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茶叶市场概况分析
2015年茶具行茶叶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茶具行茶叶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886cd83186bceb19e8bb59.png)
2015年茶具行茶叶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月目录一、茶具行业概况 (3)1、行业现状 (3)2、行业竞争格局 (4)二、茶叶行业概况 (5)三、行业监管及相关产业政策 (6)1、行业管理体制及主管部门 (6)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产业规划及政策 (7)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8)1、有利因素 (8)(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8)(2)国民购买力水平提高 (9)(3)消费者对健康、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10)2、不利因素 (11)(1)行业标准的缺失,总体技术水平偏低 (11)(2)市场价格体系混乱,品牌影响力不足 (11)五、行业进入主要障碍 (11)1、品牌形象 (11)2、产品设计 (12)3、质量标准 (12)4、营销渠道 (13)5、资金实力 (13)一、茶具行业概况茶具制造主要是茶具的研发设计、茶具生产及茶具销售。
茶具根据产品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陶瓷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金属茶具等;根据产品用途的不同,分为茶杯、茶壶、茶勺、茶盖、茶碟等;根据茶艺冲泡要求可划分为煮水器、备茶器、泡茶器、盛茶器、涤洁器等。
陶瓷茶具,包括陶具、瓷具、紫砂具等,属于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中的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
日用陶瓷工业属于传统工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用陶瓷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并已发展为完全竞争行业。
我国日用陶瓷制造依托于传统生产技术和人力成本优势,行业发展迅速,其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
1、行业现状茶具是我国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随着我国人民饮茶的风俗而开始出现。
茶具与茶叶是互补产品,茶具的需求量主要受到茶叶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茶叶产量不断增长,行业产值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茶具市场规模也一直保持着增长势态。
据行业统计,到2012年,我国茶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74亿元,较2011年同比增长29.4%。
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驱动下,茶具行业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2012年茶具生产规模已达到189.5亿元。
2014年中国茶叶产销报告及2015年形势预测_梅宇
![2014年中国茶叶产销报告及2015年形势预测_梅宇](https://img.taocdn.com/s3/m/42cacda8960590c69ec376f9.png)
为帮助中国茶叶行业认识、适应当前的茶业经济新常态,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汇总2014年行业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部发布的相关数据,现发布《2014年中国茶叶产销报告及2015年形势预测》。
具体如下:一、2014年全球茶叶市场概况(一)生产总量再创新高。
2014年,全球茶叶产量502.6万吨,比2013年增长0.6%。
从地区看,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4.7%,非洲占13%,与2013年基本持平。
从国家看,中国茶叶产量209.2万吨,比2013年增长10.33%,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1.6%,比2013年略有增长。
茶叶产量位居前十的其他国家分别是: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国。
(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二)出口总量略有减少。
2014年,全球茶2014年中国茶叶产销报告及2015年形势预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5年6月50TEA WORLD2015/06茶世界叶出口量182.5万吨,比2013年减少3.5万吨,下降2%。
其中,肯尼亚茶叶出口4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033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斯里兰卡出口31.8万吨,比2013年增加8686吨,位居第二;我国出口30.1吨,比2013年减少3万吨,名列第三。
排在第6-10位的茶叶出口国分别是:印度、越南、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乌干达、马拉维、坦桑尼亚。
(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三)进口总量小幅下降。
2014年,全球茶叶进口总量166.3万吨,比2013年减少4.4万吨,下降2.6%。
其中俄罗斯进口15.4万吨,是最大茶叶进口国;巴基斯坦进口茶叶13.8万吨,比2013年增加1.1万吨,位居第二;美国进口茶叶12.9万吨,位居第三。
世界其他主要茶叶进口国包括:英国、埃及、独联体国家(除俄)、迪拜、伊朗、阿富汗、摩洛哥。
(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回顾2004-2013年的十年间,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茶叶产量以年均4.08%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茶叶消费量以年均3.81%的速度增长。
茶叶市场调研报告
![茶叶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c2921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4.png)
茶叶市场调研报告茶叶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一、前言: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的产品“恩施玉露”作为恩施的三大名片之一,于196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在恩施属于全国著名茶叶基地,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蒸汽杀青自动化生产线一条和拥有年产1500吨富硒绿茶精制生产线,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又有鹤峰、利川、咸丰、宣恩等众多市、县品牌与之竞争、抗衡,使得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恩施玉露”于恩施州内销售并不理想,为树立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英雄形象;增加“恩施玉露”在州内销量,并使“湖北省茶叶学会金奖产品”、“湖北省第三届十大名茶”、“第七届中茶杯一等奖”、“湖北第一历史名茶”的名誉真正深入民心;我们做此次调查让决策者更好的了解州内茶叶市场和对茶叶改进提供决策。
二、调查目的:1、了解恩施玉露现行的市场占有率及营销状况;2、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优劣势和营销手段;3、确定“恩施玉露”在消费者中的地位。
三、调查方法:1、走访调查:小组成员拟定好调查提纲对消费者、经销商、专卖店、茶楼高层管理进行;2、问卷调查:对市内的主要消费和经营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封闭试加当场访问。
调查问卷的分发在消费者休息地和茶馆等地有目的的发放并现场收回,有效率99%以上;3、观察法:对大型超市的茶叶品种和价格作比较;4、二手资料:对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的历史或者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广大网民对产品的看法或者意见。
四、调查结果分析:全部调查的结果由所有成员汇总后进行分析,调查问卷的分析是问卷统计后由小组分析。
走访调查结果与分析:本调查小组分为8人并各自对商家或专卖店进行走访,得出以下结果并做相关分析:1、通过对市区内广大市民走访,他们为什么喝茶喜欢喝什么口味的茶时,许多三十到五十岁年龄阶段的人士反映,他们喝茶是因为从小长在恩施的产茶地,喝茶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白开水他们看到就感到“不对劲”他们有反映恩施玉露是中国为数极少的几家保持蒸汽杀青自动化生产为主的产品,口味比较淡,然而恩施州内的他们大多喜欢口味较浓的炒青,喜欢清苦后的甘甜和回味。
浙江省提出2015年茶叶综合产值600亿元目标
![浙江省提出2015年茶叶综合产值600亿元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5c44793cb90d6c85ec3ac666.png)
备拓展 , 着力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 。
四、努力打造茶叶优势品牌
深入实施茶 叶品牌战略 , 加 大品牌创建 、 宣传和保护 力 度, 鼓励企业打造优势品牌 、 培育驰名商标 , 全面推行茶叶品
牌化经营。深化茶叶 区域品牌整合 , 加强区域品牌服务能力
业 产值 、 精深;  ̄ n q - 产值 和综合产 值分别达 到 1 8 0亿元 、 1 0 0 亿 元和 6 0 0亿 元 , 名 优茶集 中加 工 比重达 到 6 0 %, 年销 售
精深加工企业 , 省及地方 财政 给予重点扶持。 龙头企业从 事茶 叶初加工所得 , 按 国家有关规定免征企 业所得税 。对于从事茶叶精深加工终端 产品开发 的龙 头企 业, 经认定为 国家 高新 技术企业 的, 减按 1 5 %征 收企业所得
、
总体 要求
税。 争取通过 5年努力 , 实现夏秋茶 资源利用率 比 2 0 1 2年提 高1 0 个百分点 。 继续推进初制茶厂优化改造 , 加强茶 叶连续
浙江省提出 2 0 1 5 年茶叶综合产值 6 0 0 亿元 目标
茶产业是浙江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 ,在发展山区经济 、 促进农 民增收 、 推进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近年来 , 各地 积极调整优化茶类结构 , 扎实 推进 茶叶标准化 、 生态化 生产 和产业化 、 品牌化经营 , 着力培育 区域公共品牌 , 茶产业 取得 了长足发展。但是 , 仍存在茶树 品种和茶产 品结构不够 合理 、 夏 秋茶资源利用率低 、 茶深加工及新 产品产业化开发 相对 滞后等问题 ,特别是在 当前全 国茶叶生产规模 迅速扩 大、 技术水平 不断提高 、 茶叶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 必须加 快转 变发展方式 , 提升茶产业层次 , 提高茶产业综合 产 出率 和效益 。2 0 1 2年 1 1 月,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 , 就提升
龙井新茶国际市场调研报告
![龙井新茶国际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f8bc30ccbff121dd368377.png)
2015年龙井新茶国际市场调研报告报告摘要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随着中国茶叶的发展,各个国家都十分青睐中国的茶叶。
每年有大量的茶叶出口到世界各地。
井茶具有减肥作用,起到瘦身的效果,喝龙井茶还能使头脑清醒,利于日常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注重身体健康,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喝茶来保持健康。
龙该研究报告着眼于2015年龙井新茶在国际市场中的状况,全面反映龙井新茶的价格趋势和品种情况。
关键词:龙井新茶、价格趋势、品种龙井茶是我国著名绿茶。
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两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
萧山是浙江龙进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
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
西湖龙井的品种分为群体种、龙井43、平阳早、大佛白龙井、迎霜、浙农117和139、乌牛早这几个品种。
龙井茶的品质特点介绍龙井春茶特点龙井春茶里的特级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的外形都是属于扁平光滑的,色泽呈嫩绿,体表没有茸毛,汤色也显得明亮嫩绿,茶汤有一股清香或者是带着嫩栗香,还有一些会有高火香,品尝起来清爽、浓醇,泡完后,叶底是嫩绿色的,而且还是完整的。
龙井茶等级不同品质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以上介绍的是顶级龙井茶的特点,而其他等级的龙井茶也会根据级别的下降也有所不同。
龙井茶的级别越高,外形色泽越鲜绿,从嫩绿到青绿再到墨绿,茶身也会是从小到大,茶条从光滑到粗糙,茶香从嫩爽到浓粗,龙井四级的茶会有粗味,叶底颜色从嫩黄到青绿再到黄褐。
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6b796e011ca300a6c3905a.png)
一、出口贸易概况100多年以前,中国茶叶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
1900年,印度茶叶出口量8.7万吨,首次超过了中国的8.37万吨,此后,印度占据茶叶出口第一大国达90年。
是年,全世界茶叶出口量27.48万吨。
1907年,日本绿茶在美国市场首次超过中国,此后,日本茶叶在美市场不断扩大。
1913年,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茶叶出口8.68万吨,首次超过中国的8.27万吨,跃居世界第二。
此后,中国一直落后于斯里兰卡。
1917年,Raymand C.Naekay在美国《茶与咖啡贸易杂志》上发表题为《中国与印度的茶叶贸易》的文章,详细解释了中国茶叶由25年前居世界首位,而后一年不如一年,逐步衰落的四个原因。
一是生产者缺乏协调的组织;二是栽培茶叶不用科学的方法;三是税收的繁重;四是政治上的骚扰……而印锡茶政府能够用全副的精神去奖励,而且能够用科学的方法从事栽培制造技术的改良……所以华茶市场就渐渐被人所蚕食了。
196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委员会设立“政府间茶叶协商小组”,次年成立“茶叶消费促进小组”。
1976年,“国际茶叶宣传协会”成立。
1976年下半年-1977年5月,国际市场出现罕见的茶叶旺市,红茶价格上涨200-300%,绿茶价格上涨70%,这是由于南美咖啡遭受严重霜冻大量减产的影响。
1984年,国际市场茶价狂涨,因印度国内供应紧张,于上年12月下令限制CTC茶叶出口。
这年中国茶叶出口量13.93万吨(不含台湾,红茶7.2万吨),首次超过1886年的13.4万吨的最高纪录。
1987年,茶叶出口口岸公司由3家发展到18家。
由于各口岸公司各自为政、争购货源、抢占市场,导致茶价大跌,市场混乱,外商无所适从,对中国茶叶失去信心。
1993年9月,瑞典歌德保号沉船珍品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瑞典东印度公司船只从广州装运中国茶叶和瓷器于1745年在瑞典近海沉没。
1984年打捞出370吨中国武夷茶叶共2000多只茶箱和罐装茶及一些茶杯茶壶等。
茶叶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
![茶叶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cc195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a.png)
茶叶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一、市场概述茶叶市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拥有众多茶园和茶厂,以及不同种类的茶叶品牌。
当前,茶叶市场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深入分析市场环境和趋势,以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二、市场细分茶叶市场的细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年龄、性别、收入、地区等。
根据茶叶的品种和消费群体,可以将茶叶市场细分为绿茶市场、红茶市场、乌龙茶市场、普洱茶市场等。
不同品种的茶叶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三、消费者分析消费者是茶叶市场的核心,其需求和购买行为直接影响了市场的走势。
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其需求和购买行为也不同。
例如,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时尚、便捷的茶饮料,而中老年人则更喜欢传统的茶叶。
此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牌、质量、价格、包装等。
四、竞争者分析茶叶市场的竞争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茶叶企业,另一类是新兴的茶饮料企业。
传统茶叶企业以大益、龙井、碧螺春等为代表,其优势在于品牌知名度高、生产工艺传统、产品品质稳定等。
新兴茶饮料企业则以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等为代表,其优势在于创新、品牌营销力度强、渠道广泛等。
五、市场机会与挑战当前茶叶市场面临着许多机会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茶叶市场的挑战也不断增加。
例如,一些新兴茶饮料品牌通过大规模营销和渠道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给传统茶叶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此外,茶叶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存在一些产能过剩的问题。
六、营销策略建议针对茶叶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可以提出以下营销策略建议:1. 产品创新。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推出创新的产品,如低糖茶饮料、功能性茶饮料等,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 强化品牌建设。
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加强品牌传播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茶园面积全球第一,但平均单产倒数第一!刘仲华院士谈深加工
![茶园面积全球第一,但平均单产倒数第一!刘仲华院士谈深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a87143023186bceb18e8bb8c.png)
茶园面积全球第一,但平均单产倒数第一!刘仲华院士谈深加工目前,我国茶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不高。
中国茶产业要通过资源创新、加工技术创新等,研发出广受国内、外市场消费者欢迎的茶产品,进而实现茶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茶叶深加工肩负着茶产业发展的责任和希望。
刘仲华院士(茶界第二位院士)是我国茶叶深加工领域带头人,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刘仲华院士在2019年中国(深圳)茶业科技年会主题报告一、中国茶产业与深加工现状1998—2018年,全球8个主要产茶国(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中仅有中国保持了茶园面积和产量持续的增长。
1、中国茶产业现状2017年,中国茶园面积为4272.8万亩,中国干毛茶产量为2,496,411吨。
2018年,中国茶园面积为4395.6万亩,中国干毛茶产量为2,616,002吨。
其中,我国2018年各省茶园面积前5位依次为:贵州(684.3万亩)、云南(666.8万亩)、四川(545.1万亩)、湖北(449.0万亩)、福建(310.8万亩)。
2018年,我国共出口茶类总量为36.47万吨,出口金额为17.78亿美元。
其中,出口花茶(0.69万吨,0.66亿美元,均价9.57美元/kg),绿茶(30.29万吨,12.23亿美元,均价4.04美元/kg),乌龙茶(1.90万吨,1.80亿美元,均价9.52美元/kg),普洱茶(0.30万吨,0.28亿美元,均价9.44美元/kg),红茶(3.30万吨,2.81亿美元,均价8.50美元/kg)。
综上,我国绝大部分茶是国内消费为主。
其中,茶叶消费形式为喝掉、存茶陈化、收藏投资,还有不少成为库存茶。
2、中国茶产业尴尬2015—2017年,世界茶叶生产前12位国家有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日本、孟加拉等。
茶叶分析报告(共6篇)
![茶叶分析报告(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b6ea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b.png)
茶叶分析报告第1篇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中国茶叶销售额由 2014 年的 1669 亿元逐渐提升至 2019 年的 2740 亿元,5 年 CAGR 达到;拆分量价来看,量价齐升是过去 5年发展的主旋律:从销量角度看,中国茶叶销售量由2014年的160万吨持续提升至2019年的206万吨,5年CAGR达到;从单价角度看,中国茶叶单价从 2014 年的元/kg逐步抬升至 2019年的元/kg,5 年 CAGR 达到。
展望未来,我们判断到2023年茶叶行业销售额有望达到 3753 亿元,未来 4 年 CAGR 将达到8%,其中量价齐升仍为扩容的主旋律,预计量/价未来 4 年 CAGR 将分别达到5%/3%。
茶叶分析报告第2篇竞争格局趋于离散。
根据统计当前我国茶叶企业总数接近 7 万家,其中规模企业为1,600 余家,仅 87 家企业总资产超过 1 个亿,6 家企业总资产超过 10亿,而其中的大部分都还是中小型私营企业,真正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从种植到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业内流传的“7万家茶企不敌一家立顿”更是折射出我国茶叶行业面临国际巨头时的无奈,以及社会对诞生本土大型品牌企业的渴望。
茶叶分析报告第3篇结合 Euromonitor以及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9 年我国茶叶行业 CR5仅为,CR10仅为,远低于同期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水平(2019年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茶叶 CR5 分别达到42%/74%/35%,基本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从趋势上看,我国茶叶行业集中度边际趋于分散,CR5 由 2016 年的逐渐下降至 2019年的,其中行业龙头大益茶的市占率更是从 2016 年的逐年下滑至 2019年的,即将上市的中国茶叶市占率则从2016年的逐渐提升至2019年的。
茶叶分析报告第4篇→世界茶叶产销形势报告(上、下)作为全球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产业在2020年也经受了巨大考验。
茶叶的国内外市场分析与趋势报告
![茶叶的国内外市场分析与趋势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3607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c.png)
茶叶的国内外市场分析与趋势报告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本报告将对茶叶的国内外市场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的市场趋势。
一、国内市场分析茶叶在中国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品。
中国人民世代饮茶,茶文化深入人心。
据统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国家。
茶叶的销售渠道广泛,包括超市、茶叶专卖店、电商平台等。
不同地区的茶叶种类和口味各有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茶叶市场的主要趋势是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追求。
人们对天然、有机和绿色茶叶的需求逐渐增加。
许多茶企纷纷推出高品质的茶叶产品,满足了这一需求。
此外,茶叶的多样化也是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
以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为代表的茶叶品种丰富多样,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
同时,茶叶与其他食材的混合,如花果茶、奶茶等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国外市场分析茶叶也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茶叶的出口量一直稳定增长。
中国茶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品质闻名于世。
主要的茶叶出口国包括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等,这些国家对中国的绿茶和红茶需求较大。
近年来,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加剧。
尤其是来自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国家的茶叶产品。
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和茶叶品种差异使得市场更加多样化,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也更大。
国际市场上的茶叶趋势与国内市场相似,消费者更加关注茶叶的品质和健康属性。
此外,对包装和品牌的注重也增加了茶企的市场竞争力。
茶企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市场趋势展望从国内外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茶叶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一些市场趋势的展望:1.健康茶饮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有机和绿色茶叶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茶企应加强质量控制,提供具有健康属性的茶叶产品。
2.茶叶的多样化将成为市场的关键。
茶企可以探索与其他食材的混合,推出更多口味多样的茶叶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国际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2f791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9.png)
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茶叶是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饮料,其历史已经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拥抱,茶叶市场也在不断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本文将对全球茶叶市场进行分析,包括茶叶的消费和生产情况、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茶叶进出口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
1. 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全球茶叶的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阿根廷等国家,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的数据,全球茶叶产量在2019年达到了526.4万吨,其中中国生产了232.4万吨。
在茶叶的消费方面,中国同样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其次是印度和英国。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从饮料到礼品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中国每年的茶叶消费量也非常可观。
根据研究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的报告,全球茶叶市场在2019年的价值为21.33亿美元,其中中国茶市场占据了总销售额的40%。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随着全球茶叶的受欢迎度越来越高,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全球茶叶市场在2027年有望达到3097亿美元的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8%。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茶叶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广泛应用。
对不同茶叶品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尽管传统茶叶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但现在更多的人在寻找特殊口味和品质的茶叶。
例如,花草茶、果汁茶和混合茶等新品类已经迅速成长,成为茶叶市场的新宠。
此外,茶叶的保健功能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原因。
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品种因为其独特的保健功能在市场中受欢迎。
另外,在消费结构上,茶袋袋泡茶、罐装茶和即饮茶以及碎茶等类型的茶叶是全球消费者偏爱的茶叶类别。
其中即饮茶的需求量因为其方便和健康而有了增长。
3. 茶叶进出口虽然全球茶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茶叶的进口和出口也在不断变化。
茶叶进口和出口国的主导地位过去由英国和印度维持,中国近几年也在茶叶出口领域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2015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
![2015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36051d763231126fdb1108.png)
2015年我国茶叶产销形势通报2015年,我国茶叶生产总规模继续保持惯性扩张态势,茶叶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生产价格表现出下滑态势,但出口量稳中有升,茶叶电子商务规模在不断扩大。
2015年产销形势具体如下:一、产业规模惯性扩张,小茶类发展速度加快据估,2015年全国茶园总面积可达4316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同比增长4.2%。
其中开采面积约3387万亩,增加228万亩,增幅7.2%。
全年干毛茶总产量约为227.8万吨,同比增长8.9%。
其中,名优茶99.3万吨,增加9.1万吨,增幅10.1%;大宗茶128.5万吨,增加9.5万吨,增长8%。
绿茶产量稍有增长,达140万吨;红茶、黑茶(不含普洱茶)产量增长幅度达到10%以上,产量分别为25.3万吨、17.7万吨;乌龙茶产量25万吨,增长4.7%;白茶增产50%以上,超过了2万吨。
全年干毛茶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70.1亿元,达到1519.2亿元,增幅12.6%,其中,名优茶产值1038亿元,大宗茶产值481.2亿元。
贵州、四川、浙江和陕西干毛茶产值分别增加49.8亿元、27亿元、18.6亿元和16.5亿元。
综合产值估计达到3078亿元,增长3%。
二、生产结构调整优化、茶叶市场总需求放缓一是茶园结构优化,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达56.5%;有机茶园面积比例提高0.3个百分点,达6.2%。
二是茶类结构优化,干毛茶产量中绿茶、乌龙茶占比有所下降,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比例有所上升,六大茶类比例更加均衡。
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58.3%的产区整体销量下降或持平,41.7%的产区销量有所增长;92%的产区高档茶销售量下降,下降幅度10-20%不等。
三、茶叶生产价格开始下滑,各茶类市场售价涨落不一今年第2、3季度茶叶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99.4和98.3,为6年来首次跌破100;示范县调研数据显示,春茶价格三年来连续下降;茶叶价格总体平平,毛茶均价为60元每公斤。
茶叶的市场发展与消费趋势
![茶叶的市场发展与消费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a9df6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6.png)
茶叶的市场发展与消费趋势茶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备多种保健功效,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本文将就茶叶的市场发展与消费趋势展开论述。
一、全球茶叶市场概况以茶叶的产量和消费量来衡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
茶叶的消费增长也在不断地推动着茶叶市场的发展。
然而,中国的茶叶市场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在品质上也享有盛誉。
除中国之外,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国家也是重要的茶叶出口国。
二、茶叶市场发展趋势1. 高端茶叶市场的崛起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品质和健康效益的追求,高端茶叶市场逐渐崛起。
高端茶叶以其独特的口感、稀有性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一大批茶叶爱好者。
同时,高端茶叶市场也为茶农提供了更好的销售平台,推动了茶叶行业的发展。
2. 有机茶叶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有机茶叶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有机茶叶的种植和生产过程没有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更加符合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
因此,有机茶叶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3. 茶叶食品化的创新茶叶不仅可以制作成茶饮,还可以制作成各种茶叶食品,如茶叶巧克力、茶叶饼干等。
这些茶叶食品不仅能够延伸消费者对茶叶的品味体验,还能够拓宽茶叶的应用领域,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4. 茶旅文化推动茶叶消费茶旅文化的兴起为茶叶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部分消费者追寻着茶文化的源头,前往茶叶产区进行茶旅,从亲身体验中感受茶叶的魅力。
这种旅游形式不仅推动了茶叶的消费,也为茶叶产区带来了经济效益。
三、茶叶消费趋势1. 多元化的茶叶品类近年来,茶叶品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各种新兴茶品如白茶、黄茶、黑茶等也逐渐走进消费者的生活。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品类。
2. 方便快捷的茶叶产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方便快捷的茶叶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
无论是茶叶袋装产品、速溶茶饮还是茶叶胶囊等,都能够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享受茶叶的需求。
茶叶市场调查报告
![茶叶市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ccf32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f.png)
茶叶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和茶饮料的逐渐流行,茶叶市场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市场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了解市场的情况,我们对茶叶市场进行了调查,并制作了如下报告。
一、市场概况茶叶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其中包括了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黄茶等多种茶品。
根据调查,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茶品种是绿茶和普洱茶,其次是乌龙茶和红茶。
茶叶市场的消费群体较为广泛,包括了各个年龄层的人群,消费者群体具有鲜明的品牌意识。
二、市场竞争情况市场调查发现,在茶叶市场中,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品质竞争茶叶市场上,品质竞争是竞争的核心。
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主要选取品质好、口感佳的茶品。
同时,消费者对消费体验、产品的整体品质也有着很高的关注度。
2.品牌竞争伴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大品牌和小品牌纷纷进入市场。
由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认知度较高,品牌竞争也成为茶叶市场中的重要竞争方式。
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产品质量、品牌口碑等方面。
3.区域竞争茶叶种植和制作与不同地域有紧密联系。
不同区域的茶叶品种和制作工艺各有特点,不同区域的茶叶市场间也形成了区域竞争。
三、市场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展茶叶市场的未来,将会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涉及到茶饮料、茶叶基地旅游、茶具等多个方面。
多元化的市场发展趋势,将会对茶叶市场的相应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
2.品牌建设随着茶叶市场消费者的更加关注品质和品牌文化,品牌建设将成为茶叶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注重品牌文化、品牌定位和品牌口碑的构建,将成为茶叶市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科技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应用新技术将成为茶叶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安装智能茶壶、建设茶园气象站等,都将直接提升茶叶生产和营销效率。
四、市场案例分析1.祁门红茶——品牌传承,规范化生产祁门红茶是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著名的红茶品牌。
该品牌拥有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具有非常高的品牌影响力。
茶叶欧洲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茶叶欧洲市场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7e6d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8.png)
茶叶欧洲市场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茶叶是一种经典的饮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欧洲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茶叶行业也在逐渐成长和发展。
本报告将对茶叶在欧洲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趋势、品类偏好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欧洲市场对茶叶的消费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茶叶的销售额在欧洲市场每年增长5%以上。
截至目前,欧洲茶叶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30亿欧元。
其中,英国、德国和法国是欧洲茶叶消费量最大的三个国家。
3. 消费趋势3.1 健康意识欧洲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茶叶作为一种天然、低热量的饮品备受欢迎。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茶叶作为日常生活中提神饮品的替代品,以及诸如减肥、美容等功效的实现。
3.2 品质追求欧洲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他们更加注重茶叶的产地、种类、年份和加工工艺等方面。
高品质的茶叶,尤其是限量版或稀有品种的茶叶,备受追捧。
3.3 消费场景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家庭饮用外,欧洲市场茶叶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扩大与创新。
例如,咖啡馆推出多种茶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另外,公司和酒店也逐渐将茶叶作为礼品和款待客户的选择。
4. 品类偏好欧洲市场茶叶的品类偏好也有一定差异。
根据市场调研,以下几种茶叶在欧洲市场较为受欢迎:4.1 绿茶绿茶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健康饮品,受到欧洲消费者的青睐。
它具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2 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带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在欧洲市场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它常被用作陪伴糕点和甜点的饮品。
4.3 英式红茶英式红茶以其浓郁的口感和多样化的品牌而闻名。
尽管茶袋式红茶依然持续占据主导地位,但精品英式红茶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4.4 水果茶水果茶因其天然、无咖啡因和多种口味的组合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消费者可以选择花草茶、柑橘茶和草莓茶等多种口味。
5. 挑战与机遇茶叶行业在欧洲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茶叶市场调查报告(5篇)
![茶叶市场调查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0ccaf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d.png)
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茶叶市场调查报告(5篇)在当下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茶叶市场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叶市场调查报告1一、调查结果分析1、调查方向:针对淘宝、京东网络销售平台,包括高中低档多种品类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茶叶畅销品牌,消费者接受程度较高的价格区间,以及购买率较高的包装规格等。
2、调查内容:调查了淘宝、京东多家综合、人气、销量排名靠前的产品和店铺,针对品牌、价格、包装三个内容作重点调查,结果大致如下:(1)品牌:通过对多家店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平台畅销的茶叶以花草茶和乌龙茶为主,在数家店铺中,花草茶和乌龙茶在店铺里占据了极大位置;此外,十大名茶中的铁观音、碧螺春两个品牌的茶叶在网络平台销售情况较为突出。
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次之。
(2)价格:对于价格,我们分别针对礼品茶、散茶进行调查。
①礼品茶:250g的铁观音88元与128元两种价格的包装销路较好,500g 的铁观音250元与350元较为畅销,月销量达到5000多笔;对于250g 与500g两种包装,碧螺春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中较为好卖的价格集中在50~90元、100~200元这两个价格区间,月销量达到20xx笔左右;②散茶:散茶的销售,在网络上销量低下,主要是购买需求问题,网上消费者大多是用来送礼。
(3)包装规格:调查结果表明,包装茶有150g、250g、500g等多种规格,但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就是其中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
3、调查结果分析:综合调查情况来看,畅销的茶叶价格大致都集中在50~500之间,最为好卖的就是100左右、200左右这两个价格。
最为畅销的茶叶品牌就是铁观音,尤其以150元/斤的`铁观音为主,几乎每个店铺都占据了较大位置;对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由于价格普遍偏高,所以销量不是很大,其他品牌则很少见到,只有少部分店铺有陈列。
国家二级茶艺技师论文:中国茶叶行业品牌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排版】
![国家二级茶艺技师论文:中国茶叶行业品牌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排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05075bfe4733687e21aa2a.png)
专业论文中国茶叶行业品牌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姓名:职业:身份证号码:准考证号码:鉴定等级:国家二级(技师)中国茶叶行业品牌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rand marketing & problemanalysis in Chinese tea industry摘要在日前举行的“2015年国际茶业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代表常恺松表示,过去20年,中国的茶产量增长400%,中国的茶产销量已占全球38%,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茶叶大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的茶贡献为54亿美元,印度为34亿美元,肯尼亚为12亿美元,斯里兰卡为10亿美元。
近20年来,中国的茶产量增长惊人,近10年间价格呈上涨之势,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茶叶产销大国。
虽然各国茶产销量不断上升,但是尚缺完整产品统一标准。
中国应该在这方面发挥牵头作用,组织各产茶国共同出台有机茶生产标准体系及评估体系,共建各国茶农信息等。
中国有着六大品牌茶,是全球最重要产茶大国。
源起于中国的万里茶道,为沿线各国实现共赢发挥积极作用。
在构建茶叶产销国际体系上,中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茶叶行业品牌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茶叶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的研究,意图为我国茶叶出口的发展出谋划策。
目录 Catalog一、国内外茶叶行业发展概况及比较1.2中国茶叶行业概况 (4)1.3国内外典型茶叶企业品牌营销对比 (5)二、中国茶叶行业品牌营销的特殊性 (7)2.1茶叶产品质量不易准确描述 (7)2.2茶叶消费具有差异性 (8)2.3茶叶的文化特征 (9)2.4茶叶行业营销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 (9)2.5茶叶品牌营销的周期性特征比较强 (9)三、中国茶叶行业品牌营销的主要问题 (9)3.1信息不对称较严重导致品牌营销效果不明显 (10)3.2品牌推广与整合营销传播缺乏系统性规划 (10)3.3现有产品设计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变化 (11)3.5客户关系管理比较弱 (14)四、中国茶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4)4.1品牌价值随着品牌消费迅猛増加而日渐彰显 (14)4.2消费形态的变迁要求茶叶行业实行变革 (15)4.3茶业营销受新兴技术影响日新月异 (15)4.4茶叶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日趋加快 (15)五、政策建议 (16)5.1政府加强宏观管理,采用综合手段扶持茶叶出口 (16)5.2茶叶品种与产地识别技术的应用模式构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全球茶叶市场概况分析(图) (一)生产总量再创新高。
2014年,全球茶叶产量502.6万吨,比2013年增长0.6%。
从地区看,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4.7%,非洲占13%,与2013年基本持平。
从国家看,中国茶叶产量209.2万吨,比2013年增长10.33%,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1.6%,比2013年略有增长。
茶叶产量位居前十的其他国家分别是: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国。
2014年全球茶叶总生产量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二)出口总量略有减少。
2014年,全球茶叶出口量182.5万吨,比2013年减少3.5万吨,下降2%。
其中,肯尼亚茶叶出口4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033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斯里兰卡出口31.8万吨,比2013年增加8686吨,位居第二;我国出口30.1吨,比2013年减少3万吨,名列第三。
排在第6-10位的茶叶出口国分别是:印度、越南、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乌干达、马拉维、坦桑尼亚。
2014年全球茶叶总出口量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三)进口总量小幅下降。
2014年,全球茶叶进口总量166.3万吨,比2013年减少4.4万吨,下降2.6%。
其中俄罗斯进口15.4万吨,是最大茶叶进口国;巴基斯坦进口茶叶13.8万吨,比2013年增加1.1万吨,位居第二;美国进口茶叶12.9万吨,位居第三。
世界其他主要茶叶进口国包括:英国、埃及、独联体国家(除俄)、迪拜、伊朗、阿富汗、摩洛哥。
2014全球茶叶总进口量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回顾2004-2013年的十年间,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茶叶产量以年均4.08%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茶叶消费量以年均3.81%的速度增长。
但在2014年,由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同时遭遇干旱,使国际供应出现严重不足,这一情况甚至延续到了2015年的第一季度,供不应求似乎为生产国提供了机遇;但从贸易的角度看,由于供求失衡,国际茶叶价格在去年已经上涨近35%,且2015年夏季的茶叶价格进一步上升,因此导致一些国际买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的买家)放缓购买。
》中国各省茶叶市场特征贵州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云南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2014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达595万亩、总产量33.37万吨、综合产值371亿元,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综合产值居全国第三。
其中,普洱茶产量11.43万吨,同比增加1.7万吨,普洱茶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1.3亿元。
全省产值超1000万元的茶企有170多家,超亿元的茶企2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市、区)和30多个国家(地区),茶产业正从一产独优逐步迈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在多年农业部牵头组织的全国茶叶农残交叉检查中,云南茶叶检测合格率一直名列前茅。
据介绍,云茶产品主要有普洱茶、红茶和绿茶三大类,还生产少量的乌龙产。
普洱茶为云南特有,产量达11万吨,约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1/3,普洱茶因其良好的保健养生功效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
多年来,普洱茶连续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2014年品牌价值达52.10亿元,市场竞争力第一。
滇红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茶叶出口的重要产品。
2014年滇红茶产量5万余吨,品牌价值11.61亿元。
目前,云茶企业中有9个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100多个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大益、滇红、下关沱茶、勐库戎氏4家茶企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普洱市荣获“世界茶源”“中国茶城”称号,临沧市荣获“中国红茶之都”称号。
据统计,全省有茶叶初制所(厂)8000多个、精制厂1000多个,精深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二,已初步形成了勐海、凤庆、翠云木乃河三个以茶叶为主的工业园区。
此外,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有2万多个云茶代理店、经销点,营销人员达3—4万人,同时,大益、滇红、澜沧古茶等茶企步入国际市场,在国外设立办事机构,云茶出口量稳步递增。
2014年2014年全省茶叶出口(含转口)近3万吨,创汇近1亿美元。
四川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河南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河南省现有20多个县(区),150多个乡(镇),1400多个行政村有茶园种植,茶农100万人,茶业从业人员120多万,国有、集体、个体初制茶场1200多个,茶叶加工企业300多家。
据业务统计,到2014年底,全省茶园面积230万亩,可采摘面积147万亩,茶叶总产量5.5万t,茶叶产值92.7亿元。
茶叶品牌25个,有10个茶叶品牌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1个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通过省认定的无公害茶叶生笋产基地2.67万hm2, 5家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1家企业鑫通过有机茶生产认证,11家企业评为省级龙头企业。
全省茶农年种茶人均收入1800多元,主产区信阳狮河区茶农年人均种茶收入达4600元,占当地农民收入的70%。
河南省茶叶种植面积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河南省茶叶产量2014年,湖北茶叶产销两旺,面积、产量、产值创历史新高。
预计全省茶园面积438.6万亩左右,较上年增加24.1万亩,增长5.8%;全省采摘面积340万亩,较上年增加45.6万亩,增长15.5%,茶叶总产量18.8万吨,较上年增加1.6万吨,增长9.3%;茶叶总产值125亿元,较上年增加14.3亿元,增长12.9%。
全省茶叶均价达50元/ kg,比上年均价49元/ kg提高1元/kg,增长2%。
从茶类来看,全省各地积极适应市场新变化、新需求,加大了红茶、砖茶、乌龙茶等多元化新产品开发的力度,据初步统计,全省红茶、黑茶、乌龙茶总量6.86万吨,较上年增加2.17万吨,增长46.3%。
其中,黑茶开发势头强劲,产量达3.25万吨。
仅咸宁市就达1.9万吨,原料里茶价格2.5-3元/斤,面茶价格4-6元/斤,分别比上年每斤上涨0.5元和1元。
红茶开发力度不减,产量达3.21万吨,较上年增加0.83万吨,增长29.3%。
红茶新产品快速面向市场,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乌龙茶持平市场渠道拓展,我省乌龙茶产量与上年持平,销售网点分布北京、武汉、福州、沈阳、上海、香港等10多个省会城市,产品畅销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产茶季节来看,春茶产量9.6万吨,比去年9.1万吨增加5000吨,增幅5.49%,春茶产值76亿元,比去年72.8亿元增加3.2亿元,增幅4.4%。
夏秋茶量价齐增。
全省夏秋茶产量15.5万吨,较上年增加2.4万吨,增长18.3%,产值49亿元,较上年增加10亿元,增长25.6%。
从出口来看,据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4年湖北省茶叶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全年茶叶出口量达8372吨,比上年6505吨增加1867吨,增幅达28.7%;茶叶出口额8892万美元,比上年7644万美元增加1248万美元,增幅达16.3%,全省茶叶出口均价10.6美元/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
全省共有10多家出口茶企,产品远销欧盟、非洲、东南亚、美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
湖北省茶叶种植面积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湖北省茶叶产量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市场特征分析广西气候高温多湿,气候与茶树生产季节同步,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由于春季回暖快,茶树萌发早,特早芽茶树品种可在2月中旬上市,比江浙茶区早上市30-40d,采茶期长达9-10个月,每年比长江中下游主茶区多采2-3个月。
目前广西茶叶区域布局包括桂西凌云白毫茶区,桂东北名优绿茶区,桂东六堡茶区,桂东南早春名优茶和茉莉花茶区,桂南特种茶叶开发区等五大茶因’〕。
2014年广西共有13个市48个县(区)种有茶叶,茶园总面积112万亩。
春茶是全年茶叶生产的亮点,早春名优绿茶“上市早,品质优”的特点在全国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主要产品有毛尖、毛峰、螺形茶、扁茶、芽茶、针形茶等;红茶是近年快速发展的茶类,昭平、凌云、灵山、三江等茶区初步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桂东茶区红茶产量已经占到产量的半数以上。
近年来广西继续调整茶叶生产结构,各大茶类全面发展,产业效益明显提升。
昭平、三江、凌云、乐业、西林、灵山等产茶大县,茶叶收人占农民人均收人的20%左右。
茶产业已成为广西老、少、边、穷地区部分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发展新亮点。
广西省茶叶种植面积广西省茶叶产量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来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而推行,激发了茶叶承包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茶叶生产快速发展。
2014年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72.36万亩,同比增长9%,产量7.39万吨,同比增长6%。
其中绿茶2.93万吨、乌龙茶3.46万吨、红茶0.34万吨、黄茶9吨、其他茶0.66万吨。
当前广东省茶叶生产主要以绿茶和乌龙茶为主,占到了全省茶叶总产量的86%。
除东莞、中山、珠海外,广东省其他各市都有茶叶生产,但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山区。
2014年以英德红茶为代表的红茶类产品增长迅猛,同比大幅增长将近70%,增长量占到了全省茶叶增长总量的三成以上。
此外,以云南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以英德红茶为代表的红茶和以福鼎白茶为代表的白茶产品仍是茶叶市场的消费热点。
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广东省茶叶产量数据显示,浙江用占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
2014年,浙江全省茶叶产量达18.4万吨,产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7.5亿元,同比增17.7%。
全球绿茶消费日渐升温,给浙江绿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用占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
2009年,浙江全省茶叶产量达16.6万吨,产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7.5亿元,同比增17.7%。
其中,名优茶产量6.7万吨,产值68.0亿元,分别增15.5%和24.5%;茶业出口则占全国的60%。
浙江省茶叶种植面积浙江省茶叶产量目前江西省茶叶面积不断发展扩大,且大多茶园集中连片,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发展高科技、高标准的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当地茶农走上规范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的茶叶生产路子,促进当地茶叶生产向优质、无公害和产业化方向迈进。
至2012年,江西省工商注册茶叶企业达到479家,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34家,实现茶叶年销售收人突破30亿元,茶叶出口创汇达3900万美元;有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8个,参与茶农突破23万户;全省茶饮料、茶多酚、茶色素等茶产品深加工不断延伸,茶产品效益不断提高。
2009年婆源聚芳永茶业公司引进了全自动清洁化茶饮料和原料茶加工生产线,可年产精制茶4000吨和饮料茶3000吨,2010年该公司已成为康师傅、可口可乐、娃哈哈、统一等大型茶饮料企业原料茶的主要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