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专题二 送魏万之京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合集下载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送魏万之京》。

(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意。

(2)体会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把握。

2.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诗人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文、注释、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学生预习古诗,了解作者和诗文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及其作品《送魏万之京》。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诗文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韵律美。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聆听朗读,想象诗中的景象,体会诗人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1)背诵古诗《送魏万之京》。

(2)写一篇赏析文章,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诗文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友谊和古典文学的态度和感受。

语文:2.2《送魏万之京》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上)》)

语文:2.2《送魏万之京》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上)》)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 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 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 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 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整体把握: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 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 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 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 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 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 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 字,更见推敲之功。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 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讨论: 1 “催”字的好处? 2 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 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 “御苑砧声”?
“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 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 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 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古典诗歌表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 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 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 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送魏万之京》公开课教案_1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送魏万之京》公开课教案_1

《送魏万之京》教案【学习目标】学习读懂送别诗的方法,鉴赏意象,抓关键字词全面分析作者情感。

【学习重难点】把握诗歌中常见“意象”寓意,反复咏读,品味诗歌情感。

【学习方法】研读法、讨论法一、导入(课前音乐播放,营造氛围)大家听了李叔同的这首《送别》,感觉怎样?很美,很伤感吧?离情别绪是我国古典诗歌常见的主题。

因为古人重离别,因为“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因为山高水长,别后难期,更甚至也许一别就成永诀啊!因而流传千古的离别诗句特别多: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离别这个有限的时空,诗人一般会传达的共同情感有——依依惜别之情。

离别情会这么单一吗?其实,诗人们借助离别的有限时空,传达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来体会送别诗歌是如何以有限时空传达出无限诗情的。

二、解读文本生齐读一1、我们先看题目、作者,可以得出那些信息?2、李颀是送行者,送别的对象是魏万,到的地方是“京”,这里指长安。

(做什么呢?他是李颀的晚辈朋友,正是青春年少,志得意满,也许是做官、也许是赶考)(这是我们从题目找出的信息点)所以,晚辈出行,长辈一般都会做些什么?——叮咛、告诫,这首诗中有没有?哪一联?你觉得李颀在告诫魏万什么?——不要贪图享乐,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要成就一番大业。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作为长辈对晚辈的劝勉,语重心长,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作者李颀,生发这种劝勉,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悔恨自己没有在年少时成就一番事业,虚度年华。

(ppt)李颀: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

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

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

魏万 :尝居王屋山晚辈所以通过知人论世,除了有对友人的劝勉、告诫,还有一种伤己之情。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送魏万之京》全文。

2. 能够分析并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3. 能够理解并运用诗歌中的抒情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 通过分析诗歌结构,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通过朗读、背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送别朋友的情感,理解友谊的可贵。

2. 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送魏万之京》,全文共八句,每句七字。

2.2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分析。

2. 诗歌中的典故解读。

3. 诗歌的抒情手法分析。

2.3 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

2. 诗歌情感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送魏万之京》的预习情况。

3.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分析诗歌的意象、典故和抒情手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3 合作探讨1. 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4 诗歌朗读与背诵1. 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学生背诵诗歌,提高记忆力。

3.5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为课后巩固奠定基础。

第四章: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送魏万之京》。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抒情手法,写一篇心得体会。

3. 收集其他送别朋友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第五章: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送魏万之京》。

2.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不舍。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朗读技巧。

2. 诗歌的情感分析和审美鉴赏。

2.2 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的意境和深远的寓意。

2. 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3.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让学生自主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3 合作学习1.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共享学习成果。

2. 合作分析诗歌的情感和审美特点,互相交流心得。

3.4 探究学习1. 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和景象。

3.5 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评价1. 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4.2 作业评价1. 对学生的诗歌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个性,提出创新见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资源1. 选用权威版本的《送魏万之京》教材,确保学生的学习内容准确无误。

2. 利用教材中的注释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和背景。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背诵《送魏万之京》的诗文。

1.1.2 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1.3 了解唐代诗人送别诗的背景和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1.2.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

1.3.2 体会诗中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解读《送魏万之京》的创作背景。

2.2 诗文朗读与解析2.2.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2.2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寒林空见日斜时”、“远山含翠色”等。

2.2.3 解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拟人等。

2.3 诗文背诵与默写2.3.1 引导学生进行诗文背诵,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2.3.2 检查学生对诗文的默写能力,巩固学习成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世界。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4 诗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内容,解答疑问,深入理解诗文。

3.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文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3.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2 诗文背诵与默写测试学生对诗文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文本资源《送魏万之京》原文、注释、译文等。

5.2 多媒体资源图片、音乐、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5.3 网络资源相关诗词网站、论坛、文章等。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专题十二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高品质版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专题十二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高品质版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人名片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但朝廷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的实际才干感兴趣,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主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他内心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在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

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局部时间都在乡间闲居。

二、诗词故事辛弃疾虚心求知音辛弃疾很喜欢自己写的?永遇乐?(千古江山),在宴会上总爱唱它,而且每次唱完以后,都兴致勃勃地请其朋友们提一些意见。

一天,岳飞之孙岳珂在听唱完后向辛弃疾提出了用典太多的问题。

它细细地琢磨了一下,很有道理。

于是,端起一杯酒对岳珂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三、文题背景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秋。

是年春,稼轩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

时稼轩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

此词为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地。

建康,江苏南京古称。

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赏心亭位于建康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尽观览之胜。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2.在前面的根底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稼轩写此词时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却长期沉沦下僚,才志难伸,遂借登临之际赋此词,一吐胸中块垒。

感情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送魏万之京》。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解释诗句的含义。

(3)分析诗人王之涣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古诗。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从古诗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友谊。

(2)培养学生热爱古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古诗《送魏万之京》。

2.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解释诗句的含义。

3. 分析诗人王之涣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解释诗句的含义。

2. 分析诗人王之涣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友谊这一主题。

(2)简介诗人王之涣及其作品《送魏万之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感受诗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友谊的美好。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句的含义,解释关键词语和典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答疑。

4. 欣赏评价(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2)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可贵。

(2)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送魏万之京》;收集其他表现友谊的古诗,进行比较欣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评价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深入学习古诗《送魏万之京》,掌握诗句的含义、关键词语和典故,了解诗人王之涣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送魏万之京》。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韵律、结构、修辞手法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诗句理解人物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培养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表达能力。

(2)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韵律、结构、修辞手法等文学鉴赏。

3. 感受作者的情感,领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以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的韵律、结构、修辞手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及其作品《送魏万之京》。

1.2 学生齐读诗句,感受诗歌的韵律。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探究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诗文大意。

2.2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诗句。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情感体验4.1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如何珍惜友谊。

5. 诗歌鉴赏5.1 学生分析诗歌的韵律、结构、修辞手法等。

5.2 教师示例分析,指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

6. 课堂小结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馈教学效果。

7. 作业布置7.1 背诵《送魏万之京》。

7.2 写一篇关于这首诗的学习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诗歌的主题思想;(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2)运用朗读、默写、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意;(2)体会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友情;(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句意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分析;3. 诗歌主题思想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2. 诗歌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的鉴赏;3. 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全文、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意象分析、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等;2.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3. 准备录音机、音响等设备,以便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2)简要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情感内涵。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气;(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进行讨论;(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4. 诗歌鉴赏(1)让学生欣赏诗歌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3)学生默写诗歌,教师检查并反馈。

5.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熟读并背诵诗歌,写一篇简短的赏析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诗歌鉴赏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送魏万之京》这首诗歌。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送魏万之京》全文。

(2)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可贵,珍惜身边的人。

(2)懂得离别的重要性,学会面对和珍惜。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3. 诗歌主题的归纳和阐述。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表达。

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人。

(2)介绍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提问: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字词含义。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阐述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友谊的理解。

(2)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人,懂得离别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送魏万之京》。

2. 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3. 推荐一篇类似的古典诗歌,并简要介绍其主题和意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送魏万之京》,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对友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人。

但在诗歌意境的感悟和表达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二 送魏万之京 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二 送魏万之京 含答案

一、诗人名片李颀(?~约753),赵郡(今河南××县)人,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

开元二十三年(735)考中进士,任××县尉,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

李颀的诗歌成就主要在边塞诗、描写音乐的诗和赠别诗方面。

能写各种体裁的诗,尤以七言歌行和律诗见长。

二、诗词故事魏万——李白的铁杆粉丝魏万后改名魏颢。

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

天宝十三载(754),因慕李白名,一睹李白风采,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扬州)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

李白很赏识他,临别时专门为他写了一首长诗。

三、文题背景魏万,是李颀的晚辈朋友。

这首诗是李颀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朝闻/游子/唱/离,昨夜/微霜/初渡/。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送别诗,首联以“微霜”意象透露离别的伤感,后两联推想别后情景,“愁”字情语及寒天萧瑟之景,很伤感。

尾联以长者口吻谆谆告诫,语重心长。

二、悟读,诗情画境秋夜微霜,挚友别离。

面对云山之景,也只有惆怅,前路茫茫,黯然神伤。

凉秋的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

人生也是这样啊!何不把握这宝贵的时光,成就一番事业?毕竟年华易老,时不我待。

三、品读,鉴赏评析1.这首诗的前两联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这首诗的前两联渲染了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和送别时的伤感氛围。

“微霜”、“鸿雁”点出时令正是深秋时节,大雁哀叫着南飞;“游子”、“离歌”点出正是送别之时,友人即将远行。

秋夜微霜,挚友离别,正因如此,“鸿雁”的叫声才“不堪听”。

2.试鉴赏这首诗的尾联的意蕴。

答案“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诗人以长者的语气,给魏万以亲切的嘱咐。

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也不能放任自己沉迷其中;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苏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

《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苏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

《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苏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一.知识积累。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

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形式和内容而言的。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

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二.读《望月怀远》,思考以下问题。

1.说说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思考诗歌是如何围绕“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全诗通过写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情,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描绘了对远行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着重寻找抒情主人公“望”月立足点的变化,来体会其对“远”人反复不止的思念。

同时,以此领会诗作处处紧扣诗题的写法。

2.赏析首联,体会其情感及境界的阔大。

重点落在“明月”就是诗人,“明月”就是远人。

更重要的还在于,明月升起,普天同望,月即人,月成了思念的纽带,也成了共同思念的对象。

这样浩瀚的大海,皎洁的月色,群体的相望,便构成了情感和意境的雄浑阔大。

(这是盛唐气象的一点体现)三.读《送魏万之京》,思考以下问题。

1.本诗叙了什么事?写了哪些景?抒了什么情?体会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事:叙写送威望进京赶考之事。

景:朝唱离歌,昨霜渡河,鸿雁长鸣,关城树黄,御苑砧声。

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关切之情2.首联和颔联写出的季节特征即离别的环境,请简要分析。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环境特点,借以传达诗人送别的关切之意和伤感之情。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送魏万之京》。

(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

(2)学会欣赏古诗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2)体会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友情。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文内容的把握。

2. 诗歌意象和情感的分析。

3. 诗歌朗读和背诵的训练。

难点:1. 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2. 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及其作品《送魏万之京》。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和难句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文内容、意象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和分析。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讲解诗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5. 朗读训练:(1)学生齐读诗文,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情感朗读,表达诗文的意境。

6. 背诵练习:(1)学生自主背诵诗文,要求准确无误。

(2)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送魏万之京》。

2. 写一篇关于这首诗的感受或者解析。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等,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京城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绘的氛围。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见解,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3. 案例分析:以其他古诗词为例,对比分析《送魏万之京》的特点和魅力。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送魏万之京》。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分析并解读诗的意境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运用比较分析法,了解相近题材诗歌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感,理解友情的珍贵。

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诗的意境和主题。

3. 相近题材诗歌的比较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字词的理解。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讨,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 采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相近题材诗歌的异同。

3.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音频形式,展示古代送别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掌握生字词,理解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讨论诗的意境和主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诗歌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解读诗人送别朋友的真挚情感。

5. 比较分析:选取相近题材的诗歌,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其异同。

6. 诗句背诵:引导学生理解和背诵《送魏万之京》。

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请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一首送别题材的诗歌,下节课分享。

9. 板书设计:《送魏万之京》送别真挚情感友情古典诗词10.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诗歌背诵、自主学习诗歌的情况等。

3. 比较分析评价:评价学生在比较分析相近题材诗歌时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馆、博物馆等相关场所,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语句理解。

2.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表达技巧。

3. 诗歌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意境感受和情感体会。

2. 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释义和语句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和语句。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2)感受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人文精神。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表达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诗歌。

2. 结合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写一篇短文赏析。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背诵、默写和赏析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相关故事、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引导发现: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魏万之京
一、诗人名片
李颀(?~约753),赵郡(今河南赵县)人,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

开元二十三年(735)考中进士,任新乡县尉,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

李颀的诗歌成就主要在边塞诗、描写音乐的诗和赠别诗方面。

能写
各种体裁的诗,尤以七言歌行和律诗见长。

二、诗词故事
魏万——李白的铁杆粉丝
魏万后改名魏颢。

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

天宝十三载(754),因慕李白名,一睹李白风采,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扬州)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

李白很赏识他,临别时专门为他写了一首长诗。

三、文题背景
魏万,是李颀的晚辈朋友。

这首诗是李颀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送别诗,首联以“微霜”意象透露离别的伤感,后两联推想别后情景,“愁”字情语及寒天萧瑟之景,很伤感。

尾联以长者口吻谆谆告诫,语重心长。

二、悟读,诗情画境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

面对云山之景,也只有惆怅,前路茫茫,
黯然神伤。

凉秋的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

人生也是这样啊!何
不把握这宝贵的时光,成就一番事业?毕竟年华易老,时不我待。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这首诗的前两联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这首诗的前两联渲染了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和送别时的伤感氛围。

“微霜”、“鸿雁”点出时令正是深秋时节,大雁哀叫着南飞;“游子”、“离歌”点出正是送别之时,友人即将远行。

秋夜微霜,挚友离别,正因如此,“鸿雁”的叫声才“不堪听”。

2.试鉴赏这首诗的尾联的意蕴。

答案“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诗人以长者的语气,给魏万以亲切的嘱咐。

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也不能放任自己沉迷其中;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可谓语重心长。

3.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

答案诗人是把叙事、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来写的。

如首联,先说朋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点明昨晚的景象,是一种倒叙的笔法。

将深秋时节朋友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

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了描写。

“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但出自“愁里听”和“客中过”,即是由事见景,由景生情。

尾联则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过来人对后来者的警诫。

语句凝练、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②。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①广陵客:这里指善弹琴的人。

②渌水、楚妃:琴曲名。

③清淮:地名,地近淮水。

(1)诗人借听琴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琴歌的动听感人,作者听琴之后,勾起了因怀乡而产生的辞官归隐的思想感情。

(注意末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句。

“千余里”说明路远,因而怀乡,“云山”含隐居之意。

)
(2)李颀有多首描写音乐的诗,可与白居易、李贺等人的作品相媲美。

本诗写琴歌未作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烘托。

请结合全诗举两例作具体分析。

答案例一:如未奏琴前,以室外月明星稀、乌鹊纷飞、寒霜侵木、冷风吹衣的秋夜之凄清来烘托室内华烛齐放的欢快气氛。

例二:奏琴时,写万物皆静,四座无言,直弹到夜淡星欲稀,从侧面烘托出琴歌的悦耳动人。

例三:奏琴结束后,诗人竟闻琴怀乡,期望归隐,使对琴歌美妙的烘托达到极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