80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
乾隆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
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
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甚至欧洲。
普洱茶发展的四个阶段简书
![普洱茶发展的四个阶段简书](https://img.taocdn.com/s3/m/39ae83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b.png)
普洱茶发展的四个阶段简书普洱茶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古老阶段(公元前1000年-1949年)普洱茶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是我国古代茶叶中的一种。
在这一时期,普洱茶还没有形成比较明确的饮用茶叶的方式,主要是作为一种草药治疗疾病。
公元618年后,隋唐时期,普洱茶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销售渠道。
直到清朝,普洱茶已逐渐成为云南省的重要出口商品。
二、民国时期阶段(1949-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普洱茶,由于战乱以及种植、制作工艺的滞后,出口质量不堪入目,市场不景气。
1950年代中期开始,云南省将茶树的整理、改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逐渐形成了"普洱茶"统一的品牌。
1958年,梁枫山开创了"普洱茶压制"的新工艺,大大提高了普洱茶的口感和品质。
到了1960年代,普洱茶已经成为了云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改革开放初期阶段(1976-2005年)改革开放初期是普洱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普洱茶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同时,传统的压制工艺也逐渐变得多样化。
1979年,普洱茶开始在国内销售上起重要作用,而1980年代则是普洱茶出口的蓬勃发展期,被称为"普洱茶黄金时期"。
此时,又出现了普洱生茶与熟茶的分类,普洱茶的种类更加丰富。
四、现代阶段(2005年至今)现代阶段是普洱茶过去十多年来不断发展的阶段。
2007年年底,国家对普洱茶进行标准化认证,并明确了普洱茶的分类、等级、外形、香气等要求。
同时,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出现了各种类型、价格的普洱茶品种,有些品牌也崛起为家喻户晓的茶叶品牌。
而且,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普洱茶又一次重新投入了人们的视野中。
总之,普洱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变革,从一个简单的草药饮品演变为具有浓郁文化和丰富口感的茶叶品种。
乾隆赐名普洱茶的记载
![乾隆赐名普洱茶的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b9f834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4.png)
乾隆赐名普洱茶的记载
从历史角度来看,乾隆赐名普洱茶是一种皇权的象征,也是对
当时普洱茶品质的高度认可。
乾隆皇帝的赐名使得普洱茶声名大噪,成为了贡品茶,并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一事件也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普洱茶的生产和流通,对普洱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茶文化角度来看,乾隆赐名普洱茶也标志着普洱茶成为了一
种具有特定身份和地位的茶类。
这一事件不仅在当时对普洱茶的推
广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后来普洱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乾
隆赐名普洱茶的记载也成为了普洱茶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后人
传颂和纪念。
总的来说,乾隆赐名普洱茶的记载是普洱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
事件,从历史和茶文化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事件的记载也为
我们了解普洱茶的历史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普洱茶文化的介绍
![普洱茶文化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0631c0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7.png)
普洱茶文化的介绍
普洱茶是中国的一种特色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对普洱茶文化的简要介绍:
1.茶叶的起源:普洱茶起源于中国云南地区,追溯至数千年前。
云南是茶树的原生地,而普洱茶就是由云南的大叶种茶树制作而成。
2.历史渊源:普洱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普洱茶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茶叶,并在历史上被作为贡品和交易商品。
3.压制和发酵:普洱茶以其特殊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成熟普洱茶通常经过较长时间的压制和发酵过程,使茶叶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特殊的香气和口感。
4.分类:普洱茶主要分为生普洱和熟普洱两种类型。
生普洱是指经过简单处理而未进行明显发酵的茶叶,具有清新的香气和较强的收敛性。
熟普洱则是经过长期发酵和储存的茶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柔和的口感。
5.文化意义:普洱茶被视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被赋予了深远的文化意义,被认为具有养生保健、陶冶情操、传递友谊和品味人生的功能。
在中国茶道和传统医药中,普洱茶被广泛应用和赞誉。
6.社交和品鉴:普洱茶也被视为社交和品鉴的艺术。
在中国,人们常常邀请亲友共同品饮普洱茶,享受茶香和交流。
普洱茶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经过岁月的沉淀,茶叶品质和口感会逐渐改变,因此,普洱茶也被视为一种收藏和投资的对象。
普洱茶以其独特的韵味、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备受推
崇。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精。
云南特产普洱茶的介绍和特点
![云南特产普洱茶的介绍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9e56f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0.png)
云南特产普洱茶的介绍和特点
一、普洱茶简介
普洱茶是中国的国饮,普洱茶来源于中国的云南省,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特色的文化茶之一。
茶叶以其天然的环境和独特的泡茶工艺,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特色,尤其是茶中已经深深根植于云南文化中的慢活习惯和淳朴的生活态度。
二、普洱茶的特点
1、普洱茶是一种清香芳醇的茶,泡制时无涩味,入口回甜,余香悠长。
2、普洱茶可以喝多次,每一次泡茶的口感都不一样,每一次都可以品尝到茶中不同的香气和滋味。
3、普洱茶有非常丰富的保健作用,可以帮助消除抑郁情绪,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抗衰老,预防疾病,调节肠胃,预防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延缓衰老等。
4、有的普洱茶还有抗氧化的功效,能够抗击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保护人体免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 1 -。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8d22a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7.png)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云南普洱茶,是中国茶叶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它被誉为“中国茶叶之魂”,已经成为了中国茶叶文化的代表之一。
那么,这种茶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呢?它的文化内涵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云南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时期。
当时,国家政府通过建立茶马交易路线,促进了养殖、采摘、加工茶叶的经济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云南普洱茶不断得到发展。
在宋代至明代,云南普洱茶逐渐成为了当地重要的产业之一。
明清时期,云南普洱茶进一步发展并得到了改良。
在明代末年,明朝将滇池一带划为茶区,以云南普洱茶为主要代表的茶叶开始进入了其他地区,逐渐形成茶品牌名的概念。
清代时期,云南普洱茶进一步发展,并受到了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茶叶界大师的高度评价。
此时的云南普洱茶,已经成为了封建王朝的勋贵饮品,以后的发展更加迅速。
20世纪初,由于国家政治变革和茶叶市场的变化,云南普洱茶的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但在改革开放以后,云南普洱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其原因是,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和扶持措施,使得茶农们更有动力将普洱茶生产和推广到全国范围内。
如今,云南普洱茶已经成为了全球茶叶市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走出了国门,受到了海内外爱茶人的高度赞赏。
其文化价值和鉴赏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云南普洱茶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深深扎根于云南民间文化之中。
从普洱茶的品名开始,就可以充份展现出它的文化价值。
普洱茶的品名如“春茶”、“秋茶”、“熟茶”、“生茶”等,不仅因为其时令而得名,还因为藏有更深刻的现象和意义。
比如说,熟茶”因其岁月长河中历经多次自然发酵而取得名号;生茶则因其产生之初,给人以生动和新鲜的感觉;秋茶则因其时间较长,味道丰富而被人们所喜爱。
云南普洱茶的品牌也有很多,比如说“云南七子饼茶”、“龙沱茶”、“大益茶”等等。
每一个品牌都具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比如说,云南七子饼茶是普洱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牌,并且在国内茶叶市场中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茶知识—普洱茶发展简史
![茶知识—普洱茶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e4adde75aa00b52acec7ca10.png)
茶知识—普洱茶发展简史中国茶,举国之饮。
云南名茶之普洱,发于神农,兴于唐,盛于清,名在当代。
那么,云南名茶是从何时有普洱茶生茶和熟茶之分的呢?什么是普洱茶生茶,什么是普洱茶熟茶,两者之间又有哪些区别呢?普洱茶发展简史《茶经》云:南方有嘉木。
所谓嘉木,即茶也。
在中国茶区乃至全世界的茶叶种植的版图上,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乃是茶叶生产、种植的重地,甚至被授予“世界茶源”之尊称。
随着云南普洱茶古树茶、山头茶等概念的兴起,云南普洱茶产地逐渐透明化,被茶客所知。
此外,还有部分普洱茶产地名山因生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茶王树”,该地也就成了中外各行各业专家前来朝拜的圣地。
这些现存的古树茶植株,也记录云南普洱茶史发展历程,是云南先民种植茶树的活档案。
就近百年以来的普洱茶发展,业界人士将其分为主要的三个代表时代,即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茶。
号级茶——是指从上世纪初起至1938年创立的“中国云南茶业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止期间的私人茶庄制茶的产品。
主要茶品有:百年同庆号(有马龙、双狮)、贡品同庆号、福元昌号(有紫票、红票、蓝票)、宋骋号(有红票、蓝票)、孙羲顺、贡品同兴号(有厚纸、薄纸)、宋骋敬昌号、敬昌号、江城号、同昌号黄文兴、同昌黄记(有红票、蓝票)、杨骋号、普庆号、车顺号、鼎兴号(有红票、蓝票)、易武兴顺祥号、易武永茂昌、福禄贡、思普贡茗、群记圆茶、猛景号、新兴号、云南河内号等等。
印级茶——从1938年中茶公司成立后,生产首批红印圆茶为开始,至1967年,在这期间生产的茶品为印级茶。
以中茶公司成立为起点标志,从私人茶庄为主导转变成以国家政府工厂为主导生产茶叶,是一个重大转变,生产的规模和方式、产品的质量和包装特点等都有与号级茶的时代不同,至1967年中茶牌圆茶改为七子饼茶后才有标志着印级茶时代的结束。
主要茶品有红印圆茶、绿印圆茶、无纸红印、无纸绿印、大字绿印圆茶、小字绿印圆茶、黄印圆茶、圆茶铁饼等,按资料介绍印级茶大多数茶品都是勐海茶厂制造的。
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故事
![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dff15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0.png)
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故事
普洱茶是中国特产的一种古老的茶叶,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据史书记载,普洱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
在中国古代,普洱地区是茶叶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很多茶
叶都通过这里进行流通和交易。
普洱茶最早是由勐海、勐库两县产出,因当地手工制作精细,茶
叶品质极高而闻名。
后来,普洱茶的制作方法也传播到其他地区,如
临沧、思茅等地也开始种植和制作普洱茶。
普洱茶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需要经过采摘、晒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多个步骤。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茶叶的发酵,经过一段
时间的存放和压制,茶叶内部的酶类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了特
殊的香气和口感,使得普洱茶独具风味。
普洱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很多家庭
都有一个专门用来存储普洱茶的茶室。
茶室中会放置一些瓷罐或陶罐,用来盛放普洱茶,以便保存和熟化茶叶。
茶室里的茶壶也非常讲究,
一般会选择紫砂壶来冲泡普洱茶,因为紫砂壶材质独特,可以更好地
保留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普洱茶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喝饮茶时要砸茶。
砸茶是指将
普洱茶叶击碎一部分,将茶叶与茶汤充分混合,使茶汤更加浓郁,口
感更加丰富。
砸茶的工具一般是用木制或石制的砸茶块。
普洱茶在中国茶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是许多茶叶爱好者追求
的对象。
它不仅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着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成为了中国茶叶的一张名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大 家知 道 地
,
,
根 据世 界 地质学界 公 认 的 大陆 飘 移论 大 约 二
,
亿五 干 万 年 前 地 球 上分 为 两 个 大 陆 即 冈 瓦 纳 和 劳 亚 中 间 为海水 相 隔 亦地 中海 经 过 西 南 亚直 达泰 提 斯
海 当 时中 国 和 印度不在一个 大 陆板 块
而 深 分枝 由稀而 密 发 芽 由早 而 迟 新 梢增 长加 快 直 到 现 在栽 培 的茶林
,
,
,
,
。
其 次 从茶树生 长 的 自然 环 境和 自然条件来分 析
,
,
。
众 所周 知 包 括 野 生茶树 在 内的 所有 植 物 乃 至 整 个 生
、
,
物 的 生 长 都 受 到 一 定 自然 条 件 的 限制 和 影 响 即具有 良好条 件 和 环 境 的就 生 长 繁 衍 不 具 备 自然 环 境 和
,
。
6 属 5 0 多种 我 国 就有 1 5 属 4 繁 多 它 们是第 四 纪 冰 川 劫后 的幸 存者 现 今世 界上有 山 茶 科 植物 1 0
。
,
0
多种
,
,
其 中大部 分布 于 云 南 及 西 双 版纳 印度的 情 况 怎 么 徉 呢 ? 古 地质学 研 究 告诉 我 们 印度 的 产 茶 区 系喜 马 拉雅 山 南 坡 当 时还是 大海 不 可
, , ,
。
,
。
三 百 多 年 前 当茶 叶 第 一 次 运 到 英 国 时 人 们还 不 知其 用 途 竞被作为时髦 的 冷盘菜 吃 了
, ,
。
第 三 从古 地 质 史 与 古植物 学 来分 析 更能看 出 云 南 西双 版纳是 茶树原 产地 的可 靠 依 据
球 上 的 植 物分布有一 定 区 系 与地质史 古 植物学密 切 相 关
。 。
再从 古气候 考 察 更 能说 明间 题
、 、 、 。
,
。
据 古 地 质 学 家考证 在 距今
,
1
.
8
亿年 至
1 3
.
亿年前 裸 子 植 物发 展 迅
,
,
速 真蔗 苏铁 银 杏 松柏生长繁 茂 第三 纪 出 现 了 山 茶 等被子植 物 但 在 第 四 纪 的 几次 大冰期中 地 球 上 的
,
,
,
自然条件 的就 无 法生长 即 使暂 时生长 了也 会逐 步消亡
则
。
,
。
这 是 不 以 人 们的意志 为转移 的 自然 规律 和 生 长 法
云 南 尤 其是西 双 版纳具 备 了野 生茶 树 和 大 量栽培 茶林 获 得很 好 生 长的 十分 优 越 的 自然环 境和 自然 条
, ,
,
件
。
西 双 版 纳 是我 国 地 处 北 回 归 线 以 南 的 古老 茶 区
”
,
“
”
。
,
,
~
,
.
177
重 视 的是 在 云 南西 双 版 纳 动 海县 先 后发现 的两 株古老 的 野 生 大 茶 树
,
。
它 是 论 证 茶 树原 产 于 云 南 西 双 版 纳
、
.
的最 直接 最重 要 的证 据 分析 含 咖 啡 碱
,
、
。
Hale Waihona Puke 196 2年2月 2 4
,
日 茶 叶 科研工 作者 张顺高 与刘 献荣 在 动 海县 巴 达 区 贺 松 乡 的 小
,
。
气候 属北 热带 和 南亚热 带 型 热量丰 富 雨 水 充 沛 无
、 、
.
,
严 寒 酷暑 基 本 无 霜 全年雾 日多 相 对 湿 度大 光 热 水 土 的综 合效 应 在 全 国 茶 区 中是绝无 仅 有的
, ,
,
,
,
、
因而
这 里 的 气候 和 土壤是 最 适 宜 种 茶 最 适于茶 树 的 良好 生 长 尤 其 是 为大 叶茶树 的 繁衍提供 十分 优越 的 自然 条件
经 》说
:
。
《 神 农本 草
,
” 茶 生 益 州川 谷 山 陵 巴 旁 凌 冬 不 死
“
,
。
陆 羽 《 茶 经 》云
: “
茶者 南 方 之嘉木也 一 尺 二 尺 乃 至 数十 尺 其
。
,
,
巴 山峡 川 有两 人 合 抱者 … …
”
。
茶 叶 之 所 以 自古就得 到 世 人 的 喜爱 这 是 因 为 饮 茶有益 于 身 心健康
许 多 植物种 被 毁灭
,
,
。
据 研 究 云 南南 部 很 多地 方 未 受到 冰 川 的 袭击 西双 版纳 是未 受 袭击 和 影 响的重 要 地
,
、
,
,
区 因 而保 存 了 许 多古 老 的植 物 种 如木莲 望 天 树 黄缅桂 龙 脑香 苏铁
。
、
、
、
、
树戴 等 山 茶 科 植物 分 布 广 种 类
,
,
、
,
,
,
.
唐
。
代 以 后 我 国 的 茶 叶及 其栽培技术 随 着 中外 文 化 交 流 的 加强 便 传播 到 亚洲 四 邻及世 界各地
,
,
,
。
然而 我 国的茶叶业最早 又 源 于 哪里 ? 世 界 茶树 的原产 地 在什 么 地 方 ? 这 是个 十 分重要 的 学 术 间 题 多
,
年来 中外 学 者仁 者 见 仁 智 者 见 智 众 说纷 纭 没有定论 有 的学 者根 据一些 不 完全的资料 认 为原产地在 印
,
,
能有 古老 的 山茶植物 也 就 不 存 在 冰 期毁灭 与 否 的 间题 诚 然 更 不可 能 是 茶 树 的起源地 据史书记载 印度 茶 是公元 过去 的
.
,
。
,
。
,
17 80
年 由我 国 广州 运去茶 籽后才 开始 种 植 的 迄 今 不过 两百多 年 的历 史 欧 洲 的茶 也 是从 中 国 传
云 南 普 洱 茶及 其在 世 界 茶 史 上 的 地 位
云 南省 社 会 科 学院 历 史 研 究 所
茶 叶 是世 界 上 最 好 的饮料 之 一
。
王鼓之
,
。
除饮 用功能 之 外 它还 有 防病健身 的效 用 因 而 越来越 引 起 世 人 的关 注
,
,
,
和重视 全世 界 计有 四 十 多 个 国 家种植茶 叶 但 主 要产 区 在亚 洲 其 产 量 约 占世 界 总 产 量的百分 之七 十 五 以
,
。
。
,
。
一 西 双版 纳 是 世 界 茶 树 的 原 产 地
茶 在 古代称茶 又 名梗 菠 茗 并 皋 芦 等 相 传早在 四 千 多年前 我 国就 用 茶 叶来治 病 将其视 为 祭祀的 珍品
。
、
,
、
、
、
、
。
,
秦 汉 之后 饮 茶 之 风 逐渐 传 开 公 元 前 5 9 年 王 褒在 《 憧 约 》 中 已 记有 武 都 买 茶 杨 氏担荷
、
198 2
年连 续 三年
在 滇南 的茶 树资源 考察 共发 现 了 1 8 个 茶 树新 种 它 们都分布在西 双 版 纳 及 其 周 围
⑤
这说 明 西 双 版 纳是 云
,
南 大 叶 种茶的 发 源 地 也是古 老 的普 洱茶 的故 乡
, ,
茶 树 在植物 学上属 茶 科 共 约 2 3 属 30 8 余 种 其 中约 有
据植 物 分
198 0
该 地 附近 发现一株更 大 的 野 生 茶 树 主 干 围 粗
类 学 家张 洪 达 先 生 鉴定 为大 理 茶种 ( 系 )
, , ,
。
3
.
8
米 高 3 4 米 年 代 相 当久 远 估计 在 千 年 以 上
,
云 南 省 茶 叶科 学 研 究 所通 过
,
。
年
、
19
1 年 8
。
。
,
,
,
: “
,
。
,
、
痢菌 在 茶 叶 中 浸 数分钟 后 就失去 活 动 能力 茶 能 沉淀 可溶 性 蛋 白质 糖 可 增 强 血 管壁 的 强度 等 红茶 中所 含 单宁 比 绿茶要少一 半 茶 中 还 含有茶 碱 能 溶解脂肪 消 食 解腻 此 外 茶中还 含 有少量的 维 生 素 B 1
生素
。 。 。
,
《 茶经 》
,
,
叙述 了茶 的历
宋徽 宗的 《 大 观 茶
。
论 》 则进一 步 把 制 茶 工艺 详 细分 为二十条 可 见 当时 的制 茶 业 已 发 展 到 相 当 的 高度 了
, ,
然 而 我 国 的 饮 茶 习 俗 是 古 代 从 南方传 入北方 的 茶最初 是直接 采 摘 野生茶 叶作 为药 用或 饮用 的 据 科学 工 作者研 究 认为大 约 二千 多年前 开 始 人工栽 培茶树 公元 三 世 纪 前 四 川植茶 已 相 当流 行
奈最 先 所 定 的 茶 树学名 h e 一 s in 意 即 中 国茶 树 在我 国 史 书 上 有关野 生 大茶树早有记载 最 可 T a 宝贵 的 是 建 国 以 来 在 云 南 境 内 发 现 了许 多野 生大茶树 是 我 国迄今 发 现 野生 大茶树 最 多 的省份 特 别 值 得
.
。
。
“
度 而 越来越 多的 中外 学 者 根据 多 学科的综合 考察研 究 则 认 为茶 树 的 原 产地 在 中 国 云 南 的 西双 版纳⑧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